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向美好明天──澳门宗教界喜迎回归(论文文献综述)
曲晓燕[1](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指出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张浩宇[2](2020)在《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文中提出基督宗教传入中国主要经历唐朝景教入华、元代也里可温教东传、明清耶稣会士再度传入以及以鸦片战争后基督宗教各派传入的四个阶段。本文则以鸦片战争后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为题,主要探讨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播和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本文结合教会资料和文献记载,将1840-1949基督宗教在华近百年传教史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视野,选择1900年、1920年以及1949年三个时间节点划分研究时段,突显基督宗教在不同区域的横向发展。笔者主要以各个时期诸省份每万人中基督宗教教徒人数作为参照,辅之以教堂和传教士的记载进行基督宗教传教势力区域划分,宏观上复原基督宗教在华传教中心和传教势力分布情况。在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简要回顾基督宗教入华传教的基本情况,主要着眼于明清时期天主教和1807年新教传入后在中国传教情况。在这一时期新教在华传教仅限制在广州和澳门地区,传教重点集中在马六甲等南洋地区的华侨中,但是天主教已然在全国各地开展传教事业。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以时期为纲,复原1840-1900年、1901-1920年、1921-1949年三个阶段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分布情况,按照各省每万人中教徒数量划分传教势力分区,并分析各个时期基督宗教传教空间格局特征。第五章则论述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通过对不同时段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情况的复原梳理,笔者发现基督宗教在不同的时空下,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基督宗教与中国政治力量互动发展以及宗教自身在华传教的不断调整适应,其在华传教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征。1840年至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百年中,虽然受到过冲击,但是整体发展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从时间分期看,其主要经历了(1840-190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发展时期;(1901-192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黄金时期以及(1921-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转型时期三个阶段。而在空间分布上,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呈现明显的渐进性、复杂性和不均衡性。从整体来看,基督宗教在华传教足迹整体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从沿海到内陆的渐进发展趋势。而伴随着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的深入,天主教和新教传布格局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天主教传教发达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直隶省、山西省、陕西省,其次才是沿海诸省,而新教教务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五省。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基督宗教传教中心也在变化,天主教的传教中心由以往澳门逐渐转移到河北省,新教的传教中心则呈现南洋-广州-上海的演变。同时,基督宗教格局分布明显受到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是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包志国[3](2019)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步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在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东西方的价值观念、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思想相互激荡交融,世界各国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发展和追问愈来愈烈。从这一大的全球视角来审视价值观念系统的建构,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念系统建构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之中,更是发挥着建立社会价值秩序、塑造人的内心世界以及重建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社会重大变革时期执政党的价值观教育对政权的巩固、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以及社会思潮的引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949-1956年这一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传递新的时代精神、锻造新的时代品格和引领新的社会风尚的历史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自1840年代以来中国最为重大和最为根本的社会变革。这一深刻变革实现了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进而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开启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从饱受屈辱到站起来的一个全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建成。新中国初创后的这七年,经济、政治、文化经历着急骤的变迁,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异乎寻常的矛盾冲突和选择调适。各种价值观呈现出交织交锋状态,封建的、落后的、保守的、反革命的价值观与科学的、先进的、进步的、革命的价值观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与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和复杂。面对深刻的社会变化,如何通过执政党的力量来确立起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摆在当时刚刚取得全面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面前一项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在这段重要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价值观教育,整合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念,构建国家和民族新的价值观念系统,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平稳顺利地完成这一具有奠基性、开创性意义的社会变革,使得1949-1956年间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了蓬勃盎然的生机。本文中的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不同社会群体所进行的价值系统重塑的一种教育。从深刻意义层面来看,价值观教育是价值信仰系统建构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每个个体,都必不可少。对社会而言,其具有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融合多元的意识形态,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等重要作用。对个体而言,其具有认知时代发展趋势、坚定信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功能。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这一重大变革时期,价值信仰系统建构如何稳固国家政权、如何巩固执政党地位以及如何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一问题导向为切入点。在归纳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历史文献资料,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融通中共党史、共和国史、价值哲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深入到文化深层结构的价值观层面,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头七年开国奠基时党的价值观教育,探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源头活水,剖析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梳理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象及核心内容,归纳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途径与载体,总结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显着成效、基本经验、主要教训以及对新时代价值观教育的深刻启示。历史需要观照现实,现实更要回望历史。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更好构筑中国价值,均需回溯到更深的层次和更大的历史格局中,在历史语境中去解读现实。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拓展多学科协同研究的视野,在整体性把握下凸显中国共产党特定历史阶段价值观教育的特征,突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当代走向研究,试图从学理层面为新时代构建国家民族价值信仰系统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及有益的历史借鉴。
尹佳[4](2019)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给予了密切关注。在国际交流日渐深化、国际传播渠道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传播既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关键信息来源,同时也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取至关重要。对外传播以语言为纽带,以传播效果为宗旨,在话语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文化与价值观的阐释及国家形象的建构,其形式以外宣翻译为主。因此,外宣翻译实践的成效关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对外宣翻译的研究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外宣翻译,其中心词为翻译,但“外宣”一词既指出了中译外的方向,也明确了翻译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其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及动态性,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及发展是其传播目的是否实现的关键。我国外宣翻译虽然历经了迄今为止60余年的发展,但其研究体系还不够完善,局限于译本语言文字层面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不断尝试将翻译本体论的研究与边缘交叉学科进行融合,不仅关注翻译的语言层面,还注意到语言之外的因素,证明除了语言本身,制约翻译活动的文化与社会因素逐渐引起学界注意。在翻译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再到社会学转向的过程中,其社会属性需要成熟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以研究其生产、传播、接受与各种社会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翻译研究主要采用的各种研究视角中,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框架能够与外宣翻译研究产生紧密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关联;2)在话语与社会辩证关系研究方面的关联;3)在权力关系研究方面的关联。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征与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批评话语分析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外宣翻译要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引入外宣翻译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分析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本研究重点分析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所选语料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版及英译过程的相关材料。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既蕴含大量意识形态内容,又以实现译入语语境中的传播效果为要求,既讲求对原文的高度忠实,又要对读者的接受与反应给予关注,单纯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探索无法满足以上多维度的需求,传统的归化或异化策略无法适应话语与社会实践之间辩证的、动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视角来对语料进行分析。从具体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在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三维分析框架(翻译-传播-社会实践综合框架),从译本、翻译的传播实践以及翻译的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分析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在这一框架中,第一维度为译本:涉及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分析译本对原文本元语言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第二维度为翻译的传播实践,包括翻译的生产、翻译的传播与翻译的接受;第三维度为翻译的社会实践,包括翻译与权力关系,翻译与社会身份,以及翻译与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审视外宣翻译,探索外宣翻译话语实践的传播属性。研究发现:1)以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视角来审视外宣翻译,能够有效突破语言文字分析的局限性,凸显外宣翻译的社会实践性;2)外宣翻译本质上是一个国际传播实践过程,对赞助人、译者、传媒以及读者的多维度思考是一种主体间性意识,这反映出信息传播的交流、沟通与互动意义,对我国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3)话语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使用的话语策略密不可分,本研究从读者接受与读者反应的角度进行探索,丰富了外宣翻译的话语传播策略。
鞠昕彤[5](2017)在《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研究 ——以佛光山与救世军为考察重点》文中研究表明抑恶扬善是世界各大宗教共同的价值追求,无论是佛教的慈悲观、道教的劝善成仙观,还是基督教的博爱奉献观、伊斯兰教的拜主行善观,其慈善公益的本质是一致的。行善与奉献是宗教组织的悠久传统和一贯主张,开展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是宗教组织视为天职的工作和义务,也是宗教信徒们发自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在现代,具有宗教背景的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自主地合法开展了以救助、扶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资助社会的教育、医疗、文化、艺术、体育、环保等社会事务的非传教非营利的慈善公益活动,对缓解社会矛盾、传播慈善文化、维系道德秩序、推动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慈善公益是宗教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尽管宗教在慈善公益领域具有信仰与资源的条件和优势,但想要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挥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还需完善的法律制度、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民众的广泛认可作为外部的环境基础和条件保障,同时,宗教慈善公益组织自身也应遵循依法推进、服务社会、平等自愿、公开透明、严格自律与有效监督的开展原则,积极建立多元化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运营主体、发展灵活的宗教慈善公益资源运营模式、形成规范高效的宗教慈善公益项目运营机制,并不断完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增强组织的形象建设与对外营销能力。当前,我国大陆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宗教参与慈善公益的现代化路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存在巨大的发挥潜力和上升空间,这还需政府、宗教慈善公益组织和社会民众共同努力和推进,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切实鼓励宗教慈善公益力量的成长,宗教慈善公益组织自觉完善运营管理模式,提供专业化、品牌化的社会服务,社会民众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共同推动宗教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提升,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充分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贡献力量。本文首次对宗教慈善公益事业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以佛教的佛光山与基督教的救世军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思想理论篇、社会实践篇和经验思考篇三部分共十章内容分析阐释了为什么要做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已经做了哪些宗教慈善公益事业、以及如何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三个基本问题。其中,思想理论篇梳理了各主要宗教的慈善公益思想,并分析其实践路径,挖掘开展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深层原因;社会实践篇全面展示了佛光山与救世军的慈善公益事业及其社会评价,揭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为社会及组织自身带来的积极作用与广泛影响;经验思考篇首先从社会与宗教两个角度阐释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并归纳总结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内容,然后从机制、政策与意识三个层面分析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外部条件,并提出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需遵循原则、健全运营机制以及完善管理模式的内部要求,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讨论,对推进大陆地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出政府、组织和社会三个维度的思考和建议,试图为我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有力对策。
顾磊[6](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梁建华[7](2016)在《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宗教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巴哈伊教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观进行了深入分析,藉由此总结一些值得中国宗教借鉴的关于宗教自身有机成长的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把精神理想转化到社会现实,充分发挥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也为我们国家的宗教政策及社会发展提供一点思考和启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论文第一章首先从新兴宗教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巴哈伊教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巴哈伊教的三个发展独特点:一是创教之初即确立了两位先知。两位先知都着述颇丰,并有亲笔着作留存于世;内容上以“上帝独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为核心,阐释了一种新的人类理想和世界秩序,构成了巴哈伊信仰的基础。二是具有独特的全球教务管理体系。该体系保障了巴哈伊律法的与时俱进和巴哈伊社团的有机成长。第三是平等团结。巴哈伊教不仅在发展过程保持了多样性的统一,避免了分裂和派系;其在全球的所有社会行动也以人类的共同繁荣为目标。本章第三节分析指出了巴哈伊教不同于其他传统宗教和新兴宗教的根本之处在于其科学发展观。即巴哈伊教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法都遵循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在“通过物质生活表达和实现精神文明”这个发展的有机进程里,巴哈伊教以人为本,以“人类一体”为核心指导理念,运用科学和宗教相结合的发展方法,不仅注重个人和机构的能力培养,更是倡导团结协作,致力于共同构建一个统一的世界运行体制,以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巴哈伊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其中第二章深入解读了巴哈伊教对人类社会和宗教的有机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所做的独特阐释,即周期性演进理论。巴哈伊教用“宇宙周期”原则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人类整体的成熟与个体成员的成长经历类似,历经婴儿期、少年期和青春期,而今进入了集体成年期。同理,巴哈伊教认为宗教的发展也必然遵循宇宙法则的进化秩序之要求,有各自的“天启周期”。各个宗教所崇拜的亚伯拉罕、克利须那、摩西、佛陀、耶稣和穆罕默德等包括巴哈欧拉在内,都来自同一神圣的根源,是上帝在不同时代、人类演进的不同阶段派来的的先知,传导上帝对人类的慈爱和光辉,指引人类的前进方向。本章第二节分析了巴哈伊教周期性演进理论的现实意义。鉴往知来,指出巴哈伊教的这种对于发展的定义以及发展规律和方向的阐释值得让我们每一个人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化掉“小我”的边界,重新构建并定位人生的坐标体系,藉此动力发掘出更多的潜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更多的奉献!第三章内容深入挖掘总结了巴哈伊教发展观的核心理论——“人类一体’思想的内涵。其一存异求同、平等团结;其二“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重新思考社会架构;其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分析了巴哈伊教所倡导的“人类一体”观念不仅仅是重塑新的个人意识从而产生群体知觉,还倡导全世界范围的教育、农业、工业、经济、法律和政治等社会体制以及道德的改良和重塑,创建正义王国、构建全球新文明。本章第二节结合中医理论分析了“人类一体”理念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第三节比较分析了“人类一体”和中国领导者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意义之共通与契合处。论文第四章探析了巴哈伊教的“智慧双翼”论——科学与宗教相结合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巴哈伊教倡导的科学与宗教和谐统一不只是体现在教义中,还表现在其社会实践紧密围绕科学、宗教和发展的主题,重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与灵性原则相结合,通过发展的话语构建和可持续社区建设行动,全面参与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农业、环境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可持续建设。文中总结了巴哈伊教发展话语构建的三个实践途径:世界正义院的审议和立法、巴哈伊国际社团对世界和平发展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持久开放的科学、宗教与发展研讨交流平台。深入分析了巴哈伊教可持续社区建设行动的模式和主要特色:第一,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第二,因小而美,积少成多;第三,授人予渔——重视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第四,独特的决策管理机制——磋商原则。本章在最后一节探讨了巴哈伊教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社区的三点启示,即个人层面的可持续教育、机构层面的可持续能力培养、社区层面的“内生式”可持续项目发展。本文第五章探讨了巴哈伊教对中国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第一节内容分析总结了巴哈伊教值得中国宗教思考借鉴的四点内容:一是团结合作、共谋善举;二是慈善活动与传教分离——为全人类服务;三是开发以能力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慈善项目;四是建立各宗教全国系统的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第二节探讨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中国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指出随着中国社会宗教团体的发展和全球化新形势的到来,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宗教慈善项目持续不断地走进民间,我们的政府机构有必要反思总结,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调整完善并制定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宗教团体管理和保护制度,加快相关的立法进度,保护宗教社会团体的健康有机成长并培养其自治能力,整合资源,鼓励引导宗教充分发挥出其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此外,笔者认为还需要加强跨宗教社会团体之间的深入对话与交流。有必要构建一个跨宗教团体联盟,对宗教以及社会发展领域的若干问题共商决策、共谋善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传播真正的大爱于人间!
黄家周[8](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张露[9](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王万尧[10](2015)在《基督教与香港电影(1950-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港在鸦片战争之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随英国而来的基督教开始进入香港的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数量众多的基督教信徒、大陆难民以及专业人士等撤入香港,短时间内涌入香港的难民人数之庞大,使得香港一时成为名副其实的“难民社会”,港英政府并不愿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救助难民。在此情景下,从大陆撤退至此的基督教各宗派和众信徒发扬宗教的慈善精神,致力于在物质生活、孩童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帮助流落异乡的难民们重整生活秩序,这其中就包括1951年来港的吴宇森一家。由于基督教的无私奉献,因此自1950年代开始,基督教在香港的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也成为香港电影无法回避的时代大背景,基督教与香港电影在时代创造的机遇下产生了遇合。这种遇合首先由基督徒电影人发起。1949年由内地来港定居的“联华之父”罗明佑是一个基督徒,他将香港基督教搬上银幕,拍摄了《重生》(1950)和《人道》(1955),影片以基督教精神作为叙事的核心,着力于宣扬基督教的仁爱和福音。由此之后,随着香港电影日益摆脱大陆电影的影响,逐渐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并最终发展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的“港产片”,基督教也随之在香港多种题材、类型的电影中生根发芽,展现出多姿多彩的丰富形态,对香港电影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因此,基督教与香港电影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梳理的研究课题。本文具体章节的研究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论述基督教与香港电影遇合的时代背景。这一章将阐述现代香港的社会进程,以及现代香港进程中的基督教和香港电影的具体情况,从宏观层面介绍基督教与香港电影的历史语境,以便更好地进入具体文本。第二章从历史层面论述香港电影如何表现基督教文化的。这一章将以香港历史进程为背景,以香港电影的阶段性发展为分期,梳理三个历史时期中的香港电影在不同题材、类型中呈现基督教的差异性,并总结每一时期的共同性。第三章考察香港主流电影中的两位基督徒导演龙刚与吴宇森,是如何在他们的电影中建构基督教论述的。龙刚和吴宇森作为香港不同时期的重要导演,在电影中常常表现基督教,因此本章将仔细分析两位导演作品中的基督教谱系。第四章以近年来香港基督教机构影音使团为分析对象,考察其生产的数十部福音电影在制作、发行、放映等模式上有哪些不同于主流商业电影的特点,并且分析这些特点与福音电影的风格是如何影响的。综上所述,本论文希望以基督教为观察的视角,对香港电影中的基督教文化做一番历史与现状的全面梳理,同时对一些深受基督教影响的香港电影人和电影类型也作重要的分析,这样将有助于全面认识香港电影。
二、迈向美好明天──澳门宗教界喜迎回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迈向美好明天──澳门宗教界喜迎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2)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关键问题、技术难点与预期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情况概述 |
第一节 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播情况 |
第二节 清朝时期新教在华传播情况 |
第二章 1840-190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概况 |
第一节 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
第二节 1840-1900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840-1900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840-1900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1901-1920年基督宗教传教概况 |
第一节 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
第二节 1901-1920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901-1920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901-1920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1921-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概况 |
第一节 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
第二节 1921-1949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
一、1921-1949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
二、1921-1949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 |
一、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间分期及其特征 |
二、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格局及其特征 |
第二节 近代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差异原因分析 |
一、政治因素 |
二、自然环境因素 |
三、经济因素 |
四、人文社会环境因素 |
五、基督宗教自身因素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价值观 |
1.5.2 中国共产党价值观 |
1.5.3 价值观教育 |
第2章 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源泉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1.2 列宁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1.3 毛泽东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2 实践源泉 |
2.2.1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初创 |
2.2.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
2.2.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深入 |
2.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
第3章 现实需求: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 |
3.1 涤除旧的价值观念:旧中国统治阶级残余思想急需破除 |
3.1.1 肃清帝国主义奴化思想 |
3.1.2 清除封建主义愚民思想 |
3.1.3 根除官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
3.2 建构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价值观亟待确立 |
3.2.1 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形态的建构 |
3.2.2 中国共产党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
3.3 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变革时期各阶级的复杂社会心态尚待调节 |
3.3.1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迁 |
3.3.2 各阶级中的复杂社会形态 |
第4章 教育群体与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及内容 |
4.1 教育对象: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群体指向 |
4.1.1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观教育的示范群体 |
4.1.2 工人、农民、革命军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群体 |
4.1.3 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群体:价值观教育的广泛群体 |
4.2 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4.2.1 马列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
4.2.2 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中的价值目标 |
4.2.3 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的价值追求 |
4.2.4 集体主义:汇集众力的价值主张 |
4.2.5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价值倡导 |
4.2.6 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
第5章 教育举措、路径探寻与价值承载: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途径及载体 |
5.1 方法选择: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 |
5.1.1 理论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灌输与渗透 |
5.1.2 实践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培育与践行 |
5.1.3 榜样示范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典范与标杆 |
5.1.4 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强化与提高 |
5.2 路径探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
5.2.1 旧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广泛的价值观教育传播系统 |
5.2.2 思想改造:涤除旧社会的价值观念 |
5.2.3 思想文化领域的“三次批判”:掌握文化领导权 |
5.2.4 土地改革中的价值观教育:唤醒农民的阶级意识 |
5.2.5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
5.2.6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价值观教育:引领新中国的发展走向 |
5.2.7 农村冬学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 |
5.2.8 职工业余教育:启迪工人的阶级觉悟 |
5.3 价值承载: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
5.3.1 以重大活动载体增进新的价值认同 |
5.3.2 以重大会议载体达成新的价值共识 |
5.3.3 以传媒载体宣传新的价值主张 |
5.3.4 以文艺载体讴歌新的时代精神 |
第6章 审视反思: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经验、教训及启示 |
6.1 行之有效: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显着成效 |
6.1.1 凝聚思想共识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政权 |
6.1.2 新旧对比赢得了社会各阶层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
6.1.3 汇聚众力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
6.1.4 价值实践中人民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彰显 |
6.2 以史资政: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经验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
6.2.2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价值观教育 |
6.2.3 运用政治动员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力 |
6.2.4 注重社会各阶层的正当利益需求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 |
6.3 知往鉴今: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教训 |
6.3.1 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界限 |
6.3.2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方式方法简单化 |
6.3.3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存在过激行为 |
6.4 当代价值: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启示 |
6.4.1 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党自身的价值观教育极端重要 |
6.4.2 价值观教育要深入细致覆盖到不同社会群体 |
6.4.3 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对多元价值观及社会思潮的引领 |
6.4.4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代特征相融合 |
6.4.5 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 |
6.4.6 价值观教育要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
结语 现实观照:对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
2.1.1 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的区别 |
2.1.2 外宣翻译的概念及其内涵 |
2.1.3 外宣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2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
2.2.1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与代表性理论 |
2.2.2 外宣翻译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关联 |
2.2.3 采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的翻译研究成果 |
2.3 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翻译研究 |
2.3.1 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义 |
2.3.2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结构及语言特点 |
2.3.3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及相关研究 |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及观察语料 |
3.1 外宣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 |
3.2 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 |
3.3 翻译-传播-社会实践综合框架下的外宣翻译过程 |
3.4 观察语料——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版及英译过程的相关材料 |
3.5 小结 第四章 译本对原文本元语言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
4.1 概念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
4.2 人际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
4.3 语篇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
4.4 小结 第五章 外宣翻译的传播实践 |
5.1 翻译的生产 |
5.1.1 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
5.1.2 外宣翻译的主体间性 |
5.1.3 译者对外宣翻译互文性的实践 |
5.2 翻译的传播 |
5.2.1 外宣翻译的传播机制 |
5.2.2 译者的把关人作用 |
5.3 翻译的接受 |
5.3.1 外宣翻译的读者研究 |
5.3.2 外宣翻译的读者关照 |
5.3.3 外宣翻译的读者反应 |
5.4 小结 第六章 外宣翻译的社会实践 |
6.1 外宣翻译与权力关系之关联 |
6.2 外宣翻译与社会身份之关联 |
6.3 外宣翻译与文化价值及意识形态之关联 |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
7.1 译本与翻译传播实践之关联 |
7.2 翻译传播实践与翻译社会实践之关联 |
7.3 译本与翻译社会实践之关联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
8.2 本研究的发现及创新之处 |
8.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5)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研究 ——以佛光山与救世军为考察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慈善与公益的概念 |
1.3.2 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概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思想理论篇 |
第2章 佛教的慈善公益思想 |
2.1 慈悲观 |
2.2 业报轮回观 |
2.3 修善功德观 |
2.4 佛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 |
第3章 道教的慈善公益思想 |
3.1 乐生好善观 |
3.2 天道承负观 |
3.3 劝善成仙观 |
3.4 道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 |
第4章 基督教的慈善公益思想 |
4.1 赎罪论 |
4.2 博爱观 |
4.3 奉献观 |
4.4 基督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 |
第5章 伊斯兰教的慈善公益思想 |
5.1 敬主爱人观 |
5.2 两世吉庆论 |
5.3 拜主行善观 |
5.4 伊斯兰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 |
本篇小结 |
社会实践篇 |
第6章 佛光山的慈善公益事业 |
6.1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的总体情况 |
6.1.1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的背景 |
6.1.2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的兴起及发展演变 |
6.2 佛光山各类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 |
6.2.1 救助关怀 |
6.2.2 僧信教育 |
6.2.3 医疗照护 |
6.2.4 敬老安养 |
6.2.5 往生安厝 |
6.2.6 生态保育 |
6.2.7 文化旅游 |
6.2.8 文艺传播 |
6.2.9 社会教化 |
6.3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 |
6.3.1 佛光山各项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 |
6.3.2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评价 |
第7章 救世军的慈善公益事业 |
7.1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的总体情况 |
7.1.1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的背景 |
7.1.2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的兴起及发展演变 |
7.2 救世军各类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 |
7.2.1 灾难救助服务 |
7.2.2 困难援助服务 |
7.2.3 基层教育服务 |
7.2.4 社区医护服务 |
7.2.5 长者安老服务 |
7.2.6 资源循环服务 |
7.2.7 家庭成员服务 |
7.2.8 社区计划服务 |
7.2.9 军队监狱服务 |
7.3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 |
7.3.1 救世军各项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 |
7.3.2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评价 |
本篇小结 |
经验思考篇 |
第8章 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
8.1 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
8.1.1 社会角度: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
8.1.2 宗教角度:宗教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 |
8.2 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内容 |
8.2.1 社会救助事业 |
8.2.2 教育学术事业 |
8.2.3 医疗保健事业 |
8.2.4 文化传播事业 |
8.2.5 养生养老事业 |
8.2.6 丧葬祭祀事业 |
8.2.7 环保护生事业 |
8.2.8 文化服务事业 |
8.2.9 道德教化事业 |
第9章 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条件与要求 |
9.1 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外部条件 |
9.1.1 机制条件:完善的法律制度 |
9.1.2 政策条件:有力的政策支持 |
9.1.3 意识条件:民众的广泛认可 |
9.2 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内部要求 |
9.2.1 遵守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开展原则 |
9.2.2 健全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运营机制 |
9.2.3 完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管理模式 |
第10章 推进大陆地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
10.1 政府层面:引导和鼓励宗教慈善公益力量的成长 |
10.1.1 加强对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法律与政策支持 |
10.1.2 建立宗教慈善公益服务购买制度 |
10.1.3 将第三方评估机构纳入制度化体系 |
10.1.4 支持构建包括宗教组织在内的慈善公益资源网 |
10.2 组织层面:发展特色宗教慈善公益模式,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 |
10.2.1 慈善理念成熟化 |
10.2.2 组织管理规范化 |
10.2.3 组织运营品牌化 |
10.2.4 服务项目常态化 |
10.2.5 慈善资源网络化 |
10.3 社会层面:民众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宗教慈善公益事业 |
10.3.1 社会民众积极参与支持宗教慈善公益事业 |
10.3.2 增强与宗教慈善公益组织的项目合作 |
10.3.3 形成全方位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社会监督系统 |
本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进展 |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
1.6.1 案例地选择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
2.1 理论梳理 |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
2.1.3 尺度政治理论 |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
2.1.6 现代性理论 |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内容与创新 |
第一章 新兴之星——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究 |
第一节 新兴宗教的出现和特点 |
第二节 巴哈伊教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
第三节 巴哈伊教的发展特点及其发展观浅析 |
一、巴哈伊教的独特点 |
二、浅析巴哈伊教的发展观 |
第二章 周期演进——巴哈伊教的有机发展进程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巴哈伊教的周期性演进理论 |
一、宇宙周期说 |
二、天启周期说 |
第二节 探讨巴哈伊教周期性演进理论之现实意义 |
第三章 人类一体—一巴哈伊教的发展观之核心理念探析 |
第一节 巴哈伊教“人类一体”理念的内涵 |
一、存异求同、平等团结 |
二、“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重新思考社会架构 |
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 |
第二节 “人类一体”理念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分析 |
第三节 “人类一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内涵的契合与共通 |
第四章 智慧双翼——巴哈伊教的发展方法和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智慧双翼——科学与宗教 |
一、科学与宗教的历史关系 |
二、科学与宗教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三、智慧之双翼—巴哈伊教的科学与宗教和谐统一论浅析 |
第二节 巴哈伊教的社会发展方法和实践途径探析 |
一、发展的话语构建 |
二、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行动 |
第三节 巴哈伊教的实践经验对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启示 |
一、个人层面的可持续教育 |
二、机构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
三、社区层面的“内生式”可持续项目发展 |
第五章 共谋善举—巴哈伊教对中国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巴哈伊教带给中国宗教的经验思考 |
一、团结合作、共谋善举 |
二、慈善活动与传教分离——为全人类服务 |
三、开发以能力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慈善项目 |
四、建立各宗教全国系统的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 |
第二节 如何充分发挥中国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浅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9)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基督教与香港电影(1950-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基督教作为考察香港电影的一种进路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基督教与香港电影的历史遇合 |
第一节 现代香港的社会进程 |
第二节 现代香港社会中的基督教形态 |
第三节 现代社会进程中的香港电影 |
第二章 香港电影中的基督教文化演变 |
第一节 价值话语主导的基督教文化(1950-1972) |
第二节 娱乐话语主导的基督教文化(1973-2002) |
第三节 双重机制呈现的基督教形象(2003-2014) |
第三章 香港主流电影中的基督教建构:以龙刚与吴宇森电影为例 |
第一节 “爱人如己”:龙刚电影与基督教 |
一、创作历程 |
二、“爱人如己”:龙刚电影中的“基督教论述” |
第二节 “我就是神”:吴宇森电影与基督教 |
一、创作历程 |
二、“我就是神”:吴宇森电影中的教堂空间建构 |
第四章 香港福音电影研究:以影音使团作品为例 |
第一节 香港福音电影简史 |
第二节 影音使团作品风格 |
一、建构真实 |
二、类型嫁接 |
三、圣经叙事 |
第三节 影音使团运作模式 |
一、制作模式 |
二、发行模式 |
三、放映模式 |
结语 神圣与世俗的碰撞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迈向美好明天──澳门宗教界喜迎回归(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D]. 张浩宇. 西南大学, 2020(07)
- [3]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D]. 包志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D]. 尹佳.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5]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研究 ——以佛光山与救世军为考察重点[D]. 鞠昕彤. 西南大学, 2017(10)
- [6]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7]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D]. 梁建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8]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9]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10]基督教与香港电影(1950-2014)[D]. 王万尧.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