一、如何提高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帼佳[1](2020)在《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移民安置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移民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乎社会发展和稳定。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淮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构成,承担淮河七成以上洪水入江,其中扬州段约占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妥善解决该段移民安置问题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和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扬州段工程涉及市内高邮、江都、广陵、邗江、开发区五个县(市、区),途径高邮湖、邵伯湖等重要湖泊,除农民外,渔民在该工程移民中占有较高比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工程的移民安置既包括生产安置也包括搬迁安置,工作开展繁琐复杂,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历时长达7年,移民安置工作尽量克服区划调整、占补平衡、资金有限、矛盾尖锐、工期紧迫等种种困难和问题,努力保障移民合法权益。虽然相关部门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该工程移民安置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移民安置的补偿标准偏低,难以改善移民生活水平;集中安置点建设滞后,增加地方财政支出;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影响安置进度;移民对安置规划和标准制定缺乏发言权,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政府对移民安置后生产生活的跟踪了解不足,移民缺乏发展保障等。其原因主要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征地手续过于繁杂、征地过程中区划、机构、政策等出现调整、各部门受本位主义思想制约形成了碎片化的权威结构、安置模式存在局限性、移民安置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必须从建立法律制度框架、完善移民安置程序、加强部门沟通协作、推进多样化安置模式、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商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可持续生计体系等方面着手,方能以较为完善的法律规章为准则,进一步改进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切实保障移民权益,实现移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王恒[2](2019)在《堤防长期荷载下天然地基土中应力与土结构性损伤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战略指引下,我国老旧堤防加固的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堤防的荷载传递规律和已有堤防长期荷载下天然沉积结构性土力学性状变化规律对加固堤防地基的沉降-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堤防荷载传递计算新方法,然后开展了系列室内试验,探讨堤防长期荷载下天然沉积土的压缩-渗透-强度性状的演化规律,最后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例,给出了已有堤防培厚加高的沉降-稳定分析方法。论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荷载计算方法假定基底完全柔性和地基土弹性的问题,基于Particulate-probabilistic理论,建立了考虑基底非完全柔性和地基土弹塑性影响的堤防荷载传递计算新方法,利用收集的实测数据和工程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2)研究了不同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土地基不同土层物理性状,利用低应力起始固结仪进行了21组天然地基原状样和重塑样的一维固结试验,构建了堤防荷载下重塑土压缩性状与物理指标关系的定量变化规律,探讨了长期堤防荷载下天然土压缩性与结构损伤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长期堤防荷载下应力灵敏度的演化规律。(3)进行了21组天然地基土原状样和重塑样一维固结渗透试验,分析了长期堤防荷载下地基渗透性状的变化规律,构建了渗透性状与压缩性状的关系,揭示了堤防荷载引起土体渗透特性变化的关键因素。(4)利用多功能高精度三轴仪进行了60个天然地基原状样和重塑样的三轴等压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堤防荷载下重塑土强度性状与物理指标的关系,分析了长期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土强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长期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地基黏性土的强度灵敏度性状。(5)提出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土地基沉降分析方法,以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实测沉降数据验证其有效性,并且分析二期工程堤防培厚加高工程的地基沉降和稳定性,提出了加固措施建议。
王仓仓[3](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以降,自然灾害频仍,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内乱从生,使得导淮事业停滞不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鉴于淮河流域灾情日益严重,一方面也为了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特与1929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导淮委员会。该会成立以后,即着手对淮河流域进行水利勘测,并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确立了“以全局论,先去害,继兴利”,“以局部论,害先去其重者,利先兴其大者”的导淮原则。自1931年开始,导淮委员会根据以上计划,开展了排洪、灌溉和航运等工程的建设。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该会随中央政府西迁,导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导淮委员会由于经费拮据,虽未能完全按照导淮计划实施导淮工程,但是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航运工程包括邵伯船闸等7处、排洪工程包括杨庄活动坝等6处、灌溉工程包括安丰塘灌溉区等4处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办的水利工程包括整理六塘河等6处。西迁以后,导淮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以军事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整理了綦江、乌江和赤水河三条重要水道,以求开发西南交通,便利抗战物资的运输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为方便整理以上水道,导淮委员会先后成立有綦江水道工程局、乌江水道工程局和赤水河水道工程局。至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迁南京止,相继开展有綦江初步整理工程与渠化工程、乌江水道龚滩至涪陵初步整理工程和赤水河航道第一期治标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较好的改善了西南水利交通状况,有利支援了抗战。自1945年9月起,导淮委员会开始进行人员与机构回迁,此项工作至1946年8月基本结束。与此同时,该会亦开始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复建,以恢复其灌溉、航运与排洪功能。而为了顺利开展复建工程,导淮委员会特制定了《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并与苏、皖两省府暨救济分署等机构召开了淮域复堤工程会议,以明确各方导淮职责和合作办法。复建工程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运河流域两大部分,分别由淮域复堤工程局和运域复堤工程局负责实施。其后经过一年多左右的工作,淮域复堤工程总规划1122.1公里,修复1079.8公里,基本按计划完成,而其他如疏浚工程也都按照先前规划得以顺利完成。运域复堤工程中的苏北运河工程、运河闸坝工程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至1947年7月,导淮委员会改组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余下淮河复堤工程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继续办理。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尤其是水利教育落后,导致水利相关人才极度缺乏。导淮委员会为了加快导淮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一方面自办有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导淮讲习会和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等水利教育机构,一方面派遣水利人员赴欧美等国考察相关水利。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导淮委员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水利人才,较好的推动了导淮工程的开展。此外,导淮委员会成立以后,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该会不得不从各方筹集工程建设经费。1927年至193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向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1937年至1945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经济部和盐务总局等机构拨款。1945年至194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发的工粮。另外,导淮委员会还通过整理土地和征收船只过闸费亦获得一部分经费。总体而言,导淮委员会从1929年成立至1947年改组成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历时18载,辗转于多省,在财政紧张和战乱的状况下,为完善建淮河流域和西南水利防洪体系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得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水利专业人才。同时,导淮委员会的治淮工作与同期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的治黄与治江工作共同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全国水利的建设版图。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利网的建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不过,导淮委员会在导淮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给工人发放劣质粮食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导淮事业的进程。
毛明立[4](2016)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堤防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是在真空排水预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而言,该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消除软土地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固结、次固结沉降问题,促进相关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但事实上,由于路基沉降问题存在周期较长,因而会对软土地基上方的建筑建设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干扰,为此需要加强相关作业的维护以及保障。本文基于此,探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堤防软土地基沉降预测。
赵一晗,仝道斌[5](2013)在《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滨海枢纽施工导航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新一轮治淮战略性骨干项目。作为淮河入海水道的重要枢纽,滨海枢纽工程需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扩建。为进一步保证入海水道与通榆河的水上立交,维持通榆河的水路航运,滨海枢纽施工期导航被明确为工可阶段需专题研究的几项重大问题之一。文中通过分析研究枢纽总体布置,对多种导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了滨海枢纽西侧临时导航结合永久通航的推荐方案。
董爱民[6](2010)在《浅谈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文中研究说明一、工程基本情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工程。工程西起洪泽湖东侧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与总渠呈两河三堤,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
戴元峰[7](2008)在《更新理念 规范管理 科技创新 建设现代一流水利工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具有可借鉴性。
于陶[8](2007)在《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项目管理日趋完善,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项目评价特别是后评价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水利建设项目作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后评价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对于项目的后评价及其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经济后评价、影响后评价和综合后评价等方面,而持续性后评价则重点不够突出。我国的持续性后评价在微观领域的运用,较多地是涉及到企业或区域发展这一层面,对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水利建设项目的持续性后评价则分析较少,评价仍以定性总结为主,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缺乏定量的科学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现状出发,重点探讨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从影响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的外部及内部因素出发,综合政策要素、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工程寿命持续性、财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两大块六个方面构建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就这六个方面,选择恰当的评价模型,量化其可持续性,判断其可持续发展程度。最后,将其实际运用于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持续性后评价。
徐新华[9](2006)在《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制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针对目前国内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管理混乱、编制内容参差不齐、评价内容混乱、评价方法各异、评价结论不清等问题,通过对河道管理范围内主要跨河、穿河、穿堤、临河、拦河建筑物对规划、河势稳定、河道行洪、防汛抢险、水利管理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分析,和对典型防洪评价报告的分析,对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主要内容、计算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及有关技术要求等进行研究,从而提出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概述,基本情况,河道演变,防洪评价计算,防洪综合评价,防治、补救措施及投资估算,结论和建议。同时提出防洪评价报告审查要点。规范了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便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等审查机关对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进行规范和审查,对规范国内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管理有重大意义。解决了国内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缺乏权威技术依据,审查管理混乱等问题。从而在工程建设前,即可对工程建设可能对现有防洪工程和其他工程产生的影响得以量化或定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降低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效率。
胡为平,王建[10](2006)在《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环境保护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
二、如何提高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移民 |
2.1.2 移民安置 |
2.1.3 水利工程的移民安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补偿原理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政策与现状 |
3.1 治淮工程扬州段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
3.2 治淮工程扬州段相关移民政策 |
3.3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现状 |
3.3.1 移民生产安置情况 |
3.3.2 移民搬迁安置情况 |
第四章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 |
4.1.1 征地补偿标准偏低 |
4.1.2 集中安置点建设滞后 |
4.1.3 部门间沟通协调不足 |
4.1.4 移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
4.1.5 缺少后期扶持跟踪和发展保障 |
4.2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水利工程移民政策体系的不完善 |
4.2.2 区划、机构及政策的调整 |
4.2.3 行政结构和权威的碎片化 |
4.2.4 安置模式存在局限性 |
4.2.5 移民安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第五章 移民安置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完善法律制度框架,以顶层设计推进安置工作 |
5.1.1 出台移民安置专门法律 |
5.1.2 完善移民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
5.2 完善移民安置程序,以多部门统筹规范安置行为 |
5.2.1 规范移民安置程序 |
5.2.2 加强部门统筹协调 |
5.2.3 完善监督机制 |
5.3 推进多样化安置模式,拓宽以人为本的移民发展途径 |
5.3.1 推进多样化生产安置 |
5.3.2 自主选择生活安置方式 |
5.4 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协商解决利益分配矛盾 |
5.4.1 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 |
5.4.2 重视移民的积极参与 |
5.4.3 发挥企业的推动作用 |
5.4.4 重视其他利益相关群体诉求 |
5.5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移民纳入城乡社保体系 |
5.5.1 参加养老保险 |
5.5.2 建立医疗保险体系 |
5.5.3 做好失业保障 |
5.5.4 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
5.6 构建可持续生计体系,助推移民生产生活持续健康发展 |
5.6.1 以规划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6.2 以就业为中心,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
5.6.3 以环境为支撑,注重区域生态建设 |
5.6.4 以教育为保障,提升移民综合素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堤防长期荷载下天然地基土中应力与土结构性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堤防荷载传递研究现状 |
1.3 外荷载下天然沉积土结构损伤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堤防荷载传递规律与土中应力确定方法 |
2.1 引言 |
2.2 基底压力与土中应力传统计算方法 |
2.3 堤防荷载传递计算新方法 |
2.4 计算方法验证 |
2.4.1 基底压力 |
2.4.2 土中应力 |
2.4.3 堤防沉降 |
2.5 堤防中心荷载传递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期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土压缩性状变化规律 |
3.1 引言 |
3.2 试样与试验方案 |
3.2.1 工程概况与取样 |
3.2.2 试样与物理-矿物成分性状 |
3.2.3 试验方案 |
3.3 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土压缩性状变化 |
3.3.1 阜宁天然沉积土压缩性状 |
3.3.2 不同位置土的压缩参数变化 |
3.3.3 不同深度土的压缩参数变化 |
3.4 堤防荷载下应力灵敏度变化研究 |
3.4.1 重塑土固有压缩性状变化 |
3.4.2 阜宁天然沉积土结构性 |
3.4.3 堤防荷载对应力灵敏度的影响 |
3.4.4 应力灵敏度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堤防荷载下结构损伤诱发渗透性状变化规律 |
4.1 引言 |
4.2 试样与试验方案 |
4.3 堤防长期荷载对天然沉积土渗透性状的影响 |
4.3.1 阜宁天然沉积土的渗透性状 |
4.3.2 不同位置土的渗透性状变化 |
4.4 阜宁天然沉积土渗透系数预测 |
4.4.1 压缩曲线反演计算 |
4.4.2 经验公式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期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土强度性状变化规律 |
5.1 前言 |
5.2 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
5.2.1 试样制备 |
5.2.2 试验方案 |
5.3 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土固结不排水剪切特性 |
5.3.1 原状土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
5.3.2 不同位置土的强度参数变化 |
5.3.3 不同深度土的强度参数变化 |
5.4 堤防荷载下天然沉积土强度灵敏度变化 |
5.4.1 重塑土固有强度性状变化 |
5.4.2 强度灵敏度随应力水平变化规律 |
5.4.3 应力灵敏度和强度灵敏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淮河入海水道地基沉降与稳定性分析 |
6.1 前言 |
6.2 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沉降计算 |
6.2.1 实测沉降 |
6.2.2 沉降计算 |
6.3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数值计算 |
6.3.1 堤防现状和设计方案 |
6.3.2 数值模型 |
6.3.3 老堤拓宽加高地基稳定性分析 |
6.3.4 老堤加高加宽沉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述评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
第一节 导淮的经过 |
一、民国以前之导淮 |
二、北京政府时期之导淮 |
第二节 民国初期导淮计划 |
一、入江计划 |
二、入海计划 |
三、江海分流计划 |
第三节 淮河流域苏皖治淮机构 |
一、安徽省 |
二、江苏省 |
第四节 导淮委员会组建 |
一、导淮委员会内部机构沿革 |
二、导淮委员会的人事变动 |
三、附属机关 |
小结 |
第二章 全面抗战之前:积极开展导淮工程 |
第一节 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的制定 |
一、勘测淮河流域 |
(一)工程测量 |
(二)工程勘查 |
二、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 |
(一)排洪工程计划 |
(二)灌溉工程计划 |
(三)航运工程计划 |
第二节 导淮工程的实施 |
一、工程的实施 |
(一)航运工程 |
(二)排洪工程 |
(三)灌溉工程 |
二、土地整理 |
(一)土地测量 |
(二)土地征租与征地 |
(三)土地验照注册 |
(四)土地整理的设计 |
第三节 征收船闸使用费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初期:办理綦江工程 |
第一节 整理綦江水道工程 |
一、綦江水道初步整理工程 |
(一)计划的制定 |
(二)工程的实施 |
二、綦江渠化工程 |
第二节 大常水力发电厂及代水泥厂制造厂的建设 |
一、大常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
二、代水泥制造厂的建设 |
第三节 闸坝的管理修缮与征费 |
一、闸坝的管理与修缮 |
二、船闸使用费的征收 |
第四节 綦江水道工程工费 |
小结 |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期:整理乌江水道 |
第一节 乌江工程前期准备 |
一、乌江工程局的组织演变 |
二、查勘测量乌江水道 |
三、水位站和水文站的设立 |
四、乌江工程施工方案及计划 |
第二节 乌江工程的实施 |
第三节 乌江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
第四节 乌江工程的工料采购与经费支出 |
一、乌江工程工料的采购 |
二、乌江工程经费 |
小结 |
第五章 全面抗战后期:疏浚赤水河水道 |
第一节 赤水河工程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赤水河水文测验 |
第三节 赤水河水道工程的实施 |
第四节 赤水河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
第五节 赤水河工程的经费与工具材料的管理 |
一、赤水河工程的经费支出 |
二、赤水河工程工具材料的管理 |
小结 |
第六章 “百废待举”:导委会复建淮域工程 |
第一节 “新旧交替”——开展复员工作 |
一、复员的准备工作 |
二、“青史留名”——刻碑造亭 |
三、綦江各机关欢送导淮委员会复员 |
第二节 淮域水利工程复堤计划的制定 |
一、《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的制定 |
二、加强合作——淮域复堤工程会议 |
三、通海河工程经费保管委员会 |
四、导淮委员会公地佃租清查办法 |
第三节 、淮域复堤工程的实施 |
一、复堤工程局的设立 |
二、淮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
(一)依实际修改工程计划 |
(二)工程的实施 |
三、运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
(一)苏北运河工程的实施 |
(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的实施 |
(三)运河闸坝工程的实施 |
(四)灾工与工粮 |
小结 |
第七章 导淮委员会工程教育 |
第一节 水利教育机构 |
一、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 |
二、导淮讲习会 |
三、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
(一)学校组织 |
(二)教学 |
(三)人事及经费 |
第二节 出国考察与实习 |
一、经委会派员赴外实习水利 |
二、考察美国水利工程 |
小结 |
第八章 导淮工程与中英庚款 |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
第二节 导淮借款 |
第三节 导淮借款所建工程效用 |
小结 |
第九章 导淮与治黄、治江比较及对导委会评价 |
第一节 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
一、民国治黄机构及治黄工作 |
二、民国治江机构及治江工作 |
三、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
第二节 对导淮委员会的评价与思考 |
一、办理导淮工程 |
二、整理西南水利 |
三、复堤淮河工程 |
结语 |
附录 |
一、导淮委员会大事记 |
二、导淮委员会工程图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堤防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沉降分析 |
2 沉降预测公式的建立 |
3 软土地基沉降曲线特性 |
4 工程实例分析 |
4.1 工程案例 |
4.2 施工概况 |
4.3 预测结果 |
5 结语 |
(6)浅谈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基本情况 |
二、堤防等级及断面特性 |
三、堤防施工的质量控制 |
1. 堤基处理 |
2. 土料选择 |
3. 堤身填筑及压实 |
四、堤防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 |
五、结语 |
(8)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研究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意义 |
1.2 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综述 |
1.2.3 项目后评价在国外的发展 |
1.2.4 项目后评价在国内的发展 |
1.2.5 我国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发展情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理论 |
2.1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与原则 |
2.1.1 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估的区别 |
2.1.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
2.1.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
2.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主要作用 |
2.2.1 总结经验教训,肯定成绩与不足 |
2.2.2 发现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
2.2.3 通过信息反馈,提高投资效益 |
2.2.4 增强投资者的责任心,提高决策水平 |
2.2.5 积累后评价经验,促进后评价规范化 |
2.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2.3.1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2.3.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分析 |
2.4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方法论 |
2.4.1 评价方法选取的原则 |
2.4.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一般方法 |
2.5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
2.5.1 一般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
2.5.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指标 |
第三章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 |
3.1.1 研究历程 |
3.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2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的必要性 |
3.2.1 水利建设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2.2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
3.3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的内容 |
3.3.1 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的一般内容 |
3.3.2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的内容分析 |
3.4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持续性后评价分析内涵 |
3.4.2 持续性因素分析 |
3.4.3 持续性评价 |
第四章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4.1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现有的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3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1 AHP法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五章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持续性后评价实证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持续性后评价 |
5.2.1 项目可持续运行的外部条件分析 |
5.2.2 项目可持续运行的内部条件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生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防洪评价主要内容 |
1.3 评价报告编制存在问题及编制导则制订的必要性 |
1.4 建设项目审查基本概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主要内容及要求研究 |
2.1 总则 |
2.2 概述 |
2.3 基本情况 |
2.4 河道演变 |
2.5 防洪评价计算 |
2.6 防洪综合评价 |
2.7 防治与补救措施 |
2.8 结论与建议 |
第三章 重大问题研究及分析 |
3.1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制定总体要求 |
3.2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主要章节及内容研究确定 |
3.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影响分析 |
3.4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技术要求 |
3.5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及审查注意事项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报告分析 |
4.1 《滨海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简介 |
4.2 《滨海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分析 |
4.3 《滨海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总体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防洪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
5.1 概述部分 |
5.2 基本情况 |
5.3 河道演变 |
5.4 防洪评价计算 |
5.5 防洪综合评价 |
5.6 防治与补救措施 |
5.7 结论与建议 |
5.8 防洪评价报告的修订与复审 |
5.9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所附图纸参考目录 |
四、如何提高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D]. 李帼佳. 扬州大学, 2020(05)
- [2]堤防长期荷载下天然地基土中应力与土结构性损伤演化规律研究[D]. 王恒. 东南大学, 2019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D]. 王仓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堤防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研究[J]. 毛明立. 低碳世界, 2016(34)
- [5]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滨海枢纽施工导航方案研究[J]. 赵一晗,仝道斌.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02)
- [6]浅谈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 董爱民. 治淮, 2010(01)
- [7]更新理念 规范管理 科技创新 建设现代一流水利工程[J]. 戴元峰.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8(01)
- [8]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研究[D]. 于陶. 河海大学, 2007(06)
- [9]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制定研究[D]. 徐新华. 河海大学, 2006(08)
- [10]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环境保护的实践[J]. 胡为平,王建. 江苏水利,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