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绍兴进出口总额增六成(论文文献综述)
江燕[1](2021)在《平台型城市与城市平台性职能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黄贺[2](2020)在《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给我国政府与人民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其实对于如何治理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进行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究。学者们发现环境规制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还会对社会的经济、就业等方面产生间接影响,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所以学者们不仅研究环境规制对于环境质量的影响,还从其它角度研究环境规制对社会的影响,本文则选择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探究。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的生产率相比过去有很大的提升,农村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非农部门转移。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大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的都是制造业、采掘业等污染密集型行业。而这些行业极易受到环境规制政策的影响冲击,引发农民工城镇就业不稳定问题。农民工城镇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议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问题”。2019年政府的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扎实做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保证稳定和扩大就业。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实现污染治理的同时保障农民工城镇就业是值得探究的问题。首先,在归纳总结以往的文献后,发现几乎没有文献将环境规制进行分类后,研究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差异。若是只选取一个环境规制指标来研究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结果难免会具有片面性。本文根据现实情况,将环境规制分为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分别探究两种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差异。本文从厘清我国环境规制及农民工城镇就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浙江绍兴上虞的环境规制案例,提出环境规制会通过产业变动效应与技术创新效应抑制农民工城镇就业。其次,通过构建系统GMM模型,研究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产生的影响差异。从实证结果发现两类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不同。总体上,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都显着抑制了农民工城镇就业,相比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抑制效果更强。分区域来看,相比于低收入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高收入地区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程度更大,更显着地抑制了农民工城镇就业。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在选择规制类型的时候,不能只选择其中一种形式,应该注意多种规制形式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制定我国的各个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时,应控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强度,多发挥市场的机制,才能在实现污染治理的情况下,减小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冲击。综上所述,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应多措并举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合理控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度、重视规制政策组合效应、改革户籍制度等。本文为各地区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希望能够实现环境质量提升与农民工城镇就业增长的双赢目标,助力生态、经济和民生三者相协调的良性发展。
胡恬恬[3](2020)在《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为助推国际贸易前行的动力。国家宏观政策上,我国逐步放宽外汇管理政策,提高对外贸易的便利化程度。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也开始全面深化改革,商业银行依靠的存贷款利差收益逐渐收窄,进一步阻碍了其利润的增长。同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利润空间逐渐被挤压,风险却日益加大。在此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实现利润的可持续増长,就需要在传统存贷业务之外寻找新的利润増长点。如果国际贸易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那么国际贸易融资就是助推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基础,具有融资期限短、综合收益高、资产占用少、风险系数小等特点,不仅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商业银行推动经营模式转型、提高综合收益的优先选择。因此,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对商业银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绍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绍兴市地方性法人银行,自2004年底获批开办国际业务,经过15年的努力,绍兴银行国际业务在经营规模、业务品种、服务能力和经营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绍兴银行开始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客户资源逐步积累,业务量不断增加。然而,绍兴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是在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探索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相关问题,旨在帮助绍兴银行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为这项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清晰、严谨、科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借鉴了“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结构性贸易融资理论”、“供应链融资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绍兴银行的实际情况,寻找推动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对策。因此,本文能为绍兴银行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绍兴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统计整理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内部数据,对该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量、产品以及客户情况。第二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绍兴银行的外贸型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融资需求、融资情况、融资方式等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并分析出企业客户贸易融资特点,细分市场。第三步,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据深入研究绍兴银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经营理念、准入门槛、业务流程、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和风险管理六大方面。第四步,根据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转变经营理念、降低准入门槛、简化业务流程、推进产品创新、加强营销力度、深化风险管理这几个方面制定具体的策略,并提出通过组织、人才和科技三方面措施来保障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策略的顺利实施。
陈海盛,牟方赟[4](2019)在《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浙江省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对于浙江省更好地利用外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浙江省2000年至2016年11设区市面板数据为基础,结合浙江省FDI增长情况,对利用外资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影响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结论如下: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货币工资、高校在校生人数、基础设施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对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商业信用环境(CEI)对FDI起抑制作用。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正处于从劳动力指向型向市场指向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从垂直分工型向水平分工型的"三转折"时期。为此,一方面应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和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加快必要基础设施和信用体系建设,为外商直接投资营造宽松有序的社会环境。
陈海盛[5](2019)在《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浙江省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对于浙江省更好地利用外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浙江省2000年至2016年11设区市面板数据为基础,结合浙江省FDI增长情况,对利用外资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影响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结论如下: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货币工资、高校在校生人数、基础设施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对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商业信用环境(CEI)对FDI起抑制作用。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正处于从劳动力指向型向市场指向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从垂直分工型向水平分工型"三转折"时期。最后提出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和产业布局;加强必要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信用建设;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搭建平台发挥FDI外溢效应等建议。
孙立中[6](2018)在《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优匹配决策》文中提出我国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势在必行。现有理论与研究认为劳动力、科教、产业结构、交通、政策等因素是影响加工贸易转移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阐明影响因素与双边匹配的机理和机制,对并结合当下我国加工贸易现状进行分析,随后又通过实证检验了各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最优双边匹配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动力、科教、产业结构、交通、政策这五方面因素的作用机理,并对双边匹配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的阐述。影响因素中,劳动力禀赋是加工贸易转移的关键,交通物流、技术水平、科教、产业结构及政策等因素主要通过出口边际、生产运输成本、产业集聚和技术差异等渠道产生影响。此外,双边匹配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转出地与承接地的需求,并据此模拟双向选择过程,找到加工贸易产业合适的转移方向。其次,本文对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趋势、承接的模式及转移成效和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中部地区成为转移中心,并正向西部辐射。目前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卓有成效,中西部地区存在以园区和政府为基础的四种承接模式,包括:“政府补贴+贸易便利”模式、“禀赋优势+统一规划”模式、“交通基建+产业配套”模式及“精品园区+龙头企业”模式。但承接过程中在区域竞争、产业结构、金融支持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再次,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了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因素,发现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为劳动力因素。随后,本文根据实证检验结果设立评价体系,并建立双边匹配模型,找到了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优组合。本文匹配结果显示出强强联手、强弱互补特征,发现城市区位与综合实力一同决定匹配主动权,且城市综合实力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替代性。此外,同省城市间竞争性更强,城市后天综合实力影响“话语权”,培育综合实力优势可优化其匹配组合。差异性帮扶政策有利于优化匹配组合,且受差异性政策影响最大的是拥有较大地理劣势的城市。最终,本文根据匹配结果对中西部地区政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罗腾飞[7](2016)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发展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是继工业化之后推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带是由经济发达的一个或者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在经济上联系紧密、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一体化、流通一体化、基础设施均等化、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设施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经济走廊。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获奖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ugene"Joe"Stiglitz)说过:“21世纪影响世界经济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目前,中国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发展质量是重中之重。根据全球城镇化划分标准,城镇化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小于30%处于城镇化起步水平,大于30%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水平,大于70%处于城镇化成熟发展水平。中国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5年的56.1%,增长了38.18%,平均是每年一个百分点的提升。在2000-2010年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城镇化率提升了1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13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同时也警醒我们在加速的背景下,质量的提升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目前,城镇化发展粗放发展模式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盲目扩张,土地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我国城市土地迅速扩展,土地城镇化速度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我国260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人口规模年均增长速度为4.4%,建成区面积的年均增长为6.9%,大量的新区和新城的建设造成了土地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问题尖锐;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使得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部分城市都存在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现象。能源消耗量大,节能减排的压力大;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0%,GDP占世界的10%,而消耗的煤炭、铁矿石占世界的50%,铝、锌、铜分别占世界的37%、46%、38%。第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对沿海地区发展政策的倾向,对我国各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影响较大,使得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现象加深;虽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等区域政策的提出,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未有改变,率先发展好的城市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性越来越强,西部生态敏感地区在发展与保护方面的矛盾日趋显现。第三、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特征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城市病”问题较为突出,而中小城市地位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下降趋势,小城镇建设由于缺乏机会,加上产业支撑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使得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第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农民工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收入偏低、劳动强度大、各类保险的收益比例较低。而大部分农民工都聚居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配套设施条件差。第五,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医疗、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发展落后于城市,使得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矛盾日益凸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区域。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第一的“黄金水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城镇数量多、较分散;城市化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化发展的包揪重、压力大等。因此,以城镇化发展质量为视点,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并探讨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策略,可为区域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城市的目标。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126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2006-2013年作为研究时段。选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在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内涵界定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角度,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城镇化发展效率的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分析探讨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发展效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指数聚类法、自然断裂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运用ArcGIS9.3分析软件、Geoda分析软件、Stata11.0编程,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其研究发现,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呈现平稳上升发展态势,城镇化发展质量从2006年的0.79137上升到2013年的1.13372,其增长了1.433倍。从城市群层面来看,三大城市群也均呈现上升发展态势,8年间,上游、中游、下游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均值为0.801、0.899、1.373,下游城市群是中游城市群的1.53倍,是上游城市群的1.71倍。反映出,下游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质量高于中游、下游城市群。在空间层面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分为四种类型,即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中等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一般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较低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为了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其结果显示,2006-2008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呈现逐年增长发展态势。从四个维度方面看,四个维度发展顺序为环境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我国从重视速度转向重视质量发展,经济出现平稳增长态势;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使得环境有所改善,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看了契机,因此,四个维度的发展与我国的现实发展情况相吻合。从时空演化分析结果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差异是在波动中下降发展特征。从三大城市群之间整体差异来看,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虽然在8年间,城市群间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但是总体上仍是高于城市群内部差异。从城市群内部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异为:上游城市群大于下游城市群大于中游城市群。说明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之快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和下游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从空间相关性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好的城市大部分分布在高高和低低象限,表明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从标准差椭圆分析,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分布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格局,城镇化发展重心主要位于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区域,其分布在标准差椭圆内部的地区是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主要区域,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中占主导地位。总的来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格局2006-2013年的演化特征不明显,说明在8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主体区域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在对城镇化效率的分析来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地区差异性,整体发展为下降态势;城镇化效率与技术进步效率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技术进步对提高城镇化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投入变量的非集约较高,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适当拿捏投入变量。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经济城镇化发展、社会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城镇化发展质、创新能力城镇化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提升策略。根据四个策略提出其提升路径:即加强城镇化发展差异性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重视城镇化发展“智慧型”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完善城镇化发展“均等化”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强化城镇化发展“绿色型”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优化升级城市群形态和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张斌,马跃明[8](2015)在《实干与辉煌——“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谋划和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深秋浙江,层林尽染,瓜果飘香。临近"十二五"收官,一张张"十二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捷报不断传来,一个个放飞的梦想从远景走向现实:5年,看速度:"十二五"前4年全省GDP年均增长8.2%,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8%,超出规划目标、高于全国年均增速;全省GDP总量连续19年居全国第4位。5年,看质量:"浙江制造"提升为"浙江智造","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
项锦雯[9](2015)在《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文中提出产业转移过程中涉及到转出区、承接区与区域间三个空间,三个空间分别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地集约利用。鉴于此,本文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研究,将从转出区、承接区与区域间三个空间层面来分别论述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这也就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按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检验一结论与政策建议"的逻辑步骤进行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的联动影响。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联动影响。理论上按照"联动诱因—联动结果—存在问题"的逻辑思路分析:第一步,总结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第二步,归纳分析产业转移怎样传导作用于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三步,依据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分析产业转移使得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呈梯度分布的规律。第四步,从实践出发,分析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区域间土地利用主要矛盾。实证检验:选取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为例,基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视角,对区域间产业转移综合效益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态势与相对差距比较分析、区域间影响力差异比较分析,启示不同区域未来产业转移的方向,为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产业转移能促使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按照"因素--机理--途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步,基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二三产的梯度水平)视角分析影响因素,专业化与技术进步、资本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力等三个维度体现影响因素,并初步单因素检验;第二步,基于增长极理论分析影响机理。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驱动了要素流通,进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集聚效应与支配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第三步,产业转移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自主转型途径,进一步改变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实证检验:基于产业视角,根据层进式研究思路,选取长三角区域为例。定性分析产业转出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效应指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通过因果关系分析,解释孰因孰果;借助双对数模型度量两者的影响力;最后,度量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两个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追求一种整体提高、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发现:(1)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滞后二阶,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评价值与土地利用集约度之间存在一个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即产业转移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格兰杰原因,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提高必然使得土地按照集约方式使用。(2)影响测度检验发现:分别从二三产转移综合效应、政府管制、人口数量变化等驱动力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回归模型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量的符号变化与理论的预期结果一致。第二,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显着差别,政府干预土地利用作用在减弱,市场驱动土地利用作用在增强。第三,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逐渐增强。第四,不同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驱动作用程度最大并逐渐增强,产业转移是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度的有效途径。将指代产业转移的专业化技术进步、劳动力与资本等三个维度的一系列指标(替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放入模型Ⅱ中,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转移阶段的推进,大部分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增强,验证了增长极效应。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差别显着,启示了产业转移方向。(3)协调性检验发现:①时间上:1996~2013年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经历了由轻度失调转为中级协调,这反映出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自主转型途径,实现了产业转移进程的持续推进,长三角作为增长极,技术、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也验证了通过产业转移能显着地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②空间上: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产业转移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从协调度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总体来说,长三角16个城市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上海高于江苏,江苏高于浙江地区。这反映在不同的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不同。从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协调发展度共涉及勉强协调发展类和初级协调发展类共两种类型,总体来说,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是上海优于江苏与浙江,江苏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高于浙江地区。这反映推进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建设,最终达到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整体提高、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状态。依据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组合,可以将长三角16个城市划分为四类。产业转移能有效促进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因素--机理--途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步,基于区域承接产业能力视角,从要素成本、市场潜力、产业集聚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维度分析影响因素,并初步单因素检验;第二步,基于主导产业理论分析影响机理。第三步,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资本引进与深化、技术的模仿与进步、产业的集聚与分工、制度的移植与创新等产生影响。实证检验:基于地区视角,选取皖江示范区为实例。定性分析产业承接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效应指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借助灰关联度模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程度;借助双对数模型测度影响力;然后,度量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与协调发展度,评价两个系统耦合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追求一种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状态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发现:(1)皖江示范区的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度时空结果如下:第一,时序上:考察1999~2013年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来说两者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随着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同时不断提升,产业转移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第二,空间上:考察2013年皖江示范区9个城市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状态,产业转移滞后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应该进一步加强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壮大主导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更高地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度。(2)相关性检验结论是:两个产业转移时期中,皖江示范区的9城市及示范区整体的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灰关联度都处于比较高的关联度水平,并且整体上发展期高于启动期关联度水平,说明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相关性。而且,产业转移度越高的城市,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灰关联度也越大,总之,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度的提高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推动作用明显。(3)影响测度检验发现:分别从产业转移度、政府管制、人口数量变化等驱动力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回归模型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量的符号变化与理论的预期结果一致。第二,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显着差别,政府干预土地利用作用在减弱,市场驱动土地利用作用在增强。第三,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逐渐增强。第四,不同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驱动作用程度最大并逐渐增强,产业转移是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度的有效途径。将指代产业转移的要素成本、市场潜力、产业集聚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维度的一系列指标(替代"产业转移度")放入模型Ⅱ中,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转移阶段的推进,各项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增强,验证了主导产业的增长效应。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差别显着,启示了产业转移方向。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潜力开发以形成有效需求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首要因素,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发展的有效战略;承接以资本及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将一定时期存在是未来皖江区产业承接的主要方向;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承接高端要素与产业的转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将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手段。(4)耦合协调性检验结论是:目前皖江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处在颉颃时期,协调关系提升空间很大;部分城镇处在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型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很大;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镇高于欠发达城镇,部分区域的耦合强度高于协调程度,在空间上并没有达到良性共振;区域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产生胁迫作用,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产业转移产生反馈作用。因此,产业转移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建设,最终达到产业转移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状态。形成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首先,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进而得出启示;然后,确定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定思路;最后,形成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一是创建产业转移集中区;二是差别化土地优惠政策,特别是差别化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四是控制供地规模和价格;五是建立监管机制。
代丽华[10](2015)在《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使得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性的问题。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污染的代价。伴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地域已经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涉及空间也从天空到海洋,从地表至地下,无论空气、水源、土壤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带来的巨大的威胁,还造成了沉重的经济代价。贸易和环境的冲突来源于贸易的持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上升与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阶段,研究我国的贸易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带来的环境代价,促进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意义非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影响环境这一问题展开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一般均衡的贸易与环境污染的模型建立理论框架,并通过机制分析探讨贸易影响环境污染的具体渠道,除传统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之外,还加入了收入效应、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在实证研究中,重点以工业污染物排放和悬浮颗粒排放为考察对象,运用多层面的样本数据,采用计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在对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中国的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建议使贸易与环境能够协调发展。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4章。在第3章中,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下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主要研究了贸易影响环境污染的各种渠道。贸易可以通过影响一国的经济活动规模、产品生产的结构、清洁技术的传播影响一国的环境状况,即所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在假设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的期待不同的情况下,贸易还可以通过影响一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进而对环境的需求产生影响。在市场竞争效应中,主要强调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巨大压力有可能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为企业节能减排的实现提供动力和支持。在资源配置效应的描述中,首先脱离了原有关于贸易与环境分析中关于企业同质性的假设,这里假设企业不仅存在生产率上的差异,企业在排污效率、治污成本投入方面都不尽相同。而企业的生产率和排污强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贸易使得资源流向生产率更高的出口企业,即资源流向了环境效率更高的企业,即便单个企业的排污强度并未发生改变,但贸易使得整个产业的平均排污强度也下降了,进而对环境污染状况产生影响。本文的第4章至第6章是实证检验部分。在实证分析中,分为三个层次进行。首先在第4章中通过跨国层面的样本数据检验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样本选取占到世界贸易总额50%以上的40个样本国家的面板数据。在控制变量中,除人均收入水平、人口、工业增加值比重、fdi等变量外,还控制了与污染排放有关的单位gdp能耗、化石燃料占比等变量,并加入了时间固定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表明,贸易有利于改善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状况,但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污染水平,因此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国家结论是不同的。同时污染物质种类以及排放指标的选择也会影响贸易的环境效应的结论。为了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将中国和剩余样本国家作为对立组回归后发现,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会导致中国二氧化硫人均排放量和排放强度下降,但却增加了氮氧化物的人均排放量和排放强度。中国并没有遵循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结论。因此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需要从更加广泛、深入的角度考虑贸易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在进行中国的实证研究时,首先运用了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同时运用了静态和动态模型方法,验证贸易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为了回答这一影响是否受到污染物选择、地域划分以及贸易方式等的干扰,在第5章的实证中选择了工业二氧化硫、工业三废以及由此构建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表征环境污染状况,同时还加入了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不同贸易方式的分析。另外,考虑到仅使用外贸依存度表征贸易的开放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利用沈利生(2005)中对外贸依存度的修正方法计算了修正的外贸依存度进行回归。为了解决主要由于贸易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笔者使用了工具变量法和系统gmm方法。利用工具变量进行2sls和系统gmm回归后的结果与ols回归结果之间的巨大差异也证明了解决内生性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回归的结果来看,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复杂的,会因污染物质的选择、污染指标的选择、地区的不同以及贸易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结论上的差异。具体来说,在静态面板数据的回归中,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工业三废排放强度和排污费加权计算的综合指数1的指标,但却提高了算术平均法构建的综合指数2的指标值。在分地区回归中,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弹性的符号仅在因变量为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和综合指数2时表现一致,在其余4种污染物质下,贸易仅仅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但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却会产生恶化的效果。在分贸易方式回归中,一般贸易出口依存度提高后,各类污染物质的排放水平都有所下降,但加工贸易出口依存度的提高却增加了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强度以及综合指数2的指标。因此,从现有的结果来看,一般贸易对环境状况改善是有利的,但加工贸易则有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动态面板模型中,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而工业二氧化硫的数据在统计口径、准确性、完整性上都更加具有优势,因此仅选择了工业二氧化硫的数据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表明贸易会降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水平。在静态面板模型中,笔者创新性的利用各省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加权汇率指标作为外贸依存度的工具变量进行2sls回归。随着利率作为宏观调节工具的作用在当代经济中被不断弱化,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外部需求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汇率已经成为政府当局宏观调控的替代工具。因此在经济研究中,汇率一般被看作是外生变量,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该国汇率的宏观调控,通过汇率调控进而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这使得汇率作为外生变量的设置更加合理。而本文设置的工具变量的优点之一还在于汇率本身作为国家层面的经济变量,单个省份对某一国的贸易量还不足以影响两国之间的汇率,即对于各省份的贸易企业来说,汇率变化并非是可以预见的,同时在控制省级固定效应的情况下还可以避免由于未被观测到的遗漏变量而导致的偏误。本文还对汇率冲击进行了加权以增加其合理性。而在动态面板模型中,则运用内部工具变量进行了系统gmm回归。由于解释变量中加入了滞后期因变量,因此需要用到广义矩估计。虽然水平gmm,差分gmm和系统gmm都可以被用来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但由于许多文章都表明系统gmm的回归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因此在动态面板模型中使用了系统gmm估计方法。通过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计算的长期弹性来看,贸易对工业二氧化硫减排的改善作用从长期效果来看更加明显。对动态面板模型分地区回归的结果发现,贸易仅仅能改善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而对东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这与静态面板回归的结论保持一致。为了从更加微观的层次探讨我国的贸易与环境问题,本文的第6章利用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了我国74个城市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在污染物质的选择上,本章选用了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pm2.5作为研究对象。pm2.5中文名称为细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产生的首要来源是煤炭、柴油等的燃烧以及工业生产。其次,pm2.5还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因此笔者选用pm2.5排放作为表征环境污染的代理变量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同时pm2.5由于其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已经成为中国政府近来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贸易是否是造成pm2.5排放增加的原因之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回归结果表明,贸易会造成我国pm2.5排放的增加。内生性问题的解决仍然是实证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污染排放对贸易的反向因果偏误,第6章的横截面数据回归中使用了blanchard和perotti(2002)提出的两阶段工具变量方法进行实证。在第一阶段pm2.5的工具变量选择上,考虑到中国以淮河为界对两岸城市实施不同的集中供暖政策,而集中供暖采用的煤炭燃烧是导致pm2.5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选择了各城市距离淮河一线的纬度差作为pm2.5排放的代理变量。实证结果表明pm2.5排放每升高1%,外贸依存度会显着降低2.008%。运用第一阶段回归得到的残差,作为第二阶段中贸易的工具变量来解决反向因果效应,结果显示外贸依存度每提高1%,pm2.5排放浓度也将上升0.378%,表明贸易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剧。这一结果和ols的估计结果相差较大,即如果不考虑联立性偏误,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将会被严重低估。在机制分析中,笔者还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检验了出口、重工业出口以及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对pm2.5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排放浓度对外贸依存度的经济弹性为0.378,但对出口依存度和重工业出口依存度的经济弹性增加至0.65左右,而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依存度的经济弹性则进一步增加至0.795。说明相比整个国际贸易,出口对我国pm2.5排放的增加应该负主要责任,而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利用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时,选取我国33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大大增加了样本容量。并且在实证中同时使用了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检验。在静态面板模型中,分别使用了滞后期外贸依存度以及各城市距离最近港口的地理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2sls回归,结果发现外贸依存度每提高1%,pm2.5排放浓度将上升0.06%-0.25%,支持横截面模型的实证结论。在动态面板模型中,因变量滞后期的系数值显着为正,表明pm2.5排放是具有惯性的,而这一惯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动态面板中还分别使用了解释变量的当期值以及滞后一期的值对pm2.5排放浓度进行估计,使用当期解释变量进行回归的外贸依存度的经济弹性值小于使用滞后期进行系统gmm回归的弹性值,说明贸易活动对未来的环境污染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提出的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对我国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的贸易政策,注重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协调;加快我国东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一步加大我国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注重提高环境保护门槛;积极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挥“走出去”战略,并加大对环保设备和清洁技术的引进;调整国际贸易方式,加快对加工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从长远角度出发制定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等。而从环境政策方面,笔者认为环境政策应该因地制宜,不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标准;在制定环境保护目标时依据污染物质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减排标准;在考虑减排目标时应该全面考虑同一污染物质的不同指标值;同时应该注重环境政策制定的连续性等。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第一,总体来说,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是复杂的。第二,国际贸易对不同类型国家的环境污染状况影响不同,国际贸易更倾向于改善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状况。第三,通过对各类污染物质的回归表明国际贸易对我国不同类型污染物质排放的影响不同。第四,国际贸易倾向于降低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但却容易加剧东中部地区的污染排放。第五,就贸易方式来说,一般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不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加工贸易的发展则可能造成我国部分污染物质的排放增加。第六,相比整个国际贸易,出口对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恶化的影响更大。第七,本文还发现污染物质计量指标的选择不同也可能会影响贸易的环境效应的结论。第八,贸易对环境污染的长期影响效应大于短期影响效应,而且污染本身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较为全面的分析了贸易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渠道,同时在实证检验过程中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方法对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验证。本文不仅使用了多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同时利用了中国的省级层面数据和城市层面数据,在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中,样本城市数量达到334个,在机制研究中还利用了企业层面的数据。在分析角度上,不仅考虑了环境污染与贸易的不同衡量标准,还考虑了在不同的地区和贸易方式下这一问题的结论是否会受到影响。在研究方法上,为了解决贸易与环境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尝试利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如工具变量法,系统GMM方法等,并创新性地寻找新的不同的工具变量。在外部工具变量的选取上,包括了利用各省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加权汇率冲击作为国际贸易的外生工具变量,以及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在基于淮河两岸供暖政策差异的前提下寻找工具变量而进行的分析。在未来关于贸易影响环境污染的研究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扩展研究。第一,通过更多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质进行检验。第二,寻找更加科学的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方法。第三,从产业和国别角度研究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作用。第四,在考虑国际贸易协定和环境协定的情况下,考察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第五,对贸易影响环境污染的各种渠道进行具体化的研究。
二、绍兴进出口总额增六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绍兴进出口总额增六成(论文提纲范文)
(2)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相关研究 |
1.2.2 环境规制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篇章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农民工城镇就业 |
2.2 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2.2.1 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
2.2.2 波特假说 |
2.2.3 污染天堂假说 |
2.3 农民工城镇就业相关理论 |
2.3.1 马克思的就业理论 |
2.3.2 凯恩斯充分就业理论 |
2.3.3 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 |
第3章 环境规制和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基本判断与案例分析 |
3.1 我国环境规制的现状 |
3.1.1 环境规制的现状分析 |
3.1.2 环境法制趋势分析 |
3.2 我国农民工就业现状 |
3.2.1 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
3.2.2 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
3.3 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影响的案例分析(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为例) |
3.3.1 环境规制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
3.3.2 环境规制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
3.3.3 环境规制措施的产业变动效应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机制阐释 |
4.1 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一般影响 |
4.2 环境规制的产业变动效应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 |
4.2.1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4.2.2 环境规制的产业变动效应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影响 |
4.3 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 |
4.3.1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3.2 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 |
4.4 异质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差异影响及假说提出 |
第5章 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构建与模型设定 |
5.1.1 变量选取与解释 |
5.1.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
5.1.3 模型建立 |
5.2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影响的全样本回归结果 |
5.2.2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影响的分地区样本回归结果 |
5.2.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合理控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力度,重视各个类型环境规制的组合效应 |
6.2.2 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匹配环境规制影响下产业升级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 |
6.2.3 助推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际贸易融资概述及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贸易融资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二、基本理论 |
第二节 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
一、绍兴银行概述 |
二、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章 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需求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基于问卷调查的客户贸易融资需求特征分析 |
一、问卷设计的目的及内容 |
二、绍兴银行的企业客户基本情况分析 |
三、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情况分析 |
四、绍兴银行的企业客户融资方式及用途分析 |
五、绍兴银行企业客户贸易融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经营理念传统问题 |
二、准入门槛过高问题 |
三、业务流程冗长问题 |
四、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
五、营销能力不足问题 |
六、风险管理混乱问题 |
第四章 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策略与保障措施 |
第一节 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策略 |
一、转变经营理念 |
二、降低准入门槛 |
三、简化业务流程 |
四、推进产品创新 |
五、加强营销力度 |
六、深化风险管理 |
第二节 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一、组织保障 |
二、人才保障 |
三、科技保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绍兴银行企业贸易融资调查问卷 |
致谢 |
(4)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浙江省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分析 |
三、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
(二)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
1.空间相关性检验 |
2.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四、结论和相关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对策建议 |
1、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和产业布局 |
2、加强必要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
(5)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浙江省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二、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情况及特征分析 |
(一)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总体情况 |
(二)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总结 |
三、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
(二)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
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2. 空间计量结果估计 |
五、结论和相关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对策建议 |
1.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注重科学规划和统筹 |
2. 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和产业布局 |
3. 加强必要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信用建设 |
4. 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 搭建平台发挥FDI外溢效应 |
(6)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优匹配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1.2.2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及其测度 |
1.2.3 双边匹配与产业转移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及双边匹配的机理分析 |
2.1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
2.2 基于影响因素的双边匹配 |
2.2.1 双边匹配模型的形式 |
2.2.2 基于评价体系的双边匹配需求模拟功能 |
2.2.3 双边匹配的选择模拟功能 |
2.2.4 基于0-1线性规划的双边匹配最优解的实现 |
第三章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现状 |
3.1 我国加工贸易转移的趋势与承接模式 |
3.1.1 加工贸易转移趋势分析 |
3.1.2 加工贸易承接模式分析 |
3.2 我国加工贸易转移的成效 |
3.2.1 转出地加工贸易升级效应 |
3.2.2 加工贸易承接效果 |
3.2.3 加工贸易承接中的问题 |
第四章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优匹配 |
4.1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回归结果分析 |
4.2 加工贸易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双边匹配 |
4.2.1 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 |
4.2.2 基于综合评价的双边匹配 |
4.2.3 匹配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城镇化发展质量本质及其内涵的研究评述 |
2.1.1 城镇化内涵的界定 |
2.1.2 城镇化发展质量内涵界定 |
2.2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相关理论评述 |
2.2.1 区位理论 |
2.2.2 结构理论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非均衡增长论 |
2.2.5 生态学派理论 |
2.3 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的研究评述 |
2.3.1 城镇化发展时空演化研究 |
2.3.2 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2.3.3 城镇化发展效率研究 |
2.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3.1 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指标选取与解释 |
3.2 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方法选择 |
3.2.1 指数测度方法 |
3.2.2 聚类分析法 |
3.2.3 全要素生产率方法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 |
4.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分析 |
4.1.1 研究区域界定 |
4.1.2 数据来源 |
4.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结果分析 |
4.2.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分析 |
4.2.2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分析 |
4.2.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分类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多维度分析 |
5.1 维度一:经济发展质量 |
5.1.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5.1.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经济发展类型分析 |
5.2 维度二:社会发展质量 |
5.2.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
5.2.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社会发展类型分析 |
5.3 维度三:环境发展质量 |
5.3.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环境发展水平评价 |
5.3.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环境发展类型分析 |
5.4 维度四:创新能力发展 |
5.4.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创新能力评价 |
5.4.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创新能力类型分析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演化分析 |
6.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差异分析 |
6.1.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6.1.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差异 |
6.1.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地区差异分析 |
6.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6.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3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
6.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6.3.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效率测度研究 |
7.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 |
7.1.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
7.1.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 |
7.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规模报酬与集约化效率分析 |
7.2.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规模报酬测度分析 |
7.2.2 长江经济带投出产出集约要素测度分析 |
7.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效率的总体分析 |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调控策略 |
8.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战略 |
8.1.1 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经济发展质量策略 |
8.1.2 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社会发展质量策略 |
8.1.3 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环境发展质量策略 |
8.1.4 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创新水平发展策略 |
8.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路径 |
8.2.1 推进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差异性建设 |
8.2.2 重视城镇化发展“智慧型”建设 |
8.2.3 完善城镇化发展“均等化”建设 |
8.2.4 强化城镇化发展“绿色型”建设 |
8.2.5 优化提升城市群形态和空间格局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综述 |
2.1.1 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研究 |
2.1.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
2.1.3 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
2.1.4 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与政策研究 |
2.2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
2.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
2.3 产业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 述评 |
第3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产业转移 |
3.1.2 产业转出区 |
3.1.3 产业承接区 |
3.1.4 区域间 |
3.1.5 土地集约利用 |
3.2 理论基础 |
3.2.1 区位理论 |
3.2.2 报酬递减理论 |
3.2.3 地租地价理论 |
3.2.4 比较优势理论 |
3.2.5 竞争优势理论 |
第4章 产业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分析 |
4.1.1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4.1.2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联动影响 |
4.1.3 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矛盾 |
4.2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4.2.1 影响因素 |
4.2.2 影响机理 |
4.2.3 影响途径 |
4.3 产业转移对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影响机理 |
4.3.3 影响途径 |
4.4 小结 |
第5章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5.1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现状 |
5.1.1 产业转移趋势 |
5.1.2 土地利用现状 |
5.2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 |
5.2.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
5.2.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
5.2.3 研究假说 |
5.3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因果关系检验 |
5.3.1 平稳性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3.3 误差修正模型 |
5.3.4 因果关系分析 |
5.4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测度 |
5.4.1 模型Ⅰ:基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分析 |
5.4.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
5.5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性检验 |
5.5.1 协调性内涵 |
5.5.2 协调性评价模型 |
5.5.3 长三角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评价结果 |
5.6 小结 |
第6章 产业转移对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皖江示范区为例 |
6.1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概况 |
6.1.1 产业发展现状 |
6.1.2 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
6.2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测算 |
6.2.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
6.2.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
6.2.3 研究假说 |
6.3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检验 |
6.3.1 研究方法选取 |
6.3.2 计量结果分析 |
6.4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测度 |
6.4.1 模型Ⅰ:基于"产业转移度"的分析 |
6.4.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产业转移度"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
6.5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检验 |
6.5.1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的涵义 |
6.5.2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模型 |
6.5.3 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比较实证研究——以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为例 |
7.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
7.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
7.3 研究假说 |
7.4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总体态势比较分析 |
7.5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测度的比较分析 |
7.5.1 模型Ⅰ:基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分析 |
7.5.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
8.1 国内外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8.1.1 国外经验借鉴 |
8.1.2 国内经验借鉴 |
8.1.3 启示 |
8.2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定思路 |
8.2.1 政策制定原则 |
8.2.2 政策制定思路 |
8.3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
8.3.1 创建产业转移集中区 |
8.3.2 差别化土地优惠政策 |
8.3.3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
8.3.4 控制供地规模与价格 |
8.3.5 建立监管机制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
致谢 |
(10)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污染问题的全球化特征 |
1.1.2 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
1.1.3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进入新阶段 |
1.1.4 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相关概念的说明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难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1.1 国际贸易影响环境质量的理论模型 |
2.1.2 国际贸易影响环境质量的实证研究 |
2.1.3 污染天堂假说的研究 |
2.1.4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研究 |
2.1.5 国外文献评述 |
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关于国际贸易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 |
2.2.2 国内文献评述 |
第3章 国际贸易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与机制分析 |
3.1 一般均衡模型 |
3.1.1 模型假设 |
3.1.2 生产者行为 |
3.1.3 消费者行为 |
3.1.4 政府行为 |
3.1.5 污染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
3.2 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 |
3.2.1 规模效应 |
3.2.2 结构效应 |
3.2.3 技术效应 |
3.3 收入效应、市场竞争与资源配置效应 |
3.3.1 收入效应 |
3.3.2 市场竞争效应 |
3.3.3 资源配置效应 |
3.4 小结 |
第4章 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跨国数据的研究 |
4.1 数据描述及来源 |
4.1.1 国际数据的比较 |
4.1.2 数据来源 |
4.2 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实证结果的经济分析 |
4.3.2 国际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研究 |
5.1 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
5.1.1 中国整体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
5.1.2 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差异性分析 |
5.2 静态面板模型 |
5.2.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5.2.2 基准回归结果 |
5.2.3 分地区回归结果 |
5.2.4 分贸易方式回归结果 |
5.3 动态面板模型 |
5.3.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5.3.2 基准回归结果 |
5.3.3 分地区回归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研究 |
6.1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
6.2 横截面数据模型 |
6.2.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面板数据模型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与环境相关的贸易政策 |
7.2.2 环境政策 |
7.3 未来的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绍兴进出口总额增六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台型城市与城市平台性职能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D]. 江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比较[D]. 黄贺.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3]绍兴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 胡恬恬.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4]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浙江省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陈海盛,牟方赟. 科学经济社会, 2019(03)
- [5]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浙江省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陈海盛.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9(02)
- [6]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优匹配决策[D]. 孙立中. 南京财经大学, 2018(03)
- [7]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D]. 罗腾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8]实干与辉煌——“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谋划和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综述[J]. 张斌,马跃明. 今日浙江, 2015(21)
- [9]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D]. 项锦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D]. 代丽华. 中央财经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