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惠普推出第三代磁带机(论文文献综述)
柳强[1](2018)在《下一代托卡马克实验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卡马克是研究磁约束聚变的复杂大型实验装置,由众多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其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实验数据,研究人员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实现理论验证和进一步的实验改进。随着托卡马克实验向长脉冲发展和数据采集技术日益提高,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增长地越来越快。对于海量的实验数据,不仅要求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快速保存,还要能够给科研人员提供高效的数据查找与访问功能。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背景,对J-TEXT数据存储与采集系统进行了改进,在MDSplus数据管理、备份、D-TACQ采集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设计与优化,并研发出了针对未来长脉冲实验海量数据的J-TEXT云存储数据库(J-TEXT Cloud Database,以下简称JCDB)。本研究首先设计并开发了MDSplus数据管理系统,针对MDSPlus管理功能过于简单的问题,实现了数据的批量管理,并提供高效的查询手段。该系统通过MDSplus与SQL Server的结合使用,能够把MDSplus的所有元数据直接导入到SQL Server中。在此基础上,开发了JTEXT-Traverser软件,使数据以图形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便于用户处理,并能将处理结果同步到MDSplus和SQL Server中。除此之外,在网络改造的基础上,利用Rsync开源软件实现了数据的增量备份,克服了原有以磁带机为基础的备份系统容量小,备份、恢复时间长的缺点。同时,实验过程中发现DTACQ采集设备在复杂实验环境中数据容易上传失败。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开发了DTACQ运行支撑软件,实现了对J-TEXT所有D-TACQ的状态监控、数据检测、发现问题、自动重传的一套功能,提高了采集卡的可用性。对于未来长脉冲聚变实验中存储系统面临的持续海量数据写入的挑战,本研究创新的采用分布式集群数据库技术进行应对。本文深入研究了现代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设计了针对大型科学实验装置的数据存储管理系统JCDB。提出了数据分离成元数据和科学数据的思路,并率先给出了基于MongoDB的元数据管理方案,此方案是ITERDB计划采用技术的实际应用实现。通过数据模型、接口、插件等设计,实现了元数据的高效管理、访问,使系统可以灵活、模块化的添加和删除功能。针对科学数据,本研究设计了相应的存储引擎,通过迭代改进的方法,对存储引擎进行不断优化,最终给出了基于索引的CassandraIndex模型。它在4节点集群测试中,读写性能分别达到了337MB/s和280MB/s,并通过与GlusterFS和MDSplus对比,验证了基于NoSQL数据库存储引擎的巨大潜力,和为长脉冲聚变实验提供存储管理服务的可能性,为CFETR的存储管理设计提供参考。最后针对集群部署困难的问题,给出了集群的自动化部署方案,实现了MongoDB集群和Cassandra集群的自动化部署。
朱浩然[2](2014)在《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高速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速工业相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机的分辨率和帧率也显着提升,由此带来的数据量的激增使得对高速相机和图像采集卡之间的图像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海量数据的实时存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研究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高速图像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Camera Link接口因为其传输速度高,传输距离长,成本低等优点成为了目前高速相机采用的最主要的接口标准之一,它的出现使得相机图像数据输出和采集卡数据采集之间的速度得到匹配。本论文的选题正是基于Camera Link接口设计一套高速图像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本文首先详细说明了Camera Link接口的传输协议内容,该接口可以高速传输数据的原理以及在Camera Link接口标准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低压差分信号(LVD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其他几种常用相机接口进行对比,说明了Camera Link接口的技术优点和实用性。同时还对Camera Link接口的长线传输应用中的误码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测试方法。然后,以FPGA作为主控制芯片,设计了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高速图像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的硬件逻辑程序,主要包括相机控制模块、数据接收模块、缓存控制模块以及硬盘控制模块的详细逻辑设计,同时通过仿真验证了逻辑的正确性。最后,根据设计的硬件逻辑完成对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Camera Link接口电路、缓存电路、串口通信电路以及FPGA配置电路等。还有各部分器件的选择及详细参数。为工程实现打下基础。
金辉[3](2014)在《地震勘探数据的格式及储存介质的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也和其它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类似,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电子工业、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最精密、最关键的装备,它是集当代最先进技术(如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通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面对当前紧张的能源局势,国内石油勘探行业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在现有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高分辨率、大道数、大面积的勘探任务随之而来。当地震勘探的根本方式没有改变、地震仪又已经相当成熟、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地震勘探仪器的情况下,通过对地震勘探数据的格式和储存介质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为误操作情况下对被改变了数据格式的文件以及丢失的数据进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对需要把不同的地震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提供理论基础;对生产单位和个人在发生可控事故时降低经济损失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通过对地震勘探仪器发展史的研究系统地了解地震仪器的发展过程,对地震勘探仪器器进行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大庆油田勘探仪器的研究了解大庆油田的发展史,详细地介绍大庆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地震仪器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地震数据格式的分析认识特别是地震数据的头段内容,以便在数据格式发生变化时能及时修复;分析出地震数据不同格式之间的差异,使其能通过地震勘探仪器本身进行相互转换。通过研究采集过程中地震数据的临时存储以及最终存储介质,为地震数据的保存做好双保险。
sulan,胡杨一,老巢,低调的山,Keynes,王歆强,王俊渊[4](2012)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追忆数码经典》文中研究指明青涩的时光总在时间的磨砺中逐渐远去,我们每天都在不可抗拒地成长。虽不至历经沧桑,却也都身经世故。闲暇时,不经意间翻开尘封的相册,会发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记忆中都有一段那些共有的片段,便会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
鄢显俊[5](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黄河[6](2010)在《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邮政信息网是四川邮政的基础业务生产网,承担着全省邮政金融类、速递物流类、邮务及电子商务类和经营管理类四大邮政业务板块的信息存储、传输、处理。四川邮政信息网从1998年开始建设,最初只有电子汇兑等少数的几个业务。随着近年来四川省邮政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应用系统及网络系统的规模不断加大,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中间件的数量和类型也不断增多,信息网系统越来越复杂,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及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紧密,对信息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加强信息网运行维护质量、提高运行维护效率,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网资源做好邮政业务的支撑与发展是各级信息技术部门近年来高度重视和研究的课题。ITIL是一系列的概念,是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是目前IT运维管理的主要标准和发展方向。ITIL核心包括IT服务支持管理与IT服务提供管理。基于ITIL理念,特别是工T服务支持管理理念,建设一套信息网运行维护信息化的平台,可以整合信息网运维资源,提高运维工作效率,从而保障邮政信息网IT系统稳定、高效和安全的运行,保证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文针对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行维护工作中提出的各种需求,对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该系统是一个基于ITIL理念的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系统,是在梳理现有运维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根据ITIL理念,设计IT服务支持管理各模块流程,实现四川邮政信息网运维的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闭环流程,初步构架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知识库,对事件及故障进行流程化处理并将屡次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进行统一管理,以保证运维故障的发生“事前有监控,事后有响应”,将运维模式由被动的支持转为主动式服务。该系统的设计遵循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的原则。本文重点分析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的需求,设计系统总体构架,详细设计机构人员管理、变更管理等基础功能模块。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完成了运维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2.完成了运维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的物理架构、网络构架、系统的逻辑架构及系统的安全性设计。3.完成了对机构人员管理、变更管理模块等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许达[7](2010)在《航空器部件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文中认为航空器部件,是指除航空器机体以外的任何装于或者准备装于航空器的部件,包括整台动力装置、螺旋桨和任何正常、应急设备等。维修,是指对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或者民用航空器部件(以下简称航空器部件)所进行的任何检测、修理、排故、定期检修、翻修和改装工作。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的制造厂家的保修或者因设计制造原因的索赔修理不属于本规定所称维修的范围。现在大多数航空器部件的管理模式基本上仍沿用人工的管理模式,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装备分布范围越来越广,维修工作的复杂性越来越大,对维修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武器的迅速发展,对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维修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维修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航空器装备维修管理的需要。需要建立以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等信息处理方式的信息化装备维修。因此,为了提高维修质量,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维修工作,建立航空器部件的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则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目前机载设备维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比对、分析,提出了将具体的维修管理流程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以现代维修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研究了其在维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模式,并结合当前维修管理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发出符合一般航空器部件维修企业发展现状的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成功研制为大多数相关单位的维修管理流程做好了必要的探索工作,它通过设备使用和维修保障数据分析为装备管理决策以及装备性能评估和设计改进提供支持等,给出的维修管理整体框架对今后深入研究维修管理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提高维修效率、维修质量和将维修管理工作进一步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王敏[8](2009)在《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在新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国家和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当前,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技术创新加速、竞争激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成功的组织需要既能够有效运作当前的事业,又能够主动适应明天需要的特征(Duncan,1976)。Christensen(1997)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路径创新。首先是维持性创新,在现有市场上使得现有产品或服务更好、更快或者更便宜。虽然这些提升可能是困难或者是昂贵的,他们是在已知路径中应用现有的一系列能力和流程。第二种创新路径是通过不连续的变化,可能是通过技术上能力颠覆或者商业模式的颠覆。这些提高需要不同于企业现有的能力或技能,这种创新通常是颠覆现有市场,这种创新路径我们称之为颠覆性创新。如今战略管理、组织变化和组织学习等领域都逐渐开始探讨企业在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活动之间平衡的必要。企业应该寻求同时实施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二元创新管理方式。而正确的颠覆性创新探索和维持性创新开发组合是复杂,且难以去说清。企业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去发展自己的组织二元性,以及二元性是如何影响组织的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绩效?企业如何同时开展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二元性组织是如何管理的?现有的研究没有对这些问题给予明确解答,也很少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从而这些问题成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主要对当前国内外颠覆性创新理论和二元组织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其中颠覆新性创新理论的综述按照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从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特征、颠覆性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管理研究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不同学者的观点及其异同。二元组织理论综述主要包括:二元组织的理论背景、概念和定义、以及二元组织如何解决创新的悖论。同时本文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2、研究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性,以及企业内外部中组织二元性的动因。从案例和现有理论出发,研究企业能力陷阱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归纳总结影响组织二元性的动因,并把组织二元性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二元性如何影响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绩效,并提出相应的假设。认为外部环境动态性和企业跨部门协调是影响组织二元性的两个因素,而企业经理感知的机会和威胁调节了影响程度的大小。3、对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理论研究和假设,实证过程分为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探讨以及辨析几个经典过程,其中问卷设计主要参考以往文献的相关指标量,样本选择的是基于上海和北京两家培训公司的企业数据库,并经过相应的信效度分析,对于收集回来的数据采用的是多元回归分析,然后对产生的结果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跨部门协调都影响了组织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但是对于探索能力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经理感知机会的情况下,影响程度就会加强,企业会更加投入加强探索能力的建设;最后企业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交互对于颠覆性创新绩效和维持性创新绩效的提高程度超过单一发展探索能力或者开发能力。4、分别从技术和商业模式角度,研究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开展路径。从技术发展曲线出发,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管理,以及技术颠覆点的搜索和技术扫描的管理,特别探讨了颠覆点的确定和搜索。接着从价值链出发,研究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商业模式的管理,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的,重点结合具体案例研究了商业颠覆性创新模式的选择。最后总结了二元组织创新的路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5、结合动态能力和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二元组织的创新管理框架。本文在动态能力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的压力作用,领导者的战略导向作用,以及动态能力如何在二元创新中发挥作用。学习是动态能力和创新的基础,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二元组织动态学习机制。并以三星电子DRAM为了说明二元组织是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加强企业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最后提出扩展性的二元组织结构,研究了企业如何通过部门协同管理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部门。6、以我国电气行业作为背景,本章研究了国际性大企业ABB和新兴的民营企业正泰的创新成长案例。结合本文研究的结论,从在位者角度研究ABB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灵活性,加强自己的探索能力,以获取持续的成长。相对的,从颠覆者的角度,研究正泰集团通过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有效结合,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的有机建立,动态学习机制的建立,逐渐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从实践的角度为企业的二元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证和启示。通过对企业二元创新的理论和实证,本文认为企业可以直接从开展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流程中受益无穷。企业必须思考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可以创造一个能够进行相异性思考、破坏性创造的“地方”,以及它们应该如何接受并容许企业中新旧观念之间产生竞争。此外,企业必须决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让颠覆的力量开始发生作用。对企业和管理者而言,他们的挑战包括:对新的观念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且决不过早排斥现有的观念;保持对于改变的偏倚,而非倾向保持现状;以他们周遭环境的速度及规模来从事改变。本文的成果有利于企业从更深层的视角去理解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并为企业的实践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实证的基础。与现有的颠覆性创新和二元组织理论的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构建了一个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完整的管理框架。首次将二元组织和颠覆性创新管理综合在一起,将二元组织创新作为一种战略工具引入企业理论之中,并将博弈论、统计分析、资源观、价值链等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具体研究中,丰富了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当前对二元组织创新的研究分散在技术管理、企业战略、产业发展等各个学科领域,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造成进一步研究的不便。本文首先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整理,在前人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维持性创新、二元组织等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二元组织创新的动因、创新路经、管理等。此外,现有的颠覆性创新和二元组织研究偏重于经验的归纳总结,定性较多,定量较少,缺乏系统的刻画与分析。本文将数理统计、田野调查、多元回归等定量研究方法引入二元组织创新研究之中,深化了研究层次,丰富了理论工具。2、首次提出动因——二元组织能力——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把二元组织的建立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了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并且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寻求二元组织和绩效的相关性,以及组织内外寻求二元组织的动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二元性促进了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绩效,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企业跨部门协调是组织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提升的主要动因,而管理者的感知的机会或者威胁调节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3、首次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同时探讨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路径的管理。现有的颠覆性创新管理都是偏重于技术路径的探讨,而忽略了商业模式的研究。本文分别从技术S-曲线和价值链角度探讨,企业对于技术上颠覆点的搜寻和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的选择。创新性的提出了二元组织创新的路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4、多角度研究二元组织的创新管理。动态能力理论将焦点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强调以开拓性动力克服企业的刚性,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开拓性动力通过促进创新和创造新的规则与能力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长期基础。本文就结合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二元组织创新的综合管理框架。并重点研究二元组织的学习机制,组织机构的模式,以及二元组织中的部门协同战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工具。
冰原[9](2005)在《低端磁带开始格式大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低端磁带机市场前景看好的时候,原本作为开放格式在低端磁带市场称雄的DDS/DAT却已经进入了其生命周期的晚期,众多分析机构都认为DDS/DAT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
马天蔚[10](2005)在《让磁带重焕生机——参观惠普英国布里斯托实验室有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惠普推出第三代磁带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惠普推出第三代磁带机(论文提纲范文)
(1)下一代托卡马克实验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MDSPLUS介绍 |
1.3 国内外聚变采集存储系统介绍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J-TEXT实验数据存储与采集系统改进 |
2.1 MDSPLUS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
2.2 数据备份系统 |
2.3 D-TACQ采集程序升级 |
2.4 本章小结 |
3 J-TEXT云存储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 |
3.1 J-TEXT云存储研究背景 |
3.2 NOSQL数据库概述 |
3.3 JCDB框架设计 |
3.4 JCDB分层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JCDB管理与访问设计 |
4.1 JCDB数据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4.2 数据的管理 |
4.3 权限的管理 |
4.4 接口设计与实现 |
4.5 插件设计与实现 |
4.6 系统测试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JCDB存储引擎设计 |
5.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5.2 第一代MONGODB存储引擎 |
5.3 第二代CASSANDRA存储引擎 |
5.4 第三代CASSANDRAINDEX存储引擎 |
5.5 本章小结 |
6 集群的自动化部署 |
6.1 虚拟化技术 |
6.2 自动化部署的实现 |
6.3 DOCKER在聚变实验中的适用场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高速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高速相机发展现状分析 |
1.2.2 相机接口发展现状分析 |
1.2.3 高速存储技术现状分析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CAMERA LINK 接口技术原理 |
2.1 CHANNEL LINK 接口及低压差分信号技术 |
2.1.1 低压差分信号技术 |
2.1.2 低压差分信号技术的优点 |
2.1.3 CHANNEL LINK 接口 |
2.2 CAMERA LINK 接口原理 |
2.2.1 CAMERA LINK 基本结构 |
2.2.2 CAMERA LINK 接口相机信号 |
2.2.3 CAMERA LINK 接口的连接 |
2.2.4 CAMERA LINK 接口的芯片组 |
2.3 CAMERA LINK 接口的长线传输 |
2.3.1 SERDES 系统简介 |
2.3.2 CAMERA LINK 接口抖动分析 |
2.3.3 眼图 |
2.3.4 CAMERA LINK 接口在传输线上时的抖动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MERA LINK 接口的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的功能设计 |
3.1 硬件逻辑顶层设计 |
3.2 相机控制模块 |
3.2.1 异步串行通信介绍 |
3.2.2 相机控制模块设计 |
3.2.3 相机控制模块验证 |
3.3 数据接收模块 |
3.3.1 相机数据时序介绍 |
3.3.2 数据接收模块设计 |
3.3.3 数据接收模块仿真 |
3.4 缓存控制模块 |
3.4.1 DDR2 SDRAM 芯片读写时序 |
3.4.2 缓存芯片控制器设计 |
3.4.3 缓存芯片控制的仿真 |
3.5 硬盘控制模块 |
3.5.1 SATA 协议简介 |
3.5.2 硬盘控制模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CAMERA LINK 接口的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
4.1 系统的基本组成 |
4.2 CAMERA LINK 接口电路 |
4.3 缓存电路 |
4.4 串口通信电路 |
4.5 硬盘的选择 |
4.6 FPGA 选型及外围电路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地震勘探数据的格式及储存介质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史 |
2.1 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史 |
2.1.1 第一代:模拟光点记录仪 |
2.1.2 第二代:模拟磁带记录地震仪 |
2.1.3 第三代: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 |
2.2 遥测地震仪 |
2.2.1 遥测地震仪的几项关键技术 |
2.2.2 遥测地震仪的优越性 |
2.3 大庆油田地震勘探仪器发展历程 |
2.4 408UL 和 428XL 地震勘探仪 |
2.4.1 408UL 工作原理简介 |
2.4.2 428XL 地震采集系统 |
第三章 地震数据格式 |
3.1 SEG-D 格式 |
3.1.1 SEG-D 各版本的特点 |
3.1.2 SEG-D 格式磁带结构分析 |
3.2 SEG-Y 数据格式 |
3.3 道块数据格式 |
3.4 利用文件拷贝实现数据格式转换 |
3.4.1 实现数据格式转换的具体步骤 |
第四章 地震勘探采集数据资料的储存介质 |
4.1 地震勘探常用磁带机 |
4.2 IBM-3592 磁带机的冗余路径接管功能 |
4.2.1 冗余路径设置 |
4.3 NAS |
4.3.1 NAS 分类 |
4.3.2 NAS 备份的特点 |
4.3.3 NAS 在 428XL 地震勘探仪上的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5)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任务 |
1.2.1 课题内容 |
1.2.2 本人承担任务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四川省邮政信息网现状 |
2.1.1 应用系统现状 |
2.1.2 基础网络现状 |
2.2 四川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现状 |
2.2.1 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组织结构 |
2.2.2 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人员及分工 |
2.2.3 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现状分析 |
2.3 运维管理系统的发展 |
2.3.1 第一代运维管理系统 |
2.3.2 第二代运维管理系统 |
2.3.3 第三代运维管理系统 |
2.3.4 小结 |
2.4 运维管理系统开发目标与原则 |
2.4.1 运维管理系统开发目标 |
2.4.2 运维管理系统开发原则 |
2.5 运维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
2.5.1 全过程动态运维管理 |
2.5.2 分级管理及门户展现定制 |
2.5.3 直观灵活的统计及趋势分析 |
2.5.4 数据保存时间及历史数据 |
2.5.5 可定制用户界面 |
2.6 运维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
2.6.1 运维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相互关系 |
2.6.2 机构人员管理需求分析 |
2.6.3 事件管理需求分析 |
2.6.4 问题管理需求分析 |
2.6.5 变更管理需求分析 |
2.6.6 配置管理需求分析 |
2.6.7 信息发布管理需求分析 |
2.6.8 知识库需求分析 |
2.6.9 报表功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总体设计原则 |
3.2 运维管理系统构架分析设计 |
3.2.1 业务处理及数据存储架构分析设计 |
3.2.2 运维管理系统应用构架设计 |
3.2.3 运维管理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3.3 运维管理系统安全性设计 |
3.3.1 安全性设计原则 |
3.3.2 操作系统安全性设计 |
3.3.3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
3.3.4 应用安全策略 |
3.3.5 系统备份策略 |
3.3.6 客户端防病毒 |
3.4 运维管理系统硬件基础构架设计 |
3.4.1 运维管理系统服务器设计 |
3.4.2 运维管理系统存储设计 |
3.5 运维管理系统应用结构设计 |
3.5.1 软件功能结构 |
3.5.2 软件层次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维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4.1 模块设计原则 |
4.2 机构人员管理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流图 |
4.2.2 数据分析 |
4.2.3 数据列表 |
4.2.4 逻辑图 |
4.2.5 设计要点描述 |
4.3 变更管理模块设计 |
4.3.1 变更管理流程设计 |
4.3.2 变更管理模块应用设计 |
4.3.3 变更管理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航空器部件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提出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化论述 |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 |
2.4 管理信息系统的划分 |
2.5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和原则 |
2.6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2.7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
2.8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空器部件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 |
3.1 航空器部件的维修管理过程 |
3.2 系统设计目标 |
3.3 系统功能架构 |
3.4 SQL Server数据库的设计与构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系统开发方案 |
4.2 维修管理系统简介 |
4.3 系统测试 |
4.4 系统特点和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环境的动态性使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
1.1.2 企业创新战略的改变 |
1.1.3 中国企业需要实现跨越发展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主要的内容结构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主要的内容结构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2.1.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 |
2.1.2 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特征 |
2.1.3 颠覆性创新的最新研究进展 |
2.1.4 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管理:相关文献的见解 |
2.2 二元组织研究综述 |
2.2.1 二元组织的理论背景 |
2.2.2 二元组织的概念和定义 |
2.2.3 二元组织创新的悖论解决 |
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
2.3.1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有待扩展和深化 |
2.3.2 国内研究的不足 |
2.3.3 颠覆性创新的开展和管理尚不明晰 |
2.4 本研究的概念定义和研究对象 |
第三章 二元组织动因及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
3.1 创新失衡的两个症状 |
3.1.1 从通用的衰落看——成功综合症 |
3.1.2 过度的颠覆 |
3.2 组织能力陷阱的成因 |
3.2.1 组织能力陷阱的概念 |
3.2.2 能力陷阱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
3.3 动因——二元组织能力——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绩效研究模型 |
3.3.1 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动因的现有研究 |
3.3.2 动因——二元组织能力——创新绩效范式的研究范式 |
3.4 组织二元性的动因 |
3.4.1 创新动因的研究 |
3.4.2 外部环境的竞争性和动态性 |
3.4.3 跨职能部门协调 |
3.4.4 管理者的调节作用——感知的机会和威胁 |
3.5 能力开发和探索对于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元组织的动因以及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择 |
4.1.2 问卷设计 |
4.1.3 数据收集程序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
4.2.1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3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2 信度分析 |
4.4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与分析 |
4.4.1 环境动态性和市场导向对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影响 |
4.4.2 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对于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绩效 |
4.4.3 假设的验证和结果解释 |
4.5 实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
4.5.1 理论贡献 |
4.5.2 对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元组织创新开展路径选择研究 |
5.1 技术层面的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路径选择 |
5.1.1 基于技术生命曲线的三阶段二元创新管理 |
5.1.2 二元组织创新中技术扫描的管理 |
5.1.3 技术突破点和颠覆性创新技术的识别 |
5.2 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 |
5.2.1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 |
5.2.2 基于价值链的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 |
5.2.3 二元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 |
5.2.4 基于案例的三种商业颠覆性创新模式研究 |
5.3 二元创新路径选择 |
5.3.1 差异化和一致性的思维 |
5.3.2 二元组织创新的开展路径 |
5.3.3 二元创新的实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元组织创新的管理研究 |
6.1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进展 |
6.1.1 动态能力出现背景 |
6.1.2 动态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
6.1.3 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及演化研究 |
6.2 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二元性创新管理框架 |
6.2.1 外部环境的压力作用 |
6.2.2 领导者的作用和战略 |
6.2.3 动态能力和创新二元性 |
6.3 二元组织动态学习机制研究 |
6.3.1 组织间和组织内的动态学习机制 |
6.3.2 企业跨层次学习动态性 |
6.3.3 以三星电子 DRAM 组织学习为例 |
6.4 二元组织的结构 |
6.4.1 组织结构的二元性 |
6.4.2 二元组织模式的表现形式 |
6.4.3 扩展型二元组织结构 |
6.5 颠覆新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部门协同管理研究 |
6.5.1 颠覆性部门和维持性部门的特性和比较 |
6.5.2 颠覆性和维持性部门的协同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我国电气行业的在位者和颠覆者 |
7.1 我国电气行业的演变和发展 |
7.1.1 我国电气行业的颠覆路程 |
7.1.2 电气行业市场现况:中国电气化进程提速 |
7.1.3 我国电气行业企业现况 |
7.2 在位者ABB 的蜕变和发展 |
7.2.1 ABB 的背景 |
7.2.2 ABB 的变革——探索能力的加强 |
7.2.3 产品线的优化和维持性创新 |
7.2.4 ABB 的中长期颠覆性成长规划 |
7.3 正泰集团的创新发展之路 |
7.3.1 正泰集团二元创新的管理 |
7.3.2 正泰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建立 |
7.3.3 正泰集团动态学习机制的建立 |
7.3.4 正泰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9)低端磁带开始格式大战(论文提纲范文)
争夺话语权 |
DDS开放性是优势 |
DLT-V4性能更优 |
中低端磁带机向AIT靠拢 |
VXA目标是DDS |
小结 |
四、惠普推出第三代磁带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下一代托卡马克实验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研究[D]. 柳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2]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高速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D]. 朱浩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3]地震勘探数据的格式及储存介质的分析与研究[D]. 金辉.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4]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追忆数码经典[J]. sulan,胡杨一,老巢,低调的山,Keynes,王歆强,王俊渊. 移动信息, 2012(03)
- [5]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6]四川省邮政信息网运维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黄河.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7]航空器部件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D]. 许达.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5)
- [8]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D]. 王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9]低端磁带开始格式大战[J]. 冰原. 每周电脑报, 2005(41)
- [10]让磁带重焕生机——参观惠普英国布里斯托实验室有感[J]. 马天蔚. 每周电脑报,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