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拒食方法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霞[1](2018)在《马勃毒素复合物对蚜虫的毒杀作用功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蚜虫隶属于昆虫纲(Inseeta)半翅目(Hemiptera)昆虫,是目前农业主要害虫之一,其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多种作物。本研究利用橙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 Pers.)粗提物和丁香(Syringa Linn.)醇提物的复合物对蚜虫的3龄幼虫进行毒杀试验,得到的杀虫效果如下:(1)将46种大型真菌用超声波破碎仪对菌丝体进行细胞破碎获得粗提物,然后利用该粗提物对蚜虫进行了毒杀试验,结果表明:橙黄硬皮马勃、褐皮马勃(Lycoperdon fuseum Bon.)和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Bull.:Fr.)Pers.)的粗提物对蚜虫的毒杀效果最好。(2)将10种供试植物,用无水乙醇浸提法获得醇提物,用其做毒杀蚜虫试验,结果表明丁香、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大蒜(Allium sativum L.)、陈皮(Ctirus reticulate Blanco)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醇提物对蚜虫的毒杀效果最好。(3)将筛选出的3种大型真菌橙黄硬皮马勃、褐皮马勃和白毒鹅膏菌的粗提物分浓度梯度对3龄蚜虫进行3 h、6 h、12 h、24 h的急性毒杀试验,得出大型真菌粗提物中杀虫效果最好的是橙黄硬皮马勃粗提物,其在3 h、6 h、12 h、24 h内对蚜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27.711 mg/mL、99.480 mg/mL、80.904 mg/mL、56.689mg/mL。(4)将筛选出的5种植物丁香、夹竹桃、大蒜、陈皮、蓖麻的醇提物分浓度梯度对3龄蚜虫进行3 h、6 h、12 h、24 h的急性毒杀试验,结果表明:植物醇提物中杀虫效果最好的是丁香醇提物,其在3 h、6 h、12 h、24 h内其对蚜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是:2.487 mg/mL、2.051 mg/mL、1.735 mg/mL、1.519 mg/mL。(5)对3种大型真菌粗提物和5种植物醇提物分别进行光稳定性试验和热稳定性试验,最终筛选出稳定性较好的白毒鹅膏菌和橙黄硬皮马勃的粗提物以及丁香醇、陈皮和大蒜的醇提物。(6)将稳定性较好的2种大型真菌粗提物与3种植物醇提物按质量比为36:1两两混合配制,获得6种生物毒素复合物,用其对3龄蚜虫进行12 h急性毒杀试验。结果表明:橙黄硬皮马勃粗提物和丁香醇提物的毒素复合物杀虫效果最好;当浓度达到105 mg/mL时,其校正死亡率高达99.96%;且二者混合表现为增效作用,其毒素复合物的共毒系数高达140.330。(7)用斑马鱼(Danio rerio)作指示生物,将橙黄硬皮马勃粗提物和丁香醇提物的毒素复合物分别对斑马鱼进行3 h、6 h、12 h和24 h的急性毒杀试验。得到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4.064 mg/mL、3.397 mg/mL、2.171 mg/mL、1.669 mg/mL。在12 h内对供试昆虫的致死中浓度最小值为1669 mg/L,通过对照国标中的规定,确定该生物毒素复合物的毒性为低毒。
秦耀果[2](2017)在《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蚜虫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具有种类众多、繁殖迅速、寄主广泛等特点。蚜虫还是植物病毒病的首要媒介昆虫,其分泌的蜜露,可以诱发植物烟煤病等病害,并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对蚜虫进行有效的防治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在农业生产中为防治蚜虫而导致的农药过量使用,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市场上现有的蚜虫控制剂,主要存在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蜜蜂高毒、蚜虫易产生抗性等问题,因此,寻找新的蚜虫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蚜虫报警信息素对同种其它个体具有报警作用,使其逃离植株、停止取食为害,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反)-β-法尼烯((E)-β-famesene,简称EBF)。EBF除了具有报警活性外,在高剂量下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毒杀活性,与杀虫剂混用时还具有增效作用。EBF因具有选择性强、用量少、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安全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EBF结构中含有共轭双键,造成在空气中易挥发、易氧化、不稳定,使其在防治蚜虫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活性与稳定性兼备的新型EBF类似物就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随着昆虫嗅觉系统分子感应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昆虫感知和识别环境中的气味分子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在调控昆虫行为和害虫防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和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与蚜虫的驱避行为活性密切相关,可能是EBF的作用靶标。尤其是对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的研究,已经有两种蛋白(野豌豆蚜气味蛋白MvicOBP3和苣衲长管蚜气味蛋白NribOBP3)的晶体结构被鉴定出来,这为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合理设计及新型绿色蚜虫控制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已经对EBF进行了多方面的结构修饰及改造,并发现了一些有苗头的活性化合物。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现活性优异的新型绿色蚜虫控制剂,本论文以蚜虫嗅觉系统中的关键靶标蛋白OBPs为导向,以EBF为先导,开展新型EBF类似物的合理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并通过蛋白结合试验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研究了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同时对高活性EBF类似物进行了深入活性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在OBPs最新研究成果和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和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进行了合理的目标分子设计与合成:①为了进一步探究杂环对活性的影响,本文先后引入恶二嗪环、咪唑烷、呋喃环、噻吩环、吡喃环、吡啶环、1,3,5-六氢均三嗪环等不同类型的杂环,设计合成了 33个含杂环取代的EBF类似物Ⅰ;②前期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性作用是小分子与OBP3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疏水性的酯基对结合活性非常有利,同时文献报道水杨酸甲酯对蚜虫有明显驱避活性,基于此,本文设计合成了 29个含水杨酸酯基的EBF类似物Ⅱ;③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用生物等排体-NH-替代目标物Ⅱ结构中的-O-,设计合成了 19个水杨酸酰胺基EBF类似物Ⅲ;④鉴于异烟酸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和抗菌活性,本文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将异烟酸结构引入到EBF骨架结构中替代不稳定的共轭双键,同时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O、NH或N—R替代EBF中与共轭双键相连的CH2,设计合成了 31个异烟酸类EBF类似物Ⅳ。所有目标物的结构均经1H NMR或13C NMR、IR和HRMS确证。通过HPLC技术初步研究发现,EBF类似物的稳定性优于先导EBF。(2)研究了 EBF类似物的蚜虫驱避行为活性,同时为避免漏筛,还对目标物进行了杀虫活性、抗病毒活性及杀菌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①四个系列目标物均对桃蚜表现出驱避活性,尤其是引入水杨酸和酯基的Ⅱ系列化合物驱避活性突出,如化合物Ⅱ-02、Ⅱ-05、Ⅱ-10、Ⅱ-17和Ⅱ-25对桃蚜的驱避活性达到70%以上,虽然仍不及先导EBF,但它们有更好的稳定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而在取代基相同的情况下,水杨酸酰胺EBF类似物Ⅲ的驱避活性则不及水杨酸酯EBF类似物Ⅱ,说明酯基确实对驱避活性具有重要作用。②所有EBF类似物对蚜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比较突出,例如,在150μg/mL浓度下,Ⅰ-A07对桃蚜的致死率(100%)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70.9%);③抗TMV活体活性(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和钝化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物表现出抗TMV活性,并以保护作用为主,其中,化合物Ⅱ-05、Ⅱ-17和Ⅱ-25对TMV的抑制率为55%,优于病毒唑(抑制率48%)。此外,Ⅲ系列目标化合物还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活性。(3)研究了 EBF类似物与OBPs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①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 9种带标签的蚜虫气味结合蛋白(ApisOBP1,OBP3,OBP4,OBP5,OBP6,OBP7,OBP8,OBP9和OBP10),其中ApisOBP5和ApisOBP9为首次获得;②利用荧光竞争结合方法,初步研究了I-B系列EBF类似物与8种OBP蛋白的结合活性,发现它们与其中的三种蛋白(ApisOBP3、ApisOBP7和ApisOBP9)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③为了进一步明确类似物与上述三种蛋白的结合特异性,同样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选用不同的引物和载体,获得了它们的纯蛋白(不带标签)。并系统研究了所有系列目标物与这三种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EBF及部分EBF类似物与ApisOBP3、ApisOBP7和ApisOBP9确实具有结合活性;对蚜虫具有较好驱避活性的EBF类似物,能被OBP特异结合与识别,说明这三种蛋白是EBF类似物潜在的作用靶标;ApisOBP9作为本文首次表达纯化的蚜虫气味结合蛋白,能够特异识别EBF及其类似物,推测它可能是新的潜在作用靶标。④进一步的分子对接研究表明:EBF类似物与MvicOBP3氨基酸残基之间主要是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尤其以疏水作用为主,此结果也合理地解释了含酯基EBF类似物具有高驱避活性的原因。(4)对代表性EBF类似物Ⅱ-02和/或Ⅱ-05进行了活性深入研究,分别开展了温室蚜虫药效试验、麦蚜田间药效试验、月季蚜虫药效试验及蚜虫与病毒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低浓度下,EBF类似物Ⅱ-02和Ⅱ-05在田间对麦蚜、月季蚜虫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效;Ⅱ-02还对温室中的艾草、旋复花和泥胡菜蚜虫表现出一定的防效。②两种EBF类似物的浓度降低后,对蚜虫的防效并不随药剂浓度的降低而下降,这与传统的杀蚜剂明显不同。③施药后1天的效果不明显,但在施药3天后效果逐渐显现,且在低浓度下与商品化药剂吡虫啉相当,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④大豆苗被Ⅱ-05处理后,感染大豆花叶病毒(SMV)的病情指数降低,表明Ⅱ-05还具有一定的抗SMV活性。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四个系列共112个(105个未见文献报道)结构新颖的EBF类似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IR及HRMS确证。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发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候选高活性化合物Ⅱ-02和Ⅱ-05,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表达纯化蚜虫气味结合蛋白,并进行结合试验研究了目标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发现了新的潜在作用靶标ApisOBP9,并且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较系统地探明了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规律,为进一步的新型蚜虫控制剂的创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潘广洲[3](2008)在《TS复方植物杀虫剂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制一种由苦参生物碱和茶皂苷复配而成的创新ST植物杀虫剂。方法:分别考察了苦参和茶籽的提取工艺,并选择最佳的提取方法;筛选了几种常用的大孔树脂对苦参生物碱的分离作用;试验了苦参生物总碱和茶皂苷对蚜虫、苹果叶螨的杀虫效果,并对其复配比例进行了筛选;研究了复方ST植物杀虫剂的薄层鉴别、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皂苷含量的质量标准。结果:经正交试验筛选,选用60%乙醇,4倍量溶剂,提取1.5h,提取温度为60℃,提取三次做为苦参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60%乙醇,5倍量溶剂,提取1h,提取温度为60℃,提取三次为茶叶籽中茶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D103大孔树脂,能够较好的实现苦参生物碱的分离;经筛选,以1.2%的苦参总碱和20%茶皂苷按照1:4的比例进行复配对蚜虫和苹果叶螨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采用薄层鉴别,高效液相色谱以及分光光度法,能够较好的控制该复方植物杀虫剂的质量。结论:由苦参生物碱和茶皂苷复配而成的创新TS复方植物杀虫剂对蚜虫和苹果叶螨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区卫民[4](2007)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是一种新型杀虫杀菌剂,其对萝卜蚜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为了测定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触杀、拒食、内吸等生物活性的高低,明确其在田间防治蔬菜蚜虫的最佳施用剂量,并研究其对萝卜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本文就其对萝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和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处理后24h,48h,72h的LC50分别为341.97mg/L,122.19mg/L和76.26mg/L;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h,48h,72h的AFC50分别为268.92mg/L、185.18mg/L和153.64mg/L;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内吸活性不明显,处理后48h,72h的LC50分别达到2363.36mg/L和1849.58mg/L。2.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可溶性粉剂对桃蚜和萝卜蚜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天的防效都极显着低于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防效,但到施药后7天的防效又都极显着高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防效,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可溶性粉剂1200g/667m2对萝卜蚜的防效达到了92.75%,田间施用推荐剂量为700g/667m2。3.初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都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处理剂量和处理时间成正相关;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乙酰胆碱酯酶无明显的诱导激活或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具有较显着的毒杀效果,可作为防治萝卜蚜的有效药剂之一。下一步还需要研究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作用靶标以及其在昆虫体内的解毒代谢、活化等生化过程,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更好地应用提供指导。
戴小枫[5](2003)在《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业生物灾害每年造成了巨大损害,常年发生灾害面积超过30亿亩次,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严重制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密切结合的复杂问题。为此,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多种方法,从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不同层面和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 本项研究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21世纪农业发展新时期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重点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是系统的分析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论文以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重点,从农业减灾、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等多角度对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草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对与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的回顾、总结和评述,对当前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提出了生物技术应用空前加速、数字化发展全面渗透、技术的环保性和效益性要求更加严格、GMO安全性和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问题异军突起、“一地多灾”综合灾变机理研究已现端倪、区域性多对象多目标可持续控制势在必行等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是首次提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在系统回顾、总结分析国际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凝练出带头学科交替拉动和科学革命质变起爆的植物保护科学发展模式,需求牵引的单个技术更迭与科学先导的技术体系综合发展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规律,给出了未来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一马当先,高新技术多点起爆,互作机理核心支撑,4部引擎联合驱动,全面推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革命,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支撑的新型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体系”的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是综合性地提出了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优先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和系统阐述了生物农药、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4部引擎”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以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等不同技术层次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有害生物一作物互作机理研究、生物农药创制、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开发、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五大领域;针对植物保护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发展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了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下,未来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中应始终把握和坚持“4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前沿高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紧密结Z‘ 四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从组织制度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问题纳入国家生物安全整体战略的发展新观念,提出了成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建立官方植保官制度,改革我国农林动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检验管理体制,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危机应急控制制度和机制,完善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控制测报系统,加强动植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保障系统建设。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在完善和建立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提出新建立“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法”、“官方植物保护官试行条例”、“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法”、“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法”等法规,以及修改和补充“农业法”、 “环境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国家公共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政策建议。 3.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角度,研究提出了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不动摇、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不动摇、农业科研基地国家投资主体地位不动摇、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用好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增加国家财政对植物保护技术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投入等政策建议。 4,在国家科技政策建议中,针对一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即植物保护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基地、农业应用微生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基地、农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基地、新型农药创制基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基地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创新能力建设)的布局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建设以国家植物保护科研基地为核心、区域性植物保护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和网络的国家植物保
陈建爱,王未名[6](2000)在《“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拒食方法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不同农药处理菜青虫 ,对其生长量、取食量及干重进行拒食性分析 ,验证“EB 82灭蚜菌”菌剂作用于老龄菜青虫 (Pierisrapae)幼虫的方式 ,利用拒食方法 ,比较不同处理菜青虫幼虫存活率、取食量、体重干重、粪便干重 ,通过方差分析 ,差异极显着 ,F =6.35~ 70 2 .16>F0 .0 1( 4 ,10 ) =5.994 ;进一步利用最小显着极差法 (LSR)分析 ,“EB 82灭蚜菌”菌剂与敌敌畏、饥饿和对照处理均差异极显着 ,p =5时 ,LSR0 .0 1=7.70 1,相差为 7.7~ 92 .3。
陈建爱,王未名[7](2000)在《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二)——拒食方法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不同农药处理菜青虫实验,对其生长量、取食量及干重进行拒食性分析,验证EB-82灭蚜菌菌剂作用于老龄菜青虫(Pieris rapae)幼虫的方式,利用拒食方法,不同处理菜青虫幼虫存活率、取食量、体重干重、粪便干重,不同农药处理方差分析,差异极显着,F=6.35-702.16>F0.01(4,10)=5.994;进一步利用最小显着极差法(LSR)分析,EB-82灭蚜菌菌剂与胃毒作用杀虫剂敌敌畏、饥
二、“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拒食方法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拒食方法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马勃毒素复合物对蚜虫的毒杀作用功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蚜虫 |
1.1.1 蚜虫简介 |
1.1.2 蚜虫生物学习性 |
1.1.3 蚜虫的生态学习性 |
1.1.4 蚜虫的生理习性 |
1.1.5 蚜虫的危害 |
1.1.6 防治蚜虫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马勃类大型真菌 |
1.2.1 马勃类大型真菌杀虫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大型真菌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 |
1.2.3 在开发和利用大型真菌杀虫剂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1.3 植物源杀虫剂 |
1.3.1 具有杀虫能力的植物概述 |
1.3.2 研究植物源杀虫剂存在的不足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马勃类大型真菌 |
2.1.3 供试植物 |
2.1.4 实验试剂 |
2.1.5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蚜虫的实验室饲养 |
2.2.2 大型真菌的采集与鉴定 |
2.2.3 大型真菌菌种的纯化培养与保藏 |
2.2.4 大型真菌的菌种扩繁及有效成分提取 |
2.2.5 大型真菌粗提物的杀虫活性试验 |
2.2.6 大型真菌粗提物杀虫试验的LC_(50)的测定 |
2.2.7 大型真菌粗提物的稳定性筛选试验 |
2.2.8 植物的采集、鉴定与有效成分提取 |
2.2.9 植物醇提物的杀虫筛选试验 |
2.2.10 植物醇提物杀虫试验LC_(50)的测定 |
2.2.11 植物醇提物的稳定性筛选试验 |
2.2.12 生物毒素复合物的杀虫试验 |
2.2.13 生物毒素复合物安全性试验 |
2.3 数据处理 |
2.3.1 供试昆虫的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的计算方法 |
2.3.2 试验中LC_(50)和毒力回归方程的的计算方法 |
2.3.3 共毒系数的计算方法 |
2.3.4 安全质量浓度的计算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蚜虫幼虫的饲养结果 |
3.2 大型真菌的采集鉴定结果 |
3.3 大型真菌菌种的纯化培养及保存结果 |
3.4 大型真菌的菌种扩繁及有效成分提取结果 |
3.5 大型真菌的粗提物的杀虫筛选试验结果 |
3.6 三种大型真菌的粗提物杀虫试验中LC_(50)的测定结果 |
3.6.1 三种大型真菌粗提物杀虫效率的测定结果 |
3.6.2 大型真菌的粗提物杀虫LC_(50)的测定结果 |
3.7 大型真菌粗提物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
3.7.1 大型真菌粗提物的光稳定性试验的结果 |
3.7.2 三种大型真菌粗提物的热稳定性试验的结果 |
3.7.3 稳定性试验的对比分析结果 |
3.8 植物的采集、鉴定与有效成分提取结果 |
3.9 植物醇提物的杀虫活性筛选试验的结果 |
3.10 五种植物醇提物杀虫活性试验的LC_(50)的测定结果 |
3.10.1 五种植物醇提物的杀虫效率的测定结果 |
3.10.2 植物醇提物杀虫的LC_(50)的测定结果 |
3.11 五种植物醇提物的光稳定性试验的结果 |
3.11.1 五种植物醇提物的光稳定性试验的结果 |
3.11.2 植物乙醇粗提物热稳定性试验结果 |
3.12 生物毒素复合物的杀虫试验的结果 |
3.13 生物毒素复合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
3.13.1 预试验结果 |
3.13.2 正式试验结果 |
第4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蚜虫的危害 |
1.2 蚜虫防治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物理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2.4 生物防治 |
1.2.5 新型防治方法及趋势 |
1.3 蚜虫控制剂的作用靶标研究进展 |
1.3.1 乙酰胆碱酯酶 |
1.3.2 钠离子通道 |
1.3.3 乙酰胆碱受体 |
1.3.4 GABA受体 |
1.3.5 新的潜在靶标 |
1.4 蚜虫报警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1.4.1 蚜虫报警信息素 |
1.4.2 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1.5 蚜虫报警信息素作用靶标的研究进展 |
1.5.1 昆虫嗅觉通讯系统 |
1.5.2 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 |
1.5.3 蚜虫嗅觉受体ORs |
1.6 小分子与蚜虫OBPs/ORs分子对接研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三章 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稳定性研究 |
3.1 含不同杂环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1 设计思想 |
3.1.2 合成路线 |
3.1.3 实验部分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水杨酸酯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1 设计思想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实验部分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水杨酸酰胺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1 设计思想 |
3.3.2 合成路线 |
3.3.3 实验部分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异烟酸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4.1 设计思想 |
3.4.2 合成路线 |
3.4.3 实验部分 |
3.4.4 结果与讨论 |
3.5 EBF类似物的稳定性研究 |
3.5.1 实验部分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BF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4.1 驱避行为活性实验 |
4.1.1 实验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杀虫活性实验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抗TMV活性实验 |
4.3.1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杀菌活性实验 |
4.4.1 实验方法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蚜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制备 |
5.1.1 实验方法 |
5.1.2 结果与讨论 |
5.2 EBF类似物与蚜虫OBPs结合活性试验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代表性类似物与蚜虫OBP3的分子对接研究 |
5.3.1 实验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活性EBF类似物的活性深入研究 |
6.1 温室蚜虫药效试验 |
6.1.1 试验方法 |
6.1.2 结果与讨论 |
6.2 麦蚜田间药效试验 |
6.2.1 试验方法 |
6.2.2 结果与讨论 |
6.3 月季蚜虫药效试验 |
6.3.1 试验方法 |
6.3.2 结果与讨论 |
6.4 蚜虫与病毒病防效试验 |
6.4.1 试验方法 |
6.4.2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1.1 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稳定性研究 |
7.1.2 EBF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7.1.3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
7.1.4 高活性EBF类似物的活性深入研究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系列Ⅱ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B系列Ⅲ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C系列Ⅳ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D目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 |
E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核磁氢谱图 |
F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核磁碳谱图 |
G部分目标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
H部分目标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
作者简介 |
(3)TS复方植物杀虫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生物农药的研究资料综述 |
1 农药的发展历史 |
2 农药的发展趋势 |
3 生物农药的分类 |
4 生物农药发展的现状 |
5 生物农药发展的良好机遇 |
6 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茶皂苷的研究资料综述 |
1 化学结构研究概述 |
2 理化性质概述 |
3 提取工艺研究概述 |
4 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
5 茶皂苷在农药中的应用 |
第三章 苦参类生物碱研究资料综述 |
1 苦参类生物碱成分研究概述 |
2 理化性质概述 |
3 提取工艺研究概述 |
4 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
5 苦参碱类制剂在农药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茶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3 结果分析 |
第二章 苦参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苦参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苦参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苦参生物碱的筛选 |
1 大孔树脂使用方法 |
2 试验部分 |
3 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茶皂苷与苦参总碱室内毒力测试及其复配筛选 |
第一节 茶皂苷溶液对菜蚜虫活性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毒力测定结果 |
3 结论 |
第二节 苦参生物碱对菜蚜虫活性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3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TS 复方植物杀虫剂的复配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茶皂苷溶液对苹果叶螨活性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毒力测定结果 |
3 结论 |
第五节 苦参生物碱对苹果叶螨活性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毒力测定结果 |
3 结论 |
第六节 TS 复方植物杀虫剂对苹果叶螨的复配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2 毒力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复方 TS 杀虫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苦参的薄层鉴别 |
1 仪器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3 讨论 |
第二节 茶皂苷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讨论 |
第三节 HPLC 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4)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蔬菜上3种蚜虫简介 |
1.1.1 形态特征 |
1.1.2 发生、习性 |
1.1.3 危害特点 |
1.2 蚜虫防治研究进展 |
1.2.1 农业防治 |
1.2.1.1 选育抗虫品种 |
1.2.1.2 适时播种 |
1.2.1.3 合理轮作、间作 |
1.2.1.4 加强田间管理 |
1.2.2 物理机械防治 |
1.2.2.1 银灰膜避蚜 |
1.2.2.2 使用防虫网 |
1.2.2.3 黄板诱杀蚜虫 |
1.2.3 生物防治 |
1.2.3.1 天敌昆虫的利用 |
1.2.3.2 微生物杀虫剂的利用 |
1.2.3.3 蚜虫信息素与生长调节剂的利用 |
1.2.3.4 植物源杀虫剂的利用 |
1.2.4 化学防治 |
1.3 现今蚜虫防治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展望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生物活性研究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药剂 |
2.1.3 试验方法 |
2.1.3.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触杀活性 |
2.1.3.2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拒食活性 |
2.1.3.3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内吸活性 |
2.2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桃蚜和萝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
2.2.1 供试药剂 |
2.2.2 供试作物及害虫 |
2.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4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 |
2.2.5 调查内容及方法 |
2.2.6 试验期间天气状况 |
2.3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作用机理研究 |
2.3.1 供试药剂 |
2.3.2 供试蚜虫及处理 |
2.3.3 试验试剂 |
2.3.4 试验仪器 |
2.3.5 试验方法 |
2.3.5.1 样品及试剂配制 |
2.3.5.2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
2.3.5.3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1 |
2.3.5.4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生物活性研究 |
3.1.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触杀活性 |
3.1.2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拒食活性 |
3.1.3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内吸活性 |
3.2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桃蚜和萝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
3.2.1 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可溶性粉剂对桃蚜的防治效果 |
3.2.2 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可溶性粉剂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 |
3.3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作用机理研究 |
3.3.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2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生物活性研究 |
4.2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桃蚜和萝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
4.3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的作用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
2.1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成就与现状 |
2.1.1 防治策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 |
2.1.2 初步和基本摸清了一些重大病虫害的生物学规律与机制 |
2.1.3 一批关键防治技术初步实现升级换代和更新 |
2.1.4 研制开发出一批新的生物防治制剂和品种 |
2.1.5 初步建立了主要病虫抗药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
2.1.6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控害减灾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2.2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
2.2.1 基础研究有所突破 |
2.2.2 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创新,控害技术成效显着 |
2.3 面临的新挑战 |
2.3.1 农业有害生物的变异和快速演进加速,新的小种/生物型不断出现,重大病虫害此起彼伏,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进一步加剧 |
2.3.2 新的危险性外来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2.3.3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问题凸现 |
2.3.4 农业生产防治中过多地依靠化学农药,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问题突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严重 |
2.4 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植物保护技术的需求 |
2.5 存在的问题 |
2.5.1 法律法规不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生产与管理者观念落后陈旧,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技术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投资政策长期不到位,产业政策短视,缺乏以人为本的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环境 |
2.5.2 基础性工作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有害生物灾变的监测预警能力差,不能适应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客观需要,生产上经常陷于被动 |
2.5.3 由于对高技术前沿发展跟踪和重视不够,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上游技术来源空虚,导致关键控制技术开发乏力,减灾的硬技术手段明显落后 |
2.5.4 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理论指导种质资源的基因多样性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毁灭性病虫害种型变异频繁,抗性品种更换周期短,生产上防不胜防 |
2.5.5 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调节和自组织作用,发挥栽培和耕作技术抑制有害生物的人工辅助作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 |
第三章 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
3.1 发展生物农药的背景和意义 |
3.1.1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 |
3.1.2 发展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护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 |
3.1.3 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保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需求 |
3.1.4 发展生物农药符合国际潮流和发展方向 |
3.1.5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3.1.6 发展生物农药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
3.2 农药、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概念与类型 |
3.2.1 相关概念 |
3.2.2 生物农药的类型 |
3.3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
3.3.1 研究开发现状 |
3.3.2 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的要求 |
3.3.3 主要发展趋势 |
3.4 国内现有研究基础与条件 |
3.4.1 国内现有研究工作基础 |
3.4.2 主要成就与应用情况 |
3.4.3 国内外专利申请与授权状况 |
3.5 我国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
3.5.1 生物资源丰富 |
3.5.2 拥有一支较完整的研究开发队伍 |
3.5.3 初步形成产业化基础 |
3.5.4 国内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
3.5.5 符合可持续植物保护发展的方向 |
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6.1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拳头产品少,技术对产业拉动力弱 |
3.6.2 缺乏产业化意识,深入的技术创新和中试熟化不够,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
3.6.3 研究力量不足、分散,恶性竞争有余,多学科多单位的合作不够 |
3.6.4 平台技术创新、构建不够,产品种类多,当家品种少 |
3.6.5 创新经费不足 |
3.6.6 经费投入分散 |
3.6.7 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缺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紧密长期结合 |
3.7 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3.7.1 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 |
3.7.2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第四章 环境相融新农药创制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与环境相融农药的概念 |
4.1.1 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所要求的农药 |
4.1.2 农药的相关概念 |
4.2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的现状 |
4.2.1 品种向低毒化、生物化、杂氮化方向发展 |
4.3 方法与途径创新呈现加速态势 |
4.3.1 更优化的随机合成 |
4.3.2 生物合理设计 |
4.3.3 类同合成 |
4.3.4 天然活性物质模拟 |
4.3.5 组合化学 |
4.3.6 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分子设计 |
4.3.7 高通量筛选系统 |
4.3.8 生物活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
4.4 制剂、剂型与应用 |
4.4.1 复配制剂 |
4.4.2 剂型 |
4.4.3 农药用途、使用范围的扩展 |
4.4.4 施用技术和施药机械不断发展 |
4.5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趋势与方向 |
4.5.1 农药的性能向环境相融和无害化方向发展 |
4.5.2 调控有害生物的机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4.5.3 创制方法向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效率化方向发展 |
4.5.4 元素向含氮杂环化合物方向发展 |
4.5.5 剂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4.5.6 物质类型向两元化方向发展 |
4.6 我国环境相融农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4.6.1 我国农药发展的现状 |
4.6.2 存在问题 |
4.7 我国环境相融性化学农药发展的历史机遇 |
4.7.1 世界农药处于品种更新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大洗牌时期 |
4.7.2 面对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的选择 |
4.8 发展方向、目标和研究重点 |
4.8.1 发展方向 |
4.8.2 近期发展目标 |
4.8.3 研究重点 |
4.9 讨论 |
4.9.1 关于我国农药创新的外延 |
4.9.2 其他 |
第五章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研究 |
5.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
5.1.1 问题的背景 |
5.1.2 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
5.1.3 对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意义 |
5.2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国际发展趋势 |
5.3 我国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
5.3.1 危险入侵杂草 |
5.3.2 危险入侵昆虫 |
5.3.3 危险入侵植物疫病 |
5.3.4 预警与预防研究 |
5.3.5 部分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果 |
5.3.6 初步形成了一批可依托的实验室 |
5.4 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
5.4.1 危险入侵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分化问题 |
5.4.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 |
5.4.3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5.4.4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早期预警及其快速检测的科学基础 |
5.4.5 危险生物入侵可持续控制策略与途径 |
5.5 发展方向与预期目标 |
5.5.1 总体研究思路 |
5.5.2 重点研究方向 |
5.5.3 预期目标 |
5.6 主要研究内容 |
5.6.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快速演变 |
5.6.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与寄(宿)主相互作用 |
5.6.3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生态学 |
5.6.4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机制及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
5.6.5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风险分析和环境经济评估的理论模式与体系 |
5.6.6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快速检测 |
5.6.7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途径 |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
6.1 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
6.1.1 国际背景 |
6.1.2 国内背景与概况 |
6.2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
6.2.1 是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
6.2.2 是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是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
6.2.3 是加速和保障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
6.2.4 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 |
6.2.5 是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壁垒措施的国家战略需要 |
6.3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6.4.1 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 |
6.4.2 国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
6.5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础 |
6.5.1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技术发展水平的基本判定 |
6.5.2 已有的研究技术基础 |
6.6 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目标 |
6.6.1 研究任务 |
6.6.2 重点发展方向 |
6.6.3 近期的研究目标 |
6.7 主要研究内容 |
6.7.1 基因操作安全性研究 |
6.7.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插入引发非预期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
6.7.3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 |
6.7.4 转基因作物中基因向相关物种漂移的研究 |
6.7.5 转基因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
6.7.6 转基因微生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
6.7.7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研究 |
6.7.8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预测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七章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发展对策、方向、目标与优先领域 |
7.1 国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
7.1.1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
7.1.2 国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
7.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
7.3 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与发展 |
7.3.1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7.3.2 可持续植物保护 |
7.3.3 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
7.3.4 综合防治策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长期策略 |
7.3.5 我国综合防治策略的发展历程 |
7.4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
7.4.1 生物技术化趋势空前加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发展的支撑性技术 |
7.4.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S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宏观研究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
7.4.3 可持续农业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
7.4.4 随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与交往频繁,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为主导的国家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凸现,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和热点 |
7.4.5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技术、方法,在分子遗传与代谢调控的水平,对植物与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利用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平台,正在成为新的趋势和研究热点 |
7.4.6 实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向以特定区域几种主要作物的多病虫综合治理,以及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控制方向发展,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多目标病虫复合系统中的互作关系、种群演替的动态规律与机制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
7.4.7 把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整个防灾减灾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从农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在生物灾害承灾体如农作物、动物的脆弱性和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灾害形成和灾害损失方面开展研究,进行国家范畴和区域性生 |
7.5 我国有害生物综防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
7.6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换模式 |
7.6.1 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模式 |
7.6.2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模式 |
7.7 发展思路与对策 |
7.7.1 发展战略和思路 |
7.7.2 发展目标 |
7.7.3 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研究内容 |
第八章 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8.1 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 |
8.1.1 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 |
8.1.2 建立和完善国家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体系 |
8.1.3 建立官方植物保护官制度 |
8.2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有法可依 |
8.2.1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与政策 |
8.2.2 健全法规,加大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 |
8.3 产业政策 |
8.4 贸易政策 |
8.4.1 加强调查研究,调整检疫政策 |
8.4.2 加快制订检疫技术标准 |
8.4.3 研究运用检验检疫技术壁垒 |
8.4.4 增强服务意识 |
8.4.5 坚定地实施科技兴检战略 |
8.5 投资与金融政策 |
8.5.1 坚持国家农业科研基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研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定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要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 |
8.5.2 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 |
8.5.3 用好世贸组织允许的投入政策组合 |
8.5.4 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 |
8.6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支撑体系 |
8.6.1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创新体系 |
8.6.2 建立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支撑体系 |
8.6.3 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
8.6.4 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
8.6.5 建设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示范基地 |
后记 |
引用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拒食方法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药剂浓度: |
1.2.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1.3.1 将记录数据归纳整理, 进行拒食率分析[4-5]: |
1.3.2 方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菜青虫存活分析 |
2.2 不同处理食量和体重分析 |
2.3 不同处理拒食率分析 |
3 讨论 |
四、“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拒食方法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勃毒素复合物对蚜虫的毒杀作用功效[D]. 张晓霞. 沈阳大学, 2018(03)
- [2]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秦耀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3]TS复方植物杀虫剂的研究[D]. 潘广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1)
- [4]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萝卜蚜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的研究[D]. 区卫民.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7)
- [5]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4)
- [6]“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拒食方法应用[J]. 陈建爱,王未名. 中国病毒学, 2000(S1)
- [7]EB-82灭蚜菌制剂对老龄菜青虫室内作用研究(二)——拒食方法应用[A]. 陈建爱,王未名. 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