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咽喉部结核48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1](2022)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 咳嗽的诊断、治疗与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了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反流外科、耳鼻咽喉科、儿科、中医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 对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重新进行了修订。对原有的证据等级、推荐强度进行了审核与更新, 新增、删除了部分推荐意见。指南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 主要内容包括咳嗽的定义、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咳嗽的诊断、评估与检查, 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咳嗽的经验性治疗与对症治疗等。
程超,尤青海,吕莉萍[2](2021)在《78例肺结核合并喉结核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喉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肺结核合并喉结核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入住我院的78例肺结核合并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电子支气管镜、胸部CT、活检病理、抗酸染色涂片、结核菌培养、结核菌分子检测等结果,同时了解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结核、诊疗经过是否存在误诊,并对抗结核方案及疗效随访。结果肺结核合并喉结核患者除表现为咳痰、胸闷、低热盗汗及周身乏力等症状外,常具有典型的喉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47例,60.26%)、咽喉部疼痛(24例,30.77%)和咽部异物感(5例,6.41%)。镜下喉结核病灶局限于一个部位者17例(21.79%),两个及两个部位以上累及者61例(78.21%),累及声带者48例(61.54%)。喉结核主要以肉芽增殖型(14例,17.95%)、炎症浸润型(15例,19.23%)、溃疡坏死型(10例,12.82%)为主,混合型多见(39例,50.00%)。肺结核合并喉结核患者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结核,以气管支气管结核、颈淋巴结结核及肠结核多见。因缺乏有效认知,肺结核合并喉结核易出现临床误诊,以误诊咽喉炎及声带息肉多见。入组患者经正规系统性抗结核治疗后,喉部症状消失,预后良好,平均疗程14.41±2.99月,较单纯肺结核组疗程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喉结核常具有声嘶、咽痛及咽喉部异物感等典型喉部症状。喉部病灶分布范围广,以混合型多见。因缺乏有效认知,常被临床误诊。一经确诊,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王咪[3](2020)在《窄带成像内镜在咽喉部肿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窄带成像内镜(narrow-band imaging,NBI)与普通白光内镜结果在诊断咽喉部肿物的差异,评价窄带成像内镜对咽喉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10-2020.01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咽喉部肿物患者,行窄带成像内镜及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依据倪晓光教授总结的咽喉部病变NBI分型,通过观察咽喉部肿物黏膜表面的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分别对良恶性病变;向上隆起型病变、向下浸润型病变;息肉、囊肿、白斑、乳头状瘤、原位癌、浸润癌进行预测判断,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以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主要评估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性。结果:本次研究共选取了112例咽喉部肿物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23例,共发现病灶119处。其中良性病变共40处(其中囊肿20处;息肉20处);癌前病变共40处(其中白斑20处;乳头状瘤20处),恶性病变共39处(原位癌9处,浸润癌30处)。对于良性病变,普通白光内镜组和窄带成像内镜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9.41%和31.09%,准确率分别为87.39%和94.12%,灵敏度分别为87.50%和92.50%,特异度分别为87.34%和94.9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78%和90.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24%和96.15%,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癌前病变,普通白光内镜组和窄带成像内镜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0.17%和27.73%,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率分别为73.95%和92.44%,灵敏度分别为60.00%和82.50%,特异度分别为81.01%和97.4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1.54%和94.2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和91.67%,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恶性病变,普通白光内镜组和窄带成像内镜组的检出率分别为19.33%和30.25%,准确率分别为76.47%和91.60%,灵敏度分别为58.97%和92.3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93%和96.0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异度分别为85.00%和91.2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71%和83.72%,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向下浸润型病变,普通白光内镜组和窄带成像内镜组的检出率分别为13.16%和39.47%,准确率分别为60.53%和86.84%,灵敏度分别为31.25%和93.7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07%和94.74%,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5.56%和78.95%,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均为81.82%。对于向上隆起型病变,普通白光内镜组和窄带成像内镜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2.22%和25.93%,准确率分别为83.95%和93.83%,灵敏度分别为78.26%和91.30%,特异度分别为86.21%和94.8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23%和87.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和96.49%,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对于息肉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和95.00%,囊肿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00%和90.00%,白斑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5.00%和70.00%,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对于乳头状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00%和95.00%,原位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3.33%和88.89%,浸润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66%和93.33%,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对咽喉部肿物黏膜表面IPCL结构形态的观察,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可以发现位于黏膜表层的早期癌和癌前病变。2.对于咽喉部良性病变,两种诊断方式并无显着差异;对于癌前病变及恶性病变,窄带成像内镜较普通白光内镜有明显优势。3.在癌前病变和癌变早期尚未引起病灶明显形态学变化或者为向下浸润型病变时,窄带成像内镜在诊断效果上较普通白光内镜更具有优势;当病灶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或者为向上隆起型病变时,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差异不明显。4.对于咽喉部息肉、囊肿、白斑,两种诊断方式并无显着差异;对于乳头状瘤、原位癌、浸润癌,窄带成像内镜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张琳婧[4](2020)在《喉咳灵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及调控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喉源性咳嗽为耳鼻喉科疾病,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喉源性咳嗽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多不便,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与发病机制成了近些年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认为,喉源性咳嗽的发病可能与过敏、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咽喉反流以及体质下降有关,但多为流行病学及数据研究,尚没有明确客观的指标去验证本病发病机制,且该病现代医学治疗复发率高,疗效不稳定。而治疗上现代医学多以抗生素抗感染、抗反流、镇咳药止咳、抗过敏等治疗方法为主,治疗一段时间后虽可缓解症状,但复发率高,并未取得稳定的疗效。近些年来,关于喉源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课题组根据“少阳主枢”理论利用和解少阳法来论治喉源性咳嗽,方用少阳证代表方小柴胡汤加减,自拟为喉咳灵颗粒,使少阳枢机通畅,气机升降正常,肝肺脏腑功能正常,正气充足而愈。本课题组通过前期临床观察,喉咳灵颗粒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显着,但对于其作用机理及本病发病机制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有研究发现,神经源性炎症在部分慢性咳嗽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喉源性咳嗽主要是因咽喉部炎症或其他因素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导致的咳嗽,所以咽喉部的感觉神经末梢(咳嗽感受器)释放的神经肽或神经递质所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在喉源性咳嗽发病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喉咳灵颗粒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疗效以及喉咳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1.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等临床指标变化,客观评价喉咳灵颗粒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2.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EOS及痰上清液EOS、痰液胃蛋白酶含量、痰上清液TRPV1、SP、CGRP含量变化,探讨喉咳灵颗粒通过调控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作用机制以及喉源性咳嗽发病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受试者按纳入顺序编号,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共66例,组一为治疗组,给予喉咳灵颗粒(中药颗粒剂),组二为对照组,给予模拟安慰剂,两组均服药两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两周对患者临床指标进行评价(视觉模拟量表、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并检测治疗前后其外周血EOS计数、诱导痰上清液TRPV1、SP、CGRP的含量以及痰液胃蛋白酶含量等指标,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6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纳入33例,两组各脱落3例,最终纳入受试者60例。60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1-65周岁之间,其中青中年居多,占比76.7%,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性别比例,女性>男性,女性34例(56.7%),男性26例(43.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2.临床疗效评价(1)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症状评分进行差异性统计,P>0.05,表明两组患者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综合有效率:通过尼莫地平法计算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通过尼莫地平法计算各症状治疗有效率,咽干症状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咽痒症状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50%;咳嗽症状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46.6%;喉部整体症状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50%。各症状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LCQ-MC评分:在评分总分、生理评分、心理评分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相比,治疗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1.3,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小于1.3,因此不具备治疗价值。在社会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均低于1.3,不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3.实验室指标结果(1)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实验室指标进行差异性统计,P>0.05,表明两组患者疗前各实验室指标无统计学差异。(2)外周血EOS计数检测,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略下降,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虽对降低外周血EOS计数有一定疗效,但两组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3)诱导痰上清液TRPV1、SP、CGRP、痰液胃蛋白酶浓度检测,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浓度均下降,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虽对降低痰上清液TRPV1、SP、CGRP、痰液胃蛋白酶浓度均有一定疗效,但疗效相比,治疗组>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喉咳灵颗粒治疗少阳郁热型喉源性咳嗽有明显疗效,主要表现在改善咳嗽症状、降低咽痒、咳嗽、喉部整体症状积分,提高咳嗽患者生命质量等方面。2.喉源性咳嗽的发生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有着密切关系,喉咳灵颗粒治疗喉源性咳嗽起效机制可能是其减少反流物等对咽喉部的刺激,下调TRPV1,减少神经肽(SP、CGRP)释放,从而调控气道神经源性炎症,降低咳嗽发病率。
张荣[5](2020)在《喉结核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22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喉镜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总结得出喉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以期为喉结核的早期鉴别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2例喉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诊断效果。结果:1.临床特征:喉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声音嘶哑,占比81.82%,其次依次为咳嗽(72.73%)、咽喉部疼痛(68.18%)、吞咽困难(31.82%)、呼吸困难(13.64%)、和综合症状(13.64%),综合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发热、盗汗或消瘦。2.电子鼻咽喉镜下表现: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的调查,结果发现喉结核患者所累及的病变部位主要为声带处,共有12例患者的病变部位为声带处,占比54.54%,其次依次为杓区(或披裂)(40.91%)、室带(36.36%)和会厌(31.82%);通过对22例患者喉镜诊断结果的分析,结果发现喉结核患者的喉镜下病变分型以炎症浸润型为主,共有10例患者的病变分型为炎症浸润型,占比45.45%,其次依次为溃疡坏死型(27.27%)、肉芽增殖型(18.18%)和瘢痕狭窄型(9.09%),分型标准参照其他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及患者的临床镜像。3.胸部CT下表现:通过对22例患者的胸部CT检查,影像学结果显示22例喉结核患者中,共有16例的影像学表现为肺结核,诊断符合率为72.73%,说明胸部CT可以有效实现对喉结核的早期筛查,但诊断符合率低,需要联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4.实验室检查结果:22例喉结核患者中有13例痰涂片结果为阳性,诊断符合率为59.09%,痰涂片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着低于病理诊断(P<0.05;22例喉结核患者中共计有16例患者的PPD结果为阳性,诊断符合率为72.73%,PPD试验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病理诊断(P<0.05);22例喉结核患者中共计有14例患者的TP试验结果为阳性,诊断符合率为63.64%,TP试验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病理诊断(P<0.05);22例喉结核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为阳性,诊断符合率为68.18%,痰涂片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着低于病理诊断(P<0.05)。5.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联合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胸部CT、痰涂片、PPD、TP和痰培养的诊断方式(P<0.05),且联合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改善或消失,相关实验室检查阴性,喉镜下溃疡变平,结节消失,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声音嘶哑、咳嗽、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等。患者的病变分型以炎症浸润型为主,通过胸部CT、痰涂片、PPD、TP和痰培养的联合检查,可以在喉结核患者中发挥出较好的诊断价值,为喉结核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但鉴于喉结核的特殊性,临床中仍以病理学诊断作为喉结核的诊断金标准。
张雷[6](2020)在《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并了解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重要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地收集了2015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部病人的既往病例资料。结果:发现耳鼻咽喉病变10847例:1种疾病占比人数为4899人,其中5861人为同时拥有2种及2种以上疾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患者87例。耳鼻咽喉异物者61例,异物产生创面者1例,咽喉部未见异物者9例,1例为异物已进入食道。功能性发音障碍6例,鼻部病变471例,鼻咽病变803例,口腔及口咽病变191例,喉及喉咽病变9169例,气管病变175例。在电子鼻咽喉镜下行手术及活检治疗528例、取异物50例。1408例可疑肿瘤病人占比为12.98%。喉咽及鼻咽病人为9972人,占比为92.26%。结论:电子鼻咽喉镜在我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术前术后的复查、肿瘤病人的筛检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该检查方法安全无创,特异性强,无辐射,有利于我科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为疾病的三早预防提供了帮助。
周洪波[7](2019)在《针刺治疗痰湿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此次研究主要通过针刺对痰湿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观察患者试验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SaO2(%)、ESS嗜睡量表、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初步探讨针刺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试验组)36例,等待治疗组(对照组)36例。先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等),运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对入组的两组患者进行同样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2天,共4个疗程;对照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等待治疗。4周后,观察试验前后AHI、最低SaO2(%)、ESS嗜睡量表、中医证候积分等相关指标变化,以初步观察针刺治疗OSAS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在试验过程中,共脱落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69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16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基线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病程等基本资料上处于同一水平,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3、组内对比:试验组针刺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AHI、最低SaO2(%)、ESS量表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针刺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胸闷不适、大便黏腻症状缓解不明显,针刺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AHI、最低SaO2(%)等未见明显改善,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ESS嗜睡量表试验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对比:试验组针刺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AHI、最低SaO2(%)、ESS量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有效率对比:试验组治疗后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36%;对照组无治愈及显效患者,但有效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22.86%。6、安全性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试验前后安全指标(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能有效降低AHI、ESS值,提高最低SaO2(%),改善痰湿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后续研究。
袁阳,李古月,杨长亮,乐建新,杨岳斌,黄鹏,陈睿尧[8](2019)在《耳鼻咽喉结核11例误诊的体会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并结合具体病例对耳鼻咽喉结核误诊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为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11例耳鼻咽喉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作一复习。结果耳鼻咽喉结核发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结论重视病史收集,仔细全面查体,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以防误诊和漏诊。
楼巧勤[9](2019)在《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影像和支气管镜下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一般临床特点、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分析各因素与不同病理类型的分布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影像和支气管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选取同时期相同数量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病例(剔除年龄小于18岁、临床资料不完整、基础有免疫缺陷或严重凝血障碍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研究入选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均经支气管镜病理确诊。患者年龄20~80岁,平均48.7±17.8岁;其中男性患者14例(40%),女性患者21例(60%),男女比例2:3。就诊前病程65.35±19.55d;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25例(71.4%),部分伴发热;合并肺结核患者26例(74.3%)。肺结核组患者35例,均经痰液结核杆菌检查确诊。患者年龄24~81岁,平均49.6±16.9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42.9%),女性患者20例(57.1%),男女比例3:4。就诊前病程73.72±15.85d;临床表现仍主要为:咳嗽、咳痰28例(80%),部分伴发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临床症状中咳嗽、咳痰、胸痛、胸闷或活动后气急、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或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无临床表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的发热、咯血、咽喉部异物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支气管结核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均有阳性病变(初诊局部感染13例,疑诊肺结核8例,疑诊支气管异物或狭窄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6例);支气管镜下改变:炎症浸润型10例(29%),溃疡坏死型14例(40%),肉芽增殖型8例(23%),瘢痕狭窄型3例(9%)。肺结核组影像学检查初诊局部感染14例,疑诊肺结核16例,肺部占位性病变5例,感染性改变、肺部占位性病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的结核样改变、支气管异物或狭窄,部分伴阻塞性改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症状与单纯肺结核患者对比,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发热、咯血症状更不典型,部分病人可以咽喉部异物感为起病表现。从影像学表现而言,支气管狭窄则是支气管内膜结核相对特征性的改变,尤其是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右肺中叶支气管是影像学较为好发部位。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中青年高发,女性多于男性,多同时合并肺结核,支气管镜下改变以溃疡坏死型最为常见。
张初琴,伊松,陈波蓓,刘学军,南奔宇,黄赛瑜,高金健[10](2013)在《咽喉部多发性顽固性溃疡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咽喉部多发性、顽固性溃疡的病因及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共计47例以咽喉部溃疡为特征的病例,通过专科、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等各种检查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诊断为咽喉结核为48.93%、白色念珠菌感染为17.02%、梅毒14.89%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为4.26%。结论对咽喉部多发性、顽固性溃疡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避免误诊。医务工作人员需警惕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
二、咽喉部结核48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咽喉部结核4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78例肺结核合并喉结核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方法 |
结 果 |
一、临床症状 |
二、电子支气管镜下喉结核病灶分布 |
三、电子支气管镜下喉结核病变特点: |
四、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情况 |
五、误诊情况分析 |
六、治疗结果 |
讨 论 |
(3)窄带成像内镜在咽喉部肿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器材 |
1.3 实验方法 |
1.4 NBI诊断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
2.2 良性病变、癌前病变、恶性病变中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 |
2.3 向下浸润型、向上隆起型病变中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 |
2.4 咽喉部肿物各临床类型的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喉镜的发展简史及常用喉镜简介 |
3.2 电子喉镜检查及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在咽喉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
3.3 电子喉镜检查及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在向下浸润型、向上隆起型病变中的应用 |
3.4 电子喉镜检查及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在咽喉部各肿物诊断中的应用 |
3.5 电子喉镜检查及窄带成像内镜检查未来发展趋势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 咽喉部非恶性病变 |
2. 咽喉部恶性病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文情况 |
(4)喉咳灵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及调控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综述 |
1. 古代文献对喉源性咳嗽的认识 |
2. 现代中医学对喉源性咳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综述 |
1. 研究现状 |
2. 喉源性咳嗽解剖学基础 |
3. 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本病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
3. 病例分组及研究方案 |
3.1 分组方法 |
3.2 实施方法 |
3.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及关键技术 |
4.1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4.2 实验室指标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 |
6.1 临床观察结果 |
6.2 实验室结果 |
7.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喉结核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2.1 胸部CT |
1.2.2 实验室检查 |
1.2.3 电子鼻咽喉镜及病理检查 |
1.3 判定标准 |
1.3.1 喉镜下病变分型标准 |
1.3.2 实验室检查判定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症状及喉镜检查 |
2.3 影像学检查结果 |
2.4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5 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分析 |
2.6 治疗结果 |
3 讨论 |
3.1 喉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 |
3.2 喉结核的临床表现 |
3.3 喉结核的病变部位 |
3.4 喉结核的喉镜下诊断 |
3.5 喉结核的胸部CT |
3.6 喉结核的实验室诊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喉结核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电子喉镜检查的适应症 |
1.2 电子喉镜检查的禁忌症 |
1.3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4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内容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术前准备 |
3.质量控制 |
4.统计分析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针刺治疗痰湿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类型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方法的选择 |
3.4 盲法的设计与实施 |
3.5 对照选择 |
3.6 技术路线图 |
3.7 临床研究方案 |
3.8 观察指标 |
3.9 疗效判定标准 |
3.10 安全性评价 |
3.11 数据处理 |
3.12 研究质量控制 |
3.13 伦理学审查 |
4 研究结果 |
4.1 课题完成情况 |
4.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4.3 疗效性指标比较 |
4.4 总体疗效分析 |
4.5 安全性比较 |
5 讨论 |
5.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5.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5.3 本研究设计方案的确定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附表 |
附表1《Epworth嗜睡程度评价表》 |
附表2 中医症候积分评分表 |
附表3 PSM监测评分量表 |
附录三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耳鼻咽喉结核11例误诊的体会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疗效评定标准 |
结果 |
讨论 |
1耳鼻咽喉结核易误诊原因 |
2耳鼻咽喉结核诊断 |
3耳鼻咽喉结核及颈淋巴结核临床表现 |
3.1耳结核 |
3.2鼻结核 |
3.3鼻咽结核 |
3.4扁挑体结核 |
3.5口咽结核 |
3.6喉结核 |
3.7颈淋巴结结核则和恶性淋巴瘤、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慢性淋巴结炎、鳃裂囊肿等疾病相鉴别。 |
4治疗 |
结论 |
(9)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影像和支气管镜下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经支气管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 |
3.2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
3.3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支气管镜下所见发病部位 |
3.4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支气管镜下表现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咽喉部多发性顽固性溃疡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咽喉部结核48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01)
- [2]78例肺结核合并喉结核临床分析[J]. 程超,尤青海,吕莉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21(02)
- [3]窄带成像内镜在咽喉部肿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王咪. 延安大学, 2020(12)
- [4]喉咳灵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及调控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探讨[D]. 张琳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喉结核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的研究[D]. 张荣.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 张雷.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针刺治疗痰湿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洪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耳鼻咽喉结核11例误诊的体会并文献复习[J]. 袁阳,李古月,杨长亮,乐建新,杨岳斌,黄鹏,陈睿尧.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02)
- [9]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影像和支气管镜下表现[D]. 楼巧勤. 浙江大学, 2019(03)
- [10]咽喉部多发性顽固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 张初琴,伊松,陈波蓓,刘学军,南奔宇,黄赛瑜,高金健.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