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在深层搅拌桩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宗皓[1](2010)在《机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文中提出复合地基工后沉降已受到工程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工程实例对比,对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机场的沉降和工后沉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回顾了复合地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ABAQUS有限元软件在复合地基固结分析和沉降计算中的应用。通过对一维固结问题的ABAQUS解和解析解的分析比较,验证了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正确性。进而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机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过程进行了较完整的数值计算,分析了该类复合地基沉降的发展规律,并通过与规范法计算值、Asaoka法计算值和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讨论了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机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和工后沉降的可行性。本文工作表明,对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机场的工后沉降进行计算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ABAQUS有限元软件为该类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计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石端文[2](2009)在《粉喷桩复合路基加固机理及沉降计算与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喷桩复合路基是高速公路中处理软土路基的一种常见地基处理方式,由于土层本身的多样性以及复合材料与土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粉喷桩复合路基沉降计算与预测方法等理论研究更多是建立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随着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展,数值方法显示出其计算和预测方面的优越性,数值模拟分析也逐渐反过来应用于工程来指导实践。本文以在建的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软土路基处理监测与试验研究为背景,选取粉喷桩复合路基试验段,在现场1年多的变形观测的基础上,对复合路基的加固机理、沉降计算及工后沉降预测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在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监测试验,在加固机理方面做了部分总结,简单从物理和化学上探讨了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并对加固后的路基进行了物理、化学、力学性状的综述,对粉喷桩适用加固的范围进行了讨论。(2)借助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方法对粉喷桩复合路基进行了沉降计算和模拟,模拟实际填土加载过程,将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粉喷桩处理后的路基在沉降等方面显着降低,模拟结果和现场试验值比较吻合,可将此方法应用于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中。同时对整个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了综合研究,对路基变形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3)综合应用各种预测方法对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路基进行了工后沉降预测。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模型对复合路基工后沉降进行有效而准确的预测,并结合双曲线和指数曲线等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灰色模型预测方法较双曲线法和指数曲线法精度更高。
程海涛[3](2008)在《路堤荷载下软黄土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地基技术在公路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工程经验,但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研究更显薄弱。通过系统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现场载荷试验及原型观测、数值分析等手段开展了路堤荷载下软黄土粉喷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及变形性状研究,并提出了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基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工况下复合地基荷载传递及相对位移模式,分析了基础刚度、有无软弱下卧层(下卧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刚性基础悬浮式桩侧出现向上的摩阻力,低荷载水平时呈倒三角形分布,高荷载水平时呈S型分布;桩与端部半球形土体一起刺入下卧层,复合地基破坏模式为桩向下刺入破坏。柔性基础悬浮式桩1/61/3桩长深度范围内出现向下的桩侧摩阻力,该深度以下为向上的摩阻力。向上的摩阻力在低荷载水平时呈倒三角形分布,高荷载水平时呈马鞍型分布。桩土相对位移为零的中性点出现在1/61/3桩长深度处。柔性基础支撑式桩侧出现向下的摩阻力,低荷载水平时呈倒三角形分布,高荷载水平时呈倒梯形分布;桩顶端发生明显向上刺入变形。通过原状土、桩间土、单桩、单桩复合至六桩复合等一系列载荷试验研究,揭示了复合地基在不同载荷板尺寸下的变形及承载性状。原状饱和黄土及桩间土载荷试验曲线为二次屈服型,桩间土极限承载力约为原状土的2倍,在复合地基设计中可以利用二次屈服承载潜能。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随载荷板尺寸增加而减小,减小幅度受场地特性影响较大。载荷板下铺设垫层呈现出部分柔性基础特性。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特征值介于1.01.5之间,而桩承载力发挥系数特征值介于0.30.8之间。桩土相对位移模式是随荷载水平发生动态变化的。路肩及坡脚处未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潜力。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不同载荷板尺寸下复合地基工作性状。随载荷板宽度增加,复合地基沉降呈双曲线型减速增大趋势,中性点上移,地基沉降增长点下移;刚性基础下应力先减小后增大,柔性基础下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刚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先增加后减小,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先减小后增大;两种基础刚度下桩底处桩土应力比持续减小。基于载荷试验与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性状差异,分析了载荷试验及公式估算法确定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确定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两种修正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修正方法的可行性。
巩玉志,王士杰,武换娥[4](2008)在《支持向量机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算法,对在ε-insensitive和Quadratic两种不同损失函数下的3种核函数分别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在样本数据学习中,发现归一化后的数据明显优于原始数据。在量化指标λ下对6种组合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参数的取值范围,对支持向量机在类似工程上的应用具有借鉴价值。
季树勋[5](2007)在《环城道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其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水泥土搅拌桩法已成为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之一,并已广泛地应用于软土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当中;但为了进一步地推广水泥土搅拌桩在较复杂地基工程中的应用,有必要对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性状、特别是其沉降规律等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本文在总结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及力学特性,并阐述了目前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沉降计算方法。文中以宁波海晏路Ⅱ标段道路工程为例,运用ANSYS软件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与结论,丰富了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理论;为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用推广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雪刚[6](2007)在《粉喷桩加固软基的工程应用与计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在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目的在于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控制地基的沉降变形。目前对粉喷桩加固路基变形的计算理论和试验研究虽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性状极为复杂,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机理认识还不足,各种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较多,理论计算成果与实际结果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在认真总结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讨论了两个具有粉喷桩特色的问题,即: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和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方法的探讨。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取值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及工程安全。由于土体和桩体的实际应力应变关系比较复杂,至今尚无一个被工程界接受的较完善的计算模式。本文推导了一种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下计算桩土应力比的一组解析解,为计算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复合地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给出了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和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说明土工格栅与砂垫层组成复合褥垫层,可以提高桩土应力比,分散均化地基应力的效果明显,从而提高整个体系的承载力,也说明桩土应力比并非一常数,在设计取值时应尽量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用多种方法试算,合理取值。其次,总结了目前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劣。静载试验是传统而又最直接可靠的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根据静载试验得到的P~S曲线,在按有关规范确定承载力时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本文提出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双曲线拟合法,并通过大量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分析,指出双曲线拟合法确定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最后,从实践中,探讨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存在的误区,为进一步开展复合地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帮助。
张展弢[7](2007)在《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复合地基技术在公路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但其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像路堤这种荷载下的复合地基,与带有刚性承台的复合地基相比,其工作机理、应力分布和变形特点都存在显着差异。目前,国内外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研究主要在承载力和沉降两个方面,由于该种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比较复杂,其沉降变形方面的机理和规律仍有许多领域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而对其侧向变形规律方面的研究更不完善。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柔性基础下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和侧向变形规律。本文将复合地基的总沉降分为加固区压缩量、下卧层压缩量和桩体两端分别向上下刺入量四个部分。对加固区压缩量,从建立适合于柔性基础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位移模式入手,认为桩体两端存在上下刺入路堤填土(或垫层)和下卧层现象、考虑桩体两端部分范围内桩体与桩周土体之间产生相对滑移,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来修正桩体两端发生滑移部分的桩侧摩阻力,用解析法手段,建立了复合地基加固区桩、土体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模型。对桩端向路堤填土(或垫层)和下卧层上下刺入深度,本文采用Vesic球形孔弹塑性扩张理论求解。在采用Vesic球形孔扩张理论求解刺入变形时,根据前一步的计算理论,可以求得桩顶单元和桩端单元底面的应力,分别将其作为向上下刺入的荷载,求出桩体向上下两端刺入的深度。对下卧层的压缩量,将加固区底面桩、土体单元的底面应力按照面积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加固区底面的平均应力,将其作为作用在下卧层顶面的荷载,按照Boussinesq理论求解下卧层中的附加应力,采用分层总合法,计算出下卧层的沉降。对复合地基的侧向变形,一般在刚性基础下不予考虑,但是对于像路堤这种柔性荷载,由于缺少了刚性承台的约束,它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地基的变形,因此其侧向变形应当比同等条件下刚性基础复合地基的要显着。本文将加固区视为弹性体、将路堤及行车荷载作为上部荷载,认为水平向附加应力是造成复合地基产生侧向变形的主要原因,采用Boussinesq理论求解复合地基内部水平向附加应力,将加固区内桩体和土体划分成独立单元体,分别计算各单元在水平向附加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最后求出复合地基各位置在不同荷载、桩长、桩间距下复合地基内部侧向位移场,并分析了不同位置的桩体倾斜情况和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程度。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复合地基侧向变形最大值并不是发生在通常所认为的路堤坡脚处,而是路肩位置对应的复合地基表面,同时在坡脚位置的最大侧向变形并不是发生在地表,而是距地表一定深度的范围内,这与复合地基内部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比较相似。结合阿深线开封至通许段高速公路中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通过在典型断面埋设观测元件,对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过程进行了观测,总结了实际工程中粉喷桩复合地基的相关规律,并将实际观测结果与按照本文提出的计算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是可信的。
巩玉志[8](2007)在《刚—柔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是处理地基中一种较新的方法,它突破了由单一材料、单一桩型的加强体与基体构成复合地基的传统思路,是由多种材料或多种型式的加强体互相配合,各施其长,实现和优化复合地基功能。迄今为止,其理论发展明显地落后于工程实践。本文主要就水泥土搅拌桩、CFG桩及其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第二,介绍了复合地基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并对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对现有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复合模量、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等计算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第三,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表明,将其用于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中是可行的,且样本数据归一化后明显优于未处理的样本数据。第四,提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设计新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可行性加以验证。第五,假定桩间土沉降量与桩体上、下刺入量及桩身压缩量之和相等,给出了褥垫层变形模量和厚度间的理论关系式,可确定出合理的褥垫层参数。最大限度发挥桩体和桩间土承载能力。第六,考虑到建筑物中心部位沉降量较大,边缘部位沉降量较小这种状况,提出地基中间部位用刚性桩,两端部位用柔性桩来处理的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方案。
涂帆,常方强[9](2007)在《BP神经网络预测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某工程38根水泥搅拌桩的单桩静载试验资料,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建立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根据训练好的网络对两个工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采用其他方法的拟合值及实测值相吻合.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
王英,崔周光[10](2006)在《BP网络在东营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目前常用的计算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还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根据东营地区软弱地基的特点,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在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时的特性,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高度非线性模型,对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为准确计算该地区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二、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在深层搅拌桩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在深层搅拌桩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机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深层水泥搅拌桩的应用 |
1.2.1 深层搅拌桩的发展史 |
1.2.2 深层搅拌桩的优点 |
1.2.3 深层搅拌桩的适用范围 |
1.3 复合地基沉降的研究现状 |
1.3.1 室内试验研究 |
1.3.2 模型试验和现场足尺模型试验 |
1.3.3 数值计算 |
1.3.4 解析解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1 分层总和法 |
2.1.1 复合地基沉降量的组成 |
2.1.2 桩群体压缩量S_1的计算 |
2.1.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的计算方法 |
2.2 数值分析法 |
2.3 经验估算法 |
2.3.1 曲线拟合方法 |
2.3.2 系统理论方法 |
2.4 三类沉降预测方法分析 |
3 ABAQUS在岩土工程的应用及介绍 |
3.1 引言 |
3.2 ABAQUS程序介绍 |
3.2.1 各模块介绍 |
3.2.2 CAE特征及功能介绍 |
3.3 ABAQUS中关于土本构关系的应用介绍 |
3.3.1 扩展Druckder-Prager模型 |
3.3.2 Mohr-Coulomb塑性模型 |
3.3.3 修正Drucker-Prager模型/Cap塑性模型 |
3.3.4 修正剑桥模型 |
3.4 ABAQUS在天然地基一维固结分析中的验证 |
4 工程实例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理论 |
4.1.1 Biot固结理论 |
4.1.2 平面简化计算方法 |
4.2 工程概况 |
4.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最终沉降的规范法计算 |
4.3.1 计算加固区范围内土层的压缩量S_1 |
4.3.2 计算加固区下卧层土层的压缩量S_2 |
4.3.3 计算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最终沉降量S |
4.4 复合地基沉降的有限元计算 |
4.4.1 计算条件 |
4.4.2 划分单元 |
4.4.3 边界条件 |
4.4.4 计算结果 |
4.5 复合地基沉降的Asaoka法计算 |
4.6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粉喷桩复合路基加固机理及沉降计算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简介 |
1.2.2 粉喷桩的起源与特点 |
1.2.3 粉喷桩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机理、特点及工程应用 |
2.1 概述 |
2.2 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机理 |
2.2.1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作用 |
2.2.2 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
2.3 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土性状和特点 |
2.3.1 物理性质 |
2.3.2 力学性质 |
2.3.3 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特点 |
2.4 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工程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粉喷桩复合路基沉降计算 |
3.1 概述 |
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 |
3.2.1 加固区沉降量S_1的计算 |
3.2.2 加固区土体下卧层沉降S_2的计算方法 |
3.3 粉喷桩复合路基沉降数值计算分析 |
3.3.1 复合路基数值分析基本理论 |
3.3.2 FLAC~(3D)软件简介及数值计算方法 |
3.3.3 模型的建立 |
3.3.4 模型及结构单元的选择 |
3.3.5 模型参数 |
3.4 数值模拟分析 |
3.4.1 粉喷桩复合路基成果计算分析 |
3.4.2 粉喷桩复合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喷桩复合路基工后沉降预测 |
4.1 概述 |
4.2 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
4.2.1 沉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
4.2.2 双曲线法 |
4.2.3 指数曲线拟合法 |
4.2.4 灰色系统GM(1,1)数列预测模型 |
4.2.5 沉降预测模型选择原则 |
4.3 沉降预测实验分析 |
4.3.1 沉降预测 |
4.3.2 沉降预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路堤荷载下软黄土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复合地基概念 |
1.3 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1 沉降研究现状 |
1.3.2 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3 承载力规范确定方法 |
1.4 复合地基设计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地基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2.1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2.1.1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发展 |
2.1.2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准则 |
2.2 TLJ-3 型离心模型试验系统 |
2.3 试验与测试方案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方案 |
2.3.3 模型桩材料选择及制作 |
2.3.4 模型试验地基土性质 |
第三章 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试验分析 |
3.1 刚性基础悬浮式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分析 |
3.1.1 桩身应力 |
3.1.2 桩侧摩阻力 |
3.1.3 桩侧土压力 |
3.1.4 桩土应力比 |
3.1.5 地基内部变形 |
3.2 柔性基础悬浮式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分析 |
3.2.1 桩身应力 |
3.2.2 桩侧摩阻力 |
3.2.3 桩侧土压力 |
3.2.4 桩土应力比 |
3.2.5 地基内部变形 |
3.3 柔性基础支撑式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分析 |
3.3.1 桩身应力 |
3.3.2 桩侧摩阻力 |
3.3.3 桩侧土压力 |
3.3.4 桩土应力比 |
3.3.5 地基内部变形 |
3.4 基础刚度对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影响 |
3.4.1 桩身应力 |
3.4.2 桩侧摩阻力 |
3.4.3 桩侧土压力 |
3.4.4 桩土应力比 |
3.4.5 地基内部变形 |
3.5 下卧层对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影响 |
3.5.1 桩身应力 |
3.5.2 桩侧摩阻力 |
3.5.3 桩侧土压力 |
3.5.4 桩土应力比 |
3.5.5 地基内部变形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试验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载荷试验方案 |
4.2.2 原型测试方案 |
4.3 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原状土及桩间土载荷试验 |
4.3.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4.3.3 桩土应力比 |
4.3.4 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
4.4 原型测试结果分析 |
4.4.1 地基表面沉降 |
4.4.2 地基表面应力 |
4.4.3 桩土应力比 |
4.4.4 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地基工作性状数值分析 |
5.1 数值分析软件 |
5.2 计算模型建立 |
5.2.1 本构模型 |
5.2.2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
5.2.3 几何模型 |
5.2.4 计算参数选取 |
5.3 单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 |
5.3.1 变形分析 |
5.3.2 应力分析 |
5.4 多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 |
5.4.1 变形分析 |
5.4.2 应力分析 |
5.5 复合桩数对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影响 |
5.5.1 变形分析 |
5.5.2 应力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
6.1 概述 |
6.2 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评述 |
6.3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方法 |
6.4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
6.5 工程实例 |
6.6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结论 |
2.创新点 |
3.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环城道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其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1.1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概念 |
1.1.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发展历史 |
1.1.3 水泥土搅拌桩的适用范围 |
1.1.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1.2 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的常用方法 |
1.2.1 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2 曲线拟合方法 |
1.2.3 系统理论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水泥搅拌桩对软土地基加固的机理 |
2.1 水泥加固土的原理 |
2.2 水泥土的材料特性 |
2.2.1 水泥土的物理性质 |
2.2.2 水泥土的力学性质 |
第3章 环城道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因素分析 |
3.1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及破坏模式 |
3.1.1 桩间土的破坏模式 |
3.1.2 水泥土搅拌桩的破坏模式 |
3.1.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整体破坏模式 |
3.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
3.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3.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
3.2.3 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
3.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
3.3.1 加固区沉降计算 |
3.3.2 下卧层沉降计算 |
3.3.3 有限元法沉降计算 |
第4章 海晏路工程II标段水泥搅拌桩的工程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工程地质条件 |
4.3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
4.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4.3.2 施工机具准备 |
4.3.3 施工工艺 |
4.4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第五章 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数值模拟 |
5.1 柔性路面结构特点 |
5.2 结构分析基本假定 |
5.3 弹性力学方法求解 |
5.4 算例分析 |
5.5 路基路面有限元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粉喷桩加固软基的工程应用与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粉喷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1 粉喷桩发展历史 |
1.2.2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1.2.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1.2.4 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分析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粉喷桩加固软基的机理和特点 |
2.1 粉喷桩加固软基的原理 |
2.2 粉喷桩加固地基土的性状 |
2.3 粉喷桩加固软基的工程应用 |
第三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 |
3.1 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 |
3.1.1 试验法 |
3.1.2 数值法 |
3.1.3 解析法 |
3.2 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的新思路 |
3.3 土工格栅砂垫层粉喷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与分析 |
3.3.1 试验概况 |
3.3.2 测试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方法的探讨 |
4.1 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4.1.1 综合计算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
4.1.2 采用荷载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
4.2 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方法的对比分析 |
4.3 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双曲线拟合法 |
4.3.1 拟合关系的判定 |
4.3.2 工程实例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5.1 软基处理规划的合理程序 |
5.2 软基处理设计中应重视的问题和误区 |
5.3 粉喷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复合地基试验数据及 P—S曲线 |
(7)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的定义与分类 |
1.2 水泥搅拌工法及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
1.2.1 概述 |
1.2.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
1.2.3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
1.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
1.3.1 承载力 |
1.3.2 变形计算 |
1.4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1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概念 |
1.4.2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4.3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侧向位移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6 本文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分析 |
2.1 概述 |
2.2 柔性基础下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 |
2.2.1 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下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差异 |
2.2.2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 |
2.3 复合地基中粉喷桩桩体的工程特性 |
2.3.1 粉喷桩桩体水泥土的强度特性 |
2.3.2 粉喷桩体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点 |
2.3.3 粉喷桩桩体水泥土的变形模量 |
2.4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间土的工程特性 |
2.5 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组成 |
2.6 加固区压缩量的计算 |
2.6.1 位移模式的建立 |
2.6.2 单元体的离散 |
2.6.3 桩间土剪应力及桩侧剪应力 |
2.6.4 桩侧摩阻力的修正 |
2.6.5 桩、土单元底面正应力σ_(cj+1),及压缩量w_(cj)计算 |
2.6.6 α_c的确定 |
2.6.7 中性点z_m的确定 |
2.6.8 加固区桩、土压缩量计算 |
2.7 加固区桩、土压缩量计算步骤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桩体两端刺入深度及下卧层变形研究 |
3.1 概述 |
3.2 桩顶向上刺入深度计算 |
3.3 桩端刺入下卧层深度计算 |
3.4 下卧层变形计算 |
3.5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步骤 |
3.6 算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侧向变形研究 |
4.1 概述 |
4.2 粉喷桩复合地基侧向变形的基本原理 |
4.3 复合地基侧向变形计算 |
4.3.1 计算原理及基本假定 |
4.3.2 单元体的离散及附加应力计算 |
4.3.3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侧向变形计算步骤 |
4.4 算例分析 |
4.4.1 坡脚位置的侧向变形特点 |
4.4.2 路肩位置的侧向变形特点 |
4.4.3 路基中心位置的侧向变形特点 |
4.4.4 荷载的影响 |
4.4.5 侧向位移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原位试验 |
5.1 工程概况与试验方案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地质条件 |
5.1.3 测试内容和方法 |
5.2 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5.2.1 载荷试验内容及方法 |
5.2.2 载荷试验曲线及分析 |
5.3 原位测试成果分析 |
5.3.1 沉降测试成果分析 |
5.3.2 土压力测试成果分析 |
5.4 计算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刚—柔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1.1 承载力的确定 |
1.1.2 变形计算 |
1.1.3 试验研究 |
1.1.4 数值分析 |
1.2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
2.1 复合地基中常用的几个概念 |
2.1.1 面积置换率 |
2.1.2 桩土应力比 |
2.1.3 桩土荷载分担比 |
2.1.4 复合模量 |
2.2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 |
2.2.1 作用机理 |
2.2.2 破坏模式 |
2.3 现有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与评价 |
2.3.1 现有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 |
2.3.2 现有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
2.4 复合模量计算方法与分析 |
2.4.1 复合模量计算方法 |
2.4.2 复合模量计算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
2.5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
2.5.1 现行规范计算方法 |
2.5.2 对现行计算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
2.6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方法与分析 |
2.6.1 复合地基变形实用计算方法 |
2.6.2 实用变形计算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
3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 |
3.1 支持向量回归机 |
3.2 支持向量回归机建模 |
3.3 算法实现及预测结果分析 |
3.4 结论 |
4 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
4.1 桩体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
4.2 工程应用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处理方案 |
4.2.3 本文方法的应用 |
5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
5.1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
5.1.1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5.2 组合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
6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一些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BP神经网络预测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及参数的处理 |
2 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2.1 模型的建立 |
2.2 实际工程的应用 |
2.2.1 实例1 |
2.3.2 实例2 |
2.3 网络精度与训练次数及其他因素的关系 |
3 结束语 |
四、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在深层搅拌桩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D]. 吴宗皓. 浙江大学, 2010(10)
- [2]粉喷桩复合路基加固机理及沉降计算与预测研究[D]. 石端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3]路堤荷载下软黄土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D]. 程海涛. 长安大学, 2008(08)
- [4]支持向量机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巩玉志,王士杰,武换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02)
- [5]环城道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其数值模拟[D]. 季树勋. 同济大学, 2007(07)
- [6]粉喷桩加固软基的工程应用与计算分析[D]. 李雪刚. 长沙理工大学, 2007(12)
- [7]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D]. 张展弢. 长安大学, 2007(03)
- [8]刚—柔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法研究[D]. 巩玉志.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9]BP神经网络预测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J]. 涂帆,常方强.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10]BP网络在东营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应用[J]. 王英,崔周光. 工业建筑,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