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运作中的信任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1](2016)在《基于信任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关系维护》文中认为当今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的更新、升级,过去企业以竞争求生存,非赢即输,核心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今企业转换思维,讲求以合求存,取长补短,因此灵活的企业间合作形式——虚拟企业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因此现今学者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联盟的合作伙伴间高效合作。一些研究结论表明,信任作为促成企业间合作的关键因素,成为虚拟企业得以成功建立的纽带,随着虚拟企业的运行直至结束,信任机制又成为其成功合作的关键调节机制,因此研究和构建合理的信任机制对联盟进行信任管理需提上日程。本文意在纵观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为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能够高效地进行信任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机制,从而使虚拟企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竞争优势。目前的大多数文献中,主要致力于研究信任行为中的影响因素及信任机制的分析,而对于如何评价与选择合作伙伴的研究则比较少。而且基于信任这个要素的特殊性,大多研究会选择使用实证方法,因此基于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即为的伙伴评估选择研究,其中将相对信任模型应用到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中,为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基于信任的定量依据。核心章节中还对以往研究文献中的模型进行分析改进,尝试建立更为合理直观的联盟伙伴信任评价方法,从而使虚拟企业信任研究领域的成果更加丰富,也为各虚拟企业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新的指导与思路。对于信任的维护机制也在文章的最后通过文化,失信防范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三方面给出合理的建议,其中不乏一些新的角度和理解。
牛倩倩[2](2014)在《供应链合作信任机制建立及信任动态均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信任问题一直是我国供应链发展的最大阻力。因此,研究合作信任关系对供应链的发展及合作伙伴间信任关系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文章主要内容为以下三部分:(1)供应链合作企业间信任选择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文章运用Multi-Agent技术、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供应链企业信任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模型[2]315。在模型中,多Agent[17-19]系统可通过连接内外服务器对合作企业进行快速选择。并通过不同Agent间相互沟通协调,实现了对合作伙伴信任的动态监督和评估。在模型中还引入信任预警Agent,可及时对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信任风险发出警报,以提醒企业进行控制和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实例表明,该模型对供应链信任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估不仅快速而且有效,还能反映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动态变化。(2)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关系保障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在合作伙伴选择与信任评估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运用Multi-Agent技术[17-19]构建了供应链合作信任关系保障模型。它通过各个Agent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可对合作企业下次合作是否采取信任作出决策;并能够通过信任保障Agent调用保障措施管理库中的保障措施对合作信任关系进行一定的保障工作,确保信任合作关系能更进一步,同时,一旦合作中出现信任缺失行为,系统也会采取相关措施对失信企业进行约束和惩罚。在对模型的使用步骤和功能进行详细地分析之后,应用案例对该模型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对信任关系的保障、监督和管理。(3)基于信任度叠加和相互依赖匹配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均衡研究综合文章第三章中信任选择评价模型[2]和第四章中信任保障模型中的信任隶属值计算方法,对在供应链合作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的信任隶属值进行叠加计算,从而得到某一合作阶段某合作类型企业相应的信任隶属值;最后将其合作中对合作方的相互依赖程度与信任隶属值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得出现阶段两个合作企业间的信任是最佳信任;若匹配不成功,则合作的信任关系未达到最佳信任。
潘鑫宇[3](2012)在《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虚拟企业运作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时代催生了创新。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场环境变化日趋迅速,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发个性化与多样化,传统企业面对这种情况显得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知识经济的中兴,在管理理念和经营观念上将会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变,这样的背景下驱使着企业对传统的经营模式做出革新以适应潮流的冲击。企业为了摆脱困境以得到迅速发展的促使下将探索有效的经管途径,虚拟经营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新的经营模式。虚拟企业作为新的经管模式是指除了核心价值能力和关键职能外,其它功能外包给其他组织而组成一种新的动态联盟合作的经营模式。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它具有无形无界独立联盟、文化整合相互依赖、优势互补目标单一、柔性组合、快速反应、组织分散、结构扁平等明显地特点,依据其特点和建设的基础,一般划分成基于产品或服务的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以市场为前提的长期运作核心价值活动的建立,并且超越其他企业相同价值的学习能力和协调能力,它是个规模大、层次多、组织有效、结构复杂、信息繁杂、因素众多与功能繁杂的综合性系统。所以企业虚拟化运作的过程是一项繁杂的组织管理,在适应变化的同时并且基于核心价值的结构经营及其所处的环境建立起的跨地区甚至跨国的虚拟组织,其组织架构可以扩充、重构、重用,具有动态组织的特点。以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虽然不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唯一方式,但它顺应了当代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给当今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在发展战略上提供了众多的启迪,这些都预示着这是一条值得借鉴和推广的腾飞之路。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蓬勃的虚拟化浪潮,没有核心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传统经营模式将是不可持续的,我国的企业正受到这种趋势的严峻挑战的考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谋得生存并得以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和认识虚拟运营模式和策略,创造条件组织并参与到其中来。本文通过企业虚拟化经营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命题进行研究,分析虚拟企业运作的可行性意义,虚拟化运作出现的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策提出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根据国内外企业的特点对实施虚拟运营方略提出建议,以成功运营的虚拟性企业进行剖析,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出于结构性调整具有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王颖[4](2011)在《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范围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资源的整合运用变得越来越容易。相对于传统的供应链的资源整合,在企业虚拟合作基础上进行的供应链虚拟资源的整合将借助网络和信息手段极大的减少交易成本和合作风险。而在制造行业中,由于制造环节的成本压缩困难,作为供应链系统高效运作的基础和第三方利润源泉的物流环节,就成了影响供应链系统整合的关键。因此本文以虚拟物流资源的整合为研究对象,分析虚拟物流资源整合与传统的整合的区别,提出虚拟物流资源整合的问题及障碍。同时根据文献研究建立起虚拟物流资源的整合机制。根据虚拟物流整合的复杂性、动态临时性提出委托代理机制、信任机制及信息共享机制,用以解决虚拟物流资源整合中产生的问题,分别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分析模型,NASH均衡收益矩阵博弈分析和LX案例进行分析求解。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多讨论的是核心企业和供应商或销售商之间的虚拟合作,对于物流企业并不涉及。抑或,以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企业为视角,整合物流资源。而本文主针对虚拟物流资源整合则主要研究物流环节供应商,销售商,物流企业与制造商之间的多方虚拟合作及实现机制。综合物流整合与虚拟合作,建立虚拟物流整合机制,解决虚拟物流整合中信任缺失,信息不对称,多利益冲突等问题。
赵晓飞[5](2011)在《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农产品渠道联盟日益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已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农产品渠道联盟是指在竞争、合作的市场环境下,由农产品渠道链条中和渠道间一些相互独立的渠道成员(农户、合作社、企业、经销商等)在致力于相互信任和共同长远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或纵向联合、协议或股权连结而组建的一种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分销网络利益共同体。构建农产品渠道联盟一方面可以使处于联盟网络中的成员专注核心优势,增强渠道竞争力;分享市场信息,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协同效应,创新经营方式;培育渠道主体,增强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将以往以生产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化为以市场为导向或以消费导向的发展模式,这将大大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我国农产品渠道主体组织化程度低、渠道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信息缺乏共享、信任机制缺失等原因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中还没有形成集约化、联盟化的渠道链条,并由此造成渠道成员间合作化水平低,渠道关系不稳定,流通效率低。因此,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经销商之间树立共同的远景目标,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而建立起在专业分工、信息共享、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基础上的渠道联盟,是解决我国当前“小农户”与“大市场”之矛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农产品渠道联盟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构建我国农产品渠道联盟的条件、模式选择、运行机制和稳定性问题。当前情况下,我国已具备发展农产品渠道联盟的资源条件、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但构建农产品渠道联盟需要以联盟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联盟成员间有组织相容性、联盟成员间有相互信任性、联盟成员间公平、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联盟成员间有一定程度的对称性依赖性为条件。农产品渠道联盟模式的选择包括联盟组织模式选择和联盟结构模式选择。农产品渠道联盟组织模式选择可考虑从资源优势的角度发挥合作社、龙头企业、批发商、超市等联盟主体的核心作用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构建“农产品渠道纵横联盟网”。可选择的联盟组织模式包括合作社主导下的渠道联盟、批发商主导下的渠道联盟、加工企业主导下的渠道联盟、营销企业主导下的渠道联盟、商业超市主导下的渠道联盟。由于主导企业的类型及其在渠道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联盟组织模式形成的条件和特点也不同。农产品渠道联盟结构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到双边依赖性和联盟主体对联盟控制要求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联盟主体对联盟成员的依赖性强时,,其对联盟的控制要求增强,股权式联盟成为较好的选择,反之,则选择契约式联盟。,实证分析显示,交易特征因素、交易成本和风险感知都显着地影响农产品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但资源依赖和风险感知对农产品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最大;资源依赖性越强,总体上越倾向于选择股权式联盟,风险感知越强,总体上越倾向于选择契约式联盟,且交易特征因素、交易成本和风险感知因素必须与联盟模式匹配才能够提升联盟绩效。研究还发现,交易成本和风险感知具有对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中介效应,且风险感知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农产品渠道联盟的基本运行目标是“合作共赢”,合作机制是农产品渠道联盟有效运行的基本机制,为此,需要建立农产品渠道联盟的信息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任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基于“农户+龙头企业”的联盟稳定性理论研究表明,农产品渠道联盟稳定性除了受到合作产生的额外收益、双方为合作而付出的初始成本、收益与成本比较以及双方的贴现因子的影响,还受到成员对客观自然状态认识的心理预期以及成员对声誉的认知的影响。实证分析显示:农户规模、价格波动、谈判成本都对由农户和龙头企业组建的农产品渠道联盟稳定性有显着性影响,而信誉认知,心理预期和产品专用性的影响不显着。在影响渠道联盟稳定性因素重要程度上,价格波动据首位,其次是交易成本和农户规模,最后是心理预期,这说明外部市场价格因素成为影响农产品渠道联盟稳定的首要变量。因此,要提高农产品渠道联盟稳定性,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全面地建立农产品渠道联盟稳定机制。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农产品渠道的现实状况、未来发展需要和理论研究不足提出研究我国农产品渠道联盟问题,重点探讨了将联盟的思想、方法、.策略等应用到我国农产品渠道领域的有效途径及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其理论与实证研究对丰富和完善我国农产品渠道理论,弱化“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农产品渠道联盟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新的领域,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还处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之中,还有诸如联盟管理、联盟的风险控制、联盟合作绩效评价、联盟稳定性测评等许多问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杨波[6](2011)在《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知识已经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迅速变化的大背景下,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保持优势地位,现代企业仅依靠自身的知识与技术资源,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必须从外界积极转移、吸收新知识,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同时,转移吸收先进外部知识资源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虚拟企业通过对成员企业核心能力和资源的集成,获得在管理、知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分享市场机会和顾客实现共赢的目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知识转移活动贯穿在虚拟企业整个生命周期,虚拟企业的合作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转移的过程。因此,有效的知识转移能够极大提高虚拟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成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虚拟企业的盟主企业来说,其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成员企业间跨组织的知识转移活动有效实施。因此,研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重点研究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相关机制以及实际效用。首先,围绕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虚拟企业组织模式、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知识转移的博弈与机制以及有关知识转移实证等研究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其次,对虚拟企业组织特性,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能力、过程、模式及网络特性等方面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作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基础。再次,在从三个方面对论文主体展开深入研究:一是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方法与主因子分析的实证统计方法共同研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二是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博弈分析,构建演化博弈仿真模型进行知识转移过程的动态演化仿真,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相关促进机制,提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管理策略;三是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部效用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效用两个维度,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实际效用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通过理论探讨、仿真分析及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对虚拟企业的内涵、特性、类型及组织特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虚拟企业的组织特性对虚拟企业的知识来源、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一般过程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归纳和提出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于知识资源互补关系的任务导向水平互补、任务导向垂直互补和关系导向水平互补、关系导向垂直互补四种主要模式。最后,根据虚拟企业网络组织的内涵,结合复杂网络中小世界网络模型,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网络特性进行分析、建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方法,证明在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网络符合小世界网络特性,在小世界网络中提高成员企业的交流频率和企业聚集程度,能够提升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能力和效率。(2)通过归纳分析,在前人对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构建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提出12个影响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建模,在Vensim PLE平台上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仿真验证。最后,通过主因子分析法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得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主要受动机因子、信任因子、能力因子、机制因子、知识因子和情境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虚拟企业博弈关系分析以及机制设计提供了参考与依据。(3)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博弈关系进行了研究,应用传统博弈理论,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合作竞争博弈模型,并依据演化博弈理论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模型,通过NetLogo仿真平台,模拟分析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演化趋势,对非对称的虚拟企业成员间的知识转移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和激励机理进行博弈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各影响因素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反映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内在机理,并以此提出设计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相关促进机制,具体包括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信任机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协调机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最后总结提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管理策略,为我国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制定有效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4)在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成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作用的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知识转移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效用实证分析,实证的结果表明虚拟企业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内外部知识的有效互补和协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成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顺利实施对成员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有正向影响,并且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比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而对成员企业管理创新的正向影响假设却不成立,同时也发现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之间、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正向假设关系不成立。(5)在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定性分析基础上,采用我国2000-2009年10年间相关的统计资料作为样本数据,使用生产函数模型构建关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证分析的回归模型,采取《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总体和地区两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的效用。分析结果表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整个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的效用很显着。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不同区域内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需求与活跃程度不相同,因而使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效用出现“因地而异”,导致我国企业知识转移的实施也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成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为我国企业制定促进知识转移整体效用的相关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持。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出影响我国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6个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归纳分析提出12个影响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因素假设,在定性分析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仿真方法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假设;并通过实地调研及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获得研究样本数据,借助SPSS13统计分析软件对影响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各因素进行主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主要受动机因子、信任因子、能力因子、机制因子、知识因子和情境因子的影响。(2)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采用博弈分析与博弈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中的各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并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在NetLogo仿真平台上采用Multi-Agent技术进行知识转移演化动态仿真,研究得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内在机理和激励机理,研究设计促进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相关机制。由于知识转移对虚拟企业各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利益关系产生动态的影响,博弈分析与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更为全面了解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特性和内在机理,而建立在博弈与仿真分析基础上的机制设计,可以更具针对性的解决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中所存在的机会主义等问题,并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进行博弈分析与基于Multi-Agent的演化博弈仿真方法相结合设计相关知识转移机制是十分有效,这一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创新意义。(3)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提升成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部效用与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效用两个视角,分别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生产函数回归模型等计量方法和工具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我国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内部效用的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运用结构方程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外部效用的研究采用了2000-2009共10年我国相关统计资料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为了充分了解各区域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实际效用情况,本文还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分区域的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实际效用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渠道,与目前国内外其它研究相比,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更为全面,也更具实践价值。但由于在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外部效用的研究上部分统计数据缺失,有部分地区企业的知识转移效用情况本文未作研究,今后可以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企业或技术开发区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知识转移活动具体情况,避免研究中所存在的区域空白。此外,在知识转移主体的博弈研究方面,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虚拟企业联盟知识转移行为的博弈主体,加入政府主体进行三方博弈研究。同时,在博弈仿真方面,可以按照复杂系统的建模方法,完善仿真算法,充分、全面考虑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复杂因素,设计搭建更加符合真实情境的博弈仿真系统,对企业知识转移活动进行更深入研究。
戴忠义[7](2010)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产学研战略联盟能够综合利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互补的能力,形成强大的整体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学研联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最主要的是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的缺失。因此,有必要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这将对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产学研战略联盟在中国的发展较西方国家要晚,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少,而专门针对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方面的分析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了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概括总结了中国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存在联盟成员自身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企业缺乏信誉及合作精神、联盟成员间存在合作壁垒、联盟成员间收益分配不均衡、政府未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文化观念的不同、法律法规的缺失、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动力不足、联盟成员间地位不对等、产学研联盟的脆弱性和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最后,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从培养联盟文化、树立信任意识,建立以法制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发挥政府服务功能、协调各方关系,完善联盟内部信任机制建设和建立健全信任的社会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共同完善中国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建设的对策。
任银荣[8](2010)在《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的实证研究 ——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路径》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组织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目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任是网络组织形成与运作的基础,也是网络组织网络效应形成的基础,信任影响到合作者对网络关系的承诺、对突发事件的反映、冲突的解决方式等。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的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何种类型的影响因素在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建立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还是值得探讨的、前沿性的研究命题。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目的及方法,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进行了归纳性总结。在回顾网络组织与信任机制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提出假设并构建出一个具体的概念模型,而后通过对多类型的网络组织企业成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软件AMOS7.0对模型中设立的路径传导假设进行验证,最终探讨了成员间信任机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路径传导的作用程度。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对成员间的信任没有明显的直接正向促进作用,在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对成员间的信任的促进过程中,个体因素和网络战略保障起到了中介效果;(2)个体因素对成员间的信任没有明显的直接正向促进作用,在个体因素对成员间的信任的促进过程中,网络战略保障起到了中介效果;(3)网络战略保障直接正向促进成员间的信任;(4)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对个体因素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弱;(5)个体因素对网络战略保障直接正向促进较弱;(6)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直接正向促进网络战略保障,在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对网络战略保障的促进过程中,个体因素起到了部分中介效果。论文的创新之处是:(1)本文依据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并结合调查数据分析个体因素、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和网络战略保障这三类因素对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的影响程度;(2)本文将影响信任机制的因素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因素间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是研究新视角的有益尝试;(3)验证了在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影响成员间的信任的过程中,网络战略保障起着中介作用,个体因素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4)论文通过构建模型、验证假设到得出结论并成功探究了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最后,总结出论文的管理启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蒋杨永,刘春艳,蒋建华[9](2010)在《虚拟企业成员信任决定因素及其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信任建立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虚拟企业成员间信任的决定因素及信任水平测度进行研究。结合Nielsen的概念模型,以被信任对象的感知可信度模型为基本研究框架,设计虚拟企业成员信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虚拟企业成员信任水平测度模型,借助浙江省37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作实证分析,以期对虚拟企业成员信任水平的测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邓捷[10](2009)在《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成本探析》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企业难以单凭自身的实力去实现市场机遇,而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对有限的内部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在这种情况下,以合作协同为主导,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业联盟式虚拟企业营运而生。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是指,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企业以自己拥有的核心产品或品牌为中心,通过信息网络和快速系统,将拥有实现机遇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结集起来而形成的网络化分布式的动态组织。本文以规范研究为基础,以虚拟企业治理结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为支撑,着重对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成本展开研究。与传统企业相比,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从管理哲学到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主要表现为:具有组织结构网络化、组织界限模糊化、核心功能与执行部门相分离、资源的集成性、经营敏捷性等特征。这些特点对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信任管理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就目前来看,对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的失信成本及信任保障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其概念及运行模式的探讨上。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绩效评价、利益分配、失信成本、信任保障措施等问题研究甚少。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理论的前提下,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博弈理论、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虚拟企业治理结构理论等为基础,首先对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的相关特征展开了探讨,得出了其盟约成员具有核心竞争力集成、共享技能和资源、交流弱结构性等特点。此外,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信任关系具有相互性、脆弱性、动态变化性、风险性等特点。在对虚拟企业相关特征有一定理解基础上,本文对其盟约成员失信现状及失信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失信表现、失信影响、失信原因、失信成本构成的分析,简要探讨了盟约成员失信行为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关键资源流失成本、盟约成员协调成本、监督成本等对虚拟企业风险、运作效率及反应能力、机制合理化运行带来的负效应。在对失信成本负效应的分析过程中,本文建立了失信成本衡量的成本收益时间模型,并对守信成本、守信收益、失信损失进行了解释与衡量,进一步说明盟约成员失信行为产生的成本及负效应。本文的第三部分引入了运作较为成功的虚拟企业——美特斯·邦威集团的案例,通过对其虚拟经营模式、信任结构、盟约成员选择方式、失信成本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和探讨,总结了虚拟企业避免失信行为、提升信任程度所需要素。同时,亦为美特斯·邦威集团潜在失信行为和失信成本控制提出了建议。本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对虚拟企业失信成本的控制建议。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失信成本治理中心的模式,结合盟约成员信息收集机制、盟约成员综合评价体系、信任评审机制、信任保障机制、失信惩罚机制,以减少盟约成员失信的可能性,提升虚拟企业的信任水平。本文认为,虚拟企业盟约成员失信成本及信任保障问题可以通过在虚拟企业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机制设计来加以解决。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加强盟约成员间的信任建立、信任保障、信任传承,以尽量避免失信成本、提升信任程度,对于优化组织构架、改进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虚拟企业盟约成员失信成本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并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时间模型的形式,对盟约成员守信成本、失信损失、守信收益进行了衡量。此外,提出了建立失信成本治理中心的概念,提出盟约成员信息收集机制、综合评价体系、信任评审机制、信任保障机制、失信惩罚机制等为一体的治理手段。本文在数据收集及对博弈论、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知识的应用方面欠缺,对失信成本的具体衡量方法尚未提出有深度的见解。此外,对盟约成员公平利益分配及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提出的见解亦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企业运作中的信任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运作中的信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任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关系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企业间信任问题的研究 |
1.3.2 虚拟企业信任问题研究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信任与虚拟企业相关理论 |
2.1 信任相关理论 |
2.1.1 多学科视角下的信任 |
2.1.2 信任的性质与特征 |
2.2 虚拟企业的相关理论 |
2.2.1 虚拟企业的优势 |
2.2.2 虚拟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信任在虚拟企业运作中的影响分析 |
3.1 信任在虚拟企业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
3.2 虚拟企业中信任的影响因素 |
3.3 虚拟企业中信任的建立过程 |
第四章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估与选择模型研究 |
4.1 虚拟企业中的“双信任环”模型 |
4.2 二维信任模型 |
4.2.1 现有的二维信任模型 |
4.2.2 改进的二维信任模型 |
4.3 虚拟企业中的相对信任模型 |
4.3.1 独立信任模型 |
4.3.2 相对信任模型 |
4.3.3 仿真分析 |
4.3.4 小结 |
第五章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信任关系的维护机制 |
5.1 虚拟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
5.2 运用虚拟企业的失信防范机制 |
5.2.1 内部约束机制 |
5.2.2 外部约束机制 |
5.2.3 小结 |
5.3 知识共享机制 |
5.3.1 知识共享机制对维护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的重要作用 |
5.3.2 知识螺旋理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供应链合作信任机制建立及信任动态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我国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存在的信任问题 |
1.3.2 供应链合作信任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3 信任选择评估的研究现状 |
1.3.4 信任保障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5 信任研究的新趋势 |
1.3.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文章的结构框架 |
1.4.4 本文的创新 |
2 相关文献概述 |
2.1 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相关理论 |
2.1.1 信任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及重要作用 |
2.1.2 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动态发展理论 |
2.2 本研究应用的相关理论 |
2.2.1 多 Agent 系统 |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3 结构熵权法—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综合计算权重值 |
2.3 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机制建立 |
2.3.1 合作信任机制建立的动因 |
2.3.2 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机制的建立过程 |
3 基于 Multi-Agent 技术的供应链企业信任合作伙伴选择评估模型 |
3.1 供应链企业信任合作伙伴选择评估模型总体架构 |
3.1.1 合作伙伴的选择 |
3.1.2 合作伙伴的信任评估 |
3.2 信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
3.3 信任值的计算方法 |
3.3.1 指标权重值的设立 |
3.3.2 信任隶属度的计算 |
3.4 应用案例 |
4 基于 Multi-Agent 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保障模型 |
4.1 供应链合作信任保障模型的整体架构 |
4.2 基于 Multi-Agent 的供应链合作信任保障模型分析 |
4.2.1 信任保障模型的使用步骤和方法 |
4.2.2 信任加分系统的工作原理 |
4.2.3 信任保障措施 |
4.3 应用案例 |
5 基于信任叠加和相互依赖匹配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均衡 |
5.1 供应链合作企业间的信任均衡 |
5.2 基于信任叠加值和相互依赖关系匹配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均衡 |
5.2.1 合作依赖程度的评判 |
5.2.2 信任叠加值的计算 |
5.2.3 依赖程度与信任值的匹配 |
5.3 应用案例 |
6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虚拟企业运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1.1 现实经济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1.3 理论研究的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关于虚拟企业的理论综述 |
2.1 虚拟企业的产生 |
2.2 虚拟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
2.2.1 虚拟企业的概念 |
2.2.2 虚拟企业的特征 |
2.3 虚拟企业的类型 |
2.3.1 产品型的虚拟企业 |
2.3.2 项目型的虚拟企业 |
2.3.3 服务性的虚拟企业 |
2.4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 |
2.5 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的优势分析 |
2.5.1 有效的整合与配置资源 |
2.5.2 弹性运营 |
2.5.3 成本优势 |
2.5.4 竞争优势 |
2.5.5 灵活快速 |
2.6 虚拟企业运作模式作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虚拟企业运作流程 |
3.1 辨认市场机遇 |
3.1.1 企业虚拟化运作始于市场机遇 |
3.1.2 辨认市场机遇的内容与环节 |
3.1.3 F 汽车虚拟运作的市场机遇识别与确立 |
3.2 对于市场机遇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核心能力或资源概述 |
3.2.1 对于市场机遇产品或服务 |
3.2.2 基于产品或服务对于企业核心能力或资源的描述 |
3.2.3 M 公司的核心能力 |
3.3 合作伙伴的选择及合作方式的确定 |
3.3.1 选择合作伙伴的因素 |
3.3.2 合作伙伴组织过程 |
3.3.3 合作伙伴的组织方法 |
3.3.4 确定选择合作对象的方式 |
3.3.5 W 公司的合作伙伴选择 |
3.4 虚拟企业运作的实施 |
3.4.1 明确核心企业角色任务以及联盟合作整体规则 |
3.4.2 开展协作活动 |
3.4.3 获取虚拟化运作价值的工作环节 |
3.4.4 L 公司虚拟企业运作的实施 |
第四章 虚拟企业运作的管理 |
4.1 构建合作机制 |
4.1.1 虚拟企业运作的合作契约 |
4.1.2 虚拟企业运作利益的分配 |
4.1.3 构建虚拟联盟合作机制利益分配的分析与解决 |
4.2 虚拟企业运作的合作信任 |
4.2.1 虚拟企业运作中信任发挥的作用 |
4.2.2 建立虚拟企业运作信任机制 |
4.2.3 虚拟化运作信任机制环境的创建 |
4.2.4 虚拟企业运作信任产生机制与保障机制 |
4.2.5 L 公司虚拟化运作合作信任的分析 |
4.3 虚拟企业运作的风险及其防范 |
4.3.1 风险的辨别 |
4.3.2 风险的防范 |
第五章 M 公司的虚拟化运作 |
5.1 M 公司的发展历程 |
5.2 M 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 |
5.2.1 M 公司高成长的外部影响因素解析 |
5.2.2 M 公司的内部环境 |
5.3 M 公司的虚拟化运作模式 |
5.4 M 公司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功能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拟物流资源整合相关理论与基础分析 |
2.1 虚拟物流内涵及特征 |
2.1.1 虚拟物流资源的内涵及界定 |
2.1.2 虚拟物流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
2.2 虚拟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及模型建构 |
2.2.1 虚拟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及流程 |
2.2.2 虚拟物流整合的作用及障碍 |
2.3 虚拟物流整合机制的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的委托代理机制 |
3.1 委托代理机制的内涵 |
3.2 委托代理的形成机制 |
3.3 委托代理机制中两类主要问题 |
3.3.1 信息不对称 |
3.3.2 利益冲突 |
3.4 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委托代理的实现机制 |
3.4.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4.2 模型的建立 |
3.4.3 模型求解 |
3.4.4 灵敏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商主导型虚拟物流整合的信任机制 |
4.1 信任机制的内涵 |
4.2 信任的形成机制 |
4.3 信任机制的作用 |
4.3.1 信任在虚拟物流资源整合中的作用 |
4.3.2 虚拟资源整合中企业信任机制缺失的原因 |
4.4 信任保障机制的建立 |
4.4.1 信任机制的模型分析 |
4.4.2 长期合作下的信任机制 |
4.4.3 短期合作下的信任机制 |
4.4.4 信任保障机制的组织基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机制 |
5.1 信息共享机制的内涵 |
5.2 信息共享机制在虚拟物流整合中作用 |
5.3 信息共享的实现机制 |
5.3.1 信息系统的建立 |
5.3.2 虚拟物流信息共享的实施策略 |
5.3.3 信息共享的协调保障 |
5.4 案例分析——LX 企业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机制 |
5.4.1 LX 案例背景 |
5.4.2 LX 信息系统的构建和支持 |
5.4.3 LX 虚拟物流信息共享的实施策略 |
5.4.4 LX 虚拟物流信息共享的协调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营销渠道联盟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营销渠道联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一般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
2.1 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
2.1.1 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 |
2.1.2 营销渠道联盟的特征 |
2.1.3 营销渠道联盟的分类 |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
2.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内涵 |
2.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特点 |
2.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分类 |
2.3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必要性及优势 |
2.3.1 构建农产品渠道联盟必要性 |
2.3.2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优势 |
2.4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可行性和必要条件 |
2.4.1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可行性 |
2.4.2 构建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必要条件 |
2.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主体界定 |
2.5.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主体 |
2.5.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主体界定 |
2.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理论基础 |
2.6.1 交易成本理论 |
2.6.2 核心能力理论 |
2.6.3 资源依赖理论 |
2.6.4 价值链理论 |
2.6.5 供应链联盟理论 |
2.6.6 网络组织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选择-基于组织模式视角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选择 |
3.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选择 |
3.3.1 合作社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
3.3.2 加工企业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
3.3.3 营销企业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
3.3.4 批发商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
3.3.5 超市主导下的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 |
3.3.6 五种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组织模式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选择-基于结构模式视角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
4.2.1 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4.2.2 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模型 |
4.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分析 |
4.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4.3.1 文献回顾 |
4.3.2 研究内容与假设 |
4.3.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3.4 量表品质检验 |
4.3.5 模型的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
4.3.6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 |
5.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的内涵 |
5.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机制 |
5.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的内涵与特点 |
5.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息共享的作用 |
5.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价值的博弈分析 |
5.2.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
5.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
5.3.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内涵 |
5.3.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特点 |
5.3.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
5.3.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模式 |
5.3.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模型 |
5.3.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策略 |
5.3.7 基于修正因子的Shapley值法的应用算例 |
5.3.8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
5.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信任机制 |
5.4.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的内涵 |
5.4.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的作用 |
5.4.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价值的博弈分析 |
5.4.4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的信任度分析 |
5.4.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信任机制构建:案例与启示 |
5.5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监督约束机制 |
5.5.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监督约束的内涵 |
5.5.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博弈分析 |
5.5.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监督约束机制的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内涵 |
6.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研究的界定 |
6.4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分析 |
6.4.1 演化博弈模型 |
6.4.2 模型分析 |
6.4.3 结论及建议 |
6.5 基于心理预期视角的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分析 |
6.5.1 模型假设 |
6.5.2 讨论与分析 |
6.5.3 结论及建议 |
6.6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
6.6.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形成的数学描述 |
6.6.2 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因素 |
6.6.3 实证分析 |
6.6.4 结论及建议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一般问题的分析 |
7.1.2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模式的选择 |
7.1.3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运行机制的构建 |
7.1.4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稳定性的分析 |
7.2 研究展望 |
7.2.1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管理问题 |
7.2.2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风险控制问题 |
7.2.3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合作绩效评价问题 |
7.2.4 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的稳定性测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 |
1.2.1 知识与知识分类 |
1.2.2 知识转移的内涵 |
1.2.3 虚拟企业的定义 |
1.2.4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研究的基本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结构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虚拟企业相关理论 |
2.2 知识转移相关研究 |
2.3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知识转移的博弈与机制研究 |
2.5 知识转移的效用研究 |
2.6 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总结和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特性 |
3.1 虚拟企业的组织特性 |
3.1.1 虚拟企业的特征 |
3.1.2 虚拟企业的类型 |
3.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特性分析 |
3.2.1 虚拟企业的知识分析 |
3.2.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能力 |
3.2.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 |
3.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模式 |
3.3.1 知识资源的互补关系 |
3.3.2 关系导向互补模式 |
3.3.3 任务导向互补模式 |
3.4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小世界网络特性 |
3.4.1 小世界网络模型的构建 |
3.4.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网络模型的构建 |
3.4.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网络模型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
4.1.1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内部影响因素 |
4.1.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外部影响因素 |
4.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动力学建模仿真 |
4.2.1 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分析 |
4.2.2 系统动力学的知识转移模型构建 |
4.2.3 系统动力学的知识转移模型仿真及分析 |
4.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4.3.2 调查问卷的统计及分析 |
4.3.3 数据处理与统计检验 |
4.3.4 主要影响因素的主因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博弈与机制设计 |
5.1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合作竞争博弈分析 |
5.1.1 动因分析 |
5.1.2 博弈分析 |
5.1.3 结论分析 |
5.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
5.2.1 非对称博弈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分析与仿真 |
5.2.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与仿真 |
5.2.3 启示与结论 |
5.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机制设计 |
5.3.1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 |
5.3.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信任机制 |
5.3.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协调机制 |
5.3.4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设计 |
5.4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管理策略 |
5.4.1 促进虚拟企业合作的信任关系 |
5.4.2 构建学习型的虚拟企业组织 |
5.4.3 创造有利于知识转移的学习环境 |
5.4.4 整合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渠道与机制 |
5.4.5 选择符合虚拟企业类型的知识转移管理模式 |
5.4.6 建立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 |
5.5 本章小结 |
6.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效用的实证分析 |
6.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知识转移效用实证分析 |
6.1.1 知识转移对成员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
6.1.2 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 |
6.1.3 结构方程模型特性 |
6.1.4 变量测量与调查问卷设计 |
6.1.5 模型验证与假设检验 |
6.1.6 实证结果分析 |
6.2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转移效用实证分析 |
6.2.1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
6.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定 |
6.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6.2.4 总体数据的回归分析 |
6.2.5 地区数据的回归分析 |
6.2.6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提升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效用的启示与建议 |
6.3.1 提高成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
6.3.2 促进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
7.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机制与效用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
1.概念界定 |
2.理论阐述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及其发展 |
(一) 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 |
1.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动因分析 |
2.基于资源角度的动因分析 |
(二) 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 |
二、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必要性及意义 |
(一) 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必要性 |
1.信任是产学研战略联盟成功的基石 |
2.产学研战略联盟存在信任危机 |
3.能够降低合作关系的交易成本 |
4.增强合作关系的灵活性 |
(二) 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意义 |
1.促进合作单位产能及效益提升 |
2.有助于提高战略联盟的敏捷性 |
3.有利于实现战略联盟的整体目标 |
4.实现国家创新的有力途径 |
三、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1.联盟成员自身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2.企业缺乏信誉及合作精神 |
3.学、研方缺乏风险意识 |
4.联盟成员间存在合作壁垒 |
5.联盟成员间收益分配不均衡 |
6.政府未发挥应有作用 |
(二) 原因分析 |
1.文化观念不同 |
2.法律法规缺失 |
3.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动力不足 |
4.联盟成员间地位不对等 |
5.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脆弱性及不确定性 |
6.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
四、改进和完善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对策 |
(一) 培养联盟文化,树立信任意识 |
1.正视成员间的文化差异 |
2.培养联盟文化 |
3.树立信任意识 |
(二) 建立以法制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 |
1.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建设 |
2.立法要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作用 |
3.处理好法律层次的关系 |
4.提高欺骗成本,加大惩罚力度 |
(三) 发挥政府服务功能,协调各方关系 |
1.加强政府自身公信力建设 |
2.为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搭建平台 |
3.提供完善的服务 |
4.加强约束制度建设 |
(四) 完善联盟内部信任机制建设 |
1.建立联盟内部沟通渠道 |
2.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 |
3.建立冲突疏导机制 |
4.充分合理地利用联盟社会优势 |
(五) 建立健全信任的社会评价体系 |
1.促进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
2.保证行业协会作用发挥 |
3.提高声誉市场的监督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的实证研究 ——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网络组织相关研究综述 |
1.2.2 企业间信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网络组织 |
2.1.1 网络组织的内涵 |
2.1.2 网络组织的分类 |
2.1.3 网络组织的特征 |
2.1.4 网络组织与科层组织的区别 |
2.2 网络组织信任 |
2.2.1 信任及网络组织信任内涵 |
2.2.2 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的特点 |
2.2.3 信任的分类 |
2.3 信任机制与网络组织效率 |
第3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1 网络组织信任的的影响因素 |
3.2 假设提出 |
3.2.1 个体因素 |
3.2.2 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 |
3.2.3 网络战略保障 |
3.2.4 个体因素和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 |
3.2.5 个体因素和网络战略保障 |
3.2.6 节点企业的组织背景和网络战略保障 |
3.3 变量说明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3.3.1 变量说明 |
3.3.2 模型构建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观测变量的量化方法 |
4.2 抽样与样本描述 |
4.3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指标与模型修正方法 |
4.3.1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指标 |
4.3.2 模型修正 |
4.4 量表的信度检验 |
4.5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分析 |
5.1.1 假设检验结果 |
5.1.2 作用机理 |
5.1.3 影响路径 |
5.1.4 主要结论 |
5.2 管理启示 |
5.2.1 网络战略保障层面 |
5.2.2 个体层面 |
5.2.3 节点企业的组织层面 |
5.3 研究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5.3.1 研究不足 |
5.3.2 后续研究 |
附录: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成本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综述研究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 论文基本框架 |
1.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理论概述 |
1.1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的特征 |
1.1.1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盟约成员构成特点 |
1.1.2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结构特点 |
1.1.3 盟约成员信任的必要性分析 |
1.2 动态联盟式样虚拟企业失信成本的理论基础 |
1.2.1 交易成本理论 |
1.2.2 博弈理论 |
1.2.3 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1.2.4 虚拟企业治理结构理论 |
1.3 小结 |
2.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现状及失信成本分析 |
2.1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表现 |
2.2 失信行为对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的影响 |
2.2.1 对虚拟企业风险的影响 |
2.2.2 对虚拟企业运作效率、反应能力的影响 |
2.2.3 对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运行的影响 |
2.3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原因分析 |
2.3.1 制度因素 |
2.3.2 文化因素 |
2.3.3 虚拟组织自身特点 |
2.3.4 盟约成员伙伴关系复杂多变 |
2.3.5 盟约成员收益分配不均衡 |
2.4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成本构成分析 |
2.4.1 虚拟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成本 |
2.4.2 虚拟企业机会成本 |
2.4.3 虚拟企业交易成本 |
2.4.4 关键资源流失成本 |
2.4.5 虚拟联盟失败成本 |
2.4.6 盟约成员协调成本 |
2.4.7 盟约成员监督成本 |
2.5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成本的衡量 |
2.5.1 盟约成员守信成本的衡量 |
2.5.2 盟约成员失信损失的衡量 |
2.5.3 盟约成员守信收益的衡量 |
2.5.4 失信成本衡量的成本收益时间模型 |
2.6 小结 |
3.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成本控制经验借鉴─以美特斯·邦威为例 |
3.1 美特斯·邦威集团简介 |
3.2 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模式 |
3.2.1 虚拟生产 |
3.2.2 虚拟销售 |
3.2.3 品牌与设计 |
3.2.4 信息系统 |
3.3 美特斯·邦威的信任结构 |
3.3.1 信任源分析 |
3.3.2 以美特斯·邦威为盟主的虚拟企业组织结构 |
3.3.3 以美特斯·邦威为中心的虚拟网络信任结构 |
3.4 美特斯·邦威集团盟约成员的选择 |
3.5 美特斯·邦威集团失信成本控制的相关措施 |
3.5.1 质量控制体系 |
3.5.2 动态绩效评估体系 |
3.5.3 高效信息系统 |
3.6 避免邦威集团盟约成员潜在失信成本的建议 |
3.7 小结 |
4. 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成本控制的建议 |
4.1 盟约成员信息收集机制 |
4.1.1 信息收集内容 |
4.1.2 信息收集途径 |
4.2 盟约成员综合评价体系 |
4.2.1 盟约成员初步筛选 |
4.2.2 信用等级综合评估 |
4.3 信任评审机制 |
4.3.1 盟约成员的合理选择与评估机制 |
4.3.2 合作伙伴的多轮淘汰机制 |
4.4 信任保障机制 |
4.4.1 盟约成员间的有效交流 |
4.4.2 架设适当的组织架构 |
4.4.3 加强程序化决策 |
4.4.4 公平的利益分配 |
4.4.5 风险防范措施 |
4.5 失信惩罚机制 |
4.6 小结 |
5. 结论 |
5.1 本文的创新点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运作中的信任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任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关系维护[D]. 刘晶. 青岛大学, 2016(02)
- [2]供应链合作信任机制建立及信任动态均衡研究[D]. 牛倩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3]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虚拟企业运作探讨[D]. 潘鑫宇. 天津大学, 2012(05)
- [4]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 王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5]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问题研究[D]. 赵晓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6]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D]. 杨波. 江西财经大学, 2011(04)
- [7]产学研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研究[D]. 戴忠义. 内蒙古大学, 2010(01)
- [8]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的实证研究 ——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路径[D]. 任银荣. 天津财经大学, 2010(02)
- [9]虚拟企业成员信任决定因素及其测度研究[A]. 蒋杨永,刘春艳,蒋建华.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0), 2010
- [10]动态联盟式虚拟企业失信成本探析[D]. 邓捷. 江西财经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