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浅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温恩羲[2](2019)在《信息交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信息时代技术的进步,高校校园建设速度也逐渐加快,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需求量也不断上升。教学模式的改变强调教学环节的实践性与协作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强调新型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这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受图书馆应用媒体技术的影响,信息时代图书管理模式比传统图书馆更加注重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这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读者学习交流方式的改变也对建筑功能构成与空间布局产生了影响,这对高校图书馆新的功能配置与空间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的研究目标正是立足于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建设现状,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校园新的服务职能与历史使命,以信息交流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切入点,探索出符合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需要的现实可行的设计方法。本文从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一般性方法来进行研究,结合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实地调研,针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特征分析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基本特征与形式转变。明确其核心的设计内容并结合信息交流理论与环境行为学理论提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设计目标:实现人与图书资源、人与人之间完备的信息交流过程。由于多种类型的建筑之一,大学图书馆需要从建筑空间设计的通用方法提取的精华,还需兼顾图书馆自身的功能职责和时代定位。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应从图书管理模式、读者行为构成、信息交流模式三个方面对其设计原则进行探讨研究,总结提炼出读者空间的设计策略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实践项目来对相关设计策略进行应用,从而验证和完善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
王敏[3](2018)在《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机制研究 ——以LibGuides平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图书馆事业正处于旧范式向新范式转型的时期,在这种新范式下,图书馆必须不断地自我调整适应用户需求和环境变化的挑战。学科服务引入中国多年却发展缓慢,图书馆与学科馆员的单边力量有限,迫切需要寻找工作的突破点。知识协同、服务创新以及深入实践的能力成为学科服务不断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和转型是图书馆的重要概念,开放创新是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用户参与是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用户”和“用户参与”作为已知概念深入人心,成为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普遍提法,深入研究用户参与机制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思考。本文针对上述研究问题对用户参与机制进一步探索,通过实验法、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以S图书馆的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为例,着重展开以下研究:一是进行学科服务平台现状调研,了解学科服务平台在国内高校的建设和应用情况,了解用户参与现状;二是结合中层理论思想构建用户参与层次,基于文献调研界定用户参与概念,识别用户参与角色,实现对用户参与度以及用户参与维度的推导,为用户参与服务机制的揭示打下理论基础;三是探索用户参与服务机制,观察用户角色变化,采取相应激励措施推动用户从低度参与进阶到更高水平;四是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讨论用户参与的不同水平对用户满意度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差异化影响。本文针对S图书馆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进行了以实验法为主线的实证研究,于2017年11月底建立S图书馆LibGuides讨论小组,对实验对象的参与情况进行观察和调研,并开展了实地访谈,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层理论编制用户参与的测量量表。实验方案按照前期理论推导结果,通过三次实验逐步推进用户参与度(低、中、高)不同阶段的演化。实验过程中与用户积极交流,及时获取用户行为特征,同时利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作为扩展研究,为用户参与机制的构建,以及用户参与度与用户满意度关系的探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在理论推演、实证研究以及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用户参与维度的构建。用户参与主要有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测量方向,参与行为则由信息获取、信息共享、价值共创三个子维度来具体体现。不同的测量维度代表不同的参与水平。信息获取是用户的基本行为方式,是低度参与;信息共享体现了用户的主动行为,为中度参与;价值共创需要用户的身体力行或智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服务的质量,属于高度参与。(2)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机制的建立。图书馆围绕现有学科服务平台,推进用户从低度参与到高度参与的演化,实现内容服务到过程服务的过渡。整个过程,图书馆发挥了主动作用,从吸引用户产生服务认知,到引导用户获取信息,在即时反馈互动中促进用户共享信息,最后为用户提供创作机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价值共创。(3)用户满意度随着用户参与水平的上升而增高。通过均值比较,相关性分析以及相关样本差异检验,对三次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基本能够体现用户参与程度愈高满意度愈高的趋势。用户参与的基本理论研究和依托S图书馆LibGuides学科导航的实证研究为学科服务平台的策略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用户满意度随着参与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为推进学科服务增添了信心。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付天松[5](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提出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张瑜[6](2011)在《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研究》文中认为泛在知识环境下泛在智能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即泛在图书馆服务。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图书馆开展泛在服务的经验,希望借鉴美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能为我国建立和发展图书馆泛在服务提供参考。第一部分对国内外泛在知识环境、泛在图书馆、以及泛在图书馆服务等理论发展和实践研究做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美国泛在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概述。介绍了泛在服务的内涵、特点及其产生动因,分析了泛在图书馆服务在美国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分别从泛在图书馆对图书馆用户和馆员的影响、对图书馆馆藏建设和对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泛在图书馆服务给美国图书馆带来的深刻变革。第四部分讨论了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的不同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手机图书馆和图书馆联盟,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的实现方式。第五部分揭示了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的核心技术和泛在图书馆体系构架。第六部分总结了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对我国泛在图书馆建设的借鉴意义,分析了建设我国泛在图书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第七部分从我国泛在图书馆建设方法、解决方案和体系构架等角度提出了对我国泛在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欧亮[7](2011)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构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地位得到了重视和提高,谁拥有知识,准就拥有财富,而文化建设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国家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同时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一员,也应该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图书馆信息服务在图书馆为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现实情况中,图书馆信息服务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因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起步较晚,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较深,各行业和系统间的信息服务还处于分散、缺乏国家和行业层面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又由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及观念陈旧、服务资源匮乏、高素质人才缺少和读者信息素质不高等特点,这样严重的阻碍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上面的问题,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目前我国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伴随着信息服务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的环境下,笔者从信息服务的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借鉴图书馆通过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联盟在文献保障文献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笔者对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和图书馆联盟现状、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理论基础、构建机理、运行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并为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侯小斐[8](2010)在《论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其信息服务 ——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化信息服务作为现代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通过网络与读者用户沟通,为广大的用户提供方便。短短的几年中,这种服务方式,社会各届对其已从陌生发展到广泛采用,由初始的个别化,单一的服务发展成为大范围、服务形式多样的联合体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各方主动去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目前我国地市一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及信息服务普遍存在着发展缓慢,信息服务水平较低的状况。济南市图书馆也不例外,经过多年的建设,虽然软硬件设施已初具规模,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增加,但与其他十四个副省级城市及先进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库建设水平滞后、人才队伍素质不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外部保障(资金保障、法律保障)和内部调试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标准化及人才战略)等方面寻找发展和完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信息服务的思路和策略,同时可以尝试以进行部分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来增加资金,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及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
刘佳[9](2010)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社会,现代信息环境下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是数字图书馆面对知识市场竞争,对自身核心能力的重新定位。知识服务关注用户知识问题的解决,关注知识价值的增值,关注知识的创新,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力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以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为切入点,从丰富与完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层面,研究探索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能力评价应用与能力建设的可行性策略。在综述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问题仍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与研究范围。在借鉴与引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知识服务能力形成机制、知识服务能力构成与结构,以及知识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利用专家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典型的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进行评价,以准确定位目前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现状,最后本文针对评价结果与目前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体系,并提出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培育、提升与拓展以及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
李佰承,曲乃云,郑啸霆[10](2009)在《基于信息需求和信息意识的少儿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少儿图书馆对信息服务和信息需求的要求,对信息需求在少儿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图书馆管理者如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二、21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浅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信息交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下的图书管理模式 |
1.1.2 信息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条件 |
1.1.3 信息时代下的学习交流方式 |
1.1.4 当代图书馆的设计思潮与发展趋势 |
1.1.5 高校图书馆的新定位与新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高校图书馆及其读者空间的发展与沿革 |
2.1 图书馆历史发展概述 |
2.1.1 借、阅、藏空间分离的传统图书馆 |
2.1.2 藏、阅空间合一的规模化图书馆 |
2.1.3 信息集成、多元复合化图书馆 |
2.1.4 我国的图书馆发展历程 |
2.2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定位与发展 |
2.2.1 信息与媒体中心 |
2.2.2 展示与交往中心 |
2.2.3 功能复合化发展 |
2.2.4 空间共享化发展 |
2.3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发展特点 |
2.3.1 读者行为的确定性与偶然性 |
2.3.2 服务功能的多元性与复合性 |
2.3.3 空间界面的灵活性与模糊性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背景 |
3.1.1 对读者空间的基本研究 |
3.1.2 调研对象的选择与界定 |
3.1.3 调研方法的基本探索 |
3.2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实地调研 |
3.2.1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 |
3.2.2 四川美术学院逸夫图书馆 |
3.2.3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图书馆 |
3.3 调研分析与总结 |
3.3.1 多元复合功能对读者空间的新需求 |
3.3.2 读者行为模式对读者空间的新需求 |
3.3.3 信息交流环境对读者空间的新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图书馆信息交流与读者空间特征研究 |
4.1 相关理论基础 |
4.1.1 信息交流理论 |
4.1.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4.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2 读者空间信息交流模式研究 |
4.2.1 读者与书本资料 |
4.2.2 读者与数字媒介 |
4.2.3 读者与读者之间 |
4.3 读者空间行为构成模式研究 |
4.3.1 高校教学模式与读者行为 |
4.3.2 空间功能定位与读者行为 |
4.3.3 读者基本行为与拓展行为 |
4.4 读者空间信息交流特征和形式转变 |
4.4.1 信息储存空间 |
4.4.2 信息服务空间 |
4.4.3 信息阅览空间 |
4.4.4 信息交往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基于综合信息媒介的多元化原则 |
5.1.2 基于完备服务职能的人性化原则 |
5.1.3 基于空间复合模式的整体性原则 |
5.1.4 基于空间共享交流的开放性原则 |
5.1.5 基于校园人文精神的情景性原则 |
5.2 构建便捷的检索、借书等信息服务空间 |
5.2.1 整合门厅空间的咨询出纳功能 |
5.2.2 开发廊道空间的检索查阅功能 |
5.3 创造多样的藏书、读书等信息阅览空间 |
5.3.1 创造界面连续的信息藏阅空间 |
5.3.2 架构休闲阅览的活动平台空间 |
5.3.3 丰富家具设施的空间领域层级 |
5.3.4 塑造视野连通的中庭式阅读区 |
5.4 营造互动的研讨、展示等信息交往空间 |
5.4.1 结合门厅设置开放式信息展示空间 |
5.4.2 围绕交通打造过渡式休闲交往空间 |
5.4.3 根据领域提供独立式小组研讨空间 |
5.5 提高读者空间的环境识别度和体验感 |
5.5.1 丰富空间肌理的色彩质感 |
5.5.2 完善厅堂廊道的信息标识 |
5.5.3 细化围合界面的比例尺度 |
5.5.4 创造校园文化的空间意境 |
5.6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2 设计条件 |
6.3 设计策略 |
6.3.1 开创整体化信息服务路径 |
6.3.2 构建多元化信息阅览功能 |
6.3.3 塑造人性化信息交往环境 |
6.4 综合评述 |
7 结语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B. 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
C. 调查问卷回收示例 |
D. 行为注记统计示例 |
E.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机制研究 ——以LibGuides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国内学科服务发展历程 |
1.3.2 学科服务面临的困惑 |
1.3.3 基于用户视角的学科服务模式变化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学科服务平台应用现状 |
2.1 学科服务平台整体应用情况 |
2.2 案例分析——LibGuides平台应用情况 |
2.2.1 LibGuides基本简介 |
2.2.2 LibGuides发展概况 |
2.2.3 LibGuides应用现状 |
2.3 LibGuides应用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层次分析 |
3.1 用户参与概念 |
3.1.1 概念述评 |
3.1.2 词源分析 |
3.1.3 概念界定 |
3.2 用户参与角色分析 |
3.3 用户参与维度分析 |
3.3.1 用户参与度 |
3.3.2 用户参与维度 |
3.4 基于中层理论的用户参与层次模型构建 |
3.4.1 中层理论内涵 |
3.4.2 用户参与层次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测评量表构建 |
4.1 测评思路的确定 |
4.2 测评题项的形成 |
4.2.1 感知介入量表 |
4.2.2 参与行为量表 |
4.2.3 结果变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机制推演 |
5.1 实验法简介 |
5.2 实验流程 |
5.3 实验准备阶段 |
5.4 实验实施阶段 |
5.4.1 低度参与阶段 |
5.4.2 中度参与阶段 |
5.4.3 高度参与阶段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5.1 量表编码 |
5.5.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5.5.3 可靠性分析 |
5.5.4 用户参与三个阶段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5 用户参与三个阶段的相关性分析 |
5.5.6 用户参与三个阶段的相关样本差异检验 |
5.5.7 用户观察和访谈情况 |
5.6 用户参与机制构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科服务平台策略优化设计 |
6.1 丰富资源内容,加强基础建设 |
6.2 吸引用户关注,培养用户习惯 |
6.3 给予用户期望,积极交流反馈 |
6.4 提供用户机会,建立合作关系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美中两国研究现状 |
1.2.1 美国研究现状 |
1.2.2 中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概述 |
2.1 泛在图书馆服务的产生 |
2.1.1 泛在图书馆的内涵 |
2.1.2 泛在图书馆的特点 |
2.1.3 泛在服务产生的动因分析 |
2.2 美国泛在图书馆的发展 |
2.2.1 美国公共图书馆泛在服务的发展实例 |
2.2.2 美国高校图书馆泛在服务发展实例 |
3 泛在服务对美国图书馆的影响 |
3.1 泛在图书馆对用户和馆员的影响 |
3.1.1 泛在图书馆对用户的影响 |
3.1.2 泛在图书馆对馆员的影响 |
3.2 泛在图书馆对图书馆馆藏的影响 |
3.3 泛在图书馆对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影响 |
4 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的实现途经与方式 |
4.1 实现途经 |
4.1.1 手机图书馆 |
4.1.2 图书馆联盟 |
4.2 实现方式 |
4.2.1 服务范围与对象 |
4.2.2 服务内容与功能 |
4.2.3 服务场所与空间 |
4.2.4 服务手段与机制 |
5 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技术措施和体系构架 |
5.1 泛在图书馆核心实现技术:3G技术 |
5.1.1 3G概念及特征 |
5.1.2 3G与泛在图书馆服务 |
5.1.3 基于3G的泛在图书馆服务 |
5.2 美国图书馆泛在服务模式的体系构架 |
5.2.1 图书馆内部信息处理系统 |
5.2.2 图书馆外部信息处理系统 |
5.2.3 智能信息处理设备 |
5.2.4 移动信息处理装置 |
6 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对我国图书馆的借鉴意义 |
6.1 泛在服务有效解决信息资源无限增长和有效利用的矛盾 |
6.2 泛在服务增强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 |
6.3 泛在服务实现尖端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
6.4 泛在服务实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
6.5 泛在服务逐渐降低对用户移动终端的要求 |
6.6 泛在服务力图取得网络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问的平衡 |
7 我国泛在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
7.1 我国泛在图书馆的建设方法 |
7.2 我国泛在图书馆建设解决方案 |
7.3 我国泛在图书馆体系模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构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 |
1.3.2 关于图书馆联盟的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理论基础 |
2.1.1 图书馆信息服务理论 |
2.1.2 图书馆联盟理论 |
2.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内涵 |
2.3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实践现状 |
2.3.1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 |
2.3.2 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 |
2.3.3 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 |
第3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机理研究 |
3.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动因分析 |
3.1.1 社会需求 |
3.1.2 主体意识 |
3.1.3 政府支持 |
3.1.4 科技进步 |
3.1.5 其他因素 |
3.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主体 |
3.2.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主体构成 |
3.2.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主体关系 |
3.3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原则 |
3.3.1 共享原则 |
3.3.2 自愿原则 |
3.3.3 平等原则 |
3.3.4 目标原则 |
3.3.5 选择原则 |
3.3.6 协调原则 |
3.3.7 约束原则 |
3.3.8 互惠原则 |
3.4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内容 |
3.4.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战略制定 |
3.4.2 联盟成员选择 |
3.4.3 联盟组织设计 |
3.4.4 联盟运作规则制定 |
3.5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体系构建 |
3.5.1 技术体系建设 |
3.5.2 资源体系建设 |
3.5.3 制度体系建设 |
3.5.4 技术、资源和制度三大体系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4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模式 |
4.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机制 |
4.1.1 信任机制 |
4.1.2 协调机制 |
4.1.3 激励机制 |
4.1.4 约束机制 |
4.1.5 分配机制 |
4.1.6 反馈机制 |
4.1.7 风险防范机制 |
4.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模式 |
4.3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及解决策略 |
4.3.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 |
4.3.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解决策略 |
4.4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评价体系 |
4.4.1 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评价指标体系 |
4.4.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评价模型 |
第5章 构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建议 |
5.1 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促进联盟的发展 |
5.2 发挥政策引导的积极作用,大力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 |
5.3 营造图书馆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促进联盟的建设 |
5.4 发挥省市大图书馆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实践工作 |
5.5 加强平台建设,为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创造条件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6.2.1 论文的创新点 |
6.2.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8)论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其信息服务 ——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及其信息服务 |
2.1 图书馆数字化与数字图书馆 |
2.1.1 图书馆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及其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2.1.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状况 |
2.2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的特征及作用 |
2.2.1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的特征 |
2.2.2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的作用 |
2.3 图书馆数字化的基本运作模式 |
2.3.1 国外图书馆数字化的运作模式 |
2.3.2 中国图书馆数字化运作模式 |
2.4 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
2.4.1 一般网络信息服务的类型 |
2.4.2 新型网络信息服务介绍 |
第3章 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及信息服务建设现状 |
3.1 济南市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状况 |
3.1.1 数字化建设的演变 |
3.1.2 成立区域图书馆联盟 |
3.1.3 提升硬件设备水平 |
3.1.4 数字资源建设 |
3.2 济南市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概况 |
3.2.1 通借通还 |
3.2.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3.2.3 信息资源开发服务 |
3.2.4 用户教育 |
3.2.5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 |
3.2.6 电子阅览室服务 |
3.2.7 其他特色服务 |
第4章 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济南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
4.1.2 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 |
4.1.3 资源库建设质量不高 |
4.1.4 人才专业素质问题突出 |
4.1.5 信息服务质量存在很大欠缺 |
4.2 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信息服务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4.2.1 各方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不到位 |
4.2.2 政府投入不足 |
4.2.3 投资体制不完善 |
4.2.4 重复建设和投资结构不合理 |
4.2.5 职工知识结构及单位用人机制的欠缺 |
第5章 加强地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思路和策略 |
5.1 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
5.2 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
5.3 制定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法律和标准 |
5.4 抓好核心资源库建设 |
5.4.1 借鉴国外经验 实现全球资源共享 |
5.4.2 做好数据库建设 实现真正意义的图书馆数字化 |
5.5 培养和引进人才,构建强大的人才支持 |
5.5.1 实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 |
5.5.2 建立优秀人才引进机制 |
5.5.3 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
第6章 部分市场化运营——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改革的未来走向 |
6.1 国外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投资体制分析 |
6.2 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公益性与市场化分析 |
6.2.1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市场化改革要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不动摇 |
6.2.2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
6.2.3 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性与市场化改革的可行性 |
6.3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
6.3.1 坚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原则 |
6.3.2 坚持文化事业的公平性原则 |
6.3.3 坚持文化事业的基础性与高层次相结合的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现状述评 |
1.4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相关理论研究 |
2.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
2.1.1 图书馆知识服务 |
2.1.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
2.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 |
2.2.1 能力的界定 |
2.2.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界定 |
2.2.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特点 |
2.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形成机制 |
2.3.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内生机制 |
2.3.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外生机制 |
2.4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结构 |
2.4.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构成 |
2.4.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结构模型 |
2.4.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层次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数字图书馆知识获取能力 |
3.1.1 数字图书馆知识获取能力界定 |
3.1.2 数字图书馆知识获取流程 |
3.1.3 用户知识需求获取能力 |
3.1.4 知识资源获取能力 |
3.1.5 数字图书馆知识获取能力影响因素 |
3.2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能力 |
3.2.1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能力界定 |
3.2.2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流程 |
3.2.3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能力分析 |
3.2.4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能力影响因素 |
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能力 |
3.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能力界定 |
3.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流程 |
3.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能力分析 |
3.3.4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能力影响因素 |
3.4 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能力 |
3.4.1 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能力界定 |
3.4.2 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能力分析 |
3.4.3 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能力影响因素 |
3.5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构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4.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概述 |
4.1.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的目的 |
4.1.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的内容 |
4.1.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的意义 |
4.1.4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4.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方法 |
4.2.1 评价方法概述 |
4.2.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3.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4.3.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应用研究 |
5.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5.1.2 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 |
5.2 数据分析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数据分析方法 |
5.2.3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
6.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6.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体系 |
6.2.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的本质 |
6.2.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体系构建 |
6.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策略 |
6.3.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培育 |
6.3.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 |
6.3.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拓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基于信息需求和信息意识的少儿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少儿图书馆信息服务 |
2 信息需求在少儿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3 加强少儿图书馆员和读者信息意识的培养 |
4 结语 |
四、21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浅论(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信息交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研究[D]. 温恩羲. 重庆大学, 2019(01)
- [3]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机制研究 ——以LibGuides平台为例[D]. 王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6]美国泛在图书馆服务研究[D]. 张瑜.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7]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构建模式研究[D]. 欧亮. 西南大学, 2011(10)
- [8]论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其信息服务 ——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D]. 侯小斐. 山东大学, 2010(03)
- [9]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刘佳. 吉林大学, 2010(08)
- [10]基于信息需求和信息意识的少儿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 李佰承,曲乃云,郑啸霆.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