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技校学生应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丽[1](2021)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技工教育同时肩负着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和民族地区技能扶贫的要务。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入学校将面临着种种不适,个体必须与外界环境重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行为、思想观念、人际交往等,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适应障碍。本研究旨在探索解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有助于推进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的方式,运用《技校生学校适应问卷》对贵州省七所技工院校1522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1494份。采用半开放式访谈,对40名在校学生进行访谈。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的学校适应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的建议。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总体较差。在职业适应、情绪适应、师生关系亲密性、学习适应维度得分最低。在学校适应差异性调查中,性别、民族、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家庭交流用语、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八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从访谈调查结果来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存在学习兴趣不高、情绪调节能力差、职业定位不准、师生互动不足等适应问题。学习兴趣不高表现为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喜欢随大流,缺少归属感;情绪调节能力差表现为缺乏调适方法和调适技巧;职业定位不准表现为盲目选专业,职业理想不明确;师生互动不足表现为与教师关系疏远,学生回避教师。究其原因是教育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基于结果分析,从个人、学校、教师、家庭、社会五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的相关建议: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合理调节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学校要传承红色基因,构建多元文化,构建长效适应教育,开展心理辅导,优化校园环境;教师要走近学生,关爱弱势群体,营造特色班级氛围;家庭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社会提供多面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唐柯[2](2019)在《技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详细阐述技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叶军锋,陈文昀,胡义秋,刘新玲,陈包明,姚旭娟[3](2018)在《技校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技校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现状并提升起职业胜任心理素质。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对900名技校学生进行调研,运用心理素质课堂教学对技校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进行干预。结果:经过4个月的心理素质课堂教学干预,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技校学生的性格特征素质、心理动力素质、自我意识素质和职业胜任心理素质总分得到显着提高(P<0.0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技校学生性格特征素质的责任感、自信心、积极情绪调节、坚强意志和受挫能力得到显着提高;实验班技校学生心理动力素质的抱负水平、荣誉感和自我设计得到显着提高,实验班技校学生的自我意识素质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水平得到显着提高(P<0.05,P<0.01)。结论:心理素质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技工学校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职业胜任心理素质应该成为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林丹霞[4](2017)在《广州市技校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伦理素质教育调查研究 ——以G技工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交易额便打破了十万亿元的关口,创下了历史新高。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到“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新理念,电子商务行业更是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期。与此同时,由于国家电子商务方面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与电子商务行业交易的特殊性,电子商务领域的犯罪现象却与日俱增,技术型、年轻化的电子商务犯罪,给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此,如何提升电子商务行业从业者职业伦理素质,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成为了当前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目前G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职业伦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出发,对G校电子商务学科的技校生、任教老师和电子商务企业三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得出当前G校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基本现状是:技校生自身素质匮乏导致职业伦理素质不高;技校生职业心理和职业心态存在问题;技校生职业伦理意识存在的问题。而在学校方面,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电子商务专业行业职业需求现状与技校教育存在差距;技校电子商务专业职业伦理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技校职业伦理教育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对此,结合相关调研数据,对G校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1)技校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职业伦理教育现实价值;(2)技校职业伦理教育与电子商务专业相脱节;(3)技校生、企业、老师对职业伦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4)技校职业伦理教育忽略技校生主体特征;(5)电子商务社会职业伦理约束机制缺失;(6)电子商务职业伦理信仰缺失。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相关的职业伦理教育理论和工作经历,分别从“德教一体”、“法教融合”、“以心促教”、“校企家三位一体”、“以政助教”五个方面探索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解决对策。
曹冲[5](2017)在《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技工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服务于一线的优秀技工人才的大本营和主阵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技工学校教育和培养的学生应该既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高超的实践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对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使其得到身心的同步和谐发展。本研究采用亲子关系问卷、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心理健康测验,以广州某技工学校随机挑选的900名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技校学生在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得分在专业、性别、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父母婚姻状况、家庭住址所在地和父母职业等人口学资料上差异显着。2、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亲子关系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各维度对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增加技校学生的积极情感,而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同样可以促进技校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非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则会增加技校学生的消极情感体验,也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而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之间也互相影响。3、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积极调节策略在技校学生亲子关系和情感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在亲子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中介作用不显着。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就如何提高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出以下建议:(1)父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持久深远的,技校学生的父母应把握情感性原则、榜样性原则和责任性原则,提高子女的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2)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承载了许多义务和责任,技工学校应把握发展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提高技校学生整体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3)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提升根本上还需要自身的重视,技校学生要从积极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和主动性原则三方面着手,以达到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
朱俊任[6](2016)在《如何提高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技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和思想问题的现象,必须要加强对技校学生的教育,加强对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对技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在保证教学管理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措施,给技校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让技校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要采取相应的
郭钺[7](2016)在《家庭因素对技工学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咸阳市技工学校为例》文中提出职业教育又被称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它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地位想当,是我国四大教育类型其中之一。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迟,随着“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推行,在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下,职业教育体系在我国日益完善,经过十多年的大力发展,目前职业教育的教育规模高度不断提升,这和党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有很大的关系。这其中,中等职业教育被作为这几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来扶持。但是,不断壮大的中职教育规模、不断提升的招生数量以及不断增多的中职学校数量带来的结果是学生面临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而学校就业率的好坏也就取决与学生是否在学校刻苦努力的学习,扎扎实实的积累知识,练就一番过硬的技术。检验它们的就只有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成绩的优劣除了学校教育以外,不同家庭中父母所起到的监管作用也十分重要。所以研究不同家庭的家庭因素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是具有很大意义的。目前,我国对职业素质的教育研究也比较广泛,但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有关家庭中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这其中关于技工学校学生影响的研究就更少。因此本文以技工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家庭因素是如何影响子女的学习行为的。科学研究表明: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的管理教育方式、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等。这些因素是怎么来影响学生的?影响的范围有哪些?本次调查研究着重就以上几个方面为主。通过对我校学生抽取部分进行问卷调查,将家庭因素中每个因素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进行量化考核,分析得出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组成结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再根据影响因素所导致的个体结果的差异性分布,总结出其具体特点,分析其中的缘由,了解其问题所在,给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对家庭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如何建立纽带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以改善不当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友善的教学管理为己任,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以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目标,给学生一个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教育管理,从而为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行为、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潘艳丽[8](2015)在《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及行为偏差的矫正与辅导 ——基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视角对广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的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差进行干预。探讨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差的矫正与辅导作用,从而为技工院校学生的积极的心理与良好行为的养成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了解该校12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然后,随机选取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一个班级为实验组,一个班级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12次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不对对照组实施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在实施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后以及结束后的3个月对两组被试都进行了心理与行为问卷测量。最后,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测试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经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绪(t=2.003,p=0.049<0.05)的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在消极情绪(t=-2.907,p=0.005<0.01)的维度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在学习心理素质上,实验组在进取心(t=1.999,p=0.05)、求知欲(t=2.546,p=0.013<0.05)维度的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但在学习热情和学习毅力因子的得分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实验组在躯体化(t=-2.006,p=0.048<0.05)、强迫症状(t=-2.531,p=0.013<0.05)、人际敏感(t=-2.102,p=0.039<0.05)、抑郁(t=-2.507,p=-0.014<0.05)、焦虑(t=-2.003,p=0.049<0.05)、偏执(t=-2.122,p=0.037<0.05)、附加项目(t=-2.447,p=0.017<0.05)维度的得分及总分(t=-2.135,p=0.036<0.05)显着低于对照组,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不存在差异。在行为问题上,实验组在违纪行为(t=-2.005,p=0.049<0.05)、退缩(t=-1.994,p=0.05)、神经质(t=-2.041,p=0.046<0.05)维度上的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但其他三个维度差异不显着。实验组在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的测验与其3个月后进行的追踪测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在各个量表的维度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表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的改善存在显着效果,并且效果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池丽杰,高峰,张树伟[9](2014)在《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技校学生作为青少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代表着先进的技术操作水平,一方面却缺乏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修养,是心理变化激烈、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最多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探讨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促进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智娟[10](2013)在《北京市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既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技能性人才,中等职业教育近20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学校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大力倡导下,了解调查北京市中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为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较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中等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1.北京市中职院校体育教育,基本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职业体育能力教育目标并不突出。2.北京市中职院校目前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应靠多方面努力协调,改善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加入一些素质拓展、办公室的健身活动等一些相关的内容,这样既能结合职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又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多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3.北京市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应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情况,结合体育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适应能力的能力培养。4.北京市中职院校应在课程内容设置、培养方式与评价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改革,凸显体育职业教育的地位。
二、对技校学生应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技校学生应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四、研究有效性检验 |
第二节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调查 |
一、学校适应性的总体情况 |
二、学校适应的差异性调查 |
第三章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调查结果讨论 |
第一节 调查结果讨论 |
一、学校适应总体水平不良的原因分析 |
二、学校适应的差异性调查结果讨论 |
第二节 小结 |
第四章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的建议 |
第一节 学生自身方面的建议 |
一、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
二、合理调节情绪,营造健康氛围 |
三、关注专业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
第二节 学校方面的建议 |
一、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三观” |
二、构建多元文化,促进各族学生和谐发展 |
三、完善学生档案,构建长效适应教育 |
四、健全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 |
五、优化校园环境 |
第三节 教师方面的建议 |
一、走近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
二、关爱弱势群体,助其健康成长 |
三、营造特色班级氛围,增强集体凝聚力 |
第四节 家庭方面的建议 |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
第五节 社会方面的建议 |
一、家校企多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
二、政府和社会提供多面支持,提高学生适应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技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
1. 忽略个性教育的发展 |
2. 家校联系不紧密, 思想观念存在偏见 |
二、充分认识技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紧迫问题 |
1. 入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态度 |
2. 学习缺乏驱动力, 积极向上的劲头不足 |
3. 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门槛很高 |
三、对技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1. 建立入学信心教育提高机制 |
2. 老师分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
四、小结 |
(3)技校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背景 |
二、研究内容和对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对象 |
三、研究结果 |
(一)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资料情况 |
(二)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素质的显着性检验 |
四、讨论 |
(4)广州市技校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伦理素质教育调查研究 ——以G技工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2、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
二、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教育相关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技工院校 |
2、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 |
3、职业、素质和职业素质 |
4、伦理和电子商务伦理 |
(二)职业伦理素质教育理论 |
1、职业伦理素质教育 |
2、电子商务职业伦理素质教育 |
(三)电子商务职业伦理素质教育模式理论 |
1、德教一体教育模式 |
2、法教融合教育模式 |
3、以心促教教育模式 |
4、“校-企-家”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
5、以政助教教育模式 |
三、G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职业伦理素质教育调查及结果 |
(一)技校生问卷调查 |
1、技校生自身素质普遍不高 |
2、技校生存在自卑心理与职业趋利心态 |
3、技校生对职业伦理素质重视不够 |
4、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教育依赖心强 |
(二)用人单位调查 |
1、用人单位岗位人才需求量大 |
2、用人单位对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要求高 |
(三)技校生与用人单位调查数据对比 |
1、对电商毕业生招聘要求的数据对比 |
2、对技校生缺乏职业能力的数据对比 |
3、对环境适应性的数据对比 |
4、对辞职原因的数据对比 |
5、对职业伦理培养单位选择的数据对比 |
(四)培养单位调查 |
1、教师对职业伦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情况 |
2、学校对职业伦理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 |
四、G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职业伦理素质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
(一)G校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基本现状 |
1、技校生自身素质匮乏导致职业伦理素质不高 |
2、技校生职业心理和职业心态存在问题 |
3、技校生职业伦理意识存在问题 |
(二)G校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1、电子商务行业职业需求现状与技校教育存在差距 |
2、技校职业伦理教育与电子商务专业相脱节 |
3、技校电子商务专业职业伦理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
4、技校职业伦理教育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 |
5、技校职业伦理教育缺乏社会参与 |
(三)G校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1、技校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职业伦理教育现实价值 |
2、技校生、企业、老师对职业伦理教育不够重视 |
3、技校职业伦理教育忽略技校生主体特征 |
4、电子商务社会职业伦理约束机制缺失 |
5、电子商务职业伦理信仰缺失 |
五、广州市技校类电子商务专业技校生职业伦理素质教育改进对策与建议 |
(一)建立德教一体电商人才德育体系 |
1、德教一体教育模式的实现 |
2、德教一体教育模式是电商专业职业发展的需要 |
(二)重视法教融合约束引导作用 |
1、法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实现 |
2、法教融合是电子商务职业伦理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建立以心促教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1、“以心促教”体系的实现 |
2、“以心促教”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养成 |
(四)打造校企家三位一体伦理教育结构 |
1、“校-企-家”三位一体教育结构的实现 |
2、“校-企-家”三位一体教育结构的重要意义 |
(五)加强以政助教的引领作用 |
1、以政助教的内容 |
2、以政助教是新时代赋予政府的职责 |
六、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技校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
附录C 培养单位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情感幸福感的文献综述 |
2.1.1 情感幸福感的概念 |
2.1.2 情感幸福感的结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
2.1.3 情感幸福感的测量 |
2.1.4 情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2.1.5 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
2.2 心理健康的文献综述 |
2.2.1 心理健康的概念 |
2.2.2 心理健康的标准 |
2.2.3 心理健康的测量 |
2.2.4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2.2.5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
2.3 亲子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1 亲子关系的概念 |
2.3.2 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 |
2.3.3 亲子关系与情感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2.3.4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2.4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文献综述 |
2.4.1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 |
2.4.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 |
2.4.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情感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2.4.4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中学生亲子关系问卷 |
3.4.2 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 |
3.4.3 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 |
3.4.4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
4.1.1 不同专业技校学生各变量间的差异检验 |
4.1.2 不同性别技校学生各变量间的差异检验 |
4.1.3 不同年级技校学生各变量间的差异检验 |
4.1.4 是否独生子女技校学生各变量间的差异检验 |
4.1.5 父母婚姻状况不同技校学生各变量间的差异检验 |
4.1.6 家庭住址所在地不同技校学生各变量间的差异检验 |
4.1.7 父亲职业不同的技校学生各变量间的差异检验 |
4.1.8 母亲职业不同技校学生各变量间的差异检验 |
4.2 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4.3 技校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亲子关系和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4.3.1 技校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亲子关系和情感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4.3.2 技校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亲子关系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4.3.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亲子关系和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1.1 不同专业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1.2 不同性别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1.3 不同年级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1.4 是否独生子女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1.5 不同父母婚姻状况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1.6 不同家庭住址所在地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1.7 不同父亲职业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1.8 不同母亲职业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2 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情感幸福感的关系 |
5.3 技校学生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家庭因素对技工学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咸阳市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情况 |
2.1 数据来源 |
2.1.1 被测试对象 |
2.1.2 测量工具 |
2.1.3 统计分析 |
2.2 数据统计结果 |
第三章 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
3.1 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
3.1.1 调查过程 |
3.1.2 结果分析 |
3.2 家庭结构的影响 |
3.2.1 调查过程 |
3.2.2 结果分析 |
3.3 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 |
3.3.1 调查过程 |
3.3.2 结果分析 |
3.4 父母关系的影响 |
3.4.1 调查过程 |
3.4.2 结果分析 |
3.5 亲子关系的影响 |
3.5.1 调查过程 |
3.5.2 结果分析 |
3.6 分析和总结 |
3.6.1 技校学生学习行为的总体情况 |
3.6.2 技校学生学习行为中性别、年级特点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果与讨论 |
4.2 对策与建议 |
4.2.1 家庭教育方面 |
4.2.2 学校教育方面 |
4.3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及行为偏差的矫正与辅导 ——基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技校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 |
2.1.1 技校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概念界定 |
2.1.2 技校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的研究现状 |
2.2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 |
2.2.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综述 |
2.2.2 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2.1 被试基本信息 |
3.2.2 被试流失情况 |
3.3 研究工具 |
3.3.1 主观幸福感量表 |
3.3.2 学习心理素质量表 |
3.3.3 SCL-90量表 |
3.3.4 行为问题量表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分析法 |
3.4.2 访谈法 |
3.4.3 问卷调查法 |
3.4.4 实验法 |
3.5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及实施 |
3.5.1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思路 |
3.5.2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不同性别、学科专业的学生各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1.1 不同性别的学生各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1.2 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各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量表后测得分异比较 |
4.2.3 实验组主观幸福感量表后测与追踪测验得分差异比较 |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学习心理素质问卷得分差异比较 |
4.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学习心理素质问卷得分差异比较 |
4.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心理素质量表后测得分差异比较 |
4.3.3 实验组学习心理素质量表后测与追踪测量得分差异比较 |
4.4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SCL-90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4.1 实验组和对照组SCL-90量表前测得分差异比较 |
4.4.2 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量表后测得分差异比较 |
4.4.3 实验组SCL-90量表后测与追踪测量得分差异比较 |
4.5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行为问题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5.1 实验组和对照组行为问题量表前测得分差异比较 |
4.5.2 实验组与对照组行为问题量表后测得分差异比较 |
4.5.3 实验组行为问题量表后测与追踪测验得分差异比较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5.1.1 生活满意度 |
5.1.2 积极情绪 |
5.1.3 消极情绪 |
5.2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的影响 |
5.2.1 学习热情 |
5.2.2 求知欲 |
5.2.3 学习毅力 |
5.2.4 进取心 |
5.3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
5.3.1 躯体化 |
5.3.2 人际敏感 |
5.3.3 抑郁 |
5.3.4 焦虑 |
5.3.5 敌对 |
5.3.6 恐怖 |
5.3.7 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目 |
5.4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的行为问题的影响 |
5.4.1 学习问题 |
5.4.2 攻击行为 |
5.4.3 违纪行为 |
5.4.4 退缩 |
5.4.5 神经质 |
5.4.6 考试焦虑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SWB(主观幸福感量表) |
附录2:学习心理素质量表 |
附录3:SCL-90问卷 |
附录4:行为问题问卷 |
附录5: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1. 学生人格不良问题。 |
2. 学校适应不良问题。 |
3. 生活满意度不高,社会支持度低。 |
二、技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
1. 家庭教育因素。 |
2. 学校教育因素。 |
3. 社会影响因素。 |
4. 学生自身因素。 |
三、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
1. 政府和社会做先导。 |
2. 学校作保障。 |
3. 家庭做后盾。 |
(10)北京市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 |
1.2.2 关于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
1.2.3 关于体育教学中注入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任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访谈调查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2.3.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2.3.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北京市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体育教学目标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2 体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
3.1.2.1 体育课授课类型的调查分析 |
3.1.2.2 体育课的开设年限、课时数和上课人数调查分析 |
3.1.3 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法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4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的调查分析 |
3.1.5 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5.1 对学生体育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
3.1.5.2 对学生体育兴趣调查分析 |
3.1.6 体育教学评价现状 |
3.1.6.1 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价 |
3.1.6.2 教师教学质量及效果评价 |
3.2 影响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1 体育教师因素 |
3.2.2 学生因素 |
3.2.3 课程设置因素 |
3.2.4 场地、设施、器材因素 |
3.3 北京市中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策 |
3.3.1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的观念 |
3.3.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体育 |
3.3.3 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确定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 |
3.3.4 结合职业院校特点,调整教材内容 |
3.3.4.1 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内容 |
3.3.4.2 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安排实践教学课程 |
3.3.5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3.3.6 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
3.3.7 营造体育气氛,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对技校学生应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D]. 赵红丽.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技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唐柯. 职业, 2019(18)
- [3]技校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J]. 叶军锋,陈文昀,胡义秋,刘新玲,陈包明,姚旭娟. 职教通讯, 2018(03)
- [4]广州市技校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伦理素质教育调查研究 ——以G技工院校为例[D]. 林丹霞. 兰州大学, 2017(04)
- [5]亲子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D]. 曹冲.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6]如何提高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水平[J]. 朱俊任. 文学教育(下), 2016(07)
- [7]家庭因素对技工学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咸阳市技工学校为例[D]. 郭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8]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及行为偏差的矫正与辅导 ——基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视角[D]. 潘艳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9]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策略[J]. 池丽杰,高峰,张树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08)
- [10]北京市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 智娟. 首都体育学院, 2013(04)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