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对养老基金业务进行单独统计反映的可行性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陆颖柳[1](2020)在《农业银行G分行养老金融业务客户需求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银发时代”的到来加快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社会要齐心协力投入解决全生命周期养老供需矛盾工作中。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国金融业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养老金融领域提前布局、加快发展,切实为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明确提出养老金融为新兴发展业务,要求各分行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振兴乡村养老金融市场,将养老金融纳入业务发展规划中。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农业银行G分行养老金融业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这一研究问题,对布局所在经营区域内养老金融业务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在梳理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相关文献基础上对G分行养老金融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其次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养老储蓄生命周期等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调查统计法深入实地调查研究G分行客户养老金融业务需求情况并剖析其需求特征;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分析影响三大业务板块中需求最大的养老金融业务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农业银行G分行实践,提出针对G分行健康发展养老金融业务的对策和建议。经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客户对农业银行G分行养老金融业务需求意愿较大,存在一定市场需求。第二,客户养老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且不同的个人特征、认知特征和养老投资理财偏好特征对养老金融业务需求不同。三大业务板块中,养老储蓄、“健康管家”增值服务和养生健康类养老消费贷款3种业务需求最大。第三,通过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发现,养老储蓄类业务需求意愿受存款储蓄、银行等养老投资理财方式等4个因素显着影响;“健康管家”养老增值服务需求受到存款储蓄、理财产品、支付宝等网络平台等6个因素显着影响;养生健康类养老金融消费贷款业务需求则受到学生、认知程度、养老投资理财现状等5个因素显着影响。因此,建议农业银行G分行统筹整合三大养老金融板块零碎业务,结合调研和回归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养老金融业务板块改进和优化G分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SON WOOSUNG[2](2019)在《韩国企业借助亚投行推进外向型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一家多边开发银行,其使命是促进亚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亚投行于2016年1月开始运营,成员国从成立时57个增至97个,参与成员国数居于成为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银行。其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并且从国际性信用评级机构获得了最高信用等级。韩国作为持股率第5位的主要成员国,积极展开活动,自2016年第一届北京年会之后,在2017年主办了第二届济州岛年会,并捐赠了800万美元的特别基金。截至目前,大部分亚投行相关资料都是在2016年设立前后,由亚投行的设立意图和展望、设立带来的国际关系分析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亚投行也成立已有3年了,需要进一步深入进行,在2019年,有必要对亚投行的实际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本论文在以下四个论点展开具体论证:第一,从成员国持股率、治理结构、筹资程序等方面了解了亚投行特点,分析了其不足之处。还有通过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比较,分析亚投行优势。第二,利用亚投行海外基础设施投资,从参与韩国企业、韩国经济整体、朝鲜基础设施开发等角度分析了韩国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第三,从社会活力、国际地位、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分析亚投行的活动给投资对象国和韩国带来的社会效益。最后,顺应今后亚投行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共存共荣的发展方案。亚投行已经成功运作,预计未来仍将持续发展,论文中特别注重实用性,紧紧围绕亚投行项目的重点推进部分和地区,提出诱导韩国企业参与的方案。该论文向韩方提示了为进一步利用亚投行应如何应对,向中方提示了为进一步增长亚投行,应改善什么,从而为两国发展做出贡献。
金美[3](2019)在《我国以房养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个人都会衰老,都需要提前考虑晚年的养老问题,并为此早做安排。养老既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同时又是现实社会所存在的一大难题。现阶段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人口学家还预测,截止2030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4%,同一时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更高,预计将突破35%,老龄化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加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以房养老模式的推行,不仅能够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弥补现有养老方式的不足,增加老年人退休后的收入,减轻政府和子女的养老负担。所谓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将拥有自主产权的房屋通过出租、出售、抵押等方式实现提前变现,形成一笔笔固定的资金来源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这一模式对“房子富翁,现金穷人”尤为适用。同时对加固我国日益短缺的养老资源,缓解老龄化危机,提出了一条新的解决路径。本文大致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这篇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以房养老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使人们对以房养老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以房养老的内涵及属性,提出以房养老的相关理论,为展开下文做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选取国内四个以房养老试点城市——南京、上海、北京和杭州,具体阐述目前我国以房养老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基于以房养老失败的案例和经验,主要从传统观念、政府责任、政策法律、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等几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在推行以房养老业务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及风险因素;第五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章节,主要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以房养老的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此项业务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指导;第六部分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力图找出破解以房养老困境的机制和相应对策。
尹嘉祥[4](2016)在《甘肃省推进“以房养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29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意见》第五条提出了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保障。2014年12月中旬,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通常所说的“以房养老”。随着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总量增多的同时伴随着老年人口占比增大,如何保障老年人口老有所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对甘肃省“以房养老”问题的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以房养老”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我国传统观念的束缚并且解决了保险资金出路狭窄和收益率较低的问题,并且是适应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养老模式。在外国“以房养老”的实践主要以向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反向抵押贷款和现有房屋和养老地产置换的形式展开,现已被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我国在多地的“以房养老”试点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进展缓慢,其原因有观念,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甘肃省开展“以房养老”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并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力求以房养老在甘肃全省的推广实施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甘肃省兰州市采用问卷调查切实了解市民对“以房养老”的真实想法,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应用性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阐述。第二部分是对以房养老相关概念的描述,包括内涵,理论依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等。第三部分是利用问卷调查对甘肃省开展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并得出甘肃省具备可行性的结论。第四部分是甘肃省开展“以房养老”遇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列举并找到相应的对策。第五部分是开展“以房养老”的对策建议,同时期望对甘肃全省的推广起到借鉴作用。
杜学礼[5](2012)在《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医生制度是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模式。在国际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了家庭医生制度,他们通过与居民签约,实行首诊制度,按照人头预付服务经费等方式,从机制上成为服务对象健康和卫生经费的“双重守门人”,规范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的降低了医疗费用,大幅的改善了全民健康状况,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健康需求。当下,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针对国内看病贵、看病难的突出矛盾,并且随着国家医改相关制度的不断出台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在我国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已成为必然趋势。上海市2007年首先开始在徐汇、闵行、金山等5个区首先试点家庭医生制度。2010年8月,上海又提出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在全市范围推广家庭医生制度,以实现基本医疗的均等化。同年10月又将试点工作扩展到包括静安、闸北、浦东新区等5个区。2011年,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又写进了上海市的新医改方案中。作为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改革,针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进行研究,对缓解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形成有序的就诊秩序、实现健康的无缝隙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特别意义。本研究在系统的回顾国内外关于家庭医生制度的实践和探索基础上,发现签约首诊、双向转诊、强大的信息化支持平台、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科学的医保支付方式是顺利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专家访谈、SWOT分析、通径分析、医务人员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的分析了上海市探索家庭医生制度的历史沿革,探析了上海市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人力资源现状、经费投入测算等内容,并通过对家庭医生制度的内涵、家庭医生的资质及培养、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及流程、家庭医生制度的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构建了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模式。同时,本研究还通过对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部分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相关配套政策,包括激励机制、补偿机制、监督机制、管理机制等,旨在为上海市构建和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提供一揽子决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定量结论1.在居民就诊方面,居民在首诊时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达到65%,首选三级医院就诊的比例达到21%。从选择首诊医院的原因分析来看,居民首先看重的是就近方便,其次是服务态度好、费用低、医疗水平等因素。居民首选三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医疗技术水平、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环境,而居民就诊未首选三级医院的主要原因是等候时间长、就诊费用高、就诊环境拥挤等。同样,我们对居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和未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2.通过对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提供能力的匹配,上海市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慢性病的健康管理、60岁以上老年的健康体检、对70岁以上老人开展眼保健指导、对特殊人群、幼托机构和在校学生以及养老院中的老人等进行健康体检等服务;(2)每年开展612次的家庭健康咨询和开具健康教育处方的服务;(3)开展对居民及家庭的健康风险因素评估;(4)开展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指导服务;(5)根据治疗方案为居民及其家庭成员提供跟踪监测及治疗;(6)将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上报,并在二、三级医院进行门诊预约、检验、检查的服务;(7)开展双向转诊,推荐诊疗专家等服务;(8)开展其他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在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现状不是非常理想,居民对于与家庭医生签约的积极性不高。4.在基层医务人员关于全科医生目前的工作执业满意度方面,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比例较低,如在全科医生综合满意度方面,仅有5.5%的社区医务人员对目前的各方面状况表示非常满意,分别有32.2%和46.1%的社区医务人员表示满意和一般,而对目前各方面状况表示不满意的社区医务人员有15.2%。5.通过对医务人员和居民调研的部分项目进行通径分析,发现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项目对家庭医生需求和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其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家庭医生需求和家庭医生的人口学变量对家庭医生的满意度有负向预测作用,且其通径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p值分别为0.05和0.04。(二)定性结论1.上海市当前实施的家庭医生制度应选择非完全型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且仅选择部分病种、部分人群,全面提供家庭医生制度所包含的各项内容。2.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应坚持以实施健康管理为抓手,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兼顾居民的现实需求与医疗服务的现有提供能力的指导思想,按照“突出一个核心、强调签约服务、注重多种方式、加强政策支持、科学绩效考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原则,稳步推进,渐进改革,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全科医生制度向家庭医生制度的平稳过渡。3.对于家庭医生的资质,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由3150岁之间、具备大学(含专科)学历和初级或中级职称、从业在5年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来担当。4.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绩效考核应包括对家庭医生及其团队的绩效考核和对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效果的考核两个层面。其中,家庭医生及其团队的绩效考核可以分为家庭医生工作量考核、慢病管理绩效考核、家庭医生团队考核以及部分附加因素的考核等四个部分,本研究还拟定了家庭医生岗位绩效考核表。对于家庭医生制度的考核,本研究通过专家头脑风暴法,提炼出了社区卫生服务门诊服务量绝对值与相对值、患者均次医疗卫生费用、婴幼儿健康管理率、患者慢病自我管理率、患者复诊率、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率、医务人员满意率、政府投入产出的成本效益等考核指标。(三)政策建议1.综合国外的实践和本研究的调研,本研究认为在家庭医生制度模式下,对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宜实行以按人头付费为主、辅以包括按服务项目付费和按病种付费等在内的混合型医保支付方式。2.在综合定量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家庭医生的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慢病管理的策略、完善家庭医生的激励机制,提高家庭医生的社会地位;加大向基层倾斜、向预防和健康倾斜的医保支付政策力度;制定针对老年护理、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的医保支付政策;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作用;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全面监管;加大工作协同力度,构建长效机制等。本研究的创新和贡献之处在于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即将全市推广之际,首次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内涵、服务流程、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测算了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人力资源缺口以及所需财政投入,探讨了与之相匹配的医保支付方式,并提出了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配套政策,立意高远,着眼点新颖,紧跟上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同时本研究立足国情和上海实际,研究结论科学可靠、可操作性强,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可为家庭医生制度的深入探索和实践提供借鉴启示。但受能力和资源所限,本文对某些问题仅进行了定性研究与归纳,未进一步深入探讨,如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等,是为该研究的不足。
庞跃华[6](2011)在《创业投资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三十年来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证明了创业投资是新经济的“催化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劲引擎”,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已成为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创业投资是一种“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创新”,包括了金融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发展创业投资,必须深入到制度层面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地揭示创业投资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于是其制度研究也成为学者、政府官员和实务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故本文以“创业投资的制度研究”作为其研究主题。本文采取了以制度路线为主线,以技术路线和金融政治经济学路线为辅线(以下简称“一主二辅”)来进行创业投资的制度研究。从国际层面入手,来研究中美之间、中国和其它发达国家之间的制度差异,并提炼出有用的经验与启示;从系统层面入手,来研究创业投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从创业投资组织层面入手,来研究创业投资企业、创业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和制度安排;从创业投资个体层面入手,来研究投资者和创业投资家、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特征与绩效的关系和制度设计等。全文包括八章,论文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主要是论证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涵界定。从制度与经济增长、创业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导出制度是影响创业投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结合宏观层面、理论层面与中国现实层面来阐述我国创业投资的制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语言哲学分析的角度,剖析了创业与创业投资的内涵,并就当今社会关注的范式之争与概念之辩进行多角度和多概念的分析;从多维度和多视角来确定制度研究的方向,并提出了“一主二辅”的研究思路和“人型纵剖图”的结构框架。第二,主要是文献综述和基本理论介绍,为后续章节研究打下基础。从六个方面综述了关于创业投资制度研究的文献;分析了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论述了制度、人的行为假定、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等概念,最后重点选取和分别介绍了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它们与创业投资的关系,它们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本文分析的重要工具;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创业资本运动过程,并推导和分析了创业资本的运动公式。第三,本部分是论文研究的主要重点。从创业投资治理结构和组织形式出发,研究创业投资循环中“募”、“投”、“管”、“退”四个环节中的相关制度分析;全面介绍了创业投资发展简史和运行流程;重点讨论了创业投资基金三种组织形式的优劣势,并对中国创业投资形式进行预见;对中国的募资制度给出了相关建议,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政府出资与中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因果关系;设计了一套激励机制(分阶段投资、收入报酬机制)和约束机制(投资工具组合、联合投资和监控管理),重点比较了三种常见的投资工具;推导了创业投资家对创业企业的内部监控最优水平的决定微观模型;论证了我国外部监管中应建立起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相结合的模式;没有退出制度安排,就没有创业投资的发展,重点比较了三种退出方式优劣势,并给出了我国退出制度的重要建议等第四,对政府扶持创业投资的各项制度进行总结和相关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实践与理论均表明,一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同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密不可分;总结了政府支持创业投资的“十大”政策并就直接出资、引导基金、税收激励、法律体系和金融扶持政策作了重点分析;提出了我国引导基金宜采取单一模式,更利于专业化管理,根据中国国情,现阶段宜采取参股模式,针对实际情况可结合三种辅助运作模式中的一种进行匹配,等条件成熟后可以考虑融资担保作为一种主模式;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创业投资规模的变化和政府支持政策的变动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即政府扶持政策增加时,创业投资的规模也会增加,但并不同步,需要有前瞻性等;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扶持创业投资若干政策建议等。
吕英[7](2010)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行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现收现付”制转变而来的,在转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隐性债务,同时由于政府的强制性使个人账户基金的产权受限,导致个人账户所有者缺位,影响了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效率,即个人账户空账运转,加之人口老龄化高峰即将来临,养老金面临着严峻的支付危机。因此,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金增值的重要途径是进入资本市场。国外实践证明,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将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科学有效地投资运营是养老金自身实现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养老保险基金是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养老保险基金资产的不断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压力也与日俱增。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增值的唯一途径就是要进行合理有效地投资运营。所以,如何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践出发,对其投资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本文的第一章为导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思路、目的及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相关的概念和基础理论。相关概念包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基础理论包括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当代决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第三章,对国外典型国家(日本、加拿大、智利、新加坡四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从而找出为我所用之处。第四章,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如个人账户“空账运转”、隐性债务、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工具单一等,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第五章,基于前面几章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基本思路。第六章,提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制的措施,即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如扩大覆盖面、提高退休年龄、完善资本市场等,以期对实践中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
徐丽佳[8](2010)在《对我国是保险基金运营法律制度初探 ——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社会保险起步较晚,特别是作为社会保金核心的养老保险,在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累积制转变的改革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个人帐户“空账运行”现象严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养老金支付的压力随之增大。社保基金的收支具有不同步性,要想使有限的养老保险基金克服货币贬值先天不足和不断增加的支付压力,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投资运营,使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社会保险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阐述了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提出了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应注重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对于改善民生的作用。通过对我国现有的不同种类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养老保险基金适宜作为投资的对象,确定了本文研究的范围。第二部分通过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中不同法律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将信托规则引入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观点。通过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中各方主体权利义务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中采取信托制度是完全可行的。第三部分通过对外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和每种模式的利弊,结合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投资渠道单一,投资主体缺乏专业性以及由于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所留下的“历史欠账”,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风险,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导致资金难成规模、影响投资盈利的效率,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最后,在前三章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保险法(草案)》中有关社保基金投资的规定提出了完善的意见:明确社保基金的所有权人为缴费人、建议增加社保经办机构的投资权、建立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刑法中增设挪用、侵占社保基金犯罪的刑法规定,更好地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性。
屠光宇[9](2007)在《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的中国,入围《财富》500强的大企业却是凤毛麟角,甚至只与一个人口只有4700万人口的小国韩国差不多。究其原因,我国企业的规模、质量都无法与国外的大企业相媲美,原因是中国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接受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缺乏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产优化重组的能力。中国有几十万家企业需要投资银行参与改制,上万亿的国企债务需投资银行参与盘活重组,几千亿的银行信贷资产需要投资银行参与保全和重组。国企改革和战略性重组己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应该说,中国企业本身也存在吸引外资重组、注入新鲜血液的内在需求。为改变国有企业体制不合理、整体经济效率低下的状况,必须借助投资银行,按照市场方式进行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优化结构,使企业进行高效的资本扩张,完成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重组,这是投资银行大显身手的绝佳机遇;而作为我国企业并购的主体和推动者的投资银行也没有发挥其在并购核心业务中应有的积极作用。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市场经济机制的组织者和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金融系统中一个核心的要素,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和投资银行不成熟的情况下,如何在我国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上取得创新和突破,使更多的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笔者目前正在从事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对投资银行如何进行并购业务创新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及创新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从企业并购动因、目标企业的价值判断、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所起的金融中介作用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应四个角度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做了全面的综述;第三部分首先从投资银行入手,介绍其功能及发展历程等,再谈到投资银行的业务的构成,最后引出投资银行目前的最重要的核心业务是并购业务,并对并购业务做了重点阐述;第四部分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管理层与股东之间、政府与并购主体之间、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四个层面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行为作了重点分析,然后介绍了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五部分论证了我国投资银行参与并购业务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六部分首先从微观的并购模式和方式的拓展上说明了我国目前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上的创新,接着从制度和环境等宏观层面阐述了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该如何创新。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的投资银行只要能认真分析并逐步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抓住机会,积极拓展并购业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多种并购模式和方式,在企业并购领域大展身手,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企业做大做强。
臧明仪[10](2006)在《中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策性金融问题一直是中外专家学者、法律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致力寻求最佳答案的重点热点问题。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建立现代政策性金融体系是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 1994年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形成。十几年来,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现行结构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1、政策性金融机构种类少而且业务范围比较狭窄;2、政策性资金筹措与运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3、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存在着缺陷;4、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外部的关系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等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探讨。 本文以市场经济理论、转轨经济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研究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造入手,借鉴国外的政策性金融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原则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为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提供建议。 全文除导言外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首先对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包括政策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状况。旨在说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设计是与各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程度等各种综合因素相关的,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建立符合实际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第二章通过对政策性金融理论的总结性回顾,分析了政策性金融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以及政策性金融与政府、市场的关系,相应提出了未来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 第三章作了一个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国别比较。介绍了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法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并重点介绍了国外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二、关于对养老基金业务进行单独统计反映的可行性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对养老基金业务进行单独统计反映的可行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银行G分行养老金融业务客户需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路径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银行G分行养老金融业务概述 |
2.1 农业银行G分行基本概况 |
2.2 现有养老金融业务类型介绍 |
2.2.1 养老金金融业务板块 |
2.2.2 养老服务金融业务板块 |
2.2.3 养老产业信贷金融板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
3.2 调查组织实施过程 |
3.2.1 调查方法 |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3.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1 客户个人特征分析 |
3.4.2 对农行养老金融业务认知情况分析 |
3.4.3 养老投资理财偏好情况分析 |
第四章 农业银行G分行客户养老金融业务需求分析 |
4.1 养老金融业务需求意愿分析 |
4.1.1 参与农行现有养老金融业务需求意愿分析 |
4.1.2 影响客户参与农行养老金融业务意愿的成因 |
4.2 养老金融业务类型需求分析 |
4.2.1 养老金金融业务需求情况 |
4.2.2 养老服务金融业务需求情况 |
4.2.3 养老产业金融业务需求情况 |
4.3 不同客群特征的养老金融业务需求分析 |
4.3.1 不同个人特征的客户养老金融业务需求分析 |
4.3.2 不同认知特征的客户养老金融业务需求分析 |
4.3.3 不同养老投资偏好特征的客户养老金融业务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养老金融业务需求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个人特征 |
5.1.2 认知特征 |
5.1.3 养老投资理财偏好特征 |
5.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5.3 模型选取与设定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养老储蓄类业务需求意愿回归分析 |
5.4.2 “健康管家”业务需求意愿回归分析 |
5.4.3 养生健康消费贷款业务需求意愿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行G分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建议 |
6.1 养老金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
6.1.1 细分养老金金融市场,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 |
6.1.2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客户养老金融认知 |
6.2 养老服务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
6.2.1 构建经营区域内养老金融生态圈 |
6.2.2 加快老年社区银行试点工作进程 |
6.3 养老产业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
6.3.1 提高专业队伍建设,加快养老消费贷款金融产品研发 |
6.3.2 寻求“银政”合作,促进养老信贷产业化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农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客户需求意愿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韩国企业借助亚投行推进外向型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一带一路”战略 |
2.1.2 基础设施 |
2.1.3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
2.2 相关理论 |
2.2.1 开发性金融理论 |
2.2.2 地缘经济学理论 |
3 亚投行同多边开发银行的比较分析 |
3.1 多边开发银行的特点 |
3.2 亚投行的特点 |
3.2.1 成员国多,资本金差异大 |
3.2.2 组织结构合理,权限集中 |
3.2.3 投资运行规范,程序流畅 |
3.2.4 投资行业多样,发展趋势良好 |
3.3 亚投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相当高的中国的投票权 |
3.3.2 投资规模较小 |
3.3.3 独自推进能力弱 |
3.3.4 忽视东北亚地区投资 |
3.4 亚投行同多边开发银行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1 亚投行同世界银行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2 亚投行同亚洲开发银行的比较优势分析 |
4 韩国企业借助亚投行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分析 |
4.1 韩国对外投资现状分析 |
4.1.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
4.1.2 进出口贸易增速下降 |
4.1.3 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处于停滞期 |
4.2 韩国企业借助亚投行投资的现状 |
4.2.1 投资项目额度不高 |
4.2.2 获取的投资项目少 |
4.3 借助亚投行投资提升韩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
4.3.1 借助亚投行投资提升韩国企业竞争力 |
4.3.2 韩国参与亚投行项目潜力分析 |
4.4 韩国借助亚投行开发朝鲜基础设施 |
4.4.1 朝鲜基础设施现状 |
4.4.2 基础设施开发费用及筹资渠道 |
4.4.3 韩国借助亚投行投资朝鲜基础设施是最佳选择 |
4.5 韩国借助亚投行对外投资项目案例分析 |
4.5.1 LS电缆案例 |
4.5.2 水资源公社和南东发展公司案例 |
5 韩国企业借助亚投行推进外向型社会发展分析 |
5.1 对韩国的社会影响力分析 |
5.1.1 增强韩国社会的活力 |
5.1.2 有利于提高国际社会地位 |
5.1.3 有利于增进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5.2 对投资国家的社会影响力案例分析 |
5.2.1 孟加拉国 |
5.2.2 阿曼 |
6 韩国企业借助亚投行的政策建议 |
6.1 通过投资开发型项目积极开展业务 |
6.2 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事业 |
6.3 确保技术竞争力和培养专门人才 |
6.4 加强政府、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合作 |
6.5 与亚投行、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网络 |
7 研究结论 |
7.1 启示点 |
7.2 局限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以房养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以房养老 |
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第二节 以房养老的理论基础 |
一、生命周期理论 |
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三、家庭代际财富传递理论 |
四、产权分割理论 |
第三章 我国以房养老试点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以房养老的基本模式 |
一、售房换养模式 |
二、租房换养模式 |
三、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 |
第二节 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实践 |
一、南京模式——南京汤山留园公寓 |
二、上海模式——以房自助养老 |
三、北京模式——养老房屋银行 |
四、杭州模式——多样化以房养老 |
第四章 我国实施以房养老面临的障碍及风险 |
第一节 我国实施以房养老的主要障碍 |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
二、政府责任缺失 |
三、法律制度不健全 |
四、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 |
五、房地产市场不成熟 |
第二节 我国以房养老面临的风险 |
一、利率风险 |
二、长寿风险 |
三、道德风险 |
第五章 国外以房养老模式比较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以房养老模式比较 |
一、美国模式 |
二、英国模式 |
三、加拿大模式 |
四、新加坡模式 |
第二节 国外以房养老模式的经验总结 |
一、政府政策和法律支持 |
二、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
三、强化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 |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行相结合 |
第六章 完善我国以房养老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以房养老的对策 |
一、突破传统观念制约 |
二、强化政府职能 |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
四、鼓励金融机构参与 |
五、稳健发展房地产市场 |
第二节 以房养老风险防范措施 |
一、利率风险的防范 |
二、长寿风险的防范 |
三、道德风险的防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甘肃省推进“以房养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工具与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
1.4.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3 研究的不足 |
1.4.4 论文写作思路 |
2、“以房养老”的相关理论 |
2.1 以房养老的内涵 |
2.2 以房养老的理论依据 |
2.2.1 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 |
2.2.2 资产流动和证券化理论(Asset securitization) |
2.2.3 家庭代际财富传递理论 |
2.3 国内外“以房养老”的运作模式 |
2.3.1 反向抵押的以房养老模式 |
2.3.2 养老地产与现有房屋置换模式 |
3、甘肃省实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基于宏观视角研究甘肃省实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 |
3.1.1 甘肃省老龄化时代即将到来 |
3.1.2 甘肃省养老保障问题众多 |
3.1.3 甘肃省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
3.1.4 甘肃省社会养老机制不健全 |
3.2 基于微观视角研究甘肃省实施以房养老的可行性 |
3.2.1 兰州市以房养老调研结果分析 |
3.2.2 甘肃省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 |
4、金融机构在甘肃省推进“以房养老”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
4.1 保险公司面临的障碍 |
4.2 住房价值波动风险 |
4.3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与信息披露不完全的问题 |
4.4 传统观念束缚 |
4.5 政策风险 |
4.5.1 地权制度的限制 |
4.5.2 金融市场的稚嫩 |
4.5.3 相关法律的缺失 |
5、甘肃省实行以房养老的对策建议 |
5.1 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 |
5.2 形成金融机构间的联盟机制 |
5.2.1 发展反向抵押贷款证券化,盘活住房资产 |
5.2.2 养老保险医养护相结合,形成一个产业链 |
5.3 加大养老投入 |
5.4 加大宣传力度 |
5.5 培养新型的理财和养老观念 |
5.6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体系和养老产业 |
5.7 将以房养老与养老地产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内容纲要 |
1.2.4 主要研究内容 |
1.2.5 研究方法 |
1.2.6 技术路线 |
1.2.7 研究基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择医动力理论 |
2.1.4 激励理论 |
2.2 国外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历史沿革 |
2.2.1 国外部分国家关于家庭医生制度的实践 |
2.2.2 国外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的总结 |
2.3 国内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的历史沿革 |
2.3.1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定位的发展 |
2.3.2 国内部分城市关于家庭医生制度的探索 |
2.3.3 国内家庭医生制度试点探索的总结 |
2.4 国内外家庭医生制度实践模式的分类 |
2.4.1 按经费运行模式分类的家庭医生制度模式比较 |
2.4.2 按服务对象分类的家庭医生制模式比较 |
2.5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现况 |
2.5.1 上海市全科医生制度的发展简介 |
2.5.2 上海市全科医生制度与家庭医生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
2.5.3 上海市探索家庭医生制度的沿革 |
2.5.4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试点情况的概览 |
2.5.5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 SWOT 分析 |
第三章 居民和医务人员关于实施家庭医生制度认知的实证研究 |
3.1 居民对实施家庭医生制度认知的探究 |
3.1.1 研究方法和抽样情况 |
3.1.2 调研居民基本情况 |
3.1.3 研究结果 |
3.2 医务人员对实施家庭医生制度认知的探究 |
3.2.1 研究方法和抽样情况 |
3.2.2 社区医务人员基本情况 |
3.2.3 研究结果 |
第四章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构建 |
4.1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内涵界定 |
4.2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思想 |
4.3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原则 |
4.4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服务框架 |
4.5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流程 |
4.5.1 服务对象 |
4.5.2 服务主体 |
4.5.3 服务内容 |
4.5.4 服务方式 |
4.6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绩效评价 |
4.6.1 上海市家庭医生及其团队的绩效评价 |
4.6.2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绩效评价 |
4.7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模式选择 |
4.7.1 五个确定 |
4.7.2 四方付费 |
4.7.3 三方监督 |
4.7.4 双向转诊 |
4.7.5 一个考核制度 |
案例 |
第五章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保障机制 |
5.1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激励机制 |
5.1.1 通径分析的步骤 |
5.1.2 医务人员部分调研项目的通径分析 |
5.1.3 居民对家庭医生信任度的通径分析 |
5.1.4 持续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 |
5.2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补偿机制 |
5.2.1 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现状 |
5.2.2 上海市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 |
5.2.3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与医保支付方式的衔接 |
5.3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监督机制 |
5.4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管理机制 |
案例 |
第六章 本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定量结论 |
6.1.2 定性结论 |
6.1.3 政策建议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6.3.1 实践价值 |
6.3.2 理论价值 |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社会工作经历 |
致谢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6)创业投资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制度与经济增长 |
1.1.2 创业投资与经济发展 |
1.2 选题意义 |
1.3 创业投资的内涵与范式 |
1.3.1 创业投资的概念内涵 |
1.3.2 基于创业企业成熟度的创业资本投资阶段的划分 |
1.3.3 创业投资的研究范式与概念之争 |
1.3.4 创业投资的最新发展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结构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创业投资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创业投资的组织形式文献综述 |
2.1.2 创业资本的募资制度文献综述 |
2.1.3 创业资本的投资制度文献综述 |
2.1.4 创业投资后的管理制度文献综述 |
2.1.5 创业投资的退出制度文献综述 |
2.1.6 创业投资的政府支持制度文献综述 |
2.2 基于创业投资制度研究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 |
2.2.1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2.2.3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
2.3 创业资本制度研究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考察 |
2.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
2.3.2 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创业资本的内涵界定 |
2.3.3 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创业资本运动公式推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业投资发展的制度史考察与组织形式研究 |
3.1 世界创业投资发展的制度史考察 |
3.1.1 古典创业投资萌芽阶段——起源及初步组织制度化 |
3.1.2 现代创业投资发展及制度史的演变阶段 |
3.2 中国创业投资的制度发展史 |
3.2.1 起步阶段(1985—1996 年):概念和制度引入 |
3.2.2 非理性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0 年):制度系统研究 |
3.2.3 调整阶段(2001-2004 年):制度实施 |
3.2.4 理性发展阶段(2005 年~至今):系统立法和制度全面实施 |
3.2.5 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创投制度史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3.3 创业投资运作流程——价值实现过程 |
3.3.1 创业资本募集——价值准备 |
3.3.2 创业资本投资——价值发现 |
3.3.3 创业资本投资后管理——价值创造 |
3.3.4 创业资本退出——价值实现 |
3.4 创业投资组织形式研究 |
3.4.1 创业投资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 |
3.4.2 创业投资组织形式的中国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业投资的募资制度研究 |
4.1 投资者与创业投资家的合约分析 |
4.1.1 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公司的相关制度设计 |
4.1.2 有限合伙制中投资者对创业投资家的激励机制 |
4.1.3 有限合伙制中对创业投资家的约束机制 |
4.2 创业资本的募资方式和声誉制度 |
4.2.1 创业资本的募资方式 |
4.2.2 投资者选择创业投资机构合作的数理分析 |
4.2.3 创业资本的募资风险 |
4.2.4 声誉制度与创业资本募资 |
4.3 基于马思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创业资本募资 |
4.4 美国创业资本募资制度研究 |
4.4.1 美国创业资本募资来源分析 |
4.4.2 影响美国创业资本募资的制度分析 |
4.5 中国创业资本募资制度研究 |
4.5.1 中国创业资本募资来源分析 |
4.5.2 影响中国创业资本募资的结构与制度分析 |
4.5.3 中美创业资本募资来源和制度比较 |
4.6 政府在创业投资募资方面的供给实证研究 |
4.6.1 政府资本与创业资本募资的相关性分析 |
4.6.2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4.7 我国社保基金在创业资本募资方面的委托代理分析 |
4.7.1 基于我国创业资本募资的社保基金分析 |
4.7.2 社保基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4.7.3 社保基金中投资者与创业投资家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
4.7.4 对社保基金参与创业投资企业募资的政策建议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创业资本的投资制度研究 |
5.1 创业资本的投资契约订立的基本原则 |
5.1.1 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订立契约时的成本效率原则 |
5.1.2 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订立契约时的相机治理原则 |
5.2 创业资本投资的一般流程 |
5.2.1 项目搜寻和项目初审 |
5.2.2 尽职调查和详细评估 |
5.2.3 双方谈判和交易设计 |
5.2.4 投资生效后的监管和增值服务 |
5.3 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创业资本投资过程 |
5.4 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5.4.1 模型设定 |
5.4.2 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委托代理分析 |
5.5 创业资本投资工具的设计与选择 |
5.5.1 几种投资工具 |
5.5.2 三种主要投资工具的优劣分析 |
5.6 创业投资的分阶段投资制度 |
5.6.1 创业投资中分阶段投资经济学分析 |
5.6.2 我国创业投资分阶段投资轮次分析 |
5.7 创业投资的联合投资制度 |
5.7.1 创业资本的联合投资动机 |
5.7.2 创业资本联合投资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创业投资后的管理制度研究 |
6.1 创业投资后管理的内涵 |
6.1.1 创业投资后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
6.1.2 创业投资后管理的方式和内容 |
6.2 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创业资本投资过程 |
6.3 创业投资家对创业企业的增值服务制度研究 |
6.3.1 增值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
6.3.2 如何行之有效地提供增值服务 |
6.4 创业投资家对创业企业家的监控制度研究 |
6.4.1 引入内部监控制度的经济学依据 |
6.4.2 引入内部监控制度的监控模式比较 |
6.4.3 创业投资家对创业企业的内部监控最优水平的决定 |
6.5 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信任机制研究 |
6.6 创业投资外部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中国选择 |
6.6.1 创业投资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 |
6.6.2 创业投资监管模式的理论基础 |
6.6.3 创业投资监管模式的中国选择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业投资的退出制度研究 |
7.1 创业投资退出的界定与制度安排 |
7.2 创业投资的退出时机及影响因素分析 |
7.3 创业资本退出制度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考察 |
7.4 创业投资退出方式的效率比较分析 |
7.4.1 公开上市——竞价式转让 |
7.4.2 出售或回购——契约式转让 |
7.4.3 清算——强迫式转让 |
7.4.4 三种退出机制的比较分析 |
7.5 创业投资中止/退出决策模型及方法 |
7.5.1 创业投资中止/退出决策模型 |
7.5.2 创业投资中止/退出决策方法 |
7.6 创业投资退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
7.6.1 目前公司制创业投资组织形式要进行制度创新 |
7.6.2 目前我国创投股份出售实现退出的主要障碍及制度创新 |
7.6.3 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投资中股份回购立法的制度创新 |
7.6.4 进一步推动我国创业投资退出中清算渠道的制度创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业投资的政府支持制度研究 |
8.1 政府对创业投资支持方式的制度研究 |
8.1.1 政府对创业投资发展的直接出资方式研究 |
8.1.2 政府对创业投资发展引导基金的设计和制度研究 |
8.1.3 政府对创业投资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设计和制度研究 |
8.1.4 政府对创业投资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设计 |
8.1.5 促进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法律体系 |
8.1.6 政府对创业投资发展的其它支持政策 |
8.2 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制度研究 |
8.2.1 引导基金运作模式的国际比较 |
8.2.2 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探索 |
8.2.3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模式的中国选择 |
8.3 我国创业投资政策支持制度的实证研究 |
8.3.1 变量设置说明 |
8.3.2 数据来源说明 |
8.3.3 计量模型的构建 |
8.3.4 实证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2.2.2 当代决策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分析 |
3.1 日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
3.1.1 日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现状 |
3.1.2 日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绩效及其评价 |
3.2 加拿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
3.2.1 加拿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现状 |
3.2.2 加拿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绩效及其评价 |
3.3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
3.3.1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现状 |
3.3.2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绩效及其评价 |
3.4 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
3.4.1 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现状 |
3.4.2 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绩效及其评价 |
3.5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3.5.1 管理主体应多元化 |
3.5.2 应实行多资产投资组合 |
3.5.3 应确立科学的投资组合比例 |
3.5.4 政府干预应间接化 |
第4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现状分析 |
4.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4.2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现状 |
4.2.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状况 |
4.2.2 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状况 |
4.2.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状况 |
4.3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存在的问题 |
4.3.1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较多 |
4.3.2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 |
4.3.3 隐性债务金额较大 |
4.3.4 基金投资渠道狭窄 |
4.3.5 基金挪用现象普遍 |
4.3.6 缺乏规范的监管体系 |
第5章 优化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基本思路 |
5.1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优化原则 |
5.1.1 安全性原则 |
5.1.2 有效性原则 |
5.1.3 流动性原则 |
5.1.4 公益性原则 |
5.2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优化体制的设计 |
5.2.1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 |
5.2.2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
5.2.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5.3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优化工具的选择 |
5.3.1 银行存款 |
5.3.2 购买国家发行的各种债券 |
5.3.3 购买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 |
5.3.4 购买股票 |
5.3.5 进行证券投资基金交易 |
5.3.6 进行短期贷款投资 |
5.3.7 进行房地产投资 |
5.3.8 直接投资于生产和流通领域 |
5.3.9 海外投资 |
第6章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措施 |
6.1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微观环境建设 |
6.1.1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
6.1.2 提高退休年龄 |
6.1.3 做实个人账户 |
6.2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宏观环境建设 |
6.2.1 完善资本市场 |
6.2.2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法律法规 |
6.2.3 改革和完善现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体制 |
6.2.4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定量研究和投资预测分析 |
6.2.5 建立安全可靠的监督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对我国是保险基金运营法律制度初探 ——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法律制度基本理论认识 |
一、社会保险基金及其投资运营的认识 |
(一) 社会保险法中基金的内涵 |
(二)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目的分析 |
(三)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对象的理解——养老保险基金 |
二、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价值功能 |
(一) 社会保险的社会功能 |
(二) 社会保险的经济功能 |
第二章 关于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法律思考 |
一、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采用信托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二、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权利和责任 |
(一) 对养老保险基金法律关系含义的理解 |
(二) 养老保险基金法律关系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分析 |
第三章 中外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法律制度的比较借鉴 |
一、外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制度分析 |
(一) 外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模式 |
(二) 外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及我国的借鉴分析 |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模式分析 |
三、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发展趋势 |
(一) 安全与效率并重 |
(二) 运营与监管双管齐下 |
(三) 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 |
第四章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法律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经济实力对比 |
1.1.2 500强企业对比 |
1.1.3 中外企业500强的差距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
第2章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理论综述 |
2.1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
2.1.1 效率的动因 |
2.1.2 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
2.1.3 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的动因 |
2.1.4 产权理论 |
2.1.5 增强市场势力的动因 |
2.2 目标企业价值的诱因 |
2.2.1 评价企业价值的基本思路 |
2.2.2 认识企业价值的三个维度 |
2.2.3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
2.3 金融中介理论 |
2.3.1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
2.3.2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
2.3.3 金融中介功能论 |
2.4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 |
2.4.1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交易费用效应 |
2.4.2 降低谈判成本效应产权是人们利益关系的集中体现 |
第3章 企业并购—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
3.1 投资银行概述 |
3.1.1 投资银行的定义 |
3.1.2 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 |
3.1.3 投资银行发展历程 |
3.2 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成 |
3.2.1 增加资本市场总量业务 |
3.2.2 调整资本市场资本存量的业务 |
3.2.3 其他业务 |
3.3 并购业务—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
3.3.1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概述 |
3.3.2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流程 |
3.3.3 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中的角色分析 |
3.3.4 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积极作用 |
3.3.5 并购业务逐渐成为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
3.3.6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3.3.7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方向 |
第4章 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行为分析 |
4.1 企业并购的利益主体及作用分析 |
4.1.1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
4.1.2 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
4.1.3 政府干预企业并购行为分析 |
4.1.4 并购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
4.2 企业并购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4.3 目标企业反并购措施分析 |
4.3.1 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 |
4.3.2 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 |
4.3.3 收购收购者—帕克曼防御 |
4.3.4 适时修改公司章程 |
4.3.5 面临收购时的补救措施 |
4.4 我国投资银行企业并购业务现状与特点分析 |
4.4.1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竞争主体多元化 |
4.4.2 投资银行在国内企业并购活动中参与度较低 |
4.4.3 有投资银行参与的国内并购市场多被国外投资银行占领 |
4.4.4 并购方案技术含量不高,客户满意度不高 |
4.4.5 国内投资银行与并购企业缺乏长期合作机制 |
4.5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4.5.1 国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2 国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
5.1 并购业务的创新是投资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5.1.1 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
5.1.2 并购业务是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不可逾越的环节 |
5.1.3 加入WTO后应对激烈竞争的需要 |
5.1.4 增加业务收入来源的可行渠道 |
5.2 巨大的国内并购市场潜力提供了广阔的资源 |
5.2.1 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投资银行并购提供了基础 |
5.2.2 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额巨大,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
5.2.3 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与我国GDP的相关性分析 |
5.2.4 我国企业并购市场潜力大的原因分析 |
5.3 跨国并购的增加、国际资本的流入提供了新的市场 |
5.4 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5.4.1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5.4.2 国内券商自身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快速发展 |
5.5 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拓展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范围 |
第6章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的构想 |
6.1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的原则 |
6.2 利用工程化思想对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进行创新 |
6.2.1 并购模式的创新 |
6.2.2 并购方式的创新 |
6.3 促进与并购业务相关的诱致性制度创新 |
6.3.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
6.3.2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
6.4 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
6.4.1 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
6.4.2 拓宽投资银行融资渠道 |
6.5 提升我国投资银行自身的业务能力 |
6.5.1 通过业内并购重组扩大投资银行规模 |
6.5.2 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并购业务创新 |
6.5.3 加强并购业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
6.5.4 加强与国外着名投资银行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概况 |
二、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概述 |
一、政策性金融概念 |
二、政策性金融的构成要素 |
三、政策性金融的特点 |
四、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与作用 |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 |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特点 |
二、政策性金融的经济金融功能 |
第三节 我国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背景及发展现状 |
一、中国政策性金融的沿革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建立 |
二、现行制度安排的源由 |
三、业务领域及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产生的基础 |
一、政策性金融产生的理论基础 |
二、政策性金融产生的现实经济基础 |
三、我国政府、市场与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政府、市场和政策性金融的关系 |
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
二、银政合作为主的政策性金融发展模式 |
三、促进市场建设的政策性金融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未来政策性金融发展战略思考 |
一、坚持做强做大 |
二、政策性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三、打造政策性金融的战略品牌 |
第三章 国外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各国政策性金融体系概述 |
一、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 |
二、美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 |
三、德国的政策性金融问题 |
四、韩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 |
五、法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 |
第二节 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发展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发展政策性金融的特点与经验 |
二、对我国发展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借鉴与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思路 |
第一节 我国政策性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社会背景分析 |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制度缺陷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 |
一、“两基一支”领域的支持 |
二、对“三农”问题的支持 |
三、对进出口业务的支持 |
四、对市政融资的支持 |
五、对住宅产业的支持 |
六、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
七、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 |
八、对全球资源开发的支持 |
九、对教育助学的支持 |
十、对金融稳定的支持 |
第三节 加快立法,控制隐性风险 |
一、加快立法步伐 |
二、控制隐性风险 |
第四节 制定科学评判标准,明确经营目标和业务范围 |
一、明确经营目标 |
二、改进运行模式 |
三、防止综合职能的缺位 |
四、协调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 |
五、与时俱进调整业务范围 |
第五节 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 |
一、国家开发银行 |
二、农业发展银行 |
三、进出口银行 |
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五、资产管理公司 |
第五章 政策性金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与难点 |
一、国外城乡统筹的实践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
二、新农村建设必须正视的主要难点问题 |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政策性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责无旁贷 |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大有可为 |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面临挑战 |
四、政策性金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改革思路 |
一、突出重点领域 |
二、加强平台建设 |
三、创新融资模式 |
四、在新农村建设中优化政策性金融发展环境 |
第六章 政策性金融与国家“走出去”战略—对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对“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 |
一、“走出去”战略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 |
二、海外融资存在的主要瓶颈 |
三、政策性金融在支持“走出去”战略中大有可为 |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支持“走出去”战略总体构想 |
一、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
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体定位 |
三、主要业务导向 |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支持“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
一、制定总体战略规划 |
二、创新和完善海外融资模式 |
三、采用全面灵活的营销策略组合 |
四、建立健全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体系与风险补偿机制 |
五、加快自身的队伍和体制建设 |
附件一 |
《国家开发银行支持“走出去”业务模式案例》 |
附件二 |
《不同行业“走出去”战略重点和融资需求》 |
附件三 |
对“外国直接投资业绩指数”和“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的说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对养老基金业务进行单独统计反映的可行性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银行G分行养老金融业务客户需求调查研究[D]. 陆颖柳. 广西大学, 2020(07)
- [2]韩国企业借助亚投行推进外向型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议研究[D]. SON WOOSUNG.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 [3]我国以房养老问题研究[D]. 金美. 南京大学, 2019(07)
- [4]甘肃省推进“以房养老”问题研究[D]. 尹嘉祥. 兰州财经大学, 2016(05)
- [5]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D]. 杜学礼.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4)
- [6]创业投资的制度研究[D]. 庞跃华. 湖南大学, 2011(07)
- [7]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研究[D]. 吕英. 武汉科技大学, 2010(04)
- [8]对我国是保险基金运营法律制度初探 ——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为视角[D]. 徐丽佳. 中国政法大学, 2010(01)
- [9]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D]. 屠光宇.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10]中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 臧明仪.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