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论文获奖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论文获奖

一、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有奖征文(论文文献综述)

宋远[1](2021)在《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酒精性肝损伤是由于酒精所致肝细胞功能受损的动态病理过程,随着其病理变化过程的加重,酒精性肝损伤可逐渐形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等酒精性肝病,进而导致较为严重的临床结局。目前,酒精性肝损伤发生发展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无明确的治疗靶点。从流行病学角度看,由过量饮酒所致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目前尚无全国性统计数据,如有研究报道辽宁省部分城市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6.10%,高于浙江省的4.34%。目前临床上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营养补充剂、中药以及天然活性成分、抗体类药物等,药物治疗费用不一,且疗效报道也存在争议。目前明确酒精性肝损伤的病理进程和分子机制以及探索有效的治疗药物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穿心莲内酯是临床常用的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功效的中药成分,近年来的研究报道,穿心莲内酯还可能具有保肝利胆、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提示药物作用可能存在某些新功效值得开发,可以产生“老药新用”的生物学效应。作者通过前期课题研究基础以及临床观察发现,穿心莲内酯可能对肝脏酶学指标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具体的作用靶点尚未被明确阐述。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计量学描述穿心莲内酯与肝损伤的研究现状,同时收集并分析了某三甲医院应用穿心莲内酯的病例现状,研究探讨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其次,本研究构建了酒精性肝损伤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从体外和体内两个层面对酒精性肝损伤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具体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穿心莲内酯进行干预,探讨其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为阐明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探寻新的临床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以及分析某三甲医院应用穿心莲内酯成品药物开展临床治疗的病例情况,明确穿心莲内酯的研究热点和临床适应症以及可能的药理作用机制,为深入探寻穿心莲内酯药物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应用提供研究路径。(2)分别构建酒精性肝损伤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应用穿心莲内酯进行干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以CNKI、GNBR,Drugbank,Hetionet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主题词为“穿心莲内酯”和“肝损伤”或“Andrographolide”和“Liver Injury”,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文献类型为期刊文献,提取其中的发表年份、引证关系及关键词等信息,通过自行编制的计算机代码进行可视化分析。(2)回顾性分析吉林省某三甲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且在院期间应用穿心莲内酯注射液的患者,通过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比较分析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和血离子水平的变化情况。(3)选择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麻醉后,用75%酒精全身消毒放入超净工作台中,解剖小鼠,取出肝脏,制备小鼠原代肝细胞悬液并进行培养。经酒精染毒,同时应用低、中、高剂量(0.05、0.1、0.2mmol/L)穿心莲内酯进行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炎症相关因子的含量,q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4)选择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体重16-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穿心莲内酯低、中、高剂量组,共六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小鼠给予市售高度白酒灌胃12w,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高度白酒灌胃,同时给予水飞蓟宾灌胃,剂量为0.1g/kg·BW·d-1,穿心莲内酯低、中、高剂量组除给予高度白酒灌胃,同时分别给予穿心莲内酯0.05、0.1、0.2g/kg·BW·d-1灌胃。成模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转氨酶、肝脏组织脂质代谢、抗氧化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q 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和“肝损伤”或“Andrographolide”和“Liver Injury”为主题词,搜集2000年以来,发表在CNKI、GNBR、Drugbank和Hetionet数据库的全部期刊文献,结果表明,在CNKI数据库中穿心莲内酯与肝损伤相关的研究共34篇,年度发文数量逐渐上升,结合外文数据库研究结果发现,穿心莲内酯与肝损伤研究的作用机制与抗炎信号通路有关。(2)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应用过穿心莲内酯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共207例,通过比较用药前后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及离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发现,穿心莲内酯对患者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肝功能指标中谷草转氨酶、前白蛋白等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而用药前后患者的肾功能、血脂及离子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穿心莲内酯具有一定的抗炎和保护肝脏的作用。(3)酒精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酒精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肝细胞24h毒性作用的IC50值约为400 mmol/L,且酒精可导致小鼠原代肝细胞内的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L-1β、IL-4、IL-5、IL-6、NF-κB、TNF-α和CYP2E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经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干预表现对肝脏细胞的保护作用,尤以高剂量(0.2mmol/L)组作用效果最为显着。(4)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给予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mg/d·kg·BW高度白酒一周后过渡至6mg/d·kg·BW灌胃共12w后,可诱导小鼠出现肝脏重量和肝脏指数增加,血清转氨酶相关指标AST、ALT和γ-GT的水平显着升高(P<0.05);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DA显着升高、SOD和GSH显着下降(P<0.05);肝组织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ROS蓄积,表明经高度白酒灌胃12w后,小鼠出现明显的肝组织损伤。(5)穿心莲内酯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分别给予酒精模型组小鼠不同浓度(0.05、0.1、0.2g/kg·BW)的穿心莲内酯,结果发现,高剂量穿心莲内酯(0.2g/kg·BW)组可显着降低小鼠的肝脏重量和肝脏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小鼠血清转氨酶AST、ALT和γ-GT水平显着低于酒精模型组,而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穿心莲内酯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指标MDA水平显着低于酒精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氧化指标SOD和GSH水平在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穿心莲内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酒精诱导的肝组织脂质紊乱,且以高剂量组,即0.2g/kg·BW穿心莲内酯的保护效果最为明显,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组小鼠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各剂量组小鼠肝脏ROS均明显下降,特别是中、高剂量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且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小鼠肝组织ROS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6)从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HE染色)结果可以看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肝细胞大小一致,肝细胞索以小叶中央动脉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胞核大呈圆形,胞浆均匀红染;胆小管细胞结构完整,未见病变。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紊乱,肝小叶和肝索结构消失,其中有大量脂肪空泡和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胞浆稀疏,呈纤维化状态。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形态有所改善,尤以高剂量(0.2g/kg·BW)组小鼠表现最为明显,肝组织接近阳性对照组结构,其脂肪空泡、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状态均有明显改善。(7)穿心莲内酯对各组小鼠肝组织NF-κB、TNF-α和CYP2E1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有明显影响,从免疫组化结果看,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有大量NF-κB和TNF-α的原位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随着干预剂量的增高,穿心莲内酯各剂量组NF-κB和TNF-α的蓄积逐渐减少,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NF-κB和TNF-α的表达量已接近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水平。从Western Blot结果看,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NF-κB、TNF-α和CYP2E1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而经穿心莲内酯干预后,NF-κB、TNF-α和CYP2E1的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心莲内酯各剂量组NF-κB、TNF-α和CYP2E1的表达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得出,穿心莲内酯与肝损伤相关研究可能的信号通路主要是炎症信号分子,如NF-κB p100、NF-κB p105、TNF-α等。(2)通过对穿心莲内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得出,穿心莲内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药物,对改善肝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3)酒精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0.2 mmol/L)对酒精所致原代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4)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即给予4mg/d·kg·BW高度白酒一周后过渡至6mg/d·kg·BW灌胃共12w,可诱导小鼠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脏脂质过氧化、ROS生成等肝脏功能受损及组织病理改变。(5)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0.2g/kg·BW)可有效降低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时的血清转氨酶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肝脏脂质水平以及ROS生成。(6)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YP2E1/ROS/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王万春,陈平,喻文球,颜纯钏,严张仁,张艳辉[2](2018)在《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辅助治疗蝮蛇咬伤患者30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辅助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微组、普通组、对照组各30例。各组均给予抗蝮蛇蛇毒血清、抗生素、激素等西医基础治疗同时,超微组给予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外敷,每日3次;普通组给予蛇伤外敷散普通散剂外敷,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季德胜蛇药片研末外敷,每日10余次。各组均治疗1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天检测血清磷脂酶A2(PLA2)和透明质酸酶(HAase)含量,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判定临床疗效,记录痊愈患者痊愈时间,随访3个月观察痊愈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超微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普通组为76.66%,对照组为63.33%,超微组明显高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5);超微组痊愈患者痊愈时间为(4.87±0.93)天,明显短于普通组的(6.48±1.04)天及对照组的(7.64±1.31)天(P<0.05)。治疗第2天各组患者血清PLA2、HAase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超微组低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超微组低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35例痊愈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辅助治疗蝮蛇咬伤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LA2、HAase含量。

张冉,张苑菁,刘盛秀[3](2018)在《乳酸脱氢酶在无菌性脓疱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在泛发型脓疱性银屑病(GPP)和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51例GPP和32例AGEP患者治疗前、后和34例正常人的血清LDH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未治疗的GPP和AGEP患者血清LDH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较于GPP,AGEP患者的LDH值升高更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例GPP和26例AGEP患者血清LDH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的升高在AGEP中表现更为显着,LDH可作为GPP和AGEP的疾病活动程度及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

肖家超[4](2018)在《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内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参照市售十一酸睾酮注射油溶液实现睾酮体内缓慢释放,为减少不良反应与提高生物利用度,本文采用纳米晶体技术制备并比较了三个不同粒径十一酸睾酮纳/微米晶体混悬液与市售制剂体内外释放行为的差异及局部刺激性大小,为十一酸睾酮长效制剂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开展十一酸睾酮纳米晶体混悬液的处方筛选和工艺研究。以粒径大小、粒度分布、主药损失率和制备时间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不同的制备方法——高压均质法和湿磨法。十一酸睾酮纳米晶体混悬液的粒径及其稳定性等作为评价指标开展处方筛选。通过改变制备工艺制得三个不同粒径的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通过扫描电镜、纳米粒径测定仪和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粒径晶体混悬液的粒径和电位大小。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主药在制备过程中结晶类型是否发生变化。测定了不同粒径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速率。建立大鼠血浆中睾酮LC-MS/MS测定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肌肉注射给药途径,比较十一酸睾酮市售油溶液与不同粒径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开展家兔肌肉局部刺激性实验,初步评价晶体混悬液的安全性大小。结果: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不同粒径晶体混悬液,为保证混悬液的初步稳定,选择0.1%泊洛沙姆188和0.2%聚山梨酯80作为稳定剂用来维持混悬液纳米颗粒的稳定。分别制得了粒径为0.34μm(A)、1.2μm(B)和4.8μm(C)的晶体混悬液。可观察到纳米晶体呈不规则、棱柱状晶体;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主药在制备过程中结晶类型未发生变化。测定了不同粒径的十一酸睾酮晶体悬浮液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结果表明纳米晶体混悬液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较原料药组高将近10倍。开展注射剂的体外溶出是为了对混悬液的粒径大小进行质量控制。大鼠体内药代实验发现肌内注射SD大鼠,粒径约为4.8μm(混悬液C)持续释放超过3周,水性混悬液的AUC高于油溶液,说明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程度提高。家兔肌肉局部刺激性实验,水性混悬液的生物相容性优于市售油溶液。结论:本研究最终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得粒径约为4.8μm(混悬液C)的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与市售油溶液制剂最接近,生物利用度存在一定的提高,且生物相容性优于市售制剂,因此采用纳米晶体技术制备的新型缓释注射剂粒径可控制在5μm左右。

唐伟[5](2017)在《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以期为参麦注射液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法。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并结合处方序列分析的设计方法,收集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将使用参麦注射液后24h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的患者判断为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者,与可能未发生过敏反应人群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入院病情、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与可疑类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第二部分: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SJD和WanFang data中有关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各个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31号。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3.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溶媒种类(P=0.000)和单次用药剂量(P=0.042)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入院病情(P=0.287)与过敏史(P=0.249)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使用维生素B6[OR=0.352,95%CI(0.287;0.932),P=0.0233]、维生素C[OR=0.278,95%CI(0.183;0.421),P=0.0401]、格拉司琼注射液[OR=0.028,95%CI(0.014;0.073),P=0.0038]、左氧氟沙星注射液[OR=0.741,95%CI(0.474;0.958),P=0.0155]、鸦胆子油[OR=0.015,95%CI(0.007;0.056),P=0.0001]、艾迪注射液[OR=0.238,95%CI(0.133;0.641),P=0.0013]和紫杉醇注射液[OR=0.334,95%CI(0.149;0.798),P=0.0006]时发生类过敏反应的风险较小;而联合使用泮托拉唑[OR=3.112,95%CI(1.805;7.536),P=0.0169]、西咪替丁[OR=2.226,95%CI(1.923;3.629),P=0.0024]、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OR=2.548,95%CI(1.925;3.373),P=0.0018]和昂丹司琼[OR=5.224,95%CI(4.928;10.616),P=0.0235]时的病例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大。第二部分: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75篇,所有研究均在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总样本量共25132例,其中参麦注射液用药者18184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95%CI(0.0485;0.0665)]。亚组分析显示: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6.04%[95%CI(0.0329;0.0941)]、6.07%[95%CI(0.0491;0.0732)];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6.00%[95%CI(0.0373;0.0868)]、5.31%[95%CI(0.0309;0.0799)]、6.18%[95%CI(0.0505;0.0719)];剂量1030ml、4060ml、>60ml发生率分别为6.23%[95%CI(0.0443;0.0827)]、5.69%[95%CI(0.0466;0.0681)]、7.01%[95%CI(0.0444;0.1003)];≤7d和>7d发生率分别为5.80%[95%CI(0.0397;0.0789)]、5.60%[95%CI(0.0470;0.0656)];单用药和联合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60%[95%CI(0.0357;0.0798)]、5.85%[95%CI(0.0503;0.0672)]。一般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依次表现为烘热感(6.36%)、口干(4.42%)、消化系统损害(3.89%)、神经系统损害(3.70%)、注射部位血管刺激性疼痛(3.4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2%)、心血管系统损害(1.70%)、呼吸系统损害(0.8%);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00%)。敏感性分析结果较为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提示该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性偏倚(总发生率P=2.216)。结论:1.现有研究方法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疑影响因素与溶媒种类、用药剂量、年龄、使用时间和合并用药存在关联性,且不同损害类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2.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用药后短期时间内,且用药剂量在60100ml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较大。3.合并用药泮托拉唑、西咪替丁、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和昂丹司琼为使用参麦注射液发生疑似类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4.患者入院病情和过敏史与参麦注射液疑似类过敏反应之间无明确关系。

杨佩宁[6](2017)在《羟考酮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羟考酮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羟考酮后处理组(O组)、κ受体阻断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组(N组)和PKC选择性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组(CH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开放12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N组与CH组分别于造模前给予Nor-BNI 2mg/kg和白屈菜红碱5mg/kg,给予后立即结扎;O组、N组与CH组于再灌注前2min经颈静脉注入羟考酮0.5mg/kg。于再灌注12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快速处死大鼠后,取心脏,检测心肌梗死程度(TTC染色法)。结果:与S组比较,I组、O组、N组和CH组血清cTnI和CK-MB的浓度升高,心肌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5);与I组比较,O组、N组和CH组血清cTnI和CK-MB的浓度降低,心肌梗死体积减小(P<0.05);与O组比较,N组和CH组血清cTnl和CK-MB的浓度升高,心肌梗死体积增大(P<0.05)。结论:羟考酮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κ受体,进而激活PKC通道有关。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医药开发部[7](2001)在《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本刊讯[8](2015)在《《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15年第15卷第112期总目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红滨[9](2012)在《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据营销相关理论,以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实际为背景,对R处方药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国家“十二五”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医药行业变化趋势和R处方药的竞争情况;其次对S企业R处方药进行内部营销现状分析,重点剖析了R处方药在营销管理中存在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解析;然后对R处方药进行SWOT分析,进一步提出了R处方药的营销策略,并通过R处方药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制定了R处方药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模式改变等营销组合策略,并提出了实施营销策略的若干建议,即营销观念的转变、营销机构的调整、终端医院数量和销量的目标和过程管理、市场的风险管理和营销队伍的管理与激励来为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本文结论是“十二五”期间,新医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S企业R处方药应顺势而为,通过针对性的专业化学术推广,坚持S企业R处方药驾驭市场的原动力——专注于为患者和健康体制创造价值,满足医疗保险、医院/医生和患者三方的需求。本文是与S企业R处方药的经销商、医生等访谈和实地调研终端医院得到的市场新动态基础上,对营销策略提出的建议,对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工作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西娜[10](2006)在《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药剂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上世纪70年代,Birrenbach等首次提出纳米粒的概念和制备方法,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观领域——纳米制剂。与常规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吸附能力强等特性,还可以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量,从而提高疗效。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是以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的脂质材料作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制成的新一代纳米给药体系。除了减轻毒副作用,固体脂质又使它具有聚合物纳米粒的优点,如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避免药物的降解或泄漏以及具有良好的靶向性等。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是从珙桐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一种微量生物碱,是拓扑异构酶Ⅰ特异性抑制剂,广泛应用于肝癌、胃癌、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其特殊的理化性质:水不溶脂难溶、内酯环结构不稳定等因素,限制了临床应用,普遍存在疗效降低、半衰期短的缺点。本研究以HCPT为模型药物制备半固体脂质纳米粒(Semi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SLN)并对其体外药剂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提高HCPT的稳定性,延长其生物半衰期,缓释,提高药效,降低毒性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固态和液态脂质为载体,大豆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了HCPT半固体脂质纳米粒。以纳米粒外观、粒径、包封率为指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内容包括有机相种类、固态脂质/液态脂质摩尔比、药脂比、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乳化蒸发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等,继而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为了提高制剂的稳定性,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HCPT-SSLN冻干粉剂。采用Sephadex G-50凝胶过滤法,先用pH5.0PBS洗脱下HCPT-SSLN,再用pH12.0的NaOH溶解并洗脱下吸附在柱顶端的游离药物,从而分离HCPT-SSLN和游离药物。利用NaOH破坏脂质膜结构并溶解包封在其中的HCPT,氯仿消除磷脂等脂质膜材的干扰后,依据建立的羧酸盐形式存在的HCPT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HCPT的含量。考察了HCPT-SSLN混悬液的理化性质,电镜下纳米粒为圆整的球状体,大小比较均匀,边缘光滑,平均粒径130.5nm,Zeta电位-33.1mV,pH6.29,包封率79.19;冻干品的粒径稍有增大,电位和pH几乎不变,包封率下降了约5%,载药量为2.51%。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皆表明HCPT被脂质包裹后已经构成了一种新的物相。以外观、粒径、pH、包封率、水中再分散性及显微镜检等为指标,考察了HCPT-SSLN混悬液和冻干品在影响因素实验、留样观察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HCPT-SSLN最宜制成冻干粉剂,充氮密封避光置于4℃条件下保存。选择含有30%甲醇的pH7.4磷酸盐缓冲液做释药介质,在(37±0.5)℃避光的条件下对HCPT原料药和自制的HCPT-SSLN进行了0~72h体外释药的研究。以内酯形式存在的HCPT的HPL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HCPT-SSLN0~3h内有一定程度的突释,72h累积释药量不超过70%,对照药物72h只有24.7%,可见HCPT-SSLN增强了HCPT在体内的吸收,且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应。以HCPT钠盐注射液作对比,对HCPT-SSLN进行了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HCPT钠盐注射液组的半数致死量是93.47mg/kg,HCPT-SSLN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14.6mg/kg,HCPT-SSLN毒性降低。结论本实验为HCPT的剂型开发作了有益的探索,为它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剂型,有较好的研究开发价值。

二、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有奖征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有奖征文(论文提纲范文)

(1)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肝脏疾病
    1.2 酒精性肝损伤
        1.2.1 酒精消费的现状
        1.2.2 长期饮酒的危害
        1.2.3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断
        1.2.4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2.5 酒精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
        1.2.6 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
        1.2.7 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治疗
    1.3 穿心莲内酯
        1.3.1 穿心莲内酯的生物学活性
        1.3.2 穿心莲内酯的临床应用研究
    1.4 选题内容、目的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1.4.3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穿心莲内酯的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2.1 引言
    2.2 穿心莲内酯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3 穿心莲内酯临床应用的病例分析
        2.3.1 对象与方法
        2.3.2 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细胞学实验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3 动物实验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4 讨论
        3.4.1 酒精性肝损伤的模型
        3.4.2 酒精性肝损伤的判定指标
        3.4.3 酒精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3.4.4 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药物
    3.5 不足与展望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辅助治疗蝮蛇咬伤患者3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2.2.1 血清磷脂酶A2 (PLA2)
        2.2.2 VAS评分
        2.2.3 痊愈时间
        2.2.4 不良反应及随访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2 各组患者痊愈时间比较
    3.3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4 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天血清PLA2、HAase含量比较
    3.5 不良反应
    3.6 随访
4 讨论

(3)乳酸脱氢酶在无菌性脓疱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测方法
    1.3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LDH在GPP和AGE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2.2 GPP和AGE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水平比较
3 讨论

(4)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内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
    1 实验仪器
    2 药品与试剂
    3 实验动物
方法
    1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制备
    2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表征
    3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外纳米效应评价
    4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局部刺激性实验
结果
    1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高压均质法与湿磨法工艺结果比较
    2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
    3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含量测定及初步稳定性研究
    4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大小、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
    5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扫描电镜
    6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X射线粉末衍射
    7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平衡溶解度测定
    8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外释放实验
    9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10 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局部肌肉刺激性实验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统计学分析
    1.4. 数据提取分析流程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2.2. 可疑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2.2.1. 入院病情
    
2.2.2. 过敏史
    
2.2.3. 溶媒种类
    
2.2.4. 单次用药剂量
    
2.2.5. 合并用药
3.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资料提取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参麦注射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2.3.2. 不同损害类型
    
2.3.3. 亚组分析
    
    2.3.3.1. 皮肤及粘膜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2.3.3.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2.3.3.3.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2.3.3.4.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发表性偏倚
3. 本章小结 讨论 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个人简历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D 附录E: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6)羟考酮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背景回顾
    1.1 缺血再灌注损伤
    1.2 心肌I/R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
    1.3 心肌I/R的主要机制
    1.4 心肌I/R处理方式
        1.4.1 非药物保护途径
        1.4.2 药物保护途径
第二章 前言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动物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动物的分组
    3.4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
    3.5 药物给予方法与剂量
    3.6 血清cTnI、CK-MB水平的测定
    3.7.心肌梗死体积的测定
    3.8 统计学处理
第四章 结果
    4.1 血清cTnI和CK-MB结果
    4.2 心肌梗死体积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大鼠心肌I/R模型的建立
    5.2 羟考酮在心肌I/R损伤中的作用
    5.3 κ阿片受体及其下游通路在心肌I/R损伤中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15年第15卷第112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专家论坛·
·热点关注·
·论着·
·用药评价·
·糖尿病专题·
·用药分析·
·药学监护·
·综述·
·短篇报道·
·信息之窗·

(9)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S企业R处方药的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2.1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2.2 我国医药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2.2.1 我国医药市场状况
        2.2.2 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
    2.3 处方药的概念及市场状况
        2.3.1 处方药概念
        2.3.2 国外药品市场状况
        2.3.3 国内药品市场状况
    2.4 医药行业的政策分析
        2.4.1 医药行业相关国家政策
        2.4.2 “十二五”期间国家医药行业发展规划
    2.5 处方药市场的消费行为分析
        2.5.1 患者消费行为分析
        2.5.2 处方医生消费行为分析
        2.5.3 医院消费行为分析
        2.5.4 医保机构费用支付方式分析
    2.6 R处方药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2.6.1 同类处方药竞争状况
        2.6.2 非同类处方药竞争状况
        2.6.3 其他类别处方药或潜在替代治疗方案的竞争状况
第3章 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现状及问题
    3.1 S企业简介
    3.2 S企业产品状况
        3.2.1 处方药产品
        3.2.2 非处方药产品
    3.3 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现状
    3.4 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机构与职责
        3.4.1 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部门机构
        3.4.2 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职责分工
    3.5 S企业R处方药营销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3.6 S企业R处方药的SWOT分析
        3.6.1 S企业R处方药的机会和威胁
        3.6.2 S企业R处方药内部因素分析
        3.6.3 S企业R处方药SWOT分析
第4章 S企业R处方药营销策略制定
    4.1 R处方药的市场细分
    4.2 R处方药的目标市场选择
        4.2.1 R处方药的应用市场
        4.2.2 R处方药的目标市场
    4.3 R处方药的市场定位
        4.3.1 R处方药的主要适应症市场
        4.3.2 R处方药的其他适应症市场
        4.3.3 R处方药的市场定位
    4.4 产品策略
        4.4.1 R处方药高端、一线抗结核药策略
        4.4.2 R处方药与公司第一代老产品立复欣的竞争策略
    4.5 价格策略
        4.5.1 R处方药零售价策略
        4.5.2 R处方药供货价策略
    4.6 渠道策略
        4.6.1 R处方药重点终端医院和经销商开发
        4.6.2 R处方药以医院为单位的经销商布局策略
    4.7 促销策略
        4.7.1 R处方药对经销商专业化培训和学术支持
        4.7.2 R处方药对医学会及专家的学术合作
        4.7.3 R处方药对医院医生专业化学术推广
第5章 S企业R处方药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5.1 营销机构的调整
    5.2 加强营销机构专业化学术推广力量
        5.2.1 充实营销机构中专业化学术推广人员
        5.2.2 强化培训专业化学术推广人员
        5.2.3 增加专业化学术推广人员的资源
    5.3 营销中的目标管理
        5.3.1 对目标医院开发数量和销量
        5.3.2 对专业化学术推广的过程及效果
        5.3.3 对经销商的培训及效果
    5.4 加强市场的风险管理
        5.4.1 目标医院的风险
        5.4.2 专业学术推广的风险
        5.4.3 经销商的风险
    5.5 营销队伍的管理与激励
        5.5.1 营销队伍的过程和结果管理
        5.5.2 营销队伍的激励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药剂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固体脂质纳米粒、羟基喜树碱及立题背景
    1 固体脂质纳米粒
    2 羟基喜树碱
    3 立题背景
第二章 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实验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 HCPT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研究
    3 HCPT半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
    4 HCPT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章 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性质研究及初步稳定性考察
    1 仪器与试剂
    2 冻干前性质研究
    3 冻干粉性质研究
    4 初步稳定性考察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章 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 体外释药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1 实验动物与试剂
    2 实验溶液配制
    3 实验方法
    4 数据处理
    5 讨论
    6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有奖征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 宋远. 吉林大学, 2021(01)
  • [2]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辅助治疗蝮蛇咬伤患者30例临床观察[J]. 王万春,陈平,喻文球,颜纯钏,严张仁,张艳辉. 中医杂志, 2018(16)
  • [3]乳酸脱氢酶在无菌性脓疱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张冉,张苑菁,刘盛秀.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04)
  • [4]十一酸睾酮晶体混悬液的体内外研究[D]. 肖家超. 湖北科技学院, 2018(01)
  • [5]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D]. 唐伟. 蚌埠医学院, 2017(03)
  • [6]羟考酮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 杨佩宁. 兰州大学, 2017(02)
  • [7]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有奖征文[J].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医药开发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1(01)
  • [8]《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15年第15卷第112期总目次[J]. 本刊讯.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12)
  • [9]S企业R处方药的营销策略研究[D]. 孙红滨. 东北大学, 2012(05)
  • [10]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药剂学性质研究[D]. 西娜. 第一军医大学, 2006(S1)

标签:;  ;  ;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应用论文获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