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一、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钰[1](2021)在《丹柴通痹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与西医基础治疗对比,观察丹柴通痹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心血管科就诊的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病例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丹柴通痹汤+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基础治疗。以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1个疗程前后两组的中医疗效、西医临床疗效及安全指标,并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脱落病例4例,入组病例60例,每组30例。两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分布比较均无差异。2、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用药后,中医症候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为70%,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4、在改善心绞痛方面: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5、心绞痛积分: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积分,组内比较(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6、心电图: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3.33%和53.33%,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后两组Hcy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安全指标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丹柴通痹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方面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积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心电图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

曲文白[2](2021)在《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运动耐量是SCAD患者预后的最强预测因子,与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及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SCAD这一重大卫生问题,以运动耐量改善为切入点,心绞痛疗效、中医疗效及生存质量改善作为次要评价指标,开展气血理论指导下芪参丹芍颗粒(原名:益气活血方)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非劣效随机对照试验及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目的:1.基于非劣效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芪参丹芍颗粒对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疗效及安全性。2.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试验部分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阳性对照的非劣效性试验设计,选取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作为阳性对照药。将纳排标准筛选后的SCAD受试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SCAD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芪参丹芍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温水冲服;对照组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每次1片(20mg),每日3次,三餐时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代谢当量提高值。次要疗效指标为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的其他指标[运动试验持续时间、运动试验阳性情况、运动诱发心绞痛情况、运动至ST段压低0.1mV的时间、运动中ST段下降最大幅度、最差ST段水平、Duke平板评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最大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心绞痛相关指标(心绞痛疗效、心绞痛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及主要症状(证候疗效、症状疗效、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和 SF-36 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survey,SF-36)]在治疗 4 周后较基线的变化。安全性指标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糖)和尿常规]、不良事件等。设置远期随访(入组后6月和12月),关注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分别对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和符合方案分析集(per protocol set,PPS)进行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和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er-protocol,PP),对两个数据集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对主要疗效指标进行非劣效检验及多因素分析,其中非劣效检验为单侧检验。2.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从TCMSP数据库获取芪参丹芍颗粒9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结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相关实验文献补充活性化合物,通过TCMSP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活性化合物的相应靶标。使用GeneCards、NCBI、CTD和TTD数据库分别获取SCAD和运动耐量的靶标。将中药活性化合物靶标与疾病靶标取交集,获得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潜在靶标。将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标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通过 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全链网络,即药物-化合物-作用靶标-疾病网络。提取PPI网络与全链网络中度值高于均值的靶标作为核心靶标。通过R 3.6.3和clusterProfiler软件包,以P<0.01对核心靶标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富集分析结果及SCAD&运动耐量与核心靶标的相关文献研究,构建芪参丹芍颗粒干预SCAD&运动耐量的潜在机制网络,并运用Pathway builder tool 2.0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1.临床试验部分①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0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共脱落6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4例,对照组另有1例受试者已完成治疗,但拒绝接受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未予纳入PPS集。②基线情况:ITT分析与PP分析均提示,组间在人口学资料和病史、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使用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等基本临床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③组间比较:ITT分析及PP分析均提示,在主要疗效指标-代谢当量提高值方面,试验组不劣于对照组(P<0.05),ITT分析试验组提高1.33±1.88 METs,对照组提高1.05±1.73 METs,PP 分析中试验组提高 1.39±1.90 METs,对照组提高 1.16± 1.79 METs;在中医证候疗效、乏力症状疗效等中医相关指标和SAQ总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运动试验持续时间、运动中ST段下降最大幅度、运动至ST段压低0.1mV的时间、最差ST段水平、最大心率、DTS、RPP、运动诱发心绞痛情况、运动试验阳性情况等运动耐量指标,心绞痛疗效、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等心绞痛相关指标,中医症状疗效(胸痛、胸闷、气短、心悸、自汗)和SAQ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治疗满意程度评分、疾病认识程度评分、SF-36总分、躯体健康总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精神健康总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组内比较:ITT分析与PP分析均提示,在代谢当量、运动试验持续时间、DTS等运动耐量指标,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等心绞痛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SAQ总分、SAQ各子项评分、SF-36总分、MCS、PCS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上,两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敏感性分析结果:除了组间SAQ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的变化外,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均一致,脱落病例对本研究结果无明显影响。⑥主要疗效指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组别、静息心率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代谢当量提高值与基线代谢当量呈负相关(P<0.05),如果放宽P值限制至0.2,则代谢当量提高值与基线CCS心绞痛分级呈负相关(P<0.2),与基线SAQ总分呈正相关(P<0.2)。⑦两组治疗期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远期随访中对照组一年期随访发生MACE 3例,试验组无MACE发生。2.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①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药物-化合物-作用靶标-疾病”网络,涉及中药活性化合物167个,中药-疾病交集靶标126个,核心靶标62个。②核心活性化合物: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核心化合物。③核心靶标:IL6、VEGFA、CASP3、HIF1α、COX1等核心靶标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分子功能55个、细胞组分29个和生物过程835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98条信号通路(P<0.01),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⑤构建获得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潜在机制网络。结论:1芪参丹芍颗粒能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其疗效不劣于阳性对照药物TMZ,安全有效,远期预后良好。2在试验药物改善代谢当量方面可能存在以下规律:在控制组别、静息心率、RPP、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等因素的情况下,基础代谢当量水平越低,治疗后代谢当量提高越明显;心绞痛状况越轻(CCS心绞痛分级越低,SAQ评分越高),治疗后代谢当量提高越明显。3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情况,其疗效与TMZ无明显差异。4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中医证候及胸闷、胸痛、乏力、气短、自汗和心慌症状,且在改善中医证候及乏力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TMZ。5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生存质量,且在改善CHD相关生存质量(SAQ),特别是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方面的疗效优于TMZ。6芪参丹芍颗粒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化合物作用于IL6、VEGFA、APOB、CASP3、HIF1α、COX1等核心靶标,调控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干预炎症、血流剪切力、脂质沉积、血管生成、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血栓形成等生物过程,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及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综合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症状及运动耐量。

宋佳玉[3](2021)在《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人工检索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期刊和报纸,收集近十年公开发表的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即定量系统评价。进行Meta分析时,应首先进行异质性的检验,只有多个研究之间具有同质性时,才可以进行Meta分析,用森林图呈现结果;若多个研究之间具有异质性时,首先应分析导致异质性的原因,例如对照因素,由对照因素不同而引起的异质性可以用亚组分析进行合并统计量的计算,若经亚组分析后仍具有异质性,则用随机效应模型代替固定效应模型,若异质性仍然存在,则不进行Meta分析,只做定性分析,即定性系统评价。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51篇,最终有1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纳入PP分析的共1654例患者,纳入ITT分析的共1708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1.循经取穴组和他经取穴组:(1)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和他经取穴组在针刺的安全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RD=0.00,95%CI=[-0.02,0.02],I2=0%,P=0.99;(2)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优于他经取穴组,PP分析中MD=-1.85,95%CI=[-2.68,-1.02],I2=0%,P<0.0001;ITT分析中MD=-1.74,95%CI=[-2.57,-0.92],I2=0%,P<0.0001;(3)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在保持心绞痛稳定状态、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和提升治疗满意程度等方面优于他经取穴组,P≤0.05;(4)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在减轻心绞痛疼痛程度、改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改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提升疾病认知程度和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情况等方面与他经取穴组无明显差异,P>0.05。2.循经取穴组和非经非穴组:(1)疗程内循经取穴组与非经非穴组在针刺的安全性方面无明显统计学意义,RD=-0.01,95%CI=[-0.04,0.01],I2=0%,P=0.36;(2)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优于非经非穴组,PP分析中MD=-3.46,95%CI=[-3.61,-3.31],I2=0%,P<0.00001;ITT分析中MD=-3.45,95%CI=[-3.60,-3.30],I2=0%,P<0.00001;(3)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在减轻心绞痛疼痛程度、保持心绞痛稳定状态、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升治疗满意程度、提升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改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优于非经非穴组,P≤0.05;(4)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的改善方面与非经非穴组无明显差异,P>0.05。3.循经取穴组和等待治疗组:(1)疗程内循经取穴组与等待治疗组在针刺的安全性方面无明显统计学意义,RD=-0.00,95%CI=[-0.02,0.02],I2=0%,P=0.82;(2)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优于等待治疗组,PP分析中MD=-5.38,95%CI=[-5.54,-5.22],I2=0%,P<0.00001;ITT分析中MD=-5.38,95%CI=[-5.54,-5.21],I2=0%,P<0.00001;(3)疗程内循经取穴组在减轻心绞痛疼痛程度、改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保持疗程内心绞痛稳定状态、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升治疗满意程度、提升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改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优于等待治疗组,P≤0.05。结论: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他经取穴、非经非穴和等待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轻心绞痛疼痛程度、改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保持心绞痛稳定状态、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升治疗满意程度、提升疾病认知程度、改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针刺的安全性方面循经取穴和他经取穴、非经非穴、等待治疗无差异。

吕静[4](2020)在《徐惠梅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治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整理徐惠梅教授门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162例病例资料,对徐惠梅教授临床遣方用药及证型的分布进行频数及频率的统计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本研究中的病例资料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心血管一病科门诊,收集并筛选了 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期间经徐惠梅教授诊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例,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单味药用药频数、药物分类、性味归经、药对组合及其证型分布进行频数统计。结果1.单味药用药频数:共3002次,其中单味药使用频次≥50次的药物共22味,依次为黄芪>川芎>当归>郁金>瓜蒌>甘草>地龙>赤芍>柴胡>葛根>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羌活>茯苓>白术>黄芩>鸡血藤>桂枝>狗脊>珍珠母>远志>首乌藤。2.药物分类:共16类,其中以补虚药频数最高,前十位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频数依序为632次、499次、412次、369次、306次、228次、201次、111次、80次。其中补气药频数408次;活血止痛药频数为303次;宁心安神药频数为263次。3.性味归经:四气以温性药物的使用频数最多,依次为温>寒>平>凉,频数依次为1179次、1086次、551次、135次;五味以甘味药物的使用频数最多,依次为甘>苦>辛>咸>酸,频数依次为1491次、981次、827次、373次、141次;归经以归肝经药物的使用频数最多,依次为肝>脾>心>肺>肾,频数依次为1528次、1225次、1065 次、914 次、609 次。4.药对组合:共11种,其中以瓜蒌与郁金的使用频数最高,依次为瓜蒌与郁金>葛根与羌活>茯苓与白术>狗脊与鸡血藤>生龙骨、生牡蛎与珍珠母>远志与首乌藤>地龙与土鳖虫>柴胡与黄芩>苦参与甘松>生姜与半夏>天麻与钩藤,频数依次为133次、90次、76次、74次、74次、73次、44次、28次、7次、6次、5次。5.证型分布:本研究中涉及的各证型频数依次为气虚血瘀型65次、痰阻心脉型63次、气滞血瘀型23次、气阴两虚型8次、心肾阴虚型3次。结论1.单味药: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川芎、当归、郁金、瓜蒌、甘草、地龙、赤芍、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鸡血藤、茯苓、白术,着重益气活血、祛湿化痰、养心安神。2.药物分类: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多见,侧重补血益气、豁痰化瘀、宁心安神。3.性味归经:寒、温为主,多佐以平补药,具有寒热平调,以补为通;多用甘、苦、辛,甘辛合用可辛甘化阳、辛散甘补,苦辛合用能燥湿行气;药物多归肝、脾、心经,注重调肝血、补脾胃。4.药物组合:瓜蒌、郁金;茯苓、白术;远志、首乌藤;生龙骨、生牡蛎与珍珠母;地龙与土鳖虫常用。5.证型分布:以气虚血瘀型、痰阻心脉型最为常见。

李晶[5](2020)在《复方生脉散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复方生脉散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求一定的临床研究数据。方法:收集符合冠心病PCI术后再发稳定型心绞痛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的病例62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要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差异。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复方生脉散,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共4周。观察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医证候、血脂、血液流变学、各项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87.50%、84.37%、84.37%、87.50%;对照组分别为60.00%、56.67%、60.00%、66.67%,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中医单项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改善(P<0.05或<0.01),且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在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均有改善(P<0.05或<0.01),且各指标(除HDL-C外)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复方生脉散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情况、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医证候、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杨光[6](2020)在《玉竹牡蛎汤治疗心肾阴虚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玉竹牡蛎汤联合常规西药,对心肾阴虚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改变、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价玉竹牡蛎汤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收集并观察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二科的60例心肾阴虚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60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病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口服玉竹牡蛎汤治疗。对照组及治疗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并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ST段改变”、“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整理并归纳所得数据,并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2)从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分析,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疗效评价方面讲,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从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硝酸甘油用量都较前明显减少,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经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有效率方面来看,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停药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析,第一大项:“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两组患者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该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余四项:“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治疗满意程度评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经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安全性方面讨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综上所述,玉竹牡蛎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肾阴虚型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显着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心电图ST段压低情况、能够显着减少患者硝酸甘油用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该方在治疗心肾阴虚型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李润军[7](2020)在《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曲美他嗪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和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临床结果,但缺少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多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价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2)评估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3)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本试验为单盲,共纳入了401名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药物治疗上加用曲美他嗪60 mg负荷量口服后,常规20 mg,1日3次维持口服。在第2和/或第6天,我们评估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和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血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此外,通过超声心动图,我们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2)对于这个随机化研究,我们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纳入了173个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等基础药物治疗。89个患者为试验组,84个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60 mg曲美他嗪负荷剂量后,随后予以20 mg日三次口服治疗,评价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Cr、尿素氮、血糖、ALT、AST、左心房内径(LA)、LVEF、LVEDD、CO;3)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伴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122例,心功能均为KillipIIIII级。在盲评中,病人被随机分配到基础治疗组、新活素组及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组,基础治疗组41例,新活素组41例与联合治疗组4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新活素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新活素药物治疗,给药方案为新活素1.5μg/kg静脉冲击,10 min缓慢静注,以后0.0075μg/(kg.min-1)静脉持续泵入;联合治疗组给予新活素剂量用法同上,同时联合组接受曲美他嗪60 mg口服,然后20 mg,1日3次常规剂量口服。在第2和/或第6天,我们评估CK、CK-MB、cTnI、Cr、血清尿素氮、血糖、ALT、AST,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此外,10-14天通过超声心动图,我们评估LVEF、LA、LVEDD、CO心脏超声指标。结果:1)曲美他嗪治疗后,CK和CK-MB入院第2天(均P=0.022),和cTNI第6天(P=0.00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心肌标记物水平明显降低。此外,试验组的ALT和AST(分别为P=0.001,P=0.000)和血糖6天后(P=0.011)较对照组显着降低,10-14天后LVEF(P=0.039)经曲美他嗪治疗后明显提高。而曲美他嗪对Cr、尿素氮、LVEDD和CO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2)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第2天显着降低了CK及CK-MB水平([797±582]vs.[1092±1114];[80±60]vs.[105±100];P=0.029,P=0.041),第2及第6天降低了cTNI水平([13.5±12.7]vs.[19.8±19.2];[3.3±3.2]vs.[4.8±4.7];two-tailed P=0.012)。此外,曲美他嗪于第6天显着的降低了ALT、AST的水平([29.0±11.6]vs.[42.4±24.5];[39.8±17.3]vs.[69.2±70.0];two-tailed P=0.000),6天后降低了血糖水平([6.80±2.12]vs.[7.59±2.24];P=0.019),10至14天后增加了LVEF([58.4±8.6]vs.[54.9±8.4];P=0.008),关于Cr、尿素氮([81.0±20.5]vs.[81.181.1±20.5];[6.5±2.6]vs.[7.6±17.7];P=0.988,P=0.569),LA([36.3±4.5]vs.[37.0±4.1],P=0.264)、LVEDD([52.0±4.9]vs.[53.1±4.6],P=0.128)、CO([5.4±0.9]vs.[5.4±0.9],P=0.929),并没有显着差异;3)治疗后,3组患者CK和CK-MB于入院第2天,和cTNI、NT-proBNP第2、6天在联合治疗组、新活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联合治疗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此外,6天后联合治疗组及新活素组的ALT和AST降低明显,联合治疗组降低更为显着(P均<0.05),血糖、Cr和尿素氮治疗6天后,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10-14天后联合治疗组及新活素组治疗后LVEF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LVEF增加更为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CO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及联合治疗组对LA、LVEDD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常规药物及介入治疗等积极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明显减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生物标志物水平,降低了ALT、AST、血糖,并改善了心脏的射血分数,改善患者心功能;2)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并行PCI的患者,曲美他嗪可以显着降低心肌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调节血糖和改善心脏功能;3)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减少了伴有糖尿病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心肌生物标志物水平、改善了心脏射血功能和心输出量,降低了血糖,同时对肝肾功有一定保护作用。

卢雪梅[8](2020)在《参芪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针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参芪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针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气虚血瘀型)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参芪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胸痹-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防治稳定型心绞痛开辟新的临床思路及方药。方法:选择2018年09至2020年0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门诊与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患者为本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3例),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两组病例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参芪养心汤(人参片9g炙黄芪30g丹参30g川芎15g三七粉5g(温水冲服)桃仁10g红花10g茯苓15g一次120ml一日三次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28天)。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血脂水平、安全性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本临床研究所有的数据均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指标及安全指标的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组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行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后治疗组停减率84.4%,对照组治疗后停减率65.6%,P<0.05,有统计学意义。4.心绞痛积分:将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组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行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5.心电图: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P>0.05,无统计学意义。6.血脂:治疗后两组均有降低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且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7.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1、参芪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和常规西医治疗均能够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降低硝酸甘油的使用量、改善心电图情况、降低血脂水平,但参芪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较常规西医治疗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硝酸甘油的使用量、血脂水平方面优于单纯的常规西医治疗,在改善心电图方面两者疗效相当。2、参芪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安全性能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显着,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9](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牟园园[10](2019)在《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的64例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生柴汤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血脂、血流变、中医证候、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评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在心绞痛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8.1%,试验组心绞痛疗效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71.8%,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在改善胸痛、胸闷、胸胁胀痛或痛引肩背、急躁易怒、善叹息等中医单项症状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在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疗效、血脂、血流变及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方面,试验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试验组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能减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使用率;在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疗效甚佳,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说明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疗效。

二、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丹柴通痹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医学对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
        1.1.1 稳定性心绞痛认识过程及分类
        1.1.2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1.3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4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1.1.5 冠心病的治疗
        1.1.6 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的不足与展望
    1.2 祖国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现状
        1.2.1 冠心病心绞痛病名的认识
        1.2.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1.2.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1.2.4 冠心病心绞痛的内治疗法
        1.2.5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刺及外治疗法
    1.3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西医诊断标准
        2.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2.1.7 终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治疗
        2.2.3 观察指标
    2.3 疗效指标判定
        2.3.1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2.3.2 心绞痛积分评定标准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标准
        2.3.3 中医证候疗效
        2.3.4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2.3.5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2.4 安全性评定标准
        2.4.1 安全性指标判定标准
        2.4.2 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处理
    2.5 统计学处理
    2.6 结果
        2.6.1 一般资料比较
        2.6.2 疗效指标比较
        2.6.3 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分布比较
    2.7 不良反应记录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1.1 立题背景
        3.1.2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3.1.3 丹柴通痹汤的方药分析
        3.1.4 现代药理研究
        3.1.5 临床疗效分析
    3.2 结论
    3.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研究进展
        1 冠心病心脏康复与运动耐量
        2 运动耐量的检测方法
        3 影响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因素
        4 西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临床研究
        5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研究进展
        1 冠心病运动耐量的相关古籍论述
        2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临床研究情况
        3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机制研究
        4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基于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疗效及安全性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设计
        3.1 设计类型
        3.2 对照
        3.3 样本量估算
        3.4 随机序列生成及分配隐藏
        3.5 盲法
        3.6 试验流程图
        3.7 研究对象
        3.8 治疗方案
        3.9 观察指标及评价
        3.10 数据记录、核查及管理
        3.11 统计分析
        3.12 临床试验质量控制
        3.13 伦理审批与临床试验注册
        3.14 知情同意
        3.15 资料保存
        3.16 经费资助
    4 研究结果
        4.1 试验完成情况
        4.2 基线分析
        4.3 疗效指标
        4.4 安全性分析
        4.5 远期预后-MACE发生情况
        4.6 合并用药情况
        4.7 服药依从性
    5 讨论
        5.1 研究设计
        5.2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
        5.3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
        5.4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中医证候与主要症状
        5.5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生存质量
        5.6 芪参丹芍颗粒治疗的安全性与远期预后
        5.7 芪参丹芍颗粒用于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优势
        5.8 对于曲美他嗪中医证候及主要症状疗效的思考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机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结语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纳入标准
    2 文献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策略
    4 文献筛选
    5 资料提取
    6 文献质量评价
    7 安全性评价
    8 Meta分析的基本内容
    9 定性分析
结果
    1 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3 临床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讨论
    1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分析
    2 偏倚风险评价
    3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
    4 针灸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优势
    5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徐惠梅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治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胸痹心痛的中医研究
        1.1 对病因病机的研究
        1.2 对辨证论治的研究
        1.3 对中医治疗的研究
    2 稳定型心绞痛的西医概况
        2.1 流行病学的研究
        2.2 危险因素的认识
        2.3 发病机制
        2.4 西医治疗现状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病例筛选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选择结果
    3 研究方法
        3.1 规范化处理
        3.2 建立数据库
        3.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单味药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2 药物药类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2.1 所用药类频数统计结果
        2.2 补虚药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2.3 活血化瘀药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2.4 安神药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3 药物药性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3.1 四气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3.2 五味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3.3 归经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4 处方中药对组合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5 处方中证型分布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讨论
    1 单味药物频数分析
    2 药物药类频数分析
    3 药性、药味、归经频数分析
    4 药对组合频数分析
    5 证型分布频数分析统计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5)复方生脉散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2.病例收集
        2.1 病例来源
    二、研究方法
        1.试验用药
        2.治疗方案
        2.1 一般治疗
        2.2 药物治疗
        2.3 治疗时间
        3.观测指标
        3.1 安全性观测指标
        3.2 疗效性观测指标
        4.观测方法
        5.疗效判定
        5.1 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5.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5.3 硝酸甘油停减率判定标准
        5.4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判定标准
        5.5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6 理化指标判定标准
        6.疗效分析
        7.观测资料的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1.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比较
        2.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2.1 两组病例心绞痛疗效情况比较
        2.2 两组病例心电图疗效情况比较
        2.3 两组病例硝酸甘油停减情况比较
        2.4 两组病例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情况比较
        2.5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情况比较
        3.两组病例理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3.1 两组病例血脂变化情况比较
        3.2 两组病例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比较
        4.安全性指标情况比较
        4.1 体温(T)、心率(P)、呼吸(R)、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生命征情况比较
        4.2 血常规、肝功、肾功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4.3 尿及大便常规变化情况比较
        5.不良反应及事件
    四、讨论与分析
        1.现代医学对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认识
        1.1 发病机理
        1.2 治疗
        2.中医学对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3.复方生脉散治疗PCI术后再发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的理论依据
        3.1 名老中医罗铨主任对冠心病及PCI术后胸痹心痛的认识
        3.2 复方生脉散的组方原理及方义分析
        3.3 复方生脉散单味中药药理研究
        4.临床疗效分析
        4.1 心绞痛疗效分析
        4.2 心电图疗效分析
        4.3 硝酸甘油停减率分析
        4.4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疗效分析
        4.5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6 血脂疗效分析
        4.7 血液流变学疗效分析
    五、结语
        1.本课题研究结论
        2.本课题思考
        3.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玉竹牡蛎汤治疗心肾阴虚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指征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2 试验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合并用药规定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情况
        2.4.2 疗效性指标
        2.4.3 安全性观察
        2.4.4 积分标准
        2.5 疗效评价标准
        2.5.1 中医证候积分
        2.5.2 心电图改变
        2.5.3 硝酸甘油停减率
        2.5.4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2.6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
        2.7 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
    3 疗效比较
        3.1 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3.2 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标比较
        3.3 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3.4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QA)比较
        3.4.1 躯体受限评分比较
        3.4.2 其他项目治疗前后比较
    4 安全性指标方面
讨论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必要性
    2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2.1 胸痹的病因病机
        2.2 胸痹心肾阴虚证的特点
        2.3 胸痹心肾阴虚证的成因
        2.4 胸痹心肾阴虚证的治疗
    3 玉竹牡蛎汤组方分析与药理分析
        3.1 药物组成
        3.2 组方分析
        3.3 药理学研究
    4 临床结果分析
        4.1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4.2 心电图ST段改善分析
        4.3 硝酸甘油停减率分析
        4.4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分析
        4.5 安全性分析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评价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治疗伴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8)参芪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针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3.3 剔除标准
        2.3.4 脱落标准
        2.3.5 终止标准
        2.4 知情同意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研究流程图表
        3.2 设计类型
        3.2.1 随机
        3.2.2 对照
        3.3 样本量估算
        3.4 治疗方案
        3.4.1 健康宣教
        3.4.2 治疗期间可继续服用的药物
        3.4.3 治疗期间禁止服用的药物
        3.4.4 对照组治疗
        3.4.5 治疗组治疗
        3.4.6 发作时治疗
        3.4.7 治疗疗程
        3.4.8 观察时间
        3.5 观察指标
        3.5.1 一般情况
        3.5.2 安全性指标
        3.5.3 疗效性指标
        3.6 疗效指标判定
        3.7 安全性评价
        3.8 依从性观察
        3.9 质量控制
        3.10 伦理学要求
        3.11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治疗组及对照组基线比较
        4.3 疗效指标比较
        4.4 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分布比较
讨论
    1 研究结果讨论
        1.1 观察指标讨论
        1.2 安全性分析
        1.3 小结
    2 稳定型心绞痛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3 稳定型心绞痛与心电图关系
    4 稳定型心绞痛与血脂的关系
    5 气虚血瘀是稳定型心绞痛根本病机
    6 方药分析
结论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述
    一、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认识
    二、中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心力衰竭的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分期和分级
    1.4流行病学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5.1病因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1.5.2诱因
        1.5.3病理生理机制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2.1症状与体征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2.1常规检查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2.2.1.3生物学标志物
        2.2.1.4实验室检查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2.2.2.4冠状动脉造影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2.2.2.6 6 min步行试验
        2.2.2.7心肺运动试验
        2.2.2.8基因检测
        2.2.2.9心肌活检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2.3诊断流程
    2.4预后评估
3心力衰竭的预防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3.1.1高血压治疗
        3.1.2血脂异常
        3.1.3糖代谢异
        3.1.4其他危险因素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4.1一般治疗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4.1.2限钠
        4.1.3限水
        4.1.4营养和饮食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4.1.6监测体重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4.2利尿剂
        4.2.1适应证
        4.2.2利尿剂的分类
        4.2.3使用方法
        4.2.4禁忌证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4.3 RAAS抑制剂
        4.3.1 ACEI
        4.3.2 ARB
        4.3.3 ARNI
    4.4β受体阻滞剂
        4.4.1适应证
        4.4.2禁忌证
        4.4.3应用方法
        4.4.4不良反应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5.1适应证
        4.5.2禁忌证
        4.5.3应用方法
        4.5.4不良反应
    4.6伊伐布雷定
        4.6.1适应证
        4.6.2禁忌证
        4.6.3应用方法
        4.6.4不良反应
    4.7洋地黄类药物
        4.7.1适应证
        4.7.2禁忌证
        4.7.3应用方法
        4.7.4不良反应
    4.8中药
        4.8.1辨证分型
        4.8.2分期治疗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4.9.1曲美他嗪
        4.9.2辅酶Q10
        4.9.3辅酶Ⅰ (NAD+)
        4.9.4左卡尼汀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4.9.6雷诺嗪
    4.10血管扩张剂
    4.11抗血栓药物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4.12.3 CCB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4.12.5糖皮质激素
        4.12.6西洛他唑
        4.12.7口服降糖药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5.1利尿剂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6.1.2急性肺水肿
        6.1.3心源性休克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6.2.1院前急救阶段
        6.2.2急诊室阶段
    6.3辅助检查
        6.3.1常规检查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6.3.3动脉血气分析
    6.4监测
        6.4.1无创监测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6.6治疗原则
        6.6.1一般处理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6.6.3容量管理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6.7.4血管收缩药物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7.1利尿剂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7.5中药治疗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8.1.1诊断标准
        8.1.2鉴别诊断
        8.1.3病情评估
    8.2治疗原则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9.1.1房颤
        9.1.2室性心律失常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9.2心脏瓣膜病
        9.2.1二尖瓣病变
        9.2.2主动脉瓣病变
    9.3冠心病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4高血压
    9.5心肌炎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9.7先天性心脏病
    9.8高原性心脏病
        9.8.1高原肺水肿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9.9糖尿病
    9.10血脂异常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9.12肥胖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9.13电解质紊乱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9.13.2低钠血症
    9.14缺铁和贫血
    9.15泌尿系统疾病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9.16肺部疾病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9.20恶病质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10.1心衰管理团队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10.4患者教育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10.4.3运动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10.5.2一般治疗
        10.5.3药物治疗
    10.6妊娠心衰管理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10.7.2与患者沟通
        10.7.3治疗方法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10)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
        (二)中医诊断标准
        (三)病例纳入标准
        (四)病例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标准
        (六)病例中止脱落标准
    二、临床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法
        (二)观察指标
        (三)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四)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五)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六)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七)硝酸甘油停减率
        (八)西雅图心绞痛评分
        (九)中止试验标准
        (十)安全性标准
    三、统计学方法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一)两组病例性别构成比较
        (二)两组病例年龄分布及平均年龄比较
    二、病情资料
        (一)两组病例病程分布及平均病程比较
        (二)两组病例心绞痛分级比较
        (三)两组病例试验前中医单项症状比较
试验结果
    一、疗效性评价
        (一)两组病例心绞痛疗效比较
        (二)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心绞痛积分比较
        (三)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四)两组病例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五)两组病例试验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六)两组病例心电图疗效比较
        (七)两组病例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
        (八)两组病例血脂变化比较
        (九)两组病例血流变比较
        (十)两组病例试验前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比较
    二、安全性指标检测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一)祖国医学对胸痹病名的沿革
        (二)祖国医学对胸痹病位的认识
        (三)祖国医学对胸痹病因、病机的探讨
        (四)现代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二、西医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
        (一)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二)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四)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三、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肝郁气滞型的认识
        (一)肝郁气滞为胸痹发病的重要病机
        (二)胸痹肝郁气滞型治法探讨
    四、生柴汤方药分析
        (一)单味药物功效及药理分析
        (二)生柴汤组方配伍特点
    五、疗效分析
        (一)心绞痛疗效分析
        (二)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三)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分析
        (四)心电图疗效分析
        (五)血脂、血流变疗效分析
        (六)西雅图心绞痛积分疗效分析
    六、安全性分析
    七、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表
致谢
论文着作

四、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丹柴通痹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D]. 李金钰. 河北大学, 2021(11)
  • [2]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 曲文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D]. 宋佳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徐惠梅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治规律的研究[D]. 吕静.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
  • [5]复方生脉散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的临床观察[D]. 李晶.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玉竹牡蛎汤治疗心肾阴虚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杨光.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7]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D]. 李润军.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参芪养心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针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卢雪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10]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牟园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