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与《桃岚》的形象对比

《沙飞》与《桃岚》的形象对比

一、“莎菲”与“陶岚”的形象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孟繁华[1](2020)在《新世纪:中篇小说二十年》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已经走过了二十年,或者说,我们也开始经历一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等惊天动地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就发生在这个年代的前后。时代的变革,必然带动文学的变革。也正是在这个时代,一个新的文体勇武诞生。这个文体就是中篇小说。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1921年,郁达夫发表了《沉沦》。而后,陆续发表

谷岩[2](2019)在《大时代下知识青年的“内宇宙” ——以1925-1937年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5-1937年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第三代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并参与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恰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急遽变化的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味的大时代。大时代下,弥漫着“中国式的世纪末”的苦闷,知识青年的“内宇宙”也以苦闷忧郁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延续了“五四”时期的特点,但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也呈现出新的想象风貌。作家们把笔端伸向知识青年的灵魂深处,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知识青年的心理现实和精神世界。1925-1937年小说中关于知识青年“内宇宙”的想象主要呈现为五副面孔。由于“内宇宙”是隐秘抽象的,并且不能脱离外宇宙而存在,所以只能通过考察和研究知识青年的外宇宙来来研究知识青年的心理性格和精神特质。知识青年“内宇宙”的复杂性与大时代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他们用“内宇宙”感应着外宇宙,或者说知识青年的心灵振幅正负载着外宇宙的壮丽图景。本文以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为研究象,只有深入知识青年的灵魂深处,才能充分理解他们的在大时代下的行为选择,从而对知识青年的历史价值做出深邃的思考。

杨国伟[3](2018)在《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借助各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得到学界不断地丰富。然而,在这些连篇累牍的成果中,现代中国文学最为醒目的“底层叙事”现象不仅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从“底层叙事”视角论述现代中国文学,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现代中国文学新的阐释与新的解读方式,并为当下底层写作探索历史经验。除绪论和精要结语外,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主要从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中某些最为显眼、最切合其叙事面貌的各层面展开论述,揭示其特征。绪论:阐述从“底层叙事”视角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紧迫性。梳理新世纪以来从“底层叙事”视角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确证从这一视角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古今中外底层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底层”“底层叙事”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确言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意义。指出“底层”是一个与“上层”相对的概念;“底层叙事”则是指作家以“底层”为叙述对象和内容,在特定的叙事姿态中有效地传达“底层”声音的叙述行为。这样的文学叙事文本则是“底层叙事”文本。第一章:“解密”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话语的生成、建构与整合过程,及其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探察“平民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工农兵文学”这三种现代中国主流文学叙事理论的“底层”意识,以及它们各自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揭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话语与“底层叙事”实践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反思“底层叙事”话语对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实践的意义与限制。指出现代知识分子所构筑的“底层叙事”话语系统,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愈发严格的叙事规则也给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诸多损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现代中国文学在表现内容、思想精神等方面的丰富性。第二章:考察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的深层互动关系。探讨现代中国作家选择叙述底层民众生活的革命背景,挖掘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革命性价值,反思底层革命叙事的不足。认为现代中国革命性质促动着现代作家通过文学叙述底层民众,来参与现代中国革命文化的建构。其主要革命性价值表现在,向底层民众输送现代民族国家观念,重构富于激情的底层革命文化;普及和宣传现代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勾勒新型国家宏伟蓝图;建构底层革命的合法性。同时指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革命叙事的不足在于,存在混淆革命暴力与恐怖主义暴力,对自我革命认同的危机及压抑革命个体的情感等叙述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无形中消解了革命的现代性与合法性,也制约了底层革命形象的塑造。第三章:揭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人民性维度及其缺点与不足,探讨其对当代底层写作的启示经验、价值与意义。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忠实地书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图景,深刻地表现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和理想追求:在阔深的视野中挖掘华夏民族和人民独特的性格品质,彰显中国人民在国破家亡面前大智大勇的优秀传统:创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中的作家自觉意识对于当代底层写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然而,现代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也存在过度“代言”与“立言”、遮蔽底层民众的真实诉求、忽视人民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民群众性格品质多面性等现象,限制了文艺对生活表现的多样性,降低了文学的美学机制和审美形式,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文学的艺术自律原则第四章:辨析“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本质之关联。“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新秩序的深层关系,是现代中国文学最为显在的新秩序,同时它又以强大的整合和创造力量,规范着现代文学社团的组建、文学流派的生成、文学论争以及文学批评理念的建构。如果没有现代中国作家“底层意识”的叙事指向,那么现代文学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如此的恒稳、有序与现代格局。现代作家对“底层叙事”的默默持守,使现代文学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它的新秩序,也最大程度上表达了它的现代性特征。不过,现代性自身的复杂性也时常使人们陷入新的现代性漩涡中。

杜英[4](2018)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建构与问题——以《早春二月》的改编与接受为中心》文中指出1964年8月中宣部指示影片《早春二月》在全国公开放映,并予以批判。在主流报刊对《早春二月》展开大规模批判的同时,该片在沪上映时却引发观影热潮。从左翼小说《二月》(1929)到电影剧本《二月》(1962)再到电影《早春二月》(1963)的改编,小说中浪漫、感伤的情调与芜杂、粗糙的叙述在电影中被革命、通俗、抒情等多种元素所改写。这些电影元素促发上海市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好评与主流报刊的批判两种不同接受状况的出现。《早春二月》的改编和接受表明"十七年"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品格的构建与左翼文艺传统及域外文艺资源的影响密切相关,也凸显社会主义文艺话语在"冷战"政治诉求的大背景下的内在驱力与困境。

陈新阳[5](2018)在《“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文中指出上海作为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大城市,以其文化上独一无二的包容性吸纳了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文化与新事物。其中电影通过独特的声光效果和丰富的剧情变化征服了观众,成为上海市民阶层文化消费的新宠。电影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上海电影期刊的发展。与其他消费媒介相比较而言,电影期刊购买便利,印刷精美,外观上极具吸引力,封面大多采用套色印刷搭配影星照片或彩绘,内容轻松活泼,多有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明星轶事或隐私,同时又不乏电影知识的普及与一定思想深度的电影理论文章,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忠实读者,与上海电影一道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摩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内容组成主要有四部分:影片信息、影人信息、电影评论及广告。而具体到某一本电影期刊,不同的办刊宗旨使其内容构成比例会发生相应变化。学界对于早期中国电影期刊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左翼电影时期”与“孤岛时期”,以其思想主张较为明显之故。而对于抗战结束后至上海解放即所谓“光复”期间电影期刊的研究则基本未见,有的也只是零散的孤立的个案研究。因此,1945年5月-1949年8月这一特殊短时段的上海电影期刊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通过“光复”期间上海影刊对影片的相关报道不仅可以看到此时期上海国产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可窥见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对于市场的争夺;通过对影人的报道进行总结,不仅可见当时的明星文化,捕捉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形态,也能透视上海的大众消费文化;通过对影评的分析,基本可见电影界的思想动态、影片的评价标准与社会的审美标准;通过其期刊定价、广告等现象的总结,能够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经济生活。因此,对“光复”期间上海电影期刊的考察与研究,不仅能尽可能地还原当时上海的电影市场,让我们能“重返历史”,也为我们研究分析抗战结束后上海的社会形态特别是上海市民阶层的文化形态与生活形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陈林[6](2017)在《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80年代提前登场”;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90年代的真正性格”才呈现出来,90年代“滞后展开”。在此意义上,1978年至1993年这一历史时段,我称其为“长80年代”。8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结构发生深刻转型的时期,这种转型对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知识分子与社会的关系、知识分子的精英结构,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和身份意识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包括文学叙事的变化。80年代文学正是在转型期的社会文化结构中产生,因此,80年代知识分子叙事是80年代文学史的组成部分,也是80年代文化与80年代问题的组成部分。这决定了80年代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位置。如何理解和评价80年代文学,显然关涉到如何理解之前的50—70年代文学,以及之后的90年代文学与新世纪文学。80年代问题其来有自,其中的一部分延续至今。对80年代文学的理解和评价,迄今仍是一个能够激发思想活力的问题。80年代是一个“未完成的年代”,可以说,80年代文学的研究,同样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在思想文化视野下考察80年代的知识分子叙事,恰恰不是将80年代文学及思想文化孤立开来,而是在80年代的前后关联中,以整个20世纪为背景的探讨。这对断裂论的当代文学史论述,以及80年代的纯文学概念及与之相关的线性的文学史写作是一种矫正和补充。因此,本文选择以思想文化为视角,以知识社会学、知识考古学等方法为主,多种理论方法综合运用,致力于分析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总体的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文化意识和文学叙事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揭示80年代文学史与80年代知识分子精神史变迁中的制度性结构性的力量,以此展开一种知识性的批判。该论文主体由五部分组成。首先是对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做知识学的、历史的考察和梳理。知识分子是一个现代概念,这一概念没有一个不言自明的本质主义的定义。因此,只有通过对不同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使真正的知识分子问题呈现出来。此外,就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而言,还必须要将其置于士大夫传统与现代社会历史之中做历史性的考察和分析。在对知识分子有了总的论述之后,本文依次对知识分子与政治;知识分子与革命;知识分子与启蒙;知识分子与现代化等四个主题分别展开论述。对其中每一个主题的理论探讨,都是将其置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语境之中,结合重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论争,重点考察和分析这些主题在80年代文学中的演变。随着80年代政治环境、政治目标的变化,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与之相应,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同样发生新的调整和变化,包括文艺制度、文艺政策,以及文艺与政治的互动方式等诸多方面。这些关系的调整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妥协的历史过程。对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叙事背后的这些制度性、结构性力量的揭示,是深入理解80年代知识分子与80年代文学的关键。80年代是一个后革命时代,对革命的重新认识,使知识分子的革命叙事呈现出新的面貌。本文不但考察、梳理80年代革命叙事的转移、嬗变过程,引入现代革命理念与中国传统的革命政治话语,革命理念与革命实践之关系等问题,而且深入剖析知识分子与革命家这两类人构成要素的内在一致性。关于知识分子与启蒙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知识分子与启蒙对象的关系;一位特殊的女性知识分子娜拉的形象变迁三个方面分而论之,对知识界80年代重建启蒙到“启蒙的自我瓦解”过程做了历史性的考察与分析。对知识分子与现代化这一主题,本文在改革开放的政治话语与知识分子的现代文化意识、“现代社会想象”的关系中讨论文学叙事,并重点对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徐红妍[7](2016)在《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文中提出个人主义思想自晚清时期通过译介的方式进入中国,到“五四”时期一时成为社会的思想热潮。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有着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等个人本位的思想内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顺从的伦理本位的“人”有着根本不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们在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遂将矛头指向了以儒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压抑个人,造成了中国人的奴性意识和顺从型人格,他们主张破坏传统文化,毁灭家族,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大力宣扬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大力宣扬与传播,改变了“五四”一代作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他们视个人主义为启蒙社会、解放个人的有力思想武器,于是在文学创作中,大量个人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五四”时期涌现出来,从而使个人主义文学思潮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突出特征。个人主义文学从批判家族制度的罪恶、唤醒青年人的个性意识、深化创作主体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促成文体形式的变革与独创性等多个角度表现出新思想影响下创作者独特的思想意识与审美趣味,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为考察对象,对个人主义的文学思潮进行梳理、考察,深入分析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具体呈现。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的涌现,蕴含着“五四”新一代知识分子对个性与自由的追求,个人主义文学鼓励青年一代反抗族权父权,冲出家庭追求个人自由。然而,近代中国的特殊境遇使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所宣扬的个人主义中的“个人自由”概念是建立在西方社会自由民主、权利至上等思想基础之上,并以社会制度作为保障的文化观念。而近代中国却面临着战争频仍的危难局面,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民族解放的紧迫性压过了个性解放的需求,抗日战争爆发后更是使全国陷入战乱中,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个人主义思想显得不合时宜,更不能挽救陷入战乱的中国,因此,个人主义此时成为被排挤、被批判的对象,个人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抗战文学的论争显示了个人主义在此时的尴尬处境。随着革命兴起的左翼文学更多地强调了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以及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不断地被挤压与批判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以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论文以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具体呈现以及逐渐被排挤的历程为出发点,探讨了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命运轨迹。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探讨了个人主义引入中国后促成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具体表现为大量作品描写了青年一代反抗家族制度和旧式包办婚姻,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的觉醒行为,觉醒后的新一代青年由传统社会的伦理“人”转变为个人主义思想中的独立“个人”,论文在具体分析中尝试着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与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不同。第二章通过创作主体生命体验的分析,具体地考察了个人主义与创作主体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主义的启蒙思想促使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创作主体因而体验到了孤独绝望、彷徨感伤以及日常闲适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多种生命体验。第三章以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为考察重点,尝试着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思想,并指出中国现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从中国现代文学中多样化的文体形式和语言的革命性变革入手,试图在文学形式的变革中探寻“自我”、“个人”等个性化的面貌,对个人主义文学思潮作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第五章则试图以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境遇为出发点,对个人主义文学在中国遭遇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困境作出初步思考,并梳理了个人主义文学在与左翼文学、抗战文学的冲突中如何一步步走向边缘化的历程。

陈丽[8](2016)在《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性别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事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历史的演变,性别视阈下的写作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特色。本论文以“性别诗学视阈下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比较的视野对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与阐释。首先对性别、性别诗学进行界定。并对现代及当代文学前期中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系列以及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系列进行简要的梳理归纳,以追溯其“历史前身”,承上启下。其次,依据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线索和男性创作现状,将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大形象系列。分别为圣女(包括清纯贞女、纯情痴女、灵性才女、神性圣女),欲女(包括欲望“尤物”、妖女魅人、红颜祸水),贤妻良母(包括妻性与母性、恋母与离母、赞歌与悲歌)。依据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线索和女性创作现状,将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分为三大形象系列。分别为“理想男”(包括精英男人、阳刚汉子、附丽与失落),“坏男人”(包括“去势”男、丑怪男、祸根男),父亲(包括父性与依托、恋父与怨父、弑父与寻父)。并在形象划分的基础上,探究潜藏在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性别意识,揭开性别想象的神秘面纱,呈现两性的真实生命存在的图景。最后,揭示两性创作主体性别想象存在之源,探讨性别想象演变之因,分析性别想象何处觅归。犹如性别想象下的男女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总在不断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之中,对此的研究也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逐渐深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夏豫宁[9](2016)在《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文中提出处于驳杂多元的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折射了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涵,彰显了新世纪中国作家的内在精神镜像,体现了新世纪作家跳脱了单一类别的性别认同的拘囿,以一种高邈的、宏阔的生命意识与人类情怀关注现代文明统摄下的现代人的生存境况与生命形态,凸显了新世纪作家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总的来说,新世纪作家的性别书写由对性别个体的具象层面的人文关怀,拓展到对人类整体的抽象层面的终极关切,映现了新世纪作家潜在的性别观念内涵的嬗变。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呈现了独特的、深远的思想意蕴与现代性的审美特征。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阐述了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整体概貌,厘清了一些重要的概念,梳理与分析了关于性别书写研究的现状,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做了论述。正文四章的安排基于这样的逻辑路径:前两章从不同的文化空间视角讨论新世纪小说中的性别书写。在此论述基础上,后两章从全局角度出发,分别在叙述策略与审美的层面,进一步深化对新世纪小说中性别书写的考察,整体四章在考察新世纪性别书写的深层思想蕴意上达成内在的契合。第一章,对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一是新世纪乡村叙事性别书写的外部生成语境;二是不同性别视阈中的现代乡村女性主体的构建;三是对向城求生的乡村性别个体在城市文化空间中的突围与陷落的书写。新世纪作家深切地关注着乡村性别个体在乡村现代化转型中的生存境况、精神状态与命运沉浮,呈现了当代乡村性别个体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的艰难与困厄、挣扎与迷失。通过构建现代乡村女性人物形象、展示乡村性别个体在城与乡两种异质文化冲突下的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奋斗、与最终的难逃主体性的沦丧,创作主体表达了对乡村城市化转型中乡村性别个体的生存与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现代性与乡村现代化的思考.第二章,主要在驳杂丰富的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中,讨论新世纪都市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丰富多彩的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与文化景观,既是新世纪都市小说性别书写的外部生成背景,同时,又为性别书写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新世纪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透视了由于金钱、权力、欲望等对现代都市男女的生活的介入,造成了都市男女间关系的异化,以及个体人性的异化与现代主体性的丧失;呈现了都市文化语境中现代男女的生存焦虑与精神困惑。新世纪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呼唤两性间美好的、和谐的情感关系的构建,希冀通过此途径,实现对现代都市中异化的两性关系的精神救赎,体现了创作主体超越了单一类别的性别认同的局限,体现了对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怀。新世纪都市小说性别书写的独特性得以显示。第三章,着重论述了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叙述策略。一切形式都是有意味、有温度的形式,形式即内容。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呈现的显在的叙述策略,体现了创作主体潜在的价值诉求、情感取向与性别观念的内涵等。新世纪小说性别书写的策略、文本的深层意蕴以及作家的思想内涵达成一种契合。新世纪小说性别书写中的地母人物群像的展现、美杜莎式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古典才子佳人模式的当代置换变形以及复调叙述模式的呈现,彰显了创作主体对现代人的生命关怀与对两性关系的理性思考。第四章,主要对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反精英主义的凡俗化倾向;二是悲剧意蕴的凸显;三是性别叙事的弱化。这三种特征存在着内在的思想意蕴的一致性,与新世纪作家的审美关怀息息相通,体现了创作主体跳出了个体单一的性别身份认同的藩篱,将对普通人的世俗关怀与对人类的终极关切融合于一,传达了一种高远的人类情怀。结语,从宏观上俯瞰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图景,进一步分析新世纪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作家内在审美关切的关系。

王萍[10](2015)在《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体,从“五四”开始就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时间叙事的完整形态,以强有力的非因果性与非逻辑性表现出反传统和创新的意向,使小说叙述走向“非时间化”的模式,由此中国现代小说摆脱时间形式的束缚,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代性色彩。长期以来,重视时间叙事、轻视空间叙事已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常态。中国现代小说空间元素突出,空间的前景化凸显了小说叙事的审美转型。空间叙事代替时间叙事的因果、逻辑序列,使现代小说的文体特色和表达方法必然渗透着空间审美的内在要素。“空间”是一个融合物质化和观念化的辩证概念,小说叙事结构中的“空间”多取向于抽象的观念化内涵。以鲁迅为开端,中国小说创作在空间意象的营造和空间叙事上逐步形成现代小说的文体特征。《药》中的“坟地”叙事,是对《狂人日记》的深邃思考和“格式”独特的审美承续,成为整个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典范。自此以后,各种类型的小说创造了蕴涵丰富的空间感,产生了丰富的审美韵味。小说中的“家”、“乡土”、“归途”“京派”、“海派”、“边城”、“呼兰河”、“果园城”、“倾城”和“围城”等,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视野中的“国统区文学”、“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等,其关键词标注了地域特征,也呈现出“空间”的多样性。空间内涵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蕴,反映了小说叙事的空间选择,也指引了小说文体形式的艺术表现。基于现代文坛上的主流创作方法,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类型可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以及现代主义小说。参照“空间性的三元辩证法”,有所借鉴,有所取舍,进行转化与吸收,立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实践,把中国现代小说建构的空间叙事形态分为社会空间、情感空间和心理空间叙事,它们之间具有“独立”与“整体”的关系。社会空间叙事主要是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以现实的真实空间、场景为主,小说建构的个体空间、革命空间与国家空间是空间的虚拟呈现形态,表现出创作主体对时代的聚焦、对现实生活的展示和多维批判,渗透着时代、社会宣扬的意识形态。情感空间叙事在浪漫抒情小说中表现最为突出,多以美好的理想空间为建构重点,展现人们在现实时空转换中的情感落差。以想象的异邦,梦想的真实来构筑情感寄托的田园空间,表征为田园移情和诗性艺术寄托,内中深蕴人生况味,是原乡情结的一种情感诉求。心理空间叙事在现代主义小说中以都市和都市人的“碎片化”生活为感觉印象视点,彰显都市空间的社会景观;各种非理性镜像在人物的心理空间中堆聚。对此,作品有时以场景触点与幻想行进的交错方式展现,有时以人物的“双重欲求”失衡去表现,充分展露出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系统地梳理中国现代小说建构的空间叙事形态,能深入地挖掘表现方法与空间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同时,细致剖析具体的范例,也能发现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生成与空间叙事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空间叙事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期待研究继续推进,以便为全球化语境下的小说创作提供空间艺术资源,促进小说叙事的不断创新和新的小说文体不断出现。

二、“莎菲”与“陶岚”的形象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莎菲”与“陶岚”的形象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中篇小说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玉米》(2000):时间、空间和疼痛的历史
《家道》(2006):给“贱民”的温暖和关怀
《云端》(2006):历史的边缘经验
《命案高悬》(2006):“在困面前,乡村茫然而无序。”
《行走的年代》(2010):重返浪漫的文学
《入流》(2011):江湖帝国的传说
《漫水》(2012):对乡村中国的最后凝望
《晚安玫瑰》(2013):重返普遍的人性
《世上已无陈金芳》(2014):面对时代的精神难题
《赤驴》(2014):中国的反乌托邦小说
《蘑菇圈》(2015):人的命运与况味
《梅子与恰可拜》(2015):承诺与守候
《来访者》(2019):温润如玉,温暖如光

(2)大时代下知识青年的“内宇宙” ——以1925-1937年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大时代与知识青年的“内宇宙”
    1.1 大时代与知识青年的所指
    1.2 少年中国想象与知识青年想象
    1.3 被叙述的“内宇宙”
2 知识青年“内宇宙”呈现的五副面孔
    2.1 家庭与学校的被规训者:压抑与叛逆
    2.2 灰色社会的敷衍者:敷衍与利己
    2.3 寄寓都市的病弱者:忧郁与狂热
    2.4 底层苦难的发现者:颤动与沉重
    2.5 十字街头的呐喊者:激烈与孤独
3 知识青年“内宇宙”复杂成因
    3.1 大时代之于知识青年的心波百折
    3.2 教育之于知识青年的心理律动
    3.3 传统文化之于知识青年的心灵振幅
4 知识青年“内宇宙”对大时代的影响
    4.1 晨曦的使者
    4.2 历史的滞留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底层叙事”视角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
    一、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底层叙事”视角
    二、“底层”“底层叙事”概念的界定
    三、“底层叙事”视角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第一章 “底层叙事”话语的建构
    一、“底层叙事”话语生成的背景
    二、“底层叙事”话语的建构与整合
    三、“底层叙事”话语与创作实践的深层互动
    四、反思与重估
第二章 “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
    一、“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
    二、“底层叙事”的革命性价值
    三、“底层”革命叙事的反思
第三章 “底层叙事”的人民性思考
    一、“底层叙事”中的人民性特征
    二、“底层叙事”的人民性反思
    三、历史经验和当代价值
第四章 “底层叙事”与文学的现代性
    一、“底层叙事”与现代文学新秩序
    二、“底层叙事”与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本质
    三、“底层”现代性的诱惑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20世纪60年代前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建构与问题——以《早春二月》的改编与接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5)“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详细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资料汇编类研究成果
        2、电影杂志的个案研究
        3、电影杂志与电影史书写
        4、电影杂志的形态特征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摩登上海:早期中国电影中心及其电影发展概况
    一、封建社会中的另类——上海最初的发展
    二、海纳百川:同乡会馆与同业会馆的发展
    三、封闭中的窗口——开埠对上海的影响
    四、“上海摩登”的建构力量之一——上海电影的开端及其发展
    附:《青青电影》1949 年 1 月第一期刊载《全沪影院》
第二章 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历史沿革及“光复的 5 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发展
    一、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诞生及其沿革
    二、“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恢复与繁荣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主要类型
    四、“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与上海市民的娱乐生活
第三章 国产VS海外:“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中的影片报道
    一、电影期刊的立身之本——影片报道及其数量变化
    二、精彩在剧外——“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对《国魂》与《假凤虚凰》的报道.
        1、命途多舛——《国魂》
        2、娱乐精神的良好体现——《假凤虚凰》
    附:“光复的 5 年”间上海电影期刊国产电影报道情况一览表
第四章 偶像与消费:“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明星形象呈现
    一、明星报道:社会重压下的窥私心理与刻板印象
        1、明星私生活的呈现:作为“消费偶像”的明星
        2、大众的明星消费及其窥私欲的满足
        3、形象营造:明星报道与明星刻板印象的形成
    二、白光与黄宗英——明星报道的形象定位功能
        1、“坏女人”白光
        2、“甜姐儿”黄宗英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明星报道的特点
第五章 态度与立场:“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中的影评
    一、抗战结束前后的 1945 与空白的 1946
    二、空白过后的 1947
    三、逐渐成熟的 1948
    四、天亮前的 1949
第六章 发行与广告:“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市场运作
    一、发行与广告:“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运营的基本要素
    二、“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的发行价格变化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的广告刊例价格及广告内容的变化
        1、“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广告刊例价格的变化
        2、“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广告内容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吉林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自我评价表
在学期间完成的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含获奖、专利)

(6)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现状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作为问题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知识分子界说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一个历史描述
第二章 知识分子叙事与政治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政治
    第二节 转型期的文学与政治
第三章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叙事
    第一节 在革命者与知识分子之间
    第二节 革命叙事的转移
第四章 启蒙的重建与瓦解
    第一节“我”是谁: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
    第二节 谁教育谁,谁拯救谁
    第三节 娜拉的新时期变形记
第五章 知识分子与现代化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现代想象
    第二节 呼唤“模拉尔小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个人”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个人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晚清时期:个人主义的最初萌芽
        二、“五四”时期:个人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人”之觉醒:青年一代的叛逆与反抗
        一、对家族制度的反抗
        二、对旧式婚姻的叛逆
        三、强烈的自我表现与个性追求
第二章 创作主体的个性化生命体验
    第一节 孤独绝望的生命体验
        一、“立人”思想的形成
        二、孤独绝望:“个人”觉醒后的深切生命体验
    第二节 感伤的生命体验
        一、边缘化的感伤生命体验
        二、情感失落的感伤生命体验
    第三节 日常闲适的生命体验
        一、“生活之艺术”:日常闲适的个人化生命体验
        二、“幽默”的智慧:闲适中的个人化生命体验
第三章 个人主义倾向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一节 “人的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二、“哀其不幸”的悲悯情怀与“促其抗争”的个性反抗
    第二节 “自由”与“权利”: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表述重点
        一、自由至上的人生理想
        二、“争你们个人的权利”的权利意识
第四章 从“人”的自觉到“文”的自觉
    第一节 语言变革的“呐喊”与“争鸣”
        一、提倡白话文的“呐喊”
        二、个性化语言的艰难蜕变:新旧两派的论争
    第二节 文学语言的个性化探索
        一、对俗语、方言的吸收与融汇
        二、白话文的欧化
    第三节 文体形式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建构
        一、日记体、书信体小说的流行
        二、散文化小说的文体创新
        三、白话新诗的诗体大解放
        四、现代散文文体的多元化建构
第五章 个人主义文学的边缘化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人”的冲突
        一、伦理关系中的“人”与独立的“个人”
        二、伦理秩序与自由权利:中西“人”之不同内涵
    第二节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摩擦
        一、集体还是个人:阶级意识与个性解放的冲突
        二、约束还是自由:工具论与自由创作论的冲突
    第三节 民族救亡意识下个人主义的“末路”
        一、“有关还是无关”:抗日救亡下的文学论争
        二、延安讲话与个人主义的最终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圣女想象
        一、清纯贞女
        二、纯情痴女
        三、灵性才女
        四、神性圣女
    第二节 欲女想象
        一、欲望“尤物”
        二、魅人妖女
        三、红颜祸水
    第三节 贤妻良母想象
        一、妻性与母性
        二、恋母与离母
        三、赞歌与悲歌
第二章 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
    第一节“理想男”想象
        一、精英男人
        二、阳刚汉子
        三、附丽与失落
    第二节“坏男人”想象
        一、“去势”男
        二、丑怪男
        三、祸根男
    第三节 父亲想象
        一、父性与依托
        二、恋父与怨父
        三、弑父与寻父
第三章 性别想象存在之思
    第一节 性别想象异同探源
        一、两性隔阂
        二、文化传统
        三、生命体验
    第二节 性别想象演变寻因
        一、历史演变
        二、现代语境
        三、性别角色
    第三节 性别想象何处觅归
        一、主体间性
        二、超越立场
        三、重构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 新世纪乡村叙事的生成语境
    第二节 乡村现代女性主体的建构
    第三节 向城求生中的性别观照
第二章 新世纪都市文化语境下的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生成的都市文化语境
    第二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对异化的两性关系的透视
    第三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呼唤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叙述策略
    第一节 性别角色的设定
    第二节 古典才子佳人模式的当代置换变形
    第三节 复调叙述的呈现
第四章 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反精英主义的凡俗化倾向
    第二节 悲剧意蕴的凸显
    第三节 性别叙事的弱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10)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学术研究现状综述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意义和逻辑构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确立
    第一节 文体内涵释义
        一、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多元性
        二、中外古今文体内涵梳理
    第二节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观的形成
        一、小说观念演变之追踪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生成资源
        一、“现时”时空的契机
        二、“原创性”文化的宣扬
        三、其他三大文体发展的趋缓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类型及其空间叙事
    第一节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类型
        一、现代三十年小说发展概貌
        二、基于主流艺术方法划分文体类型
    第二节 “时空体”范畴中的空间阐释
        一、空间概念辨析
        二、空间的前景化
    第三节 “空间性的三元辩证法”与空间叙事划分
        一、社会空间、情感空间和心理空间叙事
        二、三种空间叙事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空间叙事与意识形态的渗透
    第一节 现实主义小说与地域空间生活
        一、时空再现
        二、艺术表现
    第二节 社会空间叙事与时代表征
        一、个体空间的自由向往
        二、革命空间的理想激情
        三、国家空间的民族意志
    第三节 社会空间叙事与社会症状
        一、社会空间的现实展示与多维批判
        二、社会空间中的典型“圆形人物”形塑
第四章 情感空间叙事与原乡情结的诉求
    第一节 浪漫抒情小说与空间想象
        一、真实空间与理想空间的融合
        二、情感空间的构筑
    第二节 情感空间叙事与诸“情”融汇
        一、温馨美好的生存“境域”
        二、理想空间的意象隐喻
    第三节 情感空间的想象书写
        一、空间移换与异域悲情再生
        二、理想空间的和谐想象
    第四节 内蕴人生况味的田园移情
        一、乡土空间的现实变相反映
        二、乡土空间的诗性艺术寄托
第五章 心理空间叙事与精神世界的展露
    第一节 现代主义小说与空间幻象
        一、都市空间的烙印
        二、非理性镜像的组构
    第二节 心理空间叙事与“碎片化”生活
        一、现代化的都市景观
        二、心理空间的“碎片化”
    第三节 心理空间叙事与虚幻联想
        一、场景触点与幻想行进的交错
        二、生存空间的“双重欲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莎菲”与“陶岚”的形象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中篇小说二十年[J]. 孟繁华. 四川文学, 2020(08)
  • [2]大时代下知识青年的“内宇宙” ——以1925-1937年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为例[D]. 谷岩.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3]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D]. 杨国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4]20世纪60年代前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建构与问题——以《早春二月》的改编与接受为中心[J]. 杜英. 文艺研究, 2018(06)
  • [5]“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D]. 陈新阳. 吉林大学, 2018(12)
  • [6]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D]. 陈林. 苏州大学, 2017(04)
  • [7]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研究[D]. 徐红妍.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 [8]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D]. 陈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9]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D]. 夏豫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空间叙事研究[D]. 王萍. 兰州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沙飞》与《桃岚》的形象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