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三)(论文文献综述)
程静[1](2018)在《农村基层抗菌药物使用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从医疗服务利用方的视角,了解基层农村居民抗菌药物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特别是自我医疗、与医生沟通等行为的特点,并探索抗菌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从态度、主观准则、感知行为控制等方面入手设计综合性干预方案,并进行试点实施与评价。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参与本项目的村医及研究现场。共计12个村的村医及其服务的农村社区纳入本研究干预组。2015年7月22日至8月11日,在12个研究现场整群随机抽取2730人,收集基线资料,利用自编的结构化问卷,收集下列信息:1)居民抗菌药物相关的知识、态度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行为;2)可能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的影响因素。问卷由经培训的调查员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依据基线调查提炼的结果,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设计并实施立体化、多维度的干预工具包。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12个项目村实施干预方案,随访评估与同期12个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方法采用多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包括通过对基线和随访调查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比较两组村医诊疗实施环节的差异;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离诊病人在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变化;干预组和对照组村医在对疑似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的病人处理中抗菌药物处方率的差异;通过基线与干预后随访的入户调查数据对社区居民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基线调查发现下列重要证据:(1)农村居民的抗菌药物相关知识非常缺乏。如91.6%的人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控制或杀死病毒;认为一般情况下诸如普通感冒、嗓子疼、咳嗽或腹泻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的人所占比例较低(15.8%-30%)。(2)医生对所谓的“病人期望”可能存在误解,事实上农村居民对医生的信赖度较高,14.3%的人曾经要求医生开某种药物;在应答人群中约72%(n=1848)的人报告可以接受医生不开药的行为。(3)存在自我医疗行为。例如近三分之一的人自报在出现疑似普通感冒、胃肠道感染或尿路感染时,会自行购买药物进行治疗。在清楚记得自行购药的药物名称或种类的调查对象中(n=624),62.7%的人买过至少一种抗菌药物。约14.5%的人自报曾在生病时用过上一次生病吃剩下或亲戚朋友吃剩的药品。(4)单纯的知识提高并不一定带来期望的行为。基线调查中发现能说出抗菌药物名称的受访者更有可能让医生开某种药物(OR=1.41,95%CI:1.08,1.84),自行购药(OR=2.11,95%CI:1.38,3.22),和使用留存药(OR=1.88,95%CI:1.40,2.53)。针对上述调查发现,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设计并实施的立体化、多维度的干预工具包,包括针对村医的参与式培训、提供在线辅助咨询系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针对社区居民的年历、挂历、海报等不同载体的信息传播;针对双方的张贴于诊室内的海报和医生承诺书等模块组成的干预方案。干预后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村医在病因解释、咨询病症应对方法、咨询感染预防方法等利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关键诊疗行为环节上,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相应地,干预组村医的接诊病人在对症知识、疾病预防知识上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村医的接诊病人。对于疑似呼吸道感染,干预组村医的抗菌药物处方率由基线的87.1%下降至随访时点的64.3%(p<0.001);对于疑似胃肠道感染,干预组的抗菌药物处方率由基线的94.7%下降至随访时点的52.4%(p<0.001)。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入户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知识条目中,干预后随访的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基线的正确率。但在行为方面的促进作用并非都是正向的,尽管干预后提高了对医生不开药行为的接受度(干预后73.3%vs.干预前50.8%;χ2=321.95,P<0.01);但同时随访显示了更多的请医生开某种药物的行为(干预后27.2%vs.干预前14.3%;χ2=146.73,P<0.01),和症状好转就停药的行为(干预后49.9%vs.干预前44.7%;χ2=15.77,P<0.01)。结论:本研究首次从社区层面较全面地了解了安徽省农村基层抗菌药物使用的现况、居民的行为特点以及抗菌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设计、实施并初步检验了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多维度、综合性干预方案在推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部分有效性。但项目的长期效果和干预方案的可持续性难以观察和测量。且卫生项目的评价过程复杂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过程评价和利用电子信息进行评估,并将项目的有效经验纳入常规管理工作。
周璇,李艳玲[2](2017)在《某院药物致住院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8例的回顾性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药物在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又存在一定危害性,可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甚至引发死亡[1]。有研究指出,药物所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其他部位的不良反应存在一定差异,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通常具有难以判定或区分等特征[2,3],因此在临床诊断中极易将其判定为基础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药物引发中枢神
周旭贤[3](2016)在《低分子肝素对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在我国的发病人数逐年升高,目前传统治疗药物含: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免疫机制剂等,它们仍然为大部分UC患者治疗的基石,但多数患者出现病情反复发作,常规药物疗效不尽如人意。观察研究发现UC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因此出现通过给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来治疗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疗效的临床试验。目的本研究是为了评价LMWH对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Cochrane图书馆,截至2015年1月)、Pub Med(1966年2015年1月)、EMbase(荷兰医学文摘,1980年2015年1月)、CNKI(中文全文数据库,1994年2015年1月)、VIP(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5年1月)、万方数据库(1978年2015年1月),加上手工检索辅助,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各自对有关LMWH治疗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的研究进行筛选,通过评价方法学质量、提取资料后,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从患者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亚组、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分析。效应指标使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通过异质性检验的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FEM)或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REM),最后计算得出合并效应值。结果共检索出440篇关于LMWH治疗轻中度活动性UC的研究,最终纳入6篇文献,包括447例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其中接受LMWH治疗和对照组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222和225。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LMWH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8,95%CI:1.051.33,P=0.005);完全缓解率也是高于对照组的(RR=1.64,95%CI:1.322.04,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MWH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6,95%CI:0.481.21,P=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LMWH治疗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缓解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为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质量高的、样本量大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依据。
李静[4](2015)在《免疫调节剂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在治疗不孕不育人群解脲支原体感染中的作用,评价其疗效,并为进一步研究及有效治疗解脲支原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80名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的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非干预组(单纯抗生素)、干预组I(抗生素联合转移因子胶囊)和干预组II(抗生素联合贞芪扶正颗粒),比较三组方案中第1疗程和第3疗程的转阴率,以观察两种免疫调节剂在解脲支原体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I、干预组II和非干预组治疗的有效率(即3个疗程的转阴率)分别为95%、93.33%和76.67%,三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再进行各组间的两两比较,干预组I和干预组II的有效率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具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7);虽干预组I的有效率略高于干预组II,两者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7)。干预组I、干预组II和非干预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转阴率分别为80%、76.67%、46.67%,三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干预组I、干预组II的有效率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7);而干预组I与干预组II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7)。说明治疗时干预组加用转移因子胶囊或贞芪扶正颗粒干预治疗能提高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转阴率,在治疗第1个疗程即可产生差别。结论:1.机体生殖道感染UU后出现免疫功能失调。2.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可以改善UU治疗效果。3.中西药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UU感染中的效果相似。
李爱梅[5](2015)在《毛细管电泳对典型抗生素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开发及环境水体基质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境痕量物质分析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微量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引起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尽管抗生素在环境水体中的浓度仅处于痕量水平,但仍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甚至对人类存在巨大的威胁。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水环境中抗生素的研究起步较晚,报道有限,因此对我国环境水体中抗生素的监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毛细管电泳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替代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优点,随着其在线富集技术的不断创新已延伸至环境分析领域。本论文选取了四环素和喹诺酮两大类典型的抗生素进行研究,首先基于CE-UV技术分别开发了环境水体中上述两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为了满足环境监测的需求利用毛细管电泳在线预浓缩技术针对上述两类抗生素均开发了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另外,本文首次详尽的考察了环境水体的基质效应(pH值、水硬度、其他金属离子、有机质、盐浓度)对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分析的影响。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抗生素的分类和作用机理、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情况以及环境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其次,综述了抗生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CE的基本原理、分离模式、检测特点以及CE在线预浓缩技术。第二章首先基于CE-UV技术开发了环境水体中4种典型TCs的分离分析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在最优的条件下9.0min内4种TCs可达到基线分离。另外,首次详尽考察了环境水体的基质对TCs分离的影响,为环境水体中TCs残留情况的监测提供了有力参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鱼塘水、湖水、污水四种不同环境水体中TCs的残留检测,加标回收率实验表明,污水的基质较其他水样更为复杂,且会干扰TCs的检测进而影响其中TCs的准确定量。第三章通过压力进样(HDI)、场放大电动进样(FASI)、大体积样品堆积(LVSS)三种进样方式来提高CE-UV技术对TCs检测的灵敏度。结果表明,LVSS更具优势,检出限达到ng/mL数量级,在8.1314.5ng/mL间,其灵敏度较HDI提高了44倍,与同样紫外检测条件(275nm)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处于同一数量级;但在分析时间、需采集样品量、样品前处理等方面,CE方法具有显着优势,可以满足畜禽养殖场水环境中TCs的检测要求。第四章基于CE技术开发了环境水体中4种典型喹诺酮类抗生素(FQs)的分离分析方法,利用甲基-β-环糊精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两者作用强度的不同将化学结构相似且在一般电泳条件下难以分离的两种物质分离开来。在最优的条件下,9min内4种FQs实现基线分离。为了应对环境水体中FQs低浓度水平的现状,采用LVSS进样技术建立了CE分析4种FQs的高灵敏分析方法,检出限在6.568.63ng/mL之间,灵敏度较HDI可提高3542倍,并且CE技术分析时间短的优势更促进该方法在实际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袁昊绪[6](2014)在《调查我国与美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水平对比》文中研究表明药品在获得批准上市之前,均要经过包括实验室研究、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一系列的上市前研究和广泛的审查与批准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但由于在研发过程中的各种原因,特别是临床试验病例局限性的限制,一个药品上市后往往会被发现新的不良反应,如特定人群服用后出现其他身体损害,甚至药物对适应症没有预期疗效等情况,这些问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
吴丽丽[7](2014)在《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是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也是可治愈的病因,目前共识指南强烈推荐检测并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 pylori感染。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标准三联根除H. pylori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是根除H. pylori疗法可能有很多不良反应并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影响人类健康。而适当添加益生菌制剂则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及肠道菌群紊乱的发生。【目的】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辅助应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初步探讨益生菌制剂降低三联疗法不良反应的疗效;探讨标准三联疗法及联合应用益生菌疗法在根除H.pylori治疗前及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益生菌是否能够改善肠道菌群。【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共纳入40例存在H.pylori感染且无并发症的活动期DU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三联治疗组(Triple treatment,TT)和标准三联加益生菌治疗组(Triple treatment+probiotic,TP),并纳入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空白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TT组口服2周埃索美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0.5g,bid)和阿莫西林(1g,bid);TP组口服2周埃索美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0.5g,bid)和阿莫西林(1g,bid),同时口服6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0.5g,tid)。记录患者治疗前、中、后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后4周复查胃镜及13C-呼气实验。于治疗前(第0周)、治疗结束时(第2周)、治疗后4周(第6周)和8周(第10周)留取大便标本并提取细菌DNA,利用PCR方法提取16S rDNA V4区序列,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结果】DU在中青年男性中高发,DU时胃液pH值(0.72)较正常人(1.27)明显降低,行抗H.pylori治疗后胃液pH均能恢复正常。TT组和TP组的溃疡愈合率(90%vs100%)和H.pylori根除率(80%vs85%)无差异。T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TP组(35%vs20%,P<0.05),主要症状是腹泻、恶心、腹痛、味觉障碍、腹胀、纳差和便秘,多数发生在治疗期间,85.7%为轻中度,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治疗。TP组能够显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耐受性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是腹泻的发生率较TT组明显下降。16S rDNA测序分析发现HC组平均OTUs为875,TT组平均为635,TP组平均为725。在门水平上,TT组占总数0.1%以上的共注释到10个门,TP组为9个门;在属水平上,TT组占总数1%以上的共有10个属,TP组共有12个属。尽管菌群所占比例不同,两组的优势菌门相同,都是Bacteroidetes、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占据总菌量的96%。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菌属不全相同,比例全不同。TT组前5位是Bacteroide(s30.3%)、Escherichia(14.9%)、Prevotella(10.7%)、Faecalibacterium(6.0%)、Parabacteroides(2.6%);TP组前5位是Bacteroides(27.1%)、Escherichia(10.0%)、Faecalibacterium(6.8%)、Prevotella(5.2%)、Phascolarctobacterium(3.7%)。抗H.pylori治疗2周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尤其是Firmicutes;停药4周时两组均有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的趋势;停药8周时TT组未再变化,而TP组继续恢复至接近于正常人水平。【结论】TP疗法能够降低TT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DU时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抗H.pylori治疗导致菌群多样性继续下降,停药4周时肠道菌群有恢复趋势,且TP组恢复肠道菌群结构方面优于TT组。
俞春红,潘任桃,孙志良,刘兆颖[8](2013)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神经系统和软骨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致中枢神经不良反应和软骨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FQs产生的神经毒性与NMDA、GABA受体相关;其软骨毒性与细胞基质、DNA、Mg2+及β1整合素的影响有关。并证明FQs的毒性与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一些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能降低FQs的毒副作用。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氧化应激诱导FQs毒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对临床合理用药来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俞春红[9](2013)在《氧化应激介导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广谱抗菌活性和较好的组织渗透性,广泛应用于系统性感染,尤其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FQs的毒性在临床上存在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胃肠道毒性、光敏反应、软骨毒性及肾脏毒性等。该类药物产生的许多毒性都与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关系。肾毒性是FQs引起的潜在的、严重的毒性,但是肾毒性是否也与氧化应激有关还不是很清楚。本试验选择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为研究模型,研究了动物专用FQs达氟沙星诱导肾损伤的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FQs并降低其引起的中毒性肾损伤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检测,凋亡率检测,初步研究达氟沙星对LLC-PK1细胞的毒作用。然后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物MDA,抗氧化酶SOD、CAT及GSH-PX的影响来探究达氟沙星对LLC-PK1细胞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另外,通过抗氧化剂GSH和NAC的预孵育作用,检测抗氧化剂对达氟沙星诱导的LLC-PK1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达氟沙星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发体外培养的LLC-PK1细胞增值抑制,但是只有400μM孵育48h才对细胞产生较大程度的凋亡,凋亡率为22.7%,其余的都在5%以下。另外,达氟沙星作用24h后,细胞内ROS呈浓度依赖性增加。12.5gM达氟沙星孵育细胞6h、12h、24h、48h、72h,24h细胞内ROS达到最大值。400μM达氟沙星孵育细胞24h后,细胞内MDA的含量是对照组的4.1倍,但是并不引起细胞凋亡。另外,25μ.M达氟沙星孵育细胞24h后,抗氧化酶SOD和CAT的酶活性降低,但是100、200、400μM达氟沙星孵育24h后,SOD和CAT的酶活性显着增高。经达氟沙星处理后,LLC-PK1细胞内的GSH-PX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在抗氧化剂保护作用实验中,抗氧化剂GSH和NAC对达氟沙星诱导细胞内ROS、MDA的增加,GSH-PX酶活性的降低都具有改善作用。以上数据表明,达氟沙星引起的中毒性肾损伤机制与过量ROS积聚造成的氧化应激有关,而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达氟沙星所诱导氧化损伤。
赵金凤[10](2011)在《乳香和没药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及其经皮吸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气质联用方法,比较不同乳香和没药药材样品挥发油的质量,并对其挥发油经皮吸收进行研究,为两者外用剂型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的方法,提取乳香和没药的总挥发油,通过GC-MS法对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对其共有成分进行总结归纳;以Franz扩散池为模型,大鼠背部皮肤为经皮屏障,对乳香和没药挥发性成分进行经皮吸收实验,采用GC-MS法确定各其经皮成分,并研究不同浓度的氮酮(Azone)和丙二醇(PG)及两者联用时,对挥发油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3个乳香药材样品共有成分有3种,2号样品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5%Azone+10%PG组对乳香挥发油的经皮吸收影响最大,增渗倍数(ER)达7.65;3个没药药材样品共有成分有12种,1号样品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5%Azone+2%PG组对没药挥发油的经皮吸收影响最大,ER值达13.68;3%Azone对β-榄香烯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最强,Azone联合PG并未增强促进作用。结论:研究结果为乳香没药新药研究、临床应用及外用制剂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与资料。
二、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三)(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基层抗菌药物使用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总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二、研究的总体设计 |
三、总体技术路线 |
四、质量控制 |
五、伦理学考虑 |
研究一 农村居民抗菌药物使用知识、行为及影响因素 |
1 背景 |
2 对象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方案 构建、实施与评价 |
第一部分 农村基层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方案构建 |
1.理论基础及干预框架构建 |
2.基线调查信息要点 |
3.具体干预措施设计 |
第二部分 农村基层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方案实施及评价 |
1.干预方案实施 |
2.干预方案的评价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农村居民抗菌药物使用入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农村居民常见感染应对过程调查问卷 |
附件 |
(2)某院药物致住院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8例的回顾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 |
2.2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性别及年龄分布 |
2.3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基础病分布 |
3 讨论 |
(3)低分子肝素对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Meta分析技术路线 |
2.2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1 文献的纳入标准 |
2.2.2 文献的排除标准 |
2.3 文献检索 |
2.3.1 文献检索范围 |
2.3.2 文献检索策略 |
2.4 纳入文献的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 |
2.4.1 纳入文献的筛选 |
2.4.2 质量评价 |
2.4.3 数据提取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2.5.1 效应尺度指标 |
2.5.2 异质性检验 |
2.5.3 选择效应模型 |
2.5.4 合并统计量的检验 |
2.5.5 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 |
2.5.6 发表偏倚 |
第三章 结果 |
3.1. 文献纳入情况 |
3.1.1 文献筛选结果 |
3.1.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3.1.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2 meta分析结果 |
3.2.1 总有效率 |
3.2.2 完全缓解率 |
3.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2.4 亚组分析 |
3.2.5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4)免疫调节剂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 研究方法 |
2.1 标本的收集及处理 |
2.2 随访方法及疗效判断 |
2.3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毛细管电泳对典型抗生素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开发及环境水体基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抗生素的概况 |
1.2 抗生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毛细管电泳技术 |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水体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水体基质效应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药品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水体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高灵敏分析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药品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水体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及高灵敏分析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仪器、药品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调查我国与美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水平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美欧发达国家的药品审查注册与不良反应监测 |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上市后再评价差距明显 |
(7)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人体胃肠道微生态概况 |
2. 三联抗 H.pylori 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对人体微生态的作用 |
3. 相关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分组 |
2.2 实验用药 |
2.3 研究指标 |
3. 实验材料 |
3.1 仪器设备 |
3.2 试剂耗材 |
4. 实验方法 |
4.1 益生菌药品检验 |
4.2 H.pylori 的检测 |
4.3 胃液 pH 测定 |
4.4 粪便 DNA 提取及检验 |
4.5 16S rDNA 测序 |
5. 数据分析 |
5.1 基本统计学分析 |
5.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二、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不良反应情况 |
1.2 疗效评价 |
2. 益生菌药品检验 |
3. 测序前质控 |
4. 16S rDNA 测序三联组肠道菌群 |
4.1 测序数据处理 |
4.2 样品复杂度分析(α-diversity) |
4.3 OTUs 分析及物种注释 |
4.4 物种丰度聚类 |
4.5 所有样品的物种分类 |
4.6 多样品比较分析 |
5. 16S rDNA 测序益生菌组肠道菌群 |
5.1 测序数据处理 |
5.2 样品复杂度分析 |
5.3 OTU 分析及物种注释 |
5.4 物种丰度聚类 |
5.5 所有样品的物种分类 |
5.6 多样品比较分析(β-diversity) |
6. 两种疗法的肠道菌群比较 |
6.1 在菌群丰度上的比较 |
6.2 门水平上的比较 |
6.3 属水平上的比较 |
三、讨论 |
1. 临床指标研究评价 |
1.1 抗 H.pylori 的治疗讨论 |
1.2 联合益生菌疗法的临床效果 |
1.3 胃液 pH 的变化 |
2. 肠道菌群多样性探讨 |
2.1 肠道菌群影响因素 |
2.2 三联抗 H.pylori 疗法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
2.3 联合益生菌的抗 H.pylori 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四、结论 |
1. 临床部分结论 |
2. 肠道菌群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一作者) |
致谢 |
(8)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神经系统和软骨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Qs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1.1 FQs对GABA受体的影响 |
1.2 FQs对NMDA受体的作用 |
2 FQs致软骨毒性的研究进展 |
2.1 FQs对细胞基质的影响 |
2.2 FQs对DNA的影响 |
2.3 FQs对Mg2+及β1整合素的影响 |
3 FQs毒性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
4 总结与展望 |
(9)氧化应激介导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项依据 |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1.2.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性质 |
1.2.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 |
1.2.3 达氟沙星 |
1.2.4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
1.2.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毒性 |
1.3 氧化应激与毒性 |
1.3.1 机体氧化还原系统 |
1.3.2 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机制 |
1.3.3 氟喹诺酮类药物毒性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细胞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配制 |
2.2 达氟沙星对LLC-PK1细胞毒性研究 |
2.2.1 LLC-PK1细胞的培养 |
2.2.2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2.3 MTT法检测LLC-PK1细胞活力 |
2.2.4 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LLC-PK1细胞ROS含量 |
2.2.5 LLC-PK1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的检测 |
2.2.6 LLC-PK1细胞抗氧化酶SOD、GSH-PX及CAT活力检测 |
2.2.7 流式细胞术检测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凋亡 |
3 结果 |
3.1 达氟沙星对LLC-PK1细胞形态上影响 |
3.2 达氟沙星对LLC-PK1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 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ROS的产生 |
3.4 达氟沙星对LLC-PK1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影响 |
3.5 达氟沙星对LLC-PK1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3.6 含硫基类抗氧化剂对LLC-PK1细胞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 |
3.7 流式细胞术检测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凋亡 |
4 讨论 |
4.1 ROS介导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毒性 |
4.2 抗氧化酶对达氟沙星诱导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乳香和没药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及其经皮吸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乳香研究进展 |
1.1 地理分布 |
1.2 化学成分 |
1.2.1 树脂 |
1.2.2 挥发油 |
1.2.3 树胶 |
1.3 药理作用 |
1.3.1 镇痛作用 |
1.3.2 消炎作用 |
1.3.3 抗肿瘤作用 |
1.3.4 抗菌作用 |
1.3.5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1.3.6 抗胃溃疡作用 |
1.3.7 抗氧化作用 |
1.4 临床应用 |
1.5 过敏反应 |
1.6 结语 |
2 没药研究进展 |
2.1 地理分布 |
2.2 化学成分研究 |
2.2.1 挥发油 |
2.2.2 树脂类 |
2.2.3 树胶类 |
2.2.4 已见报道的化合物结构 |
2.3 药理作用研究 |
2.3.1 抗肿瘤作用 |
2.3.2 止痛作用 |
2.3.3 抗菌和消炎作用 |
2.3.4 防治冠心病 |
2.3.5 活血作用 |
2.3.6 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 |
2.3.7 保肝 |
2.4 作用机制的研究 |
2.4.1 对正常细胞的保护作用 |
2.4.2 细胞毒活性 |
2.4.3 抑制血管发生 |
2.5 毒副作用研究 |
2.5.1 毒性研究 |
2.5.2 过敏反应 |
2.5.3 对胃的刺激性 |
2.6 小结 |
2.6.1 地理分布的研究 |
2.6.2 化成成分的研究 |
2.6.3 药理作用的研究 |
2.6.4 作用机制的研究 |
3 β-榄香烯研究进展 |
3.1 药理作用 |
3.1.1 对呼吸道系统肿瘤的作用 |
3.1.2 对神经系统肿瘤的作用 |
3.1.3 对消化系统肿瘤的作用 |
3.1.4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
3.1.5 对血液系统肿瘤的作用 |
3.1.6 其它 |
3.2 不良反应及防治 |
3.2.1 静脉管炎 |
3.2.2 发热 |
3.2.3 疼痛 |
3.2.4 出血倾向 |
3.2.5 药液外渗(漏)致局部组织炎症或坏死 |
3.2.6 药物过敏 |
3.2.7 其它少见不良反应有 |
3.3 体内分布 |
3.4 小结 |
4 经皮给药系统 |
4.1 经皮给药系统的经济价值 |
4.2 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 |
4.3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
4.4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
4.4.1 物理方法 |
4.4.2 化学方法 |
4.4.3 药剂学方法 |
4.5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一节 乳香挥发油的研究 |
1 乳香挥发油成分 GC-MS 分析 |
1.1 器材与方法 |
1.1.1 仪器与材料 |
1.1.2 提取方法 |
1.1.3 GC-MS 分析条件 |
1.2 结果 |
1.2.1 不同样品乳香药材挥发油总含量的对比 |
1.2.2 挥发油成分分析 |
1.3 讨论 |
1.3.1 面积归一化法 |
1.3.2 3 个乳香药材样品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
2 乳香挥发油经皮吸收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离体动物皮肤的制备 |
2.2.2 提取方法 |
2.2.3 GC-MS 分析条件 |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 体外经皮吸收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透过成分的鉴定 |
2.3.2 不同促进剂对乳香挥发油经皮吸收的影响 |
2.3.3 乳香挥发油与经皮吸收 |
第二节 没药挥发油的研究 |
1 没药挥发油成分 GC-MS 分析 |
1.1 器材与方法 |
1.1.1 仪器与材料 |
1.1.2 提取方法 |
1.1.3 GC-MS 分析条件 |
1.2 结果 |
1.2.1 不同样品没药药材挥发油总含量的对比 |
1.2.2 挥发油成分分析 |
2 没药挥发油经皮吸收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离体动物皮肤的制备 |
2.2.2 提取方法 |
2.2.3 GC-MS 分析条件 |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 体外经皮吸收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透过成分的鉴定 |
2.3.2 不同促进剂对没药挥发油经皮吸收的影响 |
第三节 β-榄香烯经皮吸收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离体动物皮肤的制备 |
2.2 GC-MS 分析条件 |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 体外经皮吸收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结语 |
1 乳香挥发油的研究 |
1.1 乳香挥发油成分分析 |
1.2 乳香挥发油经皮吸收的研究 |
1.2.1 乳香挥发油经皮吸收成分的研究 |
1.2.2 不同促进剂对乳香挥发油经皮吸收的影响 |
2 没药挥发油的研究 |
2.1 没药挥发油成分分析 |
2.2 没药挥发油经皮吸收的研究 |
2.2.1 没药挥发油经皮吸收的研究 |
2.2.2 不同促进剂对没药挥发油经皮吸收的影响 |
3 β-榄香烯经皮吸收的研究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基层抗菌药物使用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研究[D]. 程静.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2]某院药物致住院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8例的回顾性调查[J]. 周璇,李艳玲. 实用医药杂志, 2017(05)
- [3]低分子肝素对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周旭贤. 江苏大学, 2016(11)
- [4]免疫调节剂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疗效观察[D]. 李静. 皖南医学院, 2015(06)
- [5]毛细管电泳对典型抗生素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开发及环境水体基质效应研究[D]. 李爱梅. 东华大学, 2015(07)
- [6]调查我国与美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水平对比[J]. 袁昊绪. 首都医药, 2014(17)
- [7]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吴丽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03)
- [8]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神经系统和软骨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J]. 俞春红,潘任桃,孙志良,刘兆颖.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11)
- [9]氧化应激介导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D]. 俞春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乳香和没药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及其经皮吸收研究[D]. 赵金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