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酸饮料聚酯包装瓶应力开裂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宋卫生,李菲,李自刚[1](2018)在《碳酸饮料瓶爪瓣式瓶底结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碳酸饮料瓶爪瓣瓶底几何形状参数对瓶底应力开裂现象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加速应力开裂测试观察瓶底的应力开裂现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分析凹槽底部圆弧直径、凹槽侧壁张角、凹槽深度以及爪瓣数量对最大主应力最大值的影响规律;通过全因素实验研究对比4个几何参数对最大主应力最大值影响的显着性。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随着凹槽侧壁张角、凹槽底部圆弧直径以及爪瓣数量的增大,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均呈现下降的态势,而表示凹槽深度4个数据的分析结果则呈现虽深度增加但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均增加的态势。全因素实验证实这4个参数中只有槽底圆弧直径、凹槽数量以及凹槽深度对瓶底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有显着的影响。另外,凹槽深度、凹槽数量分别与槽底圆弧直径的交互效应呈现出显着影响。最后拟合了瓶底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与影响显着的几何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结论在厚度均匀的前提下研究了几何结构的相关参数对应力开裂的影响及规律,厚度变化及厚度分布的变化对应力开裂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钟晓萍,许江菱,殷荣忠,朱永茂,潘晓天,刘勇,张骥红,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2](2011)在《2009~2010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09年7月~2010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09~2010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张媛,刘玉德,刘斌[3](2010)在《基于FEM的聚酯碳酸饮料包装瓶强度和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理论上得到了聚酯碳酸饮料包装瓶的应力计算方法和强度条件;利用ANSYS对其强度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和计算,得到了不同厚度的聚酯碳酸饮料包装瓶的应力图,并分析了其应力特点;同时研究了轴向载荷和瓶体开凹槽对瓶体应力的影响。为聚酯碳酸饮料包装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瑞芳[4](2009)在《PET瓶回收再生技术进展》文中认为对废PET瓶进行回收再生,不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省资源。文章介绍了废PET瓶常用的物理回收方法和化学回收方法,简述了回收再生过程中PET瓶的分选与分离、清洗、切片破碎技术,还对回收PET瓶片的直接利用技术、无熔造粒技术、反应挤出增黏以及PET高分子合金制造技术等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废PET瓶回收再生领域的发展方向。
宁军,钟晓萍,殷荣忠,朱永茂,刘勇,张骥红,陈红,刘丽湘,姚雪丽,李丽娟,罗兰,邹林,范君怡[5](2009)在《2007~2008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07年7月~2008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07~2008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林金平[6](2008)在《碳酸饮料瓶用PET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ET由于其突出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碳酸饮料包装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将由圆形瓶底的PET瓶与PE底座构成的碳酸瓶改为爪形底PET瓶,带来了爪形底易应力开裂的问题。而目前国内对碳酸饮料耐应力开裂研究不是很多,且大多数都从成型工艺上去研究。但从瓶片本身质量上进行研究的却很少,大多数企业还是不能解决由于瓶片质量带来的应力开裂问题。本文通过结晶速度仪、DSC、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晶性对碳酸瓶用PET切片的影响;将切片吹瓶后,使用偏光显微镜研究瓶子结晶分布对PET碳酸瓶耐应力开裂的影响;并首次将平行板流变仪用于研究PET瓶级切片,分析流变性对PET碳酸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PET碳酸瓶片中二甘醇(DEG)与间苯二甲酸(IPA)含量的增加以及分子量的增大,均会使结晶速率降低。结晶速率慢的切片,易冷却为无定形态,在制瓶拉伸中可以充分的拉伸。2.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PET可乐瓶在测试中耐应力开裂时间减少。瓶中的应力分布不均的PET瓶,易应力开裂。3.用稳态流变法与动态流变法分析PET碳酸瓶树脂的流变性,可以预测PET碳酸饮料瓶的质量。动态流变法分析表明PET-D2分子量分布比较宽,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可塑性较好。
林金平,张超,陈建岁,林国良[7](2008)在《PET碳酸饮料瓶结晶与流变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偏光透射法研究PET碳酸饮料瓶结晶分布情况,稳态与动态流变法研究PET树脂的流变性能,探讨PET瓶应力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瓶身结晶分布不均匀,树脂分子量分布窄、有极高分子量存在、粘性太大易造成应力集中或应力残留,使PET碳酸饮料瓶耐应力开裂能力变差.
卓俊谦[8](2007)在《影响瓶用聚酯后加工的关键质量因素》文中研究指明讨论了影响瓶用聚酯后加工的关键质量因素,包括聚酯的特性黏度、DEG含量、AA含量、熔点等,指出提高聚酯瓶耐应用开裂性能、耐热性能和透明度的方法,提出通过新的聚酯原料提高生产设备效率、降低能耗。
蒋云[9](2007)在《用布勒SSP装置生产碳酸饮料瓶用聚酯切片的技术》文中提出从瓶片内在品质和注坯吹瓶工艺2个角度分析了碳酸饮料用瓶片的爆瓶问题;研究了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阶段优化该瓶片内在品质的措施;全面阐述了在布勒固相缩聚装置上该瓶片的生产技术。
卓俊谦[10](2005)在《聚酯(碳酸饮料)瓶应力开裂解决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应力开裂机理进行研究和讨论,找出了影响碳酸饮料瓶应力开裂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中对制瓶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解决了碳酸饮料瓶的应力开裂技术难题。
二、碳酸饮料聚酯包装瓶应力开裂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酸饮料聚酯包装瓶应力开裂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碳酸饮料瓶爪瓣式瓶底结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与仿真 |
1.1 加速应力开裂测试实验 |
1.2 仿真分析实验设计 |
1.2.1 不同凹槽底部圆弧直径的实验设计 |
1.2.2 不同凹槽侧壁张角的实验设计 |
1.2.3 不同凹槽深度的实验设计 |
1.2.4 不同爪瓣数量的实验设计 |
1.2.5 全因素实验设计 |
1.3 有限元模拟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加速应力开裂测试实验 |
2.2 瓶底开裂现象的有限元模拟 |
2.3 瓶底结构参数对最大主应力分布的影响 |
2.3.1 各参数与最大主应力的关系曲线 (见图3) |
2.3.2 各参数对最大主应力最大值的影响规律 |
3 结语 |
(3)基于FEM的聚酯碳酸饮料包装瓶强度和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1.1 碳酸饮料瓶的应力计算 |
1.2 强度条件 |
2 有限元计算 |
2.1 有限元单元 |
2.2 聚酯碳酸饮料瓶的有限元模型 |
2.3 不同厚度聚酯碳酸饮料包装瓶应力有限元分析 |
2.3.1 有限元计算结果 |
2.3.2 应力结果分析 |
2.4 堆码对瓶体应力的影响 |
2.4.1 应力分析结果 |
2.4.2 堆码对瓶体应力的影响 |
2.5 周向凹槽对瓶体应力的影响 |
2.5.1 应力分析结果 |
2.5.2 瓶体周向凹槽对瓶体应力的影响 |
3 结语 |
(4)PET瓶回收再生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废PET瓶的回收方法 |
1.1 物理回收方法 |
1.2 化学回收方法 |
1.2.1 超临界水水解工艺 |
1.2.2 Reco-PET工艺 |
2 废PET瓶的回收再生技术 |
2.1 废PET瓶的分选与分离技术 |
2.2 废PET瓶的清洗技术 |
2.3 废PET瓶瓶体的切片破碎技术 |
2.4 PET瓶片的直接利用技术 |
2.5 无熔造粒技术 |
2.6 PET瓶片的反应挤出增黏技术 |
2.7 PET高分子合金技术 |
3 结束语 |
(6)碳酸饮料瓶用PET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非纤用PET树脂的应用现状 |
1.2 PET瓶级切片生产及PET瓶的成型工艺 |
1.2.1 PET瓶级切片的生产 |
1.2.2 PET瓶的成型工艺 |
1.3 PET结晶形态的研究 |
1.3.1 PET的等温结晶 |
1.3.2 PET的非等温结晶 |
1.3.3 PET的球晶形态 |
1.3.4 PET化学组成对结晶性能的影响 |
1.3.4.1 DEG含量对结晶性能的影响 |
1.3.4.2 IPA含量对结晶性能的影响 |
1.3.4.3 残余催化剂对结晶的影响 |
1.4 PET瓶性能的研究 |
1.4.1 PET切片及瓶的研究 |
1.4.2 PET瓶耐应力开裂的研究 |
1.5 PET流变性能的研究 |
1.5.1 动态流变 |
1.5.2 PET流变性的研究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论文研究目的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碳酸瓶用PET切片结晶性能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样品处理 |
2.2.4 测试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温度对PET切片结晶速度的影响 |
2.2.2 二甘醇(DEG)含量对PET瓶片的结晶行为的影响 |
2.2.2.1 不同DEG含量PET瓶片的熔融行为 |
2.2.2.2 DEG含量对PET瓶片等温结晶的影响 |
2.2.2.3 DEG含量对PET瓶片的非等温结晶的影响 |
3.2.2.4 不同温度下的球晶形态 |
2.2.2.5 DEG含量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
2.2.3 分子量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
2.2.3.1 分子量对PET瓶片等温结晶的影响 |
2.2.3.2 分子量对等温结晶活化能的影响 |
2.2.3.3 分子量对球晶形态的影响 |
2.2.4 IPA含量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
2.2.4.1 不同IPA含量的熔融结晶行为 |
2.2.4.2 IPA含量对等温结晶的影响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ET瓶性能与耐应力开裂性关系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测试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质量PET瓶耐应力开裂性 |
3.2.2 PET瓶瓶身的应力分布对应力开裂的影响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ET瓶片流变性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设备 |
4.1.3 样品处理 |
4.1.4 测试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DEG含量对PET瓶片流变行为的影响 |
4.2.1.1 不同DEG含量PET瓶片的稳态流变性 |
4.2.1.2 不同DEG含量PET瓶片的动态流变性 |
4.2.2 分子量对PET瓶片流变行为的影响 |
4.2.3 IPA含量对PET瓶片流变行为的影响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PET碳酸饮料瓶结晶与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材 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PET碳酸瓶的成型 |
1.4 应力开裂试验 |
2 结果和讨论 |
2.1 PET碳酸瓶瓶身结晶分布对应力开裂的影响 |
2.2 PET瓶片的流变性能 |
2.2.1 PET瓶片的稳态流变性能 |
2.2.2 PET瓶片的动态流变性能 |
3 结 论 |
(8)影响瓶用聚酯后加工的关键质量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聚酯可测量的质量指标及其对后加工的影响 |
1.1 特性黏度 |
1.2 二甘醇 (DEG) 含量 |
1.3 色值 |
1.4 乙醛 (AA) 含量 |
1.5 水分 |
1.6 颗粒尺寸 |
1.7 熔点 |
2 聚酯瓶乙醛含量的影响因素 |
3 聚酯瓶耐应用开裂性能的影响因素 |
3.1 注塑工艺调整 |
3.1.1 螺杆温度 |
3.1.2瓶坯克重 |
3.1.3 瓶坯结晶度 |
3.2 吹塑工艺调整 |
3.2.1 拉伸速度 |
3.2.2 拉伸温度 |
4 聚酯瓶耐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
5 聚酯瓶透明度的影响因素 |
6 提高生产设备效率、降低能耗 |
7 结论 |
四、碳酸饮料聚酯包装瓶应力开裂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碳酸饮料瓶爪瓣式瓶底结构力学性能研究[J]. 宋卫生,李菲,李自刚. 包装工程, 2018(01)
- [2]2009~2010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钟晓萍,许江菱,殷荣忠,朱永茂,潘晓天,刘勇,张骥红,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1(03)
- [3]基于FEM的聚酯碳酸饮料包装瓶强度和结构分析[J]. 张媛,刘玉德,刘斌. 包装工程, 2010(01)
- [4]PET瓶回收再生技术进展[J]. 李瑞芳. 广东化工, 2009(07)
- [5]2007~2008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宁军,钟晓萍,殷荣忠,朱永茂,刘勇,张骥红,陈红,刘丽湘,姚雪丽,李丽娟,罗兰,邹林,范君怡. 塑料工业, 2009(03)
- [6]碳酸饮料瓶用PET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林金平. 厦门大学, 2008(08)
- [7]PET碳酸饮料瓶结晶与流变性能研究[J]. 林金平,张超,陈建岁,林国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8]影响瓶用聚酯后加工的关键质量因素[J]. 卓俊谦.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07(03)
- [9]用布勒SSP装置生产碳酸饮料瓶用聚酯切片的技术[J]. 蒋云. 聚酯工业, 2007(01)
- [10]聚酯(碳酸饮料)瓶应力开裂解决方法[J]. 卓俊谦. 塑料包装,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