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磷脂酶C抑制剂对脑缺血大鼠脑细胞膜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许位[1](2020)在《新型AMP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新型AMP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治疗时间窗。方法选取90只SD雄性大鼠,体重250~300g。采取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模型。实验组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5只,模型组(MCAO组)15只,他仑帕奈组(Talampanel,TAL组)60只,其中治疗组(TAL组)又分为四个亚组即:TAL0h组、TAL1h组、TAL3h组、TAL5h组,各组15只。Sham组将大鼠成功麻醉后不插入线栓至右侧大脑中动脉,只将其分离;MCAO组将大鼠成功麻醉后将线栓插入至右侧大脑中动脉,堵塞血管,60min后撤线栓恢复血流,Sham组和MCAO组均经尾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成功制备MCAO模型后,TAL组大鼠分别在血流复灌注后0h、1h、3h和5h经尾静脉注射他仑帕奈(12mg/kg)。在MCAO制备成功后的第1h内,维持大鼠核心体温在36-37℃。24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周围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梗死皮质区神经元的存活数量。结果1各组大鼠脑梗死病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比较:Sham组大鼠神经功能表现正常,未出现神经缺损症状,未见脑梗死病灶。TAL各治疗亚组及MCAO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同大小的脑梗死病灶可见于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与MCAO组相比,TAL各治疗亚组中神经细胞受损程度明显有所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其中,TAL各治疗亚组中,0h组、1h组、3h组相比于5h组,神经缺损评分及梗死病灶体积有明显降低(P<0.05)。2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Sham组中,形态完整,神经元细胞紧密排列,胞质透明,核仁清晰可见;其中TAL各治疗亚组和MCAO组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胞核固缩甚至坏死,组织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与MCAO组相比,在TAL各治疗亚组中,组织水肿及神经元细胞变性程度明显减轻。3免疫组化:在各组实验大鼠中,Sham组大脑皮质区可见大量存活神经元,排列致密,只可见极少量的细胞表达caspase-3。而在MCAO组中,缺血半暗区细胞凋亡数量显着增加,可见大量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同时脑梗死皮质区神经元数量显着减少。而TAL各治疗亚组相比于MCAO组,缺血半暗区细胞表达caspase-3的数量明显减少,梗死皮质区存活神经细胞的数量均增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AL各治疗亚组,相比于TAL5h组,0h组、1h组及3h组凋亡细胞数减少明显,同时梗死皮质区存活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 AMPA受体拮抗剂他仑帕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能够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体积,降低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2当缺血再灌注后5h时给药,他仑帕奈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复灌引起的损伤脑保护作用明显减弱。图10幅;表4个;参137篇。
李跃[2](2013)在《芎芪有效成分对脑梗死大鼠溶栓后BBB及TJ的保护》文中指出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神经功能损伤的难治性等特点,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被循证医学证实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是容易引起出血转化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且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这些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经现代研究证实,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高和完整性的破坏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重要原因。紧密连接是保持血脑屏障完整性的重要因素,由跨膜蛋白和膜相关蛋白共同组成,其功能是将相邻两个细胞连接起来,封闭了细胞间的空隙,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并参与细胞生长分化的信号的传递等。分子生物学等研究证实,紧密连接是血脑屏障通透性调节的中心环节,Z0-1及Occludin是TJ的主要结构蛋白,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及脑水肿的程度密切相关。黄芪与川芎是临床常配伍运用的益气活血药对,通过前期研究我们发现芎芪有效成分能够改善MCAO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使白细胞黏附程度明显减轻,现代研究证明它们都能对血脑屏障产生显着的保护作用,但在对紧密连接的作用方面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探讨了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不同时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以及川芎嗪、黄芪注射液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然后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证明川芎嗪、黄芪注射液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的机制,为今后利用中药复方的多组分特点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来提高溶栓成功率、预防出血转化、扩大溶栓适用范围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溶栓用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的建立将大鼠麻醉,仰卧固定。取颈正中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肌肉及皮下组织,暴露右侧颈总动脉,分离迷走神经,将颈总动脉钝性分离至暴露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叉处。用注射器选大鼠易结扎止血的动脉处取动脉血0.1ml,吸入4U凝血酶,混匀静置10分钟,待血液凝固后将其注入24G静脉留置针管,制成长约1cm的栓子,后接1~2ml的生理盐水注射器。制作过程中注意勿使留置针管内进入空气。将留置针在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叉的前方穿刺进颈总动脉,并向前内侧进入颈内动脉内10mm,拔出针芯,用吸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快速将栓子冲入颈内动脉内,结扎颈总动脉并缝合肌肉及皮肤。2.实验大鼠给药及分组实验一: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栓组、川芎组、黄芪组及联合治疗组。其中溶栓组、川芎组、黄芪组及联合治疗组又按不同处死时间点(溶栓后3、6、24小时)平均分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于造模3h后经股静脉给予rt-PA,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川芎组大鼠在造模后和溶栓后均立即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黄芪组大鼠在造模后和溶栓后均立即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组大鼠在造模后和溶栓后均立即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实验二: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栓组、治疗组、H7组、治疗加H7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于造模3h后经股静脉给予rt-PA。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及溶栓后立刻予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H7组在溶栓前30分钟给予H7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3.利用伊文思兰的渗透性评估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4.荧光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蛋白表达及分布。5.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的蛋白量。6.采用RT-PCR、荧光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在有或无H7存在的情况下,检测芎芪有效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及蛋白激酶Cα的mRNA、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实验一:1.对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内EB含量比较:溶栓组大鼠脑内EB含量最高,且EB含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多。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分别可以在溶栓后3h内明显降低大鼠脑内EB含量,而川芎嗪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合用在溶栓后各时间点均可以明显降低EB含量,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显着。川芎组与黄芪组在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不显着。2.Z0-1、Occludin的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在假手术组大鼠,TJ蛋白ZO-1、Occludin均沿血管内皮正常表达。而在溶栓组,ZO-1、Occludin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下调明显,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在川芎、黄芪及联合治疗组,Z0-1、Occludin的表达与溶栓组相比有显着改善。3.Z0-1、Occludin的蛋白半定量检测:溶栓组大鼠脑内Z0-1、Occludin含量最低,且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分别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溶栓后大鼠脑内ZO-1、Occludin的含量,联合治疗组大鼠的Z0-1、Occludin含量在各时间点较其他组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川芎组与黄芪组在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不显着。实验二:1.PKCα、ZO-1、Occludin 的 RT-PCR 检测:溶栓组 ZO-1 mRNA 与治疗组、H7+治疗组、H7组相比表达水平最高;溶栓组PKCα最低;OccludinmRNA与治疗组、H7+治疗组相比较高,与H7组相比差异不显着;H7+治疗组与H7组、治疗组相比,PKCαmRNA较低,Occludin及Z0-1差异不显着;H7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着。2.PKCα、Z0-1、Occludin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在假手术组大鼠,TJ蛋白ZO-1、Occludin、PKCα均沿血管内皮正常表达,而在溶栓组,ZO-1、Occludin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下调明显,PKCα表达明显增多;在H7组、治疗组、H7+治疗组中,ZO-1、Occludin较溶栓组蛋白表达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多,PKCα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以H7+治疗组变化最为显着。3.PKCα、ZO-1、Occludin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显着;溶栓组中ZO-1、Occludin含量最低,PKCα最高;H7+治疗组与H7组、治疗组相比,PKCα蛋白水平下降,Occludin及Z0-1差异不显着;H7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着。结论:1.川芎及黄芪的中药针剂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配伍应用,不但可以显着降低溶栓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且很好地保护了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0-1和Occludin.2.芎芪有效成分对PKC信号途径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对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主要环节。
秦科[3](2009)在《体外循环对神经细胞损伤和神经节苷脂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虽然随着医疗设备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外科总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在持续下降,但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却基本无变化,明显的和亚临床的围手术期脑损伤依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对体外循环(CPB)相关的脑病理生理变化和脑的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仍缺乏深入的了解,对神经系统并发症仍缺乏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因此CPB的脑损伤和脑保护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经颈静脉引流,尾动脉灌注,成功建立了经济、预充量小、可靠、重复性好的小动物CPB模型,从形态功能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CPB对神经细胞损伤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探讨。同时在临床上,通过研究GM1对老年患者CPB下心脏手术围术中S100B、Tau蛋白的变化及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探讨GM1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一)大鼠CPB模型的建立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利用特制微型动物膜式氧合器,经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尾动脉插管灌注建立小预充量的CPB,转流时间l h,股动脉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显示,90%大鼠顺利建立CPB模型,CPB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指标正常,基本达到理想的CPB标准。停机后呼吸和心血管循环功能顺利恢复,获得了24小时的较长时间生存。本方法建立的大鼠CPB模型切实可行,具有简单实用、重复性好的特点,是进行CPB相关性脏器损伤,尤其是脑损伤机制研究可靠的实验平台。(二)形态功能学的动物基础研究成年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CPB组、CPB+GM1组、输血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大鼠CPB模型,在预充液中加入GM1 20 mg/kg。24 h后取脑组织进行检测。(1)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测海马和皮层的超微结构,以探讨GM1对CPB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示,CPB后神经细胞出现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嵴断裂,溶解,消失,细胞膜崩解;神经丝模糊、突触间隙模糊不清,出现较多神经细胞凋亡。GM1干预后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轻度改善,突触间隙增宽,凋亡细胞减少。(2)研究CPB后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及GM1干预后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CPB后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由正常的38.21±3.61(U/mg)增加到62.17±6.71(P<0.01),给予GM1后下降到51.63±5.92(P<0.05),与CPB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MDA由正常的2.14±0.81(nmol/mg)升高到6.76±1.31(P<0.01),给予GM1后下降到4.53±0.93(P<0.05),与CPB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而SOD、GSH-Px的活性分别由正常的1173.72±268.75、128.32±42.74(mmol/h/mg)降低到586.74±133.46、73.19±18.67(P<0.01),给予GM1后分别回升到723.19±189.65、89.41±22.16,与CPB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CPB脑损伤的过程中氧自由基是重要的致病因素,GM1可以明显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和促进SOD、GSH-Px的产生。(3)观察CPB后脑组织的的Na+-K+-ATP酶活性变化及神经节苷脂干预后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CPB组脑组织中的Na+-K+-ATP酶活性由正常的17.03±4.17(mol·Pi/g·protein/h)下降到12.45±2.64(P<0.01),CPB+GM1组下降到14.72±3.29(P<0.05),与CPB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CPB可抑制Na+-K+-ATP酶活性,GM1可起到稳定细胞膜Na+-K+-ATP酶的作用。(4)研究CPB后脑组织的NOS活性的变化及GM1干预后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CPB组脑组织中的iNOS活性由正常的16.47±2.52(pmol/mg/prot/min)增加到69.84±8.73(P<0.01),CPB+GM1组则增加到57.86±7.79(P<0.01),与CPB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CPB组脑组织中的cNOS活性由正常的57.74±8.78(pmol/mg/prot/min)下降到32.67±6.61(P<0.01),CPB+GM1组则下降到42.72±7.23(P<0.05),与CPB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CPB组脑组织中的NO含量由正常的258.91±48.17(pmol/mg·prot)增加到713.74±98.43(P<0.01),CPB+GM1组则增加到523.74±87.36(P<0.01),与CPB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CPB脑损伤与iNOS产生大量的NO导致的神经毒性作用有关;GM1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脑中活化的iNOS含量,减少了NO的分泌释放,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5)基于分子生物学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研究CPB后海马、皮层炎性因子表达的变化及GM1干预后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海马、皮层TNF-α、IL-1β、ICAM-1和IL-10 mRNA表达在假手术组和输血组的表达水平低,两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在CPB组和CPB+GM1组,海马、皮层TNF-α、IL-1β、ICAM-1和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同时海马的表达量较皮层的表达量更明显(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可见,CPB可诱导海马、皮层TNF-α、ICAM-1、IL-1β、IL-10 mRNA表达,导致相应的细胞因子蛋白分泌增加,从而启动了炎症反应途径,引起脑损伤,尤其以海马损伤更明显。GM1不影响脑组织TNF-α、ICAM-1、IL-1β、IL-10 mRNA表达,不能导致相应的细胞因子蛋白分泌减少;GM1的脑保护作用不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的途径来起作用的。(三)临床研究观察研究GM1对老年患者CPB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中S100B、Tau蛋白的变化及对脑氧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择期在CPB下行主动脉瓣和/或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4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M1组,每组20例。分别于转机前(T0)、主动脉阻断后5分钟(T1)、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T2)、停机后即刻(T3)、停机后60分钟(T4)、停机后24 h(T5)测颈内静脉球部、桡动脉血气,计算出脑氧供和氧耗比值(CBF/CMRO2)及脑氧耗和脑糖耗比值(CMRO2/CMRGLU)。用ELISA法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清中S100B、Tau蛋白水平。结果显示,GM1组在T1、T2、T3、T4、T5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100B、Tau蛋白的浓度均下降并有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SjvO2变化:与T0比较,T1时两组均升高,T2、T3、T4下降,停机24h恢复正常;组间比较,对照组于T2、T3、T4下降较GM1组明显(P<0.05)。CBF/CMRO2变化:与T0比较,T1时两组均升高,T2、T3、T4下降,停机24h恢复正常;组间比较,T2、T3、T4下降较GM1组明显(P<0.05)。CMRO2/CMRGLU变化:与T0比较,T1时两组均升高,T2、T3、T4下降,停机24h恢复正常;组间比较,对照组于T2、T3、T4下降较GM1组明显(P<0.05)。提示老年患者CPB术后S100B、Tau蛋白释放明显增加,CPB可导致脑氧代谢的过程性失衡,标记反映老年患者CPB后的脑损伤;GM1可以减少S100B、Tau蛋白的表达分泌,能够更好地维持CPB过程中的脑氧供需平衡,起到一定的脑保护作用。综上所述,动物实验和临床检测均显示CPB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脑损伤,CPB脑损伤的机制与氧化应激、抑制Na+-K+-ATP酶活性、iNOS介导的NO神经毒性作用以及炎症反应、脑氧供需过程性失衡有关。GM1通过减轻CPB导致的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抑制氧化应激和iNOS,提高Na+-K+-ATP酶活性,稳定脑氧供需平衡而起到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王华[4](2009)在《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各10只,并设假手术组。利用颅脑CT、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化学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电镜等手段,观察滋肾通络方对MCAO大鼠病灶大小、脑组织海马区中枢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的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水平及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滋肾通络方对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α(mGluR1α)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滋肾通络方治疗20天,可明显缩小MCAO大鼠颅脑CT显示的病灶范围大小,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减少海马区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Glu及Asp)的含量以及Gly的含量,升高血清NO、降低血浆ET-1水平,升高NO/ET-1的比值,显着减少mGluR1α的蛋白及其mRNA含量,增加BDNF的基因表达,并明显改善神经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论:滋肾通络方可显着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损伤,这与其下调mGluR1α的表达,促进BDNF的合成,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有关。
杨忠华[5](2009)在《针刺调节MAPK/ERK通路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者多于心脏病及癌症,居三大死因之首。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并阐释其机理仍然是目前脑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脑血管病的研究中发现卒中后康复的不同阶段,大脑功能和组织结构可以发生一定的自我修复和重建能力。在脑缺血的几分钟至数月大脑皮质出现明显的功能和结构变化,不仅发生在病灶周围,而且在远隔部位,这种可塑性称为脑的可塑性。缺血性脑损伤是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而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和加工的部位,突触的功能与结构可随外界刺激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明显的可塑性变化,因此是活动依赖性脑可塑性变化的关键结构部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kinase,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的一种,是非常保守的信号系统,它们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各种细胞中。现在对于ERK的研究比较清楚,ERK调节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一方面接受大量来自生长因子、丝裂原、环境刺激等的信号,另一方面通过ERK信号级联反应作用于核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目前,已开始寻找针对ERK途径中各个环节的调控机制,用以调控信号转导的途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的用科学的方法探索MAPK/ERK通路与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相关机理、相关特征、相关因素,相关规律,及电针干预的影响作用,为针刺治疗脑血管病及改善大脑功能的可塑性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90只,由抽签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其中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为2h(小时)、1d(天)、3d(天)三个时间段组,共9小组,每小组10只大鼠。模拟临床脑梗塞的证型,选择以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为模型,采用临床常用的、对脑缺血及其后遗症有确定疗效的针刺和电刺激结合起来的电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针对ERK通路在脑缺血中作用途径、作用机制这一关键问题,从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上观察电针对ERK通路的影响及电针对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采用“百会”、“大椎”两穴,从海马CA1区和CA3区神经元入手,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来观察与脑缺血及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的ERK1/2和NMDAR1、AMPA(GluR1)等受体的动态变化在累加电针后的表达,并通过采用Y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对大鼠造模及针刺干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对针刺促进保护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和MAPK/ERK通路在脑缺血中的作用途径、作用机制及脑缺血早期突触可塑性的可能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今后进一步阐明大脑可塑性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为临床更好改善脑缺血后大脑功能的恢复提供更为确切的理论依据。结果一、神经体征评分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分析,方差齐性检验,P>0.05(P<0.05采用Dunnett分析),采用LSD和S-N-K检验法分析。假手术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表现均正常,评分均为0分。大鼠的神经学评分显示,模型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1d组和3d组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1d组和3d组分别与电针2h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且电针1d组和模型1d组(P<0.05)、电针3d组和模型3d之间(P<0.01)比较也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模型组与电针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MCAO模型复制成功,造模导致大鼠脑组织的损伤,并且引起了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除2h组),均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电针治疗对脑缺血在改善神经行为学方面有效果。电针组内1d和3d组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模型3d组和1d组也没有差异,这可能和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有关,电针组内2h和1d组及2h和3d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针刺干预,能够降低脑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二、大鼠Y迷宫学习功能检测假手术组大鼠受到电刺激后从非安全区跑至安全区所用时间在各个时间段所用时间均为最少,分别和其他各组(除电针组3d组外)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1)。模型组之间两两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之间,1d组和2h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2h组存在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1d组和3d组之间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d组和3d组均与模型组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电针2h组与模型2h组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大鼠海马P-ERK1/2的表达假手术组无p-ERK阳性细胞表达,CA1区和CA3区IOD值(SUM)在2h最高,之后就逐渐降低,均有下降趋势。CA1区和CA3区电针各组IOD值(SUM)表达均比模型各组表达低,CA1区和CA3区电针组2h组、1d组、3d组和模型2h组、1d组、3d组比较也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区和CA3区电针2h组IOD值(SUM)表达较3d组高,比较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大鼠海马NMDAR1的表达CA1区和CA3区电针各组IOD值(SUM)比模型组均要低,2h最高,之后下降,均有下降趋势。CA1区和CA3区电针2h组、1d组、3d组与模型2h组、1d组、3d组比较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A1区和CA3区电针2h组分别和电针3d组比较,都存在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3区模型组2h组和电针2h组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大鼠海马AMPA受体(GluR1)的表达CA1区和CA3区电针各组IOD值(SUM)比模型组均要低,2h最高,且均有下降趋势。电针2h组、1d组、3d组与模型2h组、1d组、3d组比较有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A3区电针2h组与模型组2h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区电针1d组与模型组1d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区和CA3区电针2h组和3d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神经功能评分的观察说明本次实验造模是成功的,且提示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有明显改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电针干预MAPK/ERK信号通路的表达,来观察MAPK/ERK信号通路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以及与脑缺血损伤和LTP产生和维持密切相关的NMDA受体和AMPA受体的表达,从而阐述MAPK/ERK信号通路与脑缺血间的关系,并对电针干预其机制作相关探讨。本研究发现脑缺血后2h,CA3区ERK磷酸化的表达显着升高,而1d和3d的表达则连续降低,CA1表达比CA3区弱,这可能与2个区对于缺血的耐受不同引起的。且NMDA受体和AMPA受体与ERK磷酸化的表达相一致,这说明MAPK/ERK信号通路在脑缺血中的表达可能与NMDA受体和AMPA受体的表达有关,但在海马各区表达却不尽相同。电针干预后,各指标均比模型组降低,提示:1.电针可以调控MAPK/ERK信号通路,干预脑缺血早期MAPK/ERK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2.探讨了MAPK/ERK信号通路脑缺血中的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使NMDA和AMPA等兴奋性氨基酸更易介导,从而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3.NMDA和AMPA等受体是LTP产生和维持的重要递质,脑缺血早期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和NMDA和AMPA受体的高表达可能对后期存活的神经元的突触重建产生重要影响。本课题创新点:1.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中首次系统的观察了针刺对MAPK/ERK的调节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缺血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2.观察了与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的NMDA和AMPA受体的表达,提出了在脑缺血急性期它们的高表达除了产生神经元毒性作用外,可能还会产生病理性的突触可塑性作用,同时电针可以抑制这种作用,为突触重建的早期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珂舟[6](2009)在《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文中指出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以往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认为,脑血流中断后,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而导致脑细胞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脑血流中断和再灌注使脑组织细胞产生损伤级联反应,至少涉及4个不同的机制:能量障碍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脑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发生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一方面,脑缺血再灌注既可以挽救濒临梗死的细胞,另一方面加重细胞损伤,导致细胞死亡。而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种新型信使分子,同时具有神经介质和神经毒性作用。尤其在脑部的组织中的双重作用更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它能够增加皮层供血量,缩小梗死面积;另一方面它能够与缺血产生的氧自由基协同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本论文通过在体检测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脑海马内NO的释放情况,真实反应了该过程中NO的释放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NO的神经介质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奠定基础。并以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缺氧缺糖(OGD)为离体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即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利用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实时扫描技术,对海马神经细胞内释放的NO变化进行了检测,从而完成了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的动态变化过程的整体与细胞两个层面的研究。最新的关于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是通过对再灌注过程的干预(post-conditioning)来减少脑部梗死面积,但该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具体的作用机理及究竟哪种干预方法更有效均未见报道。通过使用本论文中的在体检测NO方法,实时、连续地记录了该干预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从而阐明了NO确实参与了缺血后处理,提示NO通路有可能是该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一条途径。同时,利用TTC染色与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不同后处理方法对于大脑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优化该干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所得结果如下:1.海马内NO释放减少,对血管的舒张作用降低,继而大鼠血压上升。这与理论“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和一氧化氮同质”相符,进而验证了该在体检测NO技术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同时得出结论,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L-NAME 20μL-30μL后,NO的释放量减少了4.5 nM-6nM。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初期中,海马内NO的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脑缺血的最初10min,由于大脑供血的迅速减少,NO的释放量也迅速下降,并达到最低点;之后稳定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在再灌注初期,由于血液的恢复,NO释放量迅速升高,并在10.15min内达到最高点;之后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同时通过拟合定标曲线,计算得出:在脑缺血过程中海马内NO释放的减少浓度为0.806±0.221μM,在再灌注初期NO释放量增加浓度为0.768±0.029μM。3.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静脉注射内皮型NOS (eNOS)/神经元型NOS(nNOS)和诱生型NOS(iNOS)的抑制剂,结果表明在再灌注初期eNOS/nNOS起主要作用,与iNOS没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海马内释放的NO对受损脑组织起到了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4.在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实验上,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得到了NO在OGD/复氧复糖模型中的变化过程。该过程实验结果与在体大鼠实验结果相比,NO释放的变化过程显得较为简单。在OGD/复氧复糖过程中,NO的表达均有明显上升,并在再灌注10-12 min后达到稳定的平台期。5.利用在体检测NO技术,实验发现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能够使大鼠海马内NO的释放缓慢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脑内血流量。我们认为,脑缺血后处理所引起的NO缓慢而大量的释放能够抑制NO的毒性作用而进一步加大NO对于脑血流的积极增加作用,从而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后处理方法对于脑内NO释放的影响不同。6.对比6组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即改变缺血和再灌注的时间长短及交替的次数),实验发现缺血后处理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脑部梗死面积,提高大鼠海马内神经细胞的存活率。但其中3次30s/30s的再灌注/缺血循环能够最有效的减少大脑损伤。我们认为该方法可能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脑内NO的缓慢大量释放,说明NO很有可能是post-conditioning改善脑损伤的一条作用途径。本论文采用实时、连续、在体检测NO结合荧光标记与激光共聚焦实时扫描技术的方法,分别从整体与细胞两个层次上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内NO浓度进行了检测,全面的阐述了该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脑组织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利用NO的在体检测技术,首次检测了在缺血后处理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揭示了NO可能是该干预方法作用的一个途径,并通过对比多种缺血后处理方法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对该干预方法进行优化。NO在脑缺血/再灌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楚了解NO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对于防治中风药物的开发与筛选以及临床上治疗中风引起的神经损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利新[7](2008)在《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西洋参茎叶皂苷(PQ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雄性Wistar大鼠,PQS 50、100 mg·kg-1ig,连续7d后利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后24h检测下列指标:(1)按Longa法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2)比色法检测患侧脑组织LDH、SOD、NOS活性及LA、MDA、NO含量;(3)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RT-PCR技术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2.采用体外PC12细胞培养,PQS终浓度为40、100、250μg·mL-1,以倒置相差显微镜、MTT法和比色法检测缺糖缺氧、谷氨酸(Glu)、H2O2、NO损伤后PC12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活力和培养液中LDH活性,比色法检测缺糖缺氧和Glu损伤后细胞内SOD或NOS活性、细胞内MDA或培养液中NO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应用缺糖缺氧、Glu、高K+、钙离子载体A23187及咖啡因等刺激因素后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结果:1.PQS能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小脑梗死范围,减轻病理形态改变。2.PQS能明显升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LDH和SOD活性,降低NOS活性及LA、MDA和NO含量。3.PQS能明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4.PQS能明显增加缺糖缺氧、Glu、H2O2、NO损伤后PC12细胞活力,降低培养液中LDH活性,改善细胞形态学变化;增加缺糖缺氧损伤后SOD活性、降低MDA和NO含量;降低Glu损伤后NOS活性和NO含量。5.PQS能明显降低缺糖缺氧、Glu、高K+、A23187及咖啡因介导的PC12细胞内[Ca2+]i升高。结论:PQS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减轻酸中毒及NO的细胞毒作用、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直接拮抗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中某些病理因素的作用及多途径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任周新[8](2008)在《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尽管在梗死后的再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缺血后再灌注的干预上,效果较差。在进一步深入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规律和发生机制时,发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复杂,学者们倾向于联合应用针对多种机制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初步证实“鸡尾酒”疗法(联合治疗)是可行的。益气活血法由益气药和活血药组成,多年来作为中风病主要治法之一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商品名:血栓通或血塞通),应用于急性中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近期,临床报道血栓通或血塞通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根据文献的检索,经过分析认为,其中的三七总皂苷和黄芪总皂苷是其作用的有效部位,两者合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因此,首先,通过对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洗脱液的浓度、洗脱溶媒量的筛选实验,经过纯化验证和HPLC图谱分析,确立生产工艺路线,制备可靠的实验用药物。然后,以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梗死百分率和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脑水肿为指标,应用均匀设计、2x2析因设计,进行实验分组、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模型大鼠出现了明显的脑梗死,模型小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三七总皂苷和黄芪总皂苷合用(PNS-TSA)后能降低模型大鼠脑梗死百分率,能降低模型小鼠脑含水量,表现出相加的协同作用;并得到了优化剂量。以该剂量为基础,开展了以下研究:PNS-TS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CCAO大鼠模型,干湿重法观察PNS-TSA对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静脉注射伊文思兰,观察PNS-TSA对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采用线拴法MCAO大鼠模型,观察PNS-TSA对脑梗死百分率、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NS-TSA能显着降低模型大鼠脑微血管的通透性和脑含水量,改善脑水肿;明显减小脑梗死百分率,改善脑组织病理性损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显示出保护作用。PNS-TSA对CCAO小鼠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采用CCAO小鼠模型,以T-SOD、MDA、NOS、GSH、GSHopX、T-AOC、CAT、H2O2为指标,观察PNS-TSA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NS-TSA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和提高病理状态下的SOD、CAT活力有关。PNS-TSA对MCAO大鼠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COX-2活性及相关因子的影响。采用线拴法MCAO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ICAM-1含量、CINC含量、MMP-9含量、PGE2含量、TNF-α含量、IL-1β含量;比色法检测脑组织中MPO活性、COX-2含量;RT-PCR法半定量IL-6mRNA;原位分子杂交法半定量COX-2mRNA。结果显示:PNS-TSA对CINC、TNF-α、IL-1β、ICAM-1、MPO、COX-2、PGE2的活性或含量和IL-6mRNA、COX-2mRNA表达,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MMP-9含量未见显着变化。PNS-TSA对MCAO大鼠p-IκBα、IκBα表达、NF-κBp65表达和核转位的影响。采用线拴法MCAO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p-IκBα、IκBα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表达和核转位。结果显示:PNS-TSA组与模型组比较,缺血区皮层和尾壳核区,NF-κBp65阳性表达面积和累积光密度值显着减少,脑组织中p-IκBα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IκBα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综合实验结果,认为:PNS-TSA抑制脑组织损伤的作用和其抑制该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和抗氧化有关。通过抑制TNF-α、IL-1β、ICAM-1、CINC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聚集,降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运动,减弱中性粒细胞在缺血脑组织的浸润和活化:通过抑制IκB-α的降解,减少NF-κB的核转位,抑制COX-2、IL-6的转录,降低COX-2的活性和前列腺素的生成,最终减轻了脑组织的损伤。提示:PNS-TSA可能通过抑制IκB-α的降解,减少NF-κB的核转位,阻碍其效应基因如COX-2、IL-6等的转录和表达,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PNS组IκBα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p-IκBα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NF-κB核易位明显减弱,其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物多在胞浆与核中共存,阳性面积和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实验结果均为首次发现,有助于揭示PNS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理作用机制。与PNS组(80mg/kg)比较,同PNS剂量的PNS-TSA(112mg/kg)组缺血脑组织中的IL-1β含量、MPO活性显着降低;除上述指标外,优化剂量PNS-TSA(56mg/kg)组与PNS组比较,缺血脑组织中NF-κB阳性面积和积分光密度、TNF-α含量、COX-2、COX-2mRNA的表达均显着降低。上述结果提示:PNS合用TSA,抑制缺血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因子表达和NF-κB活化的作用增强;应用TSA后,可以减少PNS的用量,又达到增效的效果。本研究的创新点:首次对三七总皂苷和黄芪总皂苷抗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了优化剂量筛选,得到了优化剂量,证实两者的合用具有协同作用。首次发现,PNS-TSA抑制IκB-α的降解,减少NF-κB的核转位,阻碍COX-2、IL-6等的转录和表达。提示:PNS-TSA抑制炎症级联反应的机制和NF-κB的信号转导有关。上述发现,未见国内外的相关报道。PNS合用TSA,抑制缺血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因子表达和NF-κB活化的作用增强;应用TSA后,可以减少PNS的用量,又达到增效的效果。
刘婷婷[9](2008)在《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神经损伤及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水肿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的基本病理学变化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并发症。因此探讨脑水肿发生及发展的机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研究,针刺的脑保护作用已被逐渐认识和接受,但不同针法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探讨头穴丛刺法治疗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各组随机分成6h、1d、2d、3d、5d五个时间点,对大鼠进行实验观察:(1)观察各组实验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2)HE染色和电镜观察脑组织形态改变以及突触数目和结构的变化;(3)测定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并观察头穴丛刺法治疗对它们的影响;(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和AQP4蛋白表达变化及头穴丛刺法治疗对它们的影响。结果:(1)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形态、突触数目、脑组织水含量和EB含量、MMP-9和AQP4蛋白表达均有显着性差异。(2)头穴丛刺组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3)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神经细胞肿胀和间质水肿减轻,神经元数量增多,新生毛细血管增多;电镜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神经元胞体内可见丰富的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和其它细胞器,且结构完整,突触数目增加,膜活性区明显增多,突触小泡增加。(4)脑水含量和EB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损伤侧脑组织水含量和EB含量显着降低(P<0.05,P<0.01)。(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损伤侧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Q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1)头穴丛刺法能够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神经功能,从神经行为学角度揭示头穴丛刺法的脑保护作用。(2)头穴丛刺法能够促进缺血区及半暗带损伤神经元的修复、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改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从病理形态学角度揭示头穴丛刺法的神经可塑性。(3)头穴丛刺法能够增加缺血区及半暗带的突触数目,加强突触的传递功能。(4)头穴丛刺法能够降低缺血侧脑组织EB和水含量,减少MMP-9的表达,调节AQP4的表达,减轻由于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从而减轻脑水肿。(5)头穴丛刺法通过减轻脑水肿,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起到挽救和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
雷志年[10](2008)在《Bcl-2通过β-catenin降低大鼠脑缺血后BMP4的表达促进纹状体内神经元再生》文中认为脑缺血可激活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的神经发生,诱导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分裂、增殖并向损伤区域迁移,进而分化为成熟神经细胞,部分替代损伤后丢失的区域特异性神经元。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的现象令人振奋,但增殖的神经前体细胞数量不足,且只有一小部分分化为神经元,所以并不能完全修复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缺损。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缺血损伤后神经发生的机制及其调控因素,试图通过干预和/或增强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整合,恢复损伤区域的正常神经元网络。Bcl-2是一种抗凋亡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证据显示Bcl-2除了抗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还具有抑制新生神经元的凋亡作用。令人注意的是,近来发现Bcl-2在神经元分化,轴突生长方面具有促进作用,该作用与其抗凋亡的作用不同。我室以往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给予Bcl-2质粒后,脑缺血后的梗塞灶体积明显缩小,提示过表达Bcl-2具有明显的脑保护效应。Bcl-2过表达增加同侧SVZ的面积,促进SVZ神经前体细胞的迁移。而且,Bcl-2促进神经前体细胞向缺血侧纹状体迁移,促进纹状体内神经元新生。Bcl-2过表达可增加纹状体迁移中的神经前体细胞(BrdU+-DCX+)数量;增加缺血纹状体内新生幼稚神经元(BrdU+-Tuj-1+)与成熟神经元(BrdU+-MAP-2+)数量;增加缺血纹状体新生GABA能(BrdU+-GAD67+)与胆碱能(BrdU+-ChAT+)神经元数量。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采用短暂性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结合Bcl-2表达质粒的侧脑室注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脑缺血后1、3天或3、7、14天观察Bcl-2对BMP4、Nogg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在脑缺血后3、7、14和28天分析β-cateninsiRNA对Bcl-2促神经元新生作用的影响。我们进一步研究了Bcl-2促进成年大鼠缺血脑内神经元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Bcl-2对缺血缺血诱导的脑内BMP4、Nogg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1.1 BMP4、Noggin和β-catenin在脑缺血后缺血侧纹状体内的表达为评价BMP4、Noggin和β-catenin对脑缺血后纹状体内内源性神经发生的影响,我们首先分析了β-catenin蛋白在缺血侧纹状体内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在正常纹状体内,β-catenin免疫活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β-catenin阳性细胞呈环状。β-catenin阳性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在缺血后3天缺血侧纹状体内均显着降低。BMP4和Noggin阳性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在缺血侧纹状体内明显增高并在3天达到顶峰。这些实验结果表明BMP4、Noggin、β-catenin可能在缺血诱导的纹状体内神经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 Bcl-2过表达下调缺血侧纹状体内BMP4的表达,恢复缺血侧纹状体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为观察Bcl-2过表达对缺血侧纹状体内BMP4、Noggin、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我们向缺血侧侧脑室注射Bcl-2表达质粒或对照质粒。Bcl-2过表达明显下调缺血侧纹状体内BMP4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但Bcl-2过表达并不上调缺血侧纹状体内Noggin阳性细胞数和蛋白含量。而且,侧脑室给予Bcl-2质粒后可明显降低脑缺血3天后缺血侧纹状体内Noggin阳性细胞数量。与此同时,Bcl-2过表达在脑缺血后3天能恢复β-catenin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这些结果表明Bcl-2过表达可能通过β-catenin来降低BMP4的表达。1.3 Bcl-2过表达对脑缺血后缺血侧纹状体内BMP7的表达无调节作用为排除Bcl-2过表达对BMPs家族中其它成员(如BMP7)的影响,我们观察了BMP7在脑缺血后缺血侧纹状体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P7免疫活性主要定位于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MP7阳性细胞和蛋白含量在缺血侧纹状体内明显增高并在3天达到顶峰。然而,缺血侧侧脑室注射Bcl-2表达质粒对缺血侧纹状体内BMP7的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2.内源性β-catenin在Bcl-2促神经元新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2.1β-catenin siRNA取消Bcl-2过表达的神经保护效应为检测β-catenin siRNA对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的作用,我们在缺血侧侧脑室注射Bcl-2表达质粒和/或β-catenin siRNA。结果显示侧脑室给予β-catenin siRNA可显着扩大脑缺血后3天的梗塞体积,抑制Bcl-2促SVZ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提示β-catenin siRNA取消了Bcl-2脑保护效应。2.2β-catenin siRNA抑制Bcl-2促脑缺血后神经元新生的作用在脑缺血后3至28内,缺血侧纹状体内BrdU+-Tuj-1+、BrdU+-DCX+、BrdU+-MAP-2+细胞数量明显降低。有趣的是,BrdU+-GFAP+细胞数量在脑缺血后缺血侧纹状体内显着增加。而且,侧脑室给予β-catenin siRNA明显抑制缺血侧纹状体新生GABA能(BrdU+-GAD67+)与胆碱能(BrdU+-ChAT+)神经元数量。这些试验结果表明β-catenin siRNA抵消Bcl-2过表达的神经保护效应并抑制缺血侧纹状体内神经发生。抑制Bcl-2的作用后,β-catenin siRNA可以促使更多的神经前体细胞在缺血侧纹状体内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2.3β-catenin siRNA抑制Bcl-2促脑缺血后神经元新生作用的机制为了检测BMP4和β-catenin相互作用关系,我们在缺血侧侧脑室注射Bcl-2表达质粒和/或β-catenin siRNA。β-catenin siRNA在脑缺血后3天缺血侧纹状体内显着抵消Bcl-2对BMP4下调作用并且同时明显降低β-catenin在缺血侧纹状体内的表达。这些实验结果表明β-catenin siRNA明显消除Bcl-2对缺血侧纹状体内BMP4下调作用。也就是说,Bcl-2过表达在缺血侧纹状体内通过β-catenin来降低BMP4的表达。结论:1.大鼠脑缺血后过表达Bcl-2促进缺血侧纹状体内神经元发生,并促进新生神经元分化成熟。2.Bcl-2可直接通过提高缺血侧纹状体内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来降低BMP4的表达,从而促进脑缺血后纹状体内神经发生。3.内源性β-catenin对脑缺血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磷脂酶C抑制剂对脑缺血大鼠脑细胞膜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脂酶C抑制剂对脑缺血大鼠脑细胞膜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AMP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药品 |
1.1.3 主要仪器和器材 |
1.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1.1.5 实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1.1.6 制备模型方法 |
1.1.7 神经功能评分 |
1.1.8 脑梗死体积测定 |
1.1.9 制备石蜡切片 |
1.1.10 HE染色海马CA1区脑组织 |
1.1.1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 阳性细胞及皮质区存活神经元数量 |
1.1.12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较 |
1.2.2 大鼠Longa评分比较 |
1.2.3 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 |
1.2.4 大鼠梗死周围区Caspase-3 阳性细胞情况比较 |
1.2.5 大鼠梗死皮质区神经元存活情况 |
1.3 讨论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及治疗进展 |
2.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 |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及其机制 |
2.2.1 抗兴奋性毒性剂 |
2.2.2 自由基清除及抗氧化剂 |
2.2.3 抗炎剂 |
2.2.4 抗细胞凋亡剂 |
2.2.5 多效制剂 |
2.2.6 组合剂 |
2.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芎芪有效成分对脑梗死大鼠溶栓后BBB及TJ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血脑屏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及信号调节 |
第三节 中医药对BBB作用的研究 |
第二章 川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内EB含量比较 |
二、免疫荧光检测ZO-1、Occludin分布及表达水平 |
三、ZO-1、Occludin的蛋白半定量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川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
二、川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溶栓后ZO-1及Occludin蛋白的保护 |
第三章 川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PKCαmRNA表达水平 |
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ZO-1、Occludin、PKCα的分布及表达水平 |
三、ZO-1、Occludin、PKCα的蛋白半定量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课题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体外循环对神经细胞损伤和神经节苷脂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部分 |
第一部分 大鼠CPB 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GM1 对大鼠CPB 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形态、功能研究 |
实验一 GM_1对CPB 后大鼠海马、皮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GM_1对CPB 后大鼠脑组织氧化性应激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GM)1对CPB 后大鼠脑组织Na~+-K~+-ATPase 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GM_1对CPB 后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GM_1 对CPB 后大鼠海马、皮层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GM_1对CPB 心内直视术老年患者S100B、Tau 蛋白水平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和意义 |
CPB 脑损伤及发生机制(综述) |
致谢(Acknowledgements)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现代医学关于脑缺血发生的神经生化基础及治疗现状 |
(一) 脑缺血神经元损伤的病理机制 |
(二) 脑缺血后其它氨基酸递质的变化 |
(三) 现代医学对神经保护的治疗现状 |
二、祖国医学关于脑缺血后神经保护的研究现状 |
三、滋肾通络方对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理、法、方、药探析 |
(一) 理——肾阴不足,络脉瘀阻是脑缺血的病因病机 |
(二) 法——滋肾通络法是脑缺血的基本治法 |
(三) 方——滋肾通络方对脑缺血神经细胞保护的可行性 |
(四) 药——滋肾通络方体现滋补肾阴,活血通络治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实验基本情况 |
(一) 实验动物 |
(二) 动物分组 |
(三) 实验药物及制备 |
(四) 用药方法 |
(五) 统计学方法 |
(六) 讨论 |
二、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制备 |
(一) 实验材料 |
(二) 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方法 |
(三) 讨论 |
三、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评分的影响 |
(一) 实验器材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四、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颅脑CT 的影响 |
(一) 实验器材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五、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六、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氨基酸递质含量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七、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GluR1α基因表达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八、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DNF 蛋白含量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九、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血浆)NO/ET-1 含量的影响 |
(一) 实验器材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作、科研情况 |
致谢 |
查新报告 |
科研成果 |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
详细摘要 |
(5)针刺调节MAPK/ERK通路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
1.中风的命名 |
2.中风的病因病机 |
3.近现代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
4.针灸治疗中风的古代记述 |
5.针刺对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6.针刺对突触可塑性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二节 MAPK/ERK通路 |
1.MAPK家族信号转导通路 |
2.ERK信号转导通路 |
3.脑缺血与ERK |
4.突触可塑性与ERK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电针对不同时段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电针对不同时段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节 电针对不同时段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P-ERK表达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节 电针对不同时段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NMDAR1表达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五节 电针对不同时段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AMPA受体(GLUR1)表达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小结 |
第一节 文献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三节 存在问题 |
第四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致谢 |
(6)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脑缺血的病理及研究概况 |
1.1.1 脑供血的生理特点与脑缺血的关系 |
1.1.2 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机制 |
1.1.3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
1.2 一氧化氮与脑缺血 |
1.2.1 一氧化氮的病理生理作用 |
1.2.2 一氧化氮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作用 |
1.2.3 一氧化氮的检测方法 |
1.3 脑缺血的治疗方法 |
1.3.1 一般保护措施 |
1.3.2 神经保护药物 |
1.3.3 脑缺血/再灌注预处理的研究(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
1.3.4 脑缺血/再灌注后处理的研究(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全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内一氧化氮的在体检测 |
2.1 前言 |
2.2 NO电极选择性与敏感性的检测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实验结果 |
2.3 全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中NO的检测 |
2.3.1 材料和方法 |
2.3.2 实验结果 |
2.4 分析和讨论 |
第3章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海马神经元内一氧化氮的检测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分析和讨论 |
第4章 缺血后处理过程中大鼠海马内一氧化氮的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脑缺血后处理过程中NO的检测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 |
4.3 不同缺血后处理方法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4.3.1 材料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 |
4.4 分析和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7)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脑缺血的中医药研究 |
综述三 西洋参茎叶皂苷的药理研究概况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酸中毒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8)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炎症和自由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综述二 NF-κB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综述三 黄芪总皂苷、三七总皂苷的化学成分及对脑缺血自由基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三七总皂苷和黄芪总皂苷的制备 |
第一单元 三七总皂苷的制备 |
材料 |
方法与结果 |
第二单元 黄芪总皂苷的制备 |
材料 |
方法与结果 |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优化剂量的选择 |
第一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优化剂量筛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抑制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优化剂量筛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一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MCAO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水肿及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第一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三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COX-2活性、PGE_2含量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四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五单元 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NF-κB、I-κBα、P-I-κBα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合讨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神经损伤及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认识 |
1.1 再灌注和再灌注损伤 |
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 |
1.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继发脑水肿的可能机制 |
2 祖国医学对脑缺血的认识 |
2.1 中风病名的演变 |
2.2 中风的病因病机 |
2.3 中风的针灸治疗记载 |
3 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3.1 改善脑血流 |
3.2 调节电生理活动 |
3.3 清除自由基 |
3.4 降低中枢系统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 |
3.5 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稳态 |
3.6 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3.7 调节缺血区脑组织的能量代谢 |
3.8 抑制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 |
4 头穴针刺治疗中风的研究概述 |
4.1 头穴针刺理论的源流 |
4.2 头针疗法治疗中风临床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二: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三: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水肿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实验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 |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2 实验动物的选择 |
1.3 模型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2 针刺方案的选择 |
2.1 头穴丛刺法概述 |
2.2 头穴丛刺法的理论基础与机理探讨 |
2.3 刺激量的选择 |
3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
4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4.1 光镜下组织形态的改变 |
4.2 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 |
4.3 梗死区及半暗带突触数目及结构的变化 |
5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BB通透性及继发脑水肿的影响 |
5.1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侧脑组织EB含量的影响 |
5.2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侧脑组织水含量的影响 |
5.3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侧脑组织MMP-9含量的影响 |
5.4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侧脑组织AQP_4含量的影响 |
6 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Bcl-2通过β-catenin降低大鼠脑缺血后BMP4的表达促进纹状体内神经元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缩略语表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正文 |
(一) 前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与分组 |
2.试剂来源 |
3.仪器 |
4.实验方法 |
4.1 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模型 |
4.2 侧脑室内注射 |
4.3 BrdU标记 |
4.4 冰冻组织切片的制备 |
4.5 研究断面 |
4.6 CV染色与脑梗塞体积的检测 |
4.7 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 |
4.7.1 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4.7.2 Tuj-1,DCX,BMP4,Noggin,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4.8 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 |
4.9 免疫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 |
4.10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4.10.1 蛋白提取 |
4.10.2 Western blot |
4.11 细胞计数及统计学分析 |
4.11.1 应用人工方式计数的有关数据 |
4.11.2 Western blot半定量 |
4.11.3 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
(三) 结果 |
1.缺血损伤后,大鼠纹状体内BMP4、Noggin和β-catenin的表达 |
1.1 大鼠脑缺血后,纹状体内源性BMP4~+细胞表达变化情况分析 |
1.2 大鼠脑缺血后,纹状体内源性Noggin~+细胞表达变化情况分析 |
1.3 大鼠脑缺血后,纹状体内源性β-catenin~+细胞表达变化情况分析 |
1.4 大鼠脑缺血后,Western blot分析纹状体内源性BMP4、Nogg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变化情况 |
2.侧脑室内给予Bcl-2过表达质粒后BMP4、Noggin和β-catenin在缺血纹状体内的表达 |
3.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纹状体内源性BMP7的表达 |
4.侧脑室给予Bcl-2过表达质粒后缺血纹状体内BMP7表达变化情况分析 |
5.缺血再灌1d、3d后纹状体内BMP4、BMP7和β-catenin的表达 |
6.缺血再灌1d、3d后侧脑室给予Bcl-2过表达质粒纹状体内BMP4、BMP7和β-catenin的表达 |
7.缺血再灌3d后侧脑室同时给予β-catenin siRNA和Bcl-2过表达质粒纹状体内BMP4和β-catenin的表达 |
8.缺血再灌3d后侧脑室同时给予β-catenin siRNA和Bcl-2过表达质粒对梗塞体积的影响 |
9.β-catenin siRNA抑制大鼠缺血脑内神经元新生 |
9.1 Bcl-2增加SVZ神经前体细胞的数量 |
9.2 β-catenin siRNA减少SVZ神经前体细胞的数量 |
9.3 β-catenin siRNA抑制SVZ细胞向纹状体迁移 |
9.4 β-catenin siRNA抑制缺血侧纹状体内神经元新生 |
(四) 讨论 |
1.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及活化机制 |
2.Bcl-2与成年脑内神经元发生 |
3.BMP4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分化的影响 |
4.Noggin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分化的影响 |
5.β-catenin信号对神经前体细胞的调控作用 |
6.Bcl-2过表达增加SVZ神经前体细胞数量、促进缺血侧纹状体的神经元分化与成熟 |
7.Bcl-2过表达促进缺血脑内神经元新生的机制分析 |
(五) 结论 |
(六) 图版说明 |
(七) 参考文献 |
五.综述 |
六.附件1 致谢 |
附件2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完成的文章 |
四、磷脂酶C抑制剂对脑缺血大鼠脑细胞膜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AMP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许位.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2]芎芪有效成分对脑梗死大鼠溶栓后BBB及TJ的保护[D]. 李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05)
- [3]体外循环对神经细胞损伤和神经节苷脂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D]. 秦科. 广西医科大学, 2009(09)
- [4]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 王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5]针刺调节MAPK/ERK通路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D]. 杨忠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6]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D]. 刘珂舟. 浙江大学, 2009(07)
- [7]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关利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12)
- [8]三七总皂苷合黄芪总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任周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神经损伤及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刘婷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12)
- [10]Bcl-2通过β-catenin降低大鼠脑缺血后BMP4的表达促进纹状体内神经元再生[D]. 雷志年. 复旦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