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宪法课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辛显华[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作为一项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树立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法治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思想借鉴,阐述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关概念,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现状及成因,探究了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途径。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研究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关概念。分析“法治”和“法治观”的概念是进行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前提。本文以古今中外有关“法律”和“法治”等概念进行研究,界定了“法治”和“法治观”的概念。同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比其他群体而言所具有的特殊性,并阐述了开展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阐释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法治思想是进行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的性质、地位以及法律职能的研究,体现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科学性。同时,本文分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价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坚持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等法治思想作为研究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第三,通过社会调查对大学生法治观现状以及大学生法治观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数据分析来看,大学生法治观呈现良好的态势,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认同、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以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同时,大学生法治观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存在特权观念、缺乏对错误法律思想的判断力以及缺乏依法维权的意识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存问题的原因,包括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完备、法治观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法治观教育合力尚未形成以及社会存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第四,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途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根本遵循。本文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途径,包括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第五,提出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结构性、阶段性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总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在促进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良好氛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岳蒙蒙[2](2020)在《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X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结构不断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转变,需要更多高水平技能、技术性人才来满足企业的发展,为此促进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升级。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国家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应用在学前教育上就包括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可以通过中高职五年的贯通,更好的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为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开启了“升学的直通车”。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在课程体系衔接贯通上,重点就是课程设置和贯通的过程中,所以研究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主要是从六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介绍研究目的同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简要概括;第二部分是相关的基础理论、政策依据以及主要概念,其中包括对本研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泰勒目标原理、CBE教育理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山东省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第三部分是个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查的结果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通过资料查阅、问卷和访谈,对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进行现状调查;第四部分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本部分针对上一部分的实际调研结构加以梳理与总结,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几个层面的不足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对策和建议,提出X学院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优化建议,重点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五方面;第六部分是总结与反思,通过对本次研究的梳理与总结,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可取之处,为以后的研究铺平道路。
白雅如[3](2020)在《建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变迁与展望》文中指出法治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学科是落实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兼顾德育与法育的重要载体。2017年思想政治学科提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要求,使得更有必要进一步对高中思想政治科目中法治教育的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为载体,沿革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对建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内容的变迁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研究水平、提高法律课堂教学实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内容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而变迁,本文从纵向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划分,在阶段上对新中国成立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在对建国以来各阶段法治教育的发展进行研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为进一步提升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教育效果,应当做到:(1)高中法治教育课程的开展应主动适应新教育观念的要求,挖掘思想政治课程中蕴含的法治理念;(2)学校应组织教师系统研究教材内容,梳理法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根据学生特征形成有特色的法治教育模式;(3)法治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应注重知识内化和理念教育,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余皓洁[4](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指出
戴娟[5](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以宪法为核心。自2016年课程改革以来,为落实中小学法治课程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是优化宪法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青少年宪法意识的现实需要。因此,本课题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进行研究,重点阐述初中宪法教育的内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的基本框架以及必要性。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教师缺乏继续学习宪法的动力,因此教师的法治素养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其次,由于宪法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宪法教学案例相对较缺乏,宪法相关课程安排待完善,因此宪法教育过于倚重理论灌输;再者,由于社会各方对宪法教育的重视不够,各种社会力量未形成合力,因此初中宪法教育力量比较单一。最后,初中生缺乏宪法生活经验,初中生宪法意识还相对淡薄。针对上述的问题,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在教师方面,教师要加强宪法知识的学习培训、利用平台共享宪法知识资源和改进宪法教育教学方法来增强自身的法治素养和能力;其次,通过宪法课程安排与学生实际相符合、宪法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相衔接和宪法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来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再者,综合运用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来加强初中宪法教育。例如,国家完善宪法教育体系,引领法治教育落实;社会创新宪法教育形式,推动全体共同参与等。最后,增强对初中生宪法意识的培育,从而培植初中生对宪法精神的信仰。
陈文婧[6](2019)在《中美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美苏冷战为例》文中提出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美苏冷战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两个重大政治事件,不仅影响到了美国未来的历史走向,同时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学术界关于这两个政治事件的史学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教科书中对于这两大政治事件的阐述还未能充分体现其历史地位。当今世界美国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远未削弱,因此研究美国教科书具有了另一重意义。随着历史教育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历史比较教育也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而美国作为教育强国,它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在已有的中美历史比较教育研究成果中,比较多的是对两国的教育制度、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等宏观层面进行研究,但是对教科书中的具体课例进行个案研究的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选取世界各国中教育质量更高的美国来进行历史教材比较,以期借此为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拟选取中国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和美国Prentice-Hall版美国史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美苏冷战”两大政治事件作为比较内容,通过比较两版教科书在体例、内容以及课文辅助系统三个方面的不同,探寻两国教科书差异呈现的原因,并为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提出发展建议。本文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中美历史教科书概述。通过比较两国教科书的发展历史、选用制度、课程标准以及体例安排,形成对两国教科书的基本认识。第二部分:对中美两国教科书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美苏冷战”两大政治事件的课文内容以及课文辅助系统的比较,以此探寻教科书描写的具体差异,对比两版教科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美苏冷战”内容上出现差异的原因分析,以及总结从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发现的值得借鉴之处,并由此提出对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建议。本文拟通过分析比较中美教科书的优点,完善对于中学世界史模块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对于世界的宏观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现状,探索更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更好地服务于中学历史教学。
王萍丽[7](2019)在《案例教学法在公安院校宪法教学中的应用——从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宪法教学谈起》文中研究指明宪法是公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宪法教学中恰当地选取案例,能够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又能在宪法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宪法原理,体会国家现行制度安排的正当性、合法性;本文从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宪法教学实践中探讨案例教学法如何在公安院校教学中具体应用。
刘雪屏[8](2018)在《试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文中提出2018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宪法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专题时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
王志民[9](2018)在《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文章首先论述了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次探讨了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分析了在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刘霞[10](2016)在《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公民和公民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公民及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家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进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教育进行得如何,需要我们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和文本之中。母语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本呈现。所以,本研究选取母语教科书作为研究中国公民教育的分析文本,旨在分析自公民教育引进中国的百年来,母语教科书传递了什么样的公民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公民形象,以及怎样传递这些文化,怎样塑造这些形象,这些公民文化和公民形象对中国公民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借助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分析,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想体系。本文依据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百年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1904—1936,这一阶段是西方公民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时期,也是公民教育的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目的是以公民教育改造国民性。在20世纪初期,公民教育的引进、传播与母语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步调一致、诉求一致。公民教育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的母语教科书中就有萌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共和、平等、权利等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理所应当地编写进“共和国教科书”中。此时的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性的宣扬,结合了时代的诉求,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参与。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并仿效美国的课程设计,学校开设“公民科”,编写公民读本,美欧的公民教育思想通过母语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取代公民教育,虽然遭到抵制,但此时的公民教育已受到蒋介石政府“巩固政权、寻求认同”等政治意图的干扰。加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外辱,公民教育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国情。故而,中国公民教育开始偏离正途,出现了政治化的前兆。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因为战争的需要,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公民教育陷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重视公民教育与抗战教育融合,为抗战服务。此阶段,公民教育成为抗战的动员工具。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将自由和权利全部贡献给国家,母语教科书成为号召特殊时期公民爱国报国的宣传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思想,但国民党为巩固现有政权,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公民的国家认同;共产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反对并在教科书中解构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反对现有政权,为建立新政权服务。第三阶段:1949—1976,这一阶段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公民教育被“人民”教育、“接班人”教育所取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是高度政治化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政治使命。因而,此阶段的母语教科书中强调政权认同,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在“文革”期间,“人民”教育被异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宣传虚假民主,践踏传统文化、反人性,也错误地判断了时代诉求,使公民教育走向了异化,成为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第四阶段:1977-新世纪,这个阶段是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公民教育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催生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觉醒。此阶段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公民爱国以及公民合作,公民榜样也变得丰富多样。尤其是新世纪,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到了好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品质,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并以知识作为公民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开放的心态也使得西方公民精神在公民教育中得以呈现,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相结合,公民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良性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百年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回顾,我们发现,公民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基于人性的公民性、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诉求和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公民性、政治诉求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对公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符合公民性的人性本质,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正是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构想。
二、宪法课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宪法课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跨学科研究法 |
1.3.2 阶级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相关概念 |
2.1 法治观的内涵 |
2.1.1 “法治”的界定 |
2.1.2 “法治观”的界定 |
2.2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思想 |
2.2.2 宪法 |
2.2.3 基本法律知识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成果 |
2.3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特征 |
2.3.1 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和可塑性 |
2.3.2 教育过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
2.3.3 教育内容的阶级性和批判性 |
2.4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
2.4.1 坚定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 |
2.4.2 树立新时代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 |
2.4.3 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扞卫者 |
2.4.4 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思想 |
3.1.1 法的关系反映着经济关系 |
3.1.2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3.1.3 法律具有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的双重职能 |
3.2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法治思想 |
3.2.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3.2.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3.2.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3.3 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思想借鉴 |
3.3.1 “隆礼重法” |
3.3.2 “以法而治” |
3.3.3 “法不阿贵” |
第4章 大学生法治观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法治观呈现良好态势 |
4.1.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认同 |
4.1.2 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
4.1.3 以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
4.1.4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
4.2 大学生法治观存在的问题 |
4.2.1 一些大学生存在特权观念 |
4.2.2 缺乏对错误法律思想的判断力 |
4.2.3 缺乏依法维权的意识 |
4.3 大学生法治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完备 |
4.3.2 法治观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
4.3.3 法治观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
4.3.4 社会存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途径 |
5.1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
5.1.1 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
5.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3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5.1.4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5.2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
5.2.1 加大思政课教学中法治教育力度 |
5.2.2 提升“第二课堂”法治教育水平 |
5.2.3 加强法治类通识课教育 |
5.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3.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法治素养 |
5.3.2 增强辅导员、管理人员的法治教育能力 |
5.3.3 聘任司法实务人员参与思政课教学 |
5.4 创新教育方法 |
5.4.1 创新理论讲授方式 |
5.4.2 丰富实践教育载体 |
5.4.3 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宣传阵地建设 |
第6章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
6.1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6.1.1 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1.2 凸显人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6.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6.2 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6.4.1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
6.4.2 发挥“关键少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引领作用 |
6.4.3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结束语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
1.1.2 学前教育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必要性 |
1.1.3 优化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主要理论基础、政策依据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 |
2.1.2 学前教育专业 |
2.1.3 课程 |
2.1.4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泰勒目标原理 |
2.2.2 CBE教育理论 |
2.3 政策依据 |
2.3.1 《山东省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 |
2.3.2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
第三章 X学院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
3.1 X学院概述 |
3.1.1 X学院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
3.1.2 X学院课程分析 |
3.1.3 X学院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
3.2 调查对象介绍 |
3.3 问卷实施与统计 |
3.4 X学院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情况分析 |
3.4.1 人才培养目标 |
3.4.2 课程结构 |
3.4.3 课程内容 |
3.4.4 课程实施 |
第四章 X学院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原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课程管理不严格,有待加强 |
4.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有待规范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人才培养规格不规范 |
4.2.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
4.2.3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
4.2.4 学校和幼儿园合作不够深入 |
第五章 X学院课程设置的建议和策略 |
5.1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5.2 合理优化课程结构 |
5.2.1 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课程 |
5.2.2 处理好专业技能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
5.2.3 重视教育实践课程 |
5.3 科学选择课程内容 |
5.3.1 内容模块化并体现时代性 |
5.3.2 坚持职业能力导向 |
5.4 优化课程实施 |
5.4.1 构建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
5.4.2 深化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 |
5.4.3 丰富教学形式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3)建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变迁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高中课程中法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关于建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关于建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法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
四、关于建国以来思想政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内容研究现状的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建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与法治发展 |
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与法律发展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法治教育与学生发展 |
第三章 法律教育的初建与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
第一节 课程法律内容变迁的背景 |
一、建国初期国家发展势态 |
二、法律重整引导教育发展 |
三、初期基础教育体系形成 |
第二节 法律教育内容概述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
第三节 法律教育阶段课程评析 |
一、从教学对象上看,法律教育仅在高三年级进行 |
二、从教学内容上看,法律教育以总纲领和根本法为主 |
三、从课时变化上看,法律教育课程以政治形态为导向 |
第四章 法制教育的恢复与调整阶段(1978年——1996年) |
第一节 课程法律内容变迁的背景 |
一、历史转折,拨乱反正 |
二、“法制”重建,法系完善 |
三、思想解放,课程恢复 |
第二节 法制教育内容概述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
第三节 法制教育阶段课程评析 |
一、从教学对象上看,法制教育主要集中在初中学段 |
二、从课程设置上看,教学内容分散但体现法制思想 |
三、从教育背景上看,法制教育恢复但仍为政治服务 |
第五章 法治教育的深化与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 |
第一节 课程法律内容变迁的背景 |
一、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 |
二、“法制”社会进入“法治”社会 |
三、专门法律课程列入高中课堂 |
第二节 法治教育内容概述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
第三节 法治教育阶段课程评析 |
一、从教学设置上看,法治教育逐步占据独立教学模块 |
二、从教学内容上看,法治教育涵盖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
三、从教学体系上看,法治教育内容呈层次化、专业化 |
第六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法治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 |
第一节 课程研究—形成自下而上的法治教育体系 |
一、关注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实现 |
二、聚焦法治理念与学校特色的对接 |
第二节 课程设置—构建全面的法治课程组织形式 |
一、梳理教学年级与教学内容的层次 |
二、注意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融合 |
第三节 课程评价—培养深刻的理性法治思维方式 |
一、落实理论教育与法律实践的衔接 |
二、重视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的培养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建国以来高中法治教育内容发展历程 |
附录二 :新版教材《经济与社会》法律内容 |
附录三 :新版教材《政治与法治》法律内容 |
附录四 :新版选择性必修教材《法律与生活》法律内容 |
附录五 :新版选修教材《法官与律师》法律内容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概述 |
第一节 初中宪法教育内涵 |
一、宪法 |
二、宪法教育 |
三、初中宪法教育 |
第二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基本框架 |
一、理念依据 |
二、思路设计 |
三、内容分析 |
四、教学建议 |
五、评价建议 |
第三节 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的必要性 |
一、优化宪法课程和教学的必然要求 |
二、落实好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
三、增强青少年宪法意识的现实需要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教材中体现的宪法知识和内容有所加强 |
二、教师对于宪法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
三、初中生对母法与子法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
四、初中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有了基本认识 |
五、初中生对国家权力与职责有了初步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法治素养和能力待提升 |
二、宪法教育过于倚重理论灌输 |
三、初中宪法教育力量比较单一 |
四、初中生的宪法意识相对淡薄 |
第三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教师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 |
二、宪法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 |
三、宪法教学案例相对较缺乏 |
四、宪法相关课程安排待完善 |
五、社会各方对宪法重视不够 |
六、初中生宪法生活经验缺乏 |
第三章 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提高教师自身法治素养和能力 |
一、教师加强宪法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
二、教师利用平台共享宪法知识资源 |
三、教师改进宪法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
第二节 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一、宪法课程安排与学生实际相符合 |
二、宪法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相衔接 |
三、宪法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相融合 |
第三节 运用各种力量来加强初中宪法教育 |
一、国家完善宪法教育体系,引领法治教育落实 |
二、社会创新宪法教育形式,推动全体共同参与 |
三、学校优化法治教育课程,增强宪法教育成效 |
四、家庭发挥熏陶育人功能,巩固宪法教育成果 |
第四节 增强对初中生宪法意识的培育 |
一、增强初中生对权利义务的理解 |
二、加深初中生对国家权力的认识 |
三、培植初中生对宪法精神的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中美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美苏冷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中美历史教科书概述 |
第一节 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概况 |
一、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发展历史 |
二、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选用制度 |
三、中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沿革 |
第二节 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概况 |
一、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选用制度 |
二、美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中国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与美国Prentice Hall版《美国历史》体例比较 |
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体例 |
二、Prentice-Hall版《美国历史》体例 |
第二章 中美历史教科书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内容比较 |
第一节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内容比较 |
一、联邦政府建立背景内容比较 |
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 |
三、两党制内容比较 |
第二节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课文辅助系统比较 |
一、课前引言比较 |
二、课文插图比较 |
三、史料引用比较 |
四、问题设计比较 |
第三章 中美历史教科书关于“美苏冷战”内容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教科书冷战内容比较 |
一、冷战的背景内容比较 |
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比较 |
三、冷战过程内容比较 |
四、冷战的结果和影响内容比较 |
第二节 美苏冷战课文辅助系统比较 |
一、课前引言比较 |
二、课文插图比较 |
三、史料引用 |
四、问题设计 |
第四章 中美历史教科书呈现差异的原因及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历史教科书呈现差异的原因 |
一、中美两国历史课程目标不同 |
二、中美两国历史测评方式不同 |
三、中美两国编写原则不同导致内容选择差异 |
第二节 中美教科书差异对我国历史教学的启示 |
一、增加教科书中的史料占比 |
二、提升课后问题的多样性 |
三、重视美国历史教科书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案例教学法在公安院校宪法教学中的应用——从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宪法教学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公安院校宪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
三、公安院校宪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
(一) 教师课前准备阶段 |
(二) 案例教学在课堂讨论中的应用 |
(三) 案例教学课后引出思考、写出小结 |
四、公安院校宪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 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讲授式教学法的关系 |
(二) 案例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
(三) 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公安院校学生法律精神、社会责任感 |
(8)试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院校大学生宪法教育的意义 |
(一)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培养符合习总书记要求的人民警察 |
1. 对党忠诚在宪法中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宪法原则 |
2. 服务人民的要求源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
3. 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契合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权力监督、法治等宪法原则 |
(二)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培养预备警察的宪法精神 |
(三)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公安院校大学生对宪法教育存在认识偏差 |
(二) 公安院校对大学生的宪法教育重视不足 |
(三)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方式单一 |
三、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宪法教育的举措 |
(一) 明确宪法教育目标, 重视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 完善宪法教育课程设置 |
(二) 纠正认识偏差, 正确理解公安院校大学生宪法教育的性质 |
(三) 改革宪法教育方式, 增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宪法教育的实践性 |
(9)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二、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三、在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
(一) 激发学生学习宪法课的兴趣 |
(二)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三) 促进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与知识 |
(四) 有利于提高宪法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 |
(10)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从本土化到本土自觉:中国公民教育的追求 |
(二) 母语教科书: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
(三) 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思考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厘清 |
(一) 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
(二)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 |
(三) 百年母语教科书 |
(四) 百年的时间段划分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公民教育历史回顾的研究 |
(二) 中国公民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
(三) 母语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 |
(四) 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反思 |
第一节 西方公民教育的缘起与嬗变 |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源头:共和主义公民观 |
二、西方现代公民及公民教育:自由主义公民观 |
三、在挑战中完善自由主义公民观 |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程与问题 |
一、公民:从概念输入到思想萌芽 |
二、培养国家公民:从思想宣传到制度建立 |
三、强化与变异:从公民教育到国家公民训育 |
四、致力教育改革,推动公民教育 |
第三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
一、需要中国文化参与 |
二、基于中国社会选择 |
三、凝聚中国千年智慧 |
第二章 西方公民教育的本上化(1904-1936) |
第一节 萌芽、阻抑与发展:公民教育探索期的曲折前行(1904-1919) |
一、辛亥革命前公民思想在母语教科书中的萌芽 |
二、符合民国宗旨,强调民主训练:《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公民教育 |
三、公民教育因“复辟”受到短暂阻抑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发展的黄金期(1920-1927) |
一、“国语运动”促进了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 |
二、“公民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三、民主人士对公民教育的文本实践: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 |
第三节 公民教育政治化的前兆(1928-1936) |
一、公民教育受到“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的冲击 |
二、培育“三民主义”好公民:《新主义国语课本》中的公民教育 |
三、为了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公民教育的主动政治化 |
第三章 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1937-1949) |
第一节 国统区:公民教育融入抗日教育(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巩固精神国防 |
二、腥风血雨下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战时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培养投身于革命的公民 |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用公民教育支持抗战建国(1937-1945) |
一、为抗战服务: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 |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时代性和革命性:《战时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中的公民教育 |
第三节 政权转变期:公民教育异化为宣传手段(1945-1949) |
一、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两套经典母语教材 |
二、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较 |
三、“复古”与“解构”: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文化认同的分歧 |
第四章 以“人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1949-1976) |
第一节 探索与迷惑:新中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49-1966) |
一、公民、人民与接班人:新中国初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
二、语文教科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三、新中国初期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 |
第二节 狂热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中的“接班人”教育(1966-1976) |
一、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文化大革命 |
二、对建国十七年教育工作的全盘否定 |
三、“文革”期间的教科书: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三节 “接班人”教育:以北京市小学《语文》为例 |
一、“接班人”与国家的关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
二、课本中的“接班人”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课本中的“接班人”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 |
四、课本中的儿童:成人化、英雄化、政治化 |
第五章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复兴与重建(1977—今) |
第一节 “民主”“权利”成为新时期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1977-1985) |
一、“民主”成为“文革”后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
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教材重建 |
三、改革开放后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为例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下快速发展(1986-2000)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公民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
二、教育要为现代化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
三、第一套义务教育母语中的公民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新世纪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自觉构建(2001-) |
一、新世纪启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策略 |
二、新世纪公民教育本土性的初步呈现 |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
第六章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
第一节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性的紧张对立 |
二、政治诉求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公民性之上 |
三、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性与时代诉求三者间的相互制约 |
第二节 中国本土公民教育的失落与追问 |
一、中国传统文化弱势地位 |
二、公民性淹没在战争和战争思维中 |
三、传统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
第三节 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建构 |
一、成为普遍存在者: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重要特征 |
二、中国伦理与公民精神的价值耦合 |
三、基于中国伦理的公民教育设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宪法课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D]. 辛显华. 辽宁大学, 2021
- [2]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X学院为例[D]. 岳蒙蒙.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3]建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变迁与展望[D]. 白雅如.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5]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研究[D]. 戴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美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美苏冷战为例[D]. 陈文婧.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案例教学法在公安院校宪法教学中的应用——从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宪法教学谈起[J]. 王萍丽. 智库时代, 2019(03)
- [8]试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宪法教育[J]. 刘雪屏. 公安教育, 2018(07)
- [9]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宪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王志民.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0)
- [10]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 刘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