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城镇发展的自组织机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20)在《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文中提出在农村聚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下,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牵动力量。陕南秦巴山区属于我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该地区小城镇数量庞大,分布规模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移民安置相关政策等因素的介入,陕南小城镇进入快速扩张时期,一系列建设乱象也随之出现,从而导致其空间形态出现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因城镇建设和空间发展而产生,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回顾和检视城镇化背景下陕南小城镇空间演进发展轨迹,探讨其演进的规律,进而辨析其自身问题,反思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空间规划建设的得与失,为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探明道路。本文以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为切入点来研究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演进规律,运用城市形态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案例保安镇空间形态的演进进行“形”和“量”两方面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其演进的规律,并以小见大,针对其问题提出陕南小城镇空间未来发展的合理趋势,为今后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通过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以及陕南小城镇相关研究的综述,阐明了形态学及类型学相关理论在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应用上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边界——路网——斑块——公共空间”的陕南小城镇空间描述框架体系。第二,基于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生成背景、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陕南小城镇的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小城镇空间形态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总体来说,陕南小城镇规模小、人口稀疏,形态与自然条件结合紧密,并且目前其空间形态的变化受移民安置区建设的推动;在此基础上,发现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过程中出现山水格局破坏、路网尺度不协调以及公共空间式微的问题。第三,选取典型案例保安镇,围绕上述空间形态的问题,对其形态构成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其形态发展的规律,发现保安镇镇区在近年来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演进动力由自然条件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转变为规划主导的空间先行的发展;动力的转变使得保安镇形态要素的组织过程中“整体-局部”的约束力减弱;最后,要素形态的演进使得保安镇空间形态的特质发生了转变,空间的模糊性降低,功能的多样性减弱。第四,通过阐明保安镇演进的过程及规律,发现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问题的根源是空间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与陕南小城镇传统城镇意向和行为方式的矛盾,并据此提出陕南小城镇未来发展的合理化趋势,认为陕南小城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边缘空间主导的混合边界空间的营建、道路网络一体化和贴线率控制的道路形态以及多元化公共空间营造的原则,改善其当下空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赵潇[2](2020)在《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业型小城镇量大面广,是推动我国城乡全面发展应该关注的重点。产业与空间是决定小城镇发展的两大基本和核心要素,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成为未来农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必然途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城镇空间优化带来机遇。而五泉镇作为以农业立镇的典型代表,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相互作用,二者呈现割裂发展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镇的发展。因此,对于五泉镇这样的农业型小城镇来说,研判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发展水平和二者之间的协调状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镇空间优化的基础。研究首先通过梳理耦合关系相关理论、不同领域关于耦合关系的研究经验,总结当前耦合关系研究的一般路径,由此制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整体框架;之后梳理五泉镇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发展概况,有效把握农业型小城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具体特征及变化要素,继而运用耦合理论对耦合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作用机制与表现形式;在定性分析耦合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五泉镇自身发展特征,从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两个子系统及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出发,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了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五泉镇为实践对象,对2010-2018年间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度/协调度展开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不同时间段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态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不协调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提出耦合发展建议;最后基于耦合关系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分别从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出发制定现阶段五泉镇的耦合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具体来说,农业通过规模化促进镇村体系重构、产业化推动镇域用地结构调整,反过来,城镇空间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提供硬、软件支持以及广阔的商品市场,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次,为量化判断两系统的耦合关系,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农业型小城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评价体系,评价需综合考虑耦合系统的各个要素,并同时评价要素耦合作用的大小和协调程度。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得出,2010-2018年间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强化;考察期间二者协调发展问题得到了改善,但相较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成熟,城镇空间仍然滞后,严重制约了二者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未来五泉镇应在不放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在城镇空间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着力提升城镇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跟上农业产业的发展,以此提高系统协调水平。
潘兵[3](2020)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小城镇伴随国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在城乡融合的发展目标下,我国小城镇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将大力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重组配置,区域化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特色发展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现阶段中国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已经出现分化特征,但这种分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完成从初级“区域分异”向高级“区域分工”的阶段质变,与真正意义上的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分类管理”引导小城镇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小城镇转型实践中的现实需求,也是城镇化理论发展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浙江省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先行地,在小城镇特色培育方面一直给予极大的政策扶持,其小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政策与经济的双轮驱动下,各发展要素不断聚集在浙江省小城镇空间区域,为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提供了机遇。本研究基于此背景下选择了浙江省小城镇作为研究案例,立足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探索专业化分工发展的新路径方案,为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与国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采用min-max标准化、变异系数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小城镇职能评价的各项指数;运用优化后的哈里斯-纳尔逊统计分析法划分了浙江省小城镇的主导职能类型,确定小城镇的职能发展方向。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浙江省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方案,对省域小城镇的政策供给予以分类指引。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小城镇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国外高度专业化小城镇的案例梳理,明确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总结国外小城镇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路径方法;接着在城乡融合的发展目标下,分析城乡融合发展与小城镇发展的内在联系,剖析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的现状,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对小城镇专业化分工的促进作用,指出在未来路径设计中需重视其对小城镇发展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地展开实证分析,对小城镇建设的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角度提出小城镇专业化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类管理引导区域平衡发展是诸多发达国家小城镇培育政策制定的核心思想;扩大小城镇政府职权、营造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氛围、积极融入城市群发展在小城镇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城乡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载体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再组合过程,城乡融合发展和小城镇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城乡发展要素在小城镇这个特定空间集聚、融合的过程。目前,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我国的生产要素城乡双向流动格局尚未建立,制度要素城乡供给差异明显。而城乡融合战略的提出有效打破了生产要素和制度要素的现状困境,产权制度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将全面促进小城镇的专业化特色发展,基础服务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化分工协作。要充分认识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制度要素均等供给给小城镇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未来政策制定要以建立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格局、优化制度要素城乡合理配置为原则,引导小城镇的专业化分工发展。(3)基于数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浙江省实证研究表明,目前省域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空间极化、人口区域集化以及职能类型分化;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经济、人口、职能的空间格局分析,发现是否毗邻都市区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由分异到分类、再到分工的专业化发展路径方案。不同城镇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与分工方向,其发展路径和政策供给导向理应有所差异,要结合小城镇的区位与职能比较优势,分区域(都市区和非都市区)、分类型(综合服务型、旅游服务型、工业生产型、农业发展型和一般型)针对性提出战略指引与政策供给,从而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
韩伊迪[4](2020)在《商洛市小城镇分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快速的要素流动使我国“城-镇-村”的三元城乡结构出现变动,小城镇发展方向和程度产生差异,开始出现分化与重组。这种分化主要是指由于城乡间资源要素长期非均衡得集聚和流动所导致小城镇规模、发展水平、人口吸纳能力和空间格局等方面差距日益明显的现象。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小城镇分化特征存在差异,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此差异和内在形成动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和路径对不同分化状态小城镇未来发展进行引导。商洛市处于陕南欠发达山区,其小城镇发展具有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类型单一且较为初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服务功能辐射不强等现状问题,因此对其未来发展路径的探索更为迫切。第一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阐述,并且界定了研究相关概念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遴选。其次对国内外小城镇发展历程、小城镇分化发展、不同类型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及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了论文的框架和方法。第二部分构建了小城镇分化发展的分析框架。首先对小城镇分化特征表现进行分析,并且区别了欠发达山区小城镇与一般小城镇在分化特征表现上的不同。其次将影响小城镇分化的因素分为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最后通过内生动力互相作用和外部动力分别作用两种形式解释了小城镇分化发展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从人口演变、用地演变和人口与用地规模匹配度三个维度对商洛市小城镇的分化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每个维度提出分类依据并且分析现状分类情况。之后将单一维度的分类结果作为归纳基础,根据叠加组合的分类方法,可归纳出商洛市小城镇人口用地变化类型共九种,依据其人地关系与发展状态进一步整合为五种分化类型,即集约增长型、匹配稳定型、粗放增长型、负向增长型和负向稳定型,并总结出不同类型的特征及所包含的人口用地变化模式。第四部分对不同类型典型城镇代表的实地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小城镇在人口来源与外出、用地变化动因以及人口用地匹配问题上的特征差异。其中人口来源主要体现为村民就地城镇化与劳动力返乡,人口外出主要体现为外出务工和外出迁居,用地变化主要体现为潜在用地约束、移民社区建设引起的居住、教育、医疗设施用地集中式增长以及产业发展引起的二、三类工业用地散布增长,为探究影响小城镇分化的复杂因素构成提供依据。第五部分主要提出了商洛市小城镇分化的作用机制,整体形成影响层-作用层-结果层三级层次。影响层包括自然因素、政策因素、产业发展因素和公共服务基础因素。结果层分为人口和用地变化两方面。影响层通过双向作用分别在人口、用地上形成结果。影响层不同因素对人口变化的作用分别包括移民迁入、就业机会、资源承载与人居环境以及公共服务受众迁入等方面;对用地变化的作用分别包括移民社区、产业用地、地形条件与河流林地以及设施用地等方面。第六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商洛市不同分化类型小城镇提出适宜其未来发展的建议和策略,为类似地区小城镇发展提供借鉴。
韩静[5](2020)在《中国重点镇发展类型识别及差异化路径初探》文中指出小城镇居“城之尾,乡之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从“小城镇,大问题”的学界思考到“小城镇,大战略”的国家层面确立再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转变,四十年来小城镇发展不断的受到各方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小城镇数量的快速增长,其建设品质低、盲目攀比扩张等问题也逐渐暴露,为提高小城发展镇建设质量,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逐渐取代重点发展小城镇成为相关政策实施的着力点,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展开了省、市级别的重点镇选取工作。在此背景下,住建部联合六部委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1887个全国重点镇,并于2014年将其增补调整为3675个。此后,虽然有个别镇出现了合并调整,但目前仍有3674个全国重点镇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建制镇示范试点以及特色城小镇和中小城市培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以分布面广、包含小城镇发展类型多且在评选上具有较强统一性和权威性的全国重点镇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利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中国重点镇的属性特征、分布特征和区位特征进行解析,得到其属性类型以及在不同区位中的分布情况。其次,在对重点镇建成区、镇域以及其在县域中的发展情况加以考虑的基础上,从人口、产业、城镇化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系数矩阵,对3674个重点镇的发展质量逐一进行评价。进而,将中国重点镇的区位类型、属性类型和发展质量进行耦合,构建中国重点镇发展类型识别机制,对每一个重点镇的目标定位和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和明确。最后,对面向不同发展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对相关路径和策略的实施展开探索,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主要结论包括:(1)中国重点镇涵盖了县城、特大镇、特色镇、试点镇等方面的属性特征,可以划分为特大型、复合型、试点型、特色型、服务型和普通型6种属性类型,其中前5种属性类型的重点镇在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的聚集程度最高。而在属性上不具备明显发展优势的普通型重点镇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内陆地区,以川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地区的聚集度最高。(2)中国重点镇在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3种类型的区位中均有所分布。核心区属于高度城市化地区,其内的中国重点镇会逐渐与中心城市都市区形成一体化发展。过渡区是中国重点镇最主要分布的地区,处于这一类型区的重点镇在发展上更依赖于自身的基础实力和特色资源,其中有1/4以上的普通型重点镇虽然在属性方面实力不足,但却在产业、交通、旅游等方面具备一定资源优势,其特色发展潜力亦不可忽视。边缘区也分布了较多的重点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进,这些重点镇将逐渐成为地区间交流合作的支撑平台。(3)中国重点镇的发展质量总体上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主要是由产业聚集能力在东西部地区分化程度较大所导致的。从属性上来看,特大型、复合型和服务型重点镇的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其中特大型重点镇的发展质量全部为优势,已经具备了向小城市发展升级的实力。从分布上来看,高质量聚集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鲁中南地区,而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地区的重点镇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区位上来看,核心区的重点镇发展质量更高,而过渡区和边缘区内重点镇的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4)基于“区位-属性-质量”构建识别机制最终得到6种中国重点镇发展类型,分别为都市一体化型、区域增长极型、综合带动型、专业特色型、门户型和一般型。都市一体化型重点镇包含综合新城、城市副中心和城市功能组团3种目标定位,未来将逐渐向城市的功能形态发展,承担起城市各项职能。区域增长极型重点镇的发展目标为小城市,其发展规划要打破“镇”的思维模式,以小城市甚至小都市区的规模统筹安排各项设施用地布局。地域中心型重点镇包含区域服务中心和县域综合中心2种目标定位,未来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服务范围及质量,提升在区域中的中心层级。专业特色型重点镇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并以此带动生活要素和生态景观的“双升级”。门户型重点镇包含门户城市、门户枢纽镇、省际合作示范3种目标定位,未来要依托口岸和边界所产生的边缘增值效益,逐渐由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乃至综合增长极发展。一般型重点镇还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发挥好重点镇的基本作用。
黄军[6](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小城镇区域各类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加剧了小城镇多元社会主体间环境利益冲突,也制约着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政府单一主导的生态管理机制与模式对于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却屡屡失灵。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多种治理困境与挑战,难以有效地解决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这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战略向前推进的重要因素,迟缓了小城镇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步伐”,更是摆在地方政府眼前棘手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治理困境,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抑或而言,小城镇基层政府、企业、镇村居民和环保组织以何种治理理念为指导进入生态治理的场域、体现并发挥其具体的角色和功能?各治理主体又以何种治理方式和治理制度推进生态治理?显然,研究这些问题既有助于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完善,也有助于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水平的提升。正因为此,上述这些问题自然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中心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来收集相关理论和实践资料,并通过案例回顾的方式找到资料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从中分析得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思路,并从四个维度实现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生态治理实践提出了小城镇生态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以下四点是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发现:第一,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生成机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反映出当前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存在深层次的根源,它受到小城镇社会结构、理性选择和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何治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现成的理论框架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就需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构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路径,从而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本研究在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构造和生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成机理分为四个层面,即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制度。第二,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原因分析。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也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时代背景。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阻碍治理主体多元化及其协同共治的实现;传统的政府生态环境管理方式落后制约了生态治理效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造成了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这些治理困境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既有理念性原因、主体性原因,也有行为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在理念性原因方面,表现为治理主体缺乏绿色发展理念、镇村生态文化断裂;在主体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单一化、生态共治和公众参与的弱化;在行为性原因方面,表现为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和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在制度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运行不畅。第三,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为了有效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本研究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首先,以科学性和正义性的统一与平衡作为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它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指向的生态治理现代化;其次,通过构建小城镇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架构来矫正小城镇多元治理主体的不对等地位并规范好各生态治理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它致力于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问题;再次,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环境利益共识为基础,将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和文明化的治理方式贯彻到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之中,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最后,主张基于政府和市场融合的理念通过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制度设计、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以新的制度建构、统筹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第四,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思路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本研究最终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提出了具体的现代化路径:其一,在生态治理理念维度,要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重塑镇村生态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其二,在生态治理主体维度,要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新格局;其三,在生态治理方式维度,要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和科学化;其四,在生态治理制度维度,要完善互惠共赢的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徐婧[7](2019)在《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开辟了城镇化的新进程,进入21世纪,小城镇发展逐步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区域的社会综合体,是乡村地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上接城市、下引农村、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在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和地理因素较复杂的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城镇群中的重要枢纽,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对京津冀地区城镇群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域小城镇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天津市域内小城镇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选择目前行政区划和功能上是小城镇的乡镇,分1985年-1996年、1996年-2006年、2006年-2017年三个阶段。从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两个方面,选取了建设用地、城镇轮廓、城镇延展度作为外部空间形态要素,空间结构、城镇肌理、形态紧凑度作为内部空间形态要素,借助遥感影像、Arc GIS等技术手段,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时空特征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规律的总结,探讨天津市域内不同小城镇的演变模式和范型,将天津市域小城镇分为停滞发展型、轴向延伸型、圈层扩张型和填充蔓延型,分析不同类型小城镇的演变模式特征。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地理交通因素、文化发展因素和区域统筹因素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具体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指标评价体系,探讨各影响要素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驱动力的强度大小,并探讨不同类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综合机理。最后,根据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存在的问题提出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司梦祺[8](2019)在《基于特色成长视角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扩展模型及应用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关于城镇特色的思考与实践存在对象模式固化、动力机制钙化、发展路径硬化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特色”置于区域联动、动态复杂的发展系统中,重新思考其作用机理、障碍机制与成长路径。为此,基于对国内外典型城镇特色成长内容与模式的梳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提出适用于小城镇特色成长的扩展模型,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对特色小(城)镇战略的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定量评价,剖析“特色”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机理与机制,提出小城镇特色成长的差异化路径,为城镇特色成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外典型小城镇特色成长的内容与路径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各国小城镇特色成长经验的共同之处在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资金保障、企业和高校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对于小城镇的特色培育和成长至关重要。(2)通过从“分工演进”视角来解读特色,提出专业化分工是反映特色成长深层内涵并构成其成长演进主线中心范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一维到三维的改造设计,EESC-PSR立方体模型实现了这一理论工具分析过程的“虚拟现实”化,为小城镇特色研究提供了区域联系、动态发展和复杂系统的多维视角。(3)通过对特色小(城)镇战略的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定量评价,发现特色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引擎,它内化于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和过程环节,同时依托于社会和环境等外生力量的支撑;特色成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因,社会发展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基于区域发展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大和优化不同区域类型小城镇的社会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是推动小城镇特色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乘[9](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乔晶[10](2019)在《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认为作为城乡体系中嬗变关系最紧密的两个行政地域层级,镇村具有天然的地缘相近、业缘相亲以及资源共享的系统性关联。在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镇村关系作为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其变化是否顺应区域发展规律、满足自身提升需求,不仅关系到镇村体系在内生发展动力和潜力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也关系到区域层面的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基层目标落实效率的问题。随着快速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镇村关系已经发生了显着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大都市地区,乡村要素越过小城镇流动的现象更加明显和复杂,导致镇村关系出现了明显的疏离、弱化甚至解构。这种变化虽然具有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也表现出在外部综合影响下的被动与消极。仅仅通过镇村发展的自组织与自调节,很难消解变化中的不适应与不协调。事实上镇村关系持续的解构性变化已经造成区域整体与镇村发展在空间、经济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效率低下问题。然而,既有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发展研究,存在“规模导向”的时滞性与中心城区研究的偏向性问题。因而,如何通过合理的引导策略与相应的技术手段优化镇村关系,使其契合自身发展基础与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分工结构的转型趋势,实现大都市地区城乡发展的基层稳定与区域发展的协调高效,是我国大都市地区与镇村发展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镇村关系在空间与职能两方面的结构性特征,开展了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基础问题、理论研究、模型建构与实证反馈的系统性研究。(1)文章首先总结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特征与表现。通过对镇村关系历时性特征的梳理,从结构主义方法论对结构特征认知的三个维度,总结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结构性特征为:镇村空间的封闭性打破、镇村结构的整体性分解与镇村结构的中心性消解。进而以武汉市为例,对上述结构性特征在空间与职能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空间特征表现为要素外流与结构离散,职能特征则表现为经济与公共服务职能方面的关联瓦解与中心弱化。(2)基于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特征的识别,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及成因。研究发现,在“外部作用”与“边界约束”的共同影响下,镇村关系的变化虽然加大了镇、村分别参与区域分工的自主性,打破了城乡互动的壁垒,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层面的乡村城镇化低质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低效,与镇村内部的空间功能萎缩及资源浪费、公共服务供需错位与低能低效的问题。而上述问题在镇村发展的自组织中无法消解,需进行合理的外部引导与干预。因此,提出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应当以空间结构与大都市地域空间网络相融、职能结构与大都市地区区域分工结构相契为主要目标,促进镇村发展从被动脱嵌到主动适应,最终实现稳定大都市地区基层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的区域职能目标。(3)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镇村关系的变化给予系统科学角度的理论解释。理论解释的目的是为了对镇村关系当下的变化特征进行合理与否的判断,并试图找到其重构的目标。本文以CAS理论为基础,分别从适应性主体与系统整体演化两个层面,构建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结构变化的“刺激-反应”与“结构-适应”模型,明确了镇村关系结构变化的合理与否可以通过“适应性”进行判断,且“适应性”也是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关键机制。只有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力”的镇村关系单元,其结构变化的特征与趋势才具有健康、合理、可持续的意义。而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提升镇村关系单元在结构变化中的适应性能力,占据在区域经济分工中合理的位置,实现自身以及区域整体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文章的第四部分则是针对“适应性能力”的模型建构与定量测算。NK模型将CAS理论中的“适应性能力”抽象为可以计算的“适应度”。因此,文章的第四部分以武汉市为例,以NK模型为方法,一方面计算出武汉市58个镇村关系单元的适应度水平,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镇村关系适应度水平的空间分布与大都市地区的空间格局相吻合。这表明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差异化特征与区域宏观的发展结构密切相关,也揭示了其重构也应当遵循大都市地区区域整体发展的结构规律进行差异化、精准化的引导。另一方面NK模型揭示出了每一类适应性主体的最优提升路径,本文依据此结果对镇村关系进行重构的路径类型研判,最终确定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为横向联动型、固核强边型以及网级延伸型。(5)文章的第五部分则是在定量测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反馈。依据CAS理论对镇村关系结构变化解释的层次,提出武汉市镇村关系的重构在职能与空间两个方面的引导策略。在镇村关系重构的职能优化方面,通过引导不同类型镇村关系以差异化的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在镇村关系重构的空间发展引导方面,采取圈层差异适配、网级延展外推的空间组织形式,为优化镇村关系、稳定其在大都市地区城乡协调与经济发展的基层保障作用提供载体,最终实现大都市地区整体健康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二、小城镇发展的自组织机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发展的自组织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作用 |
1.1.2 陕南小城镇发展的特殊背景 |
1.1.3 探索陕南小城镇空间发展出路的迫切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秦巴山区 |
1.3.2 镇域/镇区与小城镇 |
1.3.3 空间形态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梳理及方法体系构建 |
2.1 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
2.2 陕南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2.2.1 陕南传统聚落的研究 |
2.2.2 当代陕南移民社区的研究 |
2.2.3 陕南城镇发展的研究 |
2.3 研究成果与有待改进之处 |
2.3.1 研究成果评述 |
2.3.2 研究的有待改进之处 |
2.4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2.4.1 形态学方法的技术框架 |
2.4.2 基于形态学方法的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框架 |
2.5 小结 |
3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形成背景与基本特征 |
3.1 陕南地区背景条件 |
3.1.1 自然条件 |
3.1.2 地域文化 |
3.1.3 社会经济 |
3.1.4 人居政策 |
3.2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
3.2.1 规模、人口及产业类型 |
3.2.2 选址及山水格局 |
3.2.3 平面形态及路网骨架 |
3.2.4 移民新区布局 |
3.3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问题 |
3.3.1 宏观——山水格局的破坏和自然边界的挤压 |
3.3.2 中观——路网尺度的不协调 |
3.3.3 微观——公共空间式微 |
3.4 小结 |
4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以保安镇为例 |
4.1 保安镇简介及典型性描述 |
4.1.1 保安镇简介 |
4.1.2 保安镇典型性描述 |
4.2 “形”的特征——镇区空间形态要素的类型及属性 |
4.2.1 边界形态 |
4.2.2 路网骨架 |
4.2.3 建筑斑块 |
4.2.4 公共空间 |
4.3 “量”的变化——镇区空间形态要素的演进 |
4.3.1 边界扩展和空间变化 |
4.3.2 路网骨架的组织 |
4.3.3 斑块形态和建筑肌理 |
4.3.4 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
4.4 小结 |
5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及未来发展建议 |
5.1 保安镇空间形态演进的规律 |
5.1.1 空间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转变 |
5.1.2 空间要素组织关系的转变 |
5.1.3 空间形态特质的转变 |
5.2 陕南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探讨 |
5.2.1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问题探源 |
5.2.2 陕南小城镇空间的发展原则 |
5.2.3 陕南小城镇空间的规划建议 |
5.3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结论一 |
6.1.2 结论二 |
6.1.3 结论三 |
6.1.4 结论四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6.2.1 时空维度上的完整度不足 |
6.2.2 研究成果与规划实践的结合度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城镇空间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保安镇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三 访谈记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2)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界定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型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小城镇产业与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耦合系统的整体性与动态性 |
2.1.2 耗散结构理论:耦合系统的开放性 |
2.1.3 协同理论:耦合系统的协同性 |
2.1.4 耦合理论:耦合系统的不确定性 |
2.2 耦合关系的一般研究路径 |
2.2.1 建立指标体系 |
2.2.2 构建评价模型 |
2.2.3 判定耦合状态 |
2.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思路 |
2.3.1 研究整体思路 |
2.3.2 研究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机理分析 |
3.1 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发展概况 |
3.1.1 总体概况 |
3.1.2 农业发展现状 |
3.1.3 空间建设现状 |
3.2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 |
3.2.1 资源禀赋 |
3.2.2 政策导向 |
3.2.3 市场经济 |
3.2.4 农业科技 |
3.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
3.3.1 产业发展推动城镇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3.3.2 城镇空间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3.4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表现形式 |
3.4.1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劳动力转变 |
3.4.2 耦合状态下的镇村体系布局 |
3.4.3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产业布局 |
3.4.4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设施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评价 |
4.1 评价原则与逻辑 |
4.1.1 评价原则 |
4.1.2 评价逻辑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 耦合关系评价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2 评价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3 评价结果统计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耦合协调度的数理分析 |
4.4.2 验证与耦合阶段分析 |
4.4.3 对策略制定的指导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发展对策 |
5.1 策略研究框架及制定重点 |
5.2 着力提升镇村空间发展水平 |
5.2.1 优化镇村空间布局 |
5.2.2 提升镇区空间吸引力 |
5.2.3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
5.3 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
5.3.1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
5.3.2 完善涉农产业结构 |
5.3.3 优化农民培训体系 |
5.4 建立协调发展共识和跟踪机制 |
5.4.1 建立系统协调发展共识 |
5.4.2 建立耦合发展跟踪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1 :五泉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
附录2 :五泉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因子信息数据处理结果 |
致谢 |
(3)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下小城镇发展的新机遇 |
1.1.2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小城镇发展的新需求 |
1.1.3 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亟待研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文献与案例 |
2.1 相关理论 |
2.1.1 城乡融合发展 |
2.1.2 专业化分工 |
2.1.3 产业集聚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小城镇发展研究 |
2.2.2 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研究视角的选择 |
2.4 案例借鉴与经验总结 |
2.4.1 日本北荣町(Kitaei-cho)动漫小城镇 |
2.4.2 美国格林威治(Greenwich)基金小城镇 |
2.4.3 法国维特雷(Viterre)工业小城镇 |
2.4.4 经验启示 |
第三章 城乡融合发展及其对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
3.1 城乡融合发展与小城镇发展的内在联系 |
3.2 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现状分析 |
3.2.1 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面临困境 |
3.2.2 制度要素城乡供给明显差异 |
3.3 城乡融合政策对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
3.3.1 产权制度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将全面促进小城镇的专业化特色发展 |
3.3.2 基础服务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化分工协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浙江省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 |
4.1 浙江省小城镇的经济空间极化特征 |
4.2 浙江省小城镇的人口区域集化特征 |
4.2.1 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
4.2.2 人口时空变迁特征分析 |
4.3 浙江省小城镇的职能类型分化特征 |
4.3.1 职能评价指标体系 |
4.3.2 职能分布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的策略与建议 |
5.1 政策导向 |
5.1.1 区域化分工发展 |
5.1.2 差别化政策供给 |
5.2 策略建议 |
5.2.1 分区域战略指引 |
5.2.2 分职能政策供给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商洛市小城镇分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小城镇战略地位及发展要求 |
1.1.2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在分化发展过程中受到较大冲击 |
1.1.3 陕南欠发达山区条件下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遴选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遴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小城镇发展历程的研究 |
1.4.2 小城镇分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4.3 不同类型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 |
1.4.4 对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小结 |
2 小城镇分化发展的分析框架建构 |
2.1 小城镇分化的特征表现 |
2.1.1 一般小城镇分化的特征表现 |
2.1.2 欠发达山区小城镇分化的特征表现 |
2.2 小城镇分化的影响因素 |
2.2.1 小城镇分化的内生因素 |
2.2.2 小城镇分化的外部因素 |
2.3 小城镇分化发展动力与作用机制 |
2.3.1 内生动力互相作用对小城镇分化影响 |
2.3.2 外部动力分别作用对小城镇分化影响 |
2.4 小结 |
3 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特征 |
3.1 小城镇发展背景 |
3.1.1 地理区划与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1.3 城镇建设与特色发展 |
3.1.4 地域政策 |
3.2 小城镇人口演变特征 |
3.2.1 城镇人口规模演变 |
3.2.2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 |
3.3 小城镇用地演变特征 |
3.3.1 用地规模演变 |
3.3.2 用地结构演变 |
3.3.3 用地扩张类型 |
3.4 人口与用地规模匹配度特征 |
3.4.1 测度模型 |
3.4.2 人口与用地匹配度测算结果 |
3.5 商洛市小城镇分化类型归纳 |
3.5.1 归纳基础 |
3.5.2 归纳依据及方法 |
3.5.3 分化类型归纳结果 |
3.6 小结 |
4 商洛市小城镇分化类型差异 |
4.1 不同类型案例小城镇调研 |
4.1.1 案例选择 |
4.1.2 集约增长型小城镇——板桥镇 |
4.1.3 匹配稳定型小城镇——营盘镇 |
4.1.4 粗放增长型小城镇——漫川关镇 |
4.1.5 负向增长型小城镇——保安镇、寺耳镇 |
4.1.6 负向稳定型小城镇——色河铺镇 |
4.2 不同类型小城镇人口流动差异 |
4.2.1 人口基本特征差异 |
4.2.2 人口流入差异 |
4.2.3 人口流出差异 |
4.3 不同类型小城镇用地变化差异 |
4.3.1 潜在用地约束差异 |
4.3.2 用地扩张差异 |
4.4 小结 |
5 商洛市小城镇分化发展作用机制 |
5.1 分化发展影响因素 |
5.1.1 自然因素 |
5.1.2 产业发展因素 |
5.1.3 政策因素 |
5.1.4 公共服务基础因素 |
5.2 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 |
5.2.1 自然因素作用结果 |
5.2.2 产业发展作用结果 |
5.2.3 政策因素作用结果 |
5.2.4 公共服务基础作用效果 |
5.3 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 |
5.4 小结 |
6 基于分化的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策略 |
6.1 集约增长型小城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扶持居民就业 |
6.1.1 产业提升促进经济要素集聚 |
6.1.2 扶持就业吸引人口要素集聚 |
6.2 匹配稳定型小城镇:重点提升公共服务,打造人性化宜居城镇 |
6.2.1 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
6.2.2 营造城镇宜居环境 |
6.3 粗放增长型小城镇:增强空间边界管控,优化城镇用地结构 |
6.3.1 增长边界划定 |
6.3.2 城镇用地结构调整 |
6.4 负向发展型小城镇:引导城镇精明收缩,重新定位发展方向 |
6.4.1 优化潜力城镇用地结构 |
6.4.2 引导小型城镇整合归并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重点镇发展类型识别及差异化路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
1.1.2 小城镇发展的“有重点、高质量”转向 |
1.1.3 重点镇成为城乡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样本选取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样本选取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6 技术路线 |
1.7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小城镇发展评价研究 |
2.1.2 小城镇发展类型研究 |
2.1.3 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小城镇发展评价研究 |
2.2.2 小城镇发展类型研究 |
2.2.3 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 |
2.2.4 重点镇相关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中国重点镇的多维特征解析 |
3.1 重点镇属性特征及其类型划分 |
3.1.1 基本属性特征分析 |
3.1.2 属性类型的综合判定 |
3.2 重点镇分布特征及其属性类型的分布差异 |
3.2.1 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
3.2.2 不同属性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差异 |
3.3 “核心-边缘”理论视角下的区位特征 |
3.3.1 基于地域类型划分的重点镇区位分布 |
3.3.2 不同类型区重点镇的属性及分布特征 |
第四章 中国重点镇发展质量评价 |
4.1 指标选取及评价过程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数据处理及模型计算 |
4.2 发展质量主导因素分析 |
4.2.1 产业聚集能力 |
4.2.2 人口聚集能力 |
4.2.3 建成区要素聚集水平 |
4.2.4 城镇化发展水平 |
4.3 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
4.3.1 发展质量的总体特征及空间格局 |
4.3.2 发展质量的属性类型差异分析 |
4.3.3 发展质量的地域类型差异分析 |
第五章 耦合“区位-属性-质量”视角的中国重点镇发展类型识别 |
5.1 发展类型识别思路 |
5.2 发展类型识别结果 |
5.2.1 都市一体化型 |
5.2.2 区域增长极型 |
5.2.3 地域中心型 |
5.2.4 专业特色型 |
5.2.5 门户型 |
5.2.6 一般型 |
第六章 中国重点镇发展路径的理论和案例分析 |
6.1 面向综合新城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1.1 理论简析 |
6.1.2 案例分析 |
6.2 面向城市功能组团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2.1 理论简析 |
6.2.2 案例分析 |
6.3 面向城市功能组团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3.1 理论简析 |
6.3.2 案例分析 |
6.4 面向小城市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4.1 理论简析 |
6.4.2 案例分析 |
6.5 面向区域服务中心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5.1 理论简析 |
6.5.2 案例分析 |
6.6 面向县域中心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6.1 理论简析 |
6.6.2 案例分析 |
6.7 面向专业特色镇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7.1 理论简析 |
6.7.2 案例分析 |
6.8 面向门户城市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8.1 理论简析 |
6.8.2 案例分析 |
6.9 面向口岸枢纽镇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9.1 理论简析 |
6.9.2 案例分析 |
6.10 面向省际合作示范目标的重点镇发展路径 |
6.10.1 理论简析 |
6.10.2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2.3 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
1.3 核心概念释义 |
1.3.1 小城镇 |
1.3.2 新型城镇化 |
1.3.3 治理与善治 |
1.3.4 生态治理现代化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 |
2.1.2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2.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
2.2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
2.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
2.2.2 新型城镇化推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
2.2.3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契合 |
2.3 理念、主体、方式和制度的现代化: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现代化 |
2.3.2 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现代化 |
2.3.3 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现代化 |
2.3.4 基于可持续性的治理制度现代化 |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困境 |
3.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
3.1.1 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3.1.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的基本特征 |
3.1.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 |
3.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 |
3.2.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过程 |
3.2.2 当前社会变革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挑战 |
3.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 |
3.3.1 主体结构单一阻碍协同治理的实现 |
3.3.2 管理方式落后制约生态治理效率 |
3.3.3 制度缺位造成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 |
第4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4.1 理念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发展滞后 |
4.1.1 绿色发展理念不足 |
4.1.2 镇村生态文化断裂 |
4.2 主体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失衡 |
4.2.1 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 |
4.2.2 多元主体协同失效 |
4.3 行为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落后 |
4.3.1 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 |
4.3.2 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 |
4.3.3 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 |
4.3.4 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 |
4.4 制度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 |
4.4.1 生态治理制度供给不足 |
4.4.2 生态治理制度运行不畅 |
第5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 |
5.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向度 |
5.1.1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基本构成 |
5.1.2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实践原则 |
5.2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向度 |
5.2.1 复合型生态治理结构的构建 |
5.2.2 生态治理主体整体性功能的最大化 |
5.2.3 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协调互动 |
5.3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行为向度 |
5.3.1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物质动因 |
5.3.2 民主、文明、法治和科学的生态治理方式 |
5.3.3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行动准则 |
5.4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向度 |
5.4.1 政府与市场融合下的制度设计 |
5.4.2 回应现实需求的生态治理制度供给 |
5.4.3 面对生态治理实践的制度动态演进 |
第6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
6.1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
6.1.1 树牢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 |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治理理念 |
6.1.3 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 |
6.1.4 重塑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镇村生态文化 |
6.2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现代化 |
6.2.1 完善小城镇生态治理的主体结构 |
6.2.2 发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生态职能 |
6.2.3 实现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合作共治 |
6.3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
6.3.1 生态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
6.3.2 生态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
6.3.3 生态治理方式的文明化 |
6.3.4 生态治理方式的科学化 |
6.4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 |
6.4.1 完善小城镇生态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制度 |
6.4.2 健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运行机制 |
6.4.3 创新小城镇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发展及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 |
1.1.2 京津冀城镇群网络的形成 |
1.1.3 天津市小城镇发展的不均衡性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小城镇建成区 |
2.1.2 城镇空间形态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城市形态研究 |
2.2.2 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
2.2.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案例研究 |
2.2.4 天津地区相关研究 |
2.2.5 研究不足归纳 |
2.2.6 小结 |
第3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规律解析 |
3.1 天津市小城镇发展概况 |
3.1.1 天津市小城镇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3.1.2 近代以来天津市小城镇发展 |
3.1.3 建国后天津市小城镇发展 |
3.2 研究区域及对象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研究对象选择 |
3.3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时空规律 |
3.3.1 外部空间形态演变 |
3.3.2 内部空间形态演变 |
3.3.3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模式与范型研究 |
4.1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 |
4.1.1 城镇空间生长定义 |
4.1.2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特征 |
4.1.3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过程 |
4.2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分类 |
4.2.1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类型 |
4.2.2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划分依据 |
4.2.3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分布情况 |
4.3 天津市域各类型小城镇空间生长演变特征 |
4.3.1 停滞发展型 |
4.3.2 轴向延伸型 |
4.3.3 圈层扩张型 |
4.3.4 .填充蔓延型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 |
5.1 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因素系统 |
5.1.1 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因素分析 |
5.1.2 各因素综合作用机理 |
5.2 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经济因素 |
5.2.2 政策制度因素 |
5.2.3 地理交通因素 |
5.2.4 文化发展因素 |
5.2.5 区域统筹因素 |
5.2.6 各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5.3 不同类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分析 |
5.3.1 停滞发展型 |
5.3.2 轴向延伸型 |
5.3.3 圈层扩张型 |
5.3.4 填充蔓延型 |
5.3.5 小结 |
5.4 天津市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5.4.1 存在问题 |
5.4.2 发展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规律 |
6.1.2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模式范型 |
6.1.3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 |
6.2 论文特色与不足 |
6.2.1 论文的特色 |
6.2.2 论文的难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形态变化图 |
附录B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 |
附录C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用地扩张速率及扩张强度 |
附录D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各类型肌理比例 |
附录E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紧凑指数 |
附录F 专家调研问卷 |
附录G 天津市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驱动力值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特色成长视角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扩展模型及应用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提出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基本理论与模型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PSR模型 |
2.2.3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3 小城镇特色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 |
2.3.1 小城镇特色的内涵要素、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 |
2.3.2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
2.3.3 小城镇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
2.4 研究述评 |
2.5 研究视角选择 |
第三章 国外小城镇特色发展 |
3.1 以意大利、英国为代表的欧洲特色小城镇 |
3.1.1 “第三意大利”的城镇建设 |
3.1.2 瑞士的“山地城镇”政策 |
3.2 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特色小城镇 |
3.2.1 日本的“一村一品” |
3.2.2 韩国的“慢城运动” |
3.3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特色小城镇 |
3.4 经验启示 |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扩展模型的构建 |
4.1 扩展模型的构建 |
4.2 扩展模型的创新之处 |
4.3 扩展模型的实践意义 |
第五章 浙江省小城镇特色成长的机制、障碍与路径 |
5.1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研究案例与评价结果:以浙江省30 个小城镇为例 |
5.2.1 案例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2 样本预处理(都市区辐射范围界定) |
5.3 评价结果 |
5.4 特色成长在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
5.5 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特色成长障碍 |
5.5.1 非都市区小镇特色成长的“低端锁定”困局 |
5.5.2 都市区小镇特色成长的“高端锁定”困局 |
5.6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成长路径 |
5.6.1 非都市区小镇: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 |
5.6.2 都市区小镇:高品质城镇化助推高质量工业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结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
1.2 篇章结构组成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
2.1 经济社会背景 |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
2.8 本章小结 |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
3.5 本章小结 |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
5.6 本章小结 |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
6.3.2 FCEM基本步骤 |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主要创新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镇村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 镇村职能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 镇村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 镇村关系重构的相关研究 |
2.5 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
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特征与表现 |
3.1 镇村关系演变的阶段概况 |
3.2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结构性特征 |
3.3 关系变化的空间表现:要素外流,结构离散 |
3.4 关系变化的职能表现:关联瓦解,中心弱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问题与成因 |
4.1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产生的问题 |
4.2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外部作用 |
4.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边界约束 |
4.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诉求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理论解释 |
5.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础概述 |
5.2 镇村关系单元的复杂适应系统属性论证 |
5.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复杂适应性解释 |
5.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要点认知 |
5.5 本章小结 |
6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识别——以武汉市为例 |
6.1 类型识别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
6.2 适应度评价的影响因素甄选及指标体系构建 |
6.3 武汉市镇村关系的适应度评价及其结果分析 |
6.4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识别 |
6.5 本章小结 |
7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策略 |
7.1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层次 |
7.2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职能优化引导策略 |
7.3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空间发展引导策略 |
7.4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四、小城镇发展的自组织机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D]. 李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2]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D]. 赵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潘兵.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商洛市小城镇分化发展研究[D]. 韩伊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中国重点镇发展类型识别及差异化路径初探[D]. 韩静. 西北大学, 2020(02)
-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黄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D]. 徐婧. 天津大学, 2019(01)
- [8]基于特色成长视角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扩展模型及应用 ——以浙江省为例[D]. 司梦祺.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9]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 [10]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乔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