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挑选液晶显示器(论文文献综述)
黄林华[1](2021)在《SLC公司产品竞争策略改进研究》文中指出
戴任翔[2](2021)在《基于动态光栅的光场显示增大视角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视觉信息是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占感官信息总量的83%。人眼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是三维的,然而传统的平面显示器只能提供二维图像信息,难以满足不同领域对三维数据的可视化需求。三维显示技术在提供二维数据的同时还包括图像的深度信息,成为了近年来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自由立体显示技术可以显示多视点三维图像,使用者无需佩戴辅助工具,即可裸眼观察到连续平滑的三维图像。但是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缺少竖直方向的视差,光场显示技术能够还原三维场景原来的光场,并且解决了辐辏调节冲突的问题。然而光场显示技术仍然存在大视角、清晰度和立体感相互矛盾的问题,本文针对增大光场显示视角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动态屏障光栅和时分复用技术的光场显示为了解决光场显示在大视角、清晰度和立体感之间的矛盾,本文引入动态屏障光栅划分透镜阵列的工作组,增大透镜在水平方向上覆盖的像素数目,从而增大光场显示的水平视角。并且使用时分复用技术来保证增大水平视角的同时而不会牺牲清晰度和立体感。本文提出的基于动态屏障光栅的光场显示技术在每一时隙下激活的透镜列不同,透镜覆盖的像素排列也会随之改变,所以需要针对该技术设计特别的编码方法,保证每一时隙下液晶显示屏上的像素与每一视点位置还原的光场信息相互正确对应。(2)基于动态蒙版和交错透镜阵列的光场显示基于动态屏障光栅的光场显示技术只能增大光场显示的水平视角,为了增大竖直视角,本文引入了动态蒙版和交错透镜阵列。该方法是基于动态屏障光栅的技术改进的,动态蒙版可以动态的分配透镜的工作组,同时增大单个透镜覆盖的水平像素数目和竖直像素数目,从而增大了光场显示的水平视角和竖直视角。并且由于动态蒙版和液晶屏幕动态同步切换,不会因为增大水平视角和竖直视角而牺牲清晰度和立体感。基于动态蒙版和交错透镜阵列的光场显示使用了交错透镜阵列代替传统的透镜阵列,本文设计新的子图像阵列编码方法,用于保证每个时隙下的透镜覆盖像素数目相同,并且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覆盖像素数目均为传统光场显示的1.4倍。
魏佳邦[3](2021)在《基于光取向层的IGZO薄膜晶体管研究》文中提出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Metal Oxide Thin Film Transistor,MOTFT)具有制备简单、均匀性好、迁移率高、可柔性等优点,在大尺寸柔性显示领域有巨大的发展及应用潜力。本论文在底栅顶接触型TFT结构的绝缘层和沟道层之间创新性地加入了取向层,制备了基于光取向层的非晶氧化铟镓锌(Amorphous 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a-IGZO)TFT,改变取向工艺,优化了器件的性能。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首先研究了a-IGZO TFT各功能层薄膜的制备。第一步用旋涂法制备了作为器件绝缘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和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薄膜,实验发现旋涂转速提高会降低PMMA和PVA薄膜的厚度;PVA薄膜相较PMMA薄膜平整度较差,缺陷较多。第二步用旋涂法制备了取向层薄膜,其经过取向处理后在紫外-可见光吸收谱上表现出各向异性,证明了线偏振紫外光对取向层材料的分子排列产生了影响。第三步研究了磁控溅射法制备沟道层IGZO薄膜的工艺,发现氧氩流量比与背景压强增大都会提高薄膜的电阻率,氧氩流量比和背景压强分别为2∶100和3 m Torr时,a-IGZO薄膜的电阻率为7.2×102Ω·cm,最符合作为a-IGZO TFT器件沟道层的电阻率条件。(2)接着使用不同绝缘层材料,改变旋涂转速、溶液浓度等参数,制备了几组TFT器件,研究发现,二氧化硅(SiO2)绝缘层的器件的电流开关比为1.08×105,载流子迁移率为5.62 cm2/V·s,PMMA绝缘层的器件的电流开关比为3.74×102,载流子迁移率为3.61 cm2/V·s,与PVA绝缘层的器件相比均有优势。(3)接下来制备了基于光取向层的a-IGZO TFT,研究发现,未取向、取向时线偏振光偏振方向与器件沟道方向平行或垂直的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之比为1∶1.34∶0.24,结果表明,平行/垂直取向使取向层材料分子的排列分别与器件沟道平行或垂直,从而诱导沟道层IGZO分子的排列方向与沟道方向平行或垂直,减小/增加了载流子迁移的难度,表现为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的增大或减小。(4)最后改变光取向法中偏振光照射时间,进一步优化器件性能,研究发现,照射15分钟的样品的载流子迁移率最高,为6.87 cm2/V·s,结果表明,照射15分钟时取向层积累的光积量可以使取向层分子的排列有序性达到最佳状态,诱导沟道层中IGZO分子最大程度地按照器件沟道方向排列,使器件具有最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相比未经取向处理的器件,其载流子迁移率提高了125%。
刘贞[4](2021)在《立体视疲劳评价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立体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给了人们更加真实的、沉浸的视觉体验感,但由于现有的立体显示器件性能的缺陷、人眼调节机制和观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立体显示带来的视疲劳和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立体视疲劳评价系统,可以提升立体显示技术的性能从而提高人眼观看的舒适度。论文的主要的工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通过主观问卷表和客观参数建立立体视疲劳评价系统。编制五分制主观问卷表和选择了五个客观参数(CFF、NPC、NPA、HR、SPO2)评价立体视疲劳,并研制和选择了相关仪器。(2)搭建了自由立体播放显示平台。研究获取视差图像、多视差图像合成立体图像的方法,在3Ds MAX中设置相机的参数,渲染相机获取多视差图像。并通过平行移位法获取了具有正负视差的立体图像,为自由立体显示器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3)研究了立体视疲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播放一个小时立体视频,研究观看者在各个时间点的主观问卷和客观参数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实验时间对立体视疲劳有显着性影响,主观问卷中的“眼睛疲劳”、“眼睛痛”等症状评分均增加了,客观参数CFF和HR随时间变化显着改变,说明随时间的增加,立体视疲劳显着增加,通过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此评价系统的有效性。(4)通过对主观问卷和客观参数的测量,研究了不同照度(0LUX、250LUX、450LUX、650LUX)环境下和屏幕亮度(50cd/m2、100cd/m2、150cd/m2)对立体视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照度下的“眼睛疲劳”、“眼睛酸”、“眼睛干”、“视线模糊”、CFF、NPC显现出差异性,0LUX照度下(黑暗环境下),被试者观看立体视频后视疲劳的变化量最大,且显着大于200LUX和450LUX;650LUX照度产生的眼睛疲劳的主观感受显着高于450LUX,说明观看立体视频需选择适当环境光照度,不宜过亮或者过暗。450LUX照度下人眼调节水平功能上升、主观症状“眼镜干”观影前后变化量最小,说明450LUX环境灯照度最适合作为立体观影舒适照度。实验结果显示屏幕亮度对主观症状“眼睛疲劳”、“眼睛干”、客观参数CFF具有显着性差异,当屏幕亮度设置为100cd/m2时,产生的立体视疲劳程度最小,综合来看,观看立体显示时,屏幕亮度设置为100cd/m2较为舒适。
钟韬[5](2021)在《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听觉交互正在打破传统以视觉为主导的汽车交互设计边界,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汽车提示音在驾驶过程中起到关键信息提醒和保障安全驾驶等重要作用,提示音警示性效果以及驾驶情绪会对驾驶行为和决策产生直接地影响。在安全驾驶的目标下,汽车提示音不仅提供了一种直接有效的听觉交互途径,同时在警示提醒、快速反应和情感体验等方面更有着视觉交互无法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以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综述以往有关声音对驾驶行为、决策、反应及情绪影响的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流程和方法以及提示音对驾驶反应和驾驶情绪的影响,不仅对促进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构建汽车提示音设计流程方法和设计指导原则和保障行车安全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意义。目前汽车声音设计在汽车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设计方法,汽车提示音设计问题较容易被忽略和遮蔽,弱听化状况较为普遍。汽车交互设计人员在进行提示音设计时存在主观性、盲目性和片面性。为了解决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流程和方法问题,清晰、准确地设计出更符合安全驾驶和听觉体验的汽车提示音,本研究围绕着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做了以下主要工作:(1)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流程及方法研究。针对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的流程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汽车声音信息系统和声音交互设计特点,结合声音景观理论和组织符号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2)汽车提示音设计实验研究。提示音的警示性和驾驶情绪会对驾驶反应以及驾驶行为产生直接地影响,在紧急情况下反应时间越短表明驾驶员越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和决策,确保安全驾驶。汽车提示音设计实验研究主要研究提示音对驾驶反应地影响,包括:提示音的警示度对不同方位车道驾驶反应的影响实验和提示音情绪维度对驾驶反应的影响实验二个部分。汽车提示音的主要功能是在驾驶过程中通过听觉信息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和警示,传递特定的意义以达到安全驾驶目标。为了安全驾驶以及减少设计师在汽车提示音设计时的主观成分,提供更为清晰准确的提示音设计标准,本研究通过对提示音警示度以及提示音情绪对驾驶反应的影响系列实验,分析和讨论了不同类型提示音在频率、节奏、声音速度以及情绪等影响因素下对驾驶反应地影响,初步总结了基于安全驾驶的提示音交互设计指导原则以及设计评价指标。研究结论:(1)汽车提示音设计要将提示音的声音物理属性与提示音的信息意义以及提示音应用情境相结合,从物理参数(技术层)、声音意向和传递意义(正式层)和理解和规范(社会层)这三个层面综合立体地对提示音进行设计及评价。(2)设计警示性汽车提示音,提示音的声音节奏和声音的速度是重要的设计指标。研究表明节奏较快、速度较慢的提示音警示性效果更好,在进行警示性汽车提示音设计时应该选用自然类声音(听标),其警示性意义传递更明确。(3)汽车提示音可以加快驾驶反应,在进行警示性汽车提示音设计的时候,应该选用高频率以及中慢节奏的听标类提示音,同时还应该增加左方位的视觉信息刺激,可以更好地起到加快驾驶反应效果。(4)汽车提示音设计中选用中低频率、低音调和快节奏的提示音会更令人感觉愉悦,中高频率和快节奏的听标类提示音较容易让人兴奋,低频率低音调提示音并且声音传递意义指向明确的提示音让人舒适。(5)提示音刺激下绿色视觉信息下的驾驶反应最快,高频率中慢节奏的提示音与左方位绿色视觉信息可以更好地加快驾驶反应速度。本文创新点:基于声音景观学理论和组织符号学方法构建了汽车提示音声音信息组织框架,提出了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新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实验研究了汽车提示音的警示性效果并提出了警示性提示音设计指标,研究了汽车提示音对不同方位车道的驾驶反应地影响并提出了提示音设计建议,研究了多类提示音情绪维度,对提示音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体验度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设计建议,研究了不同情绪下汽车提示音对驾驶行为地影响并得出了结论。
宋洪亚[6](2021)在《图像的光谱编码获取与色彩重现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成像和显示方法基于图像的颜色编码,将光谱维度的信息压缩至红、绿、蓝三个通道。这一方法简单实用,但却丢失了光谱中携带的大量信息。对于成像设备来说,由于传统的彩色成像方法获取的光谱信息量受限,不能实现精准的光谱和颜色探测;对于显示设备来说,传统的三基色颜色重现方式输出的光谱信息量同样受限,不能满足人眼对显示器色彩更丰富、更准确的追求。事实上,光谱不仅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更是颜色的“指纹”。若要实现光谱和颜色的精准获取和重现,必须提高成像与显示设备的光谱表现力,增加图像获取-处理-重现链路中光谱维度的信息量。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与先进加工技术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大力推进光谱成像技术与多基色显示技术,使得成像与显示设备的光谱表现力显着提高。然而现有的设备和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即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在图像的光谱编码获取方面,本文针对现有的光谱成像设备体积大、像质差、速度慢等问题,分别以压缩感知和深度学习两个理论模型为指导,设计搭建了基于宽光谱编码滤光片的紧凑型光谱成像系统,实现了厘米级的系统尺寸以及十万级的像素数。并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实现了光谱图像质量和重建速度的提升,光谱重建均方误差(MSE)达到了 10-3量级。在光谱图像的色彩重现方面,本文针对现有的显示器仅能重现光谱反射率图像中的一小部分颜色这一问题,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反射光谱色覆盖率的大色域显示器色域评价指标。给出了接近极限色域且具有高光效率的多基色激光显示设计方案。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小型化光谱编码成像方法及系统。将经典的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简化改进,使其光谱重建精度提高了 7.5倍,速度提高了 12倍。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型化光谱编码成像方法及系统。将滤光片的光谱编码过程对应为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了随机滤光片的反向设计难题。其光谱重建精度是压缩感知算法的6倍,重建速度提高了 4 000至11 000倍。提出了基于均匀色空间(UCS)中反射光谱色覆盖率的显示器色域优化设计方法,并且以激光显示为例分析了显示器色域与光效率之间的制约关系,给出的设计方案达到了接近反射光谱色极限的色域,同时实现了色域与光效率之间较好的平衡。
唐稳[7](2021)在《基于FPGA+ARM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含有高蛋白的农作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用于农作物现场检测的装置体积较大、不易携带、价格较为昂贵。本论文研究了颗粒状农作物组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嵌入式技术的结合,设计了一个专用于颗粒状农作物组分含量快速检测的便携式设备,实现了颗粒状农作物组分含量的现场实时检测,满足了市场对于便携式快速检测装置的需求。首先,本文深入调研了市场需求,分析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农作物检测效果明显的原因,阐述了设计一款用于颗粒状农作物组分含量的便携式测量仪器对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意义,介绍了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主要类型与国内外发展现状。其次,通过对近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的分析,本文提出了采用FPGA+ARM架构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硬件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总体设计方案中各模块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该方案具有成本低、功能丰富、开发简单等优势。综合考虑到器件的应用范围及价格等因素,选择了相应的探测器、ADC器件以及FPGA芯片,完成了探测器驱动模块、ADC驱动模块及FPGA控制模块的设计,并对设计的各模块进行了时序仿真,最终完成了整体硬件的开发。最后,本文应用自主研发的光谱仪设备,采集了大豆样品集吸光度数据,建立了大豆蛋白质、脂肪及水分的校正模型。使用PCA方法完成了异常样品剔除,成功剔除了二十组大豆样品中的异常值。比较了六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从预处理结果得知,df1+S-G+SNV预处理组合的效果最佳。比较了PLSR和PCR两种不同的建模方法,结果显示,PLSR建模效果优于PCR建模效果。将最终建模的参数结果导入ARM程序,实现了光谱仪的一体化集成。光谱仪测试结果表明大豆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与标准化学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绝对误差均控制在3%之内。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关键因素。
贾云丞[8](2021)在《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及其机制 ——来自成年早期无生育史个体的行为及脑影像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人类的婴儿期非常长,仅靠婴儿的亲生父母来独立完成养育及照料任务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还需要其它家庭成员乃至种族成员的共同协助,这种现象被研究者称为异亲养育行为(alloparental behavior)(Hrdy,2009)。由于异亲养育有利于种族的生存与繁衍,因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与之相配套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其中,婴儿图式就是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和维持异亲养育的一种重要先天本能。婴儿图式(Baby schema,or kindchenschema)是指在人类婴儿或动物幼崽外表上所具有的一些典型特征,这类特征容易唤起成年个体的养育反应,从而有利于后代的存活(Lorenz,1943)。婴儿图式作为一种先天释放机制(innate releasing mechanism),能普遍诱发成人的积极情绪,是人类养育行为及亲子关系形成的重要基础(Franklin&Volk,2018a;Kringelbach et al.,2016;Parsons et al.,2010)。自该概念提出后,研究者对那些可能属于婴儿图式的身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构成婴儿图式的身体特征主要集中在面部区域(Alley,1981;Glocker et al.,2009a),因此后来有关婴儿图式的研究也就大多聚焦于婴儿面孔图式。根据婴儿面孔图式的现有研究综述,婴儿面孔能唤起成人的一系列反应,比如增强对婴儿的关注、诱发积极情绪、引发收养意愿和增加照料行为等(Franklin&Volk,2018a;Kringelbach et al.,2016;Lucion et al.,2017)。但就婴儿面孔图式效应来说,其最为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种:注意偏向、偏好反应和照料动机。鉴于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在人类养育行为和早期亲子关系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开始对其展开了大量研究,其研究热点从关注面孔结构对婴儿面孔图式的影响作用,逐步拓展到面孔表情的影响作用,并发现表情会显着地调节婴儿面孔图式效应,而且可能存在一个尚未经过实证检验的现象: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在中性面孔条件下会凸显出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该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有关表情对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影响研究中,缺乏一套标准化的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作为实验材料,因此已有研究未能有效控制面孔结构的干扰,无法确认面孔表情是否具有独特作用。第二,前人研究虽然发现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在中性面孔条件下会凸显出来,但该现象并没有在严格控制面孔结构的条件下进行过验证,因此还不能确定这一现象是否会稳定存在。第三,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在中性面孔条件下会凸显出来的原因及其背后的神经生理机制尚未可知。鉴于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如下。第一,开发一套高质量的婴儿与成人同面孔多表情标准化图片系统,为本研究以及后续研究在严格控制面孔结构的条件下,分离出面孔表情的独特作用提供统一标准化的实验材料。第二,基于上述图片系统,在控制了面孔结构后,验证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注意偏向凸显的现象是否依然存在,并探索其神经生理机制。第三,基于上述图片系统,在控制了面孔结构后,验证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偏好反应与观看动机凸显的现象是否仍然存在,并探索其神经生理机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设计了3个子研究共计7个实验。研究一通过实验1和实验2建立了一套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婴儿与成人同面孔自发多表情图片系统。其中包括68名(男31名,女37名)年龄在3~12月的婴儿模特和61名(男27名,女34名)年龄在18~27岁的成人模特,并包含了269张婴儿图片(高兴、中性、悲伤图片分别有85、85、99张)和420张成人图片(高兴、中性、悲伤图片分别有190、77、153张)。每名婴儿或成人在每种表情上至少有1张图片,每张图片均包含认同度、情绪强度、吸引力、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这六项图片指标,所有图片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8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面孔(婴儿或成人)与表情(高兴、中性或悲伤)的类别间差异均达到统计显着(ps<.001)。研究二是探索成人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在不同表情上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包括实验3和实验4。为了凸显被试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注意偏向和专属神经激活,本研究分别计算了行为反应和神经激活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被试在婴儿和成人面孔的反应值上的差异量)。实验3采用点探测范式,选择反应时作为测量指标,考察了98名(男女各49名)年龄在17~23(19.94±1.12)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反应时指标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注意偏向凸显。实验4基于实验3的点探测范式及其测量指标,进一步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考察了68名(男女各34名)年龄在18~24(20.22±1.36)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注意偏向以及P1、N170和LPP这三个ERP成分的激活。结果发现:(1)行为反应时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2)P1成分激活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3)N170成分激活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悲伤、中性和高兴表情上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此外,与男性相比,悲伤婴儿面孔在女性的左脑半球上诱发了更大的专属N170激活;(4)在LPP激活上,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条件下,相比成人面孔,婴儿面孔均诱发了更强的LPP激活。也就是说,中性面孔条件下,仅存在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注意偏向和专属P1激活凸显。研究三是探索成人对婴儿面孔的偏好反应与观看动机在不同表情上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包括实验5、实验6和实验7。为了凸显被试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偏好反应、专属观看动机和专属神经激活,本研究也分别计算了行为反应和神经激活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被试在婴儿和成人面孔的反应值上的差异量)。实验5采用假想收养范式,选择吸引力、照料意愿和愉悦度作为测量指标,考察了90名(男女各45名)年龄在18~24(20.65±1.03)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偏好反应。结果发现,三个测量指标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均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偏好反应凸显。实验6采用动机按键范式,选择期待性渴求、消费性渴求和观看时长作为测量指标,考察了214名(男女各107名)年龄在17~26(20.47±1.34)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观看动机。结果发现,三个测量指标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均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观看动机凸显。实验7结合先前功能性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研究(Li et al.,2016)中使用过的被动观看任务与实验6的动机按键范式及其测量指标,考察了87名(男43,女44)年龄在18~24(20.09±1.19)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观看动机以及全脑神经激活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神经激活。结果发现:(1)期待性渴求、消费性渴求和观看时长测量指标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均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2)在高兴面孔表情的全脑神经激活上,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达到显着差异的脑区主要涉及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右侧梭状回、左侧脑岛、双侧舌回、双侧枕下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双侧顶上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沟盖、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缘上回、左侧颞上回、右侧小脑和左侧小脑脚;(3)在中性面孔表情的全脑神经激活上,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达到显着差异的脑区主要涉及右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脑岛、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中央前回;(4)在悲伤面孔表情的全脑神经激活上,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达到显着差异的脑区主要涉及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额中回、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双侧梭状回、双侧舌回、双侧枕下回、双侧枕中回、左侧枕上回、双侧顶下缘角回、双侧顶上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楔前叶、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缘上回、双侧颞下回、双侧小脑、双侧小脑脚和小脑蚓;(5)相比高兴和悲伤面孔表情,中性面孔表情的ROI神经激活上,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达到最大的脑区涉及右侧脑岛、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和右侧辅助运动区。也就是说,中性面孔条件下,仅存在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观看动机以及专属的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脑岛和右侧辅助运动区激活凸显。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初步建立了包含认同度、情绪强度、吸引力、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共计六项图片指标,并且包含婴儿与成人同面孔自发的高兴、中性和悲伤这三种表情的统一标准化图片系统。该图片系统为后续面孔表情效应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统一标准化的实验材料。(2)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这一现象(包括注意偏向、偏好反应和照料动机这三种典型表现)在成人的行为反应和神经激活上均可重复再现。具体来说,在定向阶段出现中性婴儿面孔图式的注意偏向凸显时,会伴随着P1脑电成分的振幅增强;在识别阶段出现中性婴儿面孔图式的偏好反应凸显时,会激活额下回和脑岛,还可能伴随着N170脑电成分的振幅增强;而在本能养育阶段出现中性婴儿面孔图式的观看动机凸显时,则会激活辅助运动区,并可能伴随着LPP脑电成分的振幅增强。(3)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是,成人对中性婴儿与成人面孔会持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具体来说,成人会将中性婴儿面孔视为依然具有一定信号价值的积极刺激,因此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作出趋近的反应;而成人则会将中性成人面孔视为缺乏信号价值的消极刺激,因此会对其缺乏兴趣并表现出回避的倾向。相较之下,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就会凸显出来。这表明情绪信号不明确的中性婴儿面孔依然会被成人视为一种与生存繁衍高度相关的独特刺激,这一特点有助于养育者避免错过婴儿发出的重要信号,同时可以促进良好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婴儿的生存与发展;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人类异亲养育行为得以形成的重要先天基础。
裴林聪[9](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LCD电磁信息泄漏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其中在电磁领域的信息泄漏问题也成为日益关注的对象,因电磁信息的泄漏和敏感信息被截获给国家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也逐渐增加,电磁信息安全的需求也面临紧迫态势,计算机显示器电磁信息泄漏成为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对计算机电磁信息泄漏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计算机显示设备泄漏电磁信号为切入点,将电磁信息泄漏特征识别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和虚拟仪器电磁监测识别系统结合在一起,区别于传统基于经验的人工特征提取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建立了一套应用于复杂电磁环境的监测识别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概括如下:首先从电磁信息泄漏的信号角度针对计算机显示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计算机显示系统的液晶显示器、以及视频传输线做详细分析对视频电磁泄漏途径进行研究,对信息泄漏进行初步定位,设计数据采集方案,收集电磁信息泄漏源数据。其次针对采集到电磁信号,提出一种通过时频图像表征电磁泄漏信号,设计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预处理将一维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像作为网络输入。进一步结合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与电磁信号特征识别的方法,经过研究探索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用于电磁信息泄漏识别,来达到较好的特征识别效果,获取具象化的特征信号,建立特征识别模型。最后基于虚拟仪器平台Lab VIEW的软件界面设计方案,实现控制接收硬件系统传输数据,调换仪器参数,实时时频谱图,识别电磁信息泄漏信号,建立监测识别系统,达到对电磁信息泄漏的监测识别效果。
王飞霞[10](2021)在《激光显示视觉健康与感知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激光显示以激光器作为光源,主要采用投影显示方式。激光光源具备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寿命长等优异特性,激光显示系统也因此具备大屏幕、高亮度、宽色域、高对比度及高分辨率等优越特性。激光显示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在影院、工程、教育、商用以及家庭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激光能量高、汇聚性好,激光显示产品的光安全性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因此有必要对激光显示的光辐射安全进行研究。同时,作为显示产品,人们长时间观看屏幕,除了光辐射引起的视觉安全问题,还需要考虑画面的感知效果。本论文围绕激光显示的光辐射安全和视觉感知特性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在梳理分析光辐射安全的相关理论和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家用超短焦激光投影显示系统的光辐射安全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并已制定为二项国家标准。本论文在梳理分析光辐射安全的相关理论和标准的基础上,对显示器的蓝光辐射以及多种类型的激光显示光辐射安全进行研究分析。重点针对家用超短焦激光投影显示系统,提出了适用的光辐射安全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已分别制定为GB/T 38246-2019《家用激光显示系统光辐射安全特性评价要求》和GB/T 38248-2019《家用激光显示系统光辐射安全特性评价方法》二项国家标准。二项标准配套使用,补充完善了国际标准IEC 60825系列适用的产品类型,与IEC 62471-5:2015各有侧重、互为补充。(2)研究了激光显示中的亥姆霍兹-柯尔劳什现象,揭示了激光显示色饱和度、色调对感知亮度的影响程度,对比了光源中包括单色(蓝色)激光和双色(蓝色+红色)激光的激光显示对感知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色激光作为激光显示光源,有利于扩大显示色域、提升感知亮度、降低系统能耗。论文研究了感知亮度与光亮度、色度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激光电视设计了异色感知亮度匹配实验。基于两台具有相同参数的单色激光(光源中包含蓝色激光)电视,研究了色饱和度、色调对感知亮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同一色调,光亮度相同时,色饱和度越高,感知亮度越高;色调对系统等效亮度与光亮度比值(Lseq/L)的影响排序为:蓝>红>绿。基于单色激光和双色激光(光源中包含蓝色和红色激光)电视,研究了不同色域对感知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显示同一图片并且光亮度相同时,色域越大的电视,感知亮度越高;自然图片的Lseq/L略低于相应主色调的纯色图片。目前,激光电视从单色发展到双色、三色激光(光源中包含红色、绿色和蓝色激光),色域得到扩展,双色、三色激光电视的电功率亮度转换效率比单色分别提高了3%、24%。研究结果为宽色域、低功耗、高感知亮度的激光显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3)测定了影响激光显示图像质量的四种主要图像属性的恰可察觉差,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激光显示与液晶显示两个平台上四种图像属性恰可察觉差的异同点。激光显示和平板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不同,并且激光显示的色域比平板显示器件宽。对于这两种显示器件,输入相同的图像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同,观众的感受也不同。论文通过视觉感知实验,得到了激光显示的四个图像属性(峰值亮度、暗场亮度、色饱和度和细节层次感)失真1~4个恰可察觉差的值。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四个图像属性的恰可察觉差均和图像内容显着相关,峰值亮度、暗场亮度的恰可察觉差主要受亮度影响,色饱和度的恰可察觉差主要受色调影响,细节层次感的恰可察觉差主要受纹理特征影响。通过比较激光电视与已有的液晶电视的四个图像属性失真多个恰可察觉差与失真一个恰可察觉差的比值,发现除了细节层次感的比值与液晶电视的比值相差较大外,其他三个图像属性的比值与液晶电视的比值较为接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激光显示图像质量模型奠定了基础。(4)建立了激光显示图像质量与图像属性的关系模型,确定了各图像属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权重。论文通过图像质量评分实验以及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激光显示图像质量与图像属性的关系模型;分析并比较了激光显示和液晶显示二种平台中图像属性对画质评分的影响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图像属性对激光显示画质的影响权重排序为:细节层次感(41%)>色饱和度(32%)>峰值亮度(19%)>暗场亮度(8%);对液晶显示画质的影响权重排序为:细节层次感(34%)>峰值亮度(28%)>暗场亮度(20%)>色饱和度(18%)。研究结果为激光显示画质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二、如何挑选液晶显示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挑选液晶显示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动态光栅的光场显示增大视角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三维光场显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大视角光场显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大视角光场显示技术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场显示技术原理及光学系统优化理论 |
2.1 光场理论 |
2.2 透镜阵列型光场显示技术 |
2.3 全息功能屏型光场显示技术 |
2.4 光学系统优化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动态屏障光栅和时分复用技术的光场显示 |
3.1 基于动态屏障光栅的光场显示技术原理 |
3.2 三维光场子图像阵列编码原理 |
3.3 动态屏障光栅同步原理 |
3.4 透镜阵列光学优化方法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态蒙版和交错透镜阵列的光场显示 |
4.1 基于动态蒙版的光场显示技术原理 |
4.2 子图像阵列与动态蒙版的同步原理 |
4.3 交错透镜阵列光学优化方法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与创新 |
5.2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3)基于光取向层的IGZO薄膜晶体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概述 |
1.2.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 |
1.2.2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发展历程 |
1.2.3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特点 |
1.3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概述 |
1.3.1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介绍 |
1.3.2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性质 |
1.3.3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文献综述 |
1.3.4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应用 |
1.3.4.1 a-IGZO TFT在显示驱动器件中的应用 |
1.3.4.2 a-IGZO TFT在探测器中的应用 |
1.4 聚合物分子取向技术概述 |
1.4.1 聚合物分子取向法分类 |
1.4.2 光取向技术原理 |
1.4.2.1 光异构 |
1.4.2.2 光交联 |
1.4.2.3 光降解 |
1.4.3 光取向法制备薄膜晶体管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a-IGZO薄膜晶体管器件相关理论及制备、测试手段 |
2.1 a-IGZO薄膜晶体管的结构 |
2.2 a-IGZO薄膜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
2.3 a-IGZO薄膜晶体管的主要性能参数 |
2.3.1 载流子迁移率 |
2.3.2 阈值电压 |
2.3.3 电流开关比 |
2.3.4 亚阈值摆幅 |
2.4 a-IGZ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
2.4.1 直流磁控溅射系统 |
2.4.2 旋转涂布系统 |
2.4.3 图形化工艺 |
2.5 a-IGZO薄膜晶体管的测试手段 |
2.5.1 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 |
2.5.2 Keithley4200电学参数分析仪 |
2.5.3 台阶仪 |
2.5.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
2.5.5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5.6 原子力显微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光取向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功能层薄膜的制备与测试 |
3.1 a-IGZO薄膜晶体管的结构设计与制备流程 |
3.2 基片清洗与预处理 |
3.3 有机绝缘层的制备及薄膜形貌测试 |
3.3.1 PMMA薄膜的制备 |
3.3.2 PMMA薄膜的形貌测试 |
3.3.3 PVA薄膜的制备 |
3.3.4 PVA薄膜的形貌测试 |
3.4 光取向层的制备及测试 |
3.4.1 光取向层的制备 |
3.4.2 光取向层取向效果测试 |
3.5 a-IGZO沟道层薄膜的制备及测试 |
3.5.1 a-IGZO薄膜的制备 |
3.5.2 氧氩流量比与背景压强对a-IGZO薄膜性能的影响 |
3.6 源漏电极的制备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取向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与测试 |
4.1 绝缘层材料及制备工艺对a-IGZO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 |
4.1.1 SiO_2无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 |
4.1.1.1 SiO_2无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
4.1.1.2 SiO_2无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性能研究 |
4.1.2 PMMA有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 |
4.1.2.1 PMMA有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
4.1.2.2 PMMA有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性能研究 |
4.1.3 PVA有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 |
4.1.3.1 PVA有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
4.1.3.2 PVA有机绝缘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性能研究 |
4.2 基于光取向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 |
4.2.1 基于光取向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结构设计 |
4.2.2 基于光取向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
4.2.3 基于光取向层的a-IGZO薄膜晶体管的性能研究 |
4.3 光取向层制备工艺对a-IGZO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立体视疲劳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立体显示与人眼视疲劳 |
2.1 立体显示器件与技术 |
2.1.1 助视立体显示技术 |
2.1.2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 |
2.1.3 体三维显示技术 |
2.2 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机制 |
2.2.1 人眼视觉系统 |
2.2.2 人眼立体视觉功能 |
2.3 立体观看视疲劳的产生原因 |
2.4 观看环境对视疲劳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观问卷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立体视疲劳评价方法 |
3.1 引言 |
3.2 主观评价方法 |
3.3 客观测量方法 |
3.3.1 客观测量的视疲劳指标 |
3.3.2 CFF测量方法 |
3.3.3 NPC和 NPA测量方法 |
3.3.4 SPO_2和HR测量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体显示视疲劳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
4.1 搭建自由立体播放平台 |
4.1.1 立体相机拍摄多视差图像 |
4.1.2 多视差图像合成立体图像方法 |
4.1.3 视差图像移位法改变视差范围 |
4.2 实验方案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对象 |
4.2.3 实验设置及流程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数据分析方法 |
4.3.2 实验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立体显示视疲劳随环境光照度和显示器亮度变化研究 |
5.1 立体视疲劳随环境光照度变化研究 |
5.1.1 实验设置及步骤 |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立体视疲劳随屏幕亮度变化研究 |
5.2.1 实验设置及步骤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汽车提示音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声音警示性对驾驶安全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2 声音对驾驶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3 声音对驾驶反应时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4 声音情绪对驾驶安全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5 研究梳理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1 研究目标与要解决的问题 |
1.4.2 论文的组织与框架 |
第二章 声音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2.1 声音的基本知识 |
2.1.1 声音物理维度 |
2.1.2 听觉特性 |
2.2 声音景观学 |
2.2.1 声音景观概念 |
2.2.2 声音景观学发展脉络 |
2.2.3 声音景观学研究现状 |
2.3 声音设计应用研究 |
2.3.1 听觉场景分析 |
2.3.2 声音交互设计研究 |
2.3.3 汽车声品质评价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汽车提示音设计流程和方法研究 |
3.1 组织符号学 |
3.1.1 组织符号学框架 |
3.1.2 汽车声音系统的组织符号学框架 |
3.1.3 组织洋葱模型 |
3.3 汽车提示音设计流程分析 |
3.3.1 传统产品设计流程分析 |
3.3.2 交互设计流程分析 |
3.3.3 提示音设计流程研究 |
3.4 基于洋葱模型的汽车提示音设计流程 |
3.4.1 目标与计划 |
3.4.2 需求定义 |
3.4.3 原型设计 |
3.4.4 测试评价 |
3.4.5 汽车提示音设计流程洋葱模型 |
3.5 需求提取的组织符号学方法 |
3.5.1 问题清晰法 |
3.5.2 语义分析法 |
3.5.3 规范分析法 |
3.6 汽车提示音的用户需求分析及需求提取案例 |
3.6.1 汽车提示音的用户需求分析 |
3.6.2 汽车提示音的用户需求提取案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提示音警示性研究 |
4.1 汽车提示音分析 |
4.2 汽车提示音警示性分析 |
4.3 提示音的警示性测评实验 |
4.3.1 实验被试人员 |
4.3.2 实验环境及设备 |
4.3.3 实验材料 |
4.3.4 实验方案 |
4.3.5 实验具体步骤 |
4.3.6 实验流程 |
4.3.7 实验结果 |
4.4 警示性评测实验讨论 |
4.5 警示性评测实验结论 |
第五章 汽车提示音对中位车道驾驶反应的影响研究 |
5.1 实验设计背景 |
5.2 提示音警示性对中位车道的视觉反应实验 |
5.2.1 实验被试人员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实验声音刺激材料和视觉刺激材料 |
5.2.4 中位车道实验方案 |
5.2.5 实验步骤 |
5.2.6 实验流程 |
5.2.7 实验结果 |
5.3 中位车道驾驶反应实验讨论 |
5.4 中位车道驾驶反应实验结论 |
第六章 汽车提示音对左右位车道驾驶反应的影响研究 |
6.1 汽车提示音对左右位车道驾驶反应的影响实验 |
6.1.1 实验被试 |
6.1.2 实验设备 |
6.1.3 实验材料 |
6.1.4 左右位车道驾驶反应实验方案 |
6.1.5 左右位车道驾驶反应实验具体步骤 |
6.1.6 实验流程 |
6.1.7 不同方位车道驾驶反应实验结果 |
6.2 左中右位车道驾驶反应实验综合讨论 |
6.3 实验结论 |
第七章 汽车提示音情绪维度评测研究 |
7.1 实验设计背景 |
7.2 汽车提示音情绪维度评测实验 |
7.2.1 实验被试人员 |
7.2.2 相关实验设备 |
7.2.3 实验提示音材料 |
7.2.4 实验方案 |
7.2.5 实验具体步骤 |
7.2.6 情绪维度评测实验流程 |
7.2.7 情绪维度评测实验结果 |
7.3 情绪维度评测实验讨论 |
7.4 实验结论 |
第八章 不同情绪下汽车提示音对驾驶反应的影响研究 |
8.1 实验设计背景 |
8.2 不同情绪下汽车提示音对驾驶反应的影响实验 |
8.2.1 实验测试人员 |
8.2.2 实验环境及设备 |
8.2.3 实验情绪诱发视频材料和听觉视觉刺激材料 |
8.2.4 实验方案 |
8.2.5 实验具体步骤 |
8.2.6 实验流程 |
8.2.7 实验结果 |
8.3 实验讨论 |
8.4 实验总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6)图像的光谱编码获取与色彩重现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及术语表 |
1 绪论 |
1.1 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1.1 传统光谱仪与光谱成像技术 |
1.1.2 计算型光谱仪与光谱成像技术 |
1.2 色彩重现技术发展现状 |
1.3 现有成像与显示技术的不足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成像系统及人眼的光谱感知原理 |
2.1 基于压缩感知的光谱编码 |
2.1.1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 |
2.1.2 基于压缩感知的光谱成像原理 |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谱编码 |
2.2.1 深度学习基本理论 |
2.2.2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谱成像原理 |
2.3 人眼对光谱信息的感知 |
2.3.1 人眼的色视觉 |
2.3.2 颜色的定量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压缩感知的光谱编码成像 |
3.1 紧凑型光谱成像系统搭建 |
3.1.1 系统整体方案 |
3.1.2 压缩感知光谱重建算法设计 |
3.1.3 随机滤光片的设计与加工 |
3.1.4 电路及机械结构设计 |
3.2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2.1 基矩阵及重建算法对重建效果的影响 |
3.2.2 环境光对重建光谱及色彩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谱编码成像 |
4.1 基于深度学习的宽光谱编码滤光片设计方法 |
4.1.1 光谱编码与解码器 |
4.1.2 参数约束的光谱编码与解码器 |
4.1.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4.2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谱成像系统搭建 |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1 光谱成像及色彩还原效果 |
4.3.2 计算速度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光谱图像的大色域色彩重现 |
5.1 传统的显示色域评价方法 |
5.2 面向光谱反射率图像的显示色域评价方法 |
5.3 多基色大色域显示的基色光谱优化方法 |
5.4 激光显示的色域优化与结果分析 |
5.4.1 优化结果的最优性分析 |
5.4.2 激光显示的基色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6.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FPGA+ARM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概述 |
1.2.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 |
1.2.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
1.3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主要类型 |
1.4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安排 |
第二章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工作的原理 |
2.1 振动光谱理论 |
2.1.1 分子振动与近红外光谱 |
2.1.2 近红外光谱中的化学信息 |
2.2 近红外光谱仪的硬件结构 |
2.3 化学计量学 |
2.3.1 主成分分析 |
2.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3.3 化学计量学模型的评价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PGA+ARM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硬件开发 |
3.1 总体设计方案 |
3.2 数据采集系统 |
3.2.1 光源模块 |
3.2.2 探测器采集模块 |
3.2.2.1 近红外光谱测量方式 |
3.2.2.2 探测器的选型 |
3.2.2.3 C11708MA器件驱动电路设计与时序控制 |
3.2.3 FPGA控制模块 |
3.2.3.1 ADC控制模块 |
3.2.3.2 FIFO缓存控制模块 |
3.2.3.3 串口控制模块 |
3.3 ARM中心处理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挑选与收集 |
4.3 建模样品集的相关信息采集 |
4.3.1 建模样品集的组分含量测定 |
4.3.2 建模样品集的光谱信息采集 |
4.4 异常样品的剔除 |
4.5 光谱预处理 |
4.6 校正模型的建立 |
4.6.1 大豆蛋白质PLSR建模 |
4.6.2 不同预处理方法建模分析与评价 |
4.6.3 不同建模方法的建模分析与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
5.1 导入模型与系统验证 |
5.2 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及其机制 ——来自成年早期无生育史个体的行为及脑影像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概述 |
2.1.1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概念界定 |
2.1.2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典型表现 |
2.1.3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神经机制 |
2.2 面孔结构对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影响 |
2.2.1 面孔结构布局的相关证据 |
2.2.2 面孔结构变形的相关证据 |
2.2.3 面孔结构缺陷的相关证据 |
2.2.4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提取 |
2.3 面孔表情对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影响 |
2.3.1 多种表情婴儿面孔的研究及其神经机制 |
2.3.2 多种表情婴儿与成人面孔的研究及其神经机制 |
3 研究设计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构想 |
3.2.1 理论基础 |
3.2.2 模型构建 |
3.2.3 研究目标 |
3.2.4 研究假设 |
3.2.5 研究方案 |
4 研究一婴儿与成人同面孔多表情标准化图片系统的开发 |
4.1 前言 |
4.1.1 现有面孔表情图库的发展现状 |
4.1.2 现有图库面临的挑战 |
4.1.3 当前研究的目标 |
4.2 实验1 开发婴儿同面孔多表情标准化图片系统 |
4.2.1 实验1A婴儿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的制作与评定 |
4.2.2 实验1B婴儿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的情绪诱发作用评定 |
4.3 实验2 开发成人同面孔多表情标准化图片系统 |
4.3.1 实验2A成人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的制作与评定 |
4.3.2 实验2B成人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的情绪诱发作用评定 |
4.4 结果 |
4.4.1 评分稳定性 |
4.4.2 认同度指标 |
4.4.3 情绪强度指标 |
4.4.4 吸引力指标 |
4.4.5 情绪激活三项指标 |
4.4.6 信度 |
4.4.7 效度 |
4.5 讨论 |
5 研究二成人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在不同表情上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 |
5.1 实验3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的点探测研究 |
5.1.1 方法 |
5.1.2 结果 |
5.1.3 讨论 |
5.2 实验4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的神经机制研究 |
5.2.1 方法 |
5.2.2 结果 |
5.2.3 讨论 |
6 研究三成人对婴儿面孔的偏好反应与观看动机在不同表情上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 |
6.1 实验5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偏好反应的行为研究 |
6.1.1 方法 |
6.1.2 结果 |
6.1.3 讨论 |
6.2 实验6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观看动机的行为研究 |
6.2.1 方法 |
6.2.2 结果 |
6.2.3 讨论 |
6.3 实验7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偏好反应与观看动机的神经机制研究 |
6.3.1 方法 |
6.3.2 结果 |
6.3.3 讨论 |
7 总讨论 |
7.1 婴儿与成人同面孔多表情图库的初步建立为本研究提供了标准化实验材料 |
7.2 不同表情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加工过程模型的初步检验 |
7.2.1 定向阶段 |
7.2.2 识别阶段 |
7.2.3 本能养育阶段 |
7.2.4 总结 |
7.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7.4 局限与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婴儿同面孔自发多表情图片系统(手册) |
附录2 成人同面孔自发多表情图片系统(手册) |
致谢 |
读博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基于深度学习的LCD电磁信息泄漏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机显示电磁泄漏理论基础 |
2.2.1 视频电磁泄漏机理特征分析 |
2.2.2 计算机显示器电磁泄漏分析 |
2.2.3 计算机视频传输线缆电磁泄漏分析 |
2.2.4 计算机显示分辨率模式分析 |
2.3 时频分析技术短时傅里叶变换 |
2.3.1 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
2.3.2 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参数选择 |
2.4 虚拟仪器技术与LABVIEW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时频图像的CNN电磁泄漏识别模型 |
3.1 引言 |
3.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基本原理 |
3.2.1 卷积神经网络发展概述 |
3.2.2 卷积层 |
3.2.3 池化层 |
3.2.4 激活函数 |
3.3 基于STFT的 CNN算法模型设计 |
3.3.1 STFT-CNN算法流程 |
3.3.2 STFT-CNN模型结构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搭建环境 |
3.4.2 STFT-CNN数据预处理 |
3.4.3 STFT-CNN模型训练 |
3.4.4 实验结果分析 |
3.4.5 模型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TFT-CNN监测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STFT-CNN监测识别系统介绍 |
4.2 STFT-CNN监测识别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总体结构 |
4.2.2 硬件系统设计 |
4.2.3 软件系统设计 |
4.3 STFT-CNN监测识别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3.1 用户交互登录功能模块 |
4.3.2 实时监测功能模块 |
4.3.3 数据预处理功能模块 |
4.3.4 神经网络的训练功能模块 |
4.3.5 智能识别功能模块 |
4.4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4.4.1 系统测试 |
4.4.2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激光显示视觉健康与感知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激光显示技术 |
1.1.1 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 |
1.1.2 激光显示的分类 |
1.1.3 激光显示的特点 |
1.2 人眼光学特性及感知特性 |
1.2.1 人眼的生理构造 |
1.2.2 人眼的光学特性 |
1.2.3 人眼的感知亮度 |
1.2.4 人眼的色品分辨力 |
1.2.5 人眼的视觉敏锐度 |
1.3 光辐射对视觉健康的影响 |
1.3.1 光辐射对人眼的生物效应 |
1.3.2 光辐射损伤机理 |
1.3.3 光辐射安全相关物理量 |
1.3.4 光辐射损伤阈值的确定方法 |
1.4 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光辐射安全相关标准分析 |
2.1 光辐射安全相关组织 |
2.2 ICNIRP相关导则进展分析 |
2.3 激光显示光辐射安全相关标准分析 |
2.3.1 光辐射安全相关现行标准 |
2.3.2 如何评估不同光源类型的激光显示光辐射安全 |
2.3.3 测量位置分析 |
2.3.4 显示器蓝光辐射分析 |
2.4 激光和非相干光辐射安全评价关系分析 |
2.4.1 照射限值关系分析 |
2.4.2 分类关系分析 |
2.4.3 物理量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显示的光辐射安全研究 |
3.1 扫描式激光显示光辐射安全研究 |
3.1.1 二项标准评估脉冲辐射的主要区别 |
3.1.2 最大允许输出功率比较 |
3.2 长焦激光投影显示光辐射安全研究 |
3.2.1 投影仪工作原理和参数 |
3.2.2 依据IEC60825-1:2014 评估光辐射安全 |
3.2.3 选择依据IEC62471-5:2015 评估光辐射安全 |
3.2.4 IEC62471-5:2015 不同危险类别光通量范围推导 |
3.3 超短焦激光投影显示系统光辐射安全评价要求研究 |
3.3.1 超短焦激光投影显示系统的特点 |
3.3.2 光辐射安全分类要求 |
3.3.3 制造商、用户和维护人员要求 |
3.4 超短焦激光投影显示系统光辐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
3.4.1 测量条件 |
3.4.2 测量方法 |
3.4.3 系统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显示的感知亮度与色度关系研究 |
4.1 感知亮度与色度 |
4.2 异色感知亮度匹配实验设置 |
4.3 实验图片及实验流程 |
4.3.1 实验图片 |
4.3.2 实验流程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光显示图像属性的恰可察觉差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1 恰可察觉差 |
5.2 图像属性的恰可察觉差实验设计 |
5.2.1 实验设置 |
5.2.2 图像属性的调整方法 |
5.2.3 恰可察觉差的确定方法 |
5.2.4 实验流程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结果 |
5.3.2 激光显示与液晶显示的恰可察觉差比较与分析 |
5.4 恰可察觉差的影响因素研究 |
5.4.1 图像内容对恰可察觉差的影响 |
5.4.2 峰值亮度的恰可察觉差影响因素分析 |
5.4.3 暗场亮度的恰可察觉差影响因素分析 |
5.4.4 色饱和度的恰可察觉差影响因素分析 |
5.4.5 细节层次感的恰可察觉差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激光显示图像质量模型研究 |
6.1 图像质量评分实验设计 |
6.1.1 实验目的 |
6.1.2 实验设置 |
6.1.3 实验流程 |
6.2 实验结果统计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模型建立和权重分析 |
6.3.2 分析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如何挑选液晶显示器(论文参考文献)
- [1]SLC公司产品竞争策略改进研究[D]. 黄林华. 西南大学, 2021
- [2]基于动态光栅的光场显示增大视角关键技术研究[D]. 戴任翔.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光取向层的IGZO薄膜晶体管研究[D]. 魏佳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立体视疲劳评价系统研究[D]. 刘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汽车提示音交互设计与研究[D]. 钟韬.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6]图像的光谱编码获取与色彩重现若干问题研究[D]. 宋洪亚. 浙江大学, 2021(01)
- [7]基于FPGA+ARM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D]. 唐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及其机制 ——来自成年早期无生育史个体的行为及脑影像证据[D]. 贾云丞. 西南大学, 2021(01)
- [9]基于深度学习的LCD电磁信息泄漏识别方法研究[D]. 裴林聪. 太原科技大学, 2021
- [10]激光显示视觉健康与感知特性研究[D]. 王飞霞. 东南大学, 2021
标签:igzo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