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世纪更上一层楼

迈向新世纪更上一层楼

一、走向新世纪更上一层楼(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钟雯[2](202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小说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和高校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大学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期。大学小说创作的繁荣,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学界对于大学小说的研究劲头十足,特别是在大学小说主题、知识分子形象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然而,现有成果往往没有从当下的历史语境出发,就进入到阐释小说文本之中,这就可能导致文本分析不够深刻。同时,现有的研究对大学小说的审美转向、价值评估等问题还不够全面。此外,大学小说中所描述的大学“症候”,在现实的大学中确实客观存在。正是如此,研究大学小说能让社会对大学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进而找到拯救大学以及大学知识分子的科学方法,这对于大学精神的重构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事实表明,大学小说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而且研究大学小说也很有必要。因此,从事大学小说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论文除第1章绪论和结语之外,主体部分为第2章至第5章。第1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和研究综述。第2章详细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在市场经济、科技变革和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小说的生态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第3章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探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小说中的“大学人物”的形象。这一时期的大学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沉沦者”、“拯救者”和“逃离者”这三种类型。沉沦的大学教授命运最为凄惨,他们的结局大致为“死亡”、“疯癫”和“出走”这三类。而对于沉沦的学生,作家则相对较宽容。“拯救者”这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他们心中有理想、有目标、不畏艰辛、想干一番大事业,但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拯救”的效果不见得都尽如人意。有些人直面失败,继续坚守初心。也有些人被现实击败,在世俗中被迫放弃自我。“逃离者”因为在高校壮志难酬,所以怀着乌托邦的幻想远赴他乡。当然,“逃离者”以大学教授居多,大学生则因为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更多的是通过“自我放逐”的方式逃离大学。第4章探讨了大学小说的审美转向与艺术策略。结合时代背景与作家自身的因素,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小说如何从“诗意”转向“世俗,分析了大学小说常用的反讽、夸张等写作手法。第5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小说进行了价值评估。大学小说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是公众了解大学与大学知识分子的一个窗口,对未来的大学与大学知识分子的精神建构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当然,大学小说也存在很明显的不足,即创作的雷同化、人物塑造扁平化以及创作的通俗化和媚俗化。结语则构想了未来大学小说创作的可能性。

屈菁[3](2020)在《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学派”动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包含源自于中华民族深沉文化内涵的故事内容,体现探索民族艺术之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表现语言,是由中国艺术家在特定阶段创作并在世界上获得较高认同的动画艺术创作。它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具有明显的未来指向性。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观照“中国学派”动画,研究的重点主要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体,其他时期具有相同风格的动画创作为延伸,以特伟、“万氏兄弟”、靳夕等人为核心而创作的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点的中国动画。本研究引入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艺术接受论,结合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补充口述史及访谈资料,以图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要素分析法与归纳法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思想、创作团队、动画作品、接受群体的分析,检视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的“中国学派”动画三十余年来生产运作的基本模式,旨在研究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中国学派”动画迅速崛起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助推力,以期对新时代中国动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宏观的脉络梳理。回溯了“中国学派”动画兴起、形成、高潮与衰落的发展过程,并对“中国学派”动画两次高潮产生的原因、特征、表现进行了划分,以世界的角度分析了作者与作品的创作活动。第二部分对创作主体进行研究。将“中国学派”动画的主要创作者分为编剧、导演、绘制者三个部分,从三者各自在创作群体中所承担角色、创作的构思、心理特征方面研究分析,并从其呈现的艺术性、重要性,得出创作主体在“中国学派”动画中拥有的特性与共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过程的研究。从创作主体的心理研究、创作过程研究、创作手法研究等方面,剖析了创作主体形成的心理特征、心理机制,以及创作过程中动因、构思与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对动画实体性的表达与精神上的表达,分析了动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与虚构的表现手法。第四部分主要为“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作品构成、故事原型、艺术形象、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探讨“中国学派”动画的艺术特色,以及其与同时代世界主要动画流派的相互影响。第五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进行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解读方式等,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探讨。第六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生产的上层规划、创作主体的努力、优质作品的产出等角度进行探讨。对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认同,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给予反思。在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产生背景、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动画作品、受众群体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学派”动画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其特殊的生产运作模式。具体而言,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国学派”动画,从作品构思、制作到发行放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衔接,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稳定的机制,构建了一个以国家文艺思想为顶层设计,国家财政拨款为后盾支持,专业合作团队为中坚力量,高质量作品为展示方式,少年儿童为受众主体,有上层规划、有制度保障、有专业组织、有明确目标、有巨大成效、有大众基础的自上而下、相互作用的“金字塔模式”。综合考察“中国学派”动画的成功经验,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思其不足,对当代多元文化背景和全新技术环境下,中国动画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文化与商业竞争中树立民族自信,既能保持民族风格而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视野,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王海艳[4](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张小梨[5](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杨哲[6](2020)在《从容突围,坚守底色 ——徐怀中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徐怀中是为数不多的不以作品数量取胜的作家,各种类型的创作加在一起不过30余篇,但每一部作品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在文坛上引起反响。徐怀中为人谦和低调,他的作品坚持以人为中心,并利用时间叙事打破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淡化主流文化背景,保持着别具一格的风格。本文试图将徐怀中各个阶段作品连贯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徐怀中创作的风格,并跳出时代局限,在文学史中为他找到恰当的位置。细读徐怀中的作品,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可以将徐怀中的创作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徐怀中都在主题、人物及结构上不断突破束缚,从容突围,同时坚持书写人性的底色,找到自己的出路。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文献研究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徐怀中创作的作品、关于徐怀中的研究资料、采访录等相关书籍进行细读,了解作家的生平、创作概况、写作背景等基本信息,以便做出对徐怀中的作品做出准确的把握和分析。其次,阅读有关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及新世纪以来与人物塑造、抒情结构、人性论有关的书籍,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阅读一些关于军事题材研究的书目,力求在整体知识概念上有宏观的感知与把握。最后,搜集和整理有关该论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化认识,寻找突破点形成研究视角,将徐怀中放在大的历史语境中,探讨他的独特意义。第一章主要研究徐怀中创作的主题。徐怀中自创作伊始,一直坚持以自身经历为基础进行创作,并且一直在追寻人性的光亮。创作初期,以扎根西藏地区的经历为基础素材,作品在国家民族意识的建构下努力展现生活的客观真实,突出人的个性。中期,以《西线轶事》为起点,尝试塑造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理性关照人性这一主题。在创作成熟期,徐怀中挣脱内心与创作形式上的束缚,自由地书写生命本真之美。第二章主要研究徐怀中作品中的人物。从20世纪50年代创作以来,到新世纪初,徐怀中在人物塑造上的发展变化是很明显的,从创作之初作品中只有单一性格的人物群像,到一个个由普通个体成就不平凡的英雄,可以看到人物在他的笔下一点点成熟起来,直到达到出神入化,另人神往的境界,让读者觉得书中的人物似乎是身边真真切切存在的人,但又找不出这样的人。第三章主要从时间叙事出发,探寻徐怀中是如何一步步淡化情节为中心的结构,向诗化抒情结构迈进的。在叙事上,利用时间的跳跃、并置甚至是断裂,使成情节碎片化,为读者留有更多思考的空白,更加发人深省。第四章主要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角度,试图跳出时代因素,研究徐怀中的独特意义。徐怀中拥有博大的胸怀,对中国传统因素的吸收,对俄苏文学的借鉴与创新,使他的作品既具中国古典气息,也有世界眼光。他对中国军旅文学的开拓之功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不骄不躁,愿意放慢脚步倾听时代中细小的声音的性格,让他在坚守创作底色的同时,能够从容的在文学边缘突围,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思路,值得每一位文人志士去学习。

郑红艳[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格局,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影的走向,开启了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国际化进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锤炼,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质的飞跃。价值取向是文化产品海外传播的基础与根本,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之路也基于此而展开。四十年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在不同阶段形成了明显的区别性价值倾向;同时,对应不同的价值诉求,采取了不同的传播策略。本论文将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联系起来探讨,能更清晰地反映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逻辑关系。论文第一章对传播海外的中国电影进行界定,介绍所研究的文本来源、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分期及其传播概况。第二章论述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第一个阶段(1978-2000)的情况,这一阶段中国电影以艺术电影作为走向世界的突破口,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其中,1978-1984年是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前奏,海外获奖的电影数量少且影响力小;1985-1993年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进程,民俗电影蕴含的寓言满足了西方的中国想象,中国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得许多重要奖项;1994-2000年期间艺术电影关注点转向平民都市生活,并延续着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盛况,海外版权销售也开始起步。第三章讨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第二个阶段(2001-2010)的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主要诉求是商业利益,此阶段兼具普世价值、视觉消费奇观与民族特色的武侠大片成功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第四章探讨2011年至今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变化,这一时期多种类型的电影践行电影工业美学理念,从而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海外票房与艺术口碑的双向目标。通过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四十年的历史回顾,可见:价值取向方面从最初基于文化政治意义上的身份求同,到经济方面的商业利益诉求,进而转向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国影响力,电影本身经历了从“精英化的个人作品”到“商业化产品”再到“工业与美学的结合体”;当下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仍为实现国际影响力而努力,电影工业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升级,电影从业者应树立全球眼光,泛华夏文化圈市场可作重点突破。

孙雪[8](2020)在《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少年报告文学是以少年为主要读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文学形式,及时反映现实生活中与广大少年密切相关的真人真事,直接表现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价,使读者受到教益的一种文体。反映少年问题是少年报告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论文以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中的少年问题叙事为研究对象,绪论对“少年报告文学”的概念进行辨析,再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阐明本文的研究内容、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指出了不同时期少年报告文学反映的少年问题有不同之处。新时期初期少年报告文学多揭批“四人帮”对少年的侵害问题;自1980年代中期起,少年报告文学突破歌颂模范少年的局限,将目光转向普通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1990年代末至今,少年报告文学开始揭示问题少年身上的失范行为。第二章主要考察少年报告文学中恋爱、暴力、死亡三个方面的主题。在反映少年恋爱问题时,偏重教育与认知是其一贯的书写主旨;在对少年暴力问题的书写上,作家在克制化的描写中对人的暴力本性进行了反思;在描写死亡话题时,作家以对非正常死亡的贬斥呼唤少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章则从艺术形式上探究少年报告文学如何书写少年问题。少年报告文学在反映少年问题时,不仅借鉴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文体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大量融合非文学文体的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跨文体性”。对文学性的过度强调导致了少年报告文学的“小说化”倾向,使作品的真实性受到削损。非叙事性话语是少年报告文学文体的特色所在,它控制着叙述者的叙事,为少年读者的接受提供导引和调节。第四章指出了少年报告文学在反映少年问题时,作家主体走向了自觉,批判与反思精神逐渐彰显。少年报告文学努力介入现实,为少年呈现世界之“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但是成人隐含读者的存在使其过度关注问题性,损害了少年报告文学的适读性与真实性。一些作品只见“问题”不见人,造成了少年对象主体性的缺乏;在作家话语的权威下,少年读者的接受主体受到了削弱。少年报告文学需要为少年提供更多思考与批判的空间、更多成人与少年对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审美和思辨的能动性。

刘稀玉[9](2019)在《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文中研究表明为响应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对外宣传思想的号召,满足精准扶贫政策的传播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告文学家走进贫困地区,走近贫困户和扶贫人物,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走访,创作出了不少在叙事及内容上都值得一读的精准扶贫报告文学作品。在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仅不到一年的今天,研究真实性、文学性、政论性相结合的扶贫主题报告文学十分具有时效性及现实性。本文以精准扶贫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讲好中国故事”理论及叙事分析等方法,首先分析了报告文学与“讲好中国扶贫故事”间的内在关系,并梳理了扶贫报告文学的发展脉络;其次,从叙事学角度出发,阐述了精准扶贫报告文学作品如何以叙事视角上的转换视角、叙事结构上的传统逆时序结构与全景式结构为主、叙事话语模式上的以直接引语为主,及非叙事话语上的背景介绍多、分析深入、抒发自然与揭示具有深度的叙事艺术手法来呈现中国精准扶贫面貌的;最后,在对其产生的社会现实效应作出简要的总结评价的基础上,从作家层面、叙事手法、内容创作及传播手段四个层面论述了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精准扶贫故事”,更好地呈现扶贫面貌。研究发现,报告文学作家唯有坚持深入扶贫地区,开展田野调查、新闻采访,仔细查询史料;根据所需合理安排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运用丰富的叙事话语与非叙事话语,刻画好扶贫人物形象;迎合数字化阅读趋势,坚持传统媒体报道及新媒体营销结合的传播方式,才有可能做到“讲好中国扶贫故事,传播好中国扶贫声音”。

曹栩梦[10](2019)在《新世纪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灾难电影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因艺术性与商业性并存,焕发勃勃生机,吸引了大批观众。不同于西方灾难电影,国产灾难电影起步与创作都比较缓慢,1957年,我国第一部国产灾难电影出现。进入新世纪后,受益于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良好的影视政策,国产灾难电影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有所提升,其中自然灾难影片成为国产灾难电影的主力军,不仅数量占有优势,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越发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尤其是《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影片有口皆碑,让观众看到了国产自然灾难电影未来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而作为讲故事的机器,电影具有叙事性,研究电影叙事学,分析国产影片的叙事技巧和理论,是讲好故事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国产自然灾难电影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叙事主题、叙事聚焦、叙事结构、时空安排、人物角色的叙事作用以及视听元素对叙事的助推效果等方面,对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叙事技巧进行研究。将主题内容、叙事元素与视听表达相结合,对电影叙事理论进行探讨。同时,通过对中西方自然灾难电影的对比分析,揭示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民族特征,阐释国产自然灾难电影在叙事方面存在的数字技术弱化情节叙事、缺乏优秀剧本创作等不足,为之后国产自然灾难电影在未来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借鉴。

二、走向新世纪更上一层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新世纪更上一层楼(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状况述评、创新点及研究思路方法
        1.2.1 研究状况述评
        1.2.2 研究创新点
        1.2.3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2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小说的历史语境
    2.1 市场经济与大学小说生产之间的互动
    2.2 技术革新与网络大学小说的兴起
    2.3 价值多元化与大学小说的变革
第3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小说中的“大学人”形象探析
    3.1 沉沦者
    3.2 拯救者
    3.3 逃离者
第4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小说的审美转向和艺术策略
    4.1 审美转向
    4.2 艺术策略
第5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小说的价值评估
    5.1 大学小说的社会意义
        5.1.1 了解大学与大学知识分子的窗口
        5.1.2 对大学以及大学知识分子有警示作用
    5.2 大学小说的局限性
        5.2.1 创作的雷同化
        5.2.2 人物扁平化
        5.2.3 创作的媚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3)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背景
    2.研究综述
    3.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4.研究内容及方法
    5.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的兴起与发展
    1.1 序曲(1924-1948)
        1.1.1 孕育与铺垫
        1.1.2 战乱中的动画
    1.2 摸索与萌芽(1949-1954)
        1.2.1 技术的摸索
        1.2.2 “中国学派”动画的萌芽
    1.3 第一次创作高潮——民族之路的开创(1958-1965)
        1.3.1 迅速的成长
        1.3.2 表现与成因
        1.3.3 深远的影响
    1.4 中国动画的跌宕与复兴(1966-1987)
        1.4.1 跌宕与复苏
        1.4.3 再次辉煌
        1.4.4 改革浪潮的冲击
    1.5 衰落与机遇(1988-1999)
        1.5.1 挣扎后的凋零
        1.5.2 多重的困境
        1.5.3 探寻与机遇
    1.6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创作主体研究
    2.1 具有特色的动画导演
        2.1.1 导演在创作主体中的角色
        2.1.2 导演的审美理想
        2.1.3 导演的艺术观
    2.2 富有想象力的编剧
        2.2.1 编剧承担的角色
        2.2.2 编剧的取材意图
        2.2.3 编剧的艺术追求
    2.3 民族风格的绘制者
        2.3.1 绘制的角色
        2.3.2 绘制者的风格特点
        2.3.3 绘制者的重要性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学派”动画创作研究
    3.1 创作心理
        3.1.1 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
        3.1.2 创作心理机制
    3.2 创作过程
        3.2.1 创作动因
        3.2.2 创作构思
        3.2.3 艺术表达
    3.3 创作手法
        3.3.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3.3.2 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
    3.4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
    4.1 作品的构成
        4.1.1 丰富充实的内容
        4.1.2 相得益彰的形式
    4.2 故事原型
        4.2.1 神话原型
        4.2.2 民间原型
        4.2.3 寓言故事原型
    4.3 艺术形象
        4.3.1 差异化的定位
        4.3.2 综合性的塑造
        4.3.3 多方位的特点
    4.4 风格特点
        4.4.1 多样的构图方式
        4.4.2 丰富的色彩表现
        4.4.3 艺术风格
    4.5 同时代的世界动画
        4.5.1 欧洲的动画
        4.5.2 美国的动画
        4.5.3 日本的动画
    4.6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分析
    5.1 受众类型与特点
        5.1.1 预期受众
        5.1.2 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5.2 接受心理分析
        5.2.1 受众心理动机
        5.2.2 受众解读方式
    5.3 受众在“中国学派”动画传播中的作用
        5.3.1 传播目的
        5.3.2 传播效果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
    6.1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构建
        6.1.1 国家政治推力与经济支持
        6.1.2 创作主体的动画理想与集体努力
        6.1.3 作品的民族风格与多样表达
        6.1.4 受众的明确定位与审美取向
    6.2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的影响
        6.2.1 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自我认同
        6.2.2 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
    6.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949年——1999 年中国动画作品获奖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三、深圳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实施方案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一、产业发展情况
        二、“宝安模式”内容
        三、“宝安模式”成效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一、“职教集团”背景
        二、“职教集团”特点
        三、“职教集团”成效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校企合作”现状
        二、“校企合作”内容
        三、“校企合作”成效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四、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从容突围,坚守底色 ——徐怀中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徐怀中研究现状
    二、问题提出及意义
第一章 锲而不舍:追求人性自然与生命本真
    第一节 国家民族意识建构下的藏族生活主题书写
    第二节 军旅题材为依托理性审视关照人性
    第三节 模糊题材界限,透视战争底色
第二章 从群像到个体人物塑造
    第一节 革命战士一块砖式的人物群像
    第二节 英雄意识的承继与战争中人物个性化突破
    第三节 大英雄本色:平凡成就伟大
第三章 突破情节中心:时间叙事与小说结构
    第一节 时间跳跃与情节碎片化
    第二节 时间停顿与诗化抒情结构
        一、人文历史与哲理性时间
        二、诗化场面与抒情时间
    第三节 时间刻意断裂与留白思考
第四章 徐怀中在文学史中的价值和独特意义
    第一节 对孙犁以及俄苏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一、师承孙犁内核,创新民族传统
        二、面向俄苏学习,开拓世界视野
    第二节 徐怀中对军旅文学的意义与贡献
        一、勇开先河的开拓者
        二、深入战争根部的反思者
    第三节 既不迎合主流,也要踏上时代节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话语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四十年来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
    第一节 关于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界定
    第二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分期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概况
        一、中国电影国际电影节获奖
        二、中国电影海外商业发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78-2000:现代化思潮下的身份求同
    第一节 基于思想解放的海外传播前奏(1978-1984)
        一、电影的自我觉醒
        二、电影作为文化外交的载体
        三、电影海外参赛与展映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民俗电影国际化浪潮(1985-1993)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二、民族寓言中的他者想象奇观
        三、民俗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表现
    第三节 艺术与商业并行(1994-2000)
        一、市场经济兴起与海外传播审查收紧
        二、艺术电影对当代生活的观照转向
        三、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多元与分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01-201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海外商业诉求
    第一节 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
    第二节 产业化与武侠电影的中西融合策略
        一、建立产业体系与深入推广交流
        二、武侠大片的普世审美与民族特性
        三、武侠大片的传播范式:《英雄》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快速成长
        一、武侠合拍片的十年票房增长
        二、艺术电影的回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11-至今:电影产业转型期的国际影响力追求
    第一节 电影与文化强国战略
    第二节 电影产业升级与类型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
        一、电影产业环节的拓宽与完善
        二、类型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
        三、工业美学的先锋:《流浪地球》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转型
        一、海外发行的衰退与复苏
        二、艺术电影的类型化融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78-2019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
    附录二:2001-2019海外票房过千万的中国电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8)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少年“问题”类型的拓展
    第一节 模范少年的政治规训
    第二节 普通少年的心灵苦闷
    第三节 问题少年的行为失范
第二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主题呈现
    第一节 恋爱:教育与认知的坚守
    第二节 暴力:残酷中的反思
    第三节 死亡:对生命的呼唤
第三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构建方式
    第一节 多种文体的杂糅
    第二节 文学技巧与真实再现
    第三节 非叙事性话语的调控性
第四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批判与反思精神的彰显
    第二节 少年生命中的现实关怀
    第三节 成人关注的问题性
    第四节 少年主体性的削弱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相关理论及概念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章 “中国扶贫故事”与报告文学的内在渊源
    第一节 “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要求
    第二节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时代使命使然
    第三节 报告文学书写中国扶贫面貌
第二章 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视角转换与话语的巧妙运用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合理安排
    第三节 非叙事话语的丰富运用
第三章 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第一节 深入基层:呈现真实的扶贫
    第二节 叙事话语:凸显温度和深度的扶贫
    第三节 多角度塑造:全面立体的扶贫
    第四节 数字化出版:延续中国扶贫好声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新世纪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国产自然灾难电影概述
    第一节 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一、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兴起
        二、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 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总体特征
        一、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基本特征
        二、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民族特征
第二章 叙事主题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基于和谐理念的生态保护主题
        一、面对自然灾难时人的渺小
        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第二节 抢险救灾彰显的民族精神主题
        一、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三、关爱生命的仁爱精神
    第三节 灾后抚慰凸显的心理修复主题
        一、关注灾后心理
        二、灾后心理的抚慰修复
第三章 叙事形式的复杂设计
    第一节 灵活多变的叙事聚焦
        一、无限性零聚焦的全知视角
        二、限定性内聚焦的第一人称视角
    第二节 走向曲折的叙事结构
        一、起承转合的因果线性结构
        二、交错推进的交织对照式结构
    第三节 错综重构的时间叙事
        一、时间的倒错
        二、时间的压缩与延宕
    第四节 匠心构建的空间叙事
        一、强化自然环境空间
        二、呈现逼仄空间
第四章 人物角色的叙事作用
    第一节 英雄军警推进主旋律叙事
    第二节 平凡人物叙写人性道德
        一、母亲形象彰显坚强无私
        二、夫妻形象展现相濡以沫
        三、教师形象突出职业操守
        四、陌生人形象表达互帮互助
    第三节 边缘小人物凸显生命救赎
第五章 视听语言助力叙事效果
    第一节 视觉意象直击自然灾难
        一、镜头对灾难的呈现
        二、色彩对灾难的夸饰
    第二节 声音元素撞击心灵
        一、人物语言承载内心情愫
        二、背景音乐烘托灾难氛围
        三、音响增强灾难真实感
第六章 关于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叙事思考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情节叙事的弱化
    第二节 创作优秀剧本是讲好故事的前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走向新世纪更上一层楼(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小说研究[D]. 钟雯. 湘潭大学, 2020(02)
  • [3]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D]. 屈菁. 西北大学, 2020(07)
  • [4]《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5]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6]从容突围,坚守底色 ——徐怀中创作研究[D]. 杨哲.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D]. 郑红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D]. 孙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D]. 刘稀玉.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新世纪国产自然灾难电影的叙事研究[D]. 曹栩梦.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迈向新世纪更上一层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