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惠庆玲[1](2021)在《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能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能源问题是人们正在面临的问题之一。在经历过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资源安全、资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利用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生活。在面临上述种种问题下,人类发明了吸附式制冷技术,与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较,吸附式制冷技术以低品位能源作为动能,具有无污染、节能的特点,近几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附式制冷机存在的问题就是系统性能(COP)较低,所以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商用。研究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提高吸附式制冷系统的COP,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搭建了吸附式制冷系统,对其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包括在典型循环过程中各种温度、压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加热量和制冷量的变化趋势,并且分析了回热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过程在系统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存在一个最佳的回热时间,使得制冷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2.研究了热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温度和冷冻水流量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COP的影响,得出影响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热水温度、冷冻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流量,影响吸附制冷系统COP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热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并且经过分析每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曲线图,得出以下结论:(1)在热源温度范围为55℃-75℃时,系统的制冷量和COP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增大趋势明显,制冷量从5.30k W增大到12.53k W,COP从0.36增大到0.5。说明提高热源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2)系统制冷量随着热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COP随着热水流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说明并不是热水流量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合适的热水流量。(3)冷冻水的温度变化对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显着,在12℃-22℃的温度变化过程中,系统制冷量和COP都随冷冻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呈正相关,冷冻水温度每提高5℃,系统的制冷量提高12%-15%,COP提高7%-9%,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冷冻水温度,以保证系统较好的性能。(4)当改变冷冻水流量时,系统的制冷量和COP改变并不明显,说明利用改变冷冻水流量来提高系统制冷量和COP不是可行方案。3.在CFD软件中创建吸附床的二维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拟得出的云图,分析了吸附床在加热过程中的均温性。随后模拟分析了管翅式吸附床翅片的高度、厚度和间距,以及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平均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翅片的高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显着,翅片的高度越大,吸附床的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越慢,最终达到的平均温度越低,但是考虑到翅片的高度会影响吸附剂的填充量,因此翅片的高度不能过低,当翅片的高度为10mm时,吸附床有较好的传热性能。(2)翅片的厚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显着,翅片的厚度越大,吸附床的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越快,最终达到的平均温度越高,但是当翅片的厚度增加到一定的厚度时,再继续增大厚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很小。同时考虑到翅片的厚度过大会增加金属热容,造成吸附床的显热损失大,因此翅片的厚度不能过大,当翅片的厚度为0.22mm时,吸附床有较好的传热性能。(3)翅片的间距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因为翅片之间的距离影响到翅片的数量,所以仍然要选择合适的翅片间距,翅片之间的距离为2.2mm最佳。(4)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硅胶的孔隙率越小,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越好。本文通过利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和吸附床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吸附制冷机的能效比和吸附床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赵文魁[2](2021)在《太阳能吸附制冷强化解吸过程与传质泵运行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为缓解能源及环境问题,发展以太阳能作为驱动源的吸附制冷技术是绿色制冷的途径之一。然而,在制冷系统的解吸环节,存在吸附床内的压力在解吸环节上升、传质泵的传质效率较低等问题。为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稳定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以下研究工作:(1)对传质泵以光伏驱动进行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强化传质模式,首先探究并分析了传质泵及光伏供电系统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探究了传质泵在不同转速下的运行特性,传质泵以最大转速运行的功率为最小;带蓄电池组的40 W光伏供电系统能够稳定维持传质泵在晴天无云和晴天多云天气持续运行。(2)在强化传质模式下,解吸环节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吸附床内的压力高于自然传质模式,现通过将自然通道与强化通道协同传质,以结合两种传质模式的优点,探究了其解吸性能并分别与自然传质及直接强化传质进行对比。通过自然-强化两种传质方式结合的传质模式,在解吸环节开始后的10分钟内,吸附床内压力从27.1 k Pa快速降低至20.6 k Pa,其解吸量比自然传质模式提升了29.37%,比直接强化传质也提高了8.82%。(3)在自然天气工况下将传质泵所需要的电能由光伏供电系统提供,并对光伏驱动的强化传质系统进行了性能评价。带有24 V蓄电池组的40 W光伏供电系统均能够维持传质泵的持续、稳定运行,解吸环节的光电转换效率均为13.4%。同冷却水温的条件下,强化传质模式均比自然传质模式制冷剂的解吸质量至少提高了5.65%。(4)在以甲醇-活性炭为工质对的吸附制冷系统中,由于解吸出来的制冷剂为高温甲醇蒸汽,导致传质泵在解吸环节中的质量流量处于较低水平。现先将解吸出的高温甲醇蒸汽冷却,再通过传质泵强化传质,该方法基于Clapeyron提出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冷却温度为20°C时,解吸环节吸附床内的平均压力为21.9 k Pa,系统制冷效率(COP)为0.342,但是在20°C的解吸环节传质泵容易产生气穴现象,损害了传质泵寿命。
徐海洋[3](2020)在《CPC供能油浴式太阳能吸附制冷性能研究及(火用)分析》文中提出世界范围内的学者们对吸附制冷系统结构的优化、吸附床传热效率的提升如增大传热面积、减小热阻;或是寻找更为高效、合适的制冷工质对做出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传统的固体式吸附制冷系统供能的方式包括电加热/热水器加热水浴式、太阳直晒式、油浴式。直晒式制冷系统受天气影响较大,电加热供能则过多的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水浴式吸附制冷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且只能达到沸点不利于提高系统性能。因此寻找清洁、环境无污染的高温热源以及导热效果好、比热容低的传热介质成了吸附制冷供能研究中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方向。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的主要特点是将光线汇聚在吸热管上,使得吸热管最高能达400℃,而导热油比热容较小,在400℃下都能保持很好的理化性以及导热性。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加热导热油供能的吸附制冷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不同供能方式所面临的问题。根据上述设计,本文展开了了如下工作:1、设计了一套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供能的油浴式吸附式制冷系统,具体包括4×4根吸附管组成的吸附床、蒸发室、冷凝箱、集液瓶等部件,对系统进行搭建与调试。2、理论分析了不同朝向(正南向、正西向)、不同入射半角(10°至60°)、不同倾角(10°至60°)、全年不同月份下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的(CPC)的聚光与集热过程。对不同倾角(15°、30°、40°)、不同流速(0.0252kg/s、0.0351kg/s、0.0375kg/s)、不同块数(单块、两块、三块)组合下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的(CPC)的性能进行了测试。3、采用两块CPC与三块CPC对吸附制冷系统进行直接供能,探究了不同倾角和流速下,最大供能温度和供能时间对系统解吸量、COPsystem、COPcycl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块CPC能够提供的最高温度为114℃,最低为106℃;最长持续供能的时间为6h、系统的解吸量最大为1.45L,最低为1.15L,COPsystem最大为0.044,最小为0.034,COPcycle最大为0.209,最小为0.09,在定容加热过程中,缩短系统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性能。4、对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供能的吸附制冷系统各过程进行(火用)、(火用)损、(火用)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分析表明吸附制冷系统中(火用)损最大部件为吸附床和冷凝器,对应(火用)损占系统最大比重分别为54%,30%。定压脱附过程中吸附床的(火用)损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冷凝压力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为73%,59%;(火用)效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冷凝压力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为20%,22%。定容冷却过程中冷凝器的(火用)损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为79%,74%;(火用)效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变化率分别为48%,45%;定压吸附过程中蒸发器的(火用)损随吸附床冷却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为73%,59%;(火用)效率随吸附床冷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0.8%,2%。,方案二相比于另外两个方案运行效率最优,系统获得的解吸量最大可提升44%,系统热量(火用)最大提升38%,系统的冷量(火用)最大提升38.9%,系统的COP最大提升16%。本文提出的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供能的油浴式吸附制冷系统,能够高效、稳定的输出制冷量,在实验过程完成之后,导热油所具有的热量经过换热后能够被二次利用。本文理论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对吸附制冷性能的提升以及在热源的选取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价值。
许朋炎[4](2019)在《太阳能制冷加热技术在海洋馆类建筑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海洋馆作为一种集旅游和海洋科普为一体的新兴旅游业态,得到了投资集团和各地政府的青睐,全国许多地区纷纷开始建设海洋馆,但海洋馆的建立也伴随着巨大的耗能问题,传统的海洋馆水温控制是依靠使用电能和化石能源对海洋馆的水体进行制冷或加热,这不仅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费,而且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来实现海洋馆水体的调温是迫切而重要的。本论文使用太阳能制冷/加热技术给海洋馆水体制冷或加热。从研究视角的创新方面考虑,太阳能环保、高效、取之不尽,是当今发展的趋势之一,且海洋馆是单体建筑,其占地面积大,十分适合太阳能集热器的铺设。从研究内容的创新方面考虑,国内的海洋馆很少有使用太阳能类清洁能源的具体经验,理论界也缺乏对海洋馆建筑实际能耗的具体数据的调研,本论文将试图弥补这一方面空缺,笔者与某海洋馆联系,对每月的电、水、煤气的费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根据图纸将馆中电、水、燃煤气的设计工况进行统计,又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测试和汇总,获得了该海洋馆的各类能耗数据,为海洋馆中的能耗分析提供了参考。论文对海洋馆展池水体的负荷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海洋馆展池水体的温度调控特点,依据传热学理论,对热量传递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体冷热负荷的计算方法。针对海洋馆类建筑特点,本论文结合地区地理条件、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面向海洋馆类建筑设计一套可达到节能目的的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并根据某海洋馆各展池的水面面积、水深、水体体积及水温要求等具体参数,结合论文中提出的水体冷热负荷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展池所需的加热量与制冷量,并依据负荷计算结果进行了具体的系统设计,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吸附式制冷装置等。论文从应用潜力、节能价值、环保价值三个方面论证了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技术应用在海洋馆维生系统中保持水温恒定上的可行性,并采用动态费用年值法对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技术进行了经济分析,包括初投资、运行费用、静态投资回报期等,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海洋馆类建筑的节能降耗提供一定的参考。
陈秋丰[5](2019)在《基于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夏季制冷及冬季供暖研究》文中提出太阳能是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满足能源需求的一种非常有开发前景的热源。在夏季,将太阳能用于空调制冷的最大优点是季节匹配性好,即冷量需求最大时,系统制冷量也最大。而在冬季,如果能将太阳能收集利用起来,为房间供暖,同样可以大幅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及电力资源的消耗,从而解决因燃烧煤等常规燃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夏季,以沸石分子筛-水为吸附工质对,介绍了带有抛物槽集热器及真空管式吸附床的太阳能单床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总结近年来课题组所做出的对该制冷系统的一系列的优化研究。为延长系统制冷时间,在单床系统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双吸附床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通过设计系统的重要子部件及系统的循环管路,完成双床系统的整体设计,并通过分析双床系统的循环周期及系统性能评价指标,预测双床系统的性能。在冬季,按照夏季原有的实验设备进行改造设计,形成空气强制循环太阳能抛物槽集热供暖系统,自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1月15日期间,利用带有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小型抛物槽式集热装置以及真空集热管,对室内空气循环加热进行供暖。通过观测集热管进出口温度变化及供暖房间内的温度变化,研究利用小型抛物槽式集热器进行供暖的实用性,并计算分析系统的集热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抛物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较高,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均能达到60%以上。在冬季供暖期内,利用该太阳能供暖系统每天可以为北京的一个简易彩钢房供暖约57小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抛物槽集热器及真空集热管是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核心元件,最后针对真空集热管内空气流动过程建立了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在冬季供暖实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模型的边界条件,模拟分析集热管出口截面处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
刘佳星[6](2017)在《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循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多年的实验过程中,对于固体吸附式制冷的探究多数集中在系统制冷工质对材料的性能提升、系统中主要部件的优化等方面上。但是在系统的供能方式方面有很少的研究。大多都是在研究平板型翅片管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该系统直接利用辐射的太阳能加热翅片管,为系统提供热能。也有少量在研究水浴式制冷装置,该装置利用集热器加热热水,再用热水来加热翅片管,没有直接利用光能而是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再利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设计和搭建了一套基于太阳能热油供能的油浴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平板型翅片管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水浴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结构及性能优化等方面,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从优化系统制冷性能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计算,设计了一套由吸附床、蒸发器、保温油箱、冷凝器、储液瓶、冷却箱等组成的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研究装置,并完成了系统的搭建和运行调试。2、针对设计的翅片管型太阳能油浴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将翅片管吸附床放置于保温油箱中,采用热油浴进行加热解/吸附,通过实验研究了吸附床在维持热源温度分别为110℃、115℃、120℃和125℃,维持解吸时间分别为4h、5h和6h时,系统的温度分布及特点。3、采用电能模拟太阳能加热作为驱动热源,在解吸阶段对放置于保温油箱内的吸附床进行加热,从而解吸翅片管吸附床内的制冷剂。研究了解吸温度和时间与该实验装置解吸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解吸温度对油浴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加热阶段较高的解吸温度有利于解吸制冷剂。延长解吸时间可以提高系统的制冰量和制冷量,但同时系统的解吸量逐渐减少并且系统散热量也随之增大,系统吸收的热量同样在逐渐增多,从而造成了系统的循环COP与热使用率下降。系统存在一个较佳的加热解吸时间5h,更长的解吸时间对系统制冷性影响不大。4、通过实验研究了冷凝温度分别为11℃,18℃和未控制冷凝温度状态下,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在解吸温度为120℃并且解吸时间为5h时对系统的COP和SCE的影响。系统的制冷性能随着冷凝温度的降低而变好,冷凝温度为11℃和18℃时,系统的COP之间相差较小,但是在未控制冷凝温度状态下的COP较前两种相差较大。冷凝温度为18℃时循环COP比未控制冷凝温度时高出21.6%。本文所提出的太阳能油浴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在保证稳定输出冷量的同时还可为用户提供一定温度的热水。主要研究了该系统的制冷率以及性能地提高问题。研究所得的结果对该制冷系统更深入的改良和研究提出了基本理论指导和实验参考。
李生璐,杜涛[7](2013)在《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开发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洁净、高效、廉价、性能可靠的制冷设备,已成为制冷技术开发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与传统的压缩制冷循环和吸收式制冷相比,吸附式制冷具有较为突出的优点。其采用能量密度低的太阳能以及废热;它所使用的是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质对;设备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便;无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运转费用低廉、无噪声,适用于无电地区、有大量低品位余热排放的工业过程及有颠簸震动的移动式机械上。本文从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原理及其特点、主要研究动向、在制冷空调装置中的应用几个方面对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进行了论述。
宁尚斌[8](2012)在《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光热冰箱系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已经成为能源和制冷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冰箱使用太阳能作为驱动热源,减少了矿物能源的消耗;应用天然的制冷工质对,有效避免了氟利昂制冷剂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以及臭氧空洞等问题。因此,该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本文从能源、环境以及太阳能制冷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冰箱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冰箱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提高吸附式制冷的性能的方法。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制冷装置。本装置采用热管对吸附床的加热与冷却,脱附时,高温分离式热管吸收蓄热器中的热量对吸附床进行加热;脱附完毕后,低温分离式热管吸收吸附床的热量,对吸附床进行冷却降温,以便进行吸附过程。搭建了测试吸附式制冷冰箱样机的试验台,对系统相关的数据进行了采集。主要包括环境温度、高温分离热管进出吸附床的温度,低温分离热管冷凝段的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以及加热锅炉的温度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系统的制冷系数。最后,介绍了吸附式制冷技术在渔船尾气制冰,太阳能制冷空调机组,低温储粮以及汽车空调等领域的应用。
宁尚斌,刘忠宝[9](2012)在《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1引言近年来,由于传统的制冷空调设备对氟利昂类制冷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对电能的大量消耗成为导致当前环境与能源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研制和使用对臭氧层无损耗、无温室效应而且可以利用低品位能源作为动力的节能环
刘涛[10](2006)在《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在制冷空调装置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发出无CFCs问题的制冷方式、采用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制冷空调装置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固体吸附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在制冷空调装置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提出应大力推广太阳能固体吸附技术在制冷空调装置中的应用。
二、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吸附式制冷相关理论 |
1.2.1 吸附现象 |
1.2.2 吸附式制冷基本原理 |
1.2.3 吸附热 |
1.2.4 平衡吸附与吸附速率 |
1.3 吸附式制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吸附工质对的研究 |
1.3.2 吸附床的研究 |
1.3.3 吸附循环方式的研究 |
1.3.4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及实验研究 |
2.1 吸附式制冷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 硅胶-水吸附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1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
2.2.2 吸附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实验研究 |
2.3.1 系统的性能指标 |
2.3.2 数据采集 |
2.4 实验方案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实验工作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3.1 系统的循环过程 |
3.1.1 温度与压力的变化 |
3.1.2 加热量与制冷量的变化 |
3.2 回热时间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影响 |
3.3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3.3.1 四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量的主次效应分析 |
3.3.2 四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COP的主次效应分析 |
3.3.3 四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 与其他学者研究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翅式吸附床传热性能模拟分析 |
4.1 管翅式吸附床概述 |
4.2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
4.2.1 CFD概述 |
4.2.2 计算流体力学的求解过程 |
4.2.3 数值模拟方法及分类 |
4.2.4 有限体积的求解方法 |
4.3 管翅式吸附床物理模型 |
4.4 吸附床的数学模型 |
4.4.1 数学模型的假设 |
4.4.2 控制方程 |
4.4.3 传热性能评价方法 |
4.4.4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4.4.5 计算求解方法和模型验证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5.1 吸附床的均温性能模拟 |
4.5.2 各参数对吸附床传热影响分析 |
4.5.3 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2)太阳能吸附制冷强化解吸过程与传质泵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吸附制冷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发展状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伏协同太阳能吸附制冷强化传质的原理与系统评价 |
2.1 吸附制冷原理与强化传质热力循环 |
2.2 强化传质吸附制冷系统传热模型 |
2.3 强化传质系统传质模型 |
2.4 系统组成及重要构件 |
2.5 传质泵的选择与概述 |
2.6 光伏供电系统的描述 |
2.7 系统性能评价体系 |
2.8 系统的准备工作及数据采集系统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驱动下传质泵运行特性研究 |
3.1 传质泵的运行功率分析 |
3.1.1 传质泵运行功率分析 |
3.1.2 传质泵空载运行的功率特性 |
3.1.3 传质泵在强化解吸环节不同转速下耗功分析 |
3.2 光伏供电系统性能测试 |
3.2.1 光伏供电系统运行时能量传递关系 |
3.2.2 光伏供电系统光电特性 |
3.2.3 多天气工况下传质泵空载运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伏协同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强化传质性能研究 |
4.1 强化传质模式下高温制冷剂蒸汽对传质泵效率的限制探究 |
4.1.1 加热环节吸附床的温度变化 |
4.1.2 加热环节的压力变化 |
4.1.3 解吸性能与结果分析 |
4.2 传质泵在光伏驱动下的运行特性受冷却水温的影响关系 |
4.2.1 冷却水温为20°C时对传质泵运行特性的影响 |
4.2.2 冷却水温为30°C时对传质泵运行特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凝特性对太阳能吸附制冷强化传质循环特征影响 |
5.1 系统介绍与实验方法 |
5.2 冷却水温度对强化传质解吸性能的影响 |
5.2.1 实验结果 |
5.2.2 传质泵中的气穴现象 |
5.3 传质泵转速与解吸性能的关系 |
5.3.1 实验结果 |
5.3.2 传质泵不同转速下系统性能 |
5.4 不同冷凝温度对强化传质的影响 |
5.5 不同转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CPC供能油浴式太阳能吸附制冷性能研究及(火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供能吸附制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低温位热源供能吸附制冷研究进展 |
1.3 CPC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CPC供能的优点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PC光学性能与集热性能 |
2.1 CPC光学性能模拟 |
2.2 CPC误差分析 |
2.3 CPC集热分析 |
2.4 CPC集热性能 |
2.4.1 CPC传热模型建立 |
2.4.2 CPC热效率计算 |
2.5 CPC的性能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PC供能的油浴式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
3.1 CPC供能的吸附制冷系统描述 |
3.2 两块CPC供能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1 两块CPC不同倾角下的供能 |
3.2.2 两块CPC不同流速下的供能 |
3.3 三块CPC供能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1 三块CPC不同倾角下的供能 |
3.3.2 三块CPC不同流速下的供能 |
3.4 CPC不同供能条件对COP的影响 |
3.4.1 CPC供能的COP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PC供能的吸附制冷系统热力学(火用)分析 |
4.1 定压解吸过程(火用)分析 |
4.2 定容冷却过程(火用)分析 |
4.3 定压吸附过程(火用)分析 |
4.4 吸附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太阳能制冷加热技术在海洋馆类建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太阳能技术发展与研究 |
1.2.3 国内外吸附式制冷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海洋馆能耗统计分析 |
2.1 海洋馆的分布与能耗调研 |
2.2 本章小结 |
3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的设计 |
3.1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工作原理 |
3.2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 |
3.2.1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 |
3.2.2 集热器最佳倾斜角的确定 |
3.3 吸附式制冷系统设计 |
3.3.1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基本原理 |
3.3.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吸附床设计 |
3.3.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吸附器的传热计算 |
3.3.4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换热器的选择 |
3.4 太阳能与热泵集成系统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的应用研究 |
4.1 建筑概况和设计条件 |
4.1.1 建筑概况 |
4.1.2 气象数据 |
4.2 展池负荷分析与计算 |
4.2.1 展池维持负荷分析与计算 |
4.2.2 展池冲击负荷的分析与计算 |
4.3 太阳能集热系统选型设计 |
4.3.1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确定 |
4.3.2 储热水箱的有效容积 |
4.3.3 辅助电加热耗电功率 |
4.4 其他主要设备的计算选型 |
4.4.1 压缩机的选择 |
4.4.2 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
4.4.3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
4.4.4 节流装置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5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分析 |
5.1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5.1.1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应用潜力 |
5.1.2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的节能价值 |
5.1.3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环保价值 |
5.2 太阳能制冷加热集成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5.2.1 主要评价参数 |
5.2.2 费用年值的对比 |
5.2.3 投资回收期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与论文 |
致谢 |
(5)基于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夏季制冷及冬季供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 |
1.2.2 太阳能集热供暖系统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 |
2.1 太阳直接辐射强度表 |
2.2 抛物槽式聚光集热系统 |
2.2.1 抛物槽聚光装置 |
2.2.2 自动控制装置 |
2.2.3 倾角调节装置 |
2.3 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 |
2.4 温度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单床优化及双床设计 |
3.1 实验方法 |
3.2 单床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优化 |
3.3 双床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设计及理论分析 |
3.3.1 吸附床设计 |
3.3.2 蒸发器冷凝器设计 |
3.3.3 管路连接及系统设计 |
3.3.4 双床系统循环周期设计 |
3.3.5 双床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及性能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空气集热供暖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4.2 实验数据整理方法 |
4.3 集热管出口温度及房间温度变化 |
4.4 系统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空气集热供暖数值模拟 |
5.1 物理模型建立 |
5.2 数学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5.3 网格数量无关性验证 |
5.4 数值模拟结果及模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循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能源的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 |
1.1.2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 太阳能吸附制冷的发展过程及研究近况 |
1.2.1 太阳能吸附制冷发展过程 |
1.2.2 太阳能吸附制冷国内外研究近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结构设计 |
2.1 吸附制冷热力循环和基本原理 |
2.2 吸附集热床结构设计 |
2.2.1 吸附床的结构设计 |
2.2.2 翅片管的传热计算 |
2.3 冷凝器的结构设计 |
2.4 蒸发器的结构设计 |
2.5 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搭建 |
2.5.1 制冷剂工质对的选择 |
2.5.2 冷却箱和储热油箱的选择 |
2.5.3 制冷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 |
2.5.4 实验系统的检测及实验仪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循环理论与性能评价 |
3.1 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循环理论基础和动态特性 |
3.1.1 吸附平衡 |
3.1.2 吸附热与脱附热的理论计算 |
3.1.3 吸附床的动态模型 |
3.1.4 冷凝器的动态模型 |
3.1.5 蒸发器的动态模型 |
3.2 制冷系统解吸的理论模型 |
3.3 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性能指标 |
3.3.1 系统的性能参数 |
3.3.2 系统吸收的热量 |
3.3.3 系统散发的热量 |
3.3.4 整个系统的制冷量和制冷率 |
3.3.5 系统解吸度和实际吸附制冷剂的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研究 |
4.1 解吸温度和时间对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 |
4.1.1 解吸温度对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 |
4.1.2 解吸时间对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 |
4.1.3 蒸发器/冷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4.1.4 解吸温度和解吸时间对系统COP的影响 |
4.2 解吸量/吸附量与系统循环性能变化 |
4.2.1 循环系统解吸量的相对误差 |
4.2.2 吸附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4.2.3 解吸温度对解吸量的影响 |
4.3 冷凝温度对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 |
4.3.1 冷凝温度对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 |
4.3.2 冷凝温度对系统压力的影响 |
4.3.3 系统制冷剂理论计算解吸量与实际解吸量的对比 |
4.3.4 系统制冰量与制冷率 |
4.3.5 冷凝温度对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系数(COP)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 |
致谢 |
(8)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光热冰箱系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状总结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吸附式制冷简介 |
2.1 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 |
2.2 吸附式制冷工质对 |
2.2.1 物理吸附工质对 |
2.2.2 化学吸附工质对 |
2.2.3 混合吸附工质对 |
2.3 吸附床技术 |
2.3.1 改善吸附床结构的吸附床技术 |
2.3.2 强化换热系数的吸附床技术 |
2.3.3 热管技术强化吸附床的传热 |
2.4 吸附式制冷的循环方式 |
2.4.1 具有回热的吸附式制冷循环 |
2.4.2 具有回质的吸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设计计算 |
3.1 系统介绍 |
3.2 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选择 |
3.3 冰箱负荷设计计算 |
3.4 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计算 |
3.5 吸附床的设计计算 |
3.5.1 制冷剂与吸附剂质量的计算 |
3.5.2 吸附床换热量的计算 |
3.5.3 高低温分离式热管的设计计算 |
3.6 系统其它部件的设计计算 |
3.6.1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
3.6.2 蓄热器的设计 |
3.6.3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
3.6.4 储液器的设计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及数据分析 |
4.1 实验台的搭建 |
4.1.1 氯化钙的填装 |
4.1.2 气密性检测 |
4.1.3 制冷系统的抽真空 |
4.1.4 氨的充注 |
4.2 太阳能光热冰箱系统的实验测试装置 |
4.3 太阳能光热冰箱的实验研究 |
4.3.1 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曲线关系 |
4.3.2 实验过程中锅炉进出口温度以及锅炉内压力变化 |
4.3.3 冰箱壳体内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4 冰箱冷凝器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5 吸附床内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6 高温热管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7 低温热管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8 系统的制冷量及 COP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吸附式制冷的实际应用 |
5.1 船舶尾气吸附式制冰机 |
5.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机在低温储粮中的应用 |
5.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在汽车空调上的应用 |
5.4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空调机组 |
5.4.1 日本 Mycom 公司的硅胶—水吸附冷水机组 |
5.4.2 德国 SolarNext 公司的硅胶—水吸附冷水机组 |
5.4.3 日本 Saha 的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的原理 |
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
4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 |
5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6 结论和展望 |
(10)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在制冷空调装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
3 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在制冷空调装置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4 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空调装置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
4.1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空调装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改进措施 |
(1) 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 |
2) 新的工质对 |
(3) 强化吸附床传热 |
(1) 吸附介质 |
(2) 吸附床结构 |
(4) 采用高效制冷循环 |
(1) 连续回热型循环 |
(2) 对流热波循环 |
5 结论 |
四、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D]. 惠庆玲.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2]太阳能吸附制冷强化解吸过程与传质泵运行特性研究[D]. 赵文魁.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CPC供能油浴式太阳能吸附制冷性能研究及(火用)分析[D]. 徐海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太阳能制冷加热技术在海洋馆类建筑的应用研究[D]. 许朋炎.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5]基于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夏季制冷及冬季供暖研究[D]. 陈秋丰.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6]油浴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循环性能研究[D]. 刘佳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7]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A]. 李生璐,杜涛. 第七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
- [8]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光热冰箱系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宁尚斌. 北京工业大学, 2012(01)
- [9]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J]. 宁尚斌,刘忠宝. 家电科技, 2012(01)
- [10]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在制冷空调装置中的应用[J]. 刘涛.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