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贵宾,刘良,魏春景,肖益林,焦淑娟,吕增,张立飞[1](2021)在《中国变质岩研究近十年新进展》文中提出变质岩是组成硅酸盐地球的三大岩石之一,对了解深部地壳的组成和地壳演化、研究地壳热结构历史记录、恢复变质岩原岩建造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变质岩学科在超高压/高温变质作用、相平衡、变质流体以及变质岩地球化学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又相继在柴北缘野马滩、南阿尔金、东昆仑、北秦岭及西南天山的不同类型岩石中发现了柯石英、斯石英假象(副象)以及其他一些特征的超高压变质指示矿物和结构,确定了这些超高压变质带的野外分布特征。在超高温变质作用研究方面,识别并确定了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超高温变质岩石的出露规模,准确的变质时代和时间尺度的限定以及P-T-t轨迹的构建,尤其是在进变质阶段的确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变质相平衡研究方面,在热力学数据库和矿物相及熔体活度模型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模拟计算软件GeoPS,建立了基于ACF组分分析的变质基性岩完整相平衡关系;同时在深熔作用与花岗质岩石成因的定量模拟方面也有重要进展。在矿物温压计研究方面,首次建立了与斜长石无关的GBAQ压力计、二云母压力计和白云母Ti温度计。在元素地球化学方面,高场强元素(如Ti、Nb、Ta、Zr、Hf等)和卤族元素(如F、Cl、Br和I)在变质脱水过程中的迁移和分异,以及变价元素(如V、Fe、W和Mo等)对指示氧逸度的变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变质流体研究方面,对俯冲带高压-超高压流体活动的证据、流体成分的确定及流体活动时限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成贤康[2](2021)在《安家岭煤矿9号煤层陆源碎屑物源分析及其对微量元素锂富集的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宁武煤田石炭-二叠纪煤层中铝、锂及稀土等元素富集,是煤型关键金属潜在有利区。平朔矿区安家岭煤矿9号煤中Al、Li和稀土等元素的富集受到陆源碎屑的控制,但对导致Li等关键金属的富集程度及元素富集组合这种差异的原因没有深入系统的分析。本文选取安家岭9号煤层(包括顶底板及夹矸)为研究对象,基于矿物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综合利用偏光显微镜、XRD、Raman、ICP-OES、ICP-MS和LA-ICP-MS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安家岭9号煤层中的矿物特征、元素的含量、分布规律和年代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安家岭9号煤层中锂富集的控制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安家岭9号煤层的Si O2、Ti O2、Ca O、P2O5和Al2O3的含量较高。从垂向分布图上来看,Si O2、Al2O3、Na2O、Ti O2、Fe2O3、K2O、Mn O和Mg O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在夹矸及顶底板中含量高,在煤中含量较低。安家岭9号煤层中Li的含量在夹矸中最为富集,其含量高达368ppm;在煤和底板中次之,含量介于20.00~266ppm;在顶板中含量最低,其含量为11.70ppm。Li含量与烧失量(LOI)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Li主要赋存于无机质中,安家岭9号煤层Li主要受到陆源控制的影响。稀土元素在煤中富集且煤中稀土元素总量要比夹矸中的含量要高,表明稀土元素更容易富集在煤中;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均呈现明显的左倾趋势,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在Eu处具有明显的“V”型,表示受到陆源碎屑的供给;Ce处没有明显的“V”型,Ce基本无异常。通过Al2O3/Ti O2等主微量元素比值和Si O2-Ti O2等主微量元素图解反映富Li和不富Li样品的母岩类型以火成岩为主,并有部分变质岩和沉积岩,但不富Li样品源岩中有更多沉积岩的加入。通过La-Th-Sc、Th-Sc-Zr/10和DF(A-P)MT等构造背景判别图解确定富Li和不富Li样品的物源区一致,都为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内蒙古隆起。(2)XRD结果显示,安家岭9号煤和夹矸中的矿物主要由高岭石、勃姆石和方解石组成。煤和夹矸中最稳定的矿物为高岭石,煤中高岭石平均含量为74.46%,夹矸中高岭石平均含量为77.57%。夹矸中顶板和顶底板中主要矿物基本一致,都是由石英、长石、白云母、镁闪石和高岭石组成。其中顶板中高岭石含量最低,含量仅为4.85%,而底板中高岭石含量相对较高,含量为23.4%,这可能是导致Li富集的原因。激光拉曼实验结果显示,重矿物含量占比在整个煤层中具有差异性,其中顶板中重矿物中比例最大的重矿物为榍石,锆石次之;煤中重矿物中比例最大的重矿物为榍石,其次为黑云母;夹矸和底板中重矿物中比例最大的重矿物为黑云母,其次为榍石。研究区9号煤层以稳定和中等稳定重矿物组合为主。通过重矿物组合特征及重矿物特征指数ATi、ZTR等反映出研究区源岩类型主要为酸性岩浆岩,并且含有部分变质岩和沉积岩。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煤层顶底板砂岩的碎屑组分,结果显示煤层顶底板砂岩碎屑组分主要为石英和岩屑,其次为长石。其中石英颗粒中是以单晶石英为主,而且单晶石英类型都表现为以花岗岩型单晶石英为主,部分变质岩型单晶石英和沉积岩型单晶石英;富Li程度相对较高的底板发现有溶蚀港湾状的岩浆岩型单晶石英,而富Li程度低的顶板未发现。多晶石英类型主要为变质岩型多晶石英;岩屑类型主要为火成岩岩屑,其次为沉积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根据砂岩碎屑组成及含量比反映出母岩类型主要为火成岩,并含有少部分沉积岩和变质岩。根据Dickinson的Qt-F-L,Qm-F-Lt三角图解表明顶底板样品的源岩主要来源于具有造山带性质的内蒙古隆起。(3)通过对9号煤层顶底板砂岩中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顶板中碎屑锆石年龄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占比94%,年龄介于322.6±7.2~292.7±7.1Ma,主要峰值年龄为~302.9Ma;前寒武年龄介于2513±27~1896±36Ma,主要峰值年龄为~1919.9Ma、2029Ma和2518Ma。底板中碎屑锆石年龄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占比82%,年龄介于326.3±8.9~295.5±9.7Ma,主要峰值年龄为~303Ma;前寒武年龄介于2525±28~1714±36Ma,主要峰值年龄为~1914Ma、2113Ma和2479Ma。锆石CL图像及Th/U比值表明晚古生代锆石为岩浆锆石。锆石CL图像及Th/U比值表明晚古生代锆石为岩浆锆石。通过构造背景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的对比,认为这些锆石主要来源于华北北缘的内蒙古隆起。但底板碎屑锆石中~303Ma峰值年龄的锆石可能来自于内蒙古隆起上同时期的火山灰,随后,由于古亚洲洋的持续南向俯冲内蒙古隆起发生了强烈的抬升,年龄为~303Ma的侵入岩被抬升到地表,为9号煤层顶板提供碎屑物质。结合上述不同分析方法表明安家岭煤矿9号煤层富Li和不富Li沉积物物源区位置都为距离不远的、具有再旋回造山带和活动大陆边缘性质的内蒙古隆起,但其源岩类型有所差异:1)富Li程度较高的煤层、夹矸和底板中粘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这可能导致了Li的富集。2)富Li和不富Li沉积物源岩类型都是以花岗岩等火成岩为主,并且含有部分沉积岩和变质岩。但是不富Li样品源岩中有更多沉积岩的加入,而富Li样品源岩中存在火山灰物质的加入。
赵伊[3](2021)在《大别造山带橄榄岩地幔属性与壳幔相互作用》文中认为岩石圈地幔是地球深部最重要的物质传输和能量交换的场所,是连接浅层地壳和深部地幔的关键纽带,在壳幔相互作用、地壳生长分异以及矿产资源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质体中的地幔橄榄岩以及地幔交代岩是记录俯冲带深部地幔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了大别造山带的代表性岩体——毛屋超镁铁质岩体作为研究对象,为探索俯冲带岩石圈地幔复杂壳幔相互作用提供突破口,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手段,旨在:(1)察明华北克拉通南缘地幔属性与岩石成因;(2)揭示活动大陆边缘的地幔楔的含水性与传输过程。(3)探讨地幔楔中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复杂的交代作用。具体内容如下:(1)毛屋方辉橄榄岩经历复杂的地幔过程:来自岩相学证据。毛屋方辉橄榄岩在岩相学上划分为4个期次(M1-M4):M1为地幔浅部尖晶石相矿物组合,斜方辉石(Opx1)、尖晶石(Spl)和橄榄石(Ol1)以细粒包裹体形式赋存于斜方辉石斑晶(Opx2)中;M2代表峰期矿物组合,粗粒Ol2和Opx2变斑晶,平衡于石榴石斑晶,且Opx2内部含有残余Ol1包裹体;M3为退变质阶段,斜方辉石变斑晶中出溶大量的单斜辉石和铬尖晶石(Cr-Spl),石榴石变斑的边缘发育Opx+Cpx+Cr-Spl的放射状后成合晶;M4为晚期含水矿物,包括钛斜硅镁石、金云母以及沿着基质裂缝生长的白云石细脉。(2)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来自华北克拉通地幔楔残余。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全岩具有高Mg#值(高达92.4)和Ni O含量(0.253~0.323 wt.%),较低的Al2O3(0.08~0.76 wt.%),Ca O(0.05~0.32 wt.%)含量,具有难熔地幔的特征。毛屋橄榄岩与大别-苏鲁造山带中M型橄榄岩相似,明显区别于C型橄榄岩。橄榄石Fo值(0.92~0.93)、Ni O(0.316~0.493 wt.%)和Mn O(0.028~0.191 wt.%)含量高,明显区别于堆晶成因和交代成因的橄榄岩,是华北克拉通陆下岩石圈地幔楔经历了~20-30%部分熔融的残余。(3)石榴辉石岩脉:难熔地幔橄榄岩与富硅熔体反应的产物。石榴辉石岩的石榴石变斑晶中有残留的橄榄石包裹体,且全岩具有较高的Mg#值(83~91)和Ni(963~2353 ppm)含量,在PGE含量和分配模式上继承了方辉橄榄岩的特征,并富集LREE和LILE等不相容元素,记录了俯冲板片携带的壳源成分熔/流体交代作用。因此,毛屋石榴辉石岩是地幔楔橄榄岩与低于30%壳源富Si熔体反应的产物。(4)橄榄岩中锆石揭示古特提斯洋携带沉积物对地幔楔的长期改造。方辉橄榄岩和辉石岩中存在原位锆石,并具有复杂的U-Pb年龄分布(1892±23 Ma至99±4 Ma)。残余岩浆锆石显示出核-幔-边结构,内部含有石英和斜长石包裹体,具有元古代复杂的年龄分布特征。交代锆石具有早古生代到三叠纪之前的U-Pb年龄,由于受熔/流体溶解和改造作用,核部被溶蚀,幔部和边部包裹有石榴石、斜方辉石、橄榄石和白云石等矿物。变质锆石内部无明显结构特征,年龄集中在227±6 Ma。这些复杂的U-Pb年龄说明在早古生代(~450Ma),强烈的硅酸盐熔体交代作用将壳源沉积物中元古代的碎屑锆石带入了克拉通地幔楔。方辉橄榄岩和辉石岩中交代锆石年龄范围在421±8 Ma到256±6 Ma,具有高的Th、U和HREE含量,Ce和Eu异常,以及正的εHf(t)(+0.6~+8.2)。锆石中碳酸岩矿物包裹体与橄榄岩基质中豆荚状和细脉状的白云石和菱镁矿,都表明伴随着长期的古特斯洋板片俯冲,在含有辉石岩脉的地幔楔中存在长期的碳酸盐熔体交代氧化作用。另外,变质锆石具有三叠纪年龄(~227±6 Ma),亏损HREE和负的εHf(t)(-13.4~-2.9),记录了华北克拉通与扬子板块陆-陆碰撞的超高压变质事件。这些证据揭示了从大洋俯冲到大陆碰撞的过程中,克拉通地幔楔存在长期的交代作用,并且克拉通边缘的地幔楔是重要的储库和过滤器,调节了金属和挥发性元素在俯冲带中的循环。(5)石榴辉石岩水含量对地幔楔水的传输及水分布不均一性的影响。毛屋石榴辉石岩由于不同的熔/岩比划分为贫石榴石辉石岩(石榴石含量<20wt.%)和富石榴石辉石岩(>60 wt.%)。贫石榴石辉石岩形成于低熔/岩比,具有较高的Mg#值(高达91)和Ni(高达2353 ppm)含量;富石榴石辉石岩中石榴石富集LREE、LILE等不相容元素,代表了熔体具有壳源组分。贫石榴石辉石岩的水含量为89~142 ppm,H2O/Ce比值为7~506,与MORB源区相似;富石榴石辉石岩的水含量为266~609 ppm,H2O/Ce比值为84~648,高于EM和OIB源区,与推测的HIMU和弧岩浆地幔源区下缘相似。因此,具有高水含量和H2O/Ce比值的富石榴石辉石岩更接近反应熔体的水含量,而具有最低水含量和高Mg#值的贫石榴石辉石岩由于受到橄榄岩围岩的缓冲作用,存储了较少的水。不同辉石岩水含量的对比表明,在辉石岩形成过程中携带了不同程度的水进入地幔楔。因此,传输的水含量不同使得俯冲带地幔楔中的水产生了不均一分布。俯冲板片产生的壳源流体与上覆大陆岩石圈地幔楔橄榄岩在板片-地幔界面反应生成辉石岩,大量水储存在这些地幔交代岩中。最终地幔楔的水化促进了水向深部地幔的迁移,对地球的水循环产生了影响。(6)纯橄岩记录多期碳酸盐交代作用。纯橄岩中发现有不同产状的碳酸盐矿物:第一种为纯橄岩捕获的碳酸盐熔体形成的菱镁矿巨晶,内部发生不混溶现象形成方解石和透辉石等包裹体;第二种是在>2.5 GPa条件下,白云质熔体与斜方辉石反应形成菱镁矿和单斜辉石;第三种是方解石细脉与菱镁矿反应,在脉体边缘产生白云石。毛屋纯橄岩中单斜辉石的Ca O含量和Mg#值极高,Al2O3和Ti O2含量较低,具有高(La/Yb)N和低Ti/Eu的碳酸盐交代特征,且富集Th、U、Sr(高达2273 ppm)和LREE,以及高的87Sr/86Sr比值(0.7079~0.7097),说明纯橄岩中单斜辉石是受碳酸盐交代作用形成的。碳酸盐矿物具有较低的δ13CV-PDB(-19.7~-15.6‰)和较高的δ18OV-SMOW(18.1~28.1‰),表明交代介质主要来源于沉积碳酸盐和有机碳组分。因此,毛屋纯橄岩中的碳酸盐矿物是在大陆板块俯冲碰撞之前,大洋板片携带沉积碳酸盐和沉积有机碳进入到地幔楔中,发生氧化分解后形成碳酸盐熔体交代地幔楔橄榄岩而形成的。从洋壳俯冲过程中产生的碳酸盐熔体交代了地幔楔橄榄岩,并裹挟了碳酸盐沉积物形成熔体囊,白云质熔体与斜方辉石反应形成菱镁矿。最后大陆板片俯冲脱水熔融形成富CO2流体,碳以多种形式在俯冲带中迁移。地表的沉积碳酸盐和有机碳经俯冲板片运移到深部地幔楔,并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赋存于橄榄岩中,最终折返回地表,实现了沉积碳库与地幔楔之间复杂的碳循环过程。
于永杰[4](2021)在《俯冲地壳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行为 ——以北大别混合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壳部分熔融既可以影响造山带的流变学特征,引起造山带的坍塌;也是壳内物质迁移、演化的重要方式,对大陆地壳成分由镁铁质向安山质的转变、各类岩浆型矿床的形成意义重大。麻粒岩-混合岩-花岗岩作为部分熔融的相关产物为研究部分熔融过程中熔体成分的变化、花岗岩成因、熔融反应的影响因素等科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对象。最近的研究显示,熔融过程中矿物的行为是影响熔体和残留体化学组成的直接原因;矿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差异和成分变化还可以用来反演熔融反应的条件。北大别高温超高压变质带广泛发育碰撞后的岩浆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岳西和罗田两大混合岩化的构造穹窿为研究深熔过程中矿物的行为及后续熔体成分的演化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对北大别落儿岭和新铺沟混合岩以及温泉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几种长英质脉体的形成机制、熔体中矿物不同的成因类型及其对熔体元素、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在落儿岭混合岩露头识别出与深色体互层的较细脉体和高角度穿切层状混合岩的较粗脉体。前者显微镜下具有花岗结构,与深色体渐变接触,且含低二面角长石、港湾状石英颗粒边界等熔融证据,指示其为深熔过程形成的原位浅色体。后者与相邻的混合岩突变接触,显微镜下具有典型的自形结构和大的钾长石颗粒,指示其代表了熔体短距离迁移演化的异位浅色体。锆石U-Pb定年记录了深俯冲原岩从晚三叠世降压折返以及碰撞后白垩纪的深熔事件。识别出的转熔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温度计和角闪石Al压力计给出5.6 kbar和688℃的温压条件。转熔角闪石的出现和角闪石中黑云母包裹体指示形成混合岩的熔融机制为黑云母加水熔融。落儿岭和新铺沟混合岩中的角闪石分为转熔和变质两种类型:变质角闪石Eu/Eu*=0.48~0.57,REE=817~875ppm;转熔角闪石Eu/Eu*=0.67~2.75,REE=9~122 ppm且含黑云母、斜长石和石英包体。变质角闪石只在部分深色体中发现,而浅色体中只观察到转熔角闪石,说明主要是转熔角闪石引起了熔体成分的改变。角闪石的加入引起熔体HREE的升高,异位浅色体中不见角闪石却具有相关的特征说明在熔体迁移的过程中角闪石已经被完全溶解。对于北大别混合岩和花岗岩中的斜长石,识别出变质、转熔和岩浆结晶三种类型:转熔斜长石An值最高(An31-34),变质斜长石次之(An28-31),而岩浆结晶斜长石最低(An8-27)。转熔斜长石和变质斜长石出现在深色体中而岩浆结晶斜长石出现在浅色体中。深色体中的斜长石含定向黑云母包体和细粒石英包体,浅色体中的斜长石无包体且与蠕状石、低二面角石英等熔体假象相邻。前人对反应物和产物中涉及斜长石的不一致熔融反应的研究发现产物具有更高的An值,这一点与我们的结果一致。由于转熔斜长石较结晶斜长石早结晶,按鲍文反应序列转熔斜长石会具有更高的An值。而异位浅色体中极低An值的斜长石可能反映了熔体经历一定程度的斜长石分离结晶。北大别混合岩和花岗岩中独居石、榍石具有变质、转熔和熔体结晶几种不同的成因类型。转熔和熔体结晶独居石出现在原位浅色体;原位浅色体中有变质、转熔榍石出现,深色体中含有转熔榍石,而花岗岩中含岩浆结晶榍石和变质榍石。它们U-Pb定年结果与白垩纪岩浆锆石年龄一致。它们的Sm-Nd同位素组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范围:独居石εNd(t)值变化较小(-15.5~-21.3),榍石εNd(t)值变化较大(-12.4~-22.3)。浅色体中的榍石和独居石的εNd(t)值都与全岩达到了平衡,而深色体中的榍石与全岩没有达到Nd同位素的平衡,全岩具有更高的εNd(t)值。较粗脉体中的榍石和独居石Sm-Nd定年给出了白垩纪的年龄114±38Ma,说明高比例熔融时实现了 Sm-Nd体系的再平衡;而较细脉体中的独居石则给出了部分重置的Sm-Nd等时线年龄493± 69 Ma,说明低比例熔融时只会发生Sm-Nd体系的部分再平衡。独居石中DPb>DNd也支持其U-Pb记录白垩纪年龄而Sm-Nd记录原岩信息。鉴于熔体中水含量对独居石和榍石的溶解速率起到了控制的作用,我们得出熔体中水含量在相关同位素体系的解耦中起到一定作用。
杜后发[5](2021)在《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文中认为江西九瑞矿集区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大别造山带以南,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该矿集区赋存于石炭纪地层中层状矿体的成因仍存诸多争议,是否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选择位于矿集区东南端发育层控矽卡岩型矿体和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鸡窝铜矿床,进行矿区地质学、岩体地质学、矿床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系统研究,重点探讨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同位素组成特征、成矿地质过程、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并建立成矿模式。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1)金鸡窝花岗闪长斑岩具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的同熔型(Ⅰ型)花岗岩类岩石特点,成岩年龄为144±1Ma,属于燕山早期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εHf(t)值为-4.09~-8.61,两阶段模式年龄(TCDM)为1.46~1.68Ga(均值为1.57Ga),与壳源岩石(>1.6Ga)重熔作用有关。(2)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其次为胶状黄铁矿、闪锌矿、白铁矿等,占总量的65%~85%。据黄铁矿显微组构特征,可以分为同生沉积期的黄铁矿(PyⅠ)、变质期的黄铁矿(PyⅡ)、矽卡岩-热液期的黄铁矿(矽卡岩晚期阶段(PyⅢ)和热液阶段(PyⅣ))四种类型。黄铁矿(PyⅠ)可以进一步分为胶状黄铁矿(PyⅠ-1)和纹层状黄铁矿(PyⅠ-2)两种。(3)PyⅠ-1和PyⅠ-2有相同矿化作用的元素组合和较低的Co/Ni(<0.001~0.72),但PyⅠ-1与PyⅠ-2相比,富集Bi、Cu、Pb、Zn、Ag、Au、Mn等微量元素,可能反映了其形成于早期深部含金属硫化物的热液与海水混合快速沉淀阶段。PyⅡ富含Co、Ni、As,Co/Ni为0.03~6.19。PyⅢ和PyⅣ黄铁矿的Co、Ni含量及Co/Ni(1.07~29)变化较大,与矽卡岩-热液型黄铁矿特征相似;PyⅢ与PyⅣ相比,相对富集Co和Se,亏损As、Cu、Pb、Zn、Ag、Au。(4)PyⅠ-1中Cu、Pb、Zn赋存在黄铁矿晶格中,如Cu++Au3+(?)2Fe2+置换方式存在;其它类型黄铁矿中这些元素通常是细分散机械混入物。PyⅡ、PyⅢ、PyⅣ黄铁矿富集Co和Ni,两者显着正相关,以等价替代Co2+(?)Fe2+、Ni2+(?)Fe2+进入黄铁矿晶格中;Au在黄铁矿中以固溶体Au+的形式存在。(5)黄铁矿相对衍射强度高的晶面为(311)和(200),衍射峰尖锐且各特征衍射峰半高宽(FWHM)小,其晶胞参数a=5.4012~5.4365(?),空间群为Pa-3(205),Vol=157.56~160.68(?)3,其平均值分别为a=5.4243(?)、Vol=159.56(?)3,明显高于其理论值(5.4175(?)、159.01(?)),可能归因于Co、Ni、As、Cu+、Au+等微量元素类质同象进入黄铁矿晶格。PyⅠ→PyⅣ、PyⅢ→PyⅡ的拉曼谱峰Eg、Ag、Tg(3)的散射强度(I)和半高宽(FWHM)逐渐降低,与其形成温度逐渐升高有关。(6)矿区有两类硫同位素组成,一类是层状矿体黄铁矿δ34S值介于-0.3‰~+4.6‰,其中胶状黄铁矿(PyⅠ-1)和纹层状黄铁矿(PyⅠ-2)δ34S峰值与热变质期(PyⅡ)和矽卡岩-热液期(PyⅢ和PyⅣ)黄铁矿δ34S峰值具有明显差别,暗示本区硫可能存在两种硫源;另一类是围岩中黄铁矿δ34S值为-39.1‰~-45.1‰,说明此类硫是海水硫酸盐通过细菌还原作用所致。(7)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数据相对集中,μ值介于9.21~9.47之间,均值为9.39,K值变化范围为3.49~3.85,均值为3.74,含放射性铅少,为深源铅,具有壳幔混源特征。(8)江西金鸡窝铜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胶状黄铁矿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期,富集成矿元素,起着矿源层作用;而由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造成矿石组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自身带来大量的含矿热液形成金属矿物和沿碳酸盐岩地层顺层交代形成层控矽卡岩型矿体。
王思翔[6](2021)在《多米尼加瑞三环混杂岩中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大洋俯冲为板块运动提供了直接驱动力,在板块俯冲的过程中可导致地震活动、火山喷发、成矿作用及地幔不均一性等系列重大地质事件的发生。大洋俯冲带是壳幔物质交换和洋壳物质再循环回到地幔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大洋俯冲带内广泛出露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可以示踪俯冲过程中的变质演化轨迹以及其过程中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效应,而且还可以为俯冲带内流体性质和活动提供最直接的制约。位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瑞三环地区的混杂岩体(the Rió San Juan Complex)是早白垩纪至第三纪大安的列斯洋内俯冲带折返的弧前和增生楔部分,代表了大洋俯冲隧道的残留,为研究大洋俯冲带变质演化及折返动力学机制提供了天然的理想实验室。瑞三环蛇纹混杂岩体北部普遍发育硬玉富集的岩石,是研究大洋俯冲带流体活动的天然载体。通过对该区内硬玉富集的岩石进行详细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富硬玉岩中的锆石形态较为自形,粒径较大,具有明显的岩浆振荡环带,含有少量的矿物包裹体如白云母、榍石、钠长石。对环氧树脂靶上的锆石采用SIMS U-Pb定年分析和原位薄片中锆石采用LA-ICPMSU-Pb定年分析,两者均给出了相对一致的结果,为121-113 Ma。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陡峭LREE-HREE配分模式、明显的Ce元素正异常(Ce/Ce*=44.7-167)、相对较弱的Eu负异常(Eu/Eu*=0.71-0.99),以及较高的Th/U 比值(>0.1)。锆石SIMS分析给出了相对均一的δ18O值,主要集中在5.0-5.8‰范围内,具有与地幔相似的氧同位素组成。结合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原位分析表明,富硬玉岩中的121-113 Ma锆石是残留的岩浆锆石,其年龄代表了富硬玉岩原岩年龄,富硬玉岩的原岩为火成岩。由于未发现形态良好且具有环带的硬玉以及与硬玉同期结晶的锆石等表明瑞三环地区的硬玉岩为流体交代变质成因(R型)。对瑞三环混杂岩体北部广泛出露的高压榴辉岩和蓝片岩开展了详细的原位微区矿物学研究,结果发现榴辉岩和蓝片岩中的石榴石均保留有复杂的主量和微量元素成分环带。榴辉岩中的石榴石核部相对富铁铝榴石(Alm57-58Prp14-16GrS20-22Sps4-5),边部相对富钙铝榴石(Alm51-54Prp17-21Grs24-26Sps2-3),从核到边钙铝榴石含量和Mg#升高,表明石榴石是在升温升压的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石榴蓝片岩中的石榴石核部锰铝榴石含量相对较高(Alm56-58Prp4-5Grs28-30Sps4-6),边部钙铝榴石含量相对较高(Alm53-57Prp5-7Grs34-38Sps0.4-0.7),从核到边钙铝榴石含量和Mg#均具有明显升高的趋势,锰铝榴石有下降的趋势,同样指示石榴石是在升温升压的条件下形成。根据Nikitina and Simakov(1994)提出的榴辉岩压力计和Nakamura(2009)提出的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限定了榴辉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53℃,27 kbar。选取典型的榴辉岩进行锆石原位U-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研究。锆石岩相学观察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特征,锆石自形程度较好,粒径较小,多在100 μm左右,具有明显振荡环带,少数为无环带。SIMS U-Pb定年结果显示锆石U-Pb年龄分布范围较广,为2613-149 Ma。SIMS原位O同位素分析发现锆石δ18O值变化范围较大为4-12‰,多数集中在6-10‰,大于地幔氧同位素值。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锆石在微量元素组成上具有较为陡峭的稀土配分模式、明显的Ce元素正异常(Ce/Ce*=3.50-244)、Eu元素负异常(Eu/Eu*=0.11-0.79),和较高的Th/U比值(>0.1)。结合前人对于瑞三环混杂岩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些锆石来源于俯冲作用发生之前俯冲板片之上沉积的碎屑锆石,这些碎屑锆石来自于周围的陆壳,主要是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地区。
周安泰[7](2021)在《大别造山带宿松变质杂岩主期变质温压条件分析及锆石年代学研究》文中提出宿松变质杂岩位于大别造山带南缘,夹于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和扬子板块前陆褶皱冲断带之间。前人围绕其变质程度、变质演化过程和变质及形成时限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以下三点问题仍未明确,其一,宿松变质杂岩经历了怎样的俯冲-折返过程,中浅层次的俯冲深度是否具有普遍性;其二,该地块是否有更古老的地质体参与俯冲折返;第三,其原岩形成时限和构造归属。因此,本文针对宿松变质杂岩开展了系统性的岩相学、矿物成分、温压条件、P-T轨迹和锆石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工作,并深入探讨其俯冲深度与俯冲-折返机制、原岩形成时限与构造归属及~1.4Ga石榴斜长角闪岩地质意义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主期变质温压条件:宿松变质杂岩中石榴斜长角闪岩、石榴云母片岩和石榴云母石英片岩的矿物组合完备,适合开展温压条件评价工作。本次研究在矿物成分分析和合理选取主期变质成分的基础上,应用多种地质温压计进行对比求解,给出的主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470~590℃和P=0.8~1.15GPa,处于绿帘角闪岩相到角闪岩相范围,表明宿松变质杂岩普遍经历了中浅层次的俯冲深度。(2)变质演化过程:基于矿物成分和岩相学分析结果,宿松变质杂岩石榴斜长角闪岩具有四个阶段的变质矿物组合。温压条件分别为M1阶段582~617℃和0.84~0.91GPa;M2阶段652~669℃和1.04~1.08GPa;M3阶段627~642℃和0.58~0.61GPa;M4阶段400~500℃和0.1~0.3GPa。构建的顺时针P-T轨迹展示了早期相对较慢的俯冲→快速的折返→晚期缓慢抬升的俯冲-折返样式。暗示出宿松变质杂岩俯冲-折返机制可能为:早期在大洋板片的拖曳作用下俯冲,于中下地壳深度解耦,因浮力或挤压作用快速抬升至近浅表,最后再缓慢抬升至地表。(3)年代学研究:于宿松县别河地区首次解体出形成时代为1381±25Ma的石榴斜长角闪岩地质体,其记录的~1.4Ga岩浆活动很可能是对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过程的响应。该地块超基性岩与闪长岩岩脉的侵入时代为早白垩世。石榴云母片岩样品给出六组年龄,其中早中生代变质年龄(加权平均年龄211Ma)应该代表折返阶段的退变质年龄。碎屑锆石具有2469Ma、2026Ma、1356Ma、747Ma和437Ma五个年龄峰值,其中2469Ma和1356Ma峰值年龄的两组碎屑锆石物源很可能为宿松变质杂岩中~2.5Ga斜长角闪岩及~1.4Ga石榴斜长角闪岩地质体。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415Ma,指示宿松变质杂岩原岩沉积时代的下限为早泥盆世。碎屑锆石年龄与扬子板块晚太古代(2.4~2.7Ga)、古元古代(~2.0Ga)及新元古代(700~900Ma)特征性年龄一致,进一步表明宿松变质杂岩具有扬子板块的属性。
王玲[8](2020)在《北大别变基性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大陆碰撞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演化和伴随着的深熔作用对理解深俯冲大陆地壳的折返机制以及碰撞后叠加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学位论文以中国大别造山带的北大别带变基性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其结果恢复了变基性岩经历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以及后期叠加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演化历史,并进一步探讨了叠加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构造成因机制。同时,对变基性岩在折返和碰撞后过程中深熔作用发生的条件、机制以及在此过程中矿物元素和同位素活动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这些成果将为大陆碰撞造山带根部岩石在形成后的叠加改造提供了新的制约。北大别变基性岩以石榴辉石岩和榴闪岩为主,并未发现新鲜的榴辉岩。这些变基性岩保存了五期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并记录不同的P-T-t条件。第一阶段矿物组合(M0)以含白云母、褐帘石、角闪石和透辉石包裹体的石榴石域为代表,限定的P-T条件为2.0-2.2 GPa和680-730℃,记录了一期进变质作用。第二阶段矿物组合(M1)以含绿辉石包裹体的石榴石域以及单斜辉石变斑晶核部(绿辉石)为代表,限定的P-T-t条件为>4GPa、886-915℃和232-227 Ma,记录了峰期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第三阶段矿物组合(M2)以单斜辉石变斑晶边部(透辉石)和其中包裹的石榴石和金红石矿物包裹体以及透辉石与斜长石的交生体为代表,限定的P-T-t条件为1.7-2.2 GPa、800-930℃和219-208 Ma,记录了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上述三期变质阶段发生在三叠纪大陆碰撞时期。第四阶段矿物组合(M3)以围绕在石榴石变斑晶周围由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磁铁矿组成的后成合晶、石英变斑晶周围由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组成的冠状体、单斜辉石变斑晶边部出溶的斜方辉石、靠近长英质脉体的基质角闪石为代表,限定的P-T-t条件为1.0-1.2 GPa、>800℃和-130 Ma。第五阶段矿物组合(M4)以围绕在石榴石变斑晶和石英变斑晶周围,由角闪石+斜长石+磁铁矿组成的后成合晶和远离长英质脉体的基质角闪石为代表,限定的P-T-t条件为0.52-0.71 GPa、697-791℃和-130 Ma,记录了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后两期变质阶段发生在早白垩世大陆碰撞后时期。北大别变基性岩在折返和碰撞后叠加改造过程中,经历了四期变质-深熔反应。第一期变质-深熔反应发生在超高压榴辉岩相向高压麻粒岩相转变阶段(227-219Ma),以单斜辉石变斑晶核部出现透辉石为特征。在此阶段,白云母和褐帘石发生脱水,绝大多数绿辉石在这个过程中丢失了部分硬玉组分,最终形成透辉石。只有少许绿辉石颗粒被新生长的石榴石包裹。这可能是北大别找不到新鲜榴辉岩的基本原因。同时,伴随着绝大多数褐帘石脱水部分熔融,熔体提取其中的LREE、Th、U、Sr元素,形成绿帘石。该过程也导致全岩长英质组分和LREE、Th、U、Sr含量的显着下降。第二期变质-深熔反应发生在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阶段(219-208Ma),伴随有单斜辉石变斑晶边部(透辉石)的生长和转熔锆石的形成。边部透辉石的生长,阻碍了后期变质作用对包裹在石榴石中的绿辉石的进一步改造。第三期和第四期变质-深熔反应发生在中压/高温变质作用叠加阶段(-130Ma),分别对应一期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一期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分别被近乎同时形成的两种成因类型的锆石和榍石记录。转熔锆石包裹石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多晶固体包裹体。深熔锆石无矿物包裹体。虽然转熔锆石与深熔锆石在REE配分上具有相似性,但是前者具有更高的REE、Y、Th、U、P、Nb、Ta含量。变质榍石位于核部,包裹石英、角闪石、金红石和钛铁矿等,具有低的REE,Y,Th,U,Nb,Ta和Zr含量,高Sr含量。转熔榍石位于边部,无矿物包裹体,具有更高的REE,Y,Th,U,Nb,Ta和Zr含量和更低Sr含量。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以包裹斜方辉石+斜长石的长英质脉体、绿色角闪石以及靠近长英质脉体的基质角闪石为标志。榴闪岩样品具有高硬玉组分的绿辉石,并且存在大量石英变斑晶,显着区别于石榴辉石岩的矿物组成。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折返历史,亦或者在受到叠加变质时处于不同的层位。无论如何,石榴辉石岩所记录的变质温度要高于榴闪岩,并伴随有更强烈的深熔作用。多数石榴辉石岩具有低SiO2(<45 wt.%)、Al2O3、Na2O、K2O、LREE、Th和U含量、高CaO、MgO和FeO含量以及不合理的Sr-Nd同位素组成。上述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三叠纪熔体提取事件有关。石榴辉石岩随着全岩LREE含量的升高,在稀土图解上从La到Nd元素逐渐出现上扬的趋势,而相对应样品中的单斜辉石和角闪石LREE配分模式表现出逐渐变富集的趋势。上述现象表明,熔体提取之后,石榴辉石岩又经历了 一期熔/流体注入事件,熔/流体性质从富水流体逐渐演变为含水熔体。多数榴闪岩具有高SiO2(>45 wt.%)、Al2O3、Na2O、K2O、LREE、Th 和 U 元素含量,低 CaO、MgO和FeO含量以及不合理的Sr-Nd同位素组成。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中,榴闪岩显示出特殊的Sm负异常现象,表明熔体提取之后,榴闪岩又经历了一期含水熔体注入事件。石榴辉石岩和榴闪岩性质上显着的差异表明,前者主要为熔体提取后的残留物,后者主要为熔/流体注入后的生成物。变基性岩中出现-130 Ma的转熔和深熔锆石以及变质和转熔榍石,表明在高温/中压变质作用阶段是熔/流活动较为强烈的时期。石榴石变斑晶后成合晶中角闪石的Al压力计计算结果显示,石榴辉石岩在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压力略高于榴闪岩,前者为0.70-0.71 GPa,后者压力为0.52-0.67 GPa。这个压力差异表明演化到晚期,榴闪岩位于石榴辉石岩的上方,下伏石榴辉石岩部分熔融后熔体发生提取,熔体向上迁移、注入,导致上覆榴闪岩的形成。因此,榴闪岩和石榴辉石岩可能是同一期高温/中压麻粒岩相叠加作用的产物。高温/中压变质作用发生在碰撞后裂断变质作用构造背景下,在早白垩世时期,碰撞加厚的造山带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为岩石圈底部提供热量,导致下伏的石榴辉石岩发生部分熔融,提取的熔体进入上覆的榴闪岩中,从而导致榴闪岩相对石榴辉石岩富集Si、Al、Na、K、LREE、Th和U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大差异。
林少伟[9](2020)在《北秦岭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研究 ——以松树沟榴闪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秦岭造山带地处我国中央造山带(秦岭-桐柏-大别-苏鲁)西部,是一个复合的造山系,记录了早古生代时期的大陆俯冲和弧陆增生事件以及中生代时期的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之间的陆陆碰撞事件。该造山系发育有大量奥陶纪和三叠纪时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是研究汇聚大陆边缘演化、俯冲带物质循环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北秦岭造山带是一个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在大陆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变质演化过程,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前人业已在北秦岭造山带中识别出了大量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但是关于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的变质过程和构造演化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有鉴于此,本学位论文选取了北秦岭造山带清油河、寨根、官坡和松树沟四个地区的榴闪岩、斜长角闪岩及其围岩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限定了北秦岭榴闪岩峰期变质时代,进而制约了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对四个地区的榴闪岩、斜长角闪和围岩片麻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分析研究。榴闪岩含有较高的MgO、Fe2O3、MnO和TiO2含量(MgO=5.48-6.16 wt.%,Fe2O3=15.10-24.22 wt.%,MnO=0.19-0.44 wt.%,TiO2=2.24-4.25 wt.%),围岩片麻岩含较高的 SiO2、Na2O、K2O 含量(SiO2=66.11-73.99 wt.%,Na2O=1.30-4.09 wt.%,K2O=0.84-4.05 wt.%),而斜长角闪岩的主量元素含量介于两者之间。围岩片麻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大部分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Eu*=0.25-0.42),以及较高的Th含量(11.6-20.8 ppm)。榴闪岩和斜长角闪岩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较低的Th含量(0.86-3.77 ppm)和 Th/U 比值(0.70-6.15)。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松树沟地区的榴闪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石榴石矿物学和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石榴石的主量元素研究表明,北秦岭松树沟榴闪岩的石榴石主要富集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存在明显的核-边成分环带特征。从核到边,镁铝榴石端元(Pyr)的含量逐渐升高(颗粒Ⅰ:7.9-18.0 mol%;颗粒Ⅱ:7.1-14.0 mol%),而锰铝榴石端元(Sps)的含量逐渐降低(颗粒Ⅰ:9.4-0.50 mol%;颗粒Ⅱ:8.7-2.1 mol%),从核至边具有连续增加的Mg#(0.11-0.22),且核部明显富集HREE、边部亏损HREE,是典型的进变质生长环带的特征,表明石榴石边部在变质峰期生长。结合详细的岩相学和石榴石矿物包裹体的观察,在北秦岭松树沟榴闪岩中识别出进变质、峰期以及退变质三期变质矿物组合。进变质矿物组合主要包括石榴石核部及其所包裹的角闪石、单斜辉石、石英和磷灰石包裹体;峰期矿物组合主要为石榴石边部及包裹的绿帘石、锆石和大量呈定向的Rt+Ap+Qz的棒状出溶体,表明该岩石可能曾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退变质矿物组合主要是石榴石“冠状边”的斜长石+角闪石的后成合晶。根据不同期次的变质矿物组合和矿物成分,计算不同变质阶段的变质温压条件。结果显示,进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为522-611℃/1.4-3.0 kbar;峰期阶段的变质温度为742-749℃;退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为726-764℃/7.3-8.3 kbar。综上,松树沟榴闪岩记录了从早期斜长角闪岩相经历升温升压达到峰期超高压榴辉岩相,而后经历近等温降压的退变质到后期斜长角闪岩相的变质演化轨迹。对松树沟榴闪岩中的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研究,识别出三组年龄:G1组为残留锆石核部,具有典型岩浆振荡环带,富集HREE,明显的Eu负异常,具有746±16Ma到720±7Ma的206Pb/238U年龄,表明榴闪岩的原岩结晶时代为新元古代时期。G2组锆石无环带或弱的振荡环带,具有陡峭的HREE配分型式,明显变化的Eu异常,属于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较大变化范围的206Pb/238U年龄,从547±17 Ma到492±15 Ma。G3组锆石主要为薄片中位于石榴石边部并与其平衡共生的原位锆石以及靶上部分锆石的边部,具有云雾状或冷杉叶状CL特征,206Pb/238U年龄范围为491-480 Ma(加权平均年龄为488±10Ma),富集MREE,亏损HREE,低Th/U比值(0.01-0.04)的特征,表明其形成于榴辉岩相变质阶段,代表峰期变质时代。综上所述,松树沟榴闪岩的原岩是来源于Rodinia超大陆在新元古代裂解出来的北秦岭微陆块,从寒武纪开始深俯冲并在488 Ma达到峰期榴辉岩相,而后发生折返经历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
张书凯[10](2020)在《苏鲁超高压造山带胡家林石榴单斜辉石岩变质作用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照胡家林地区位于苏鲁超高压造山带中部,石榴石-单斜辉石岩暴露在超镁铁质岩体上部,蛇纹石化纯橄岩位于它的下部,其围岩为花岗质片麻岩。根据石榴石的晶型特征,可将石榴石-单斜辉石岩划分为三种类型:等粒石榴石、残碎斑状石榴石和巨晶石榴石-单斜辉石岩。石榴石-单斜辉石岩具有向上凸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案,明显的Pb正异常以及高场强元素(例如Nb,Zr和Ti)的相对亏损,表明地幔源原岩被流体交代作用叠加。岩相学,矿物化学,相平衡模拟和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胡家林石榴石-单斜辉石的演化阶段如下:第一阶段:岩浆原岩的形成;第二阶段:伴随俯冲形成巨晶石榴石-单斜辉石岩;第三阶段:在大约215.0±5.7 Ma的初始折返阶段时期,形成具有石榴石+单斜辉石+钛铁矿+斜硅镁石矿物组合的残碎斑状或等粒状石榴石-单斜辉石岩;第四阶段:在206 Ma时期与斜绿泥石和韭闪石等含水矿物结晶相关的逐渐冷却和减压;第五阶段:在180-174 Ma时经历晚期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形成石榴石+单斜辉石+角闪石+绿泥石+绿帘石+钛铁矿的矿物组合,与剪切-拉伸裂缝或孔隙中的流体活动有关。峰期变质的P-T条件估计为4.5±0.5 GPa和800±50℃。在折返和降温过程中,记录了 1.0 GPa和710±30℃的退变质条件。从早期高铝单斜辉石到石榴石和后期透辉石的矿矿物转变分别记录了俯冲和折返期间的矿物变质演化。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胡家林石榴石-单斜辉石岩样品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817±40Ma和215±5.7Ma。1817±40Ma的古元古代年龄与华北克拉通地区广泛的岩浆和变质事件相吻合,可能代表其原岩的形成年代。215±5.7Ma则记录了胡家林石榴石-单斜辉石岩的变质年龄。
二、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变质岩研究近十年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进展 |
1.1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野马滩榴辉岩中首次发现柯石英及绿辉石中的多硅白云母出溶 |
1.1.1 野马滩榴辉岩中发现柯石英 |
1.1.2 超深俯冲绿辉石中多硅白云母的出溶证明大陆深俯冲约达200 km |
1.2 东昆仑榴辉岩及围岩片岩中首次发现柯石英 |
1.3 南阿尔金榴辉岩中的柯石英及斯石英假象 |
1.3.1 南阿尔金榴辉岩中首次发现柯石英 |
1.3.2 陆壳超深俯冲到斯石英稳定域地幔深度的新证据 |
1.4 北秦岭斜长角闪岩中首次发现柯石英 |
1.5 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多种类型岩石中发现超高压矿物证据 |
2 超高温变质作用研究进展 |
2.1 UHT变质作用的识别及其出露规模 |
2.2 UHT变质作用准确的变质时代和时间尺度的限定 |
2.3 UHT变质P-T-t轨迹的构建:进变质阶段的确定 |
3 P-T相平衡、温压计与变质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3.1 热力学数据库和矿物相、熔体活度模型的完善及热力学模拟软件的开发 |
3.2 基性岩的变质相平衡关系 |
(1)基于ACF组分分析建立的变质基性岩完整相平衡关系。 |
(2)基性岩高压-超高压变质相平衡关系研究。 |
(3)基性麻粒岩相平衡关系。 |
3.3 深熔作用与花岗质岩石成因的定量模拟研究 |
3.4 新型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的建立 |
3.5 变质反应动力学研究 |
4 变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5 变质作用与变质流体活动研究进展 |
5.1 俯冲带流体成分的研究 |
5.2 高压-超高压变质流体活动证据的识别 |
5.2.1 变质脉体 |
5.2.2 自然样品中的超临界流体 |
6 变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6.1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 |
6.2 变质原岩和流体交代作用的示踪 |
6.3 变质过程中氧逸度变化的示踪 |
6.4 变质过程中流体行为的示踪 |
7 变质年代学研究进展 |
7.1 同位素定年体系 |
7.2 变质流体年代学 |
8 结论 |
(2)安家岭煤矿9号煤层陆源碎屑物源分析及其对微量元素锂富集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论文的进度安排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位置 |
2.2 地层 |
2.3 矿区内地质构造及构造演化 |
2.3.1 矿区内地质构造 |
2.3.2 构造演化 |
2.4 沉积环境演化 |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样品的制备 |
3.3 实验分析方法 |
3.3.1 砂岩碎屑组分显微镜观测 |
3.3.2 XRD分析 |
3.3.3 In Via拉曼光谱仪 |
3.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 |
3.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 |
3.3.6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分析 |
第4章 煤中元素组成和分布特征 |
4.1 常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元素特征 |
4.3 稀土元素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矿物学和岩石学组成特征 |
5.1 砂岩碎屑特征 |
5.2 基于XRD的煤中矿物特征研究 |
5.3 基于拉曼的煤中重矿物特征 |
5.3.1 重矿物组合对源区指示原理 |
5.3.2 重矿物特征 |
5.4 小结 |
第6章 锆石年代学特征 |
6.1 碎屑锆石的形貌和微量元素 |
6.2 碎屑锆石的U-Pb年龄 |
6.3 小结 |
第7章 物源分析 |
7.1 母岩/源岩类型 |
7.1.1 碎屑组合特征 |
7.1.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7.1.3 重矿物组合及指数分析 |
7.2 物源区构造背景 |
7.3 物源区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别造山带橄榄岩地幔属性与壳幔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造山带橄榄岩 |
1.2.2 大陆岩石圈地幔属性 |
1.2.3 俯冲带中交代作用 |
1.2.4 辉石岩成因 |
1.2.5 造山带橄榄岩中的锆石 |
1.2.6 三叠纪扬子板块俯冲/碰撞引发的华北克拉通破坏 |
1.2.7 大别毛屋地质体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1.7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别-苏鲁造山带地质背景 |
2.2 大别-苏鲁造山带橄榄岩地质概况 |
2.3 大别毛屋地质体概况 |
第三章 测试分析方法 |
3.1 样品前处理及矿物分选 |
3.2 岩石和矿物光学及扫描电镜成像 |
3.3 激光拉曼分析 |
3.4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化学组成分析 |
3.4.1 XRF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3.4.2 LA‐ICP-MS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3.5 矿物主量 EPMA及微量 LA-ICP-MS分析 |
3.5.1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3.5.2 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
3.6 全岩PGE含量分析 |
3.7 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分析 |
3.7.1 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 |
3.7.2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8 矿物水含量分析 |
3.9 原位Sr同位素分析 |
3.10 碳酸盐矿物C-O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橄榄岩中锆石揭示古特提斯洋携带沉积物对地幔楔的长期改造 |
4.1 引言 |
4.2 样品描述 |
4.2.1 方辉橄榄岩 |
4.2.2 石榴斜方辉石岩 |
4.2.3 硫化物 |
4.3 分析结果 |
4.3.1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4.3.2 矿物主量元素组成 |
4.3.3 全岩铂族元素含量 |
4.3.4 锆石形态学和矿物包裹体 |
4.3.5 锆石U-Pb年龄 |
4.3.6 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组成 |
4.4 讨论 |
4.4.1 毛屋方辉橄榄岩:来自华北克拉通地幔楔残余 |
4.4.2 石榴斜方辉石岩脉:难熔地幔橄榄岩与富硅熔体反应的产物 |
4.4.3 古特提斯洋板块产生的熔/流体对地幔楔的碳酸盐交代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石榴辉石岩水含量对俯冲带地幔楔含水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样品描述 |
5.2.1 贫石榴子石辉石岩 |
5.2.2 富石榴子石辉石岩 |
5.3 分析结果 |
5.3.1 矿物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5.3.2 名义上无水矿物水含量 |
5.4 讨论 |
5.4.1 熔/岩比对毛屋石榴辉石岩的影响 |
5.4.2 石榴子石中分子水的形成机制 |
5.4.3 石榴辉石岩是否保存原始水含量 |
5.4.4 控制水含量变化的因素 |
5.4.5 俯冲带中水的传输与分布不均一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造山带纯橄岩中记录的多期碳酸盐交代作用 |
6.1 引言 |
6.2 样品描述 |
6.2.1 纯橄岩 |
6.2.2 碳酸盐矿物 |
6.3 分析结果 |
6.3.1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6.3.2 矿物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6.3.3 单斜辉石原位Sr同位素 |
6.3.4 碳酸盐矿物C-O同位素组成 |
6.4 讨论 |
6.4.1 毛屋纯橄岩中的碳酸盐交代作用 |
6.4.2 碳酸盐交代介质的性质和来源 |
6.4.3 俯冲带中碳的迁移行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俯冲大洋/大陆板片对俯冲带地幔楔的改造及动力学过程 |
第八章 主要认识、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 |
8.1 主要认识 |
8.2 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俯冲地壳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行为 ——以北大别混合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汇聚板块边缘变质作用 |
1.1.2 汇聚板块边缘的部分熔融 |
1.1.3 部分熔融、混合岩化和花岗岩成因 |
1.1.4 深熔过程中的元素行为 |
1.1.5 深熔过程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行为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样品 |
2.1 大别造山带 |
2.2 北大别混合岩 |
2.3 样品描述 |
第3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 全岩Sr-Nd-Hf同位素分析 |
3.3 BSE照相和薄片微区XRF扫描分析 |
3.4 矿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5 激光氟化氧同位素分析 |
3.6 激光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 |
3.7 锆石、独居石和榍石LA-ICP-MS 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
3.8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9 独居石和榍石Sm-Nd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数据结果 |
4.1 岩相学 |
4.2 全岩地球化学组成 |
4.3 造岩矿物元素组成 |
4.3.1 斜长石 |
4.3.2 角闪石 |
4.3.3 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 |
4.3.4 黑云母 |
4.4 单矿物氧同位素 |
4.5 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和Lu-Hf同位素 |
4.6 独居石地球化学组成 |
4.7 榍石地球化学组成 |
第5章 讨论 |
5.1 北大别混合岩化作用 |
5.2 深熔过程中矿物行为对熔体元素组成的影响 |
5.3 深熔过程中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体系的响应 |
5.4 独居石U-Pb年代学及其对部分熔融过程的响应 |
5.5 榍石U-Pb年代学及其对部分熔融过程的响应 |
5.6 深熔过程中矿物行为对熔体Sm-Nd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5.7 汇聚板块边缘构造热体系的转变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体 |
2.5 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样品处理 |
3.1.1 岩(矿)石薄片和粉末样品制备 |
3.1.2 锆石挑选与制靶 |
3.2 分析方法 |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2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3.2.3 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 |
3.2.4 原位激光拉曼谱峰分析 |
3.2.5 锆石U-Pb、Lu-Hf同位素分析 |
3.2.6 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3.2.7 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岩体地质地球化学 |
4.1 岩体地质特征 |
4.2 岩石学 |
4.3 矿物学 |
4.3.1 斜长石 |
4.3.2 黑云母 |
4.3.3 角闪石 |
4.4 年代学 |
4.4.1 锆石形态学特征 |
4.4.2 LA-ICP-MS锆石U-Pb年龄 |
4.4.3 锆石微量元素及氧逸度特征 |
4.4.4 锆石Ti含量温度计 |
4.5 地球化学 |
4.5.1 主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稀土元素 |
4.6 锆石Lu-Hf同位素 |
第五章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
5.1 矿床地质 |
5.1.1 矿体 |
5.1.2 矿石 |
5.1.3 围岩蚀变 |
5.1.4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5.2 矿物学 |
5.2.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2.2 硫化物矿物学特征 |
5.2.3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 |
5.2.4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5.2.5 黄铁矿晶体结构特征 |
5.2.6 黄铁矿拉曼光谱特征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1 原位硫同位素 |
5.3.2 原位铅同位素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岩成矿时代 |
6.2 成矿地质条件 |
6.2.1 地层 |
6.2.2 构造 |
6.2.3 岩浆岩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3.1 硫的来源 |
6.3.2 铅的来源 |
6.3.3 铜的来源 |
6.4 黄铁矿成因 |
6.5 成矿过程 |
6.5.1 成矿机制 |
6.5.2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多米尼加瑞三环混杂岩中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板片的俯冲与高压-超高压(HP-UHP)变质 |
1.1.2 大洋深俯冲和高压-超高压变质 |
1.1.3 洋壳俯冲带相关岩石类型 |
1.1.4 变质岩中的锆石学研究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加勒比地区 |
2.2 伊斯帕尼奥拉岛 |
2.3 瑞三环混杂岩体(Rió San Juan Complex) |
第三章 样品描述 |
3.1 富硬玉岩 |
3.2 其它高压变质岩 |
第四章 分析方法 |
4.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2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4.3 薄片Micro-XRF面扫分析 |
4.4 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分析 |
4.5 扫描电镜成像分析 |
4.6 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
4.7 SIMS锆石U-Pb定年和氧同位素分析 |
第五章 多米尼加瑞三环富硬玉岩成因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5.2.2 矿物主量元素 |
5.2.3 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 |
5.2.4 锆石O同位素 |
5.3 讨论 |
5.4 对硬玉岩形成机制的启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米尼加瑞三环混杂岩体中其它高压变质岩成因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 |
6.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6.2.2 矿物主量元素 |
6.2.3 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 |
6.2.4 锆石O同位素 |
6.3 讨论 |
6.3.1 榴辉岩、蓝片岩中石榴石相关讨论 |
6.3.2 锆石U-Pb年龄及其指示意义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大别造山带宿松变质杂岩主期变质温压条件分析及锆石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宿松变质杂岩研究现状 |
1.2.1 宿松变质杂岩变质程度 |
1.2.2 变质演化过程 |
1.2.3 宿松变质杂岩变质及形成时限研究 |
1.3 宿松变质杂岩存在的问题 |
1.4 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别造山带地质背景 |
2.2 宿松变质杂岩地质概况 |
2.2.1 前人地层划分 |
2.2.2 宿松变质杂岩主要岩石类型及分布情况 |
第三章 宿松变质杂岩主要岩石岩相学特征 |
3.1 石榴云母片岩 |
3.2 石榴云母石英片岩 |
3.3 石榴斜长角闪岩 |
3.4 斜长角闪岩 |
3.5 花岗片麻岩 |
3.6 石榴黑云母片麻岩 |
3.7 石英片岩 |
3.8 大理岩 |
3.9 超基性岩 |
3.10 闪长岩岩脉 |
第四章 宿松变质杂岩主期变质温压条件评价 |
4.1 电子探针实验条件 |
4.2 宿松变质杂岩主要岩石样品矿物成分变化特征 |
4.2.1 石榴斜长角闪岩矿物成分特征 |
4.2.2 石榴云母片岩矿物成分特征 |
4.3 宿松变质带主期变质温压条件 |
4.3.1 地质温压计的选取 |
4.3.2 主期变质矿物成分对温压计的适用性 |
4.3.3 温压条件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宿松变质杂岩变质演化P-T轨迹 |
5.1 石榴斜长角闪岩岩相学分析 |
5.2 石榴斜长角闪岩主要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
5.3 P-T轨迹构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宿松变质杂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
6.1 锆石U-Pb定年分析方法 |
6.2 宿松变质杂岩主要岩石锆石U-Pb定年分析 |
6.2.1 石榴云母片岩年龄特征 |
6.2.2 超基性岩及闪长岩岩脉定年结果 |
6.2.3 石榴斜长角闪岩年龄特征 |
第七章 讨论 |
7.1 宿松变质杂岩变质属性和演化过程 |
7.2 闪长岩、超基性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及指示意义 |
7.3 宿松变质杂岩原岩形成时限及构造归属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北大别变基性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 |
1.1.2 大陆深俯冲带的熔/流体活动 |
1.1.3 大陆碰撞带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叠加 |
1.1.4 大陆碰撞造山带锆石学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附表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大别造山带 |
2.2.1 宿松低温/高压蓝片岩相带 |
2.2.2 南大别低温/超高压榴辉岩相带 |
2.2.3 中大别中温/超高压榴辉岩相带 |
2.2.4 北大别高温/超高压混合岩相带 |
2.2.5 北淮阳低温/低压绿片岩相带 |
2.2.6 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研究进展 |
第3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3.3 矿物面扫分析及能谱分析 |
3.4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3.5 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
3.6 单矿物氧同位素分析 |
3.7 锆石内部结构和包裹体分析 |
3.8 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
3.9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3.10 榍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
第4章 北大别变基性岩P-T轨迹 |
4.1 分析结果 |
4.1.1 岩相学特征 |
4.1.2 矿物地球化学 |
4.1.3 变质阶段划分 |
4.1.4 相平衡模拟 |
4.1.5 其它地质温压计 |
4.2 北大别变基性岩P-T轨迹演化 |
4.3 小结 |
附表 |
第5章 碰撞后构造背景下变基性岩部分熔融过程中锆石和榍石的响应行为:来自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制约 |
5.1 分析结果 |
5.1.1 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特征 |
5.1.2 榍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特征 |
5.2 讨论 |
5.2.1 年龄指示意义 |
5.2.2 部分熔融过程中副矿物响应行为 |
5.3 超高压榴辉岩在碰撞后阶段重新活化 |
5.4 小结 |
附表 |
第6章 变基性岩深熔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效应和绿辉石的响应行为:来自北大别石榴辉石岩和榴闪岩的制约 |
6.1 分析结果 |
6.1.1 北大别石榴辉石岩和榴闪岩 |
6.1.2 金家铺石榴辉石岩 |
6.2 讨论 |
6.2.1 深熔作用的地球化学效应 |
6.2.2 深熔过程中绿辉石的响应行为 |
6.2.3 绿辉石参与的转熔反应 |
6.2.4 碰撞后阶段深熔作用影响 |
6.3 小结 |
附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北秦岭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研究 ——以松树沟榴闪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深俯冲 |
1.1.2 超高压变质岩原岩 |
1.1.3 多期次变质年龄的限定 |
1.2 选题依据 |
1.2.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学位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秦岭造山带 |
2.2 北秦岭造山带 |
2.2.1 宽坪群 |
2.2.2 二郎坪群 |
2.2.3 秦岭群 |
2.2.4 丹凤群 |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岩石薄片、全岩粉末磨制和单矿物分选 |
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3 矿物包裹体分析 |
3.4 CL图像拍摄和XRF元素面扫描 |
3.5 矿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6 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测定 |
3.7 单矿物和全岩氧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北秦岭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 |
4.1 引言 |
4.2 样品描述 |
4.2.1 清油河地区 |
4.2.2 寨根地区 |
4.2.3 官坡地区 |
4.3 全岩地球化学组成 |
4.4 松树沟地区 |
第五章 讨论 |
5.1 松树沟榴闪岩变质阶段划分 |
5.2 松树沟榴闪岩的原岩 |
5.3 松树沟峰期变质时代的限定 |
5.4 构造意义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苏鲁超高压造山带胡家林石榴单斜辉石岩变质作用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题目来源、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地质概况 |
2.1 苏鲁大别造山带地质概况 |
2.2 胡家林地区野外地质特征 |
3 岩石矿物学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矿物学特征 |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 |
4.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5 地质年代学分析 |
6 变质演化和地质意义讨论 |
6.1 石榴石-单斜辉石岩的变质P-T演化 |
6.2 石榴石-单斜辉石岩原岩及成因讨论 |
6.3 石榴石-单斜辉石岩年代学和构造意义讨论 |
7 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变质岩研究近十年新进展[J]. 张贵宾,刘良,魏春景,肖益林,焦淑娟,吕增,张立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6)
- [2]安家岭煤矿9号煤层陆源碎屑物源分析及其对微量元素锂富集的控制[D]. 成贤康.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大别造山带橄榄岩地幔属性与壳幔相互作用[D]. 赵伊.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俯冲地壳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行为 ——以北大别混合岩为例[D]. 于永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D]. 杜后发.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6]多米尼加瑞三环混杂岩中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研究[D]. 王思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7]大别造山带宿松变质杂岩主期变质温压条件分析及锆石年代学研究[D]. 周安泰.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8]北大别变基性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 王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北秦岭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研究 ——以松树沟榴闪岩为例[D]. 林少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2)
- [10]苏鲁超高压造山带胡家林石榴单斜辉石岩变质作用及其地质意义[D]. 张书凯. 山东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