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深度发展

以人为本 深度发展

一、以人为本 深层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高洁[1](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王光[2](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贾佳[3](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认为

黄丽贤[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文中提出1918年,周作人编写的《欧洲文学史》问世,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撰自此便开始备受关注,但以往的相关研究鲜见探讨现代化进程如何影响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为此,本文借助教育学相关理论,以改革开放至今的多部经典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为个案,并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背景,对比梳理多部教材的异同,重点探讨现代化进程与其编写趋势的关系,主要包含不同时期政治、文学、教育及伦理价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七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缘由,界定相关概念,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方法,厘清本研究总体思路。第二章综述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研究情况,并对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进行溯源。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根据,为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提供科学指导方针。第四章探讨1978-1984年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新面貌的帷幕,这一时期几部外国文学史教材在“左倾”风潮转向“实事求是”思想的过渡中初试锋芒,对比这几部教材的同异之处,就那一时期现代化进程的政治、教育、文学及伦理价值背景如何影响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进行叙述。第五章探究1985-1999年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化的趋势。这一时期几部外国文学史教材在繁荣的文化、活跃的思想中褪去文革色彩,开始走向多元,依据教育学理论分析几部教材编写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论述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下政治、教育、文学及伦理价值现代化对教材编撰的影响。第六章考察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的深化与推进。新世纪几部外国文学史的编撰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新的挑战中日新月异。以教育学理论为根据,探讨几部新世纪外国文学史编写嬗变的异同点,并阐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教育、文学、伦理价值等方面演变对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影响趋势。第七章为结语,阐述本研究的发现、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归纳总结本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建议。基于史料分析和案例对比研究,本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外国文学史编写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1984年,新时期之初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种类少、阶级特色鲜明。现代化进程中依然是政治主导,教育、文学和伦理价值观现代化的推进相对滞后,相应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中政治色彩显着,其教育性、文学性和传授伦理价值的功能等被忽略。第二阶段为1985-1999年,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不小成果,占主导的政治现代化逐渐让位于文学现代化,教育和伦理价值观在现代化建设中也紧跟步伐。文学理论空前繁荣、教育的革新和伦理价值的多元化使得这一时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教材属性凸显,但教材编写理念和内容较之文学研究领域相对滞后,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研究仍有差距。第三阶段为2000-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教材编写的多元化不断深化与稳定,信息化和多样化显着,这里的多样化涉及内容、编写形式及呈现方式的多元化。教材编写较之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延时性愈发不明显,但距离成熟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教材仍有一定差距。

邹婷婷[5](2020)在《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文中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它的人文文化特质。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形成发展之中,其“天道”1和“人道”2相互补充的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传统人文精神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这种蕴含丰富人学思想的学问对企业文化建设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在近代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中得到彰显。作为中国现代工商业的本土源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饱受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在夹缝中举步维艰。卢作孚、范旭东、穆藕初和刘鸿生等一批近代民营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上大刀阔斧、立志求新,他们开创了中国的新式工业,代表了近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几代企业家将人文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文化的强大力量支撑着近代民族企业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文章在鉴别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人文文化的解构为主线,依据大量文献史料,选取民生公司、荣家企业、“永久黄”企业、穆藕初和刘鸿生企业等典型的近代民族企业为案例,详细阐述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中传统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并与国外东西方企业进行对比研究,探究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历史定位,提出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研究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论述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通过对中国近代企业史的研究回顾,指出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研究是非常重要却又十分薄弱的部分,在此基础上介绍研究的主题和范围,阐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概念辨析。在释义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和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揭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在联系,展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管理价值。第三部分,“人文化成”的第一部分——以人为本。由“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两个传统文化来源入手,详细论述其中“民为本”、“敬德”和“诚”、“善”等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近代民族企业实例,阐明“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人文化成”的第二部分——以礼乐教化。由“礼教”和“乐教”两个方面入手,详细论述其中制“礼”、教“礼”、“美育”和“榜样教育”等内容,结合近代民族企业实例,阐明“礼乐教化”对企业制度管理和职工教化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中日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基于中日对“家”、“个人与集体”、“物质和精神”的观念差异,选取近代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松下公司作为比较对象,探究中日两国企业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异同,揭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历史定位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中日近代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第六部分,中西方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基于东西方对“家”、“人与自然”、“物质和精神”的观念差异,选取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日本IBM公司为比较对象,探究中西方企业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异同及融合,揭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东西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第七部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评析与启示。集中探讨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体现研究的现实价值。

李淑晶,刘承宇[6](2020)在《基于评价系统的生态话语分析——以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演讲为例》文中认为本文基于James R. Martin等人提出的评价理论,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对评价系统进行诠释,将其整合为包含态度和对话空间两个子系统的分析模型,并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演讲为例,验证其可操作性。研究认为:(1)生态话语分析具有评价属性,分析者需建立系统的生态哲学观以显化其评价标准;(2)科学的生态哲学观应正视评价过程中人的作用,应"以人为本"同时兼顾生物圈的整体利益;(3)评价系统的态度、介入和级差子系统均具有生态价值;(4)此分析框架显示,特朗普演讲充斥大量的破坏性生态话语。本研究旨在为生态语言学领域学者研究评价意义提供可行的分析思路,以期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鄂义强[7](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王晓倩[8](2020)在《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开展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依托。然从政策文本中看,该次课程评价改革经历了充分的酝酿,这在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初见端倪。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颁布,为我国课程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自此,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评价改革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是确保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制度保障。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历史进行梳理与分析,既能够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成果,拓宽相关研究视野,更能够对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做出总结,为深化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实践参考。同时,对于改革现存困境的探讨以及深化策略的提出也有利于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改革相关史料进行分析,按照各个重大历史节点将改革的发展脉络划分为酝酿期(1999-2002年)、探索期(2003-2013年)、深化期(2014-2019年),并分别从价值取向、评价语言、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面缕析了改革的基本样态,从政策设计、实践基础、关键举措、智力支持方面总结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其次,反思改革现存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角度上审视课程评价改革可以发现,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发生了脱离;在课程评价改革实践层面上则出现了执行变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改革代之以考试改革、改革推进机制呈现“路径依赖”、多元评价主体上行传播回路隔阂、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在管理方面,课程评价主体权责不明、评价活动缺乏系统规划等课程评价管理失序问题制约了改革的适切性;在文化视角里,垂直权利关系衍生的集权文化、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传统成为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理论、实践、制度、文化方面提出改革的深化策略,分别是:在理论层面应该丰富相关研究并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为课程评价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应该完善课程评价的整体设计,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设立相对独立的课程评价机构或组织,并且加强培训以提高多元主体的评价能力;在制度方面,通过改革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评价制度、健全课程评价主体权责制度以及构建课程评价监督机制为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在文化方面,通过文化自觉实现课程评价改革的文化转向,继而发挥课程评价文化对于课程评价改革的引领作用,化解课程评价改革危机,引领改革的方向。

韩世兰[9](2020)在《对外汉语高级文化教材编写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教材是留学生学习文化的重要依据,文化教材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和教材不能一刀切,其编写应分层次分阶段,高级学生的文化教学应以隐性的思想观念文化为主,以显性文化的学习为辅。本文以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文化教材为研究内容,对三套典型的高级对外汉语文化教材展开考察,对比分析其在呈现思想观念方面的特点、呈现方式及练习,发现其设置的优缺点,为后文编写奠定基础。鉴于现在高级文化教材在思想观念呈现方面缺乏及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其展开编写探索。通过分析考察,我们发现其缺乏思想观念,有的重复缺乏科学性且不成系统。因此我们提出以思想观念为纲,以具体文化项目为目对高级对外汉语文化教材展开编写探索,以及编写理念的具体说明。教材的具体编写设计以四大主要的中国文化精神,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自强不息为脉络。教材共16篇课文,在其精神之下设置与之紧密相关的思想观念,如天人合一下的整体和谐联系观、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在呈现方式上力求活泼生动,情景式与故事式结合;练习以文化为主辅之以语言练习;语言点和词汇的编排适当控制难度。希望本文编写探索的对外汉语高级文化教材可以为今后文化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杨伟荣[10](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 深层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人为本 深层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三、真实性理论
        四、文化认同理论
        五、跨文化理论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二、遗产经营者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四、遗产旅游者
        五、非政府组织
        六、社会大众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一、世界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一、故宫概况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一、丝绸之路概况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一、朝圣之路概况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一、文化线路认定
        二、管理体系
        三、财政制度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三、案例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2.1 现代化
        1.2.2 外国文学
        1.2.3 教材与教科书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教材编写与教材研究
    2.2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研究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历史分期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1978-1984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反思与调整
    4.1 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4.1.1 政治的拨乱反正
        4.1.2 文学的正本清源
        4.1.3 教育的补偏救弊
        4.1.4 伦理价值观的矛盾与醒悟
    4.2 1978-1984外国文学史类教材
        4.2.1 单一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4.2.2 改革开放初期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4.3 1978-1984: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第五章 1985-1999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格局的形成
    5.1 改革开放中后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5.1.1 政治的民主改革
        5.1.2 伦理价值观的个人倾向
        5.1.3 文学的百家争鸣景象
        5.1.4 教育的自主革新
    5.2 1985-1999外国文学史教材
        5.2.1 趋于多样化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5.2.2 改革开放中后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5.3 1985-1999: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第六章 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格局的深化
    6.1 新世纪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6.1.1 政治的中国特色建设
        6.1.2 教育的创新意识与国际意识
        6.1.3 文学的多元共融趋势
        6.1.4 伦理价值观的全球化视野
    6.2 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
        6.2.1 重点各异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6.2.2 不断再版的外国文学史经典
        6.2.3 新世纪至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6.3 2001-至今: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对当代与未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启示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5)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重建文化自信
        1.1.2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人文精神
        1.1.3 探寻中国现代工商业的本土源头
        1.1.4 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研究回顾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主要概念辨析
    2.1 文化与传统文化
        2.1.1 文化界说
        2.1.2 传统文化
    2.2 人文精神与中华人文精神
        2.2.1 人文精神释义
        2.2.2 中华人文精神
第3章 人文化成的第一部分——以人为本
    3.1 “以史为鉴”
        3.1.1 民为本
        3.1.2 敬德
    3.2 “以天为则”
        3.2.1 “诚”
        3.2.2 “善”
第4章 人文化成的第二部分——以礼乐教化
    4.1 以礼为教
        4.1.1 制“礼”
        4.1.2 教“礼”
    4.2 以乐为教
        4.2.1 美育
        4.2.2 榜样教育
第5章 中日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
    5.1 关于“家”的观念
        5.1.1 雇佣制度
        5.1.2 工资福利制度
    5.2 关于个人与集体的观念
        5.2.1 决策方式
        5.2.2 人才选用制度
    5.3 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5.3.1 企业价值观
        5.3.2 精神教育
第6章 中西方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
    6.1 关于“家”的观念
        6.1.1 权责划分
        6.1.2 工资体系
    6.2 关于人与自然的观念
        6.2.1 管理者职责
        6.2.2 申请审批流程
        6.2.3 创新奖励制度
    6.3 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6.3.1 制度建设
        6.3.2 机构设置
        6.3.3 评价体系
第7章 结论
    7.1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评析与启示
        7.1.1 仁爱管理
        7.1.2 仁礼统一
        7.1.3 和谐管理
        7.1.4 先义后利
    7.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Ⅰ 典籍类
    Ⅱ 论着类
    Ⅲ 论文类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基于评价系统的生态话语分析——以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演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生态话语分析的评价属性及哲学思考
    2.1 生态话语分析的评价属性
    2.2 浅层与深层生态哲学
    2.3“以人为本”的整体生态观
3.评价系统的生态意义
    3.1 态度系统的生态意义
    3.2 介入和级差系统的生态意义
4.特朗普演讲的生态话语评价性分析
    4.1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作为被评价者的生态主体
        4.2.2 态度与生态关系建构
        4.2.3 作为读者的生态主体
        4.2.4 对话空间的调控与生态关系建构
        4.2.5 破坏性生态话语与有益性生态话语
5.结语

(7)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一)责任政府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三)市场失灵理论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扎实推进课程评价理论建构的时代需要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诉求
        3.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史研究的内在贫困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概念界定
        1.基础教育
        2.课程评价
        3.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重难点
        2.研究创新点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背景分析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脉络
        1.酝酿期(1999-2002年)
        2.探索期(2003-2013年)
        3.深化期(2014-2019年)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样态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价值变迁
        1.从注重工具性价值到强调本体性价值
        2.从“兼顾个体和社会发展”到“以人为本”
        3.从重视甄别、选拔到强调“以评价促发展”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语言流变
    (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主体重构
    (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转变
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加强相关政策设计以引领改革的前进方向
        1.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
        2.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二)重视课程实施评价以奠定改革的实践基础
        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2.“方案试行,研修结合”
    (三)实行三级课程评价管理以助推改革的深入发展
        1.寻求权力分配的动态平衡
        2.模糊管理主体与对象界限
    (四)形成多元互补工作队伍以提供改革的智力支持
        1.专家引领
        2.多方参与
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内在困境
    (一)课程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二)课程评价改革在实践中执行变异
        1.课程评价改革代之以考试改革
        2.改革推进机制呈现“路径依赖”
        3.多元评价主体上行传播回路隔阂
        4.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三)课程评价管理失序制约改革适切性
        1.课程评价主体权责不明
        2.评价活动缺乏系统规划
    (四)文化传统深层阻抗改革进程
        1.垂直权力关系衍生的集权文化
        2.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传统
五、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化策略
    (一)理论革新:为课程评价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1.丰富课程评价理论研究
        2.加强课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二)实践突破:走出改革困境必须从实际出发
        1.完善课程评价的整体设计
        2.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
        3.设立相对独立的课程评价机构或组织
        4.加强培训以提高多元主体的评价能力
    (三)制度改造:为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1.改革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评价制度
        2.健全课程评价多元主体权责制度
        3.构建课程评价改革监督保障机制
    (四)文化调适:以课程评价文化引领课程评价改革
        1.实现课程评价改革的文化自觉
        2.重视课程评价文化的引领属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对外汉语高级文化教材编写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 研究综述
2 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留学生文化教材的考察
    2.1 文化内容的考察分析
    2.2 文化内容呈现方式的分析
    2.3 课后练习的统计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留学生文化教材的编写理念
    3.1 以思想观念为纲
    3.2 立足于主流文化
    3.3 增强文化体验
    3.4 适时联系中外文化
4 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留学生文化教材的具体编写设计
    4.1 教材的编写设计说明
    4.2 教材的思想观念与篇目设计
    4.3 教材生词及语法注释设计
    4.4 教材的练习设计
5 结语
附录:《走近中华文化》样课展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以人为本 深层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D]. 黄丽贤.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5]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D]. 邹婷婷. 中山大学, 2020(03)
  • [6]基于评价系统的生态话语分析——以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演讲为例[J]. 李淑晶,刘承宇.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05)
  • [7]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D]. 王晓倩. 河南大学, 2020(08)
  • [9]对外汉语高级文化教材编写探索[D]. 韩世兰. 暨南大学, 2020(04)
  • [10]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以人为本 深度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