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精神症状首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例(论文文献综述)
毛玉熠[1](2021)在《罕见病Van Wyk-Grumbach syndrome病例分析报告并相关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报道我院一例14岁女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双侧卵巢巨大囊肿病例,旨在对Van Wyk-Grumbach综合征(幼年型甲减并双侧卵巢巨大囊肿的早期识别)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及依据,积累临床经验,减少误诊率,避免不必要的外科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通过早期的鉴别及诊断,予左甲状腺素钠片25ug,每天一次晨服替代治疗,1周后左甲状腺素钠片加至每天50ug,治疗1月余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进行随访。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病例报道,分析并总结Van Wyk-Grumbach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替代治疗1月余后患者浮肿、反应迟钝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甲状腺功能较前好转,泌乳素PRL及雌激素E2水平明显下降,复查腹部超声示双侧卵巢囊性包块较前减小。[结 论]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卵巢、性激素水平异常时,应先用一元化的思维考虑诊断,通过予左旋甲状腺素片行替代治疗,并进行随访记录,动态地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避免盲目进行非必要的手术治疗。
田胜[2](2021)在《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7例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现有文献并分析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临床特征,以提高神经内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临床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例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以回顾性分析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结果1.7例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包括1例合并抗DPPX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男性患者,发病年龄为21岁,6例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均为男性,发病年龄为39-82岁,中位发病年龄是62岁。2.7例患者中,5例急性发病,2例亚急性发病,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20天。其中3例(42.9%)无明显前驱症状,4例(57.1%)出现头痛、发热、头晕、四肢乏力等前驱症状,4例(57.1%)患者存在既往病史,高血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中1例既往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有抗NMDAR脑炎,余3例病史无特殊。3.7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癫痫(42.9%),精神行为异常(42.9%),意识障碍(14.3%),认知功能障碍(14.3%)等边缘系统受累症状,同时伴有活动障碍、头痛、头晕和腹泻等边缘系统外症状。4.7例患者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正常4例(57.1%),异常3例(42.9%),6例患者行ANA谱、ANA谱3、ANCA谱检测、风湿四项,1例(14.3%)抗核抗体阳性(+),1例(14.3%)抗补体C1q抗体阳性,均为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7例患者均行电解质检查,1例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出现低钠及低钾血症,3例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出现低钠血症,2例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出现低钾血症,余1例正常。5.7例患者均行颅脑磁共振检查。合并抗DPPX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颅脑MRI检查示幕下小脑及脑桥萎缩;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中1例颅脑MRI检查示左侧颞叶异常信号;余5例均提示散在缺血灶,且部分伴有脑白质疏松、脑萎缩及软脑膜血管强化。7例患者中6例进行脑电图检查。5例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示大脑半球弥漫性慢波,合并抗DPPX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示弥漫性慢波,双侧大脑半球癫痫样放电。6.7例患者中,其中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3例,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联合硫唑嘌呤三联免疫治疗1例,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5例患者对免疫治疗均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1.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发生率较低,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临床症状多以抗NMDAR脑炎临床表现为主,部分患者会出现临床表现的变异与叠加,易引起误诊或漏诊。2.在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中,抗NMDAR脑炎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比例相对更高,并可能继发于颅内感染,进而导致疾病前驱期更长以及不典型的临床症状。3.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颅脑MRI可表现为单侧颞叶异常信号以及脑萎缩等改变;脑电图可有弥漫性慢波及癫痫样放电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表现复杂,易出现脑脊液炎症反应以及葡萄糖、氯化物含量异常。4.不伴发肿瘤的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对一线免疫治疗反应良好;预后尚佳;NMDAR抗体滴度可能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具有相关性;单纯抗NMDAR脑炎复发可能导致叠加抗体的产生。
杨旭红,唐英超[3](2019)在《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少见,主要以低钙血症、高磷血症、血清PTH减少甚至测不到和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现报道1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病例以及其特点,供临床工作中借鉴,以防误诊、漏诊。
鲁晶晶[4](2019)在《河南地区107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近几年来,神经病学领域产生了很多研究热点,自身免疫性脑炎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实验室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病例也在不断增多,对其开展研究的条件也就越来越好了。目前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较多的是个案报道和小样本分析,而前瞻性研究和大样本研究尚不多。结合国内外文献,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河南地区107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了脑脊液、影像学特征、临床症候以及流行病学,包括患者的诊疗预后等,探索该病患病规律,给临床诊断提出建设性的参考意见。资料与方法本课题是回顾性研究。随访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重症科和小儿内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107例。其中有74例患者最后被确诊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23例患者被拟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6例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患者,4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脑炎病人。对患者影像学资料、脑电图、血清学化验数据、一般状况以及临床症候、诊疗及预后等情况进行收集分析。所得资料经由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输入和计算,并使用均数±标准差(± s)描述连续型变量;采用百分数、中位数统计描述分类变量资料结果,采用图片形式描述特征性结果,例如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结果等。结果1.在检出抗体为阳性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6位,38位女性患者;其中,有8位患者发生“中枢性低通气”;视物不清的患者有6位。2.在本研究所收集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检出有甲状腺功能以及抗体异常的患者有21例,检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患者3例,其中合并抗-titin阳性、合并有抗GAD65阳性和合并抗PNMA2弱阳性的患者各1例。3.在本研究所确诊的抗NMDA受体抗体患者中,检出有合并肿瘤的患者2例,均为畸胎瘤,女性,25岁;在本研究所有拟诊患者和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中,检出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各1例;在本研究所有LGI1抗体阳性患者中,没有发现患者有合并肿瘤的情况。4.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有52例为头磁共振结果异常,其中14例为单发性病灶,38例为多发性病灶,22例患者为对称性病灶;有23例为颞叶受累,21例为额叶受累,16例为丘脑受累,1例为小脑受累。5.在所有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的是糖皮质激素+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等一线治疗药物及方案,仅有3例联合进行的是手术治疗,3例患者采用的是血浆置换,1例患者采用的是利托昔单抗类药物,1例患者行脑活检。通过一二线药物多疗程应用治疗,大部分患者得到了较好的预后,少数患者也有认知功能下降等神经系统受损后遗症。结论1.本课题显示在男性群体中,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多于女性,提示男性在该病的发生率上高于女性,与以往文献报道有所不同。纳入研究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枢性低通气发生率为7.5%,相比与以往文献报道较低。且其中发生视神经损害的均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2.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合并肿瘤的概率,大约为6.54%;其中,抗NMDAR抗体患者中,患有肿瘤(畸胎瘤)均为育龄妇女;抗GABAb受体脑炎的患者中合并小细胞肺癌肿瘤的有4例,比例较高。3.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抗体,例如甲状腺抗体等;4.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异质性,该病病灶可多发,可单发,并且可以对称性发病,颞叶受累和额叶受累最为多见。5.一二线药物多疗程应用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大部分可以获得较好预后。
苗鑫[5](2019)在《F84S突变致转甲蛋白相关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1例及既往病例回顾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转甲状腺素蛋白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Transthyretin-type 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ATTR-FAP),又称遗传性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疾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征主要是不可逆性进行性周围神经损伤。在中国,现已发现20种致病性TTR突变,主要分布于汉族。目的:报道1例TTR-F84S突变所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特殊表现的FAP,总结其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电生理、组织病理学及遗传特征。检索国内外已报道的家族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病例资料,探讨FAP临床表现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例TTR基因突变所致淀粉样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利用PCR和DNA扩增技术对TTR基因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检索数据库收集已报道的TTR基因相关的淀粉样周围神经病病例,对临床表现进行提取并分析。结果:1.TTR基因突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以周围神经症状、卒中样症状、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等起病,部分患者以精神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癫痫为首发症状。2.F84S为以中枢受累为特殊表现的FAP致病突变,本例临床特点为:以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及自主神经症状起病的早发型FAP;以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尤其自主神经症状)表现最为突出;合并有眼部受累。国外仅有1例相同突变的家系报道,该报道所描述病例存在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及心脏、肾脏、眼部受累,以中枢受累表现最为突出(颅内出血、癫痫、偏瘫等)。3.本次研究共纳入112篇文献,加本例患者,共169例ATTR-FAP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得:(1)TTR突变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发病年龄及种族间存在显着差异。早发型患者(31.8%)较晚发型患者(14.3%)更易出现中枢损害表现(?2=6.101,P=0.014,列联系数=0.197);白种人(31.6%)较黄种人(17.4%)更易出现中枢损害表现(?2=4.295,P=0.038,列联系数=0.158);中枢损害症状的发生率与性别差异无显着相关性(男24.8%,女28.8%,?2=0.308,P=0.579)。(2)FAP男女分布约为2:1,且发病年龄与性别差异无显着相关性(?2=0.007,P=0.935);首发临床表现存在显着种族差异,黄种人(24.6%)较白种人(7.6%)更易以自主神经症状起病;白种人(11.4%)较黄种人(6.6%)更易以心脏症状起病(?2=10.479,P=0.033,列联系数=0.303);首发症状与发病年龄显着相关,早发型及晚发型首发症状均以围神经损害最为常见,然而,首发症状表现为自主神经症状及胃肠道症状更易发生于早发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心脏症状更易发生于晚发型患者(?2=24.908,P=0.000,列联系数=0.395)。结论:1.F84S突变是FAP的致病突变,临床特点为:以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及自主神经症状起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合并有其他系统受累症状。2.FAP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黄种人更多表现为早发型FAP,早发型患者较晚发型患者更易以自主神经症状及胃肠道症状起病,晚发型患者更易以心脏症状起病;中枢系统受累表现更易出现于早发型患者中。
王超[6](2019)在《AMPAR脑炎合并耳聋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自2007年第1例抗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被发现后,一系列抗神经元表面或突触蛋白自身抗体被发现,这一类由神经元表面抗体介导导致相对可逆的神经元功能障碍的新型自身免疫性脑炎,由于其早期免疫治疗效果良好,正成为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而AMPAR脑炎作为新型自身免疫性脑炎中较为罕见的类型,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大规模研究,临床医师对其往往认识不足,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我院确诊的1例AMPAR脑炎的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其病理生理机制、流行病学情况、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例AMP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治思路,分析早期误诊的原因。以“AMPAR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AMPAR encephalitis、Autoimmune encephalitis”等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Medline和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关于AMPAR脑炎具有完整数据资料的文献纳入研究并分析。探讨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流行病学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自2009年首次发现AMPAR脑炎至今的文献资料,剔除重复、无关或资料不全的病例资料。总共获得外文文献18篇,其中有1篇文献有重复报道,予以剔除,另外有3篇文献分别有22例、7例、3例,由于其资料完全故都纳入研究;中文文献总共5篇;总共纳入22篇文献、53个病例,加上本例,总共有54例。病例资料汇总结果如下:(1)一般情况:平均发病年龄51.39±17.96,年龄范围在(18-92)岁,其中男女比例为18:36。(2)临床表现:有前驱症状者5例(9.2%),首发症状表现为边缘叶脑炎者51例(94.4%)、少数患者以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的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合并肿瘤者27例(50%),其中男性9例(16.7%)、女性18例(33.3%),包括胸腺肿瘤10例(37%),肺癌7例(30%),乳腺癌5例(18.5%)。(3)影像学检查:51例患者颅脑MRI检查提示:累及边缘系统者有35例(68.6%),大脑皮层者5例(9.8%),其中2例大脑皮层广泛受累,基底节受累者2例,1例累及小脑半球,还有8例(15.7%)患者颅脑MRI检查正常。(4)脑电图检查:43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提示:表现为慢波者18例(41.9%),正常者16例(37.2%),癫痫波者8例(18.6%)。(5)治疗方式:54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接受一线治疗(激素、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的患者有34例(62.9%),一线+二线治疗的患者13例(24.1%),单纯接受二线治疗(免疫抑制剂)的患者1例,其余3例患者中1例数据丢失,1例治疗措施不详,1例仅接受肿瘤治疗。(6)预后:54例患者的随访结果中,缓解患者18例(33.3%),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9例(35.2%),无缓解者4例(7.4%),死亡患者9例(18.5%),复发患者2例,2例患者失访;死亡患者中5例(55.6%)合并副肿瘤抗体。结论1.AMPAR脑炎的发病率中老年患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边缘系统症状:认知功能减退、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少数可表现为明显的意识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可有发热、头痛、腹泻等前驱症状。约有50%患者合并肿瘤,主要是胸腺肿瘤、肺癌、乳腺癌。3.颅脑磁共振提示主要是边缘系统受累,尤其是颞叶内侧,也可伴大脑皮质、小脑半球的受累,部分患者颅脑磁共振可正常。脑电图可表现为慢波、正常、癫痫波。4.接受免疫治疗、肿瘤治疗的患者大部分有所改善(68.5%),少数无效或者死亡;死亡患者中5例(55.6%)合并副肿瘤抗体,合并副肿瘤抗体可能提示预后不佳。
贾丹,袁高品,梁利波,安振梅,李双庆[7](2015)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314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分析其误诊情况。方法对314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26例,女188例;其中席汉氏综合征120例,垂体瘤及术后114例,颅咽管瘤28例,生殖细胞瘤2例,空泡蝶鞍13例,垂体囊肿3例,鼻咽癌放化疗术后1例。在能够提供既往诊疗病史的患者中被误诊为甲减者13例,胃炎、肠炎25例,不同类型贫血20例,脑炎6例,精神疾病6例,低血糖7例,低钠血症14例,尚有个别被误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咽炎、美尼尔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肾炎、蛋白尿待诊等。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一些重要的症状、体征易被忽视,误诊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应对高危患者进行筛查以及早发现早治疗。
刘俊祥,张军文[8](2012)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48例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8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7例,以垂体瘤多见(16例);女31例,以席汉综合征多见(21例);12例垂体危象中席汉综合征所致者11例,垂体卒中所致者1例;席汉综合征中位病程15.6年,垂体瘤中位病程0.8年。48例患者临床表现有性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糖皮质激素缺乏症状等。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以靶腺的激素缺失为首要临床表现,需要用相应激素替代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戎风东[9](2009)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例误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起病隐袭,症状常不突出,故易被误诊。本文报告我
陈蕾[10](2019)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48例误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病例进行分析,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始至2018年6月截止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6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诊断时年龄1876岁,平均45岁。结果:48例垂体前叶机能减退患者,15例误诊为胃部疾病,5例误诊为男性功能减退,6例误诊为原发性闭经或月经不规律,6例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2例误诊为脑炎,5例误诊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8例误诊为精神疾病,4例误诊为不同类型的贫血。结论:垂体功能减退症误诊率较高,血清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及性激素下降明显,电解质中以钠、氯下降明显;血脂多为升高,以甘油三酯升高最为明显。临床医生在进行诊断时应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综合分析,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正确率。
二、以精神症状首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精神症状首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罕见病Van Wyk-Grumbach syndrome病例分析报告并相关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其合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3 治疗与随访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前驱症状及既往史 |
3.3 首发症状 |
3.4 临床表现 |
3.5 血清学检测 |
3.6 脑脊液检测 |
3.7 特异性抗体检测 |
3.8 肿瘤筛查 |
3.9 颅脑磁共振检查 |
3.10 脑电图 |
3.11 治疗及预后 |
第4章 讨论 |
4.1 抗NMDAR脑炎发生率及发病机制 |
4.2 临床症状 |
4.3 血清学检查 |
4.4 脑脊液检查 |
4.5 特异性抗体检测 |
4.6 颅脑磁共振 |
4.7 脑电图 |
4.8 肿瘤筛查 |
4.9 治疗与预后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2.1 病理及发病机制 |
2.2 临床表现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疗 |
(4)河南地区107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F84S突变致转甲蛋白相关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1例及既往病例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F84S突变致转甲蛋白相关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1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特点 |
2.2 肌肉病理结果 |
2.3 分子遗传检测 |
2.4 突变位点文献检索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家族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回顾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统计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AMPAR脑炎合并耳聋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病例报道 |
1.1 病例资料 |
1.1.1 病史 |
1.1.2 体格检查 |
1.1.3 入院前辅助检查 |
1.1.4 初步诊断 |
1.2 诊治经过 |
1.2.1 入院后的相关检查 |
1.2.2 诊治经过及病情变化 |
1.2.3 鉴别诊断 |
1.2.4 随访 |
1.2.5 讨论 |
1.2.6 误诊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
第2章 AMPAR脑炎相关的文献复习 |
2.1 目的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结果分析 |
2.4.1 一般情况 |
2.4.2 临床表现 |
2.4.3 辅助检查 |
2.4.4 治疗方式 |
2.4.5 预后 |
2.5 小结 |
第3章 讨论 |
3.1 AMPAR脑炎的病理生理机制 |
3.2 AMPAR脑炎的流行病学情况 |
3.3 AMPAR脑炎临床表现 |
3.4 AMPAR脑炎辅助检查 |
3.4.1 血液及脑脊液检查: |
3.4.2 颅脑MRI及 EEG |
3.5 治疗及预后 |
第4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31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误诊原因分析 |
2.1 误诊为心包炎3例: |
2.2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 |
2.3 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2例: |
2.4 误诊为席汉综合征1例: |
2.5误诊为贫血2例: |
2.6 误诊为老年性痴呆4例: |
2.7 误诊为慢性肾炎1例: |
2.8误诊为抑郁型精神病3例: |
2.9 误诊为顽固性便秘1例: |
3 讨论 |
(10)垂体前叶功能减退48例误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与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以精神症状首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罕见病Van Wyk-Grumbach syndrome病例分析报告并相关文献复习[D]. 毛玉熠.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合并双重抗体阳性的抗NMDAR脑炎临床分析[D]. 田胜. 南昌大学, 2021(01)
- [3]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并文献复习[J]. 杨旭红,唐英超.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4)
- [4]河南地区107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研究[D]. 鲁晶晶. 郑州大学, 2019(02)
- [5]F84S突变致转甲蛋白相关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1例及既往病例回顾分析[D]. 苗鑫.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6]AMPAR脑炎合并耳聋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 王超. 南昌大学, 2019(01)
- [7]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314例临床分析[J]. 贾丹,袁高品,梁利波,安振梅,李双庆. 四川医学, 2015(07)
- [8]腺垂体功能减退症48例回顾性分析[J]. 刘俊祥,张军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07)
- [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例误诊分析[J]. 戎风东. 实用医技杂志, 2009(06)
- [10]垂体前叶功能减退48例误诊病例分析[D]. 陈蕾.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