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疗效观察

前凉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疗效观察

一、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稚鲲[1](2017)在《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及意义]中医文献是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了许多中医防治疫病的临床经验与总结。在与疫病的长期抗争中,中医已认识到疫病可以通过食物、呼吸、接触等途径传染,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其中药物治疗经验尤其丰富,但中医诊疗信息多具有模糊性、非线性、非定量等复杂特征,利用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在古今用药及配伍规律的对比中发现疫病处方用药特点,了解医家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为当代临床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在了解古今疫病(急性传染性病)治疗概况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临床文献,归纳、分析历代疫病方用药及配伍特点,比较古今异同,筛选常用中药,了解方剂组成中各药的适用范围,筛选常用的配伍结构,发现临床文献中的隐性信息,为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①文献调研。古代文献使用书目检索工具,现代文献主要运用布尔逻辑、截词、字段限定以及嵌套检索等检索技术从数据库中获取原始文献(既包括个案、医案,也包括大样本临床报道)。从每篇文献中摘取来源、年代、病名、症状、治则治法、方名、剂型、用药组成、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数据项。古今数据以1911年为分界点。②数据清理。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基础数据表格,根据需求对基础数据进行清理及规范。③数据挖掘。根据齐夫定律确定分析样本,通过启用Excel高级功能、VBA编程、调用相关函数等进行频次统计,筛选高频药,使用SPSSClementine12.0、Python正则表达式匹配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了解疫病常用药对、药组及其配伍结构。[结论]①疫病用药的频次分析及古今用药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方药的实际使用情况,从用药的频次及比例了解疫病的主要治则治法,发现药味使用的变化,为筛选古今常用药及特色药,发现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中药提供线索与参考。②古今疫病总体用药有许多相似之处,祛湿药、补气药、理气药、化痰药、补血药、泻下药、消食药、补阴药的使用无太大差别,而在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等的使用方面差异较大。清热药现代方使用较古代方明显增多,而解表药古代方使用较现代方多,提示古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散”治疫,现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清”治疫。③疫病方配伍总体现代清、散、行、和的特点。“清”指清热泻火,疫病的最普遍病理特征为发热,清热为疫病治疗之要则。清热药甘寒之品常多味并用,苦寒之品常与甘寒同用。“散”“行”指药组中常配具有宣散、行滞特点的药味,提示疫毒壅滞为疫病的另一普遍存在的病理特征。“和”指配伍中体现攻邪不伤正,补益不留邪的特点,比如,使用苦寒药时,常配以甘草等益脾缓中,使用补血药时常配以当归补血、行血并散血中之瘀毒,寓攻于补,寓补于攻。总体来看,古今在配伍原则上无太大差异,现代方配伍多以仲景方为基础。④对古今疫病用药的比较分析建立在疫病总体用药、病系用药、疾病用药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为筛选具有不同普适作用的疫病用药提供了思路与参考。⑤为临床提供了疫病组方选药的结构式思路,即疫病方=疫病共性药+病系共性药+疾病个性药,以辅助提高辨证与辨病、辨症相结合的处方用药质量,同时方便计算机分类处理,为建立疫病临床荐药系统提供思路与参考。

向正可,谭从容[2](2017)在《舒肝宁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改善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舒肝宁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改善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儿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肝功能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4,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总胆红素、ALT及AST水平均显着降低(t=3.986.3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降低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5、5.78、5.55,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PTT及PT均显着降低(t=4.236.12,均P<0.05),PLT均显着升高(t值分别为5.11、6.4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1、5.68、5.88,均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

李慧[3](2013)在《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方法:计算机检索1981-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手工检索上述数据库中无法下载或者未收录入计算机数据库的相关期刊、会议论文各大院报及校报等。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对所纳入的研究用Coe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205篇RCT文献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不高,仅3篇描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设计,无一篇文献提到采取分配隐藏,只有1篇文献采取单盲法,仅4篇文献提到失访、丢失、或退出人数。仅1篇为高质量随机对照文献,其余均为低质量文献。(2)共纳入3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临床有效率方面与西药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RR合并=1.12,CI(1.07,1.17),(P<0.001)。在降低TBIL、ALT、DBIL水平方面,中药组优于对照组。效应量分别为:[SMD合并=0.62,CI(0.39,0.85)];[SMD合并=0.25,CI(0.05,0.46),P=0.02];[SMD合并=0.56,CI(0.24,0.88),P=0.0005]。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临床有效率方面与西药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RR合并=1.11,CI(1.04,1.19),P=0.003;茵陈蒿汤降低TBIL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D合并=18.18,CI(14.78,21.58),P<0.00001;在中医药降低AST水平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3);茵陈蒿汤降低ALT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32)。结论:(1)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显示无论是单独使用中药还是中药联合其他综合治疗,有效率均高于西药对照组。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降低TBIL、ALT、DBIL水平,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具有优势。(2)茵陈蒿汤使用频率高、疗效好。(3)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各个试验存在的偏倚较大,且存在较大异质性,因此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证据尚不够充分,仍需更多的临床试验研究验证。

司丁,魏兆勇,陈如通,姚国鹏[4](2006)在《痰热清治疗病毒性肝炎退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退黄疗效。方法8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痰热清20 ml加入250500 ml液体中静滴,门冬氨酸钾镁2030 ml及强力宁120 ml加入250500 ml液体中静滴,均每日1次,连用4周;对照组只给予门冬氨酸钾镁及强力宁,剂量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TBIL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AL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具有消炎利疸,退黄功效。

江晁佑[5](2005)在《唐代御撰方书黄疸病证治探讨》文中指出《玄宗开元广济方》与《贞元集要广利方》,各为唐玄宗李隆基、唐德宗李适亲自颁布于天下的重要医学典籍。 此课题主要研究《玄宗开元广济方》与《贞元集要广利方》关于黄疸病证治的内容。论文考证了两部医书的源流与后来流向,并阐述黄疸病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黄疸病理论的演进与确立、诊疗经验的不断累积与辨治的逐渐完善等。对于黄疸病的发生机理、辨证施治与现代病理机制也进行了论述。 论文对《广济方》、《广利方》中记载关于黄疸病的证治进行了研究。对于原方未详之处,通过与其它医籍上相同的记载,以互相比对的方式,使原方更为详实。在原文注释方面,则列出原文出处,分析原文之意,并对方中不明的词语进行了考证解释,而原方适应症与所用药物,通过进行辩证分析,明确其治疗的机理及所用适应症。 在讨论中则对于黄疸病病机、治法、药物炮制、剂型与服用法、饮食禁忌、治黄疸病所用药物药理进行了探讨。其中黄疸病病机的探讨,则将各个原方适应症病机,以个别论述的方式进行讨论;关于治法,除了提出原方所用之法外,对于其作用机理与适应的症状也进行了分析;在原方药物炮制的问题中,则说明了炮制的方法,对于其炮制前后的差异与炮制的用意也进行了探讨;而在饮食禁忌的讨论中,除了对原方适应症禁食的用意进行研究外,也叙述了其禁食机理;在禁食食物与原方中药物的相反问题上也有讨论;关于药物剂型与服用法的研究中,则根据各方中所用适应症的轻重缓急以及其适用剂型进行了讨论。 其目的在于拓展当今治疗黄疸病的思路,筛选更为有效的药物,从而继承发扬唐代以前治疗黄疸病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寻求新思路、新方法。

李长生,黄可丹,董志巧,李玮[6](2005)在《强力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以预防胆红素脑损伤。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强力宁治疗组采用强力宁静脉滴注。结果 :强力宁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 (5 0 .17± 2 5. 2 6) μ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7. 95± 2 1. 5 3 ) μmol/L (P <0 .0 5 )。 结论 :强力宁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 ,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徐会选[7](2003)在《甘草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有关甘草酸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其不良反应主要是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如水、钠潴留,低钾血症,高血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过敏反应较少,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胆汁性肝硬化、上消化道或牙龈出血、腹泻和精神症状。甘草酸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机制与该药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关。α异构体甘草酸类药物甘利欣的安全性优于β异构体甘草酸类药物。

邱霞[8](2000)在《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芮龙章,丁国华[9](2000)在《强力宁临床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强力宁在治疗肝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喘息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 ,佐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皮肤病 ,预防抗痨药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应用。

邹刚,李仁全,向常艳[10](1997)在《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文中认为为研究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作者观察了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3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强力宁治疗组150例,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静滴强力宁、用至ALT、SB降到正常后,逐渐减量至停用。与常规护肝治疗的15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在ALT和SB降到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强力宁使用在50 d以上的 10例,其中有6例出现“满月脸”及四肢、面部多毛现象,提示强力宁可能存在皮质激素样副作用。

二、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古代中医疫病探赜
    1. 疫病释义
    2. 疫病病因
    3. 疫病防治
        3.1 宋以前
        3.2 宋金元
        3.3 明清
第二部分 疫病的现代中医药治疗
    1. 建国以来我国法定急性传染性疾病回顾
    2. 常见疫病的中医药治疗
        2.1 病毒性肝炎
        2.2 细菌性痢疾
        2.3 流行性感冒
        2.4 流行性腮腺炎
        2.5 手足口病
第三部分 古今疫病方药数据挖掘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 研究方法
    3. 数据挖掘结果
        3.1 疫病高频药挖掘
        3.1.1 疫病总体用药
        3.1.2 疫病病系用药
        3.1.3 疫病病种用药
        3.2 疫病用药古今对比数据挖掘
        3.2.1 古今总体用药
        3.2.2 古今病系用药
        3.2.3 古今病种用药
        3.3. 疫病方配伍规律挖掘结果
        3.3.1 疫病方总体配伍规律
        3.3.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
        3.3.3 疫病病种配伍规律
第四部分 讨论
    1. 疫病用药特点分析
        1.1 总述
        1.2 古今用药比较分析
        1.2.1 疫病总体用药
        1.2.2 古今病系用药
        1.2.3 古今病种用药
        1.3 疫病用药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分析
        1.3.1 细菌性痢疾
        1.3.1.1 古代方
        1.3.1.2 现代方
        1.3.1.3 小结
        1.3.2 病毒性肝炎
        1.3.2.1 古代方
        1.3.2.2 现代方
        1.3.2.3 小结
        1.3.3 流行性腮腺炎
        1.3.3.1 古代方
        1.3.3.2 现代方
        1.3.3.3 小结
        1.4 古今疫病用药特点总结
    2. 疫病方配伍特点分析
        2.1 古今疫病方总体配伍特点分析
        2.1.1 古代方
        2.1.2 现代方
        2.1.3 小结
        2.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特点分析
        2.2.1 Ⅰ类疫病
        2.2.1.1 古代方
        2.2.1.2 现代方
        2.2.1.3 小结
        2.2.2 Ⅱ类疫病
        2.2.2.1 古代方
        2.2.2.2 现代方
        2.2.2.3 小结
        2.2.3 Ⅲ类疫病
        2.2.3.1 古代方
        2.2.3.2 现代方
        2.2.3.3 小结
        2.3 疫病病种配伍特点分析
        2.3.1 细菌性痢疾
        2.3.1.1 古代方
        2.3.1.2 现代方
        2.3.1.3 小结
        2.3.2 病毒性肝炎
        2.3.2.1 古代方
        2.3.2.2 现代方
        2.3.2.3 小结
        2.3.3 流行性腮腺炎
        2.3.3.1 古代方
        2.3.3.2 现代方
        2.3.3.3 小结
        2.4 疫病方配伍特点总结
第五部分 结语
    1. 问题与思考
    2. 主要创新点
    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舒肝宁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改善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原因
    3.2 门冬氨酸鸟氨酸与舒肝宁的治疗机制
    3.3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舒肝宁的临床优势

(3)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引言
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痕型肝炎的系统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检索策略
        1.2.2 纳入文献筛选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评价内容
        1.2.6 数据提取及分析
        1.2.7 质量评价
    2 结果
        2.1 研究的基本描述
        2.2 样本量
        2.3 文献的一般情况
        2.4 诊断标准
        2.5 纳入和排除标准
        2.6 组间的均衡性分析
        2.7 对照设立情况
        2.8 干预措施
        2.9 疗程
        2.10 统计方法
        2.11 疗效判定标准
        2.12 观察指标
        2.13 不良反应
        2.14 结论推导
        2.15 文献质量评价
        2.15.1 随机方法
        2.15.2 分配隐藏
        2.15.3 盲法
        2.15.4 失访、退出
        2.15.5 依从性和随访
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Meta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1.4.1 统计分析
        1.4.2 森林图
        1.4.3 敏感性分析
        1.4.4 漏斗图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估
        2.2 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2.2.1 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效率的Meta分析
        2.2.2 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能改善的Meta分析
        2.2.3 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
        2.2.4 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降低TBIL水平比较的Meta分析
        2.2.5 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降低ALT水平比较的Meta分析
        2.2.6 敏感性分析
        2.2.7 发表性偏倚的检测
讨论
    1 中医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认识
    2 临床文献科研设计的质量
        2.1 样本的正确估算
        2.2 诊断和纳入、排出标准
        2.3 随机化的实施
        2.4 盲法实施
        2.5 组间均衡性的比较
        2.6 干预措施
        2.7 患者依从性的测定
        2.8 退出与失访病例的记录与分析
        2.9 不良反应的描述
        2.10 统计学方法的运用
        2.11 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 Meta分析
        3.1 纳入研究的质量
        3.2 疗效评价
        3.3 临床异质性检验
        3.4 敏感性分析
        3.5 发表偏倚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1 问题
        1.1 系统评价方法自身的缺陷
        1.2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1.3 各文献质量低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唐代御撰方书黄疸病证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背景资料研究
    1.唐代御撰方书源流考
    2.历代黄疸病理论沿革
        2.1 黄疸病理论的演进与确立
        2.2 黄疸诊疗经验的不断累积
        2.3 黄疸辨治的逐渐进步完善
    3.黄疸病机理证治综述
        3.1 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3.2 黄疸病的辩证施治
        3.3 现代医学黄疸病理机制
二.广济方广利方治疗黄疸病探讨
    1.原方注释
        1.1 疗阴黄之茵陈散方
        1.2 疗久阴黄知母丸方
        1.3 疗遍身黄茵陈丸方
        1.4 疗急黄之瓜蒂散方
        1.5 疗诸黄之瓜蒂散方
        1.6 疗黄疸之秦艽牛乳汤方
    2.讨论
三.结语与展望
四.参考文献
五.致谢
附:古方药量考证

(6)强力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观察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比较 见表2。
3 讨论

(7)甘草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副作用
    1.1 水、钠潴留
    1.2 低钾血症
    1.3 高血压
    1.4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1.5 对其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2 过敏反应
    2.1 皮肤过敏反应
    2.2 全身性过敏反应
3 少见的不良反应
    3.1 引起胆汁性肝硬化
    3.2 出血
    3.3 腹泻
    3.4 精神症状
4 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5 引发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5.1 相关因素
        5.1.1 疗程和剂量
        5.1.2 药物的构型
        5.1.3 原发病的影响
    5.2 不良反应的预防

四、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D]. 张稚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3)
  • [2]舒肝宁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改善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比较[J]. 向正可,谭从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04)
  • [3]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系统评价[D]. 李慧.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4]痰热清治疗病毒性肝炎退黄疗效观察[J]. 司丁,魏兆勇,陈如通,姚国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6(02)
  • [5]唐代御撰方书黄疸病证治探讨[D]. 江晁佑. 天津中医学院, 2005(07)
  • [6]强力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 李长生,黄可丹,董志巧,李玮. 河南医学研究, 2005(01)
  • [7]甘草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 徐会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03)
  • [8]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观察[J]. 邱霞. 开封医专学报, 2000(04)
  • [9]强力宁临床应用进展[J]. 芮龙章,丁国华. 时珍国医国药, 2000(05)
  • [10]强力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J]. 邹刚,李仁全,向常艳. 临床, 1997(02)

标签:;  ;  ;  ;  ;  

前凉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