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HLA时间管理的仿真程序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闫祥海[1](2020)在《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虚拟试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拖拉机是量大面广的重要农业动力装备,“中国制造2025”及“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对拖拉机产品创新发展提出了以智慧农业、精准农业为目标,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核心,拖拉机新产品向大功率、高速、低耗、智能方向和高效复式的现代作业方式发展的新要求。动力换挡传动系(PST)是拖拉机的关键动力传动部件,可实现作业过程中动力不中断自动换挡,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拖拉机,使拖拉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及作业效率得到了显着提高。试验验证作为先进产品开发研制的重要技术之一,贯穿于产品需求分析、设计、研制、使用等全生命周期。虚拟试验将计算机仿真技术、测控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为产品的性能试验、指标考核、品质评价提供了试验新技术,将试验环境、试验系统和试验产品转换为数字化模型,测试参数的修改、控制策略的优化、试验过程的控制等在计算机上运行,消耗少、周期短、零排放,可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先验指导。本研究为提高PST虚拟试验的系统可扩展性、模型重用性、模型互操作性及实时性,设计了基于体系架构的PST虚拟试验系统。通过研究PST虚拟试验关键技术,研发了涵盖模型构建、试验设计、试验运行、试验管理及试验结果评价功能的虚拟试验支撑平台,对开展拖拉机PST性能试验验证奠定了基础。研究了PST虚拟试验体系构建关键技术。根据PST试验特征,分析了PST虚拟试验功能和性能需求,研究了PST虚拟试验系统构建及运行原理。在对比分析高层体系结构(HLA)与数据分发服务(DDS)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HLADDS复合体系的PST虚拟试验系统框架,开发了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虚拟试验系统支撑平台,为提高系统可扩展性、模型重用性、模型互操作性和实时性提供了框架支撑。研究了PST虚拟试验体系互连关键技术。在分析HLA、DDS数据交互机理及数据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对比了3种HLA与DDS互连方案,制定了基于桥接组件的PST虚拟试验系统数据交互方案。基于元模型理论和Rational Rose平台建立了桥接组件元模型和组件UML模型,制定了模型映射规则。利用Rational Rose双向工程功能,对桥接组件UML模型进行了代码转换,生成了插件框架代码。提出了基于桥接组件的虚拟试验时间推进方式和基于最小时间戳下限(LBTS)的虚拟试验时间推进算法,完善了PST虚拟试验系统数据交互机制。研究了PST虚拟试验体系建模关键技术。分析了模型改造的体系建模方法,在PST多领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PST机械组件、PST液压组件、PST控制组件和基于Access数据库的载荷组件。分析了组件间消息对应关系,对仿真组件和载荷组件进行了HLA封装。建立了PST试验台架组件和PST控制器组件,对其进行了DDS数据类型和主题封装。实现了PST仿真组件、载荷组件和物理组件与PST虚拟试验系统的融合。研究了PST虚拟试验管理与人机交互关键技术。分析了试验管理组件运行原理,对虚拟试验基本指令格式进行了定义,开发了试验流程基本指令集库,利用XML Schema语言定义了标准的虚拟试验流程文件格式。分析了PST虚拟试验结果数据特征及数据管理原理,利用实体-联系图(E-R图)描述了数据管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开发了基于数据库与版本控制系统(VCS)的试验管理组件数据管理功能。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建立了试验管理组件静态类图和动态活动图,开发了界面友好的试验管理组件。对试验监控组件运行原理进行了分析,基于Lab VIEW软件开发了试验监控组件。研究了PST虚拟试验验证关键技术。测取了拖拉机机组犁耕、旋耕和驱动耙3种作业田间实验的PST输出轴转矩载荷,采用经验模态分解软阈值降噪方法对载荷进行了预处理,采用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算法抑制了载荷分解过程中出现的端点效应。通过对载荷频次外推与合成,建立了典型单工况、综合多工况下PST虚拟试验验证载荷环境。对试验数据中隐含的PST挡位、作业工况和换挡信息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提取。研究了基于灰度关联法和经验模态分解法的虚拟试验与台架试验结果一致性检验方法。对桥接组件数据传输时延和传输吞吐量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桥接组件满足系统设计需求。对PST电控单元性能、换挡离合器接合规律、起步品质和换挡品质进行了虚拟试验,虚拟试验与台架试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证明了PST虚拟试验系统的有效性。研发的虚拟试验系统具有可扩展、模型重用、模型互操作及实时的优势,为拖拉机新产品的开发验证提供了新方法与技术。
郑晨明[2](2020)在《无人机编队对地目标跟踪分布式仿真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研究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的分布式仿真技术。在深入理解无人机编队目标跟踪仿真系统的技术背景和仿真任务需求的基础上,基于现有单机飞行控制仿真模型,对多无人机仿真成员间的数据交互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编队跟踪仿真系统联邦模型,开发了仿真成员与运行支撑系统(RTI—Run-Time Infrastructure)之间的接口程序,完成了由多台PC机和以太网组成的仿真系统设计,并对所开发的编队跟踪仿真系统进行了综合试验验证。论文首先介绍了HLA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并对运行支撑系统和联邦开发流程进行了分析,然后规划了无人机编队目标跟踪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确定了各个仿真成员的功能与接口,给出了仿真系统的软硬件开发环境。其次,建立了无人机六自由度模型和地面目标运动模型,在假定目标识别和高度通道制导方案已经完成设计的基础上,把三维空间的编队协同和目标跟踪问题简化为在二维平面内的研究。在分析了典型无人机编队方式和航路规划策略后,采用“长机-僚机”的编队方式和相应的编队控制结构。针对不同空域的集结、跟踪任务,研究了基于Dubins路径规划的无人机编队算法、队形保持算法和目标跟踪制导律。再次,在完成仿真任务流程和仿真成员建模后,提出了基于HLA分布式仿真技术的联邦模型数据交互方案,对仿真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下行数据和机间链数据通讯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使用联邦模型开发工具开发出仿真系统的联邦模型,生成了联邦执行文件,并且针对仿真联邦中的多架无人机成员设计了相应的模型同步方案。最后,开发了仿真成员与运行支撑系统的接口程序,搭建起基于BH-RTI2.3的联邦验证平台,对仿真系统的通讯性能、编队协同和目标跟踪性能进行了综合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仿真系统通讯性能良好,能够实现无人机仿真成员模型的同步,此外编队集结算法能为无人机集结生成可执行航路,队形保持算法可以有效抑制编队保持阶段出现的偏差,目标跟踪制导律能够实现无人机编队对地面目标的稳定跟踪,满足各项设计要求。
刘磊[3](2019)在《基于HLA的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固体火箭具备发射成本低、反应速度快和适应能力强等突出特点,一直是各国十分重视的研究对象。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能对火箭的方案论证、技术指标确定、设计分析和试验测试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估,对小型固体火箭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飞行仿真系统的开发从实际小型固体火箭组成出发,各模块进行独立开发,降低各模块间的耦合性,为后续接入更复杂的仿真模块提供可扩展性。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提供的可重用性与互操作性可满足上述需求,保证仿真模块的重用与各模块间的协调统一工作,以实现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目标。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开展技术研究。针对仿真总体技术路线,围绕基于HLA分布式仿真进行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的目标,对仿真系统进行了设计,涵盖仿真需求分析、系统组成划分与仿真实验设计。针对仿真数值计算模型,对小型固体火箭进行模块划分,进行动力学、发动机内弹道学与空气动力学分析,使用Simulink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了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数值模型集,并对六自由度模型与发动机模型进行了实例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模型符合仿真需求。针对数值计算模型之间的仿真互连,从仿真数据分发与仿真时间管理出发,基于HLA分布式仿真技术,搭建了HLA分布式仿真平台,为数值计算模型提供仿真后台支撑,并对平台进行了功能性与实时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平台符合仿真需求。针对数值模型接入HLA仿真联邦这一关键环节,结合插件技术,提出了一种插件式接入方法,该方法有效改善了现有接入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模型接入的效率。基于上述技术及理论研究,将小型固体火箭数值模型集接入了分布式仿真平台,构建了基于HLA的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联邦,进行了某型号小型固体火箭的飞行仿真实验与风补偿实验,验证了总体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与仿真系统的正确性。
张衡[4](2017)在《基于DDS的LVC实时互联及变步长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联合作战概念的提出以及先进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烟囱式的仿真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如何提高仿真的实时性,成为联合试验仿真研究中的热门方向。首先,本文对LVC联合试验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包含对HLA实时性和DDS通信实时性的分析。HLA仿真性能强大,但是实时性表现不佳,在LVC联合试验中应用HLA仿真资源必须对其实时性加以改进;DDS作为一种通信工具,在实时性方面拥有良好的表现,数据传送能力较强。第二,基于DDS的LVC实时互联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了DDS的通信机制,以数据为中心的通信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以及传输过程的实时性;文章后续总结了基于DDS的应用设计思路与代码结构。第三,针对变步长实时仿真技术进行了总结研究,包含实时仿真技术研究以及变步长仿真技术研究。主要研究了HLA中实时仿真的基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NTP服务器的时间同步方案;在对变步长仿真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分析总结变步长仿真相对于定步长仿真的优势,重点研究了变步长仿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DDS的LVC实时互联技术设计完成了“电子对抗下的导弹突防”的部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各个实时仿真成员通信正常,工作情况良好,基本完成了仿真要求;变步长仿真实验中的仿真模型能在保证仿真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一定程度的提高仿真速度。
周小媛[5](2017)在《基于LVC的多分辨率模型聚合解聚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分布式仿真不断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参与仿真的实体的种类与数量呈爆发式增长。LVC致力于真实(Live)、虚拟(Virtual)和构造(Constructive)实体联合仿真,能够满足多种类参与者的要求,而多分辨率建模能够兼顾仿真规模与仿真分辨率,为当前“广域对抗,局部高仿”的军事模拟策略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基于HLA与DDS的LVC多分辨率仿真。模型的描述规范是建模与仿真之间沟通的桥梁,良好的描述规范有利于快速构建仿真系统,同时也有利于模型的可重用。论文在已有的多分辨率描述的基础上,考虑真实实体仿真的实时性要求,提出改进的LVC多分辨描述规范,并证明了该描述的耦合封闭性及动态变结构特性。对于多分辨率建模中的聚合解聚问题,首先考虑了聚合解聚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聚合解聚模型的确定提出了系统的确定流程,强调了需求及专业人员参与的重要性;在聚合解聚的时机选择方面,分析了经典的分辨率触发条件,提出了基于贡献度的动态聚合解聚法,不仅实现了多种分辨率切换条件的集成,而且能够将基于仿真资源的消耗进行自主分辨率的切换。另外,对聚合解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解决方案,对暂态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属性的信息补偿策略;对于转换延迟,首先考虑提前聚合解聚,对于不可提前预知的分辨率切换条件,提出以当前分辨率模型的伪聚合/解聚先接收再映射的方式,避免了跨分辨率的交互;对于频繁聚合解聚问题提出了分辨率切换条件的“归一化”处理策略及基于交互分类的伪聚合/解聚策略。对于LVC仿真系统的各子系统时间推进不一致问题,通过GPS授时获得统一标准时间,再将HLA中的逻辑时间映射到真实时间,与DDS中的真实时间达到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HLA与DDS仿真中的时间推进方案及消息分发机制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空地对抗仿真想定,确定聚合模型与解聚模型,实现了基于贡献度的动态聚合解聚,并与完全高分辨率下的仿真情况作以对比,动态聚合解聚法在节省资源的前提下能够保持有效的一致性。
尹桥宣,段斌,康灿平,李辉[6](2016)在《基于HLA/Agent的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联合仿真设计》文中提出基于多代理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和高层体系结构标准设计了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联合仿真架构,利用高层体系结构的高效协调机制和代理仿真模型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实现能量流与信息流联合统一仿真。论述了联合仿真的总体架构、各组成部分及其接口方式和时间管理以及仿真流程。联合同步仿真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信息流与能量流联合仿真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方式。
蔡晓晖[7](2015)在《GNSS系统仿真中的时间管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系统。系统应用可靠性要求高,系统分布广且规模庞大,数据交互通信量大且仿真试验模式复杂等一系列特点,使得对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仿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唯有通过先进分布式仿真技术和现阶段最先进的应用技术才能满足导航系统应用仿真的要求。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作为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其目的就是为了各种仿真类型提供一个通用的集成框架,从而有效提高分布式仿真应用间的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时间管理服务作为HLA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分布式仿真逻辑正确性的前提。合理的时间管理和推进策略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仿真系统的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根据HLA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模型FEDEP的设计方法,结合GNSS仿真系统的仿真需求,将GNSS仿真系统设计为八个联邦成员,即联邦控制成员、监测站成员、主控站成员、注入站成员、用户成员、系统评估成员、可视化成员。针对HLA联邦成员生命周期的特点,详细设计了各联邦成员的SOM,并给出了各联邦成员的仿真流程。2.研究了GNSS仿真系统多联邦成员的同步问题,设计了由控制联邦成员控制,通过在仿真不同阶段插入三个同步点的方法来实现仿真系统的同步方法;为了简化各成员对时钟特性的仿真,设计了一种由同步点标签实现授时的时间基准公布方法;3.结合HLA时间管理服务的特点,详细设计了每一个联邦成员的时间管理策略,讨论了各联邦成员消息序和时间前瞻量(Lookahead)的确定方法。通过对HLA保守推进和乐观推进两种时间推进方式的比较,最终将系统的推进方式设计为保守的基于步长的时间推进方式,最后结合最大可以逻辑时间(GALT)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各联邦成员在一个步长内的时间推进流程。4.以BH RTI 2.3作为HLA仿真程序开发平台,完成论文设计的GNSS仿真系统。并验证了本文所设计GNSS仿真系统时间管理和推进方案的正确性。
肖英[8](2015)在《基于HLA的指挥训练导调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军事训练是非战争年代检验军事指挥理论研究成效和提高部队军事指挥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快速发展,军事训练也逐渐从以实战训练为主演化为以信息化仿真训练为主。尤其是采用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of Architecture,HLA)为开发框架设计的分布式交互类别仿真训练系统应用于军事指挥训练,为部队节约了大量军事经费开支,提高了人员训练的质量,缩短了训练的时间。指挥训练系统作为信息化军事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采用信息化手段,模拟指挥实兵对抗演练,使指挥人员通过指挥训练系统体验真实的战场感受,以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作战能力。为此,以某武器装备指挥训练系统研制为背景,设计了一个具备多种导调方式和手段的指挥训练导调控制软件。重点围绕导调控制软件为指挥训练的准备、实施、评估等活动提供支撑,对训练过程中的作战计划,文电交互、导调数据、战场态势、仿真进程控制和其它信息等导调与控制功能进行设计与实现。本文先对某武器装备的指挥训练系统中导调控制软件建设目的和功能需求进行简要说明,设计了导调控制软件的总体框架,同时对导调控制软件的结构、功能、软件总体流程与导调控制流程及数据库进行设计;然后针对基于HLA框架的导调控制软件中存在时间不同步和数据交互量大这两个问题,分别对HLA时间同步管理和数据分发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再在此基础上根据软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分析,并在KD-HLA平台上解决了导调控制软件的时间同步和数据分发;最后将设计完成的导调控制软件结合指挥训练系统其他子系统在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上进行部署,实现了系统稳定运行。
刘银[9](2014)在《基于HLA的空空导弹分布式协同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空空导弹仿真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往往需要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对系统各功能模块独立建模,再将这些模块整合进行仿真测试。如此一来,会涉及到模块间的配合及技术保密等问题。分布式仿真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它将系统各模块通过网络连接以进行协同设计仿真,使系统各模块标准化且达到了模块内部对外透明的效果。因此本课题将主要研究并设计面向空空导弹协同设计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为实现空空导弹仿真系统的分布式设计,本文将以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规则构建系统的整体框架,充分结合Simulink与C++的优点,采用Simulink与C++混合编程的方法完成空空导弹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设计。先在Simulink中搭建空空导弹各功能模块模型,并将其转换为运行效率更高的C++代码。然后在代码中加入各种HLA管理功能,封装为可独立运行的联邦成员执行程序。最后以RTI(Run Tune Infrastructure)运行平台作为系统的底层交互平台,以实现系统成员间的协同仿真。此外在对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针对HLA时间管理服务进行了分析,发现时间管理服务中现有的GALT(Greatest Available Logical Time)算法可能会出现消息丢失及推进速度缓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无前瞻量最小时戳的自适应推进算法(adaptive propulsion algorithm based on minimum timestamp without lookahead, APMTL)。此算法在计算输出时间时最小时戳项不加入前瞻量,并动态调整其它项的前瞻量,以避免仿真过程中出现消息丢失并提高系统推进速率。将最终设计的空空导弹分布式仿真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联邦成员可通过网络进行协同仿真且系统稳定,未出现较大延迟,说明设计方法无误。此外,系统可通过直接修改各成员代码中的模型控制参数来对系统进行仿真调试,实现了协同设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铁磊[10](2014)在《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船舶燃气轮机装置的研制过程中通常面临系统复杂性、指标严格性以及任务紧迫性等几方面的挑战。将系统仿真技术引入装置模块化设计,可以有效地预防研制风险、节约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鉴于国内在船舶燃气轮机装置集成仿真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不足,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深入讨论了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设计、开发以及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体系。以装置模块化设计对系统仿真服务的需求为基础,对平台作了功能和技术问题分析,为平台建立了分层的体系结构和“服务器/计算节点”式的运行框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MATLAB/SIMULINK和HLA/RTI作为平台的开发环境。为了使自治性仿真模型能够在平台中得到重用,提出对其采用两层接口的封装方法。(2)开发了船舶燃气轮机装置模块化模型库。根据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实际物理结构的装配关系,并综合考虑燃气轮机装置仿真研究中常用的容积惯性法,设计了支持自治性仿真模型重用和分布式集成仿真的模块化模型库树状拓扑结构。分析了模型库中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根据部件数学模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开发环境建立并验证部件仿真模型,为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应用奠定基础。(3)解决了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技术问题。以HLA技术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仿真对象模型、联邦对象模型以及联邦执行数据文件,分析了仿真模型、仿真对象模型以及联邦成员之间的对应关系,解决了仿真网络中自治性仿真模型的互联问题。为参与分布式集成仿真的联邦成员设置了三条时间管理规则,解决了仿真网络中的时间同步问题。设计了在SIMULINK/S-Function的回调函数中调用HLA接口规范服务功能的分配方案,提出了利用“参数变量”封装多个功能各异的RTI接口模快的方法,解决了统一仿真环境问题。(4)完成了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开发。详细分析了八种RTI接口模块的功能和具体程序实现算法,设计了“编码”程序和“解码”程序,来协调数据生产者、HLA/RTI以及数据消费者对数据形式的不同需求;设计了交互类Information和“订购信息表”,来解决联邦成员之间无法通过RTI查询彼此仿真步长的问题;以“订购信息表”为基础,设计了接收对象类实例属性反射值的算法,来解决联邦成员间的数据通信在联邦时间轴上的同步问题;以某型三轴燃气轮机0维变比热系统仿真模型为基础,开展分布式集成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 RTI接口模块及其搭建的分布式仿真接口的有效性。利用MATLAB/GUI设计、开发了平台其它组件的操作界面。(5)开展了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应用研究。以COGAG装置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基于SIMULIINK/ADAMS协同的分布式集成仿真研究。以某型三轴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基于SIMULINK/FLUENT协同的分布式集成仿真研究。上述分布式集成仿真实验,分别验证了平台进行多学科耦合分析和仿真缩放的可行性。本文在借鉴传统的模块化集成仿真技术、基于接口的多软件协同集成仿真技术以及HLA分布式仿真技术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扩展的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体系结构和运行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平台进行了具体开发,最终的集成仿真实验证明了该平台设计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充分满足船舶燃气轮机装置研制过程中对系统性、多学科性以及多层次性仿真分析的需求,从而为装置的研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基于HLA时间管理的仿真程序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HLA时间管理的仿真程序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虚拟试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ST原理、结构及试验技术 |
1.2.1 PST原理与结构 |
1.2.2 PST性能与评价方法 |
1.2.3 PST试验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PST虚拟试验原理、方法与现状 |
1.3.1 虚拟试验概念与原理 |
1.3.2 PST虚拟试验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3 虚拟试验系统构建方法与特点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构建 |
2.1 PST虚拟试验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功能需求 |
2.1.2 系统性能需求 |
2.2 PST虚拟试验系统构建原理 |
2.2.1 功能实现模块 |
2.2.2 数据传输模块 |
2.2.3 运行管理模块 |
2.3 PST虚拟试验系统设计 |
2.3.1 支撑体系对比分析 |
2.3.2 基于HLA的虚拟试验系统 |
2.3.3 基于HLA-DDS的虚拟试验系统 |
2.3.4 虚拟试验系统硬件支撑平台 |
2.4 PST虚拟试验系统技术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桥接组件开发 |
3.1 HLA与 DDS数据交互机理 |
3.1.1 HLA体系数据交互机理 |
3.1.2 DDS体系数据交互机理 |
3.1.3 体系间数据映射关系 |
3.2 基于桥接组件的HLA与 DDS互连 |
3.2.1 HLA与 DDS互连方案设计 |
3.2.2 桥接组件结构原理分析 |
3.3 基于元模型的桥接组件开发 |
3.3.1 元模型理论 |
3.3.2 桥接组件元模型 |
3.3.3 基于元模型的桥接组件UML模型 |
3.3.4 模型映射及桥接组件插件生成 |
3.4 虚拟试验系统时间管理 |
3.4.1 时间推进方式 |
3.4.2 时间推进算法 |
3.5 小结 |
第4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建模 |
4.1 基于体系的多领域建模方法 |
4.1.1 HLA多领域建模方法 |
4.1.2 DDS多领域建模方法 |
4.2 系统仿真组件建立 |
4.2.1 PST机械组件 |
4.2.2 PST液压组件 |
4.2.3 PST控制组件 |
4.3 系统载荷组件建立 |
4.3.1 载荷数据库 |
4.3.2 载荷组件SOM |
4.3.3 组件间消息映射关系 |
4.4 系统物理组件建立 |
4.4.1 PST试验台架组件 |
4.4.2 PST控制器组件 |
4.5 组件接口封装 |
4.5.1 仿真组件HLA封装 |
4.5.2 载荷组件HLA封装 |
4.6 小结 |
第5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试验管理与监控 |
5.1 试验管理组件运行原理 |
5.1.1 试验管理组件架构 |
5.1.2 试验管理组件流程基本指令 |
5.1.3 试验管理组件流程文件 |
5.1.4 试验管理组件数据管理 |
5.2 试验管理组件设计 |
5.2.1 试验管理组件静态类图 |
5.2.2 试验管理组件动态活动图 |
5.2.3 试验管理组件界面 |
5.3 试验监控组件运行原理及设计 |
5.3.1 试验监控组件运行原理 |
5.3.2 基于LabVIEW的试验监控组件设计 |
5.4 小结 |
第6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产品试验验证 |
6.1 试验验证载荷环境建立 |
6.1.1 田间实验载荷获取 |
6.1.2 EMD软阈值载荷降噪 |
6.1.3 载荷统计特性分析 |
6.1.4 载荷频次外推与合成 |
6.2 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
6.2.1 试验关键参数提取 |
6.2.2 基于一致性检验的试验数据有效性评估 |
6.3 系统桥接组件性能测试与分析 |
6.3.1 数据传输时延性能测试与分析 |
6.3.2 数据传输吞吐量性能测试与分析 |
6.4 虚拟试验系统试验验证分析 |
6.4.1 电控单元虚拟试验分析 |
6.4.2 离合器接合规律虚拟试验分析 |
6.4.3 起步品质虚拟试验分析 |
6.4.4 换挡品质虚拟试验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 I 桥接组件代码框架文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无人机编队对地目标跟踪分布式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无人机编队目标跟踪仿真系统框架 |
2.1 引言 |
2.2 高层体系结构 |
2.2.1 HLA概念 |
2.2.2 HLA结构 |
2.2.3 HLA特点 |
2.3 HLA组成 |
2.3.1 HLA规则 |
2.3.2 HLA对象模型 |
2.3.3 HLA接口规范 |
2.4 HLA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 |
2.5 仿真系统组成结构 |
2.6 仿真系统成员介绍 |
2.7 仿真系统开发环境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机编队建模及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坐标系的定义 |
3.3 无人机建模 |
3.3.1 无人机六自由度模型 |
3.3.2 无人机飞行控制逻辑 |
3.4 地面运动目标建模 |
3.5 无人机编队航路规划算法 |
3.5.1 Dubins路径 |
3.5.2 编队集结规划算法 |
3.5.3 队形保持规划算法 |
3.6 目标跟踪制导律研究 |
3.6.1 编队跟踪固定目标制导律 |
3.6.2 编队跟踪移动目标制导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机编队目标跟踪仿真系统联邦模型设计 |
4.1 引言 |
4.2 无人机编队跟踪仿真系统数据通讯 |
4.2.1 上行航路数据 |
4.2.2 上行指令数据 |
4.2.3 下行遥测数据 |
4.2.4 机间链数据 |
4.3 基于HLA的仿真系统联邦模型设计 |
4.3.1 对象类结构表 |
4.3.2 交互类结构表 |
4.3.3 参数表 |
4.4 Fed文件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人机编队目标跟踪仿真系统联邦功能实现 |
5.1 引言 |
5.2 联邦管理功能实现 |
5.2.1 创建联邦 |
5.2.2 加入联邦 |
5.2.3 退出联邦 |
5.2.4 删除联邦 |
5.3 声明管理功能实现 |
5.4 时间管理功能实现 |
5.4.1 时间管理策略 |
5.4.2 时间推进机制 |
5.4.3 消息传递机制 |
5.5 对象管理功能实现 |
5.5.1 交互实例的发送 |
5.5.2 交互实例的接收 |
5.6 模型同步功能实现 |
5.6.1 基于同步点的模型同步 |
5.6.2 模型同步流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人机编队目标跟踪仿真系统综合试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系统开发平台 |
6.2.1 BH-RTI2.3 简介 |
6.2.2 联邦系统开发平台配置 |
6.3 联邦集成与运行 |
6.4 仿真系统通讯性能验证 |
6.4.1 数据收发 |
6.4.2 数据延迟 |
6.4.3 模型同步 |
6.5 无人机编队效果验证 |
6.5.1 编队集结 |
6.5.2 队形保持 |
6.6 目标跟踪效果验证 |
6.6.1 固定目标跟踪 |
6.6.2 移动目标跟踪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
7.2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HLA的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箭飞行仿真研究现状 |
1.2.2 HLA分布式仿真研究现状 |
1.2.3 HLA在火箭飞行仿真中应用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HLA的火箭飞行仿真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HLA分布式仿真技术 |
2.2.1 HLA基本概念 |
2.2.2 HLA仿真系统拓扑结构 |
2.3 仿真需求分析 |
2.3.1 仿真目标 |
2.3.2 仿真可配置参数 |
2.3.3 仿真正确性 |
2.4 仿真系统组成与划分 |
2.4.1 火箭飞行数值模型集 |
2.4.2 HLA分布式仿真平台 |
2.5 仿真实验设计 |
2.5.1 火箭飞行仿真实验 |
2.5.2 火箭风补偿仿真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型固体火箭模型设计与搭建 |
3.1 引言 |
3.2 建模假设 |
3.3 坐标系的定义 |
3.4 火箭飞行仿真数值模型搭建 |
3.4.1 发动机模型 |
3.4.2 气动力模型 |
3.4.3 六自由度模型 |
3.4.4 其他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HLA分布式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
4.1 引言 |
4.2 分布式仿真平台设计 |
4.2.1 仿真平台组成划分 |
4.2.2 仿真平台特性 |
4.2.3 仿真平台运行指标 |
4.2.4 仿真平台开发规范 |
4.2.5 RTI软总线选型 |
4.3 模型接入仿真联邦的关键技术 |
4.3.1 现有的接入方法 |
4.3.2 插件式的接入方法 |
4.4 分布式仿真平台的实现 |
4.4.1 仿真邦员客户端 |
4.4.2 仿真时间管理邦员 |
4.4.3 辅助工具集 |
4.5 分布式仿真平台的测试 |
4.5.1 功能性测试 |
4.5.2 实时性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系统实例测试 |
5.1 引言 |
5.2 仿真软硬件环境 |
5.3 FOM表与订购关系设计 |
5.4 飞行仿真联邦构建 |
5.5 火箭飞行仿真实验 |
5.5.1 仿真系统正确性验证 |
5.5.2 单机多机系统性能比对 |
5.6 火箭风补偿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DDS的LVC实时互联及变步长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VC研究现状 |
1.2.2 HLA与 DDS联合仿真研究现状 |
1.2.3 变步长实时仿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LVC联合试验及实时性分析 |
2.1 LVC联合试验分析 |
2.2 HLA实时性分析 |
2.2.1 HLA成员时间推进机制 |
2.2.2 HLA实时仿真存在问题 |
2.3 变步长仿真实时性分析 |
2.3.1 全耦合实时联邦成员仿真推进 |
2.3.2 变步长实时联邦成员仿真推进 |
2.4 DDS通信实时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DS的 LVC实时互联技术研究 |
3.1 DDS通信技术研究 |
3.1.1 DDS通信机制 |
3.1.2 消息的发布 |
3.1.3 消息的订阅 |
3.2 基于DDS实时互联技术研究 |
3.2.1 基于DDS的应用设计 |
3.2.2 实时装备通信技术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步长实时仿真技术研究 |
4.1 实时仿真技术 |
4.1.1 HLA时间管理策略 |
4.1.2 实时仿真时间基准 |
4.1.3 计算机仿真能力 |
4.2 变步长仿真技术 |
4.2.1 变步长仿真优势 |
4.2.2 变步长推进机制 |
4.2.3 时间处理工作 |
4.2.4 变步长仿真模型 |
4.2.5 变步长算法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DS的 LVC实时互联技术实验验证 |
5.1 实验方案设计 |
5.1.1 联合试验作战想定 |
5.1.2 仿真设计要求 |
5.1.3 仿真成员设计 |
5.1.4 开发环境搭建 |
5.1.5 基于DDS的实时互联技术 |
5.1.6 仿真成员开发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LA变步长实时仿真技术实验验证 |
6.1 实验方案设计 |
6.1.1 FOM表设计 |
6.1.2 红方战术导弹仿真成员设计 |
6.1.3 蓝方雷达测控站仿真成员设计 |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基于LVC的多分辨率模型聚合解聚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VC的发展现状 |
1.2.2 HLA与 DDS通信及仿真实时性研究现状 |
1.2.3 多分辨率建模聚合解聚中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LVC多分辨率模型描述理论 |
2.1 DEVS描述基础 |
2.1.1 基本DEVS模型 |
2.1.2 基本DEVS模型的耦合封闭性 |
2.2 基于动态变结构DEVS的多分辨率模型描述 |
2.2.1 基本DSDEVS模型 |
2.2.2 基于DSDEVS的多分辨率模型描述 |
2.3 多分辨率模型系的描述 |
2.3.1 多分辨率模型系的描述 |
2.3.2 多分辨率模型系的基本性质 |
2.4 LVC多分辨率模型描述方法 |
2.4.1 LVC多分辨率模型系统的描述 |
2.4.2 LVC多分辨率模型描述的基本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分辨率模型聚合解聚相关问题分析 |
3.1 聚合解聚法的分类 |
3.1.1 静态聚合解聚法 |
3.1.2 动态聚合解聚法 |
3.2 聚合解聚法中的基本问题 |
3.2.1 聚合模型与解聚模型的确定 |
3.2.2 聚合解聚时机的选择 |
3.2.3 聚合解聚的实现 |
3.3 聚合解聚过程中引起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
3.3.1 链式解聚问题的解决 |
3.3.2 暂态不一致问题 |
3.3.3 转换延迟问题 |
3.3.4 频繁聚合解聚问题 |
3.4 基于贡献度的动态聚合解聚法 |
3.4.1 贡献度的定义及变化情况 |
3.4.3 基于贡献度的动态聚合解聚法运行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VC时间一致性策略研究 |
4.1 仿真系统中的时间概念 |
4.2 HLA与 DDS中的时间推进策略及消息分发机制 |
4.2.1 HLA中的消息传递机制及时间推进策略 |
4.2.2 DDS中与时间管理和数据传输相关的QoS策略 |
4.3 LVC系统的时间推进策略 |
4.3.1 DDS基础设施及通信过程 |
4.3.2 HLA通信平台 |
4.3.3 HLA与 DDS的结构比较 |
4.3.4 基于HLA与 DDS的 LVC系统结构 |
4.3.5 基于HLA与 DDS的 LVC时间推进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方案设计与测试 |
5.1 空地攻防对抗仿真想定 |
5.2 空地双方战斗兵力测试 |
5.2.1 测试方案 |
5.2.2 测试结果 |
5.3 聚合级模型消耗参数确定 |
5.3.1 聚合模型和解聚模型的确定 |
5.3.2 参数的确定方案 |
5.3.3 参数的确定结果 |
5.4 基于贡献度的动态聚合解聚效果测试 |
5.4.1 基本测试条件 |
5.4.2 基于贡献度的聚合解聚法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基于HLA/Agent的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联合仿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联合仿真的总体架构 |
2 HLA与Agent |
2.1 HLA概述与实现 |
2.2 Agent简介及其建模实现 |
3 联邦成员设计 |
3.1 对象类和交互类设计 |
3.2 联邦成员与RTI接口设计 |
3.3 联邦成员边界条件的实现 |
4 时间管理与仿真流程 |
4.1 时间管理 |
4.2 仿真流程 |
5 仿真实验 |
5.1 概述 |
5.2 仿真结果 |
6 结语 |
(7)GNSS系统仿真中的时间管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2 在时间管理技术方面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HLA仿真体系结构 |
2.1 HLA概述 |
2.1.1 HLA层次结构 |
2.1.2 HLA的组成 |
2.2 HLA规则 |
2.3 HLA接.规范 |
2.4 联邦对象模型模板(OMT) |
2.5 管理对象模型MOM |
2.6 HLA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NSS仿真系统分析与联邦成员设计 |
3.1 GNSS系统分析 |
3.2 GNSS仿真系统联邦成员设计 |
3.2.1 控制联邦成员设计 |
3.2.1.1 需求分析 |
3.2.1.2 系统组成 |
3.2.1.3 控制联邦成员SOM设计 |
3.2.1.4 仿真流程 |
3.2.2 空间星座和地面站系统联邦成员设计 |
3.2.2.1 SOM设计 |
3.2.2.2 仿真流程 |
3.2.3 其他联邦成员设计 |
3.2.3.1 SOM设计 |
3.2.3.2 仿真流程 |
3.3 GNSS仿真系统公布/订购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系统时间管理研究 |
4.1 概述 |
4.2 GNSS仿真系统联邦成员同步 |
4.2.1 判断所有联邦成员都以加入(MOM) |
4.2.2 由同步点公布标准时间 |
4.3 GNSS仿真系统时间推进策略设计 |
4.3.1 GNSS仿真系统时间管理策略设计 |
4.3.2 采用时戳序传输消息 |
4.3.3 时间前瞻量和GALT算法 |
4.5 联邦与墙钟时间同步 |
4.6 时间推进流程 |
4.7 死锁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LA的GNSS仿真系统同步实现 |
5.1 BH RTI 2.3 概述 |
5.2 系统的仿真支撑环境 |
5.2.1 系统硬件环境 |
5.2.2 系统软件环境 |
5.2.3 仿真环境配置 |
5.3 联邦模型实现 |
5.4 联邦成员的程序实现 |
5.4.1 联邦管理的实现 |
5.4.2 声明管理的实现 |
5.4.3 对象管理的实现 |
5.4.4 时间管理的实现 |
5.5 联邦的集成与运行 |
5.5.1 联邦控制成员设计与验证 |
5.5.2 联邦成员的运行结果 |
5.5.3 时间推进结果显示 |
5.6 仿真测试与验证 |
5.6.1 死锁验证 |
5.6.2 性能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基于HLA的指挥训练导调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高层体系结构(HLA) |
1.3.2 Socket网络通信技术 |
1.3.3 多线程编程技术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导调控制软件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体系结构设计 |
2.3 功能设计 |
2.3.1 导调控制功能设计 |
2.3.2 导调对象功能设计 |
2.4 流程设计 |
2.4.1 软件总体流程设计 |
2.4.2 业务流程设计 |
2.5 数据库设计 |
2.5.1 表关系设计 |
2.5.2 数据表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导调控制软件中时间同步设计与实现 |
3.1 HLA的时间管理概述 |
3.1.1 时间管理的重要概念 |
3.1.2 时间管理的原理 |
3.2 时间同步设计与实现 |
3.2.1 时间同步问题分析 |
3.2.2 时间同步设计 |
3.2.3 时间同步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导调控制软件中数据分发管理设计与实现 |
4.1 HLA的数据分发管理概述 |
4.1.1 数据分发管理的重要概念 |
4.1.2 数据分发管理的原理 |
4.2 数据分发管理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分发管理问题分析 |
4.2.2 数据分发管理设计 |
4.2.3 数据分发管理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调控制软件实现与运行 |
5.1 软件实现 |
5.1.1 系统登录模块实现 |
5.1.2 席位管理模块实现 |
5.1.3 业务流程展示模块实现 |
5.1.4 调度管理及仿真控制模块实现 |
5.1.5 文电管理模块实现 |
5.1.6 远程监视模块实现 |
5.1.7 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5.2 软件运行环境配置与部署 |
5.2.1 软件部署 |
5.2.2 硬件环境 |
5.2.3 软件环境 |
5.3 软件的运行演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基于HLA的空空导弹分布式协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2 分布式仿真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论文安排 |
第2章 系统整体框架 |
2.1 系统仿真过程 |
2.2 高层体系结构 |
2.3 运行时间支撑结构RTI |
2.4 仿真联邦开发步骤 |
2.5 空空导弹系统分析 |
2.6 基于HLA/RTI的空空导弹分布式仿真系统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无前瞻量最小时戳的自适应推进算法 |
3.1 时间管理分析 |
3.1.1 时间管理的概念及基本任务 |
3.1.2 时间管理的原则 |
3.1.3 时间管理机制 |
3.2 常用GALT推进算法 |
3.3 基于无前瞻量最小时戳的自适应推进算法 |
3.4 APMTL算法推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HLA联邦成员设计 |
4.1 基于Simulink的联邦成员开发 |
4.2 模型代码转换 |
4.3 模型代码分析及运行流程 |
4.4 HLA联邦成员开发与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空导弹分布式设计仿真系统 |
5.1 联邦配置文件设计 |
5.2 时间管理设置 |
5.3 分布式交互仿真过程 |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5 交互式设计过程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气轮机装置模块化集成仿真技术 |
1.2.2 燃气轮机装置多软件协同集成仿真技术 |
1.2.3 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仿真技术 |
1.2.4 现有燃气轮机装置集成仿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体系研究 |
2.1 引言 |
2.2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的功能 |
2.2.1 功能分析 |
2.2.2 实现分布式集成仿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2.3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的体系结构 |
2.3.1 分层的体系结构 |
2.3.2 开发环境的选择 |
2.3.3 运行模式 |
2.4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的运行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模块化模型库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块化模型库结构设计 |
3.3 本地模块化模型库中的部件数学模型 |
3.3.1 压气机 |
3.3.2 燃烧室 |
3.3.3 涡轮 |
3.3.4 容积 |
3.3.5 转子 |
3.3.6 燃机控制器 |
3.3.7 并车控制器 |
3.3.8 螺旋桨 |
3.4 本地模块化模型库中的部件仿真模型 |
3.4.1 部件仿真模型开发 |
3.4.2 部件仿真模型验证 |
3.5 异地模块化模型库中的部件数学模型 |
3.5.1 SSS离合器 |
3.5.2 并车齿轮箱 |
3.5.3 燃烧室分布参数仿真模型 |
3.6 异地模块化模型库中的部件仿真模型 |
3.6.1 传动装置整体仿真模型 |
3.6.2 燃烧室分布参数仿真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技术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数据通信机制 |
4.2.1 对象模型 |
4.2.2 联邦成员 |
4.2.3 联邦成员间数据传递 |
4.3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时间同步机制 |
4.3.1 HLA时间管理 |
4.3.2 时间管理规则 |
4.3.3 时间推进 |
4.3.4 时间同步点管理 |
4.4 SIMULINK环境下RTI接口模块实现方法 |
4.4.1 SIMULINK求解器对S-Function的执行方式 |
4.4.2 RTI软件的API实现及调用方式 |
4.4.3 RTI接口模块实现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开发 |
5.1 引言 |
5.2 RTI接口模块开发 |
5.2.1 全局变量 |
5.2.2 Initialize模块 |
5.2.3 Register Object Instance模块 |
5.2.4 Discover Object Instance模块 |
5.2.5 Encode模块 |
5.2.6 Update Attribute Value模块 |
5.2.7 Reflect Attribute Value模块 |
5.2.8 Decode模块 |
5.2.9 Synchronization Point Achieved模块 |
5.2.10 HLA/RTI接口库 |
5.3 平台运行管理器和分布式仿真包开发 |
5.4 分布式集成仿真实验 |
5.4.1 燃烧室仿真模型的封装与系统建模 |
5.4.2 RTI接口模块的参数设置 |
5.4.3 仿真实验与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COGAG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研究 |
6.2.1 传动装置整体仿真模型的封装 |
6.2.2 系统建模 |
6.2.3 COGAG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实验 |
6.3 三轴燃气轮机分布式集成仿真研究 |
6.3.1 燃烧室分布参数仿真模型的封装与系统建模 |
6.3.2 三轴燃气轮机分布式集成仿真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FED文件 |
附录B C/C++语言版本的S-Function模板 |
附录C SIMULINK/FLUENT协同运行接口 |
四、基于HLA时间管理的仿真程序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虚拟试验关键技术研究[D]. 闫祥海.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2]无人机编队对地目标跟踪分布式仿真系统研究[D]. 郑晨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3]基于HLA的小型固体火箭飞行仿真技术研究[D]. 刘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DDS的LVC实时互联及变步长仿真技术研究[D]. 张衡.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基于LVC的多分辨率模型聚合解聚关键技术研究[D]. 周小媛.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6]基于HLA/Agent的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联合仿真设计[J]. 尹桥宣,段斌,康灿平,李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17)
- [7]GNSS系统仿真中的时间管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蔡晓晖.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8]基于HLA的指挥训练导调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D]. 肖英.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3)
- [9]基于HLA的空空导弹分布式协同设计[D]. 刘银. 河南科技大学, 2014(02)
- [10]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研究[D]. 李铁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