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分子育种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兴平,钱前,张嘉楠,邓兴旺,万建民,徐云碧[1](2021)在《分子植物育种助推南繁种业转型升级》文中指出异地加代可以经济有效地加快育种进程。长期以来,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南端省份,只在冬季用来进行育种材料的扩繁和加代,其周年可以种植农作物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其他现代育种技术相融合,将助推南繁种业从单一的繁殖加代向资源引进和评价、育种选择、纯度检测、种质交流和产权保护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模式转变,实现从海南冬繁到周年育种的转变,将海南的南繁地理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南繁与育种相整合的全产业链优势,加快育种进展、提高育种效率,促进种业发展。本文讨论了海南地理生态优势与南繁种业现状,南繁种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南繁种业的转型升级有赖于异地选择观念的转变、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分子育种平台的支撑、生物安全防控、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和交流机制的形成。数量和群体遗传、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分子设计和大数据构成了南繁种业转型升级所需的育种理论。分子设计包括宏观水平的个体设计、群体设计和物种设计,微观水平的基因设计、代谢设计和网络设计。高通量精准表现型鉴定、环境型鉴定、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决策支撑系统等是南繁种业转型升级所需的育种平台。作为分子育种的核心支撑,现已发展了基于靶向测序-液相芯片的基因型检测(genotyping by target sequencing and liquid chip,GBTS-LC)技术,通过GenoPlexs可以实现高达5 000对标记引物高度均一的多重PCR靶向扩增,而基于液态探针捕获的GenoBaits,可以获取高达40K个目标位点(每个位点包含多个SNP)。该技术具有平台广适性、标记灵活性、检测高效性、信息可加性、支撑便捷性、应用广普性,已成为分子育种中取代固相芯片的重要分子检测技术。要实现"海南育种,全国测试",需要构建包括高效育种设施、快速育种、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等在内的综合育种体系。为此,要倡导资源共享的开源育种模式,建设横跨动植物的共性方法、技术和平台,开展资源引进、监测和评价,构建种质资源指纹图谱,强化品种权保护、种子质量控制和纯度检测。希望借此推进有关南繁种业转型升级的公众讨论和政府决策,从而推进整个种业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化。
苑兆和,陈立德,张心慧,赵玉洁[2](2021)在《果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我国是果树产业第一大国,具有丰富的果树品种资源。随着市场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我国果树产业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需求亟待解决。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我国果树育种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十分必要。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分子育种技术具有周期短、效率高、定向育种精确度高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果树育种可以改良果品品质并增强产业竞争力,是现代果树改良育种研究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国果树产业现阶段存在的品种单一、品质下降、病虫害危害增加等实际问题,从改善果实色泽、果型、大小、风味、质地、香味、功能物质等果实品质相关性状,以及提高抗干旱、低温、高温等非生物胁迫和抗病虫害等生物胁迫能力出发,综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不足以及发展建议,认为我国果树分子育种应该以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用途需求为基础,培育多样化、个性化的品种;以优质绿色安全为发展方向,培育抗性好、适合省力化栽培的品种;要充分利用果树全基因组丰富的遗传信息资源,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功能,以揭示果树生长发育、环境应答互作分子网络、代谢等分子机制,为果树定向育种奠定基础;同时应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等各种先进技术,提升育种效率,逐步缩短培育新品种的周期。
李楠[3](2021)在《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预见在支撑国家或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干预调整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创新过程存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创新模式其特征和演化规律不同,针对学科领域而言,仅在一种模式下进行技术预见分析可能无法较为全面地识别相应的技术主题,那么基于该主题的技术预见也就存在局限性。对此,本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识别知识创新模式,如何对不同创新模式的特征进行测度,如何根据不同创新模式进行技术主题识别及预测。本研究聚焦两种创新模式各自的表征特征及其在单独一种创新模式下,识别特定主题其演化路径中的关键主题,暂不考虑两种创新模式转化的过程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了技术预见的基本概念、不同维度的实践活动、技术预见的基本流程,分析了各流程的主要功能。总结了技术预见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评述,为本研究的方法构建奠定了方法基础。(2)提出并构建了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基于知识进化理论提出两种知识创新模式——“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和“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以知识创新特征为核心构建了技术预见模型,该模型的主要功能包括需求分析、知识创新特征分析、知识创新模式识别和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本研究聚焦两种创新模式各自典型特征及其在单独一种创新模式下识别关键主题,暂不考虑两种创新模式相互转化的情况。(3)提出并构建了用以识别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基于两类知识创新特征分析模型,构建了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测度指标,以文献计量方法对指标集成测度。(4)实证分析。以植物学领域中“分子育种”子领域验证所构建的技术预见模型的有效性。主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渐进性创新模式下识别到的关键主题为“基因表达与调控”,该主题将持续处于稳定发展趋势;在突破性创新模式下识别到的关键主题包括:全基因组选择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编辑技术等表征通用技术的主题,其趋势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本研究所设定的预测期内,两种创新模式下的主题聚类结果及关键特征均与基期提出的关键主题趋势基本相符合,表明所构建的技术预见模型的有效性。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了用以识别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构建了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1)从知识进化视角提出了技术预见模型。利用知识创新特征识别两种创新模式——渐进性创新模式和突破性创新模式;对符合渐进性或突破性创新模式的主题,识别其演化路径中的主题,结合在创新模式识别中标记的关键特征,共同用于关键主题识别。(2)构建了知识创新特征集成测度方法。对两种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测度指标,通过集成多个测度指标进行集成测度。(3)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可行性。
刘斌[4](2020)在《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超过60%人口的主粮,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表型鉴定和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常规育种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稻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广泛的稻种资源中挖掘特异优良基因,开展高效准确的分子育种被认为是实现水稻育种第三次突破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水稻育种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立了"广东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以此为依托平台,充分利用水稻所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和水稻常规育种的优势,开展了大规模的水稻重要性状基因的鉴定和分子育种,已取得显着成绩。对1992年以来水稻研究所水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的构建、水稻重要性状基因鉴定,特别是对水稻稻瘟病抗性、耐冷性和收获指数的分子遗传研究、以及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水稻分子育种工作进行展望。
闫国跃[5](2020)在《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为广西道地药材,也是重要的壮药,壮族称之为“棵兜”,也属“桂药”、“南药”,为广西“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十大中药材之一。由于苦玄参生长环境恶化,野生资源日益匮乏,苦玄参市场供应主要来源于人工种植。人工种植品种未经选育,种质混杂,且长期的种植使品种不断退化,出现药用活性成分含量降低等质量问题,迫切需要选育出高质量的苦玄参新品种。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深入到种质资源研究的多个层次和方面,使人们能够客观准确地检测出种质基因组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以不同地理来源的苦玄参居群和形态差异较显着的株系为研究材料,以苦玄参主要药用活性成分苦玄参苷的组成和含量为优质种质标准,基于转录组SSR、SNP分子标记,对收集的苦玄参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并挖掘苦玄参苷关联基因,其结果可为苦玄参优良种质的筛选、鉴定及品种改良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1)采集广西、云南两省野生居群种质13份,广西龙州、梧州两地栽培种质50份,在南宁扩繁后,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所有样品的主要药用活性物质苦玄参苷IA和IB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地理来源及不同株系的苦玄参样本其苦玄参苷IA和IB含量的差异,初步筛选高苦玄参苷含量的优势居群和优良种质。(2)采用转录组高通测序技术经过RNA样品检测、文库构建及文库质控等程序,完成来源于广西、云南两地63份苦玄参鲜叶平行样本转录组测序,经拼接组装后,获取苦玄参转录组遗传数据;使用BLAST软件将Unigene序列与 NR、SwissProt、GO、COG、KOG、Pfam、KEGG 数据库比对,获得 Unigene的注释信息,经过数据库比对及利用Getorf软件进行编码蛋白框(CD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预测。(3)获得苦玄参转录组遗传信息数据后,利用针对转录组测序的比对软件STAR与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并通过GATK挖掘苦玄参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基于 SNP 分子标记,通过进化分析、群体结构分析、主元成分分析及亲缘关系分析对13个居群样本及50个栽培单株样本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分析样本间遗传进化关系;并以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为目标性状,基于转录组SNP及GEM进行关联分析,筛选苦玄参有效成分关联位点,通过与已知数据库比对预测候选基因功能。(4)基于苦玄参鲜叶转录组序列,利用鉴定简单重复序列软件MISA挖掘苦玄参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SSR)分子标记,基于SSR标记两端保守序列开发苦玄参EST-SSR引物,随机选择4份材料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验,并利用选择出的20对多态性引物对供试样本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结果分析18个群体及69个单株的遗传结构,并利用SPSS软件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GLM)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苦玄参苷含量相关联的SSR分子标记。结果:(1)苦玄参苷IA含量在广西、云南两省13个野生群体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苦玄参苷IB和总苷含量水平在两省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综合整体,云南居群苦玄参优于广西,其中优势居群为云南景洪市曼沙区,其次为云南澜沧县勐朗镇。50份栽培品种单株样本苦玄参苷含量差异比较,苦玄参苷IA和总苷含量水平在广西和梧州两地间差异不显着(p>0.05);苦玄参苷IB含量水平龙州显着高于梧州(p<0.05),根据总苷含量,梧州、龙州两地种质水平相当。各株系间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编号为HZP04、ZGB0、WZHZP21、ZGB08、WZHJX03的单株整体水平较优。(2)63份苦玄参平行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经过测序质量控制后,共得到323.55Gb Clean Data,Q30碱基比例超过86.28%。利用测序数据进行拼接组装后,初步建立苦玄参转录组数据库,共得到519,730条Transcript和203,606条 Unigene,Transcript 与 Unigene 的 N50 分别为 3,365 和 751。通过苦玄参Unigene 序列与 NR、Swissprot、GO、COG、KOG、Pfam、KEGG 等七大数据库比对,203606条转录本中131183条Unigene被注释,注释比例达到64.42%。将Unigene与已知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后,得到与已知蛋白基因序列相同或相似Unigene,共获得153100个CDS核苷酸序列和CDS氨基酸序列。对未知与已知蛋白库比对上的Unigene,利用Getorf软件平台,有65536个CDS核酸序列和65536个CDS氨基酸序列被预测。(3)63个苦玄参平行样本SNP分子标记跨度在57355~107932个之间,其中野生种质样本T01~T13中SNP数量在61430-81517个之间,栽培单株T14~T63中SNP数量57355~107932个,栽培种数量跨度大于野生种。纯合型SNP数量变化范围为41852~74564个,杂合型SNP数目变化在4094~47084个之间,纯合型数量大于杂合型。遗传结构分析中,13个居群可分为2个亚群,云南的8个居群被归为同一亚群,2个云南居群与广西3个居群归为另一亚群。50个栽培单株样本可分为两群,梧州有4个单株被归为一个亚群,其余归为另一亚群。利用转录组关联技术对SNP及GEM与苦玄参苷目标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基于SNP分析,在阈值p<1.00E-06时,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有5个,苦玄参苷IB关联位点4个;基于GEM分析,阈值p<1.00E-06 下,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184个,苦玄参苷IB相关关联的位点2421个,与两种成分同时关联的位点45个;SNP和GEM联合关联分析在阈值p<1.00E-03,筛选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5个,苦玄参苷IB关联位点6个,位点功能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录、甲基化、基因修饰等功能作用。(4)通过对总碱基数为47,941,629bp Unigene序列评估,挖掘13768个苦玄参SSR分子标记,鉴定出6种不同SSR类型,基于两端序列开发相关引物,对随机抽取的100对引物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多态性引物48对。随机抽取20对多态性的引物对18个种群样本进行扩增,扩增出等位基因71个,平均每对引物3.55个。引物间P变化范围为0~40.7%;PIC范围0~0.7941;I范围 0~1.8143。ObsHet 范围 0~0.4423;ExpHe 范围 0~0.8269。Fis 值为0.0953~0.6639;亚群间Fit值范围0.0626~0.8587;遗传分化系数Fst范围0~0.6866。基因流(Nm)范围0.1144~0.7594。各种群Nei范围0~0.4016;I范围0~0.6209,群体相似系数0.3814~0.9686,遗传距离0.0319~0.9638。18个种群在遗传距离0.3213处分成4个亚群,云南样本可分为3亚群,广西3个种群归入同一亚群。69个单株利用20对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观测等位基因3.8个。等位基因多态率范围为0~59%。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0~0.6211;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变化范围0~1.240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范围0~0.6823。各位点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824;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 0.3659;基因流Nm平均值0.4332。样本间相似系数范围0.5856~0.9506,遗传距离范围0.0506~0.5325,在遗传距离0.24处,69单株样本分成13个亚群。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有5个位点与苦玄参苷IA、IB相关联,其中,同时与两种成分关联的位点仅1个。结论:根据国家药典对苦玄参质量评价标准,云南和广西13个野生种群样本中,云南野生种质明显优于广西,具有更大的筛选优良苦玄参种质资源的潜力。广西主产区苦玄参栽培品种质量良莠不齐,广西梧州的栽培品种中可能出现品种退化现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建立苦玄参转录组公共数据库,填补了苦玄参遗传信息的空白。利用转录组数据开发苦玄参SSR、SNP分子标记,从不同层次分析苦玄参遗传进化关系,不同产地间均出现不同程度分化,广西、云南两地野生种质间分化明显,分析结果与供试苦玄参种质地理分布差异基本吻合,但也存在区域间遗传交叉现象,该结果为研究苦玄参药材优势居群提供依据;广西栽培品种间整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但存在个别单株分化明显的现象,可为筛选优良株系提供资源。以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为目标性状,采用不同分子标记及关联策略,筛选出大量与苦玄参苷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关联位点基因功能主要涉及信号转录、甲基化、基因修饰等功能作用,结果将为苦玄参优良种质选育提供最直接的遗传信息,加快苦玄参优良种质选育。
汤剑豪[6](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研究表明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雍成文[7](2020)在《药用皇菊CmACO和CmDA1基因的同源克隆》文中提出药用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和保健茶饮之一,其活性成分主要包含挥发油、黄酮、绿原酸、微量元素等,具有极高的饮用、药用及观赏价值。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是催化乙烯生物合成途径最后一步的关键酶,控制着乙烯的生成速率。DA1基因编码一种泛素受体,是植物中重要的细胞增殖调节因子,在拟南芥中DA1基因对种子和器官大小起负调节作用。本研究以皇菊为材料,优化了皇菊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克隆了皇菊中的CmACO和CmDA1基因并对CmACO和CmDA1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开展CmACO和CmDA1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药用皇菊的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药用皇菊的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获得的最优的诱导药用皇菊叶盘分化出芽的条件为MS+6-BA 1 mg/L+NAA 0.5 mg/L,最优的诱导药用皇菊小苗生根的条件为1/2MS+NAA 0.1 mg/L。2.对药用皇菊的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结合最优的皇菊再生条件获得了最优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预培养3天,以OD600=0.50.6的菌液侵染叶盘12 min,共培养3天,脱羧7天,之后转入筛选培养基(MS+6-BA 1 mg/L+NAA 0.5 mg/L+Kan 8mg/L+Carb 300 mg/L),两周继代一次,进行不定芽筛选,待抗性不定芽长至23 cm时即可转入生根筛选培养基(1/2MS+NAA 0.1 mg/L+Kan 8 mg/L+Carb 300 mg/L),进行生根筛选。3.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从药用皇菊中分别克隆得到一条1196 bp的ACO基因序列和一条1950 bp的DA1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CmACO和CmDA1。利用在线网站ORF finder预测出CmACO和CmDA1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942 bp和1542 bp,分别编码313个氨基酸和513个氨基酸。对全长ORF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Smart BLAST分析,表明从皇菊中克隆所获得的CmACO和CmDA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中的ACO和DA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CmACO和CmDA1基因都具有与它们活性相关的重要和典型结构域。对CmACO和CmDA1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CmACO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CmDA1包含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4.进化树分析的结果显示从药用皇菊中克隆所得的CmACO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青蒿中ACO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进化关系最为接近;CmDA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除虫菊和青蒿中DA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进化关系最为接近。由此可初步确认本研究所克隆的CmACO和CmDA1基因分别为药用皇菊中编码ACO蛋白的基因和编码DA1蛋白的基因。
赵小惠,刘霞,陈士林,向丽[8](2019)在《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应用》文中指出药用植物遗传资源是中药发展的源头,是关乎中医药行业前景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长久以来,人们保护意识缺乏导致大量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丢失,如何充分保护及合理应用药用植物遗传资源迫在眉睫。本文论述了药用植物遗传资源的概念和保存意义,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策略及措施,包括以植株和种子为主体的种质资源,保护形式以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为主的种质资源库(植株库和离体种质库);药材及DNA实体资源以实体库形式保存,分为药材实体库和DNA实体库;基因数据资源包括基因、DNA条形码和基因组,以数据库形式保存。在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品种选育、分子育种及生物合成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通过完善相关保护措施和政策体系充分保护药用植物遗传资源,并通过推进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计划,进行充分发掘和利用,让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为人类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何弦[9](2019)在《分子育种技术创制高香型矮牵牛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花朵香气在吸引昆虫促进授粉、植物应对外源伤害方面有重要作用[1],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强烈审美和情感价值的重要园艺性状[2]。花朵挥发性有机物被广泛应用于香水、日化用品、调味品以及药品的生产和制造行业[1]。花朵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有萜类化合物,苯类化合物,脂肪酸衍生物三大类,他们的生物合成途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存在许多交叉、重叠和竞争关系。为获得一种新香型的矮牵牛,本研究基于花香合成途径方面的研究成果,将茉莉花香气合成关键基因构建于花特异性启动子之下,并转化矮牵牛,筛选转基因阳性植株,对其香气成分、表型进行记录和测定,并进一步检测了转基因材料中香气合成途径中的关键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花特异性表达载体pK7FWG2.0-proLIS:JsTPS4。将山字草属仙女扇(Clarkia breweri)花特异性表达启动子CbLIS通过酶切连接替换掉pK7FWG2.0表达载体的CaMV35S启动子,获得pK7FWG2.0-proLIS双元载体。将茉莉花香气合成关键基因JsTPS4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于上述双元载体上,获得pK7FWG2.0-proLIS:JsTPS4表达载体。2、将pK7FWG2.0-proLIS:JsTPS4转化农杆菌GV3101,通过叶盘法转化矮牵牛。经Kan筛选,获得转基因材料T0代共33株,转基因材料植株生长情况与野生型并无明显差异。部分转基因材料出现了叶片皱缩,部分转基因材料花朵出现皱缩或增生。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0代的Kan基因经PCR检测,共有28株含有Kan抗性基因。将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0代种子使用Kan筛选培养基筛选获得T1代53株,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1代的Kan基因经PCR检测,L 22-7系中含Kan抗性基因的植株2株;L 44-1系中含Kan抗性基因的植株21株;L 66-3系中含Kan抗性基因的植株13株。JsTPS4基因表达量显着提高,在2 d 23:00 JsTPS4基因的表达量相较于野生型中该基因的表达了提高了20~800倍,在3 d 23:00 JsTPS4基因的表达量相较于野生型中该基因的表达了提高了25~500倍。3、转基因材料香气成分的鉴定及含量分析。使用正己烷提取转基因材料花朵中的香气物质,经GC-MS检测,发现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苄酯的含量相较于野生型发生明显变化,苯甲酸甲酯的含量为野生型的1.21~3.94倍,苯甲酸苄酯的含量为野生型的1.57~14.35倍。总香气质量为野生型的1.09~1.38倍。部分株系中检测到苯甲醇、苯甲醛、苯乙醇的含量上升。4、基于转基因矮牵牛材料的香气成分中苯类物质含量显着增加的现象,本研究初步探究了与苯类合成途径合成相关的8个结构基因(PhEPSPS、PhCM1、PhADT、PhPAL、PhPAAS、PhKAT1、PhBPBT、PhBMST1)及三个转录因子(PhODOⅠ、PhEOBⅠ、PhEOBⅡ)的表达模式。苯类合成途径中苯丙氨酸合成的上游基因(PhEPSPS、PhCM1、PhADT)的表达量相较于野生型均显示出了上调的趋势,而其下游基因(PhPAL、PhPAAS、PhKAT1、PhBPBT、PhBMST1)的表达量在不同株系中差异较大。转录因子PhODOⅠ的表达量与其直接作用的PhEPSPS、PhCM1、PhADT、PhPAL、PhPAAS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本研究获得了香气物质苯甲酸甲酯(1.21~3.94倍)和苯甲酸苄酯(1.57~14.35倍)显着提高的矮牵牛育种材料,为将来改良花卉香气的研究提供了育种材料。
杨成超,张妍[10](2019)在《彩叶植物叶色分子育种途径探讨》文中指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彩叶树种类不丰富。采用分子育种技术创制新彩叶树种是解决彩叶树种缺乏的重要方法。该文综述了以叶色为目标的植物分子育种的技术途径,包括植物叶片呈色机理、叶绿素合成、花青素苷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等途径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花青素苷的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和转录调控等叶色育种关键问题,并对将来叶色分子育种的方向做了展望,以期为彩叶树种创制提供参考。
二、植物分子育种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分子育种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分子植物育种助推南繁种业转型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南地理生态优势与南繁种业现状 |
2 南繁种业的转型升级及其所需条件 |
3 南繁种业转型升级之育种理论 |
3.1 数量和群体遗传 |
3.2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
3.3 分子设计和大数据 |
4 南繁种业转型升级之育种平台 |
4.1 高通量精准表现型鉴定 |
4.2 环境型鉴定 |
4.3 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 |
4.4 决策支撑系统 |
5 南繁种业转型升级之分子检测技术 |
6 南繁种业转型升级之综合育种体系 |
6.1 综合育种体系 |
6.2 资源共享的开源育种模式与应用 |
6.3 跨动植物的共性技术、平台和应用 |
6.4 资源引进、监测和评价 |
6.5 资源指纹图谱、品种保护和种子质量和纯度检测 |
7 总结:分子植物育种助推南繁种业转型升级 |
(2)果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果实品质育种 |
1.1 果实外观品质分子育种 |
1.1.1 果实色泽 |
1.1.2 果型 |
1.1.3 果实大小 |
1.2 果实内在品质分子育种 |
1.2.1 果实风味 |
1.2.2 果实质地 |
1.2.3 果实香味 |
1.2.4 果实功能物质 |
2 果树抗性育种 |
2.1 分子育种在果树抗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2.1.1 在果树抗干旱胁迫中的应用 |
2.1.2 在果树抗低温胁迫中的应用 |
2.1.3 在果树抗高盐胁迫中的应用 |
2.2 分子育种在果树抗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2.2.1 在果树抗病中的应用 |
2.2.2 在果树抗虫害中的应用 |
2.2.3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
3 果树分子育种的展望 |
(3)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 |
1.1.2 技术预见的优势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主要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进展 |
2.1 技术预见相关研究进展 |
2.1.1 技术预见相关概念 |
2.1.2 技术预见实践进展 |
2.1.3 主要分析流程及其功能 |
2.1.4 定性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
2.1.5 定量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
2.2 技术预见分析方法评述 |
2.2.1 对于定性方法的评述 |
2.2.2 对定量分析方法的评述 |
2.3 本研究所应用的理论基础 |
2.3.1 TRIZ技术进化理论 |
2.3.2 系统论 |
2.3.3 综合集成理论 |
2.3.4 知识进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 |
3.1 本章整体思路 |
3.2 基于知识进化理论提出知识创新模式 |
3.2.1 相关概念界定 |
3.2.2 知识创新模式 |
3.3 构建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模型 |
3.3.1 需求分析 |
3.3.2 知识创新特征分析 |
3.3.3 知识创新模式识别 |
3.3.4 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征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
4.1 本章主要研究思路 |
4.2 表征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
4.2.1 测度指标 |
4.2.2 测度方法 |
4.2.3 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定方法 |
4.3 表征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的创新特征测度方法 |
4.3.1 测度指标 |
4.3.2 测度方法 |
4.3.3 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定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领域选择及数据集构建 |
5.1.1 领域背景 |
5.1.2 数据集的构建 |
5.2 需求分析结果 |
5.2.1 不同需求要素分析结果 |
5.2.2 需求要素集成分析结果 |
5.3 创新模式识别 |
5.3.1 渐进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断 |
5.3.2 突破性知识创新模式符合性判断 |
5.4 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
5.4.1 渐进性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
5.4.2 突破性关键主题识别与预测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总结 |
6.2 相关问题展望 |
6.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条件优良的水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 |
2 标记鉴定出一批水稻重要性状相关基因 |
2.1 水稻稻瘟病持久抗性相关基因鉴定和分子机制研究 |
2.2 水稻不同生育期耐冷性基因鉴定和多生育期耐冷新种质的创制 |
2.3 对粤香占高收获指数分子遗传分析 |
2.4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大规模挖掘水稻重要性状相关基因 |
3 水稻分子育种取得了显着成效 |
4 水稻分子育种展望 |
4.1 围绕水稻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开展相关基因的挖掘 |
4.2 创制带有特异优良基因、遗传背景优良的新种质 |
4.3 建立水稻分子育种核心数据库 |
4.4 加强水稻分子育种应用研究 |
(5)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动态 |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及保护现状 |
二、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三、药用植物分子育种研究 |
第二节 壮药药用资源研究动态 |
一、壮药药用资源概况 |
二、壮药资源利用历史及现状 |
三、壮药药用资源保护现状 |
第三节 苦玄参研究动态 |
一、苦玄参药用资源地理分布及资源利用现状 |
二、苦玄参生物学特性 |
三、苦玄参人工繁育及栽培 |
四、苦玄参化学成分及主要活性成分含置测定 |
第四节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动态 |
一、RFLP标记发展及应用 |
二、RAPD标记发展及应用 |
三、ISSR标记发展及应用 |
四、SSR标记发展及应用 |
五、SNP标记发展及应用 |
第二章 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省份群体样含量差异分析 |
2. 群体苦玄参苷含量差异 |
3. 单株样苦玄参苷含量差异比较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苦玄参转录组测序及功能注释 |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测序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测序数据量统计 |
2. 转录组文库质量评估 |
2.1 mRNA片段化随机性检验 |
2.2 插入片段长度检验 |
2.3 转录组测序数据饱和度检验 |
3. 组装结果统计 |
4. 不同样品总体表达量比对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苦玄参转录组功能注释及CDS预测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组装结果Unigene功能注释 |
1.1 苦玄参同源序列的物种分析 |
1.2 Unigene的GO功能分类分析 |
1.3 Unigene的COG功能分类 |
1.4 Unigene的KOG统计分析 |
2. 编码蛋白框(CD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四章 转录组SNP遗传结构分析及有效成分关联基因挖掘 |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SNP位点挖掘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SNP位点统计 |
2. 基因的SNP密度分布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基于转录组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结构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苦玄参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1.1 进化分析 |
1.2 群体结构分析 |
1.3 PCA分析 |
2. 单株遗传亲缘关系分析 |
2.1 进化分析 |
2.2 群体结构分析 |
2.3 PCA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节 苦玄参有效成分关联转录组SNP基因位点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基因表达量分析 |
2. 关联分析 |
2.1 SNP关联分析结果 |
2.2 GEM关联分析结果 |
2.3 联合分析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五章 苦玄参EST-SSR遗传多样性及品质基因关联分析 |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SSR位点挖掘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EST-SSR引物开发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引物开发和检测 |
1.1 转录组引物设计 |
1.2 引物筛选和多态性验证 |
2. PCR扩增结果 |
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各位点PIC值 |
3.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F统计值和基因流 |
3.4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节 栽培单株苦玄参SSR遗传多样性及品质性状相关标记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各位点PIC值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
2. F统计检验结果及基因流 |
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4. 苦玄参苷含量关联标记相关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4 讨论 |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
2.1.3 供试的褐飞虱 |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
4 讨论 |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
4.3.1 华8049S |
4.3.2 华8050S |
4.3.3 华8051S |
4.3.4 华8053S |
4.3.5 华8054S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药用皇菊CmACO和CmDA1基因的同源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药用植物的育种研究进展 |
1.2 ACO基因研究进展 |
1.3 DA1 基因研究进展 |
1.4 菊花的基因克隆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皇菊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皇菊无菌苗的获得与培养 |
2.2.2 农杆菌和植物表达载体 |
2.2.3 试剂 |
2.2.4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皇菊再生体系的优化 |
2.3.2 农杆菌介导的皇菊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
2.4 实验结果 |
2.4.1 皇菊再生体系的优化结果 |
2.4.2 皇菊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CmACO和 CmDA1 基因的同源克隆及序列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菌株与载体 |
3.2.3 试剂 |
3.2.4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CmACO和CmDA1 基因的同源克隆 |
3.3.2 CmACO和CmDA1 基因cDNA序列的 5’和 3’RACE扩增 |
3.3.3 CmACO和CmDA1 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3.3.4 CmACO和CmDA1 基因DNA序列的克隆 |
3.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皇菊Total RNA的提取与检测 |
3.4.2 皇菊CmACO和CmDA1 基因同源片段的获得 |
3.4.3 皇菊CmACO和CmDA1 基因cDNA 5’和 3’RACE序列的获得 |
3.4.4 皇菊CmACO和CmDA1 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获得 |
3.4.5 皇菊CmACO和CmDA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植物遗传资源概念及保存意义 |
2 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
3 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保存现状 |
3.1 种质资源库 |
3.1.1 植株库 |
3.1.2 离体种质库 |
3.2 药材及DNA实体库 |
3.3 基因数据库 |
4 药用植物遗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
4.1 为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遗传变异 |
4.2 为药用植物分子育种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 |
4.3 为生物合成提供丰富的参考基因信息 |
5 讨论 |
5.1 完善保护体系及相关制度 |
5.2 推进药用植物千种基因组计划 |
(9)分子育种技术创制高香型矮牵牛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概述 |
1.2 观赏植物主要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 |
1.2.1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
1.2.2 苯环类/苯丙烷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 |
1.2.3 脂肪酸衍生物生物合成途径 |
1.3 萜类和苯环类/苯丙烷类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1 萜类合成酶基因 |
1.3.2 苯环类/苯丙烷类合成途径结构基因 |
1.3.3 苯环类/苯丙烷类合成途径转录因子 |
1.4 矮牵牛研究现状 |
1.4.1 矮牵牛概述 |
1.4.2 矮牵牛‘Mitchell Diploid’香气物质研究现状 |
1.5 分子育种技术在花香育种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花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花特异表达启动子的获得 |
2.2.2 花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构建pK7FWG2.0-proCbLIS载体 |
2.3.2 构建pK7FWG2.0-LisPro:JsTPS4 载体 |
2.4 小结 |
第三章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的获得及初步鉴定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3.1.3 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 |
3.1.4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pK7FWG2.0-LisPro:JsTPS4 载体转化农杆菌 |
3.2.2 植物表达载体pK7FWG2.0-LisPro:JsTPS4 转化矮牵牛 |
3.2.3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0代基因组DNA提取及抗性基因PCR检测 |
3.2.4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JsTPS4 表达量测定 |
3.2.5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1代的获得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0代的获得 |
3.3.2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0代植株形态观察 |
3.3.3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0代基因组DNA抗性基因检测 |
3.3.4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0代JsTPS4 表达量测定 |
3.3.5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1代筛选 |
3.3.6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1代植株形态观察 |
3.3.7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T1代基因组DNA抗性基因检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香气测定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香气物质提取 |
4.2.2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香气物质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香气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RNA的提取及c DNA第一链的合成 |
5.2.2 荧光定量PCR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荧光定量PCR引物检测 |
5.3.2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PhEPSPS、PhCM1、PhADT、PhPAAS、PhPAL、PhKAT1、PhBPBT、PhBMST1 表达模式分析 |
5.3.3 转基因矮牵牛材料转录因子PhODOⅠ、PhEOBⅠ、PhEOBⅡ表达模式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彩叶植物叶色分子育种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彩叶植物叶片呈色生理机制 |
2 叶色分子育种之叶绿素途径 |
2.1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 |
2.2血红素代谢途径 |
3 叶色分子育种之花青素苷途径 |
3.1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 |
3.2花青素苷转录水平的正调控 |
3.3花青素苷合成的负调控 |
4 叶色分子育种之类胡萝卜素途径 |
5 展望 |
四、植物分子育种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子植物育种助推南繁种业转型升级[J]. 张兴平,钱前,张嘉楠,邓兴旺,万建民,徐云碧. 中国农业科学, 2021(18)
- [2]果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苑兆和,陈立德,张心慧,赵玉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3]知识进化视角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D]. 李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J]. 刘斌.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5]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D]. 闫国跃. 中央民族大学, 2020
- [6]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药用皇菊CmACO和CmDA1基因的同源克隆[D]. 雍成文. 宜春学院, 2020(07)
- [8]药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应用[J]. 赵小惠,刘霞,陈士林,向丽. 中国现代中药, 2019(11)
- [9]分子育种技术创制高香型矮牵牛的初步研究[D]. 何弦.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10]彩叶植物叶色分子育种途径探讨[J]. 杨成超,张妍. 辽宁林业科技,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