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油气资源预测系列图》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康昱[1](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郑秀娟,杜远生,朱筱敏,刘招君,胡斌,吴胜和,邵龙义,旷红伟,罗静兰,钟大康,李华,何登发,朱如凯,鲍志东[2](2021)在《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文中指出本文从古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认为中国古地理学在多个方面引领了古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包括:(1)在古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多学科齐头并进,支撑了古地理学科的持续发展;(2)在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方面,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中的遗迹学研究、小尺度古地理研究和大数据古地理研究有了长足进展;(3)在古地理学应用方面,从含油气盆地古地理、油页岩古地理及碎屑岩成岩作用多角度研究油气资源与油页岩,并在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及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王剑,付修根,沈利军,谭富文,宋春彦,陈文彬[3](2020)在《论羌塘盆地油气勘探前景》文中研究说明羌塘盆地与中东油气区同属于特提斯构造域,是我国陆上新区面积最大的海相盆地。近20年来,我国油气地质工作者在条件极其艰苦的藏北高原开展了系统的油气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完成了从含油气盆地分析到资源潜力评价、战略选区、靶区预测、井位论证及实施科探井的全过程,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和新认识,提出了羌塘盆地是我国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油气勘探新区。但是,对上述认识也还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油气保存条件和盆地生烃潜力,还存在"好"与"不好"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根据最近完成的羌塘盆地科探井工程(羌科-1井)及其配套的地质—地球物理工作所取得的最新资料,结合近20年来羌塘盆地油气地质调查所取得的成果,重点围绕烃源岩与保存条件这两个方面,对羌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进行论述,力求客观、准确评价羌塘盆地油气保存条件,同时分析、预测了盆地生烃潜力及油气远景,并提出下一步油气勘探建议,以期持续推进羌塘盆地未来油气勘探工作,早日实现盆地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李咪[4](2020)在《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煤系致密砂岩是上古生界气藏的主力含气层段之一,但物质成分多样、微观孔喉面貌复杂、物性变化显着,严重制约了储层质量评价与预测。论文以山2段煤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喉特征及成岩—孔隙演化特征研究,以揭示相似沉积相中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机理,为储层质量评价与优质储层预测提供依据。论文取得以下创新认识:揭示了砂岩的三类孔喉配置模式以及物性响应。根据孔喉配置模式可将砂岩分为三类,Ⅰ类为粒间孔优势型储层,多种喉道类型共存,渗透率普遍大于0.5mD,通常为气层;Ⅱ类为粒内孔优势型储层,主要发育片状、管束状喉道,渗透率普遍大于0.3mD,通常为含气层—气层;Ⅲ类为晶间孔优势型储层,主要发育管束状喉道,渗透率普遍小于0.3mD,通常为干层—含气层。发现了砂岩的孔喉配置对孔隙结构、孔喉半径分布的显着影响。由Ⅰ类至Ⅲ类砂岩,砂岩的平均孔喉半径呈现减小趋势,孔喉的分选性变差;平均喉道半径显着减小,喉道半径分布曲线依次呈现多峰态—低峰值型、双峰态—低峰值型、单峰态—高峰值型特征;总进汞压力曲线的孔隙主导阶段降低、喉道主导阶段增长,反映了喉道对砂岩渗流的控制逐渐增强。揭示了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形成机理。塑性岩屑主导的压实作用是造成原生粒间孔损失的关键,由于塑性岩屑含量的分布差异,砂岩的压实程度由Ⅰ类至Ⅲ类逐渐增强。泥岩压释水携带有机酸运移至砂岩,使硅酸盐矿物发生溶蚀,而原生粒间孔作为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其分布特征导致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Ⅰ类、Ⅱ类砂岩,且分别以粒间溶蚀、粒内溶蚀为主。由于溶蚀产物难以迁移,溶蚀作用的增孔效应微弱。胶结作用是造成砂岩孔隙损失的第二因素,且具有较强的分异性。黏土矿物胶结是晶间孔的主要来源。建立了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砂岩的原始物质组分(石英骨架颗粒、塑性岩屑、火山岩屑以及黏土杂基)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在研究区特定的成岩环境和成岩流体背景下,砂岩的原始物质组分显着影响了早期压实、胶结作用强度,决定了残余原生粒间孔的分布,进而制约了后期溶蚀、胶结作用的类型及强度,影响了次生溶孔与胶结物的分布,使砂岩形成现今的孔喉配置模式。物源控制与沉积改造,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砂岩原始物质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该分布特征,结合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可以预测各类砂岩储层的分布。该论文有图100幅,表28个,参考文献273篇。
朱筱敏,董艳蕾,刘成林,叶蕾,张美洲[5](2021)在《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研究主要科学问题与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沉积相研究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密切相关。该文在简单回顾了近200年的沉积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和中国沉积学关注的学科热点问题。国际沉积学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深—时气候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源—汇系统、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混合沉积、微生物岩、陆架边缘三角洲、重力流、细粒沉积、构造—沉积学、火山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中国的沉积学家的研究则主要着眼于陆相沉积、陆相盆地沉积模型、南海沉积、不同类型盆地沉积过程差异、浅水三角洲与陆架边缘三角洲、不同尺度与不同地质年代源—汇系统、中国南部小型克拉通盆地内的碳酸盐岩沉积等问题。总体上,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1)陆相沉积环境;(2)滨岸与浅水沉积;(3)深水沉积与事件沉积;(4)碳酸盐岩沉积;(5)沉积过程与新方法。开展多类型盆地沉积动力学研究、创建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陆相沉积学理论体系、多学科交叉渗透、开展综合定量沉积学研究、创新沉积学研究方法和高效油气勘探开发是未来中国沉积研究的主要发展态势,沉积学这一重要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将会更有效地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
张婧雅[6](2020)在《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储层成藏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松辽盆地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非海相沉积盆地之一。近年来,在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和泉头组扶余油层中已发现了超亿吨级的致密油规模储量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次研究以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油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致密油特征与来源、致密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致密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以及致密油成藏过程与成藏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高台子致密油的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从而进一步为致密油的勘探提供指导。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油层发育青一段和青二、三段两套成熟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母质来源主要为湖相藻类体以及细菌、浮游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物。青一段烃源岩的成熟度比青二、三段烃源岩更高,以此作为油源对比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不同井的青一段、青二、三段烃源岩样品和高台子油砂抽提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纹特征和参数进行对比,发现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储层中的石油来源于青一段和青二、三段烃源岩的共同作用。高台子致密储层岩性以粉砂岩类为主,其次为细砂岩,整体物性较差。基于高压压汞和氮气吸附联用的方法,构建了高台子致密储层的全孔径分布曲线。结合高台子储层的岩石组分、矿物含量、物性特征、孔隙类型以及孔喉分布特征的差异,将高台子储层的孔喉结构划分为大孔中喉单峰型(I类)、中孔细喉双峰型(II类)和小孔微喉型混合型(III类)三种类型,构建了相应的孔喉结构模型,并讨论了不同孔喉类型致密储层的成因差异。致密储层的渗流能力与平均孔喉半径呈现非常好的正相关关系。为了探究不同孔喉级别对致密砂岩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孔喉级别分类方案:微孔(<10 nm)、过渡孔(10~100 nm)、介孔(100 nm~0.625μm)和宏孔(>0.625μm)。研究表明,高台子致密储层的渗流能力高度依赖于介孔和宏孔的绝对含量,即大于0.1μm的孔喉空间,其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隙和剩余粒间孔隙;而微孔和过渡孔的成因类型主要是粘土矿物晶间孔和粘土矿物集合体之间的粒间孔,对储层的渗流能力贡献较小。高台子储层的含油性差异自砂体尺度到薄片尺度均较为明显,其含油非均质性受多个因素共同控制。烃源岩生烃强度和生烃增压的高值区与致密油富集区相吻合,为致密油的成藏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来源和动力来源。当生烃增压大于30 MPa时,石油可以大量充注进入致密储层。储层的孔喉结构对于高台子储层的流体性质和含油强度均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油水同层、水层、致密油层和干层的物性和孔喉半径依次降低,排替压力依次升高。随着孔喉半径的增大,致密储层的含油强度不断增加,孔喉半径在0.1~1μm之间的储集空间是致密油主要的赋存空间。润湿性对致密储层含油性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孔喉结构较差的储层,润湿性对于致密油成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台子致密油从嫩江组末期开始成藏,明水组末期达到高峰,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分期特征,是一个相对漫长且连续的过程。三类储层的孔隙度演化史表明,高台子油层在主要成藏期时,I类储层物性较好,浮力大于毛管阻力,形成致密油区的常规油层甜点体。II、III类储层由于强烈的压实作用和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在成藏期时已经进入了相对致密的阶段,石油难以仅依靠浮力成藏,而是在源储剩余压差的作用下克服毛管阻力成藏。相比而言,II类储层在成藏期时孔隙度和孔喉半径均大于III类储层,毛管阻力小于III类储层。因此,在相同动力条件下II类储层孔隙含油率较高,可以形成良好的致密油层;而III类储层孔隙含油率很低,形成差油层或干层。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台子致密储层成藏有效性的主控因素,总结了高台子储层“双源供烃、差异成藏”的成藏模式。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刘少峰,陈槚俊[7](2020)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科学,构造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理单元的构造属性及其演变特征的科学。地球表面的山川、流域与盆地等自然地理单元受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与深部地幔动力学的联合控制。自然地理单元及其演变是内、外动力长期作用的综合结果。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是在地球系统科学的活动论、演化论、阶段论与转换论观念下的自然延伸。整体、动态、综合分析是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边界、属性、组成、结构与演变的"五定"原则是工作的具体步骤;搭建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古地理重建平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基于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的原型盆地分析,是对原型盆地进行复位、复原与复变,揭示原型盆地的时—空结构;而活动论的源-汇系统分析是在地球系统观指导下的深、浅部结合的全链条、全过程综合研究。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是研究地表过程和能源、资源矿产分布预测的重要基础。
贺礼文,陈践发,刘凯旋,朱心健,章超,李伟,罗广平,王阳洋,赵兴齐,伍建军[8](2019)在《西湖凹陷北部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对于其天然气的来源却一直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采用烃源岩成熟度进行气源对比,没有给出直接证据。为此,以近年来在该凹陷北部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内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值、天然气轻烃组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并结合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及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分析了天然气的来源、探讨了天然气的运移方式及通道。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北部渐新统花港组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由腐殖型干酪根初次裂解形成,其中中央反转构造带气田主要为干气,西次凹气田为湿气;②凹陷区烃源岩成熟度从南到北逐渐增加导致中央反转构造带天然气成熟度较高,西次凹相对较低;③西湖凹陷北部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始新统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同时花港组烃源岩及平湖组下部烃源岩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中央反转构造带北部花港组煤系烃源岩成熟度较高,对该区天然气成藏的贡献较大;④凹陷区天然气具有垂向运移分馏的特征,龙井运动之后断裂再次活化,为平湖组及其下部天然气向上运移提供了有利的通道。
李亚茜[9](2019)在《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文中认为沙三段是南堡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系,深入分析沙三段烃源岩的地质、地化特征和生排烃模式,明确烃源岩的油气资源潜力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对不同岩相的泥岩、页岩样品有机质丰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烃源岩类型包括页岩和深色(黑色、深灰色、灰色、褐色)泥岩。地球化学参数综合评价显示,沙三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中等,以III型、II2型有机质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应用生烃潜力法确定了沙三段烃源岩的排烃门限,并依据排烃门限及烃源岩排烃图版识别出沙三段有效烃源岩,结果显示有效烃源岩沉积中心位于高尚堡、北堡、老爷庙构造,最大厚度为700m。沙三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式表明,排烃门限对应的Ro为0.84%,排烃高峰的Ro为1.05%,排烃效率最高为82%,高尚堡构造和北堡—老爷庙构造带为主要的生烃中心,北堡—老爷庙构造带为排烃中心,高柳地区具有较高的残留烃强度。沙三段烃源岩累计生、排、残留烃量分别为111.6×108t、40.09×108t、71.51×108t,其中常规、致密油气排出量分别为26.19×108t和13.9×108t,残留在源内的页岩油资源共17.71×108t。其中I号成藏体系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最丰富,致密排烃量和页岩油资源量分别为9.61×108t和8.52×108t。
闻天慧[10](2019)在《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油气富集差异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公开文献、商业数据库和前人研究成果等资料,应用系统的统计分析、含油气系统分析,对比分析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的基础地质特征以及油气地质特征,探寻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的油气分布差异,揭示油气富集差异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诸盆地演化具有异时同序的构造演化历程,均经历了基底形成、同裂谷、裂后拗陷和前陆盆地演化阶段;(2)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的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和分层性。区域上,油气储量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分布特征,92.64%的油气储量富集于卡拉库姆盆地。层系上,裂后层系是最富油气的储集层位,其油气探明和控制储量占总储量的97.40%;(3)同裂谷期海侵环境下形成的侏罗系优质烃源岩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有利生储盖组合、区域盖层以及前陆期的构造运动。
二、《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油气资源预测系列图》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油气资源预测系列图》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
2.1.2 阿拉善地块 |
2.1.3 走廊过渡带 |
2.1.4 祁连造山带 |
2.1.5 秦岭造山带 |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
4.3.1 原盆地属性 |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
1 古地理学基础研究 |
1.1 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
1.1.1 地震沉积学理论研究进展 |
1.1.2 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进展 |
1.1.3 地震沉积学新技术研究进展 |
1.2 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进展 |
1.2.1 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及发现 |
1.2.2 等深流沉积及发现 |
1.2.3 深水交互作用沉积特征及发现 |
1.3 重力流/异重流研究进展 |
1.4 源-汇系统古地理重建 |
1.5 臼齿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2 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 |
2.1 构造古地理研究进展 |
2.1.1 全球古地理重建 |
2.1.2 中国古地理重建 |
2.2 生物古地理研究进展 |
2.3 小尺度古地理研究进展 |
2.3.1 同生断裂控制下的冲积扇构型 |
2.3.2 可容空间影响下的曲流河点坝构型 |
2.3.3 浅水缓坡背景下三角洲指状砂坝构型 |
2.3.4 大陆斜坡微盆地重力流构型 |
2.4 大数据古地理研究进展 |
3 古地理学的应用 |
3.1 含油气盆地古地理研究与找油规律 |
3.1.1 大区域与盆地级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应用成果 |
3.1.2 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研究应用成果 |
3.1.3 区带级大比例尺沉积微相研究应用成果 |
3.2 油页岩古地理研究与找矿规律 |
3.2.1 古大气背景影响 |
3.2.2 沉积环境影响 |
3.2.3 地质事件对油页岩形成的影响 |
3.3 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
3.4 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 |
3.4.1 聚煤作用理论研究进展 |
3.4.2 煤系共伴生矿产研究进展 |
3.4.3 煤系深时古气候研究进展 |
3.5 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规律 |
3.5.1 中国南方铝土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
3.5.2 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
3.5.3 贵州震旦系陡山沱组磷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
4 存在问题与研究方向展望 |
4.1 存在问题 |
4.2 研究方向 |
(3)论羌塘盆地油气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历程与存在问题 |
2 科探井工程及新发现 |
2.1 工程地质背景 |
2.2 羌科-1井钻遇地层特征 |
2.2.1 夏里组(J2x) |
2.2.2 布曲组(J2b) |
2.2.3 雀莫错组(J1-2q) |
2.2.4 那底岗日组(T3nd) |
2.3 羌科-1井油气地质特征 |
2.4 羌地-17井、羌资-7地质浅钻油气地质特征 |
3 羌塘盆地沉积演化 |
3.1 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
3.2 初始裂谷演化阶段 |
3.3 被动陆缘裂陷阶段 |
3.4 被动陆缘拗陷阶段 |
3.5 被动大陆向活动大陆转化阶段 |
3.6 盆地萎缩消亡阶段 |
4 盆地生烃条件分析 |
4.1 主要烃源岩 |
4.1.1 烃源岩分布 |
4.1.2 有机质丰度 |
4.1.3 有机质类型 |
4.1.4 热演化程度 |
4.2 油苗与油气显示 |
4.3 生烃潜力分析 |
5 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
5.1 沉积盆地基底问题 |
5.2 夏里组含膏泥质岩盖层 |
5.3 雀莫错组硬石膏盖层 |
6 油气勘探方向 |
6.1 靶区优选原则 |
6.2 靶区优选 |
6.2.1 金星湖—半岛湖区带 |
6.2.2 白云湖—龙尾湖区带 |
6.2.3 托纳木—吐错区带 |
6.2.4 达卓玛—土门区带 |
7 结论 |
(4)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4 区域沉积及演化 |
2.5 研究区山2段物源与沉积特征 |
2.6 小结 |
3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 岩石类型及分布 |
3.2 岩石矿物成分 |
3.3 碎屑类型及分布 |
3.4 胶结物类型及特征 |
3.5 杂基类型及分布 |
3.6 岩石结构特征 |
3.7 小结 |
4 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
4.1 孔隙类型及特征 |
4.2 喉道类型及特征 |
4.3 孔喉配置模式及分布 |
4.4 孔喉配置模式与孔隙结构 |
4.5 孔喉配置模式与孔喉半径分布 |
4.6 孔喉配置模式与物性 |
4.7 小结 |
5 储层成岩作用与演化 |
5.1 成岩环境 |
5.2 成岩流体 |
5.3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4 成岩阶段与成岩演化序列 |
5.5 小结 |
6 储层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机理 |
6.1 压实作用的差异性与储层致密 |
6.2 溶蚀作用的非均质性与增孔效应 |
6.3 胶结作用的分异性与物性响应 |
6.4 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 |
6.5 对优质储层预测的启示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研究主要科学问题与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沉积学研究关键问题 |
1.1 国际沉积学研究关注 |
1.2 中国沉积学研究关注 |
2 沉积学研究发展态势 |
2.1 陆相沉积环境 |
2.1.1 风成沉积 |
2.1.2 河流沉积 |
2.2 滨岸与浅水沉积 |
2.2.1 浅水(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 |
2.2.2 滨岸、陆棚及潮汐沉积 |
2.3 深水沉积与事件沉积 |
2.3.1 深水重力流沉积 |
2.3.2 极端事件沉积 |
2.3.3 细粒沉积 |
2.4 碳酸盐岩沉积 |
2.4.1 陆相碳酸盐岩 |
2.4.2 海相碳酸盐岩 |
2.4.3 微生物岩和混积岩 |
2.5 沉积过程与新方法 |
2.5.1 沉积过程 |
2.5.2 地震沉积学新方法 |
3 沉积学发展讨论和建议 |
3.1 发展讨论 |
3.2 发展建议 |
4 结论建议 |
(6)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储层成藏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致密油的定义 |
1.3.2 致密油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 |
1.3.3 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 |
1.3.4 致密油充注的动力学机制 |
1.3.5 致密油渗流特征与运移路径 |
1.3.6 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储层成藏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松辽盆地构造特征 |
2.1.2 齐家地区构造演化 |
2.2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 |
第3章 高台子致密油层原油特征与来源 |
3.1 高台子油层原油特征 |
3.1.1 原油物性特征 |
3.1.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3.2 油源对比分析 |
3.2.1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2.2 石油来源研究 |
第4章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 |
4.1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致密储层岩性与沉积构造 |
4.1.2 致密储层成分与结构特征 |
4.2 致密储层孔渗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 |
4.2.1 孔渗特征 |
4.2.2 储集空间类型 |
4.3 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精细表征 |
4.3.1 高压压汞法微观孔喉结构表征 |
4.3.2 氮气吸附法微观孔喉结构表征 |
4.3.3 两种方法结合全范围孔喉结构表征 |
4.4 孔喉结构对致密储层微观渗流能力的影响 |
4.4.1 孔喉级别分类方案 |
4.4.2 不同储层的孔喉结构模型 |
4.4.3 孔喉结构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 |
第5章 致密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 |
5.1 高台子致密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特征 |
5.1.1 致密储层宏观含油非均质性特征 |
5.1.2 致密储层微观含油非均质性特征 |
5.2 烃源岩特征对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5.2.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5.2.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烃源岩生烃强度特征 |
5.2.4 烃源岩生烃强度对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5.3 储层特征对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5.3.1 砂体类型及展布对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5.3.2 储层孔喉结构对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5.3.3 储层润湿性对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5.4 源储组合关系对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5.4.1 源储组合类型划分 |
5.4.2 源储组合类型对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5.5 充注动力对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影响 |
第6章 致密储层成藏过程与成藏有效性研究 |
6.1 致密油成藏过程分析 |
6.1.1 埋藏史、热史、生排烃史 |
6.1.2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分析 |
6.2 储层致密化与成藏的匹配关系 |
6.2.1 成岩作用类型 |
6.2.2 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 |
6.2.3 孔隙演化与成藏过程耦合 |
6.3 致密油成藏机理研究 |
6.3.1 致密油成藏动力学分析 |
6.3.2 致密油微观成藏数值模拟 |
6.4 致密油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研究现状 |
2.1 板块构造理论之前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 板块构造理论诞生以来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1 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框架下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1. 1 板块构造理论与板块重建 |
2.2.1. 2 古地理重建 |
2.2.1. 3 全球构造古地理重建 |
2.2.1. 4 中国古地理重建 |
2.2.1. 5 应用古地理研究 |
2.2.2 地幔垂直运动框架下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3 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与地幔柱垂直运动相结合的全球构造模型及构造古地理研究 |
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3.1 活动论构造历史观 |
3.2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概念 |
3.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内容 |
3.4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3.4.1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边界 |
3.4.2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属性 |
3.4.3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组成 |
3.4.4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结构状态 |
3.4.5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演变过程 |
4 讨论 |
4.1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原型盆地分析 |
4.2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源-汇系统分析 |
4.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能源与资源分布预测 |
5 结论 |
(8)西湖凹陷北部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
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
2.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2.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2.3 碳同位素与天然气成因类型 |
2.4 轻烃特征与天然气成因类型 |
3 天然气来源探讨 |
3.1 天然气成熟度 |
3.1.1 轻烃指标判识 |
3.1.2 同位素判识 |
3.2 天然气气源分析 |
3.2.1 烃源岩特征 |
3.2.2 天然气来源 |
4 结论 |
(9)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国内外烃源岩评价及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南堡凹陷勘探历程及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与沉积特征 |
第3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沙三段暗色泥岩展布特征分析 |
3.1.1 暗色泥岩的岩性界定 |
3.1.2 暗色泥岩的分布预测 |
3.2 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2.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
3.2.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特征 |
3.2.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
第4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判识及生排烃特征 |
4.1 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判识及分布预测 |
4.1.1 生烃潜力法确定烃源岩排烃门限 |
4.1.2 烃源岩排烃品质的判别 |
4.1.3 沙三段有效烃源岩的识别及分布特征 |
4.2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方法及模式建立 |
4.2.1 生烃潜力法探究沙三段生排烃特征 |
4.2.2 沙三段生排烃模式建立 |
4.3 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强度分析 |
4.3.1 沙三段累计生烃强度分析 |
4.3.2 沙三段累计排烃强度分析 |
第5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
5.1 各成藏体系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5.2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5.2.1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
5.2.2 各成藏体系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10)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油气富集差异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特提斯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基础地质特征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2.1 基底形成阶段 |
2.2.2 同裂谷阶段 |
2.2.3 裂后拗陷阶段 |
2.2.4 前陆盆地阶段 |
2.3 沉积演化特征 |
第3章 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
3.1 北高加索盆地 |
3.1.1 烃源岩 |
3.1.2 储层 |
3.1.3 盖层 |
3.1.4 圈闭 |
3.2 捷列克-里海盆地 |
3.2.1 烃源岩 |
3.2.2 储层 |
3.2.3 盖层 |
3.2.4 圈闭 |
3.3 曼格什拉克盆地 |
3.3.1 烃源岩 |
3.3.2 储层 |
3.3.3 盖层 |
3.3.4 圈闭 |
3.4 卡拉库姆盆地 |
3.4.1 烃源岩 |
3.4.2 储集层 |
3.4.3 盖层 |
3.4.4 圈闭 |
3.5 阿富汗-塔吉克盆地 |
3.5.1 烃源岩 |
3.5.2 储集层 |
3.5.3 盖层 |
3.5.4 圈闭 |
3.6 生储盖组合总结 |
第4章 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油气分布差异 |
4.1 油气区域分布特征 |
4.2 油气层系分布特征 |
第5章 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5.1 优质烃源岩是盆地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 |
5.2 有利生储盖组合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关键 |
5.3 区域盖层的发育和分布影响油气的成藏与富集 |
5.3.1 蒸发岩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的垂向分布 |
5.3.2 盐上层系和盐下层系都可以形成大油气田 |
5.4 前陆盆地期的构造运动控制油气富集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油气资源预测系列图》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2]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J]. 郑秀娟,杜远生,朱筱敏,刘招君,胡斌,吴胜和,邵龙义,旷红伟,罗静兰,钟大康,李华,何登发,朱如凯,鲍志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1)
- [3]论羌塘盆地油气勘探前景[J]. 王剑,付修根,沈利军,谭富文,宋春彦,陈文彬. 地质论评, 2020(05)
- [4]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D]. 李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研究主要科学问题与发展分析[J]. 朱筱敏,董艳蕾,刘成林,叶蕾,张美洲. 地学前缘, 2021(01)
- [6]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储层成藏有效性研究[D]. 张婧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7]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J].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刘少峰,陈槚俊. 古地理学报, 2020(01)
- [8]西湖凹陷北部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J]. 贺礼文,陈践发,刘凯旋,朱心健,章超,李伟,罗广平,王阳洋,赵兴齐,伍建军. 天然气工业, 2019(05)
- [9]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D]. 李亚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特提斯域西亚段北缘盆地油气富集差异主控因素研究[D]. 闻天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