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城港市旅游资源优势及旅游开发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王聪[1](2021)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格局与旅游利用潜力分析》文中指出
谈思仪[2](2020)在《中小学生需求视角下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森林资源转型开发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科普旅游市场热度不断升高,针对学生的科普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游客访谈了解中小学生实际科普需求状况,以良凤江森林公园为例,采用柏拉图分析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将影响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优化建设的主要内外因素进行研究,在满足中小学生实际科普需求的情况下,提出针对良凤江森林公园的科普旅游优化方案。同时随着小学科学课程的调整以及针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政策的陆续颁布,中小学生科普场地缺乏的问题日益突显,研究利用城郊型森林公园解决当前城镇中小学生科普场地缺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如下:(一)良凤江森林公园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树种标本园、金花茶展示园、菩提文化苑等科普旅游产品,但对植物、生态、文化等科普资源的挖掘程度不够,科普内容缺乏新颖,科普旅游开发形式单一,而且公园内未见配套的科普宣传讲解系统,科普旅游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从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家长、校方对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了解一点和不了解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2.11%、85.25%和98.75%,调查样本对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认知程度低。同时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专业型人才较少,科普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有待提高。(二)通过三方问卷调查结果和游客访谈简要可以看出,家长和校方对中小学生参加森林科普旅游的期望值高达96.5%和97.5%。中小学生更倾向于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的科普旅游活动,其中初中生对知识灌输、深入学习的科普项目有更大的偏好。中小学生对森林科普旅游能丰富课外知识、提高森林生态保护意识、调节学习情绪等积极作用存在一定认知。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三)通过柏拉图分析法的运算结果得出“用知识内涵丰富意识形态、以体验观赏带动大脑思考、拓宽科普认知群体拉动家庭市场、发挥教育部门作用群策群力促科普”等优化理论。结合优化理论提出良凤江森林公园的科普旅游产品优化开发原则,规划出科普休闲观光产品、科普主题度假产品、科普参与体验产品和专项科普旅游产品等产品设计方案。
岳燕祥[3](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涂怡宁[4](2020)在《《防城港投资项目册》(第三、四章)汉英翻译项目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广泛影响,吸引外商投资以及引进外企资源已经成为了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国家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也愈发重视,因此防城港和外商合作的平台愈发广阔,对外贸易也愈发增多。遇到合适的机遇,则需要防城港市把自己本身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对外推介出去。因此,防城港投资项目册的翻译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是一篇汉英翻译项目报告。根据源文本《防城港投资项目册》的文本类型,笔者选取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此报告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托,详细分析了项目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案例分析部分主要从词汇及句法两方面进行,词汇方面主要涉及专有名词及专业术语的英译;句法方面主要包括无主句的翻译和长难句的翻译。笔者结合该文本特色,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出招商投资类文本英译的难点及解决对策:1、对于一些汉语中特有的词汇采取意译法或直译法加注释法;2、无主句的翻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添加名词或代词作为主语、将句子转换为被动结构、将句子转换为“there be”结构以及将宾语转换为主语等;3、长难句的翻译则一般采用分译法或者对原句结构拆分重组等。本文总结了投资项目册的英译经验,以期对招商投资类应用型材料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玉妮,陆遥[5](2020)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边境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防城港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迈向深入,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防城港市地处边境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借助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的有力举措,文旅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为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合发展,防城港市还需要深度挖掘地区民族文化内涵,加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整体规划、错位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探索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发边境旅游试验区新路径,促进防城港市文化旅游产业长足发展。
段启慧[6](2020)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全域旅游概念自提出后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旅游业而言,全域旅游是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发展时期的重大战略导向,是旅游业的一场深刻变革,自提出至今已形成了各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局面。全域旅游涉及全域空间,涵盖全域业态,围绕全域资源进行开发,力求实现全民共建共享智慧成果的目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全域旅游品牌打造及与之对应的品牌产品体系构建也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以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品牌识别理论、旅游开发的RMP(昂普)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论文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全域旅游、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品牌旅游产品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发展共性及优势举措,将其借鉴融入到本文的理论依据中。其次,通过对全域旅游进行解读,指出全域旅游化、旅游品牌化、品牌产品化、产品体系化“四化”角度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思路构建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四全”体系,即首要对全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其次对全域旅游品牌进行设计,再次对全域开发空间进行优化,最后打造全域品牌产品的开发体系。之后,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为研究对象,对威远县整体概况、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进行探究,分析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威远县面临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重大发展机遇,但存在威远穹窿品牌产品支撑不够、威远穹窿文化挖掘不够、现有旅游产业资源融合不够等问题。最后,结合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对威远县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并在该体系的基础之上围绕威远穹窿旅游主品牌,穹窿古砦文化、穹窿山水度假、穹窿森林生态、穹窿工业遗产、穹窿乡村休闲旅游子品牌,构建“主+子”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以五方面为重点进行具体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理念的运用,以达到威远县旅游资源的物尽其用。这一新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既能有效解决区域面临的产品与品牌之间的关系问题,实现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又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县域各层面综合实力的提升。本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构建的威远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类似地区如何正确看待品牌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考,为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发展思路。
鲁小波,陈晓颖[7](2020)在《广西各地旅游潜力综合评价》文中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众多、环境优美,旅游潜力巨大,通过旅游发展不仅能够突出广西各地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价值,更能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因而采用科学方法客观评价广西各地旅游潜力对于广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键。由此,本文构建了反映旅游业发展状况、旅游资源条件、综合发展环境、旅游潜在价值、旅游产业及当地经济发展趋势6大方面和32个分指标的地区旅游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西所辖14地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的旅游潜力以95.34分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南宁市13分之多,比第三位的柳州市高出20分;第四、五、六位的分别是百色市、河池市和崇左市,属于旅游潜力中等偏高地区;旅游潜力中等地区为北海市、钦州市和玉林市(第七位到第九位);旅游潜力较弱地区为来宾市、贺州市、防城港市、梧州市和贵港市。针对广西各地在旅游潜力开发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打造精品旅游;二是立体发展民族旅游;三是重视旅游扶贫;四是突出桂西北旅游特色。
赵玉崟[8](2019)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简称为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为重要。旅游业是一种有效彰显和增加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2018年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的正式挂牌更好地促进了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广西目前正在全面推进旅游强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一方面可以使非遗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非遗与旅游进行融合,扩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领域,进一步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旅游地经济效益。广西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程度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为广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又是脆弱和稀缺的,在旅游开发前需判断是否能够作为旅游开发主体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以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旅游开发主体资源是指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并能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起到带动作用,否则则为辅助性资源。本文专门针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建立了评价模型,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旅游开发价值的大小选择其作为旅游开发主体资源还是旅游开发辅助性资源。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舞台真实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由非遗资源旅游价值、非遗旅游影响力、非遗旅游开发条件、非遗旅游开发效益4个准则层评价指标和16个因子层评价指标组成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模型,并通过对指标权重和模糊计分表的确定,以广西4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旅游开发价值大小对广西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出了旅游开发策略以及保障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兴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可有效促进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研究成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并可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与现实指导。
黄碧宁[9](2019)在《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疆域辽阔、边境线漫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边境地区人民友好往来、交流频繁,形成了诸多跨境民族,创造了数量众多、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跨境民族文化。作为跨境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民族历史的沉淀,跨境民族文化凝聚着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可有效促进边境地区跨境旅游合作的开展。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与越南山水相依、友好相处,形成了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京族共5个跨境民族,孕育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跨境民族文化,极具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价值。由于历史原因,广西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较落后,亟需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开展,先后出台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于“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关于印发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均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强跨境旅游交流合作。目前,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如何保护与传承好这些弥足珍贵的跨境民族文化成为当地政府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具有绿色、劳动密集、乘数效应大等特点。跨境旅游合作作为常规旅游形式的有益补充,可以为当地社区带来显着的经济收益,也可以增加文化交流,在提高跨境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鉴于此,文章以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及对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资源调查、旅游合作现状、旅游合作驱动机制及对策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广西跨境民族文化资源类型众多,特色鲜明,功能与价值突出。第二,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第三,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是由推力、拉力、支持、中介四大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四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第四,提出深化推力系统、强化拉力系统、优化支持系统、融合中介系统的对策,以确保各驱动因素作用的有效发挥。期望通过文章的研究,对跨境民族文化的理论体系能有些许丰富与创新,对跨境民族文化的旅游合作能够提供参考借鉴。
包函灵[10](2019)在《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研究 ——以山新村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勾勒出未来发展的宏图。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本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扶贫攻坚任务总体部署及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以加强传统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手段,从整体上分析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和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牛路、冲敏、山新村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扶贫开发典型村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探析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存在问题及原因。通过研究,发现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旅游业发展、旅游经济效应影响有限、乡村旅游缺少特色、专业人才缺乏,乡村旅游管理有待提升。在开发旅游扶贫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因地制宜打造品牌,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以项目开发带动旅游经济发挥效益,.以旅游商品为载体形成造血式扶贫,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加强教育培训,引导村民参与旅游开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章丰富了旅游扶贫方面的研究,研究总结了防城港市旅游扶贫的经验,并对山新村和相关的村的经济社会建设,脱贫攻坚积累了一定的作用,具体包括基于村情实际定位开发方式、以新农村建设营造开发环境、以群众密切相关的生产方式拉动经济效益,以及加强管理,协调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几个方面的普遍规律和经验。
二、防城港市旅游资源优势及旅游开发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城港市旅游资源优势及旅游开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2)中小学生需求视角下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城郊型森林公园科普旅游的理论综述解读 |
2.1 基本概念 |
2.1.1 森林公园 |
2.1.2 城郊型森林公园 |
2.1.3 科普旅游 |
2.1.4 科普需求 |
2.1.5 旅游动机 |
2.2 相关概况 |
第三章 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概况及现状分析 |
3.1 良凤江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
3.1.1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调查 |
3.1.2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
3.2 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现状 |
3.2.1 植物科普 |
3.2.2 生态科普 |
3.2.3 文化科普 |
3.3 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 |
3.3.1 科普旅游认知度低 |
3.3.2 科普旅游开发形式单一 |
3.3.3 需加强森林科普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
3.3.4 森林科普旅游专业型人才较少 |
3.3.5 科普旅游基础条件相对薄弱 |
第四章 中小学生对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需求分析 |
4.1 样本选择 |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学生 |
4.2.2 家长和校方 |
4.2.3 游客访谈简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优化研究 |
5.1 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的优化分析 |
5.1.1 优化研究方法—柏拉图分析法 |
5.1.2 影响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优化建设的主要内外因素 |
5.1.3 评价指标 |
5.1.4 优化理论 |
5.2 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产品优化开发原则 |
5.2.1 寓教于乐原则 |
5.2.2 “一区一群体”原则 |
5.2.3 创新性原则 |
5.2.4 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原则 |
5.3 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产品优化设计 |
5.3.1 科普休闲观光产品系列 |
5.3.2 科普主题度假产品系列 |
5.3.3 科普参与体验产品系列 |
5.3.4 专项科普旅游产品系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调查问卷 |
2. 良凤江森林公园访谈问题纪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化 |
2.1.2 城市旅游化 |
2.1.3 城市效率 |
2.2 文献分析 |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性研究 |
3.2.2 定量研究 |
3.3 样本与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
4.2.1 权重分配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测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
6.1 方法说明 |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
6.1.2 协整检验 |
6.1.3 误差修正模型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时间关系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
7.1 分析说明 |
7.1.1 分析模型构建 |
7.1.2 城市分类说明 |
7.2 空间关系分析 |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3 交叉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内容 |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
8.2 研究见解 |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
8.3 研究创新 |
8.3.1 概念的创新 |
8.3.2 理论的创新 |
8.3.3 策略的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防城港投资项目册》(第三、四章)汉英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3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2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2 Tools Applied in Translation |
2.1.3 Parallel Text Analysis |
2.1.4 Theoretical Framework-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2.2 In-process Translation |
2.2.1 Translation Schedule |
2.2.2 Glossary Building and Unified Format |
2.2.3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2.3.1 Self-proofreading |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3 Case Analysis |
3.1 Lexical Level |
3.1.1 Proper Noun Translation |
3.1.2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
3.2 Syntactical Level |
3.2.1 Translation of Non-subject Sentences |
3.2.2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Chapter4 Conclusion |
4.1 Reflection |
4.2 Suggestion |
4.3 Summar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Letter of Authorization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T.I Degree |
(5)文旅融合背景下边境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防城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防城港市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特点 |
二、防城港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举措 |
(一)以全域旅游为引领 |
(二)以旅游节庆和演艺、边境交流为突破 |
1. 打造旅游节庆活动和旅游演艺项目。 |
2. 加强中越旅游交流合作。 |
(三)以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为保障 |
1. 探索旅游通关便利新举措。 |
2. 创新旅游购物方式。 |
3. 促进城镇一体化建设。 |
三、防城港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薄弱环节 |
(一)资源开发同质化严重 |
(二)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 |
(三)缺乏品牌效应 |
四、防城港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 |
(一)以文化旅游发展政策为纲领,深度挖掘地区民族文化内涵 |
(二)以全域旅游为导向,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三)以产业规划为引领,明确防城港文化旅游发展定位 |
(四)以地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为目的,推进文旅产业效益最大化 |
(五)以区域、跨境合作为促进,探索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发边境旅游试验区新路径 |
五、结语 |
(6)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域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种新理念 |
1.1.2 品牌旅游产品是增强全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 |
1.1.3 威远穹窿是威远县世界级旅游品牌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全域旅游相关研究 |
1.3.2 旅游产品相关研究 |
1.3.3 旅游品牌与品牌旅游产品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新颖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新颖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全域旅游 |
2.1.2 旅游产品 |
2.1.3 旅游品牌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品牌识别理论 |
2.2.3 旅游开发的RMP(昂普)理论 |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构建 |
3.1 全域旅游解读 |
3.2 全域旅游背景下品牌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3.2.1 全域旅游化 |
3.2.2 旅游品牌化 |
3.2.3 品牌产品化 |
3.2.4 产品体系化 |
3.3 品牌旅游产品开发“四全”体系构建 |
3.3.1 全域旅游资源整合 |
3.3.2 全域旅游品牌设计 |
3.3.3 全域开发空间优化 |
3.3.4 全域品牌产品打造 |
第4章 威远县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分析 |
4.1 威远县概况 |
4.1.1 区位条件 |
4.1.2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
4.1.3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
4.2 威远穹窿地质遗迹特征 |
4.2.1 威远穹窿地质构造特征 |
4.2.2 威远穹窿形成与演化 |
4.3 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 |
4.3.1 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3.2 威远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威远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5.1 威远优势旅游资源确定 |
5.1.1 威远穹窿旅游资源类型 |
5.1.2 威远穹窿旅游资源重新审视 |
5.1.3 威远县优势旅游资源评价 |
5.1.4 威远穹窿优势旅游资源分区 |
5.2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设计 |
5.2.1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识别 |
5.2.2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定位 |
5.2.3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推广 |
5.3 威远穹窿全域旅游开发布局 |
5.3.1 一心 |
5.3.2 两环 |
5.3.3 五区 |
5.4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打造 |
5.4.1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
5.4.2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关概念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旅游开发价值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论基础 |
2.2.1 舞台真实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外部经济理论 |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
3.1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体概况 |
3.2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分布 |
3.2.1 类型分布特点 |
3.2.2 形成原因分析 |
3.3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 |
3.3.1 空间分布特点 |
3.3.2 形成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
4.1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研究 |
4.1.1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开发相关性分析 |
4.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旅游发展的作用 |
4.1.3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作用 |
4.2 广西非遗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提取 |
4.2.3 提取结果统计与结构模型建立 |
4.2.4 指标权重确定 |
4.3 实证分析-广西国家级非遗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
4.3.1 模糊计分表的确定 |
4.3.2 综合评价得分计算 |
4.3.3 旅游开发价值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
5.1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原则 |
5.1.1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原则 |
5.1.2 原真性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1.4 创新性原则 |
5.1.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 |
5.2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
5.2.1 传统表演艺术类 |
5.2.2 传统工艺技术类 |
5.2.3 传统节日仪式类 |
5.3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机制 |
5.3.1 政府层面 |
5.3.2 企业层面 |
5.3.3 社会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成果 |
致谢 |
(9)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跨境民族 |
1.3.2 跨境民族文化 |
1.3.3 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 |
1.3.4 驱动机制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共生理论 |
1.4.2 产业融合理论 |
1.4.3 推——拉理论 |
1.4.4 系统动力学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资源调查研究 |
2.1 广西跨境民族概况 |
2.1.1 广西汉族——越南华族、艾族 |
2.1.2 广西壮族——越南岱族、侬族、山斋族 |
2.1.3 广西瑶族——越南瑶族、山由族、巴天族 |
2.1.4 广西苗族——越南赫蒙族 |
2.1.5 广西京族——越南越族 |
2.2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
2.2.1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类型 |
2.2.2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特征 |
2.3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功能与价值 |
2.3.1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功能 |
2.3.2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的价值 |
第3章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现状 |
3.1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概况 |
3.2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取得的成绩 |
3.2.1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日益受到政府重视 |
3.2.2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品牌效应初显 |
3.2.3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方式逐渐多元化 |
3.2.4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初具规模 |
3.3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
3.3.1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
3.3.2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推动力度不协调 |
3.3.3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
3.3.4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深度不够 |
第4章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研究 |
4.1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驱动因素选取的原则 |
4.1.1 代表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引导性原则 |
4.2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驱动因素的确定 |
4.2.1 第一轮驱动因素的确定 |
4.2.2 第二轮驱动因素的确定 |
4.2.3 第三轮驱动因素的确定 |
4.3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动力系统分析 |
4.3.1 推力系统 |
4.3.2 拉力系统 |
4.3.3 支持系统 |
4.3.4 中介系统 |
4.4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模型 |
第5章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对策研究 |
5.1 深化推力系统,激发合作动力 |
5.1.1 创新旅游合作体制机制,完善跨境旅游管理体系 |
5.1.2 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激发旅游合作新动能 |
5.2 强化拉力系统,激活合作引力 |
5.2.1 强化跨境民族文化内生动力,联合打造跨境旅游品牌 |
5.2.2 加快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打造跨境旅游目的地 |
5.2.3 强化跨境旅游安全保障,优化跨境旅游发展环境 |
5.3 优化支持系统,提供合作保障 |
5.3.1 强化政策支持作用,创新引导产业发展 |
5.3.2 完善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提高旅游合作服务水平 |
5.3.3 大力推动旅游科技创新,打造旅游发展科技引擎 |
5.4 融合中介系统,链接合作纽带 |
5.4.1 成立跨境旅游合作管理机构,协调不同主体利益关系 |
5.4.2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高旅游合作新效能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部分访谈提纲 |
附录2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部分访谈资料汇总 |
附录3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驱动因素确定的专家调查表(第一轮) |
附录4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驱动因素确定的专家调查表(第二轮) |
附录5 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部分调研图片 |
个人简历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研究 ——以山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的不足与趋势 |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相关理论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分析 |
2.1 防城港市人文自然概况 |
2.2 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基本开发模式 |
2.2.1 主要成就 |
2.2.2 基本模式 |
2.3 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主要措施 |
2.3.1 多渠道扶持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
2.3.2 制定落实发展规划,构建完善自治管理 |
2.3.3 多途径引导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带动贫困户脱贫 |
2.3.4 实施以奖代补,激发社会资源扶贫积极性 |
2.4 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主要措施 |
第三章 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典型村比较分析 |
3.1 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典型村概况 |
3.1.1 港口区牛路村概况 |
3.1.2 防城区冲敏村概况 |
3.2 山新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分析 |
3.2.1 资源条件 |
3.2.2 政策条件 |
3.2.3 设施条件 |
3.3 山新村旅游扶贫开发的问题 |
3.3.1 旅游资源品质不高 |
3.3.2 海洋、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 |
3.3.3 土地权属问题复杂 |
3.3.4 建设资金缺口问题 |
3.3.5 村民观念落后 |
3.4 基于精准扶贫的山新旅游扶贫开发对策 |
3.4.1 因地制宜打造品牌,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 |
3.4.2 以项目开发带动旅游经济发挥效益 |
3.4.3 以旅游商品为载体形成造血式扶贫 |
3.4.4 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
3.4.5 加强教育培训,引导村民参与旅游开发 |
第四章 总结 |
4.1 研究总结与展望 |
4.1.1 研究总结 |
4.1.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四、防城港市旅游资源优势及旅游开发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格局与旅游利用潜力分析[D]. 王聪.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2]中小学生需求视角下良凤江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优化研究[D]. 谈思仪. 广西大学, 2020(07)
- [3]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防城港投资项目册》(第三、四章)汉英翻译项目报告[D]. 涂怡宁. 广西大学, 2020(12)
- [5]文旅融合背景下边境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防城港市为例[J]. 玉妮,陆遥. 百色学院学报, 2020(03)
- [6]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段启慧.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7]广西各地旅游潜力综合评价[J]. 鲁小波,陈晓颖.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0(02)
- [8]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及策略研究[D]. 赵玉崟.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9]广西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及对策研究[D]. 黄碧宁.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10]防城港市乡村旅游扶贫研究 ——以山新村为例[D]. 包函灵. 广西大学, 2019(06)
标签:旅游开发论文; 全域旅游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防城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