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农田到餐桌食品污染堵源头(论文文献综述)
曹凤婷[1](2020)在《地方政府治理视域下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研究 ——以楚雄永仁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方面牵动着食品企业,另一方面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安全已成为重大基本民生问题、重大经济问题、重大政治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解决温饱问题的追求逐渐上升到了吃得好的需求。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结束了九龙治水的分段管理阶段,形成了市场监管局为主,其他有关部门为辅的监管局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对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推进社会共治,确保饮食消费安全。本文基于地方政府治理的视角,运用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以及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以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社会组织四个维度为切入点,以永仁县为研究样本对其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县级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能力不足,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生产者缺乏诚信经营意识等方面的问题。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守住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防线,细化和延伸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研究,提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监督网络,实现社会共治等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分析研判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才能为群众提供“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食品安全环境。
冯颖[2](2020)在《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安全是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是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之一,通过施行有效监管,披露食品信息,解决食品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迅速找出问题源头并及时追责。对于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追溯领域起步早、发展状况平稳良好,已构建起相对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而国内食品追溯法律制度起步晚、发展慢,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一系列制度缺陷,制约了食品追溯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实施。那么,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健全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就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价值。对此,本文从如下四个部分对主题进行了研讨:第一章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理论。从食品、食品安全概念出发,阐释了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法治化意义以及实践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了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法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该制度的实施状况,以国外追溯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作为参照系,梳理和总结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在立法规定、监管机构权责、制度发展、公众参与度、配套建设及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不足。第三章国外食品安全追溯法治及经验借鉴。通过分析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在欧、美、日的相关立法与实施现状,探讨国外的成熟经验,包括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力的监管机构、相关配套制度和统一的追溯指南等,以期为我国的食品追溯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指引。第四章完善对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法治的建议。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本文提出了具体化的法律建议:要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法律体系,明确追溯过程中政府、企业的法律责任,要加强食品安全追溯配套建设的法治化,健全食品安全技术保障的法治化。
吕雯莉[3](2019)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农村食品市场的安全问题具有紧迫性、多样性和整治难度大的特点,农村食品监管的特殊性呈现为“三多三少”,即食品经营网点多,流动摊贩多,农畜产品多;边远地区管理规范少,监管人员少,检验设备少。农村人口较为分散,消费水平低、价格优先,对食品消费安全意识淡薄,对食品标签不关注、对假冒伪劣产品的鉴别能力低下,缺乏法律维权意识。为保障农村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打通农村食品市场“最后一公里”,各地纷纷开展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清理农村食品小食品加工作坊、农贸集市、食品批发市场等农村食品源头地带,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全国共16个省份率先出台了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其中明确了准入登记制度、小作坊责任和负面清单、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加强食品行业协会的管理、推行县乡村三级责任保证书和“以点带面”的基层食品网格化监管、构建信用监管和食品风险分级监管方式。2018年的国家机构改革,“多帽合一”后成立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县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内设乡镇市场监督所,以乡镇属地管理为主,业务上接受县市场监督局指导、对乡镇市场监督所进行双重管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权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状况,然而,农村食品安全缺乏针对性法律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和实践不对称性、监管机构人员设置不科学、农村食品市场追溯和召回制度不健全、基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脱节、责任追究力度薄弱、缺少法律依据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农村食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对农村监管方式类型化总结分析以及从当前基层监管现状、法律制度规定等方面入手,提出如下法律建议:一是要健全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对农村食品监管和责任追究在立法上予以明确;二是明确监管机构权责划分,加强改革后机构的顶层设计,建立职业化专业监管人员队伍,对监管对象实行差异化、全链条监管,形成“县—乡—村”网格化监管模式,落实定人员、定对象、定目标和考核计划,发挥群众监督、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共治作用;三是建立农村食品安全召回和追溯制度,完善召回义务人的法律责任,明确基层召回制度的监管主体,加强对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的索票索证和登记台账制度一体化,加强食品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的有效对接,搭建统一的食品追溯平台;四是建立责任追究保障制度,加强农村食品风险防范制度,明确基层风险监测机构,应构建农村食品安全舆情全天候检测体系,扩大农村食品责任追究主体范围,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全链条经营者纳入监管范围,同时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形成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立体追究体系。
陈国豪[4](2019)在《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及生产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目标从过去的温饱提升到了更高层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生态环境恶化、相关制度建设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对农产品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保障,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持续关注重点。研究以此为背景,选取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体系,归纳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现状情况,系统地分析了P区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所面临的阻力。研究认为,广州市P区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存在农产品产地环境管控不到位、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产业发展环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其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手段,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控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研究希望为推动广州市P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出贡献,同时也能为各地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解决农产品监管难题提供参考借鉴。
雷勋平[5](2019)在《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学界和实业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防范和规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基于供应链视角,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演化、评估与治理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供应链视角,首先从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借助质量螺旋模型示意了农产品质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过程,进而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整理近10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风险源、风险流、风险载体识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关键要素,并结合“三鹿奶粉”事件和上海福喜“问题肉”事件剖析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链式传导路径。最后,分别从农产品提供和治理部门两个方面,揭示了责任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和治理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2)综合考虑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因素,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突变级数分析法展开实证研究。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估系统中各控制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有效规避了传统突变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结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改进突变模型运用熵权法排序并对控制变量逐层实施归一化处理,适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总值间的差距,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分辨率和评估结果的客观性。(3)基于前景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并引入政府补贴深入探讨了他们的演化动态。研究发现,治理部门积极治理,提供企业必然讲究诚信,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讲究诚信的成本付出、处罚力度、不诚信的收入三个指标直接影响提供企业的策略选择;风险规避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政府补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防范效果,治理部门必须通过加大查处力度或增加处罚强度才能取得良好的风险治理效果。(4)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组织架构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体系框架,尝试设计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结构,并基于供应链视角,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监管体系、可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如下:一是揭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二是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演化博弈模型;三是设计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体系。
王可山,苏昕[6](2018)在《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轨迹与特征观察》文中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其变迁特征表现为从农民的实践总结向政府的推动升华转变,从侧重食品数量增加向高产优质并重、确保质量安全转变,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进而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掠夺式生产向优质、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从多部门传统监管向食品安全现代治理转变,从侧重粮食安全战略向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转变。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的中国经验可归纳为: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吃饭始终是第一位的大事,坚持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坚持人民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主体作用,坚持立足国情构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陈妙玲[7](2017)在《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常平镇是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位于东莞市东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同时有国家铁路主干线京九铁路及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在此交汇,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蔬菜种植面积极其分散,蔬菜来源甚广,其蔬菜质量安全状况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缩影。本文结合常平镇的实际情况,对常平镇内销售和生产的蔬菜进行动态监测,深入分析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对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探究,根据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蔬菜质量安全的几点建议。常平镇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不断加强监测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全面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食用农产品标识和市场准入的管理。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从2008年至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合格率逐年提升,并在高合格率水平上趋向平稳,2008年的合格率99.14%,2009年99.42%,2010年99.73%,2011年99.90%,2012年99.96%,2013年99.88%,2014年99.89%,2015年99.75%,2016年的合格率99.73%。从整体上看,大部分蔬菜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上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蔬菜生产环境受污染,短期内没法改善。二是农户素质和文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三是全面监管不够健全,标准落后。四是市场管理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五是镇村两级检测机构设施技术力量薄弱。六是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存在局限。七是蔬菜质量安全个人送检难。在巩固已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必须继续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全面整治环境。加强蔬菜种植环境的整治。采取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措施,加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减少农药施用量,培训农户,使农业实行清洁生产。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设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应急制度和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三是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四是规范农产品检测的样本采集。五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检测的计量认证工作。六是开展宣传工作,加强社会培训。七是完善个人送受检测制度。
柯铭华[8](2016)在《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质量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问题,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判定农产品质量优劣的方法是通过对产品开展检验,而产品检验的依据是产品标准;农产品出口的验货依据也大部分按照国际标准。如果能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加工企业的行为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尤其是按无公害标准组织种植或养殖,就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从而降低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基于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以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作为切入点,对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开展调查分析;采用灰色模型预测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分析农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实证研究四类特色农产品案例;根据上述研究,构建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以期在标准化视域丰富区域农产品质量管理理论。本研究以政府、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主体,以标准化视域下的福建特色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对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理论进行评述。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等内容。包括分析对农业标准化原理、信息不对称理论、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环境外部性理论应用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第二,对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以及农产品生产各阶段质量标准化管理分析。第三,对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现状开展分析。主要包括: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对生产资源基础、生产现状、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对质量管理成效及其管理问题开展分析。第四,对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包括: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的调查分析,并计算出五类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数值,综合分析得出福建特色农产品的综合标准化普及率是47%,其中茶叶、蔬菜、水产品、水果、食用菌的标准化普及率分别是:38.81%、30.12%、45.55%、30.15和35.75%。第五,对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以灰色模型预测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并对预测结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到2019年,福建特色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均为2014年的1.3倍左右,产值也逐步提升,各方面预测数据都向好,福建省发展特色农业潜力较大,而且发展的态势较为稳健;二是在分析期内,其中农业标准化水平发展指数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标准覆盖率等重要指标亦取得明显提升;三是在分析期内,福建省内导致农产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还在,比如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率不高,无公害农产品规模大但发展不平衡。五类农产品中蔬菜的未来产量和价格都上不去,扣除物价因素,甚至可能倒退,由于蔬菜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集约性较差,因此质量受控能力弱,造成该产业竞争力弱且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茶叶和食用菌整体向好,水果种植面积在萎缩,水产品的质量趋势显示质量走势不乐观。第六,开展案例研究,主要包括: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南靖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的做法与经验;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标准化视域的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通过对上述4个案例的研究得到启示第七,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构建,主要包括:理顺政府管理机构,整合政府管理队伍;完善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落实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与财政资金补贴保障;构建特色农产品信息平台;强化政府监管责任,消除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加强生产者方面的质量管理;完善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排查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风险点。
王薇[9](2016)在《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畜产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畜产食品产量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畜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畜产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研究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共分为8个部分,对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在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发展历程、法律体系、保障制度等内容,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本质是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制与充分利用,对我国现有的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核心法律与配套法律制定、衔接的统一标准和安排,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两法合一,尽快制定针对肉蛋乳及其相关制品的专项管理法律,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提升法律位阶,有利于控制畜产食品安全风险。第二,畜产食品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多,从养殖到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很难由一个机构管辖所有的事务,我国目前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农业部共同监管。在现有格局下,减少职能交叉,剥离农业部风险评估相关的职能,统一由卫计委承担,三部门中涉及标准制修订方面的职能转给第三方社会机构承担,进一步明确部门分工,加强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第三,区分技术性法规与标准,构建技术法规体系,将目前畜产食品标准体系中的强制性标准上升为技术法规,赋予其法律效力,以便于贯彻实施;保留推荐性标准,做为引导行业达到技术性法规所要求的目标的手段。第四,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是科学的风险分析,将风险评估的职能集中到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实行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相分离,以避免部门间互相推诿,建立国家级的监测信息平台,共享各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有助于为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制定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参考。第五,追溯体系是实现畜产食品全食品链信息透明、增强消费者信心的最好方式,我国畜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低,而小散户很难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衔接,追溯体系建设可以从扶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入手,再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帮扶等形式引导企业参与到追溯体系建设中。第六,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共治。在相应的畜产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中树立行业从业者是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平台,政府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开展培训,引导媒体,保护消费者,鼓励公众参与到畜产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
李忠远[10](2015)在《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据测算,我国食用油年人均消费量已经从90年代初的不足6公斤猛增至22.5公斤(1),消费量迅猛增加。近年来,食用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地沟油”事件、食用油中毒及掺假事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食用油与其它食品相比有其独特性,食用油在食用过程中一般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之中,食用油安全一旦出现问题,食品安全必然无法得到保障,另外,食用油产业链很长,从油料作物的种植、存储、运输、食用油的生产加工、存储、运输、批发、零售、食用油消费一系列环节涉及到的市场主体众多,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每一环节都存在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为了消除潜在威胁,营造安全、可以信赖的食用油市场环境,本文突出全程规制理念,重点运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规制俘虏、风险累加性等经济学理论,采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博弈分析等方法,对食用油安全规制市场失灵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对建立和完善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体制和体系提出对策。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食用油安全规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食用油安全规制理论与实践文献的梳理,确定文章的研究方法、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并提出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食用油安全规制的理论分析。系统阐述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俘虏理论等基础理论和安全风险累加性理论、后经验产品属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食用油安全相关理论,并对食用油安全对相关主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构建食用油安全规制多方博弈模型。首先对食用油安全规制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指出影响食用油安全规制绩效的因素;着重提出社会中间组织这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规制主体,强调了除了国家力量、市场力量之外社会力量在规制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食用油安全规制博弈模型,从国家、市场、社会三方力量对食用油安全规制博弈进行了全方位分析。第四章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食用油安全规制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对食用油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为提出完善我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对策措施打好基础。第五章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采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既对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多部门食用油安全规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又对欧盟为代表的单一机构规制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我国食用油主要进口国家——巴西的食用油安全规制情况进行了探讨,从中得到启示,为完善我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的体制与体系提供借鉴。第六章完善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对策分析。探索食用油安全规制体制创新的可行性,树立食用油安全全程规制理念,在健全和完善我国食用油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食用油安全规制环境建设、加强社会中间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第七章中国食用油安全全程规制体系的构建。在第六章完善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对策措施的基础上,以全程规制理念为先导,着力构建我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四大标准体系。本文的创新点:一是提出了食用油安全全程规制理念,突出了在目前我国实行多部门分段监管的食用油安全规制模式下实现各部门监管协同配合的重要性,由此引入了食用油供应链概念,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基于供应链的食用油安全规制分析框架;二是通过引入社会中间组织,构建了一个多主体博弈模型。
二、从农田到餐桌食品污染堵源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农田到餐桌食品污染堵源头(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治理视域下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研究 ——以楚雄永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地方政府 |
二、食品安全 |
三、食品安全监管 |
四、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
四、小结 |
第二章 影响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 |
一、市场准入制度 |
二、市场退出制度 |
三、信息公开制度 |
四、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
五、食品安全委员会 |
第二节 生产者 |
一、企业社会责任 |
二、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
第三节 消费者 |
一、食品安全意识 |
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方式 |
第四节 社会组织 |
一、社会组织的职能 |
二、社会组织的优势 |
第三章 食品安全监管案例分析——以永仁县为例 |
第一节 永仁县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永仁县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现状及成效 |
一、永仁县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运行现状 |
二、永仁县食品安全监管取得的成效 |
第四章 永仁县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食品安全监管的调查问卷 |
一、基于消费者调查问卷的基本统计分析 |
二、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基本认知的分析 |
第二节 永仁县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监管能力不足 |
三、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
四、生产者缺乏诚信经营意识 |
第三节 永仁县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生产主体责任意识缺失 |
二、政府监管力量单薄 |
三、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撑 |
第五章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一、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
二、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
第二节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一、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
二、宝鸡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
第三节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借鉴 |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二、加强风险评估制度规范管理 |
三、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
四、完善食品企业信用机制 |
第六章 完善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对策与思路 |
第一节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
一、增强基层监管力量 |
二、提升各部门协作能力 |
三、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
第二节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
一、完善食品追溯体系 |
二、完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
三、完善食品企业的信用机制 |
第三节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
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 |
二、完善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政策 |
第四节 构建监管网络,实现社会共治 |
一、重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
二、培育第三方监管力量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消费者的食品消费习惯及食品安全意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永仁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概述 |
第一节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内涵与界定 |
一、食品与食品安全的概念 |
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概念 |
三、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法治化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食品追溯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风险预防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性理论 |
三、社会共治理论 |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法治现状 |
第一节 我国食品追溯法律制度的现状 |
一、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初建 |
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试点应用 |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法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法律制定有缺陷 |
二、法律责任不明确 |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 |
四、经济发展不均衡 |
第三章 国外食品安全追溯法治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食品安全追溯法治 |
一、美国食品安全追溯法律体系 |
二、美国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实施现状 |
第二节 欧盟食品安全追溯法治 |
一、欧盟食品安全追溯法律体系 |
二、欧盟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实施现状 |
第三节 日本食品安全追溯法治 |
一、日本食品安全追溯法律体系 |
二、日本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实施现状 |
第四节 国外食品安全追溯法治经验借鉴 |
一、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基础 |
二、有力的监管机构为保障 |
三、健全的配套制度为辅助 |
四、统一的追溯指南为指导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法治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法律体系 |
一、转变食品安全追溯法治理念 |
二、完善可追溯性法律制度体系 |
三、建立科学统一的安全追溯指南 |
第二节 明确食品安全追溯主体的法律责任 |
一、食品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
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
第三节 加强食品安全追溯配套建设的法治化 |
一、统一食品安全追溯标准 |
二、强制食品追溯信息公开 |
三、推动公众参与安全追溯 |
第四节 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技术保障的法治化 |
一、建立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体系 |
二、建立强制追溯与鼓励追溯相结合 |
三、构建统一规范的追溯信息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
一、农村“三小”的食品安全隐患 |
二、农村集体聚餐中存在的问题 |
三、乡村旅游、农家乐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
第二节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必要性 |
一、有利于消除监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二、有利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
三、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二章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法学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市场规制理论 |
一、农村食品市场失灵的体现 |
二、市场规制理论的引入 |
第二节 政府干预理论 |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 |
第三章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
第一节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现状 |
一、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设置与分工 |
二、基层食品安全的监管环节 |
第二节 我国食品农村安全监管的立法现状 |
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刑法》及相关规定 |
二 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中有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 |
(一) 对农村“三小”的规定 |
(二)对农村集体聚餐的规定 |
第三节 农村不同地区监管方式的类型化分析 |
一、探索基层食品网格化监管 |
二、构建信用监管机制 |
三、实行食品风险分级监管 |
第四章 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不完善 |
一、法律规定原则性、框架性 |
二、缺少针对性农村食品安全法律规定 |
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实践不对称 |
第二节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缺失 |
一、机构改革后监管权责不清 |
二、基层监管人员配备不足 |
三、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低 |
四、缺少社会共治机制限制监管覆盖面 |
第三节 农村食品安全召回和追溯制度不健全 |
一、农村食品召回制度不健全 |
二、农村食品安全追溯制度不完善 |
第四节 农村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缺陷 |
一、基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脱节 |
二、缺少追责法律依据 |
三、处罚力度薄弱 |
第五章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完善 |
第一节 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二节 完善农村食品监管方式和手段 |
一、明确部门监管职责 |
二、对监管对象差别化管理 |
三、加强全链条监管 |
四、创建农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监管制度 |
第三节 建立农村食品召回和追溯制度 |
一、建立农村食品召回制度 |
二、健全农村食品追溯法律制度 |
第四节 完善责任追究保障制度 |
一、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制度 |
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3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政府行为理论 |
第三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现状 |
3.1 广州市P区农业发展现状 |
3.1.1 广州市P区概况 |
3.1.2 广州市P区农业基本情况 |
3.2 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的基本措施 |
3.2.1 机构设置及资金保障 |
3.2.2 农业投入品监管方面 |
3.2.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
3.2.4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
3.2.5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
3.2.6 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3.3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水平评价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阻力分析 |
4.1 农产品产地环境管控不到位 |
4.2 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 |
4.2.1 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 |
4.2.2 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低 |
4.3 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不健全 |
4.3.1 农业投入品经营秩序混乱 |
4.3.2 农业投入品质量参差不齐 |
4.3.3 滥用乱用投入品现象普遍 |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
4.4.1 从农田到餐桌溯源不到位 |
4.4.2 检测设备及技术相对落后 |
4.4.3 企业自检体系的建设滞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经验借鉴 |
5.1 经验介绍 |
5.1.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5.1.2 梅州市梅县区 |
5.1.3 佛山市高明区 |
5.2 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政府应答 |
6.1 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 |
6.1.1 加强农田外源污染管控 |
6.1.2 实施农用土地分类管理 |
6.1.3 完善产地环境监测管理 |
6.2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 |
6.2.1 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 |
6.2.2 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 |
6.3 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 |
6.3.1 落实检打联动,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
6.3.2 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和指导 |
6.3.3 推进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建设 |
6.4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6.4.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6.4.2 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
6.4.3 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任务分解表 |
附录2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来源 |
1.3 相关理论基础与主要概念界定 |
1.3.1 相关理论基础 |
1.3.2 主要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研究述评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 |
2.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
2.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成效分析 |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进程快速推进 |
2.2.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稳步提升 |
2.2.5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
2.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立足风险评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 |
2.3.2 立足风险交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不完善 |
2.3.3 立足风险预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不规范 |
2.3.4 立足风险防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与传导分析 |
3.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与形成过程 |
3.1.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形成过程 |
3.1.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过程 |
3.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要素识别与传导路径 |
3.2.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要素识别 |
3.2.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
3.3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3.1 责任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3.2 治理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
4.1 评价方法 |
4.1.1 改进的突变模型 |
4.1.2 熵权法 |
4.2 算例分析 |
4.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演化博弈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多主体博弈分析 |
5.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 |
5.3.1 演化博弈的假设条件与支付矩阵 |
5.3.2 农产品提供企业的策略演化分析 |
5.3.3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分析 |
5.3.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部门与提供企业策略演化分析 |
5.4 政府补贴下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演化动态 |
5.4.1 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动态博弈 |
5.4.2 引入政府补贴对农产品提供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 |
6.1 引言 |
6.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特点与启示 |
6.2.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特点 |
6.2.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启示 |
6.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结构设计 |
6.4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对策 |
6.4.1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
6.4.2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 |
6.4.3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可追溯体系 |
6.4.4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用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轨迹与特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 |
(一) 对食品数量和安全有着迫切需求的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探索阶段 (1978~1986年) |
(二) 稳定食品数量安全、实现供需均衡的巩固提高阶段 (1987~1994年) |
(三) 实现高产优质并重、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深化改革阶段 (1995~2012年) |
(四) 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落实“四个最严”的全面质量提升阶段 (2012年至今)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变迁特征 |
(一) 从农民的实践总结向政府的推动升华转变 |
(二) 从侧重食品数量增加向高产优质并重、确保质量安全转变 |
(三) 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进而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 |
(四) 从高消耗、高污染掠夺式生产向优质、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 |
(五) 从多部门传统监管向食品安全现代治理转变 |
(六) 从侧重粮食安全战略向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转变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发展经验 |
(一) 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二) 坚持吃饭始终是第一位的大事 |
(三) 坚持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
(四) 坚持人民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主体作用 |
(五) 坚持立足国情构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
(7)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 |
1.1.2 常平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形势 |
1.2 本文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2 东莞市常平镇农业概况 |
2.1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生产现状分析 |
2.2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隐患 |
2.2.1 产地环境污染导致蔬菜重金属含量超标 |
2.2.2 种植过程导致的农药残留超标 |
3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农药残留动态监测 |
3.1 检测对象 |
3.2 检测要求 |
3.3 检测地点 |
3.4 检测时间 |
3.5 检测品种 |
3.6 抽样方法 |
3.7 检测依据 |
3.8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法 |
3.8.1 检测原理 |
3.8.2 检测仪器 |
3.8.3 检测试剂 |
3.8.4 样品抽样 |
3.8.5 样品取样 |
3.8.6 检测结果判断标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月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4.2 不同来源地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4.3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4.4 不同品种(抽样数量较多)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4.5 2008 年至2016 年蔬菜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 |
5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监管状况 |
5.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
5.2 农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
5.2.1 农业投入品监管不断加强 |
5.2.2 创建农资规范样板店,规范农资经营 |
5.2.3 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
5.2.4 加强食用农产品标识监督巡查 |
5.3 加强蔬菜生产源头管理 |
5.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5.5 开展蔬菜日常检测 |
5.6 推广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5.7 加强农产品检测技术培训 |
6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
6.1 蔬菜生产环境受污染,短期内没法改善 |
6.2 农户素质和文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 |
6.2.1 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
6.2.2 农户选购农药的途径与行为不客观 |
6.3 全面监管不够健全,标准落后 |
6.4 市场管理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 |
6.5 镇村两级检测机构设施技术力量薄弱 |
6.6 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存在局限 |
6.7 蔬菜质量安全个人送检难 |
7 提升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的几点建议 |
7.1 全面整治生产环境 |
7.1.1 加强蔬菜种植环境的整治 |
7.1.2 采取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措施 |
7.1.3 加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减少农药施用量 |
7.1.4 培训农户,使农业实行清洁生产 |
7.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 |
7.2.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7.2.2 建设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7.2.3 完善市场准入制 |
7.2.4 完善应急制度 |
7.2.5 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
7.3 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 |
7.4 农产品检测规则获取 |
7.5 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检测的计量认证工作 |
7.6 开展宣传工作,加强社会培训 |
7.7 完善送受检制度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产品质量管理 |
1.1.2 中国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管理 |
1.1.3 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是福建农业管理的核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农业标准化与生产效益分析研究 |
1.3.2 农产品质量管理信息不对称研究 |
1.3.3 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农残研究 |
1.3.4 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技术壁垒研究 |
1.3.5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政府规制研究 |
1.3.6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对策研究 |
1.3.7 农产品质量问题的调查研究模型 |
1.3.8 文献评述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总体思路与逻辑框架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法 |
1.6.2 实地调查 |
1.6.3 案例研究法 |
1.6.4 灰色预测模型分析法 |
1.6.5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法 |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7.1 论文可能的创新 |
1.7.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1.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2 灰色系统理论 |
2.2.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2.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3 农业标准化原理 |
2.3.1 原理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3.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4 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理论 |
2.4.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4.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5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5.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5.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 |
3.1 标准的基本分类 |
3.1.1 农业标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
3.1.2 标准的分类、制定与使用 |
3.1.3 标准的综合效应 |
3.2 农业标准化基本联系 |
3.2.1 农业标准化学科的独立性与联系性 |
3.2.2 标准化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 |
3.2.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品标准的关系 |
3.2.4 农业标准化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
3.2.5 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 |
3.3 农产品生产各阶段标准化管理分析 |
3.3.1 农产品产前标准化管理分析 |
3.3.2 农产品产中标准化管理分析 |
3.3.3 农产品产后标准化管理分析 |
3.4 无公害标准与农产品质量管理 |
3.4.1 无公害标准关键点控制 |
3.4.2 无公害全程质量管理 |
3.4.3 无公害生产过程追溯 |
3.5 无公害标准用药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4.1 福建特色农产品的资源基础分析 |
4.1.1 土地资源 |
4.1.2 气候资源 |
4.1.3 水资源 |
4.1.4 林业资源 |
4.1.5 海洋资源 |
4.1.6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
4.1.7 福建特色农产品资源 |
4.2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分析 |
4.2.1 生产面积 |
4.2.2 单位面积产量 |
4.2.3 农产品单位价格 |
4.2.4 农产品产值 |
4.3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成效 |
4.3.1 政府管理方面 |
4.3.2 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 |
4.3.3 检验体系建设方面 |
4.3.4 农产品规模化组织生产方面 |
4.4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现状 |
4.4.1 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 |
4.4.2 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问题 |
4.4.3 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问题 |
4.4.4 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问题 |
4.4.5 特色农产品假冒伪劣问题 |
4.5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成因 |
4.5.1 政府管理规制问题 |
4.5.2 农业投入品持续大量投入 |
4.5.3 农产品标准化普及率较低 |
4.5.4 特色农产品信息不对称 |
4.5.5 食品添加剂违规超标添加 |
4.5.6 标准化主体利益驱动不足 |
4.5.7 小微食品企业的质量隐患 |
4.6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4.6.1 生产者质量管理方面 |
4.6.2 企业质量管理方面 |
4.6.3 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方面 |
4.6.4 政府部门监管方面 |
4.6.5 法律法规执行方面 |
4.6.6 检测体系建设方面 |
4.6.7 农业标准化管理方面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与分析 |
5.1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方案设计 |
5.1.1 标准化生产项目简介 |
5.1.2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的指标设计 |
5.2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与数据处理 |
5.2.1 调查目的 |
5.2.2 调查对象 |
5.2.3 调查方法与内容 |
5.2.4 调查数据处理 |
5.3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1 茶叶 |
5.3.2 蔬菜 |
5.3.3 水产品 |
5.3.4 水果 |
5.3.5 食用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与质量趋势预测研究 |
6.1 生产趋势预测 |
6.1.1 指标选取与预测模型选择 |
6.1.2 生产趋势预测 |
6.2 质量趋势预测 |
6.2.1 指标选取与预测模型选择 |
6.2.2 趋势预测 |
6.3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与质量趋势比较分析 |
6.3.1 茶叶比较分析 |
6.3.2 水产品比较分析 |
6.3.3 食用菌比较分析 |
6.3.4 水果比较分析 |
6.3.5 蔬菜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案例实证研究 |
7.1 标准化视域下南靖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经验与启示 |
7.1.1 南靖双孢蘑菇基本概况 |
7.1.2 南靖双孢蘑菇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
7.1.3 主要启示 |
7.2 标准化视域下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
7.2.1 平和蜜柚基本概况 |
7.2.2 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
7.2.3 主要启示 |
7.3 标准化视域下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
7.3.1 龙海青葱国家级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基本概况 |
7.3.2 标准化视域下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做法与经验 |
7.3.3 主要启示 |
7.4 标准化视域下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
7.4.1 平和白芽奇兰茶基本概况 |
7.4.2 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
7.4.3 主要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建议 |
8.1 推进特色农产品实施标准化的机制 |
8.1.1 农产品市场准入倒逼机制 |
8.1.2 农产品出口标准导向机制 |
8.1.3 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机制 |
8.1.4 无公害标准认证奖励机制 |
8.1.5 食品标准备案程序简化机制 |
8.1.6 标准化的国际交流常态化机制 |
8.2 推进政府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 |
8.2.1 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 |
8.2.2 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
8.2.3 实施质量认证监督管理 |
8.2.4 监督管理农产品全程质量 |
8.2.5 强化日常监督抽查与巡查 |
8.2.6 保障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 |
8.2.7 建立质量奖励和财政优惠政策 |
8.2.8 引导规模经营提升标准化普及率 |
8.2.9 加强种植和加工标准技术培训 |
8.2.10 完善政府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
8.3 推进生产者管理的策略 |
8.3.1 生产许可制度引导食品企业实现正外部性 |
8.3.2 依法落实生产者和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
8.3.3 加强对在建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的巡查力度 |
8.4 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的策略 |
8.4.1 加强生产企业信用平台建设 |
8.4.2 构建农产品可追溯管理机制 |
8.5 整合政府监管机构与监管队伍 |
8.5.1 整合监管机构 |
8.5.2 整合监管队伍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9)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2.1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历程 |
2.1.1 自由发展期(1776-1906年) |
2.1.2 转型期(1906-1938年) |
2.1.3 加强期(1938-2000年) |
2.1.4 完善期(2000年至今) |
2.1.5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2.2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2.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2.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2.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2.2.4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2.3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2.3.1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2.3.2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2.3.3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2.3.4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2.3.5 科技支撑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3.1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3.1.1 法律意识初建期(1958-1985年) |
3.1.2 快速发展期(1985-2000年) |
3.1.3 探求新方式(2000年至今) |
3.1.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3.2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3.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3.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3.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3.2.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3.3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3.3.1 欧盟畜产食品标准体系 |
3.3.2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3.3.3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3.3.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4.1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4.1.1 初级管理期(1868-1947年) |
4.1.2 食品卫生管理(1947-2000年) |
4.1.3 食品安全管理(2000年至今) |
4.1.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4.2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4.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4.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4.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4.2.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4.3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4.3.1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4.3.2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4.3.3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 |
4.3.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4.3.5 其它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5.1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5.1.1 分散管理期(1900-1990年) |
5.1.2 统一管理期(1990年至今) |
5.1.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5.2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5.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5.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5.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5.2.4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5.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5.3.1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5.3.2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5.3.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5.3.4 其它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6.1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6.1.1 萌芽期(1949-1978年) |
6.1.2 发展期(1978-1993) |
6.1.3 分散监管(1993-2003) |
6.1.4 统一监管(2003年至今) |
6.1.5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6.2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6.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6.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6.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6.2.4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6.3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6.3.1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6.3.2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6.3.3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6.4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6.4.1 畜产食品安全现状 |
6.4.2 畜产食品安全问题 |
6.4.3 畜产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比较 |
7.1 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历程比较 |
7.2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比较 |
7.3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比较 |
7.3.1 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比较 |
7.3.2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分析体系比较 |
7.3.3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体系与召回制度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讨论 |
8.4 主要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单独提出食用油安全规制研究的必要性 |
1.1.2 食用油安全规制研究的特殊性 |
1.1.3 食用油安全规制研究的复杂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食用油安全规制的理论分析 |
2.1 基础性理论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政府规制俘虏理论 |
2.2 食用油安全相关理论 |
2.2.1 食用油安全风险的累加性理论 |
2.2.2 食用油的后经验产品属性理论 |
2.2.3 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公共产品理论 |
2.3 食用油安全对相关主体的影响分析 |
2.3.1 对消费者的影响 |
2.3.2 对企业的影响 |
2.3.3 对政府的影响 |
第3章 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博弈分析 |
3.1 食用油安全规制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
3.1.1 食用油安全规制的行为主体 |
3.1.2 规制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
3.2 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多方博弈分析 |
3.2.1 规制者内部的博弈 |
3.2.2 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之间的博弈 |
3.2.3 被规制者内部的博弈 |
3.2.4 被规制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
3.2.5 规制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
3.2.6 社会中间组织和被规制者之间的博弈 |
第4章 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现状及主要问题 |
4.1 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历史演进 |
4.1.1 以主管部门管控为主、卫生部门监督管理为辅的食用油安全规制阶段(1949年-1978年) |
4.1.2 经济转轨时期,混合型的食用油安全规制阶段(1979年-1992年) |
4.1.3 分段管理雏形初现,以卫生部为主导的食用油规制阶段(1993年-2003年) |
4.1.4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部门分段管理的食用油安全规制阶段(2003年-2013年) |
4.1.5 多部门分段监管向集中监管过渡的食用油安全规制阶段(2013年-) |
4.2 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现状分析 |
4.2.1 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体制现状 |
4.2.2 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体系现状 |
4.2.3 中国食用油供应链发展现状 |
4.3 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食用油安全规制体制问题 |
4.3.2 食用油安全规制体系问题 |
4.3.3 食用油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
4.3.4 食用油安全规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章 食用油安全规制国际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的食用油安全规制 |
5.1.1 美国的食用油安全规制机构 |
5.1.2 美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
5.1.3 美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的运行机制 |
5.2 日本的食用油安全规制 |
5.2.1 日本的食用油安全规制机构 |
5.2.2 日本食用油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 |
5.2.3 日本食用油安全规制的运行机制 |
5.3 欧盟的食用油安全规制 |
5.3.1 欧盟食用油安全的规制机构 |
5.3.2 欧盟食用油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 |
5.3.3 欧盟食用油安全规制的运行机制 |
5.4 巴西的食用油安全规制 |
5.4.1 巴西食用油安全的规制机构 |
5.4.2 巴西食用油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 |
5.4.3 巴西食用油安全规制的运行机制 |
5.5 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国际启示 |
5.5.1 在食用油安全规制机构上的国际启示 |
5.5.2 在食用油安全规制法律法规及标准上的国际启示 |
5.5.3 在食用油安全规制运行机制上的国际启示 |
5.5.4 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国际共同趋势分析 |
第6章 完善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的对策分析 |
6.1 探索食用油安全规制体制创新的可行性 |
6.2 树立食用油安全全程规制理念 |
6.3 加强食用油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
6.3.1 梳理和修正现有的食用油安全法规 |
6.3.2 制定新的食用油法规要树立消费者优先理念 |
6.3.3 加大处罚力度,提升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
6.3.4 实行食用油安全问责制度 |
6.4 加强食用油安全标准建设 |
6.4.1 加快步伐,实现食用油安全标准的规范化 |
6.4.2 加强研究,实现食用油安全标准的统一化 |
6.4.3 加大投入,实现食用油安全标准制定过程的专业化和程序化 |
6.5 加强食用油安全规制环境建设 |
6.5.1 提高食用油消费者维权水平 |
6.5.2 增强食用油行业自律水平 |
6.5.3 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
6.6 加强食用油行业社会中间组织建设 |
6.6.1 为社会中间组织提供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
6.6.2 加强社会中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互动 |
6.6.3 加强社会中间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 |
6.6.4 加强社会中间组织自身建设 |
第7章 中国食用油安全全程规制体系的构建 |
7.1 建立食用油安全预警体系 |
7.1.1 食用油质量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成 |
7.1.2 食用油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实施 |
7.2 建立食用油安全监控体系 |
7.2.1 食用油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构成 |
7.2.2 食用油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
7.3 建立食用油安全溯源体系 |
7.3.1 食用油安全溯源管理系统的内涵和作用 |
7.3.2 食用油安全溯源管理系统的构建 |
7.4 建立食用油安全信用体系 |
7.4.1 食用油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的内涵及其运行模式 |
7.4.2 食用油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从农田到餐桌食品污染堵源头(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治理视域下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研究 ——以楚雄永仁县为例[D]. 曹凤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2]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研究[D]. 冯颖. 兰州大学, 2020(01)
- [3]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研究[D]. 吕雯莉.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陈国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D]. 雷勋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
- [6]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轨迹与特征观察[J]. 王可山,苏昕. 改革, 2018(02)
- [7]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析[D]. 陈妙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 柯铭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
- [9]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 王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10]中国食用油安全规制研究[D]. 李忠远. 辽宁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