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忘革命女杰王会悟(论文文献综述)
杜珊珊[1](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赵蓓红[2](2019)在《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妇女报刊是指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妇女问题、妇女文化、妇女教育、妇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在上海创刊且编辑发行的报刊。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梳理1898~1949年间的上海妇女报刊,论述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本文在纵向上,以上海城市与妇女报刊的互动以及妇女报刊自身发展逻辑为分期依据,分为五个时期: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横向上,对五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个案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典型妇女报刊个案作论述时,研究其办刊缘起、宗旨内容、编排风格、主要报人、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个案包括《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1904年版)《中国妇女》《妇女时报》《香艳杂志》《女子世界》(1914年版)《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眉语》《女铎》《解放画报》《新妇女》《妇女声》《玲珑》《妇人画报》《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女声》(1932年版)《上海妇女》《女声》(1942年版)《家》等。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清末时期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民初时期探索商业性运营;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办刊主体多元;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增强,形态多样发展繁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性主导报政,疏离政治,关注实际生存。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领全国风气之先,表现出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率先商业性运营、众声喧哗旋生即灭等特点。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呈现出: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拐点由男性群体促成,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等规律。
王璐[3](2017)在《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研究》文中指出妇女问题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是历朝历代政权统治阶级都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门洞开,随着西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妇女,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妇女的地位以及权利的保障,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女学在中国的创立首先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模式。甲午战后,随着清末新政的实施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全社会掀起了兴办女学的热潮,与此同时,女子留学也同步兴起,使近代中国出现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女留学生。为争取妇女参政、实现男女平权,她们与国内知识女性以及众多有识之士,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妇女参政运动,从领导者到组织者再到宣传者,女留学生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妇女参政进行坚持不懈的抗争和努力,对整个中国社会变革起到巨大的影响。在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时期,女留学生为争取妇女参政、实现男女平等展开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得各届民国政府只得顺应时代形势及呼声,不断修改宪法及法律,中国女性的参政权逐渐得到民国法律在形式上的认可。民国时期的女性参政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实践过程,女留学生在参政运动的组织和参与过程中,由自发性向组织性不断演进,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始终高扬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旗帜。女留学生是近代中国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新生力量,她们是近代女性教育的精英阶层,具有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知识结构和思考模式;她们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军人物,是参政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她们是近代救亡运动的女界先驱,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以实际行动证明男女平等的正义。但我们也应看到,女留学生在推动女性参政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及制约因素。女留学生代表的是女性群体中的知识女性阶层,相对于占据中国大多数的普通农工妇女来说,知识女性依然凤毛麟角,其参政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男性特色;整个民国时期,女性参政比例依然较低,这与民国法律的局限、封建传统文化的压制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不平衡性密切相关,导致民国女性的法律地位和参政水平远没有达到法律条文中所赋予的程度。从女性现代化角度来看,以女留学生为代表的知识女性走向社会政治舞台,标志着女性这一名词从家庭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法律地位的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女性的人格独立和自由发展;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来看,女留学生亦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不断促进民主政治进程的深化和发展。然而,女性参政权的保障及实施依然存在缺陷和不足,女性参政之路依然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因此,只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和社会文明不断提升,女性参政才能获得更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杨云庭[4](2016)在《毛泽东与丁玲》文中指出1.上海北四川路俭德公寓日这是一个普通的公寓,人们不断地走进走出,有的房间里各色人等三五成群就在房里敞门喝酒吃饭,划拳,嗨侃神吹,乌七八糟,搅得这个旅馆里乌烟瘴气,嘈杂混乱。丁玲穿着一件蓝布短衫土里土气地由张天翼外甥女郑育之和胡风陪伴着走进一个独间。房间里简陋的本色木桌子上摆着田间的诗、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和叶紫的小说等书藉。观此,丁玲一惊。胡风:丁玲同志,这是雪峰要我为
陈丹[5](2013)在《新时期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研究(1987—2012)》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以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为研究课题的论文。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长期处于不被重视、不被表现的尴尬境地,其主体性也长期隐没于男权文化的压制之下,无论是商业类型电影、文艺片亦或者主旋律电影,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都没能被真正的塑造在银幕之上。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伴随改革开放与文艺理论的双重激励,中国的电影事业重整旗鼓,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影片。其中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也在电影的历史舞台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作为电影形象中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形象,在新时期开始也逐渐冲破历史樊篱,成为电影所关注、所书写的对象。本文从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的多元化渐变入手,运用女性主义批评以及类型学等相关理论,对25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文本分析女性形象的类别和刻画手法,深层剖析女性意识在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中的重构,并进一步探究造成这种银幕女性变迁的社会和文化多重语境。本文从三个层面对新时期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阐释。将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主旋律电影中的女性对比研究,深入的探寻中国主旋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构成与转型轨迹;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之路是特殊的,它与政治、社会、历史都有深层次的交织,而主旋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不仅仅有电影创作内部自觉,电影之外的多重影响共同造就了主旋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新时期以来,在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多重语境下,主旋律电影中的女性以不同的形象重新站立在电影之中,本文中从政治、社会、文化三重语境探析主旋律电影中女性形象变化的动因,利用女性意识形态分析等相关理论对中国主旋律中女性形象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多角度全面剖析女性这一性别属性在主旋律电影中与社会、政治、战争、家庭等之间关系,试图以主旋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重建为中国电影对女性的塑造建立可互通的桥梁。
陈雁[6](2011)在《她们的中共“一大”:社会性别化的记忆》文中提出已有对中共"一大"的研究基本是清一色的男性历史,中国女性在中共早期建党史中被完全隐形,这与当时各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团体中女性成员所占比例与活跃程度明显不符,主要依靠回忆和口述建构起来的中共早期建党史充满着"社会性别化的记忆",这些"记忆"需要被重新发掘和重新解读。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通过对相关回忆录、口述访谈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借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叙事分析方法,利用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左翼妇女的记忆和叙事来对党史展开微观的研究,期望能够填补党史研究中的一块空白。
姚霏,陈克涛[7](2011)在《中共建党与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20年代初中共建党时期的女性参与,与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女性的觉醒关系密切。中共建党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成果,也在建党之初顺应了妇女运动的潮流并引领这股潮流与共产主义汇合。中共创建时期的女性参与是近代中国女性觉醒的体现,也为中共后来的妇女运动提供了组织基础和实践经验。
邵雍[8](2011)在《“二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一大结束后,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宣传出版工作、青年工作、妇女工作率先在上海开展起来。由于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的寓所以及中央局成员张国焘主持的劳动组合书记部先后受到法租界、公共租界当局的搜查,目标太大。而中央局成员李达主持的人民出版社一直没有暴露,李达寓所成了党内通信的收转站,安全系数较高,因此选为二大会址是适宜的。而广州作为二大另一拟选会址,由于陈炯明与孙中山的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危机一触即发,显然不便在那里召开二大。
邵雍[9](2010)在《都市文化与中共建立》文中提出五四运动前后,上海等地的都市文化有了新的发展,通讯社、报纸、杂志名目繁多,书局、学校星罗棋布。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充分利用通讯社、报纸、杂志等都市社会舆论空间以及书局、学校等文化传媒,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苏维埃俄国,为中共的建立制造舆论,创造条件。这一历史进程充分反映了先进文化在中共建立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大事变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
张玉菡[10](2003)在《2002年度有关中共创建史研究文章目录索引》文中提出
二、难忘革命女杰王会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难忘革命女杰王会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
2.3.1 贵在创新 |
2.3.2 表情伴随时代 |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
3.3.1 表现本质 |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
5.1.2 全媒体时代 |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分期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诞生的背景 |
一、上海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出版环境 |
二、西方文明性别标准在中国语境下转化 |
三、妇女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创办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报刊——《女学报》 |
一、《女学报》创刊缘起:以女报启女智 |
二、首开女子办报主持笔政风气 |
三、仿《湘报》版式以白话“开女学风气” |
四、依靠捐助办报经营 |
五、另一份《女学报》与陈撷芬 |
第三节 从辅助女学的教科书转向女权的话语阵地 |
一、男性主持的首份女刊——《女子世界》 |
二、三期未满的《中国女报》 |
三、陈志群为女刊“续命”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上海妇女报刊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新闻出版业规制政策频发妇女报刊面临转向 |
二、稿酬制度确立民营报刊出版业加速发展 |
三、上海女性读者市场形成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商业性妇女报刊——《妇女时报》 |
一、《妇女时报》的商业性实践 |
二、“合于时情”的内容倾向与独立品格 |
三、以图像表达立场积极对话读者 |
四、由包天笑提携的男女作者群 |
五、出版人丧子无心经营 |
第三节 专业性和综合性商业性妇女报刊双轨并行 |
一、专业性妇女报刊:同年创刊各展所长 |
二、综合性妇女报刊:出版社恶性竞争妇女报刊同质化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以1919 年作为起点聚焦“新女性” |
二、出版物激增妇女问题居舆论中心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 |
一、从郑正秋的经历和家庭伦理观看五四初期性别观念 |
二、五四“解放”声浪中创办的《解放画报》与其视觉化形态革新 |
三、从文本内容看女性生存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
四、基于同业、同好建立的文图作者群 |
五、难以实现的行销策略 |
第三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
一、商业性妇女报刊的意识革新 |
二、非商业性妇女报刊的复兴 |
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妇女报刊——《妇女声》 |
小结 |
第五章 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繁盛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城市化与女性群体的分化 |
二、出版物繁盛妇女报刊立场分化 |
第二节 都市摩登商业性画报纷呈迭起 |
一、中国首份妇女时尚画报——《玲珑》 |
二、我国女子杂志最高权威——《妇人画报》 |
第三节 女性主编的非商业性妇女报刊 |
一、“纯女性”报刊——《女子月刊》 |
二、知名党派刊物——《妇女生活》 |
三、脱离教会独立经营——《女声》(1932 版)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孤岛时期妇女界的指路明灯——《上海妇女》 |
三、身份暧昧、地位尴尬的妇女报刊——《女声》(1942 版)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上海历时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报刊——《女铎》 |
三、唯一发行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业性妇女报刊——《家》 |
小结 |
结论 |
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 |
(一)清末时期:妇女报刊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 |
(二)民初时期:妇女报刊探索商业性运营 |
(三)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女性办刊主体多元 |
(四)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强烈形态多样发展繁荣 |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女性主导报政 疏离政治 关注实际生存 |
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特点 |
(一)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 |
(二)率先实践商业性运营 |
(三)报刊形态革新最快 |
(四)众声喧哗旋生即灭 |
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规律 |
(一)妇女报刊的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 |
(二)妇女报刊的发展拐点多由男性群体参与并促成 |
(三)妇女报刊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一览表(1898~19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女子留学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女子留学出现的历史背景 |
一、西学东渐和教会女学的出现 |
二、中国人自办女子学堂 |
三、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 |
四、中央苏区和革命根据地的女子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女子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教育宗旨的渐进和教育地位的确立 |
二、民国时期女子留学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派遣情况 |
一、自费留学 |
二、官派留学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专业选择和职业定位 |
一、民国时期女留学生专业选择 |
二、民国时期女留学生职业定位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活动 |
第一节 民国初年女留学生参政 |
一、女留学生与妇女参政团体 |
二、女留学生与民初宪法制定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女留学生参政 |
一、新旧冲突:尊孔复古与新文化运动 |
二、女留学生与联省自治运动 |
三、女留学生与国民会议运动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女留学生参政 |
一、1930 年代女留学生参政 |
二、抗日战争时期女留学生参政 |
三、战后女留学生参政运动的再度兴起 |
四、共产党区域的女留学生参政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特点及群体特征分析 |
一、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特点分析 |
二、民国时期女留学生的群体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的局限 |
一、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的不足之处 |
二、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现代化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 |
第一节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女留学生参政 |
一、社会转型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
二、女留学生参政彰显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诉求 |
第二节 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女留学生参政 |
一、女留学生参政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
二、民主政治对妇女参政的保障 |
第三节 女留学生参政对中国女性现代化的影响 |
一、带动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 |
二、推进女性法律地位的平等 |
三、实现女性人格独立和自由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毛泽东与丁玲(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北四川路俭德公寓 日 |
2.西安周恩来办事处夜 |
3.上海鲁迅家 日(回忆) |
4.鲁迅家门外 日 |
5.西安周恩来办事处 夜 |
6.上海北四川路俭德公寓 日 |
7.长沙周南女中 日(回忆) |
8.周南女中教室 日 |
9.上海北四川路俭德公寓 日 |
10.西安七贤庄一号 日 |
11.诊所 日 |
12.丁玲和李夏明房里 夜 |
13.树荫下 日 |
14.大路上 日 |
15.安家畔桥上 日 |
16.保安理发店 日 |
17.大窑洞会议室 日 |
18.丁玲住所 日 |
19.毛泽东窑洞 日 |
20.蒋介石官邸 日(回忆) |
21.毛泽东窑洞 日 |
22.杨开慧家 日(回忆) |
23.杨开慧家 日 |
24.杨开慧家 傍晩 |
25.杨开慧家 日 |
26.毛泽东住房 夜 |
27.毛泽东窑洞 日 |
28.一组镜头 |
29.丁玲窑洞傍晩 |
30.保安会议礼堂 日 |
31.毛泽东窑洞 日 |
32.行军路上 日 |
33.红军营房 夜 |
34.操练场 晨 |
35.定边县城 日 |
36.定边中共中央党校 日 |
37.定边前敌指挥部驻地 日 |
38.前敌指挥部 夜 |
39.前敌营地丁玲住所 夜 |
40.延安毛泽东窑洞 日 |
41.一组镜头 |
42.延安毛泽东窑洞外 日 |
43.毛泽东窑洞办公屋 日 |
44.延安大礼堂 日 |
45.毛泽东窑洞 日 |
46.延安丁玲窑洞 夜 |
47.延河大道 晨 |
48.延安毛泽东工作室 日 |
49.驻晋办电文室 日 |
50.延安毛泽东工作室 夜 |
51.晋办办事处 夜 |
52.黄河河中心 日 |
53.黄河彼岸 日 |
54.延安凤凰山毛泽东窑洞 日 |
55.延安大礼堂 日 |
56.毛泽东住宅 日 |
57.延安凤凰山路上 日 |
58.延河岸边 日 |
59.延安凤凰山毛泽东窑洞 日 |
60.毛泽东住宅 日(回忆) |
61.山峰下的毛泽东卧房兼办公房 |
62.山峰下 日 |
63.河边 日 |
64.战场 日 |
65.草山上 日 |
66.毛泽东窑洞 日 |
67.康生窑洞 日 |
68.大地主张家门口 日(回忆) |
69.诸城张家 日 |
70.延安礼堂外 日 |
71.中央礼堂舞厅 夜 |
72.丁玲窑洞前 日 |
73.延安会堂一角 傍晩 |
74.八路军延安大礼堂 日 |
75.丁玲窑洞 夜 |
76.延安文抗倶乐部外 傍晚 |
77.丁玲窑洞 夜 |
78.延安机关单位 日 |
79.延安高干学习会 日 |
80.毛泽东窑洞 日 |
81.延安贺龙窑洞 日 |
82.丁玲窑洞 傍晚 |
83.丁玲窑洞 日 |
84.毛泽东窑洞 日 |
85.毛泽东窑洞 日 |
86.丁玲窑洞 夜 |
87.丁玲窑洞 夜 |
88.靖边县某乡 夜 |
89.枣园毛泽东住处 夜 |
90.枣园毛泽东住宅 日 |
91.毛泽东住宅外 夜 |
92.大会堂 日 |
93.西柏坡树林里 日 |
94.延安城里 日 |
95.北京城报馆前 日 |
96.路上 日 |
97.中国作协礼堂 日 |
98.路上 日 |
99.毛泽东办公室 日 |
100.丁玲家 夜 |
101.丁玲家屋外 日 |
102.北大荒垦荒队 夜 |
103.北大荒 日 |
104.北京周恩来工作室 日 |
105.北京作协礼堂 日 |
106.湖南常德市临澧县 |
107.临澧县 日 |
108.临澧县大会堂 日 |
109.美国爱荷华礼堂 日(回忆) |
110.临澧县大会堂 日 |
111.临澧县丁玲公园 日 |
(5)新时期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研究(1987—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的转型 |
1.1 新时期以前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固化与失真 |
1.1.1 “失落”的女性——“十七年电影” |
1.1.2 历史尴尬境遇下的生命延伸——“精神性别” |
1.2 新时期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的多元化渐变 |
1.2.1 女性意识苏醒——时代洪流里狭缝空间(19871996) |
1.2.2 渐现的身影——寻求“舞台”的独立女性(19972006) |
1.2.3 主旋律下的霓虹——女性形象的转型与突围(20072012) |
第二章 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转变的多重语境 |
2.1 社会语境 |
2.1.1 意识形态的要求 |
2.1.2 女性在社会中的变化 |
2.1.3 消费者审美诉求的变化 |
2.2 文化语境 |
2.2.1 东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动 |
2.2.2 商业文化的兴起 |
2.2.3 电影艺术塑造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女性意识形态分析 |
3.1 女性与政治 |
3.1.1 女性存在的虚焦 |
3.1.2 女性主体性的重构 |
3.2 女性与国家 |
3.2.1 女性与家庭 |
3.2.2 女性与国家形象 |
3.3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
3.3.1 女性意识的浮现—艺术家与女性个体双重身份下的女性导演群落创作 |
3.3.2 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考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后记 |
(6)她们的中共“一大”:社会性别化的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一大”中的女性 |
二 谁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 |
三 社会性别化的记忆 |
(7)中共建党与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绍兰、博文女校与中共“一大”的召开 |
二、王会悟在“一大”召开的前前后后 |
三、中共历史上最初的妇女工作和女性参与 |
(8)“二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难忘革命女杰王会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D]. 赵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研究[D]. 王璐.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9)
- [4]毛泽东与丁玲[J]. 杨云庭. 电影文学, 2016(14)
- [5]新时期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研究(1987—2012)[D]. 陈丹. 西南大学, 2013(12)
- [6]她们的中共“一大”:社会性别化的记忆[J]. 陈雁. 史学月刊, 2011(12)
- [7]中共建党与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J]. 姚霏,陈克涛.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09)
- [8]“二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J]. 邵雍. 社会科学, 2011(06)
- [9]都市文化与中共建立[J]. 邵雍.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2010(00)
- [10]2002年度有关中共创建史研究文章目录索引[J]. 张玉菡.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