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橡胶坝技术在广东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吕孝林,董瑞[1](2021)在《橡胶坝塌肩现象特性分析及长效除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橡胶坝端头出现的塌肩现象,阐述了其对大坝安全服役的危害性。深入分析了端头塌肩现象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塌肩现象长效除控对策建议,设计了一种无塌肩橡胶坝结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无塌肩现象橡胶坝结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可为橡胶坝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
颜建雄[2](2021)在《邯郸峰峰矿区滏阳河沿线遗产周边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遗产逐渐受到重视。然而,由于近代以来的城市建设,遗产周边环境缺失,遗产呈现片段化、原子化分布特征。部分地区借助有形或无形的线性空间,仅凭主观经验,重塑周边环境,以期加强遗产联系,完善遗产品质,但却收效甚微。因此,客观评价遗产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形成遗产周边环境品质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梳理研究进展-构建评价模型-获取遗产信息-主观定性认知-客观定量评价-综合优化评价”的研究路线,以滏阳河邯郸峰峰矿区段为线索,整合流域内散落分布的遗产,对其进行遗产周边环境的评价。首先,依托Cite 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可视化图谱分析;其次,在明确遗产周边环境定义后,构建评价模型;再次,借助无人机等图像采集工具,进行田野调查,以确定遗产坐标,记录周边环境现状,形成主观定性认知;从次,基于GIS平台,爬取OSM和POI等网络数据,通过空间活力测度、空间网络和生态环境网络三个维度,作定量打分评价,将遗产周边环境分为A、B、C、D四个层级;最后,综合两类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空间评价模型中提取出通行能力、功能混合度、城市形态多样性、市政设施便利度和市容景观这五个准则层,同时根据评价模型得分,给予准则层对应的权重,结合专家打分方式,最终得出不同层级的遗产周围环境相应优化指标的权重,由此提出不同遗产周边环境特征的空间品质优化建议。通过对滏阳河沿线遗产周边环境的评价,证明针对不同层级的遗产周边环境,其空间品质的优化存在差异性,仅凭经验难以激活遗产。进一步说明,定量研究遗产周边环境的不足之处对优化遗产空间品质的重要性。在邯郸峰峰矿区产业转型背景下,这一研究结果还能为今后邯郸滏阳河生态修复和滏阳河文化带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李浩楠[3](2019)在《基于多系统融合框架下浑河沈抚段河流信息模型RIM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浑河流域沈抚段流经沈阳、抚顺两大工业城市,随着沈抚同城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浑河沈抚段逐渐从自然河流转变为城市内河。由于城镇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其用水量和污水量也在增加,一些穿城而过的支流水系已然变成排污沟,水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河流管理问题的关注,要求河流水质限期达标。因此,针对浑河流域沈抚段水质现状,急需开展河流管理新技术。当下模拟建模软件各有利弊,将各软件优点整合进行联合使用。BuildingSMART联盟主席Danak.Smitn指出:“只依靠一种软件解决所有问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同样在河流管理这一问题上亦是如此。笔者以浑河沈抚段为对象,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并结合国内外河流模拟及模型建立的研究成果,对河流信息模型的建立采用多软件融合应用的方法,并对浑河流域沈抚段进行模拟建模。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引用多系统融合的概念,最终确立了由Mike、3DGIS、BIM及河流健康诊断与诊断系统作为本论文主要的研究软件,并对多系统框架进行搭建并各确定了各软件间的融合方式。(2)本文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实地调查得到所研究区域的水文水质信息、污染源信息、排污口信息、河段断面资料以及典型断面的水质状况。由以上信息创建了基于Mike一维水动力模型(HD)文件和水质模型(AD)文件并进行耦合,包括:河网文件、断面文件、边界文件、时间序列文件、参数文件。验证了 Mike模型在浑河流域沈抚段的适用性,并模拟了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扩散和衰减的过程。(3)通过Mike对浑河流域沈抚段进行水动力、水质模型得建立。水动力模型中,通过反复率定河床糙率,使模拟值和实测值大致拟合,得出浑河流域沈抚段的河床糙率为0.033。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5%以下。在水质模型中,确定了研究区域污染物的扩散系数为10m2/s,区域内NH3-N的降解系数为0.12,COD的降解系数为0.18,断面COD、NH3-N浓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模型模拟效果较好。(4)通过Google earth和3DGIS建立了浑河流域沈抚段的水系分布图,包括浑河沈抚段干流及支流。并建立了基于BIM的浑沈抚段河流和闸坝的几何模型,研究BIM与GIS的集成方法,最终选取了 Skyline 3DGIS平台与BIM进行集成。(5)由河流健康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对浑河流域沈抚段2016/10/1至2017/4/29的水质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和决策。并在该系统展示浑河航拍视频及BIM和GIS的集成图。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拓宽了河流管理的方法,对指导和维护河流水质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水生态环境治理者提供借鉴。
孙玲玲[4](2018)在《山区河道橡胶坝湖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用水与河道景观用水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河流、湖库水遭到了严重破坏,变化环境下的河流保护和水质恢复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变化环境下的武烈河湖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目标,以河流湖库生态水文过程为主线,以湿地试验恢复建设与水生态修复研究和MIKE21FM&ECOLAB模型为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展开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1)明确了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在野外调查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的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及服务功能特征,明确了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水安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保护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意义。(2)通过武烈河污染源调查分析,确定了影响湖区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和主导因子,以河北工程大学永年试验基地人工湿地试验场为基础,从改善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水质改善角度出发,通过种植试验及相关研究,推选出适合北方山区河道种植的水生植物(芦苇、香蒲、荷花、睡莲、水芹菜、美人蕉、鸢尾),明确了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上游段的湿地水生植物种植方案,拟建设湿地面积69.29万m3。(3)根据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实际情况,以提高湖区水体水质和景观功能为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可以明显改善河道水体水质的底泥清淤及利用技术,优选出原位人工曝气复氧、底泥疏浚、水生植物种植、河床基底植生型生态毯建设四种技术。(4)以武烈河市区橡胶坝湖库生态水文过程为主线建立MIKE21模型,确定了切实可行的反映各湖区水动力、水质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对改善武烈河各橡胶坝湖区水质状况,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基于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污染现状及目标确立,构建适宜武烈河市区河段橡胶坝湖区段的良性水生态循环系统链结构。
范文娟[5](2018)在《基于ANSYS的橡胶坝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河南省原阳县城南引黄调蓄工程拟在天然渠修建橡胶坝,通过拦蓄天然渠水量,调蓄调蓄池Ⅰ水量,并配合天然二支渠进水闸拦蓄天然渠水量抬高水位,对低水位运行的调蓄池Ⅱ、调蓄池Ⅲ进行引水,在形成人工景观的同时,对缓解该工程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以及改善该区域在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方面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天然渠橡胶坝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分析:(1)根据橡胶坝的特点,结合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橡胶坝有限元模型,对坝体下游无水、上游水深不同的工况分别进行静力分析计算,发现坝袋在与底板锚固处和岸坡附近应力较大,位移一般在坝顶略偏上游处。因此,需要加强这些位置坝袋的强度或使用更高强度的锚固螺栓。(2)在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坝袋变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即令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其中一项参数,以确定这项参数与坝袋变形的关系。本文分别分析了弹性模量、内压比以及坝袋厚度对坝袋变形的影响,可以知道,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这些因素数值的增加,坝袋变形均在减小,减小的趋势稍有不同。(3)结合流固耦合理论,对坝体、水体均建立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橡胶坝上游有无水、坝高不同、内压比不同等情况进行振动模态分析,得出这些情况下自振周期和基频的一些变化。可以知道,与橡胶坝上游无水工况相比,橡胶坝上游有水工况下橡胶坝的周期较大、基频较小;其余参数不变时坝高与基频成反比、与自振周期成正比;其余参数不变时内压比与基频成正比、与自振周期成反比。
孙宇航[6](2017)在《浐河下游及浐灞交汇口区域流态改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河湖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水体滞缓,水体混掺能力降低,水体含氧量降低,致使自净能力不断减弱,水体发黑发臭。本文以水体黑臭严重的西安市浐河下游及浐灞河交汇口区域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浐河下游及交汇区域水体黑臭的因素,对比提出改善浐河下游及浐河入灞交汇区水质的方案。本文采用DHI MIKE软件水动力模型数值模拟,针对研究区域的不同特性,分区域研究,充分发挥各模型的优势。建立一维水动力与橡胶坝塌坝耦合的数学模型研究塌坝洪水下的浐河下游区域水流流态;建立二、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塌坝洪水对浐灞交汇口水流流态的改善及水体置换状况。对于模型的控制方程、数值解法及主要参数文中做了详细介绍说明,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针对浐河下游及浐河入灞交汇区域水体黑臭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利用浐河12#橡胶坝3h、2h、1h、0.1h、0.01h五种不同塌坝运行方式,营造塌坝洪峰来提高区域水动力的方案,对5种改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五种工况下浐河下游及浐河入灞交汇区域水流流态改善及滞留水体置换情况。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塌坝时间越短洪峰流量越大,塌坝流量与坝上水头呈正相关;对比分析各工况浐河下游水流流速分布,发现五种工况对浐河下游水流流态改善均有帮助,其中,工况3即浐河12#橡胶坝1h塌坝运行时,塌坝洪水对浐河下游水流流态改善最优。对浐河入灞交汇区域水流流态二维数值模拟发现,五种工况均对交汇区域水流流态改善有帮助,综合考虑流速、水流持续时间及影响范围,工况5即O.O1h塌坝为最优工况。在最优工况下对浐河入灞交汇区域三维数值模拟,发现滞留水体置换及底层流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唐湘雨[7](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研究说明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周林[8](2014)在《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种主流经济现象,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世界各地通过发展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强劲的地区或国际竞争优势,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创新。橡胶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我国的橡胶产业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以集群化成长的方式带动我国橡胶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橡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产业集群化成长为切入点,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等经济学、管理学及化工技术与经济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动因与条件,同时还在对我国橡胶产业发展历程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橡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从而得出了集群化成长是我国橡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的结论,并揭示了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空间。论文在对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内涵与特征界定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评价模型,并对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提出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路径与对策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与理论基础。绪论介绍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进行描述;理论基础部分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再对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等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动因与条件分析。通过对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的分析,得出集群化成长是我国橡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的结论;阐述了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条件,为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包括两章内容。首先,对我国橡胶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揭示了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空间。其次,对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在对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搜集到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我国主要地区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为准确把握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的优势与劣势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部分是应用研究,包括两章内容。首先指出了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路径,在对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构建的总体思路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驱动与外部牵引“双动力”的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即集群创新与嵌入全球价值链路线图。其次提出了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实施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及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我国橡胶产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走集群化成长道路是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集群创新与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我国橡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集群基础设施、制度文化等外部环境的营造是我国橡胶产业集群成长的根本保障。
高媛[9](2010)在《潍坊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橡胶坝属于低水头拦河挡水结构物,具有造价低、不影响行洪、结构简单、施工期短、管理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水运、市政等方面。本文围绕潍坊潍河流域橡胶坝水利工程,进行了以下工作:在对潍坊市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潍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以岞山橡胶坝为例,通过潍河流域地形、地貌、水文资料及地质条件的分析,对橡胶坝坝址进行了选择;从投资、工程管理、施工简易程度和调解控制四个方面,对橡胶坝工程进行比较选择;对橡胶坝工程的总体和主要的细部设计,以及经济、环境和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陈智方[10](2004)在《橡胶坝技术在广东的应用及其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橡胶坝作为一种水工建筑物,在广东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橡胶坝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为推广应用设计橡胶坝工程提供参考。
二、橡胶坝技术在广东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橡胶坝技术在广东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橡胶坝塌肩现象特性分析及长效除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橡胶坝端头塌肩因素分析 |
2 塌肩长效除控对策 |
2.1 塌肩现象长效除控措施 |
2.2 无塌肩橡胶坝结构设计方案 |
2.2.1 无塌肩橡胶坝结构对行洪的影响 |
2.2.2 无塌肩橡胶坝结构高度的设计 |
3 结语 |
(2)邯郸峰峰矿区滏阳河沿线遗产周边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下对城市遗产的关注 |
1.1.2 研究遗产与其周边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
1.1.3 新技术对遗产周边环境研究的变革 |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研究综述总结与启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与各章写作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各章写作安排 |
第2章 遗产周边环境概念与评价模型 |
2.1 相关概念阐述与界定 |
2.1.1 相关概念阐述 |
2.1.2 遗产周边环境的界定 |
2.2 遗产周边环境的要素 |
2.2.1 物质要素 |
2.2.2 非物质要素 |
2.3 遗产周边环境评价方法 |
2.3.1 定性认知评价 |
2.3.2 定量分析评价 |
2.4 遗产周边环境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2.4.1 遗产空间活力度评价 |
2.4.2 遗产空间网络评价 |
2.4.3 遗产生态网络评价 |
2.5 遗产周边环境优化评价方法与步骤 |
2.5.1 层次分析法定义 |
2.5.2 层次分析法工作步骤 |
2.6 借助层次分析法优化周边环境品质的意义 |
2.6.1 提供优化依据 |
2.6.2 厘清影响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滏阳河邯郸峰峰矿区段遗产周边环境调查分析 |
3.1 遗产所在区域概况 |
3.1.1 峰峰矿区及遗产资源利用概况 |
3.1.2 滏阳河邯郸峰峰矿区段概况 |
3.2 遗产点及周边环境信息获取方法 |
3.2.1 现实问题 |
3.2.2 文献查阅 |
3.2.3 技术支撑 |
3.3 遗产周边环境田野调查 |
3.3.1 遗产本体现状 |
3.3.2 遗产周边环境 |
3.3.3 田野调查启示 |
3.4 遗产周边环境定性评价 |
3.4.1 传统聚落区 |
3.4.2 生态修复区 |
3.4.3 历史风貌区 |
3.4.4 现代滨水区 |
3.4.5 综合定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滏阳河峰峰矿区段遗产周边环境定量评价 |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边界 |
4.1.1 数据获取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遗产周边环境空间网络评价 |
4.2.1 公共交通分析评价 |
4.2.2 设施数分析评价 |
4.2.3 设施可达性分析评价 |
4.2.4 设施多样性分析评价 |
4.2.5 不利环境暴露度分析评价 |
4.3 遗产周边环境遗产空间活力评价 |
4.3.1 遗产可达性分析评价 |
4.3.2 遗产FSI分析评价 |
4.3.3 功能混合度分析评价 |
4.4 遗产周边环境生态环境网络评价 |
4.4.1 遗产周边绿地空间度分析评价 |
4.4.2 绿地接触度分析评价 |
4.5 评价结果与启示 |
4.5.1 评价结果 |
4.5.2 评价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AHP法的遗产周边环境品质综合优化评价 |
5.1 构建遗产周边环境品质优化评价体系 |
5.1.1 构建目标 |
5.1.2 评价指标 |
5.2 遗产周边环境品质优化指标权重计算 |
5.2.1 数据计算 |
5.2.2 判断矩阵 |
5.2.3 指标权重 |
5.2.4 权重排序 |
5.3 遗产周边环境品质优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多系统融合框架下浑河沈抚段河流信息模型RIM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河流健康研究现状 |
1.3.2 河流管理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多系统下RIM的架构方案 |
2.1 多系统融合软件的选取 |
2.1.1 Mike |
2.1.2 BIM |
2.1.3 GIS |
2.1.4 河流健康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 |
2.2 多系统框架的搭建技术图 |
2.3 多系统融合方式分析 |
2.3.1 系统应用环境 |
2.3.2 系统功能 |
2.3.3 系统诊断原理 |
2.3.4 软件融合的实现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浑河沈抚段地理信息模型的建立 |
3.1 区域地理地形信息 |
3.2 地理模型的构建 |
3.2.1 水系分布图 |
3.2.2 浑河干流河段划分 |
3.3 本章小结 |
4 浑河沈抚段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建立 |
4.1 区域内水文水利信息 |
4.1.1 水文信息 |
4.1.2 水库工程 |
4.1.3 闸坝工程 |
4.2 区域内水质调查 |
4.2.1 污染源调查 |
4.2.2 流域水系分布 |
4.2.3 水质监测断面 |
4.2.4 水质监测结果 |
4.2.5 河流水质现状 |
4.3 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
4.3.1 河网文件的建立 |
4.3.2 断面文件的建立 |
4.3.3 时间序列文件的建立 |
4.3.4 边界文件的建立 |
4.3.5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6 模拟文件的生成 |
4.4 水动力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4.5 水质模型的建立 |
4.5.1 污染源概化 |
4.5.2 参数文件设置 |
4.5.3 运行模拟 |
4.5.4 边界条件定义 |
4.6 水质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4.7 模型精度评价 |
4.8 水质扩散预测应用 |
4.9 本章小结 |
5 浑河沈抚段BIM模型的建立 |
5.1 BIM建模软件的选择 |
5.1.1 BIM建模软件简介 |
5.1.2 Revit软件的优势 |
5.2 闸坝模型的建立—以王家湾橡胶坝为例 |
5.2.1 坝袋模型的建立 |
5.2.2 坝底座模型的建立 |
5.2.3 王家湾橡胶坝模型的建立 |
5.3 浑河流域沈抚段模型的建立 |
5.4 BIM与3DGIS的集成 |
5.4.1 以FME为中间软件的集成方法 |
5.4.2 以Skyline自身的BIM图层进行集成的方法 |
5.4.3 BIM与3DGIS的集成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多系统融合的实现 |
6.1 导入研究区域地理信息图 |
6.2 添加数据库 |
6.3 河流健康诊断 |
6.4 河流健康决策 |
6.5 显示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山区河道橡胶坝湖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修复方法综述 |
1.3.1 物理修复技术 |
1.3.2 化学修复 |
1.3.3 生物修复 |
1.4 河道生态修复目标及未来发展议题 |
1.4.1 河道生态修复目标确定 |
1.4.2 未来水生态修复(综合调控)研究的主要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武烈河流域概况暨河道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
2.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植被 |
2.1.4 地质地貌 |
2.1.5 水系构成 |
2.1.6 水利工程 |
2.2 流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概况 |
2.2.1 社会经济概况 |
2.2.2 土地利用概况 |
2.3 流域水资源量及水质情况 |
2.3.1 流域水资源量 |
2.3.2 流域水质情况 |
2.4 武烈河景观格局及服务功能特征 |
2.4.1 武烈河景观格局 |
2.4.2 武烈河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
第三章 变化环境下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理论框架 |
3.1 历史时期武烈河演变 |
3.2 现阶段河道水生态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 |
3.2.1 流域水循环过程对水生态演变的驱动作用 |
3.2.2 围垦对水生态演变的驱动作用 |
3.3 水生态作用机制识别 |
3.4 确立河道需水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四章 武烈河污染源调查及水质评价 |
4.1 污染源调查 |
4.1.1 流域总污染情况分析 |
4.1.2 入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入河量 |
4.2 水质指标测定 |
4.3 水质指标评价 |
4.3.1 水质评价标准 |
4.3.2 单因子评价法 |
4.4 流域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 |
4.4.1 采选矿业造成环境破坏,河道多年淤积严重 |
4.4.2 支流水质较差,农村、城郊乡镇污染较重 |
4.4.3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中水回用率不足 |
4.4.4 河流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脆弱 |
第五章 武烈河湖区上游湿地水生态恢复试验及应用 |
5.1 人工湿地试验 |
5.1.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
5.1.2 人工湿地 |
5.1.3 人工湿地植物配置及分区 |
5.2 人工湿地试验条件及结果分析 |
5.2.1 水流运行方式 |
5.2.2 进水水质条件 |
5.2.3 湿地取样点设置及取样方式 |
5.2.4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武烈河湖区上游湿地工程规划 |
5.3.1 湿地规划范围 |
5.3.2 湿地规划面积核算 |
5.3.3 湿地布置原则 |
5.3.4 湿地基础工程布置 |
5.3.5 湿地植物布置 |
第六章 武烈河湖区底泥修复技术应用 |
6.1 底泥污染的原因及其在水体污染中发挥的作用 |
6.2 底泥修复工程技术规划及应用 |
6.2.1 人工曝气复氧修复 |
6.2.2 人工环保疏浚 |
6.2.3 水生植物修复 |
6.2.4 生态毯建设工程 |
第七章 MIKE21FM&EL耦合模型在武烈河的应用 |
7.1 武烈河水动力模型 |
7.1.1 水动力模型建立 |
7.1.2 水动力模拟 |
7.1.3 模拟结果分析 |
7.2 武烈河水动力-水质耦合模拟 |
7.2.1 主要参数的率定 |
7.2.2 水质模拟 |
7.2.3 水质模拟结果 |
7.2.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5)基于ANSYS的橡胶坝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概述 |
1.1.2 工程概况 |
1.1.3 橡胶坝的特点 |
1.2 国内外橡胶坝技术的发展 |
1.2.1 国外橡胶坝技术的发展 |
1.2.2 国内橡胶坝技术的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薄膜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2.1 非线性分析基础 |
2.1.1 三种非线性类型 |
2.1.2 超弹性体 |
2.2 应力和应变 |
2.2.1 应变的定义和分类 |
2.2.2 应力的定义和分类 |
2.3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2.3.1 全拉格朗日法 |
2.3.2 修正拉格朗日法 |
2.4 建立膜单元有限元方程 |
2.5 薄膜结构的几何受力分析 |
2.5.1 薄壳无矩理论的基本方程 |
2.5.2 小垂度薄膜结构的基本方程 |
2.6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 |
2.6.1 直接迭代法 |
2.6.2 切线刚度法 |
2.7 小结 |
3 橡胶坝坝体结构的分析与设计理论 |
3.1 坝体计算基本原理 |
3.2 坝袋参数的计算 |
3.2.1 坝袋参数计算的基本假设 |
3.2.2 坝袋运行工况 |
3.2.3 坝袋参数基本计算公式 |
3.3 查表法 |
3.3.1 坝袋参数计算表 |
3.3.2 天然渠橡胶坝断面参数 |
3.4 小结 |
4 橡胶坝蓄水有限元静力分析 |
4.1 橡胶坝有限元分析 |
4.2 ANSYS概述 |
4.2.1 ANSYS简介 |
4.2.2 ANSYS主要功能 |
4.2.3 ANSYS主要技术特点 |
4.3 坝体模型的建立 |
4.4 蓄水过程算例 |
4.5 坝袋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弹性模量的影响 |
4.5.2 内压比的影响 |
4.5.3 坝袋厚度的影响 |
4.6 小结 |
5 橡胶坝坝体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
5.1 模态分析基础 |
5.2 流固耦合振动理论 |
5.2.1 流体-结构耦合界面处理 |
5.2.2 坝体模态提取的非对称法 |
5.3 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
5.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1 上游无水工况模态分析 |
5.4.2 坝高不同对自振周期和基频的影响 |
5.4.3 内压比不同对自振周期和基频的影响 |
5.4.4 上游挡水对自振周期和基频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浐河下游及浐灞交汇口区域流态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黑臭水体的成因研究 |
1.2.1 污染物来源 |
1.2.2 河流生态系统退化 |
1.2.3 水体溶解氧不足 |
1.2.4 水体流动性差 |
1.2.5 研究区域黑臭水体的成因 |
1.3 黑臭水体改善方法研究 |
1.3.1 化学方法 |
1.3.2 生物—生态方法 |
1.3.3 物理方法 |
1.3.4 本文拟采用的方法 |
1.4 溃坝模型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一维水动力模型与橡胶坝塌坝耦合模拟计算 |
2.1 基本方程 |
2.2 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2.2.1 方程离散 |
2.2.2 方程求解 |
2.3 橡胶坝塌坝流量计算方法 |
2.4 模型验证 |
2.5 小结 |
3 浐河下游水流流态改善的方案研究 |
3.1 基本情况 |
3.2 工况设计及模型建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塌坝水面过程 |
3.3.2 橡胶坝塌坝坝址处流量分析 |
3.3.3 塌坝流量在下游演进过程分析 |
3.3.4 浐河下游特征断面平均流速分析 |
3.4 小结 |
4 交汇口水动力数学模型 |
4.1 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
4.1.1 控制方程 |
4.1.2 数值方法 |
4.2 三维水动力模型 |
4.2.1 水动力数学模型控制方程 |
4.2.2 方程离散 |
4.2.3 模型求解方法 |
4.3 小结 |
5 塌坝水流对浐灞交汇口水流流态改善的研究 |
5.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5.2 模型建立 |
5.2.1 网格划分与地形建立 |
5.2.2 参数设置 |
5.3 二维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交汇口流场分析 |
5.3.2 交汇口各断面流速分析 |
5.4 交汇口水体置换及底层流态分析 |
5.5 水质改善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
一、混乱的政局 |
二、衰败的经济 |
三、落后的习俗 |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
小结 |
结语 |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
1.3.2 对橡胶产业的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研究指南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集聚与集群 |
2.1.2 橡胶产业与橡胶产业集群 |
2.1.3 企业成长与集群化成长 |
2.2 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集群化成长:我国橡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
3.1 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理论动因 |
3.1.1 集群化成长的经济动因 |
3.1.2 集群化成长的学习与创新动因 |
3.1.3 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与合作动因 |
3.1.4 集群化成长的品牌动因 |
3.2 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现实动因 |
3.2.1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现状 |
3.2.2 集群化成长的现实动因——我国橡胶产业发展问题透析 |
3.3 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条件分析 |
3.3.1 宏观条件 |
3.3.2 中观条件 |
3.3.3 微观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4 趋势预测: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前景分析 |
4.1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历程 |
4.1.1 缓慢起步阶段 |
4.1.2 快速发展阶段 |
4.1.3 稳步提升阶段 |
4.2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与分析 |
4.2.1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 |
4.2.2 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评价与分析: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诊断 |
5.1 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的内涵 |
5.1.1 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含义 |
5.1.2 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的含义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构建的原则 |
5.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1 多层次灰色关联度评价法的基本思想 |
5.3.2 多层次灰色关联度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
5.4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5.5 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能力评价 |
5.5.1 空间集聚能力 |
5.5.2 经济带动能力 |
5.5.3 科技创新能力 |
5.5.4 分工协作能力 |
5.5.5 品牌培育能力 |
5.5.6 环境保障能力 |
5.5.7 综合能力 |
5.6 实证结论分析 |
5.6.1 集群化成长能力要素视角分析 |
5.6.2 集群化成长能力区域视角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双动力”驱动: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 |
6.1 路径构建的思路 |
6.2 内生驱动路径——集群创新 |
6.2.1 产业结构优化 |
6.2.2 技术创新 |
6.2.3 产品创新 |
6.2.4 品牌创新 |
6.2.5 管理创新 |
6.2.6 竞合机制创新 |
6.3 外部牵引路径——嵌入全球价值链 |
6.3.1 吸引外商企业直接投资 |
6.3.2 与国外先进橡胶企业建立关联 |
6.3.3 积极开拓国际橡胶市场 |
6.4 本章小结 |
7 平台与保障: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 |
7.1.1 制定合理规划 |
7.1.2 提供优惠政策 |
7.1.3 倡导低碳理念 |
7.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7.3 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
7.4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潍坊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橡胶坝及其特点 |
1.2 橡胶坝适用范围 |
1.3 橡胶坝的作用 |
1.4 国内外橡胶坝发展及现状 |
1.5 橡胶坝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研究和应用前景展望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潍坊水利橡胶坝应用基础条件 |
2.1 潍坊市概况 |
2.1.1 潍坊市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潍坊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
2.1.3 潍坊市水资源条件 |
2.1.4 水利工程现状 |
2.2 潍坊市水利橡胶坝工程的应用 |
2.2.1 橡胶坝技术应用现状 |
2.2.2 橡胶坝技术发展现状 |
3 潍河流域上橡胶坝工程作用及方案选择 |
3.1 潍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
3.1.1 潍河流域概况 |
3.1.2 潍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3.1.3 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的作用 |
3.2 潍河流域橡胶坝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资料 |
3.2.1 地形地貌条件 |
3.2.2 气象与水文资料 |
3.3 坝址选择 |
3.3.1 工程地质条件 |
3.3.2 工程地形条件 |
3.3.3 结论建议 |
3.4 坝型方案比较 |
4 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总体设计与综合评价 |
4.1 枢纽布置及工程规划 |
4.1.1 工程布置 |
4.1.2 主要指标及各部尺寸 |
4.1.3 坝袋设计 |
4.1.4 锚固设计 |
4.1.5 坝基处理 |
4.1.6 坝址洪水演算 |
4.2 经济及环境评价 |
4.2.1 经济评价 |
4.2.2 环境评价 |
4.3 水土保持 |
4.3.1 目的和意义 |
4.3.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4.3.3 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 |
4.3.4 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及措施 |
4.3.5 水土流失监测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橡胶坝技术在广东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橡胶坝塌肩现象特性分析及长效除控对策研究[J]. 吕孝林,董瑞. 地下水, 2021(04)
- [2]邯郸峰峰矿区滏阳河沿线遗产周边环境评价研究[D]. 颜建雄.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基于多系统融合框架下浑河沈抚段河流信息模型RIM的研究[D]. 李浩楠.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4]山区河道橡胶坝湖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D]. 孙玲玲.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5]基于ANSYS的橡胶坝数值模拟研究[D]. 范文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12)
- [6]浐河下游及浐灞交汇口区域流态改善研究[D]. 孙宇航.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7]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8]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研究[D]. 周林.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9]潍坊潍河流域橡胶坝工程应用研究[D]. 高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04)
- [10]橡胶坝技术在广东的应用及其发展[J]. 陈智方.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