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细羊毛分级拍卖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1](2019)在《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12年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持续研究,已建立了一套细毛羊品系培育的分子改良技术路线,利用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分子育种技术,组装应用现代动物生殖工程技术,完善和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的种群结构。研究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筛选、标记基因辅助育种、胚胎移植、内窥镜子宫角输精、体外胚胎生产及体细胞克隆等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结合细毛羊科学化饲养管理及羊毛现代化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在超细毛羊的培育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从分子和内分泌水平揭示了细毛羊相关经济性状的分子机理,丰富了分子标记种类,为细毛羊分子育种和产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新品系培育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种质遗传多样性,也为改良低产低质细毛羊品种提供了优质育种素材,对于提高我国细毛羊生产水平,确保我国养羊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兵团乃至我国细毛羊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加强了种质资源创新能力的建设,带动和促进了相关研究单位的研究技术水平和科研实验基础设施条件,对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王晶[2](2019)在《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从事的主要产业,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也关系到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绒毛用羊产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比重偏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标准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特征,逐步形成绒毛用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牧户养殖经济效益增长和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本文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分析;其次,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和散养模式下农牧户的成本收益、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然后,用模糊数学法和似乎无关方程组模型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环节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牧户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实施路径、典型经验和运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高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措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是:(1)绒毛用羊各环节标准化程度存在差异,畜禽良种、养殖设施和疾病防控3个环节相对最高,生产管理次之,粪污无害化最低。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有长足发展,小规模散养仍占据绝对优势,规模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2)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总收益、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显着高于散养户,各投入产出指标及构成比例地区差异显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单要素生产率显着高于散养户;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显着高于散养户,配置效率显着低于散养户,提升产出水平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都较大。(3)经济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个人家庭特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均有重要影响。养羊收入比重、固定资产比重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工授精、选址和棚圈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机械剪毛分级打包、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及污水处理7项养殖技术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8项政策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影响,种公羊补贴、能繁母羊补贴、人工授精补贴、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禁牧补助和贴息贷款7项政策有正向影响,草畜平衡奖励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养殖时长、劳动力人数、加入合作组织4项因素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年龄有显着负向影响。经济、政策、环境和个人家庭特征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均有显着影响,养殖收益、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合作组织有正向影响,禁牧政策、草场面积和养殖时长有负向影响。(4)“家庭草库伦”、“种羊场+农牧户”、“生产基地+农牧户”、“委托管理式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7种模式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覆盖范围、资源供给、环境约束、协作程度和运行效果6方面。(5)农牧户对相关扶持政策的认知度、需求度、获取程度、满意度等各有差异,扶持政策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部分政策存在范围小、标准低、效果不显着等问题。
王纪元[3](2018)在《我国细毛羊不同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协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制于国产羊毛质量,我国虽然成为羊毛大国,却难以跻身于羊毛强国的行列。我国羊毛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国产羊毛中细羊毛的比重逐年下降,羊毛进口量却保持波动增长态势,对外毛的依存度居高不下。一方面,国产羊毛细度不足,难以满足毛纺加工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国产细羊毛净毛率偏低,即便国产羊毛价格低于进口羊毛,特别是低于澳大利亚羊毛2-3倍,却仍然不是毛纺加工企业的首选原料。提高羊毛质量成为我国羊毛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细毛羊养殖主体对质量控制技术的采用是提高羊毛质量的关键,当前国产细羊毛质量不佳的现状说明细毛羊养殖主体对质量控制技术的采用亟待提升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细毛羊养殖主体的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细羊毛质量现状及主要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次,利用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依次对我国细毛羊养殖户、规模养殖场、种羊场和专业合作社的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进行分析,并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和案例分析法对其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在对养殖主体之间基于羊毛质量控制的协作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不同协作模式对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用多元选择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养殖户选择协作模式的因素;最后,在对国外羊毛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细羊毛质量、促进我国细羊毛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方面均有所创新,不仅能够有效梳理国产羊毛生产环节中各主体质量控制行为特点,而且能够为羊毛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参考和决策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我国细羊毛细度变粗、长度变短,质量呈现下降;我国细羊毛质量水平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羊毛质量控制技术从控制羊毛生长条件和羊毛后期管理两大方面作用于羊毛质量。(2)细毛羊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较为全面,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养殖主体对于羊毛生长阶段质量控制技术采用比例均显着高于羊毛后期管理阶段;不同主体在技术采用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和遇到的主要困难各不相同。(3)羊毛产量、接受培训次数、羊毛销售渠道、参与组织模式等因素对养殖户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着影响;直接与毛纺企业进行交易、提高羊毛单产水平、适度养殖规模、优化职工结构、加大补贴力度和协作程度都有助于规模养殖场技术采用;种羊场技术采用行为主要受到所有制形式、管理制度、羊毛销售渠道、协作程度、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采用行为主要受到社长能力、社员类型与结构、社员数量与养殖规模、羊毛销售渠道、内部管理制度、外部扶持力度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4)我国细毛羊养殖主体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协作模式有贩子收购条件下的“合作社+养殖户”和“种羊场/规模养殖场+养殖户”模式,以及工牧直交条件下的“合作社+养殖户”与“种羊场/规模养殖场+养殖户”模式四种,仅有最后一种协作模式对参与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有稳定促进作用。(5)养殖规模、担任村干部、信息可获得性、市场化程度对养殖户选择“合作社+养殖户”协作模式具有正向影响,年龄和风险偏好有负向影响;受教育水平、养殖规模、信息可获得性、组织化程度对养殖户选择“种羊场或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协作模式有正向影响,兼业化程度和养殖经验有负向影响。
徐水波,马平,王莉,张书雅,李基宁[4](2017)在《英国羊毛质量管理和检验技术考察报告》文中认为为了学习、借鉴英国羊毛质量标准、现场(仓库)分级与实验室检验管理经验,2017年8月28日—9月1日,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了一次访问调研。访问了位于威尔士卡那封的欧洲羊毛检验局(WTAE)、布拉福德市的英国羊毛销售委员会(BWMB);参观了羊毛仓库,考察了毛套称重计重、感官分级、按质组批、逐批打包、逐包取样(钻芯);参观了羊毛实验室,考察了羊毛质量检测
徐水波,冯平,文勇,陈敏,王学良[5](2017)在《2016年赴澳大利亚进行羊毛质量技术磋商报告(二)》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10月,中国纤维检验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徐水波率团出访澳大利亚,就执行羊毛质检合作、检验技术与管理、检验数据应用等磋商交流。出访地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AVINGTON牧场、AWH羊毛拍卖中心、AWTA羊毛检验有限公司及其墨尔本羊毛检验实验室。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6](2014)在《我国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12年的持续研究,利用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分子育种技术,组装应用现代动物生殖工程技术,建立了一套细毛羊品系培育的分子改良技术路线,完善和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的种群结构。同时,新品系培育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种质遗传多样性,也为改良低产低质细毛羊品种提供了优质育种素材,对于提高我国细毛羊生产水平,确保我国养羊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李范文,文亚洲[7](2014)在《对甘肃细毛羊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国内外细毛羊产业现状及趋势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甘肃细毛羊产业现状,并通过思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甘肃细毛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发展途径和保障措施。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8](2014)在《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研究通过12年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持续研究,已建立了一套细毛羊品系培育的分子改良技术路线,利用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分子育种技术,组装应用现代动物生殖工程技术,完善和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的种群结构。研究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筛选、标记基因辅助育种、胚胎移植、内窥镜子宫角输精、体外胚胎生产及体细胞克隆等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结合细毛羊科学化饲养管理及羊毛现代化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在超细毛羊的培育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从分子和内分泌水平揭示了细毛羊相关经济性状的分子机理,丰富了分子标记种类,为细毛羊分子育种和产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新品系培育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种质遗传多样性,也为改良低产低质细毛羊品种提供了优质育种素材,对于提高我国细毛羊生产水平,确保我国养羊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兵团乃至我国细毛羊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加强了种质资源创新能力的建设,带动和促进了相关研究单位的研究技术水平和科研实验基础设施条件,对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郑文新[9](2012)在《降低细羊毛细度离散的分级整理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羊毛是中国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也是农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构成羊毛质量的因素很多,细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毛越细价格越高。羊毛的细度与品种、饲养管理等都有关系,同一只羊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群羊的不同个体之间羊毛细度存在差异。羊毛生产实际上是把不同部位、不同群、不同地域的羊毛不断集中的过程,也就是说,羊毛细度实际上是不同等级的羊毛合并后构成的,从统计学的角度上,仅有平均值肯定是不能表征其品质情况的,应该用细度平均值和细度离散一起评价羊毛品质。但国内目前还未对羊毛细度离散参数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家强制标准《绵羊毛》仅将平均细度作为考量指标。有研究表明,细度离散每降低5%,相当于细度降低1μm。也就是说,降低细度离散可以提升羊毛品质和价格。但国内目前未见或很少见关于地区的细度分布情况、细度离散与育种历史、年龄、部位、粗细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未见到分级整理对细度离散的影响量化的研究。本实验以新疆南北疆的巩乃斯种羊场、拜城种羊场、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羊毛细度离散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羊毛细度离散的因素,开展降低细度离散的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采集的10238只细毛羊样品进行分析,其细度分布主要是在16μm到25μm之间,分布范围较宽。如无良好的分级整理的生产方式,一定会造成羊毛细度离散偏大。(2)育种历史相对较长的牧场,其羊毛细度离散在15-20%范围内羊的数量显着高于育种时间相对较短的羊场。说明育种的时间长短与细度离散存在相关关系,育种时间长的羊群细度离散较小。(3)实验羊群肩部和股部总体匀度较好,但肩部的细度普遍比股部略细,说明肩部羊毛品质更好,且同一只羊不同部位的细度离散存在差异。(4)根据羊的年龄,对其细度离散进行统计,发现细度离散与羊的年龄无显着关系;年龄大的羊细度离散不一定大。(5)羊毛的粗细与细度离散不一定有必然的关联,细度较粗的羊毛其细度离散值未必大,这意味着细度较粗的羊毛也可能成为良好的纺织原料。(6)新羊毛现代化管理技术(客观检验-悬挂不同标示颜色与形状的耳标-机械剪毛-整理-分级-打包-检验-并批)的羊毛细度离散显着低于对照组。(7)分级整理确实对降低细度离散有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品种、饲养管理等因素。说明国毛生产应高度重视分级整理工作,在构建羊毛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时,必须考虑纳入分级整理技术。(8)目前的国家强制标准《绵羊毛》应予修订。
战英杰[10](2011)在《中国羊毛生产和外贸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羊毛是人类在纺织史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羊毛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羊毛制品具有手感丰满、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穿着舒适等优点,它越来越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20世纪80年代,世界羊毛业飞速发展,自90年代开始,出现快速滑坡,2009年原毛产量仅有208万吨,绵羊存栏下降到不足11亿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毛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羊毛产业的发展。目前绵羊存栏量约1.2亿只,原毛产量约35万吨,是世界最大的绵羊饲养国和第二大羊毛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羊毛加工国,每年加工羊毛35~40万吨(净毛),占世界羊毛加工量的35%。本研究在分析世界羊毛生产及贸易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羊毛的生产、消费、加工、流通、国家标准和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1999~2010年中国和主要羊毛出口国的季度平均价格数据对国际市场羊毛价格和国内羊毛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国内外原毛市场价格相关性较大,存在显着的协整关系。中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原毛市场之间存在误差校正机制;国际市场引导中国原毛现货市场。据此,本文利用进口需求模型对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与国内原毛供给和进口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对原毛进口需求模型估计结果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原毛需求增加以后,受益最大的是澳大利亚;其次是南非和新西兰,中国自产原毛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原毛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原毛的偏好很弱,国内原毛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满足。从进口弹性系数看,中国对来自主要出口国的原毛进口需求都是有弹性的。对中国羊毛进出口格局的分析表明,中国对世界羊毛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每年有大量的羊毛进口,出口量相对较少,进口商品中又以原毛为主,净毛进口量相对较少。对羊毛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表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在世界羊毛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其中,澳大利亚在世界原毛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新西兰在世界净毛市场上一直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原毛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还有乌拉圭、南非和阿根廷,在国际净毛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还有蒙古、乌拉圭、土库曼斯坦和阿根廷。中国尽管是羊毛生产大国,但是在国际羊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羊毛进口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影响羊毛进口最重要的因素,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进而显着地促进了羊毛进口;其次,国际市场上的羊毛价格也是对中国羊毛进口影响较大的因素,价格提高则进口减少;中国的羊毛产量也对羊毛进口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说明中国羊毛产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中国对世界羊毛市场的依赖程度;主要羊毛出口国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以及与中国的距离对中国羊毛进口的影响不显着。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合理调整羊毛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2)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统一羊毛质量标准;(3)制定并实施羊毛进口战略。首先是建立羊毛进口信息预警机制,其次调整羊毛进口关税,第三要部门联动,商务部的配额管理和质检总局形成管理合力。(4)充分发挥产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5)推动羊毛拍卖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市场体系。
二、优质细羊毛分级拍卖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细羊毛分级拍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组建细毛羊育种核心群 |
1.2 超细毛羊胚胎的引进与种羊培育 |
1.3 育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1.4 超细毛羊羊毛性状主效基因筛选及辅助标记基因选育研究 |
1.5 高繁殖力主效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 |
1.6 绵羊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
1.7 细毛羊毛品质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毛囊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 |
1.8 优良细毛羊的高效繁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
1.8.1 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转基因克隆生产转基因绵羊的技术平台 |
1.8.2 腹腔镜子宫角输精及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MOET)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
1.8.3 体外受精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
1.8.4 以体细胞克隆为基础的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良种羊的扩繁 |
1.9 优质超细毛羊饲养及保健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
1.1 0 优质细毛羊种羊推广及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
1.1 1 细毛羊生产检查 |
1.1 2 优质羊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分级拍卖与试纺 |
2 结果和分析 |
3 结论 |
3.1 筛选对绵羊候选性状的QTL和遗传标记(基因)。 |
3.2 利用研究目标性状两个极端的个体进行m RNA和蛋白差异表达的筛选,结合PCR-SSCP技术研究候选基因或标记基因,进一步开发和筛选对目标形状有重要影响的基因类型。 |
3.3 分别组建细毛羊、肉羊及绒山羊新品种培育群体,应用候选的遗传标记和QTL进行选种(系)培育。 |
3.4 平衡分子育种的方法。 |
3.5 细胞工程和繁殖的新技术。 |
3.6 已培育出超细毛羊新品种类群。 |
(2)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 规模经济理论 |
2.3 标准化理论 |
2.4 农户行为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
3.2 与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 |
3.3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标准化程度分析 |
3.4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4.1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2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单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4.3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1 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2 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分析 |
6.1 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
6.2 不同运行模式特点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评价 |
7.1 现有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 |
7.2 农牧户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
7.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我国细毛羊不同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协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第三章 我国细羊毛质量现状及主要质量控制技术 |
3.1 我国细羊毛质量现状分析 |
3.2 主要细羊毛质量控制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细毛羊养殖户样本基本情况 |
4.2 细毛羊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4.3 细毛羊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基本情况 |
5.2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5.3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细毛羊种羊场发展情况 |
6.2 细毛羊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6.3 细毛羊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7.1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
7.2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7.3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细毛羊养殖主体质量控制协作模式及效果分析 |
8.1 养殖主体参与羊毛质量控制协作的必要性与内在动因 |
8.2 细毛羊养殖主体质量控制协作模式分析 |
8.3 主要协作模式对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8.4 养殖户协作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国外羊毛质量控制措施及经验总结 |
9.1 澳大利亚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
9.2 新西兰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
9.3 南非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
9.4 国外羊毛质量控制经验总结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英国羊毛质量管理和检验技术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机构情况 |
英国羊毛质量状况和分级 |
羊毛打包和取样 |
检验 |
羊毛销售 |
收获和启示 |
(5)2016年赴澳大利亚进行羊毛质量技术磋商报告(二)(论文提纲范文)
二、澳毛质量管理启示 |
(一) 从生产源头提升质量。 |
(二) 通过过程管理控制质量。 |
(三) 严格控制公证检验质量。 |
(四) 通过市场实现优质优价。 |
三、推进毛绒质检改革思考 |
(一) 促进畜牧养殖生产方式转变。 |
(二)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公共服务。 |
(三) 进一步完善仪器化公证检验制度。 |
(四) 加快羊毛市场交易体系建设。 |
(6)我国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选育措施和回顾 |
1.1 组建细毛羊育种核心群 |
1.2 超细毛羊胚胎的引进与种羊培育 |
1.3 育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1.4 超细毛羊羊毛性状主效基因筛选及辅助标记基因选育研究 |
1.5 高繁殖力主效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 |
1.6 绵羊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
1.7 细毛羊毛品质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毛囊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 |
1.8 优良细毛羊的高效繁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
1.9 优质超细毛羊饲养及保健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
1.1 0 优质细毛羊种羊推广及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
1.1 1 细毛羊生产检查 |
1.1 2 优质羊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分级拍卖与试纺 |
2 中国美利奴细毛羊选育的技术创新 |
3 中国美利奴细毛羊选育的主要生产性能 |
4 结果 |
(7)对甘肃细毛羊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细毛羊产业现状及趋势 |
2 甘肃细毛羊产业现状 |
3 甘肃细毛羊产业存在的问题 |
3.1 羊毛价格不合理 |
3.2 羊毛生产数量少, 质量不高 |
3.3 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
3.4 科技不配套,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
3.5 草场退化严重, 影响羊毛质量 |
3.6 养殖效益低 |
4 甘肃细毛羊产业健康发展的途径 |
4.1 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与保护 |
4.2 不断推行细羊毛标准化生产 |
4.3 加快科技转化力度 |
4.4 完善羊毛流通环节 |
4.5 合理调整细毛羊产业结构 |
4.6 改善细毛羊“温饱”问题 |
5 甘肃细毛羊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 |
5.1 充分认识发展细毛羊产业的意义 |
5.2 加大对细毛羊产业的扶持 |
5.3 加强细毛羊产业体系建设 |
5.4 加大实施细毛羊科研项目及补贴政策 |
5.5 推行羊毛检验拍卖制度, 体现优质优价 |
(9)降低细羊毛细度离散的分级整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影响羊毛细度离散的原因 |
1.2.2 羊毛细度离散对纺织品的影响 |
1.2.3 控制羊毛细度离散的措施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进度计划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个体样采样情况 |
2.1.1 采样地点 |
2.1.2 采样时间 |
2.1.3 采样方法 |
2.1.4 采样数量 |
2.2 仪器设备设施 |
2.3 检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细度、细度离散个体样检测结果 |
3.1.1 巩乃斯种羊场样品检测结果 |
3.1.2 温泉县种畜场样品检测结果 |
3.1.3 拜城县种羊场样品检测结果 |
3.2 不同部位细度、细度离散检测结果 |
3.2.1 温泉县种畜场肩部、股部羊毛细度和细度离散检测结果 |
3.2.2 拜城县种羊场羊毛肩部、股部细度和细度离散检测结果 |
3.3 不同年龄的细度离散分布情况 |
3.4 羊毛粗细与细度离散之间的关系 |
3.5 不同养殖区域细度离散分布情况 |
3.6 批量样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结果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试验场的羊毛细度分布情况 |
4.1.2 育种水平与个体羊细度离散的关系 |
4.1.3 羊只不同部位间细度离散的关系 |
4.1.4 年龄与细度离散的关系 |
4.1.5 羊毛粗细与细度离散的关系 |
4.1.6 分级整理降低羊毛细度离散 |
4.1.7 不同细度离散的羊毛混合的规律 |
4.1.8 建议修订国家标准《绵羊毛》 |
4.1.9 羊毛细度离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4.2 存在的问题 |
4.3 下一步的工作 |
4.4 全文结论 |
4.4.1 新疆细羊毛细度以及细度离散分布范围较宽,国家标准《绵羊毛》应予修订,将细度离散的评价也纳入其中。 |
4.4.2 羊只不同部位的羊毛细度普遍存在差别,大多数在 1-4 个微米之间 |
4.4.3 育种水平与羊毛细度离散的关联性 |
4.4.4 年龄与羊毛细度离散的关联性 |
4.4.5 羊毛细度与细度离散的关联性 |
4.4.6 分级整理对于降低国产羊毛的细度离散的贡献率可能远大于育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国羊毛生产和外贸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困难 |
1.5.1 创新说明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
2.1.2 比较成本理论 |
2.1.3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2.1.4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我国羊毛生产现状的研究 |
2.2.2 关于我国羊毛市场需求的研究 |
2.2.3 关于我国羊毛流通体系的研究 |
2.2.4 关于我国羊毛对外贸易的研究 |
第三章 世界羊毛生产及贸易格局的演变 |
3.1 世界羊毛生产格局的演变 |
3.1.1 世界羊毛产量变化 |
3.1.2 世界羊毛产地分布 |
3.1.3 世界羊毛品种及养羊技术变迁 |
3.2 世界羊毛贸易格局变化 |
3.2.1 世界羊毛贸易量变化 |
3.2.2 世界羊毛市场贸易结构 |
3.3 羊毛主要进出口国家的羊毛生产和贸易政策 |
3.3.1 澳大利亚的羊毛及其制品的生产和贸易政策 |
3.3.2 新西兰的羊毛及其制品的生产和贸易政策 |
3.3.3 乌拉圭的羊毛及其制品的生产和贸易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羊毛生产和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羊毛生产情况分析 |
4.1.1 我国毛羊品种类型 |
4.1.2 我国绵羊产地分布 |
4.1.3 我国绵羊饲养方式 |
4.1.4 我国羊饲养量变化 |
4.1.5 我国羊毛产量变化 |
4.2 我国羊毛需求分析 |
4.2.1 我国羊毛需求量变化 |
4.2.2 我国羊毛需求与毛纺工业 |
4.2.3 我国羊毛需求缺口制约因素 |
4.3 我国羊毛加工情况分析 |
4.3.1 中国纺织力量格局的重组和浮现 |
4.3.2 本地低附加值制造商 |
4.3.3 现代高质量和国际市场导向的制造商 |
4.4 我国羊毛流通体制 |
4.4.1 我国羊毛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 |
4.4.2 我国羊毛流通渠道格局 |
4.4.3 我国羊毛拍卖和南京羊毛市场 |
4.5 我国羊毛的国家标准和质量监督管理 |
4.5.1 我国羊毛的国家标准 |
4.5.2 我国羊毛的质量监督管理 |
4.6 我国羊毛的对外贸易管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市场羊毛价格对中国羊毛进口需求影响分析 |
5.1 国际市场羊毛价格与国内羊毛价格之间的关系 |
5.1.1 相关性分析 |
5.1.2 协整检验 |
5.1.3 误差修正模型 |
5.1.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 国际市场羊毛价格与中国羊毛进口需求关系研究 |
5.2.1 相关研究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研究数据和研究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羊毛进出口格局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
6.1 我国羊毛进出口格局 |
6.2 世界羊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6.2.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 |
6.2.2 贸易竞争力指数(TC) |
6.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
6.3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羊毛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
6.3.2 我国羊毛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
6.3.3 模型估计结果及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应合理调整羊毛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 |
7.2.2 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统一羊毛质量标准 |
7.2.3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羊毛进口战略 |
7.2.4 充分发挥产业和行业协会作用 |
7.2.5 完善羊毛拍卖市场和物流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优质细羊毛分级拍卖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A].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 第十六届(2019)中国羊业发展大会暨庆阳农耕文化节论文集, 2019
- [2]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D].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3]我国细毛羊不同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协作模式研究[D]. 王纪元.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4]英国羊毛质量管理和检验技术考察报告[J]. 徐水波,马平,王莉,张书雅,李基宁. 中国纤检, 2017(12)
- [5]2016年赴澳大利亚进行羊毛质量技术磋商报告(二)[J]. 徐水波,冯平,文勇,陈敏,王学良. 中国纤检, 2017(07)
- [6]我国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J].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 畜牧与兽医, 2014(12)
- [7]对甘肃细毛羊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J]. 李范文,文亚洲. 甘肃畜牧兽医, 2014(09)
- [8]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A].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9]降低细羊毛细度离散的分级整理技术的研究[D]. 郑文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 [10]中国羊毛生产和外贸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战英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