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疗效分析

一、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尚琴琴[1](2018)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处理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产科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由于发病急,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所以临床上非常重视。随着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加上生活环境等影响,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对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处理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临床相关课题研究和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张瑞霞[2](2017)在《产后大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价值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对产后大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价值进行观察。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5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至2016年期间,接受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对引发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结果宫缩乏力占比明显较前置胎盘占比、胎膜早破占比、胎盘早剥占比、羊水栓塞占比及妊娠高血压占比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宫缩乏力为产后大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明显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

颜智[3](2016)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机制,对患者采取止血、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等急救措施,对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产妇与胎儿的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治疗,患者的APTT、PT等指标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抢救成功率高于胎儿,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之后应当及时解除病因,同时给予患者止血、补充血容量的措施治疗,能够显着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对于促进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陈雪梅,贺小艳,邓文斌,陈龙,赵小燕,唐桦[4](2016)在《成分输血与全血输注在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成分输血与全血输注在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抢救的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接受成分输血,对照组接受全血输注,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后血液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热、荨麻疹、休克等输血不良反应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成分输血有助于优化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减少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万玲[5](2015)在《低分子肝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5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疗效及其护理重点。方法将7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结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血小板计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显着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配合护理干预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疗效显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向涛[6](2015)在《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依据3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不同的病情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对其实施不一样的血液成分输血。治疗前后检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对诊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和诊治前进行对比,诊治之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有所提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有所降低。(P>0.05)。结论: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有较好的诊治效果,合适使用并推广。

李洪梅[7](2015)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选择产科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发病原因及病情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2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子宫全切除者2例,次全子宫切除者1例,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者4例;胎儿情况:新生儿存活17例,宫内死亡1例,死胎2例。结论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是及时准确的确定病因,消除致病因素,并给予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有效合理的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高启云[8](2015)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DIC患者122例,61例患者采用普通肝素(对照组)治疗,61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D一二聚体、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80.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T、DD、PLT、FIB均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DD均值均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FIB均值均升高,升高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DIC疗效显着,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肖泽兵[9](2015)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6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8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经抢救59例存活,9例死亡。结论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是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诱因,尽早诊断,去除诱因,并合理应用肝素,补充凝血因子,果断实施子宫切除术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施武媚[10](2014)在《微量肝素联合凝血因子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微量肝素联合凝血因子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3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5),观察组给予微量肝素联合凝血因子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23/25,92.0%)明显高于对照组(18/25,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59,P<0.05)。治疗前2组PT、APTT、FIB、PLT及DD等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T、APTT、FIB、PLT及DD等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肝素联合凝血因子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二、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处理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分析
2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症处理和治疗研究综述

(2)产后大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价值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讨论

(3)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
    2.2 产妇与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对比
3 讨论

(5)低分子肝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5例(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疗效判定标准[6 ]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6)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7)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1.2.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PTT、PT、DD、PLT、FIB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3 讨论

(9)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6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检查确诊
    1.4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早期诊断
    3.2 治疗
        3.2.1 去除诱因
        3.2.2 合理应用肝素
        3.2.3 补充凝血因子

(10)微量肝素联合凝血因子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2]
    1.4 监测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四、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处理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处理结果分析[J]. 尚琴琴.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06)
  • [2]产后大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价值观察[J]. 张瑞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42)
  • [3]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J]. 颜智.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22)
  • [4]成分输血与全血输注在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比较研究[J]. 陈雪梅,贺小艳,邓文斌,陈龙,赵小燕,唐桦.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1)
  • [5]低分子肝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5例[J]. 万玲. 中国药业, 2015(23)
  • [6]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J]. 向涛. 中国农村卫生, 2015(20)
  • [7]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J]. 李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23)
  • [8]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高启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15)
  • [9]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68例临床分析[J]. 肖泽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06)
  • [10]微量肝素联合凝血因子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研究[J]. 施武媚. 当代医学, 2014(31)

标签:;  ;  ;  ;  ;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