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锁成,李宇,厉静文,夏冰[1](2021)在《中国大冰雪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冰雪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冰雪旅游迅猛发展,已成为北方地区冬季旅游的新兴动力产业。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冰雪旅游研究进展,基于中国目前冰雪旅游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冰雪供给产业链短小,效益低下,对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弱小的现状,针对冰雪旅游研究的不足,从大冰雪资源、大冰雪消费、大冰雪产业、大区域布局、大系统协调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大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提出发挥多要素综合驱动、广泛联动的冰雪旅游对冰雪体育竞赛表演、冰雪文化创意、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教育培训、冰雪休闲娱乐等核心主导产业和相关辅助产业的联动作用,通过产业间广泛的经济技术联系和前向、后向、横向的联动,以及产业和区域间投入产出效应,构建大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培育大冰雪旅游全产业链,构建大冰雪旅游产品体系,塑造特色冰雪文化品牌,促进大冰雪旅游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大冰雪旅游消费需求,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冰雪旅游的内涵及外延,可为中国冰雪旅游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徐晟辉[2](2021)在《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制及其提升策略》文中提出近年来,上海市体育旅游业发展日益繁荣,同时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许多挑战。因此,要对上海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做出系统全面的把握和预测,就需要对其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分析。针对目前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领域普遍存在的“绝对概念”和“静态视角”,尝试将生态位理论引入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当中,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位重叠理论,对上海市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识别;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对上海市体育旅游发展动力和发展阶段进行评估,并提出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结论如下:(1)生态位理论在理论上适用于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绝对概念和静态视角问题,但在实证研究中由于识别目的地特定市场较困难,因此在实证应用中存在一定困难。(2)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生态位在长三角地区处于优势地位,但优势不明显,也不全面。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优势地位依赖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出色的城市知名度,在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文化方面的表现则差强人意。上海市的体育旅游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身发展的不协调,而不是同周边地区的恶性竞争。(3)为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四点建议:加强整体经济规划,促进体育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加强体旅宣传,缓解文化堕距、完善项目类型,促进体育旅游项目多样化、创建上海都市体育旅游品牌。
弓璐[3](2021)在《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1980年-2019年间发表于CNKI(中国知网)中的269篇关于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的文献为分析对象,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V和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挖掘。从年发文情况、高产作者、作者合作、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对相应的知识图谱解读旨在厘清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各个发展阶段,以期在后来的学者们对该选题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深入该领域研究的认识,找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对推动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1)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整体经历了起步阶段(1980年-2002年)、上升发展阶段(2002年-2009年)和波动发展阶段(2009年-2019年)。但总的来说,该领域的研究在学术成果上数量较少,在发展进程上较为缓慢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2)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的核心作者以学术团队为主,首先是刘定一、宿继光、石晓峰为首的合作规模最大的团队,统计得到共发文数量为40篇。其次曲葆青、孟明亮以及何玲组成的3人团队共发文数量为12篇,除此之外郭海英与刘晖、郝建峰与王静等之间也存在合作关系。但各学术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较少,亟待加强。(3)从关键词图谱可以直观地看出,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主要是从传统民族体育、武术科学、晋商、整合、体育旅游、威风锣鼓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说明了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山西省民族传统武术以及民族文化内涵展开,并且在传承以及整合发展方面也有较多的关注度,目前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内涵与传承、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是主要研究热点。(4)随着山西省委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快速出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保护与传承、传统体育与文化深度融合、体育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结合、体育旅游模式的创新研究等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
李叶舟[4](2021)在《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业因其资源消耗低、带动效应强等产业特征,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抓手。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出游频率与频次增加,旅游需求旺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民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有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以及文化品牌输出的重要承载。但现状旅游业发展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辨识度低、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成熟,旅游盈利模式单一以及旅游重商业、轻文化等问题,总体来说,目前旅游业尚存在生产率和行业效益整体较低、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旅游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等都有待提升。昆明池处于旅游发展初期,文化、生态以及城市创新等旅游资源丰富,在大西安乃至陕西省层面均具有示范标杆作用。本文选取西安周边昆明池片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以及案例研究,了解研究进展,借鉴优秀经验,为昆明池旅游产品策划以及规划布局奠定基础。首先对昆明池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昆明池旅游发展特征以及发展问题。其次对昆明池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类,深入研究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并充分对接西安市的旅游市场,确定旅游开发思路与原则。基于以上研究给出策划昆明池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重点产品,并从区域空间格局、空间保护分区、旅游发展结构、开发建设布局、旅游游线组织等五个方面,对昆明池核心旅游产品进行规划布局研究,同时从旅游道路交通、服务设施布局以及智慧旅游设施等三个方面对昆明池旅游发展进行有效支撑,指导昆明池未来发展精品旅游项目,实现从策划到布局的有效落地,引导高质量旅游发展。本文通过昆明池旅游产品以及规划布局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产品策划到空间布局、支撑配套、实施运营的旅游全流程研究,为其他景区从产品策划到实施运营提供了理论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昆明池未来作为西安市乃至西北旅游市场的重要目的地,本次研究为昆明池高质量旅游发展提供方向和切实可行的路径,弥补西安市旅游产品短板、革新西安市旅游市场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祥[5](2021)在《休闲型体育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升研究 ——以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各地新建了一大批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但是,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开发粗放、业态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服务与设施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找准发展定位,解决供需矛盾,满足市场需求,是当前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游客感知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以山西省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吸引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消费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消费行为特征以及消费体验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定性描述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吸引力的基础上,借鉴“旅游吸引力”以及“体育旅游目的地”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吸引力评价指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为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吸引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提升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吸引力提升的具体策略。研究结果可以为提升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吸引力提供参考建议,也可以为国内同类体育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和27个评价指标的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游客对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吸引力评价较高,总体评价得分3.735分,属于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评级;对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吸引力二级维度指标的评价,按照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目的地可进入性、体育旅游资源、旅游接待条件、与周边旅游目的地区分度、体育旅游功能价值、目的地品牌形象;游客对三级旅游吸引力因子的评价结果显示:全部27项评级指标中,有17项指标属于“较强吸引力”评级,10项指标属于“一般吸引力”评级;影响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吸引力的二级指标权重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目的地品牌形象、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功能价值、与周边旅游目的地区分度、目的地可进入性、旅游接待条件。最后,提出了提升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吸引力的建议:(1)均衡体育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产品供给质量;(2)完善旅游接待条件,提升旅游服务水平;(3)多样化营销推广,提升自身品牌形象;(4)完善体育旅游功能价值开发,提升体育旅游功能价值属性(5)重视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杨帅[6](2021)在《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测算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体育旅游作为有效融合“体育”、“旅游”双元素的新兴产业,非常契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发展理念,各级各地政府都不遗余力的推动当地的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体育旅游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个城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是怎么样的、如何提高体育旅游竞争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学术界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体育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从而无法从定量的角度对各城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休闲需求日益增长,长三角体育旅游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参考“投入—产出”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进行实际测算,有利于对我国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的体育旅游方面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对于长三角地区整体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体育旅游的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利用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以2019年长三角27个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竞争力等概念的内部联系和关系进行梳理,将综合能力以及要素禀赋和市场力理论等作为本文基础理论。借鉴前人研究结果,分析得出体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列举出四个主要的体育旅游竞争力分析模型,通过分析本文选取“投入—产出”模型作为研究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的模型进行研究,选择我国27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测算这些城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然后通过熵权法对不同指标对应的权重进行测算,用综合功效法最终算出2019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初步得出以下结果:第一,上海在2019年的体育旅游竞争力得分上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第二,江苏省内城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呈现两级分化的状态,南京、苏州的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并且泰州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处于低水平。第三,浙江省内城市,杭州独占鳌头,但是相对于江苏省,浙江省城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基本处于较高水平及以上,差距不是很明显。第四,安徽省除省会合肥以外,其余城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较低甚至有些城市的得分落后于长三角其他城市。本文提出的建议如下:1、突出上海的引领带动作用。2、加强对已有自然资源的体育功能改造。3、创新营销手段,强化宣传手段。4、建立健全体育旅游项目的评定体系5、推进长三角体育旅游一体化建设。
刘贺[7](2021)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和地区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城市体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步尖锐地显现出来。诸如:体育旅游发展与城市文化有何内在联系?如何在文化自信保障下,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与促进体育旅游发展双赢?城市体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保持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作者以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为例,旨在探讨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挖掘文化自信对体育旅游文化品牌创新及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推动作用,最终就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的提出可行策略。在课题研究中,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系统分析法等,对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本质内涵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哈尔滨城市体育文化资源、体育旅游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梳理,进一步体现出其文化价值。本文重点剖析了哈尔滨地域文化内涵与体育旅游、文化自信与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深层关系;分别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对当前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中文化自信缺失而引发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文化自信为城市体育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地域体育文化的振兴为文化自信的树立奠定了基础,两者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2.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全领域、多季度发展优势,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分析其发展过程,发现存在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过于同质化、不能充分挖掘其现代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问题。3.通过打造以地域文化为核心、体育+旅游为载体、文化产业为依托的体系,实现哈尔滨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同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相结合,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融入于体育旅游发展当中,促进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良性发展。
张天临[8](2021)在《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这使得我国旅游相关产业和体育产业互相促进、加速融合、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和丰富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文化内涵。丹东市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与沈阳市和大连市构成辽宁省旅游线路的“金三角”,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座历经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的英雄城市。丹东市体育旅游是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禀赋特征作为基础,从而开发具有当地特征的体育旅游产品,其中包含高尔夫、海钓、滑雪、户外运动、定向越野等体育旅游产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和旅游消费者行为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参与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者的特征、消费者决策、消费者体验偏好和消费者对体育旅游产品的评价进行调查分析;结合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体育旅游市场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实地调研,全面分析体育旅游消费者行为和体育旅游市场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1)丹东市体育旅游市场现状表现为体育旅游资源内容丰富,产品数量众多,区域特色突出。但是产品开发与本地特色的融合度不足,未能突出地方特色;体育旅游产品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缺乏具备体育知识的专业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和运营过程中,资源保护意识淡薄。(2)丹东市的体育旅游消费者中有77.96%消费者来自辽宁省;男性消费者略高于女性;消费者的年龄以中青年人居多;多数消费者接受过高等教育;消费者从事的职业比较分散;有35.88%的消费者收入在5001至7000元之间。(3)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有54.33%的消费者出游动机是参与体育活动,体验体育旅游产品;有62.65%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获取体育旅游信息;消费者更在意丹东市体育旅游的价格和体育旅游的交通便捷程度;有60.85%的消费者选择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出游;体育旅游小镇的体育活动内容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4)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消费者体验行为中:有69.85%的消费者选择结伴出游的方式;体验时间多为3至4天;86.72%的消费者选择夏季出游;住宿方面有22.16%旅游者选择民宿;餐饮方面有29.36%的消费者选择景区内餐馆;有31.05%的消费者选择自驾出行;消费者出游过程中参与体育活动的花销占比最多,人均消费金额约在1001至2000元之间;有85.04%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景区门票包含的体育旅游意外伤害保险。(5)消费者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评价时,对于体育旅游项目的评分最高;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推荐度达到84.70%;绝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应提高体育旅游服务水平和完善体育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调查,以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作为基础,提出以下建议:(1)以政府统筹为主,以市场运作为辅,提升体育旅游市场经营管理水平,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2)引进和培养体育旅游服务管理人才,提升体育旅游市场服务水平。(3)树立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倡导消费者文明出游。(4)规范和提升体育旅游宣传方式,畅通消费者信息搜集渠道。(5)建立完善的体育旅游伤害保险机制,维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6)重视旅游地体育活动设施和器材的检修维护,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7)突显本地自然和人文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体育旅游产品。
谈思[9](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余笑[10](2021)在《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闲时代拉开我国游憩空间的布局大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战略层次的要求、国内旅游格局的转变,市民对休闲游憩需求的激增,城郊体育游憩场所以其独有的地域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极具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体验成为我国市民的短途首选。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建设布局的研究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在如何开发休闲运动和户外游憩方面还缺少经验,本文以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例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郊游憩空间开发的主要理论的探讨,运用RMP分析理论对城郊体育游憩空间从资源、市场及产品打造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再利用圈层布局理论和游憩地管理理论对其进行布局建议,归纳总结了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应遵循的方向和应采取的模式,并以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一,本文从城郊体育游憩空间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城郊体育游憩空间的现状,发现了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具有体育项目特色不突出,游客接待少,体育内涵低,资源利用不足、缺少IP打造和布局不合理导致无法形成规模的问题。第二,结合理论对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布局对策:政府做好顶层指引,企业保证专业设计,市民培养意识入口,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打造功能完整、布局合理的城郊体育游憩空间。第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开发的方向:打造体育大IP和多种空间交叉环绕形成格局这两种方式建立三种从基础到核心递进的开发模型:从基础的休闲运动产品,到专业的专项体育游憩地,到发展型综合体育游憩地。第四,最终用实例研究具体说明,以太原市为例,考虑区位、基础、景观、游客市场等现实因素,构建了“一心、一脉、两山、两带、三环线、四小镇”的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并给出对应项目形态,如体育项目基地,主题体育小镇等。
二、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冰雪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国内外冰雪旅游发展现状 |
2.1 国际冰雪旅游发展现状与特征 |
2.2 中国冰雪旅游特征 |
3 大冰雪旅游内涵及其产业体系 |
3.1 大冰雪旅游概念的缘起 |
3.2 大冰雪旅游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
3.3 大冰雪旅游产业体系 |
4 中国大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 |
4.1 挖掘“大冰雪资源”,推动特色冰雪文化品牌建设 |
4.2 培育“大冰雪消费”,构建大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
4.3 发展“大冰雪产业”,构建大冰雪旅游全产业链 |
4.4“大区域布局”,推动中国大冰雪旅游全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 |
4.5“大系统”协调,实现大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
5 结论 |
(2)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制及其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
2.1.2 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
2.1.3 生态位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
2.2.2 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
2.2.3 旅游生态位研究 |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
3.1.1 体育旅游概念与分类界定 |
3.1.2 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界定 |
3.2 生态位理论 |
3.2.1 生态位宽度 |
3.2.2 生态位态势 |
3.2.3 生态位重叠理论 |
3.3 生态位理论与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系 |
3.3.1 关键概念汇总 |
3.3.2 生态位理论与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系 |
4 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及依据 |
4.1 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和思路 |
4.1.1 建构原则 |
4.1.2 建构思路 |
4.2 数据标准化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4.2.1 数据标准化方法 |
4.2.2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4.2.3 权重计算方法 |
4.3 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池的构建 |
4.3.1 经济维度指标池 |
4.3.2 文化维度指标池 |
4.3.3 资源维度指标池 |
4.3.4 传播维度指标池 |
4.4 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专家意见调查 |
4.4.1 德尔菲法 |
4.4.2 组建专家小组 |
4.4.3 第一轮专家调查:基于半数原则的指标粗筛 |
4.4.4 第二轮专家调查:基于聚类分析的指标精筛 |
4.4.5 因子权重系数计算 |
4.5 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依据 |
4.5.1 经济维度指标的构成及依据 |
4.5.2 文化维度指标的构成及依据 |
4.5.3 资源维度指标的构成及依据 |
4.5.4 传播维度指标的构成及依据 |
5 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与竞争力评价 |
5.1 上海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特点 |
5.1.1 上海市体育旅游资源现状 |
5.1.2 上海市体育旅游市场现状 |
5.1.3 上海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特点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缺失数据处理 |
5.3 上海市体育旅游生态位重叠测算及结果分析 |
5.3.1 生态位重叠测算结果 |
5.3.2 生态位重叠结果分析 |
5.4 生态位大小评价及结果分析 |
5.4.1 分维度生态位宽度评价 |
5.4.2 综合生态位评价 |
5.4.3 生态位的时间变化分析 |
5.4.4 生态位的空间变化分析 |
5.5 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 |
6 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
6.1 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战略 |
6.2 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路径 |
6.2.1 经济维度提升路径 |
6.2.2 文化维度提升路径 |
6.2.3 资源维度提升路径 |
6.2.4 传播维度提升路径 |
7 结论 |
附录 专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研究 |
2.1.2 体育非物质文化研究发展困境概况 |
2.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发展对策概况 |
2.1.4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概况 |
2.2 可视化研究概况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文献计量分析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知识图谱分析法 |
4 结果分析 |
4.1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研究发文趋势计量统计分析 |
4.2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研究主体的可视化分析 |
4.2.1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文献高产作者分布分析 |
4.2.2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的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
4.2.3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机构分析 |
4.3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内容可视化分析 |
4.3.1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关键词分析 |
4.3.2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内容的聚类分析 |
4.3.3 主要热点分析解读 |
4.3.3.1 民族传统体育关键词分析 |
4.3.3.2 文化内涵与传承关键词分析 |
4.3.3.3 体育旅游整合与发展关键词分析 |
4.3.4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的演进分析 |
4.3.4.1 1980-2002 年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的演变分析 |
4.3.4.2 2002-2009 年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的演变分析 |
4.3.4.3 2009-2019 年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的演变分析 |
5 讨论 |
5.1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主体 |
5.1.1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年发文量 |
5.1.2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作者 |
5.1.3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机构 |
5.2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关键词 |
5.2.1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热点 |
5.2.2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演进 |
5.3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对城市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
1.1.2 现状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 |
1.1.3 昆明池担当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产品内涵 |
2.1.2 旅游区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产品相关理论 |
2.2.2 旅游空间相关理论 |
2.3 相关案例借鉴分析 |
2.3.1 旅游产品策划相关案例 |
2.3.2 旅游空间布局相关案例 |
2.3.3 景城融合模式相关案例 |
3 昆明池片区旅游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解析 |
3.1 资源价值评析 |
3.1.1 旅游资源分类 |
3.1.2 资源价值体系 |
3.1.3 资源价值评价 |
3.2 发展现状解析 |
3.2.1 自然条件 |
3.2.2 产品现状 |
3.2.3 空间布局 |
3.2.4 市场现状 |
3.2.5 交通现状 |
3.3 问卷调研分析 |
3.3.1 游客特征分析 |
3.3.2 旅游体验分析 |
3.3.3 旅游需求分析 |
3.4 特征与问题总结 |
3.4.1 发展特征 |
3.4.2 问题总结 |
3.5 小结 |
4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策划 |
4.1 旅游发展趋势研判 |
4.1.1 旅游产品趋势 |
4.1.2 旅游市场趋势 |
4.1.3 游客特征分析 |
4.2 产品开发swot分析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2.3 机遇 |
4.2.4 挑战 |
4.3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4.3.1 规划资源转化产品 |
4.3.2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
4.3.3 顺应旅游发展趋势 |
4.3.4 价值确定产品方向 |
4.4 核心旅游产品谱系 |
4.4.1 文化体验类重点产品 |
4.4.2 生态休闲类重点产品 |
4.4.3 创新城市类重点产品 |
5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实施策略研究 |
5.1 旅游产品布局原则 |
5.2 旅游产品空间布局 |
5.2.1 构建区域空间格局 |
5.2.2 明确空间保护分区 |
5.2.3 规划空间发展结构 |
5.2.4 开发建设布局研究 |
5.2.5 核心旅游产品布局 |
5.3 旅游交通布局及游线组织 |
5.3.1 交通布局原则 |
5.3.2 道路交通规划 |
5.3.3 旅游游线组织 |
5.4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
5.4.1 服务设施分级 |
5.4.2 服务设施分类 |
5.4.3 旅游智慧设施 |
5.5 旅游产品开发实施运营策略 |
5.5.1 旅游市场营销 |
5.5.2 目标市场定位 |
5.5.3 营销渠道策划 |
5.5.4 重点节庆营销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件 昆明池游客调查问卷 |
(5)休闲型体育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升研究 ——以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作为新兴业态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
1.1.2 我国体育旅游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
1.1.3 体育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急待提升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资料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6.4 数理统计法 |
1.7 研究重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1.7.1 研究重点 |
1.7.2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2 体育旅游目的地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 |
2.2.2 体育旅游目的文献梳理 |
2.3 旅游吸引力相关研究 |
2.3.1 旅游吸引力的概念与内涵相关研究 |
2.3.2 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研究 |
2.3.3 旅游吸引力评价研究 |
2.3.4 小结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游客感知理论 |
2.4.2 旅游吸引力理论 |
2.5 文献评述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简介 |
3.2 历史沿革 |
3.3 交通区位条件 |
3.4 旅游资源 |
4 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实证分析 |
4.1 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吸引力评价设计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4.3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 |
4.3.2 游客行为特征描述 |
4.4 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分析 |
4.4.1 信效度检验 |
4.4.2 因子分析 |
4.4.3 确定指标权重 |
4.4.4 吸引力评价等级评定 |
4.5 结果分析 |
4.5.1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目的地可进入性吸引力较强 |
4.5.2 体育旅游特色鲜明,与周边旅游地区分度明显 |
4.5.3 体育旅游资源吸引力强,但旅游产品供给不均衡 |
4.5.4 旅游接待条件整体较好,但餐饮购物条件急需提升 |
4.5.5 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力不足,品牌形象急待提升 |
4.5.6 体育旅游功能价值挖掘不足,产品价值开发急需提升 |
5 对策与建议 |
5.1 均衡体育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产品供给质量 |
5.2 完善旅游接待条件,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
5.3 多样化营销推广,提升自身品牌形象 |
5.4 完善体育旅游功能价值开发,提升体育旅游功能价值属性 |
5.5 重视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研究旅游者调查问卷 |
附件二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件三 访谈提纲 |
(6)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测算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文章创新点 |
2、文献综述 |
2.1 体育旅游 |
2.1.1 国外对体育旅游的研究 |
2.1.2 国内对体育旅游的研究 |
2.2 体育旅游竞争力 |
2.2.1 国内外对旅游竞争力研究 |
2.2.2 国内对体育旅游竞争力研究 |
2.3 .体育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
2.3.1 .体育旅游资源概念 |
2.3.2 体育旅游资源分类 |
2.3.3 体育旅游资源资源理论小结 |
2.4 文献综述总结 |
3 理论基础 |
3.1 竞争力及相关概念 |
3.1.1 竞争力概念 |
3.1.2 体育旅游竞争力相关理论 |
3.2 体育旅游竞争力评价主要模型 |
3.2.1 CR模型 |
3.2.2 DK模型 |
3.2.3 核心六因素联动模型 |
3.2.4 投入—产出模型 |
3.3 本文分析模型 |
4、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测算 |
4.1 关键指标选取 |
4.1.1 体育旅游资源 |
4.1.2 到访游客 |
4.1.3 体育旅游收入 |
4.2 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测算方法 |
4.3 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测算结果 |
5 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 长三角各城市2019年行政土地面积及常驻人口原始数据 |
附件二 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指标标准化 |
附件三 长三角城市指标比重(p值) |
附件四 指标熵值(E) |
附件五 指标权重(W值) |
附件六 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资源 |
(7)文化自信视域下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框架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有关研究 |
1.5.2 国内有关研究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文化自信的内涵与价值 |
3.1.1 文化自信的概念 |
3.1.2 文化自信的本质 |
3.1.3 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
3.1.4 哈尔滨城市体育文化的历史追溯 |
3.2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内涵与发展 |
3.2.1 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内涵 |
3.2.2 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分析 |
3.3 文化自信与哈尔滨市体育旅游的关系 |
3.3.1 树立文化自信是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发展的必要前提 |
3.3.2 文化自信是哈尔滨建设体育旅游城市的战略选择 |
3.3.3 文化自信是推动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 |
3.3.4 文化自信是哈尔滨强化旅游资源优势的重要保障 |
3.3.5 发展体育旅游是深化哈尔滨城市体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
3.4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对策 |
3.4.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为引领 |
3.4.2 提炼城市文化打造体育旅游文化形象 |
3.4.3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体育文化价值的认同 |
3.4.4 挖掘哈尔滨城市体育特色文化创建体育旅游新品牌 |
3.4.5 加强体育旅游城市服务体系建设 |
3.4.6 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 |
4.结论 |
4.1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
4.2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的战略意义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
4.3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发展需要一套依据自身定位的发展策略 |
4.4 文化自信与哈尔滨市体育旅游构成良性互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研究综述 |
1.3.2 体育旅游产品研究综述 |
1.3.3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相关概念界定 |
3.1 体育旅游 |
3.2 旅游消费者行为 |
4.理论基础 |
4.1 旅游动机理论 |
4.2 旅游决策-行为过程理论 |
4.3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型理论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现状分析 |
5.1.1 资源特征 |
5.1.2 产品特征 |
5.1.3 产品运营情况 |
5.2 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者特征分析 |
5.2.1 性别特征 |
5.2.2 年龄特征 |
5.2.3 受教育程度 |
5.2.4 职业特征 |
5.2.5 收入特征 |
5.2.6 客源地特征 |
5.3 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者决策行为分析 |
5.3.1 信息来源 |
5.3.2 动机分析 |
5.3.3 消费项目偏好影响因素 |
5.3.4 参与时间影响因素 |
5.3.5 产品选择偏好 |
5.4 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者体验偏好分析 |
5.4.1 出游组织方式 |
5.4.2 目的地停留时间 |
5.4.3 主要出行方式偏好 |
5.4.4 出游季节偏好 |
5.4.5 住宿偏好 |
5.4.6 饮食偏好 |
5.4.7 消费支出 |
5.4.8 主要消费结构 |
5.4.9 体育旅游保险选择偏好 |
5.5 丹东市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消费者评价分析 |
5.5.1 满意度评价 |
5.5.2 推荐度评价 |
5.5.3 体育旅游反馈情况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9)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山地旅游 |
二、山地景区 |
三、旅游转型发展 |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系统协同论 |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
一、指标的筛选 |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
三、指标评价方法 |
四、评价模型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
一、景区概况 |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
一、旅游转型方式 |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创新 |
1.5.2 研究视角创新 |
第2章 体育游憩空间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游憩 |
2.1.2 游憩空间 |
2.1.3 城郊及城郊游憩 |
2.1.4 空间布局 |
2.1.5 体育游憩空间 |
2.2 体育游憩带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 |
2.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小结 |
第3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理论构建 |
3.1 昂普(RMP)分析法 |
3.2 圈层理论(城市郊区旅游圈层论) |
3.2.1 城郊旅游圈层的构成要素 |
3.2.2 影响城郊旅游圈层空间布局的因素 |
3.2.3 城郊旅游圈层的发展路径 |
3.2.4 城郊旅游圈层的构建步骤 |
3.3 中心地理论 |
3.4 游憩地布局理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分析 |
4.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理论基础分析 |
4.1.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内容 |
4.1.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原则 |
4.1.3 游憩地布局理论在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
4.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
4.2.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RMP)分析 |
4.2.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圈层布局 |
4.3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市场基础分析 |
4.3.1 体育项目特色不突出 |
4.3.2 游客接待少,体育内涵低 |
4.3.3 资源利用不足、缺少IP打造 |
4.3.4 布局不合理导致无法形成规模 |
4.4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综合建议 |
4.4.1 政府用顶层设计为指引,扮演体育游憩布局重要角色 |
4.4.2 企业以专业理论为依托,开发特色体育游憩线路 |
4.4.3 居民以培养意识为入口,力求三方主体达到共赢 |
4.4.4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游憩空间发展 |
4.5 小结 |
第5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及模式 |
5.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 |
5.1.1 市场条件 |
5.1.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发展基础 |
5.1.3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 |
5.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模式 |
5.3 小结 |
第6章 实例研究:山西省太原市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开发 |
6.1 太原市概况及城市地域结构 |
6.2 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发展现状 |
6.2.1 环境指向 |
6.2.2 道路指向 |
6.2.3 地价指向 |
6.2.4 结构指向 |
6.2.5 政策指向 |
6.2.6 产业指向 |
6.3 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RMP分析 |
6.3.1 R性分析 |
6.3.2 M性分析 |
6.3.3 P性分析 |
6.4 太原市体育城郊游憩空间布局 |
6.4.1 圈层结构与游憩地管理理论分析 |
6.4.2 中心地理论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问卷 |
附录2:专家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四、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冰雪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董锁成,李宇,厉静文,夏冰. 中国生态旅游, 2021(06)
- [2]上海市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制及其提升策略[D]. 徐晟辉.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3]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 弓璐. 山西大学, 2021(12)
- [4]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D]. 李叶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休闲型体育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升研究 ——以云竹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为例[D]. 刘祥.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6]长三角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测算与研究[D]. 杨帅.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7]文化自信视域下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D]. 刘贺.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8]丹东市体育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D]. 张天临.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9]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D]. 余笑.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标签:体育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