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式对象计算在企业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简莞[1](2012)在《企业配电站电能质量监控及治理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电能是现代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其应用程度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而近年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非线性新型电气设备的应用,特别是在企业配电网中的出现,导致了电网谐波含量超标,供电质量下降,影响到配电网中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本论文以江西某大型炼铜企业配电站谐波电能质量污染为背景,旨在研究一种适用于企业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并具有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功能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将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结合在一起,发挥了无源滤波器低成本,结构简单等优点,而有源部分实现了谐波电流的实时跟踪和动态治理;实现多次谐波的同时治理,整套装置大大改善企业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论文首先对电能质量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做了介绍,分析了配电网中谐波及无功产生的原因,针对国内外电能质量监测和治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重点描述了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第二,介绍了应用于高压侧的串联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SIHAPF)的主电路系统拓扑结构和基本原理、建模及装置补偿特性分析,分析了系统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及无差拍控制方法,并从系统总体方案、主电路参数、数字控制系统、谐波分析子系统等四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设计,为工程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介绍了企业配电站使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背景,及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分层分布式结构及中间件技术等。分析了在已有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上并入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必要性。在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并入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问题上,介绍了数据库的架构,讨论了并入时数据库的解决方案。然后就并入中涉及的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问题,对串行通信、OPC技术及CORBA技术进行了研究。第四,在SIHAPF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IHAPF的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一体化系统的整体方案,并进行了现场的安装与调试,对电能质量动态治理实施方案分无源和有源部分分别介绍,给出了现场应用的投运效果图,证明了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最后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有效地降低电网电流畸变率并提高了功率因数;装置造价低、维护方便、运行情况良好,同时基于该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能快速精确的对变电站电能质量状况情况进行监控,掌握电网的实时运行情况,快速分析谐波对电网产生的危害,对于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给企业带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本文的设计思路和一些工程经验为低压配电网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实用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康灵燕[2](2008)在《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求将生产过程监控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融为一体,实现信息一体化集成和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但企业信息管理与生产过程之间的“断层”,依然是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企业过程控制底层和应用层的信息集成,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研究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该方法采用WebService技术,构建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系统构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的生产过程数据访问和处理;依据OPC XML-DA 1.0规范,设计了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系统;在.NET平台上开发了OPC XML-DA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并对系统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将系统应用到某石化企业生产监测系统中,验证了该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底层数据的实时访问和远程监测,为企业更高层次的系统集成提供了基础,促进了企业综合自动化的实现。本文所开发的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等特点,为流程工业底层生产过程控制和上层应用之间的信息集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尹健[3](2007)在《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网络结构趋于合理,线路负荷能力加强,但自动化程度的不足,对配电网供电能力、安全运行和管理都造成一定限制。本文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简单的系统主站,采用变电调度和配电调度合一模式,成功实现了利用配电载波通信网络对柱上开关的三遥(遥测,遥控,遥信)和短路故障的快速处理,节约了人力资源、简化并强化了管理,成为有益借鉴的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
叶菲[4](2007)在《基于Ice的热轧过程控制系统开发》文中认为本课题是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研项目-1880mm热轧带钢工程项目中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分布式热轧过程控制系统。为了对过程控制系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文首先对宝钢的信息化体系结构和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以及类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着钢铁企业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以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对过程控制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分布式对象中间件平台开发过程控制系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随后本文引入了分布式对象的概念,讨论了三种主流的分布式对象技术(COBRA,DCOM,J2EE),以及它们的特点。接着本文根据具体的系统功能需求确定了设计原则并进行了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分布式系统的架构,系统软件、硬件环境配置和网络环境的配置等。然后对于Ice技术的各项技术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将Ice与COBRA进行比较,分析了Ice与COBRA相比的优势。接着提出了基于Ice分布式对象技术实现三热轧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及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日志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其中对于利用Freeze技术对分布式对象进行持久化和分布式对象间的通信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测试,论证了其效率完全可以满足热轧实时系统的高效要求。最后在此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利用以上技术实现了三热轧过程控制系统。经过功能考核该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证明了以Ice为主并结合其它相关技术,完全可以构建出一个高效、稳定的分布式热轧过程控制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热轧过程控制系统向更高性能和可靠性的方向迈进!
薛艳芳[5](2007)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访问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现代电力信息系统领域的主角,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访问控制技术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通常,分布式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主要的安全隐患存在于非法用户的访问和合法用户的误操作,因此有必要为系统提供一套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安全机制来控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传统的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自主型的访问控制DAC和强制型的访问控制MAC。这两种访问控制方式的都有其明显的不足,DAC将赋予或取消访问权限的一部分权力留给用户个人,这使得管理员难以确定哪些用户对哪些资源有访问权限,不利于实现统一的全局访问控制。而MAC由于过于偏重保密性,对其他方面如系统连续工作能力、授权的可管理性等考虑不足。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访问控制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减少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使指定和执行特定企业保护策略的过程更加灵活,能为管理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实现安全政策的环境。 RBAC中引入了角色这一重要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授权给用户的访问权限,通常由用户在一个组织中担当的角色来确定。RBAC根据用户在组织内所处的角色进行访问授权与控制。也就是说,传统的访问控制直接将访问主体(发出访问操作、存取要求的主动方)和客体(被调用的程序或欲存取的数据)相联系,而RBAC在中间加入了角色,通过角色沟通主体与客体。真正决定访问权限的是用户对应的角色。 本文在研究了典型分布式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后,进行了分布式电力综合自动化的系统设计,并重点研究了分布式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访问控制技术。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RBAC的概念模型,并与传统的安全访问控制模型相比较,论证了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采用RBAC模型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安全需求,指出了RBAC概念模型的不足,提出了RBAC的改进模型ERBAC,该模型通过引入时间的约束,来加强权限的管理,通过引入对象类型这一属性,提高了系统的鉴权效率。最后论文基于ERBAC模型,设计了一套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访问控制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公用信息模型CIM来描述资源组织模型。在论文中详细的论述了RBAC中各个元素:对象、用户、角色、权限、用
刘海涛[6](2007)在《配调一体化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配电网的不断扩大,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改造和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另外,随着电力市场化的改革,建设高水平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当前建设数字化供电企业的要求,是进一步提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已开展大部分系统还存在不稳定、实用化程度差、各应用子系统信息交流不畅、存在“自动化孤岛”现象、管理机制不适应、维护工作滞后等问题,制约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因此,在实施配电网自动化工程时,需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最优方案。论文在充分查阅该领域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和总结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和结构,重点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配调一体化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本文以张家口宣化区配网自动化工程为课题背景,围绕配调一体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和集成原理、配调一体化主站平台设计、馈线自动化控制模式研究、通信网络与终端技术的研究等关键问题,对该领域的技术需求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套新型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系统的工程实现。配调合一的一体化主站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的一个发展方向,作者认为一体化设计的含义包括主站平台一体化的设计、馈线控制模式的一体化全局设计、终端装置保护与测控一体化的设计。一体化平台系统应采用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开放系统与组件技术,建设能支持CIM/CIS标准发展的新一代的组件化系统,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公用、信息共享,以使实时信息和管理信息的集成更加方便,也为今后的功能和信息扩充提供支持。一体化主站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目标是在统一的硬件和操作系统运行平台上构建支撑多应用功能的开放式统一信息交换平台。在统一支撑平台上,可灵活扩展和集成多种应用功能,并通过安全隔离措施向MIS网段提供安全的信息浏览和数据发布功能,消除多岛效应,实现各应用功能数据的开放和信息共享,并以此为基础,构架电力企业统一信息综合处理平台。此外,论文还提出一体化全局解决方案是实现馈线自动化最优控制模式的重要标准。2003年至2005年,宣化供电公司对所管辖的3个110kV变电站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无人职守站:并对城区4条10kV配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工作。作者所在的工作组承担了集控自动化主站和配网自动化工程的开发和施工工作。本论文针对在工程规划和实施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无人职守主站和配网自动化主站的整合方面,论述了一体化设计的关键技术。
胡国奋[7](2007)在《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白热化竞争,使得世界各国的钢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其中,作为钢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之一的制造执行系统,受到世界各国钢铁企业的普遍关注,成为了当代信息化和钢铁制造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可以说,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企业信息化的新型模式,为扩展钢铁企业的发展空间,为提高钢铁企业生产制造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从钢铁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及其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来看,制造执行系统的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钢铁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由于制造执行系统建设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制造执行系统的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制造流程结合应用上的诸多困难,从而导致制造执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很难满足钢铁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针对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构建及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方面,以制造执行系统构建的理论为基础,给出一种对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的整体框架,为未来的制造执行系统的构建提供扩展理论内容;另外一方面,针对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构建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如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技术路线、设计方法、实施方法、优化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给出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构建策略,指导制造执行系统构建的实践,并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对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ERP、自动化、MES与企业管理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指出: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是通用ERP系统和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关键衔接系统,它是现场作业与现场管理的技术支撑系统,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整体框架。根据钢铁企业MES系统在钢铁企业信息化中的定位,提出了钢铁企业MES系统的功能框架、软件层次和系统平台。(3)提出了基于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实现方法。从技术路线、设计方法、开发方法、项目管理等多个角度阐述了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法。(4)提出了基于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关键技术体系,包括: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优化模型技术、MES与企业ERP、PCS系统的集成技术、结构化MES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系统集成技术、钢铁企业MES平台技术等。(5)针对典型钢铁制造企业BS公司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完成了制造执行系统的具体应用并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作了说明。在论文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给出了结论。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
曾洪涛[8](2006)在《基于Community Intelligence的水电企业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对水电企业提出了“高自动化、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效益”的要求。随着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梯级调度系统的相继投入,电厂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些先进的自动化系统、信息系统将协助人(甚至代替人)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但是随着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系统功能的加强和应用范围的拓展,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人之间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与人类活动对照,这种关系已经从个体之间上升到部门之间甚至企业之间,同时还要考虑复杂系统与人和相应的人类组织之间的融合,目前的离散、单独运行的水电企业自动化系统不能满足处理这些关系的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对水电企业的自动化系统进行综合集成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针对水电企业综合集成自动化的需求和特点,本文将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从Agent(个体)、MAS(多体)发展到Community Intelligence(群体),并基于CI思想构建了水电企业模型,围绕基于CI的水电企业模型的理论、方法、构建和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如下成果:首先明确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对企业建模理论与方法、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对水电企业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实际工程需要,着重阐述了应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水电企业模型对提高水电企业综合集成自动化水平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系统地介绍了Community Intelligence概念的提出及理论的形成过程,阐述了CI的理论与方法,给出了该理论体系下个体微观社会行为的形式化描述,提出了CI基础下的单元模型CI-Agent,阐述了该单元模型的拓扑结构和协作机理。研究了基于CI系统的通讯层、协作层和控制层三层模型运行机制和实现方法。分析了水电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特征和各个部门的职能,以技术管理系统为研究实例深入研究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组织、分工、协作、制约等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CI水电企业模型的体系结构,并给出了基于CI的水电厂信息流图及模型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分析了水电企业维护域功能需求,建立了基于CI的水电厂维护诊断决策支持系统(CIMDSS)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CIMDSS的目标、功能和系统结构,研究了采用基于CI-Agent的人机融合技术实现该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框架和软件设计。研究了CIMDSS的信息表达和知识维护的方法,将CI-Agent、人机交互技术引入到电厂维护系统的研究中,提出通过基于模糊Petri网构建智能动态CI-MAS诊断数据库,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故障诊断。采用模糊Petri网、人工神经网络、蚁群算法等CI-Agent解决了系统信息集成、知识表达与信息交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构造了基于CI的智能分布式协同维护环境,有效改善了维护CI-MAS中知识获取和维护困难的问题,实现人机协同工作。基于CI的智能分布式协同维护环境,进行了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工作,成功研究开发了励磁系统专家工作站。该工作站状态监测CI-MAS和性能评价CI-MAS具有全面反映系统当前运行状态和评价系统设备健康状态的功能。励磁系统功率单元故障自动诊断和起励失败故障的诊断实例表明,采用CI-Agent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能够综合不同的诊断方法,从而增强了系统的诊断能力,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葛洲坝水电厂最优检修信息系统。本文在全面总结现有企业建模理论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从个体、多体发展到社群,提出了CI的概念并将应用于水电企业建模中。建立基于CI的水电企业智能模型,研究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企业运行人机融合的方法,将人工智能技术从个体、多体发展到群体,将人工智能技术和企业建模技术引入到企业维护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多系统的有机集成和系统与人的融合,使企业机制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结构柔性化和全局最优化。
李伯平[9](2006)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s)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建筑BAS系统集成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上智能建筑的集成采用楼宇自控系统(BAS)为核心的集成模式,通过开发与第三方系统的网络通信接口,将各种系统集成到自己系统中。这种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接口软件的开发完全依赖BAS提供商,可集成的第三方系统的数量极其有限。 组态软件传统上多运用于工业自动化的监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组态软件在功能上有了质的飞跃,设计上采用了大量的开放性技术,这使得基于开放式组态软件在BAS系统集成上的运用成为可能。利用开放式组态软件来做BAS系统集成,不仅设计容易、工期短、造价低,而且允许用户采用最新的软件技术来实现传统楼宇自控做BAS系统集成所无法实现的一些功能,如控制策略、第三方接入的无缝集成、WEB技术等。 本文基于智能建筑集成的需要,在总结和研究了ASP技术及主要的分布式组件技术COM/DCOM和OPC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开放式组态软件的系统集成模型,解决不同系统接入的接口问题,并考虑到系统建成的经济性,实现WEB网络集成。通过基于开放式组态软件技术设计开发了空压机组态软件,使开放式组态软件的主要设计技术得到了实际验证。通过研究和设计基于开放式组态软件技术在工厂BAS系统集成的实际运用,使BAS系统集成的系统体系结构得到验证。
黄海[10](2005)在《准高速铁路站场信号分布式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对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领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就孕育了企业的大型远程监控系统。铁路站场信号系统是铁路行车调度和行车安全的基础,因此,铁路站场信号远程监控系统是实现数字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本论文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以准高速铁路为背景,对铁路站场信号分布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首先,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总线式控制网络。该控制网络对设备信号采用DTMF编码方式,采用低压电力线作为数据传输介质来进行传输,并通过各种抗干扰措施来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并且从总体上介绍了各节点的硬件和网络通信协议实现。 其次,根据监控系统的发展情况和铁路站场信号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基于三层网络体系结构的开放分布式铁路站场信号远程监控系统方案。为了解决铁路站场信号监控网络与铁路基础信息网络集成方案中传统Web应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引进了对象Web技术,通过分析比较几种流行的对象Web计算体系结构,采用了ActiveX/CORBA的模型来实现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与Web技术进行融合。同时,通过对CORBA事件服务可靠性的改进,构建了一个可靠的异步通信模型,实现了Web主动信息发布机制,提高了Web系统的实时性。
二、分布式对象计算在企业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布式对象计算在企业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配电站电能质量监控及治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电能质量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 |
1.2.1 谐波及其产生 |
1.2.2 无功及其产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
1.3.2 电能质量治理措施 |
1.4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各章节内容安排 |
第2章 企业配电站的电能质量治理技术研究 |
2.1 SIHAPF 技术研究 |
2.1.1 SIHAPF 的拓扑结构及电气模型分析 |
2.1.2 SIHAPF 的补偿特性分析 |
2.2 SIHAPF 系统检测方法 |
2.2.1 基于i p iq的谐波检测方法 |
2.2.2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谐波检测方法 |
2.3 SIHAPF 系统控制方法 |
2.4 SIHAPF 系统设计 |
2.4.1 总体方案设计 |
2.4.2 主电路参数设计 |
2.4.3 数字控制系统设计 |
2.4.4 谐波分析子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能质量治理与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3.1 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 |
3.1.1 集中式结构 |
3.1.2 集中分布式结构 |
3.1.3 分层分布式结构 |
3.2 配电站综合自动化平台的关键技术 |
3.2.1 开发工具和平台 |
3.2.2 中间件 |
3.2.3 客户端 |
3.3 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并入综合自动化系统必要性分析 |
3.4 数据库与通信方案研究 |
3.4.1 数据库架构 |
3.4.2 数据库更新 |
3.4.3 数据库方案研究 |
3.4.4 并入方案研究 |
3.4.5 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应用与实现 |
4.1 安装与调试 |
4.1.1 系统现场布局与安装 |
4.1.2 通讯链路测试 |
4.2 电能质量动态治理实施方案设计 |
4.2.1 无源电力滤波器 |
4.2.2 有源电力滤波器 |
4.3 综合自动化系统谐波信息共享 |
4.4 工程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分布式对象模型的信息集成方法 |
1.2.2 基于虚拟视图的信息集成方法 |
1.2.3 基于数据存储的信息集成方法 |
1.2.4 基于OPC COM的信息集成方法 |
1.2.5 基于OPC-XML的信息集成方法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 |
2.2.1 基于OPC-XML实现信息集成的方法 |
2.2.2 基于Web Service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 |
2.3 生产过程信息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 |
2.3 1 C/S与B/S结构 |
2.3.2 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信息集成系统软硬件平台 |
3.2.1 硬件平台 |
3.2.2 软件平台 |
3.3 信息集成系统结构功能设计 |
3.3.1 信息集成系统设计原则 |
3.3.2 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设计 |
3.3.3 OPC XML-DA服务器的结构和功能 |
3.3.4 OPC XML-DA客户端的结构和功能 |
3.4 系统安全性 |
3.4.1 Web服务信息安全的内容 |
3.4.2 Web服务信息安全的保证措施 |
3.5 系统实时性 |
3.5.1 系统实时性的影响因素 |
3.5.2 系统实时性的保证措施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系统实现 |
4.1 引言 |
4.2 OPC XML-DA服务器的实现 |
4.2.1 OPC数据访问模块的实现 |
4.2.2 实时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
4.2.3 OPC XML Web服务模块的实现 |
4.3 OPC XML-DA客户端的实现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系统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
5.2.1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
5.2.2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实现 |
5.3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内容结构 |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理论概述 |
2.1 配电自动化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
2.2 配电自动化的功能 |
2.2.1 提高供电可靠性 |
2.2.2 提高电压质量 |
2.2.3 提高用户服务质量 |
2.2.4 提高管理效率 |
2.2.5 推迟基本建设投资 |
2.3 配电管理自动化系统 |
2.4 配电运行自动化系统 |
2.4.1 数据采集与监控 |
2.4.2 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 |
2.4.3 电压及无功管理 |
2.4.4 负荷管理 |
2.5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我国农网配电自动化分析 |
3.1 农网配电自动化应用现状与发展 |
3.2 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2.1 “十一五”期间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2 “十一五”期间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对策分析 |
3.3 农网配电自动化组成及各部分之间关系分析 |
3.3.1 配电管理系统 |
3.3.2 配电自动化 |
3.3.3 需方用电管理 |
3.3.4 农网管理自动化 |
3.4 农网配电自动化的五种典型模式分析 |
3.4.1 配电网故障指示系统 |
3.4.2 配电网信息系统 |
3.4.3 无主站馈线自动化系统 |
3.4.4 基于主站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
3.4.5 一体化县调/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 |
3.4.6 农网配电自动化五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分析 |
4.1 配电自动化系统试点工程 |
4.2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工程 |
4.2.1 系统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 |
4.2.2 系统结构 |
4.2.3 通信网络 |
4.2.4 主站设备 |
4.2.5 配电载波网关 |
4.2.6 柱上开关监控终端 |
4.2.7 变压器监控终端 |
4.2.8 系统功能 |
4.2.9 系统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分析 |
5.1 山东农网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技术条件 |
5.2 山东农网配电自动化控制方式 |
5.2.1 传统重合器的本地控制方式 |
5.2.2 智能化重合器实现馈线自动化方式 |
5.2.3 集中智能控制方式 |
5.3 山东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总体原则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4)基于Ice的热轧过程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 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 |
2 宝钢的信息化体系结构 |
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二 热轧过程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对象中间件 |
1 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
2 过程控制系统的类型 |
3 中间件的概念 |
4 分布式对象技术概念 |
5 主要的对象技术 |
(1) CORBA |
(2) DCOM |
(3) J2EE |
三 三热轧过程控制系统功能需求 |
1 热轧工艺简介 |
2 需求分析 |
(1) 材料跟踪 |
(2) 实绩收集 |
(3) 设定 |
(4) 数学模型计算 |
(5) 计划管理 |
(6) 通信 |
四 三热轧过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1 系统设计原则 |
2 系统总体设计 |
3 系统配置 |
(1) 硬件配置 |
(2) 软件配置 |
4 三热轧过程机网络结构 |
5 三热轧过程机系统架构 |
五 ICE 分布式对象设计 |
1 ICE 技术 |
(1) 产生的原因 |
(2) 简介 |
(3) Ice 的构成 |
(4) Ice 客户与服务器 |
(5) Ice 与 COBRA 的差异 |
(6) Ice 的应用 |
2 分布式对象设计 |
(1) 采用Slice 语言定义对象接口 |
(2) 采用IceBox 作为对象容器 |
(3) 采用Freeze 增加持久能力 |
(4) 采用IceStorm 实现对象订阅与发布机制 |
(5) 采用IceGrid 实现对象的发布和管理 |
(6) 基于Ice 的分布式对象间通信 |
六 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 |
1 配置文件方案 |
2 嵌入式数据库系统方案 |
3 关系数据库系统方案 |
(1) 数据库系统环境说明 |
(2) 数据运行流程说明 |
(3) 子系统划分 |
(4) 数据备份恢复设计 |
(5) 数据维护设计 |
4 数据缓存和数据可靠性设计 |
(1) 数据保存时方案 |
(2) 数据读取方案 |
七 日志子系统设计 |
1 基于LOG4CPP的日志子系统 |
2 日志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
3 日志子系统的优点 |
4 日志子系统的原理 |
(1) Category |
(2) Appender |
(3) Layout |
八 三热轧过程控制系统的实现 |
1 架构概述 |
2 分布式对象的实现 |
(1) 系统时序关系 |
(2) 利用Ice 实现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 |
(3) IceGrid 的配置 |
3 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 |
(1) 参数文件的实现 |
(2) 嵌入式数据库的实现 |
(3) 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
4 日志系统的实现 |
九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访问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和意义 |
1.2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本人所做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访问控制理论研究 |
2.1 传统访问控制模型 |
2.1.1 自主型访问控制 DAC |
2.1.2 强制型访问控制 MAC |
2.2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 |
2.2.1 RBAC的基本概念 |
2.2.2 RBAC的基本模型 |
2.2.3 RBAC的基本原则 |
2.2.4 RBAC与 DAC、MAC的比较 |
2.2.5 RBAC的优势 |
2.3 公共信息模型 CIM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组件的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访问控制技术研究 |
3.1 用组件技术开发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
3.2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
3.3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访问控制分析 |
3.4 扩展的访问控制模型 ERBAC的设计 |
3.4.1 ERBAC模型 |
3.4.2 ERBAC模型的说明 |
3.4.3 ERBAC模型的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访问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访问控制的框架结构设计 |
4.2 角色管理组件和用户管理组件 |
4.2.1 基本元素的定义 |
4.2.2 角色管理关键流程 |
4.2.3 用户管理关键流程 |
4.3 安全服务组件和安全服务代理组件 |
4.3.1 关键流程 |
4.3.2 安全服务代理组件提供的接口 |
4.3.3 安全服务组件提供的接口 |
4.4 用户管理日志组件(安全审计组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6)配调一体化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配网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回顾 |
1.2.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
1.3 实施配网自动化目标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的工作 |
第2章 配调一体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和集成原理 |
2.1 引言 |
2.2 配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
2.2.1 概念和范围 |
2.2.2 功能规划 |
2.2.3 体系结构 |
2.2.4 系统构成与结构 |
2.2.5 实话模式的探讨 |
2.3 系统体系结构的开放性探讨 |
2.3.1 软件体系结构 |
2.3.2 开放性问题探讨 |
2.4 配调一体化的集成原理 |
2.4.1 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异同点 |
2.4.2 柄调一体化设计的含义 |
2.5 系统架构 |
2.6 小结 |
第3章 配调一体化主站平台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设计要求 |
3.3 系统的硬件结构 |
3.4 系统的软件结构 |
3.4.1 系统软件 |
3.4.2 支撑平台 |
3.4.3 应用软件 |
3.5 统一数据库设计 |
3.5.1 层次化结构模型 |
3.5.2 面向对象的点类的抽象和封装 |
3.5.3 数据软总线的设计模式 |
3.6 统一扫描通讯系统设计 |
3.6.1 系统模型 |
3.6.2 数据库模型 |
3.6.3 系统软件结构 |
3.7 系统的主要功能 |
3.7.1 SCADA系统功能 |
3.7.2 故障处理的功能 |
3.7.3 PAS高级应用的功能 |
3.7.4 DPAS高级应用功能 |
3.7.5 网络服务及系统互联功能 |
3.8 小结 |
第4章 馈线自动化控制模式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基本条件 |
4.3 故障处理的基本模式 |
4.3.1 无通道的分布模式 |
4.3.2 集中智能模式 |
4.3.3 智能FTU间通讯的分布模式 |
4.3.4 模式选择 |
4.4 故障处理步骤 |
4.4.1 故障检测与定位 |
4.4.2 故障隔离 |
4.4.3 故障恢复 |
4.4.4 故障类型及识别 |
4.5 小结 |
第5章 通信网络与终端技术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
5.3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式 |
5.3.1 通信方式的分类 |
5.3.2 通讯方式的选择 |
5.4 配调一体化系统的通信网结构 |
5.5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接口和通信规约 |
5.5.1 异步总线式数据接口和通信规约 |
5.5.2 以太网数据接口和通信规约 |
5.6 配电终端的特点 |
5.7 终端系统的功能设计 |
5.7.1 运动功能 |
5.7.2 计量功能 |
5.7.3 保护功能与故障检测 |
5.7.4 电能质量及谐波监视 |
5.7.5 负荷控制 |
5.7.6 数据记录 |
5.8 小结 |
第6章 配调一体化系统的实现 |
6.1 工程概述 |
6.1.1 宣化配网自动化系统(首期)构成及规模 |
6.1.2 宣化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目标 |
6.2 系统结构 |
6.3 通讯系统 |
6.4 主站系统 |
6.4.1 系统配置 |
6.4.2 配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要点 |
6.4.3 配网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的集成 |
6.5 馈线自动化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论文引用专用术语英文缩写表 |
(7)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化和自动化是钢铁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
1.1.2 管理信息化和过程自动化是钢铁企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3 制造执行系统是衔接管理信息化和过程自动化的枢纽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传统ERP软件在钢铁企业应用仍存在问题 |
1.2.2 需要深入研究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构建的整体架构 |
1.2.3 需要研究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实现方法与关键技术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文的拟创新点 |
第二章 制造执行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制造执行系统 |
2.1.1 制造执行系统产生的背景 |
2.1.2 制造执行系统的管理概念演进 |
2.1.3 制造执行系统的特点及内容 |
2.1.4 制造执行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框架 |
2.1.5 制造执行系统的优化模型技术 |
2.2 关于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 |
2.2.1 国外情况 |
2.2.2 国内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有关概念分析 |
3.1 钢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
3.1.1 钢铁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
3.1.2 钢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
3.1.3 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功能层次 |
3.2 钢铁企业信息化与钢铁制造执行系统 |
3.2.1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概念 |
3.2.2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定位 |
3.2.3 制造执行系统与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
3.3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与ERP系统 |
3.3.1 基于BOM的通用ERP管理软件体系 |
3.3.2 基于模型控制的钢铁基础自动化体系 |
3.3.3 基于现场管理控制的钢铁制造执行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一个适用于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整体架构 |
4.1 一个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整体架构 |
4.2 架构的核心功能 |
4.2.1 制造执行系统的总体功能 |
4.2.2 面向ERP系统的功能分担 |
4.2.3 面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担 |
4.3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软件框架 |
4.3.1 制造执行系统的软件功能层次 |
4.3.2 制造执行系统的系统环境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实现方法 |
5.1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技术路线 |
5.1.1 系统实现的总体目标与原则 |
5.1.2 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 |
5.1.3 系统实现的总体方案 |
5.2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方法 |
5.2.1 系统环境设计 |
5.2.2 应用功能设计 |
5.2.3 系统应用集成设计 |
5.3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实施方法 |
5.3.1 钢铁制造流程一体化代码体系设计技术 |
5.3.2 大规模系统的集成技术和系统在线投运切换技术 |
5.4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项目控制方法 |
5.4.1 基于项目的总体推进协作模式 |
5.4.2 基于项目模板的知识传承机制 |
5.4.3 基于项目虚拟空间的知识交流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体系 |
6.1 制造执行系统的优化模型技术 |
6.1.1 多模型一体化协调与控制技术 |
6.1.2 批量计划动态重调度优化技术 |
6.1.3 炼钢—连铸—热轧一体化批量计划编制技术 |
6.2 制造执行系统与企业ERP、PCS系统的通信集成技术 |
6.2.1 ERP系统与外界的通信模式 |
6.2.2 制造执行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的通信 |
6.3 结构化制造执行系统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系统集成技术 |
6.3.1 基于构件化设计的功能软件开发技术 |
6.3.2 通用应用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 |
6.4 制造执行系统的平台技术 |
6.4.1 制造执行系统平台设计技术 |
6.4.2 制造执行系统数据库设计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评价方法 |
7.1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的评价意义和策略 |
7.1.1 评价意义 |
7.1.2 评价策略 |
7.2 制造执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1 评价制造执行系统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
7.2.2 评价指标体系 |
7.3 制造执行系统的评价方法 |
7.4 算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应用研究:BS公司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8.1 BS公司背景简介 |
8.1.1 BS公司基本情况 |
8.1.2 BS公司生产工艺流程 |
8.1.3 BS公司的制造执行系统需求分析 |
8.1.4 BS公司的制造执行系统环境配置 |
8.2 BS公司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 |
8.2.1 系统构成 |
8.2.2 系统功能分担 |
8.3 BS公司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8.3.1 扁平化的综何自动化系统架构设计 |
8.3.2 热装热送条件下的不锈钢、碳钢混合生产的智能生产调度模型 |
8.3.3 基于自动定位的钢铁生产物流优化控制技术 |
8.3.4 不锈钢生产过程控制模型的开发、集成和优化技术 |
8.3.5 一体化管控中心的构建 |
8.4 BS公司制造执行系统的实现与应用效果分析 |
8.4.1 制造执行系统的软件功能实现 |
8.4.2 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9.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9.3 本文的研究局限 |
9.4 进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作者简介 |
(8)基于Community Intelligence的水电企业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企业建模方法 |
1.3 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 |
1.4 水电企业综合自动化的综述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COMMUNITY INTELLIGENCE 理论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COMMUNITY INTELLIGENCE 的定义 |
2.3 CI 系统功能元 CI-AGENT |
2.4 CI 的形式化描述 |
2.5 CI 系统的各层实现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CI 的水电企业集成自动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水电企业特征 |
3.3 各部门组织运行机制 |
3.4 各自动化系统运行机制 |
3.5 基于CI 的水电企业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CI 的维护诊断决策支持系统 |
4.1 维护域需求分析 |
4.2 维护域功能参考模型 |
4.3 系统结构 |
4.4 硬件配置 |
4.5 软件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CI 的智能诊断方法研究 |
5.1 基于CI 的分布式智能诊断系统 |
5.2 诊断知识库的组织 |
5.3 基于PETRI网的知识表达 |
5.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知识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6 励磁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开发 |
6.1 励磁监测与诊断系统 |
6.2 励磁系统专家工作站设计与实现 |
6.3 智能人机交互 |
6.4 诊断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智能建筑BAS的发展和现状 |
1.2 开放式组态软件在BAS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分析 |
1.2.1 组态软件的历史和现状 |
1.2.2 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 |
1.2.3 开放式组态软件在BAS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开放式组态软件的设计分析 |
2.1 组态软件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
2.2 组态软件的系统组成 |
2.3 组态软件在智能建筑BAS中的运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建筑BAS的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
3.1 智能建筑BAS系统集成架构 |
3.1.1 系统集成设计原则及要求 |
3.1.2 智能建筑BAS系统集成的构成 |
3.1.3 BAS系统集成的实现架构 |
3.2 BAS系统集成的OPC技术解决方案 |
3.2.1 COM组件技术 |
3.2.2 OPC在BAS集成上的解决方案 |
3.3 BAS系统集成的实现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集成的组态软件设计及实现 |
4.1 组态软件的要求及系统构成 |
4.2 组态软件的I/O设备组态及数据协议界面 |
4.3 组态软件的集成 |
4.3.1 分布式集成结构 |
4.3.2 数据通讯方式 |
4.3.3 数据连接流程 |
4.4 空压机监控组态软件的设计实现 |
4.4.1 系统需求 |
4.4.2 系统设计 |
4.4.3 数据通讯及数据库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建筑BAS的系统集成实现 |
5.1 集成要求 |
5.1.1 设备界面 |
5.1.2 集成前期准备工作 |
5.2 BAS系统集成的实现 |
5.2.1 BAS系统集成的框架 |
5.2.2 集成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准高速铁路站场信号分布式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数字化铁路 |
1.1.1 数字化铁路的概念 |
1.1.2 建设数字化铁路的意义 |
1.2 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现代铁路站场信号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 |
1.4 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的集成 |
1.4.1 概述 |
1.4.2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 |
1.5 论文的背景、意义及现状 |
1.6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2 铁路站场信号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2.1 铁路站场信号情况简介 |
2.2 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DTMF信号的控制网络的设计 |
2.2.1 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DTMF信号的控制网络的必要性 |
2.2.2 低压电力线信道的特性 |
2.2.3 控制网络的总体结构设计 |
2.3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 |
2.3.1 Web技术 |
2.3.2 从两层结构的C/S到三层结构的B/S |
2.3.3 解决方案 |
2.4 铁路站场信号分布式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
3 控制网络设计 |
3.1 现场信号采集节点的总体设计 |
3.1.1 前置电路和A/D采样电路 |
3.1.2 DTMF信号编码电路 |
3.1.2.1 DTMF编码技术简介 |
3.1.2.2 DTMF编码的具体实现电路 |
3.1.3 调制电路 |
3.1.4 发送端耦合电路 |
3.1.5 接收端耦合电路 |
3.1.6 相干解调电路 |
3.1.7 滤波器设计 |
3.1.7.1 想滤波器 |
3.1.7.2 实际滤波器 |
3.1.7.3 滤波器的实现 |
3.1.8 DTMF信号解码电路 |
3.2 通信管理节点的设计实现 |
3.2.1 上位机通信功能块 |
3.2.2 滤波电路 |
3.3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4 系统的软件实现 |
3.4.1 数据链路层 |
3.4.1.1 总线控制方式 |
3.4.1.2 信号站地址确认 |
3.4.1.3 信息意义的确定 |
3.4.1.4 差错控制 |
3.4.1.5 轮询顺序的确定 |
3.4.1.6 程序的具体实现 |
3.5 实验数据及分析 |
3.6 应用层 |
4 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设计与实现 |
4.1 对象WEB技术概述 |
4.2 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 |
4.3 分布式对象的实现机制 |
4.4 CORBA标准与ORB技术分析 |
4.4.1 CORBA的基本体系结构 |
4.4.2 CORBA对象接口 |
4.4.3 ORB内核 |
4.4.4 ORB互连协议 |
4.4.5 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与Agent技术的融合 |
4.5 对象web体系结构 |
4.5.1 对象web体系结构的种类 |
4.5.2 各体系结构的性能比较分析 |
4.5.3 一种新型的对象Web体系结构ActiveX/CORBA模型的提出 |
4.6 Web主动信息发布技术研究 |
4.6.1 Web主动信息发布技术 |
4.6.2 分布式对象的异步通信技术 |
4.6.2.1 CORBA的事件服务 |
4.6.2.2 CORBA的通知服务 |
4.6.3 可靠的主动信息发布技术模型设计 |
4.6.3.1 基于通知服务的主动信息发布模型 |
4.6.3.2 可靠性事件服务的实现机制 |
4.6.3.3 基于事件服务的主动信息发布模型 |
4.7 对象Web的主动信息发布系统结构 |
4.8 铁路站场信号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实现 |
4.8.1 应用服务器端的具体实现 |
4.8.2 客户端应用程序和Web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构思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分布式对象计算在企业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配电站电能质量监控及治理系统研究[D]. 简莞. 湖南大学, 2012(02)
- [2]基于OPC-XML的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方法及应用研究[D]. 康灵燕.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3]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D]. 尹健.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11)
- [4]基于Ice的热轧过程控制系统开发[D]. 叶菲.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5]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访问控制技术研究[D]. 薛艳芳. 西北工业大学, 2007(01)
- [6]配调一体化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海涛.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07(02)
- [7]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 胡国奋. 东北大学, 2007(05)
- [8]基于Community Intelligence的水电企业模型及应用研究[D]. 曾洪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9]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伯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4)
- [10]准高速铁路站场信号分布式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D]. 黄海.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