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蝌蚪加服甲状腺激素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泉,叶婷,冯雪,肖洁美,李冕,杨大星,李灿[1](2022)在《再生水对斑马鱼幼鱼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再生水中具有多种微量内分泌干扰化合物,对水体生物具有潜在危害.为探究再生水对斑马鱼分子水平的甲状腺内分泌干扰效应,以斑马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将斑马鱼幼鱼分别暴露于再生水中3 d和7 d后,然后在洁净水体中恢复7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上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再生水暴露3 d、7 d和自来水恢复7 d对斑马鱼幼鱼存活率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再生水暴露3 d后,斑马鱼幼鱼Trh、Dio2、Thrα、Thrβ基因转录水平显着上调(P <0.05),Dio1基因转录水平显着下调(P <0.05).再生水暴露7 d后,Trh、Tshβ、Dio2、Nis、Thrβ基因转录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显着下调(P<0.05),Dio1、Thrα基因转录水平极显着下调(P <0.01);自来水恢复7d后,斑马鱼幼鱼Trh、Dio1、Dio2、Nis、Thrα、Thrβ基因转录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无显着改变(P>0.05),仅Tshβ基因转录水平显着下调(P <0.05).本研究表明再生水影响了斑马鱼幼鱼HPT轴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在洁净水体中恢复可减弱再生水对斑马鱼幼鱼HPT轴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可为再生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生态毒性效应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图4表1参36)
唐韵[2](2021)在《虎纹蛙表型变异的温度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影响及性腺转录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自然环境发生改变,两栖动物的表型可塑性极易被环境影响,同时也受到基因型的调控。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科学问题:在变化的环境下,两栖动物的表型特征是否会发生变异?会发生怎样的变异?对整个种群是否会产生影响?基因如何对其表型可塑性进行调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了对两栖动物表型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温度、类固醇激素)进行实验,进一步了解环境对两栖动物表型可塑性的影响,同时选取较为直观的性别表型进行转录组分析,探究分子水平上两栖动物表型可塑性发生的机制。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在我国的分布范围较广,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经济价值。故本研究以虎纹蛙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相关实验,得到如下结果:温度因子的实验中发现:(1)温度过低会影响虎纹蛙蝌蚪的变态率和存活率,并不利于虎纹蛙蝌蚪的生长发育,但低温下能产出更多个头较大的个体,且对于虎纹蛙来说,24℃已经属于低温环境。(2)温度越高,虎纹蛙蝌蚪发育成幼蛙的个体越小,变态时间越短,但29℃环境下发育的蝌蚪,生长和繁殖表现都更具有优势。(3)高温会影响虎纹蛙的性腺发育,导致虎纹蛙的性比偏雄,雌雄个体的体积存在二态性,雌性个体总是大于雄性个体。(4)虎纹蛙的发育温度在温和及偏高的时候对其后代影响并不显着,但是温度偏低会影响到虎纹蛙的繁殖,使其在繁殖期不能成功繁育后代。温度×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的两因子实验中发现:(1)34℃能加速虎纹蛙蝌蚪的生长发育,缩短变态时间,而29℃下饲养的蝌蚪虽然生长缓慢,但变态后的幼蛙具有较大的个体;来曲唑浓度、温度与来曲唑的交互作用对这些变量则无影响。(2)变态后虎纹蛙幼蛙的跳跃距离与肥满度呈正相关,在控制肥满度时,跳跃距离不受温度、来曲唑浓度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3)对照组(0mg/g来曲唑)在29℃时性比为1:1,在34℃时雄性较多。在来曲唑处理组中,在29℃和34℃环境下雄性比例均有显着偏倚,且雄性比随来曲唑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在每个来曲唑浓度下,34℃也比29℃产生更多的雄性。虎纹蛙性腺转录组测序分析中发现:(1)不同性腺的基因表达存在显着差异。与卵巢相比,睾丸在发育过程中有更多的基因上调。(2)与雌性未成熟的卵巢相比,成熟卵巢有更多的基因参与表达;而在睾丸发育早期则有更多的基因上调。(3)类固醇激素在虎纹蛙性腺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GO和KEGG差异基因富集分析,本研究确定了类固醇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调控途径,揭示了cyp17α、hsd3β、hsd11β1、cyp19α和hsd17β12通过调控类固醇激素参与了虎纹蛙性腺发育过程。(4)cyp3α、cyp17α、hsd3β、hsd11β1、sox2、sox9、sox30、soat、cyp19α、hsd17β12和hspα1s都和性腺的发育和分化有关。综上所述,虎纹蛙个体的生长发育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其性别发育则会受到环境温度和类固醇激素的影响,说明当今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会对虎纹蛙的种群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可能会造成物种灭绝。因此,加大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工作刻不容缓。此外在分子水平上,也证实了类固醇激素在性腺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可深入对所得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性别发育及性腺分化过程中更具体的分子机制,细化基因作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杨依婕[3](2021)在《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工业生产中Cr(VI)和Pb的大量使用,导致水环境中Cr(VI)和Pb浓度持续升高,对水生生物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是我国广布的两栖物种之一,对环境污染物极其敏感,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指示生物。本研究旨在评估Cr(104μg/L)、Pb(50μg/L)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理效应。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中国林蛙Gs 26期蝌蚪进行Cr、Pb单一及复合慢性水体暴露,分析了Cr、Pb单一及复合慢性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Gs 42和Gs 46期蝌蚪甲状腺组织结构及骨骼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8 d时,复合暴露显着抑制蝌蚪的全长、体长和体重;Cr和复合暴露抑制了Gs 42期蝌蚪的全长、体长、体重和后肢长;Cr和复合暴露均导致蝌蚪甲状腺缩小,上皮细胞高度减少。此外,Cr和复合暴露均导致Gs 42和Gs46期蝌蚪骨骼骨化的部分抑制,而Pb暴露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骼骨化。RT-q PCR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b处理组中与骨化相关基因FGF13、MMP13、TRβ、SOX9、BMP3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2.分析了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Gs 38期蝌蚪生长、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暴露导致Gs 38期蝌蚪肠道结构受损明显,细胞边界模糊,细胞核无序排列;复合处理组脂肪酶、淀粉酶及Cr处理组胃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改变。此外,与对照组相比,Cr、Pb单一及复合处理组蝌蚪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着增加。β多样性如NMDS分析和样本层级聚类分析均显示各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着。复合处理组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柠檬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以及Cr处理组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Akkermansia属和Alpinimonas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均显着降低,而复合处理组中Anaerotruncus属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3.基于RNA-seq技术分析了中国林蛙Gs 38期蝌蚪肠道对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的响应。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后的中国林蛙Gs 38期蝌蚪肠道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DEGs存在着显着差异,其中,复合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最大,有12,421个DEGs(上调DEGs 9978个,下调DEGs 2443个)。此外,选取了6个与脂肪消化吸收相关的基因(CLPS、LIPASE、NPC1L1、PAP、SCARB1、L-FABP)进行比较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中CLPS基因和LFABP基因表达量下调,而LIPASE基因、NPC1L1基因和PAP基因表达量上调。上述结果显示,环境相关浓度重金属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均对中国林蛙蝌蚪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二者的复合影响并非单纯的增强或削弱。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疏义林[4](2020)在《凹耳臭蛙不同生活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发育特征及分子调控》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中国特有的山溪蛙类——凹耳臭蛙为研究对象,以该物种生活史为主线,综合运用形态学、发育生物学、组织化学、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凹耳臭蛙不同生活阶段后肢大腿肌肉发育特征及其分子调控机理,旨在揭示该物种后肢大腿肌肉发育模式、两性间的差异及其在关键生活史阶段(变态期、冬眠期等)的适应性变化。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凹耳臭蛙个体生长发育规律(1)雌雄两性从G26期(后肢芽)到成体阶段体长、体重、后肢长和后肢重整体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变态期体重有所下降;变态后至冬眠前身体各指标均逐渐增加;冬眠期体重和后肢重均明显下降;冬眠结束后各指标增速加快,至2龄后增速逐渐降低。(2)两性从变态期开始,在体长、体重、后肢长和后肢重等方面开始出现差异,雌性各指标均略高于雄性;至14月龄时,两性各身体指标均出现显着差异,雌性明显大于雄性。2.不同生活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的发育特征(1)后肢大腿肌肉发育一般模式:从G26期到G35期为肌原细胞增殖期。G36期至G41期为肌管融合期,G41期已经形成11个肌肉群。G42期到10月龄为肌管分化和肌纤维形成期。14月龄以后均以肌纤维形式存在。比较发现,蛙科不同物种后肢大腿肌生长方式存在差异。(2)后肢大腿肌肉群肌纤维直径和数量的两性差异:雌蛙在G42期有6个肌肉群开始出现初级肌纤维,而雄蛙只有4个肌肉群出现初级肌纤维。G43期到3月龄雄蛙的总肌纤维数目多于雌蛙,5月龄后雌蛙总肌纤维数目多于雄蛙;14月龄之前不同肌肉群的肌纤维直径在性别间存在不同差异,表明两性后肢大腿肌肉在变态期和幼蛙期组织形态就存在差异。(3)变态期和冬眠期后肢大腿肌肉不同肌肉群肌纤维数量变化:变态过程中,雌、雄分别有6个和5个肌肉群肌纤维数量减少。冬眠期雌蛙后肢大腿有3个肌肉群肌纤维减少,而雄蛙有6个肌肉群肌纤维减少。暗示该物种在变态期和冬眠期均通过降解特定肌群的肌纤维获取能量度过这两个特殊的生活史阶段。3.不同发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m RNA表达谱分析不同发育阶段(主要以肌原细胞存在形式、肌管存在形式、变态前后、冬眠前、冬眠期、两性体型差异明显期、性成熟期)后肢大腿肌肉m RNA表达谱分析。(1)GO富集不同生活史阶段与后肢大腿肌肉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G36期与G40期比较有11482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富集筛选出与肌肉生长和运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41个,如Myo D、MYF6和OBSCN等。在G40期上调的基因可能与该物种后肢大腿肌肉肌管融合和分化相关。G40期与G42期比较有8352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富集筛选出与肌肉生长和运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49个,如MYF6、MEF2D、和FLOT2等。在G42期上调的基因可能与该物种后肢大腿肌肉肌管分化和初级肌纤维形成相关。此外,在G42期,与血氧运输与结合、糖原代谢、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上调,这些基因可能与维持变态期(不进食)能量供应,以及由水环境向陆地环境转换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增强等有关。G42期与G45期比较有125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与肌肉发育和运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55个,如CSRP3和NPC1等。G45期上调的基因可能与该物种后肢大腿肌肉肌群肌纤维增殖或分化相关。G45期与3月龄比较有191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与肌肉生长和运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49个,如SYNE1和TTN。3月龄期上调的相关基因可能与该物种后肢肌肉肌纤维增殖或肥大相关。此外,在G45期,GO富集获得9个可能与糖原代谢条目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暗示在变态期,机体可能通过降解部分后肢大腿肌肉的肌纤维来补充糖原,以满足这个过程中的能量代谢需求。3月龄与5月龄比较有686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44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肌肉发育和运动相关,如FLOT2和PDGFRA等。在深冬眠期,与氧运输、糖原合成、糖代谢、线粒体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下调,暗示机体可能通过降低自身能量代谢水平,以适应性长达4个月的低温环境。此外,在5月龄(深冬眠期),溶酶体和泛素化代谢途径的蛋白质降解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现为促进蛋白降解。与冬眠前期相比,深冬眠期有6个后肢大腿肌肉群的肌纤维明显减少,这些肌纤维可能通过溶酶体和泛素化途径降解产生能量,以满足机体顺利度过冬眠期的能量需要。14月龄与2龄比较有50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92个可能与后肢大腿肌肉肌纤维成熟、再生和运动能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如CAPZA1、MEF2D和FBXO40等。14月龄雌、雄比较组有80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07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肌肉发育和运动相关,如HES4、SIX4和MYOD-1A等。在雌性,分别有72个可能与蛋白合成、50个可能与蛋白降解相关的基因表达量上调,表现促进作用。此外,在雌性,与糖原合成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也表现为上调,表现促进作用。这些数据表明,与同一发育时期的雄性相比,体型较大的雌性可能具有较强的物质周转、能量储存和能量代谢水平,以满足后肢大腿肌肉的快速生长。(2)通过Pathway富集后获得不同发育阶段与后肢大腿肌肉生长和适应特有生活史相关的通路,如粘着斑、紧密连接、Notch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m TOR信号通路和ECM-受体相互作用等。这些通路在不同组间存在差异,在该物种不同发育阶段发挥特异性调节作用。4.构建无参RRBS方法评估不同发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的DNA甲基化水平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无参基因组RRBS方法,用以评估该物种不同发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凹耳臭蛙后肢大腿肌肉DNA甲基化主要表现为CG型;基因上游2K区域的甲基化水平显着低于geneboby区;8个发育阶段两两比较,分别获得DMRs相关的基因分别为4836、4558、4781、4795、4116、4745、5018和5494个基因。DMRs基因GO富集主要包括发育过程、泛素化蛋白作用、黏着斑、多细胞生物发育、肌动活动等条目,这些条目在不同组别间均存在差异。5.后肢大腿肌肉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甲基化相关基因之间的关联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甲基化相关基因关联分析结果显示,8个比较组分别获得负相关DMR的差异表达基因为558个、424个、61个、102个、302个、493个、216个和296个。不同比较组DMR的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富集获得部分与生长和发育相关的通路,包括黏着斑、紧密连接、ECM受体相互作用和甲状腺激素合成等,这些通路在不同比较组间均存在差异,暗示DNA甲基化修饰对该物种后肢大腿肌肉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调节作用。不同比较组均存在与肌肉生长、发育和运动相关的DMR的差异表达基因,如TNNI2、MYOC和OBSCN等,进一步表明DNA甲基化修饰可能直接调控该物种后肢大腿肌肉的生长和发育。此外,甲基化差异水平与糖代谢、能量代谢、蛋白合成和降解等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也具相关性,如G40(水生)与G42(陆生)比较组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SDHAF2;冬眠前期(3月龄)与冬眠期(5月龄)比较组中与氧运输相关的NGB;与线粒体代谢相关的GCDH;与蛋白降解相关PSMD8;14月龄雄性与雌性比较组中与糖原生物合成相关PGM5;与蛋白合成的翻译延伸因子相关Eef1a2;与蛋白降解泛素化途径相关基因KLHL40和溶酶体途径相关CD164等,这些结果暗示DNA甲基化修饰对凹耳臭蛙后肢大腿肌肉的生长、发育以及机体适应关键生活史阶段的生理代谢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系统的研究了凹耳臭蛙不同生活史阶段后肢大腿肌的发育特征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该物种两性表型差异及其进化适应奠定基础。
赵建彬[5](2020)在《多壁碳纳米管对热带爪蛙的生长和繁殖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碳纳米管(CNTs)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中。然而,随着全球对碳纳米科技的投入和碳纳米材料产量的不断增加,CNTs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到水环境中,其可能产生的水生生态毒性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已有研究指出CNTs会对大型蚤、斑马鱼等水生动物产生毒性效应,而关于CNTs对两栖动物的毒性效应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热带爪蛙胚胎为受试动物,采用半静态暴露的方法,以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畸形率,畸形类型和概率、心率和体长等作为毒性测试终点,研究了不同浓度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悬液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浓度为25、50 mg/L MWCNTs悬液对热带爪蛙胚胎均有毒性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降低其孵化率,而对心率和体长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所有畸形类型中,心腔水肿占的比例最大,达到28.7%,而脊索弯曲次之。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对MWCNTs的敏感程度不同,由强到弱依次是:原肠胚期、囊胚期、神经胚期、尾芽期。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MWCNTs粘附在胚胎外层的胶质膜上有间接关系。另外,也探究了不同浓度MWCNTs悬液对热带爪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及恢复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MWCNTs悬液(0.5、1、2、4、8 mg/L)均对热带爪蛙蝌蚪产生毒性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死亡率,诱导心率不齐,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通过对蝌蚪个体光学显微镜和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蝌蚪在缺乏食物时,极容易摄入MWCNTs,并富集鳃和消化道等靶器官上,对蝌蚪造成不同程度毒性作用。另外,低浓度实验组(0.5 mg/L)80%的存活蝌蚪经过4 d恢复后,仅有43.3%幸存,而高浓度实验组(8 mg/L)全部死亡,这可能与MWCNTs在蝌蚪体内的富集量超出自身的承受量导致难以排泄掉有直接关联。经计算,MWCNTs对蝌蚪7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53 mg/L。最后,还探究了低浓度MWCNTs悬液对性成熟热带爪蛙的慢性毒性效应及潜在生殖毒性。结果表明,长期暴露于MWCNTs水环境中,会降低热带爪蛙的体重和脂肪、睾丸、卵巢等组织的质量,而对心脏和肺的质量没有影响;可以诱导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下降,增加肺空炮的形成,但没有明显增生心脏或肝脏的结缔组织;也可以通过呼吸方式摄入MWCNTs,并富集在肺里。另外,长期暴露于MWCNTs水环境中会降低热带爪蛙胚胎的受精率和存活率,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综合上述实验结果,MWCNTs对热带爪蛙不同发育阶段均有一定毒性效应,该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价MWCNTs对两期动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林小元[6](2020)在《峨眉髭蟾蝌蚪自然生长发育的研究》文中提出绝大多数两栖动物的生活史都具有两个不同阶段,即水栖的蝌蚪时期和陆栖或者水陆两栖的成体时期。大多数两栖类生活史中存在变态发育现象,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特征也发生很大的改变。当然成体也有很多特征沿袭自幼体,即成体的很多性状在幼体期就已经决定了。因此,两栖类的很多研究都需要考虑幼体的生长发育。峨眉髭蟾隶属于无尾目角蟾科拟髭蟾属,变态发育,它的蝌蚪期非常长。这样长的发育期对成体以及整个物种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它背后的机制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对其蝌蚪发育有更全面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以湖南省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青龙湾小溪的峨眉髭蟾蝌蚪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观察和形态解剖、组织切片等实验,全面的了解峨眉髭蟾蝌蚪的生长发育,为后续峨眉髭蟾的相关研究打基础。我们对青龙湾小溪里的峨眉髭蟾蝌蚪进行4个多月的野外观测。通过对其窝卵数、关键时期的发育时长、各时期体形大小、食性及活动节律性的研究来说明峨眉髭蟾蝌蚪自然生长发育情况。我们一共统计了 79团卵,平均窝卵数为265枚,各卵团之间的卵粒数量无显着性差异(P=0.486)。研究发现各时期的发育时长不均等,其中G1-G25期发育时长约75天,G42期历时约30天,G42-G46期发育时长约65天。通过对1181只峨眉髭蟾蝌蚪的体形测量与统计分析发现,各时期的体重、体长、尾长、体宽、尾宽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1),G40期体重达到最大,G25-G40期体重随生长时期的增长而增加,G40期-G46期体重随时期增长而减轻;G41期尾长达到最大值,G42期开始尾部开始缩短;尾宽结果与尾长结果类似;G25-G38期头部逐渐变宽,在第G38期达到最大,之后便逐渐减小。此外,我们发现其活动习性为昼伏夜出。对其内部器官的研究主要采用室内解剖和组织切片的方法。研究发现峨眉髭蟾蝌蚪大肠和小肠从G25期开始就已分化明显,G25-G40期大肠和小肠的肠形无变化,体积随体形的增大而增大。G25-G40期峨眉髭蟾蝌蚪消化道无明显变化,这可能与其食性较为一致,均为杂食性有关。脂肪体在G25期开始就已分化明显,此时期脂肪体呈细长的亮黄色条带状,G25-G40期,脂肪体的体积随时期的增长而变大,G27期,脂肪体发育为指状,此时期指状分支少且短;随着时期的增长,脂肪体的分支变多和变长,脂肪体的体积也随之变大。G25-G40期蝌蚪(n=72)的性腺切片实验表明,峨眉髭蟾蝌蚪性腺在G25期精巢和卵巢已明显分化,分化为卵巢的数量35只,分化为精巢的数量为33只,雌、雄比例接近1。由于在G25-G40期每一时期均切出精巢和卵巢,我们推测峨眉髭蟾蝌蚪性腺的分化模式偏向于分化型。总体而言,虽然峨眉髭蟾的蝌蚪发育耗时三年,但是部分器官的发育比较快。蛾蚪的消化道在G25期已经发育完成,性腺在G25期之前已经完成分化,脂肪体在G25期发育为细条带状,G27期发育成指状。这些结果为我们后期将要进行的峨眉髭蟾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
赵璐[7](2020)在《碳轴双手性中心农药异丙甲草胺的分离分析及高效安全的立体选择性》文中研究说明许多广泛使用的农药具有手性特征,通常以外消旋体或者几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使用。开发使用具有高靶标活性的异构体能够有效地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风险。异丙甲草胺是一种酰胺类除草剂,使用广泛,其分子中具有特殊的碳轴双手性中心结构。但是目前对于其完全分离后双手性结构的认识还不够完善,尤其是轴手性之间的差异。因此以异丙甲草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建立其异构体全基线分离分析方法,研究各异构体的选择性除草活性和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以期对异丙甲草胺的农业生产和环境监管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使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6种手性农药(异丙甲草胺及其相关的甲霜灵、氟虫腈、腈菌唑、乙酰甲胺磷和顺式联苯菊酯)进行了对映体的分离制备,得到了高纯度对映体单体。利用实验和计算电子圆二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制备得到的具有不同手性中心的对映体单体进行了绝对构型表征。(2)通过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质谱(UPC2-MS/MS)对8种手性农药(异丙甲草胺及其相关的甲霜灵、敌草胺、异丙草胺、乙草胺、腈菌唑、乙酰甲胺磷和氟虫腈)的对映体分离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8种手性农药在UPC2-MS/MS上的对映体分离方法。并就各项色谱条件对对映体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3)使用靶标植物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异丙甲草胺的选择性除草活性。在市售农药中,S-异丙甲草胺的除草效果比rac-异丙甲草胺的除草效果更好,4种立体异构体除草活性的排序为:SS>SR>>RS>RR,RR-异构体在较低浓度时对稗草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碳轴两个手性中心中,手性碳在除草活性中起立体选择的主要作用。异丙甲草胺在水体、草体和土壤中均能够保持构型稳定,其选择性除草活性决定于高效异构体更易进入稗草体内并产生作用,抑制稗草发芽生长的关键因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是选择性的关键。(4)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试研究了6种酰胺类农药(异丙甲草胺及其相关的甲霜灵、敌草胺、异丙草胺、乙草胺和甲草胺)的性激素干扰作用,发现酰胺类农药具有一定的性激素干扰作用,且手性农药表现出了对映体差异。对异丙甲草胺而言,只有SS-异丙甲草胺表现出了类雌激素效应,而轴手性为R构型的异构体具有更强的抗雌激素效应和抗孕激素效应。因此,尽管异丙甲草胺的SS异构体具有最高的除草活性,但是单独使用SS异构体并不能显着降低内分泌干扰效应反而增加了生产难度和成本。研究结论清楚表明:使用SS和SR混合型的S-异丙甲草胺非对映异构体(S-metolachlor Diastereoisomer)既能达到生产简单经济,又能使用高效安全。
王海燕,樊晓丽,林植华[8](2020)在《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β-胡萝卜素对于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生长、幼蛙形态和运动表现及肝脏酶活的影响。将镇海林蛙蝌蚪(Gosner 25~26)288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各组分别添加0、50、500和1 200 mg/kgβ-胡萝卜素,直至镇海林蛙蝌蚪变态发育完全。结果显示:(1)不同处理组间蝌蚪发育中期的体重、体长和尾长组间差异不显着,而蝌蚪中期发育的历期在组间差异显着,对照组中期发育的历期显着快于β-胡萝卜素处理组。(2)不同处理组间蝌蚪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变态率差异不显着,对照组的变态时间显着短于β-胡萝卜素处理组,β-胡萝卜素处理组则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态时间缩短。(3)不同处理组间幼蛙体长、头长、前臂及手长和后肢长差异显着,但幼蛙体重差异不显着。(4)不同处理组间幼蛙平均跳跃距离差异显着,50和500 mg/kgβ-胡萝卜素处理组幼蛙平均跳跃距离显着大于另外两组。(5)幼蛙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显着,50 mg/kgβ-胡萝卜素组的酶活显着大于其它处理组,但是幼蛙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00 mg/kgβ-胡萝卜素试验组,可以显着减缓镇海林蛙蝌蚪的早期发育,延长变态时间,形成较大的幼蛙个体,积累能量较多,运动性能显着增强,个体的适合度增加。
王海燕[9](2020)在《饲料中添加天蚕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水产养殖业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已经成为主要的养殖模式,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了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动物容易感染疾病,生长缓慢。本研究以镇海林蛙(Rana zhenhainesis)蝌蚪为实验对象,在食用饲料配方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天蚕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旨在:(1)饲料天蚕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性能的影响;(2)比较不同浓度天蚕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天蚕素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探讨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天蚕素对镇海林蛙(R.zhenhaiensis)蝌蚪生长性能和酶活的影响。随机选取镇海林蛙蝌蚪(Gosner2627)500只,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重复5次,每个重复20尾),分别喂添加0、1.0、2.0、4.0和8.0 mg/g天蚕素的试验饲料。结果表明:(1)天蚕素浓度与镇海林蛙蝌蚪的发育历期呈显着的负相关,与镇海林蛙蝌蚪体长相关不显着;(2)变态成功率为94.6%,组间差异不显着,与天蚕素的浓度相关不显着;(3)天蚕素浓度与镇海林蛙蝌蚪变态时间、变态幼蛙体长和体重均呈显着的正相关;(4)天蚕素浓度与镇海林蛙变态幼蛙的跳跃距离相关不显着;(5)天蚕素浓度与镇海林蛙变态幼蛙大腿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实验表明,在本实验范围浓度内,添加8mg/g天蚕素降低镇海林蛙的发育速度,延长了变态时间,同时增加了变态个体的大小,从而提高幼蛙的适合度。2.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R.zhenhaiensis)蝌蚪生长性能和酶活的影响。将镇海林蛙蝌蚪(Gosner2526)288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组24尾蝌蚪。各组分别添加0、50、500和1200 mg/kgβ-胡萝卜素,直至镇海林蛙蝌蚪变态发育完全。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组间蝌蚪发育中期的体重、体长和尾长差异不显着,而蝌蚪中期发育的历期差异显着,对照组中期发育的历期显着快于β-胡萝卜素处理组。(2)不同处理组间蝌蚪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变态率差异不显着,对照组的变态时间显着短于β-胡萝卜素处理组,而β-胡萝卜素处理组随着浓度的增加,变态时间缩短。(3)不同处理组间幼蛙体长、头长、前臂及手长和后肢长差异显着,但幼蛙重量差异不显着。(4)不同处理组间幼蛙平均跳跃距离差异显着,50和500 mg/kgβ-胡萝卜素处理组幼蛙平均跳跃距离显着大于1200mg/kgβ-胡萝卜素处理组和对照组。(5)幼蛙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组间差异显着,50 mg/kgβ-胡萝卜素处理组CAT活力显着大于其他处理组,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T-SOD)活力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在本实验范围浓度内,饲料中添加500 mg/kgβ-胡萝卜素试验组,可以显着减缓镇海林蛙蝌蚪的早期发育,延长变态时间,形成较大的幼蛙个体,积累能量较多,运动性能显着增强,增加幼蛙个体的适合度。3.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对于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生长性能和酶活的影响。将镇海林蛙蝌蚪(Gosner2526)288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组24尾蝌蚪。各组分别添加0、50、500和1200 mg/kg维生素E,直至镇海林蛙蝌蚪变态发育完全。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组间蝌蚪发育中期的发育历期、体重、体长和尾长差异不显着。(2)不同处理组间蝌蚪的变态率差异显着,添加50 mg/kg维生素E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变态率显着大于500和1200 mg/kg维生素E处理组,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变态时间均差异不显着。(3)不同处理组间镇海林蛙幼蛙头长差异显着,对照组个体均显着小于维生素E处理组,但维生素E处理组间无显着差异;50 mg/kg维生素E处理组个体的前臂及手长显着大于对照组;后肢长和重量差异组间差异显着,500 mg/kg维生素E处理组个体均显着大于50 mg/kg维生素E处理组,其他处理组间无显着差异。但幼蛙体长和平均跳跃距离组间差异不显着。(4)不同处理组间幼蛙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过氧化物酶(CAT)活力差异不显着,但丙二醛含量(MDA)差异显着,50 mg/kg维生素E处理组和对照组的MDA含量显着低于500和1200 mg/kg维生素E处理组,500 mg/kg维生素E处理组MDA含量最高。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饲料中添加50 mg/kg维生素E试验组,显着增加头长和前臂及手长,同时降低肝脏的MDA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
刘蕊,刘春晓,刁金玲,周志强[10](2019)在《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无尾两栖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威胁。无尾两栖动物因其处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阶段,在食物链中具有重要位置,同时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环保局(USEPA)识别和评估化合物影响的常见模式生物。因此开展农药类EDCs对无尾两栖动物影响的研究可进一步评价农药的生态风险,有助于全面认识农药类EDCs。本文综述了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无尾两栖动物甲状腺及性腺干扰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研究农药类EDCs对无尾两栖动物影响的深远意义,旨在为全面的农药生态风险评价及为农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引入更加全面、科学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二、蝌蚪加服甲状腺激素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蝌蚪加服甲状腺激素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水对斑马鱼幼鱼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再生水对斑马鱼幼鱼的暴露实验 |
1.4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Real-time PCR测定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再生水和自来水暴露对斑马鱼幼鱼存活率影响 |
2.2 斑马鱼幼鱼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基因表达 |
2.2.1 再生水暴露3 d、7 d对斑马鱼HPT轴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2.2.2 自来水恢复7 d对斑马鱼HPT轴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2)虎纹蛙表型变异的温度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影响及性腺转录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重要环境因子对两栖动物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
1.1.1 温度 |
1.1.2 环境激素 |
1.1.3 其他因子 |
1.2 两栖动物表型可塑性响应的分子机制 |
1.2.1 两栖动物表型可塑性分子机制概述 |
1.2.2 两栖动物性别表型发育的分子机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环境温度对虎纹蛙蝌蚪生长发育、性别表型和繁殖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蝌蚪的采集和处理 |
2.2.2 数据测量 |
2.2.3 数据统计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温度和来曲唑浓度对虎纹蛙蝌蚪变态、生长、运动和性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蝌蚪的采集和处理 |
3.2.2 数据测量 |
3.2.3 数据统计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虎纹蛙性腺转录组的重新组装与分析:性别发育相关基因的鉴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4.2.2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
4.2.3 测序序列的从头组装 |
4.2.4 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DEGs) |
4.2.5 GO富集分析 |
4.2.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2.7 实时定量PCR(qRT-PCR) |
4.3 结果 |
4.3.1 睾丸、卵巢解剖观察及组织学分析 |
4.3.2 序列分析与装配 |
4.3.3 功能注释和表达分析 |
4.3.4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4.3.5 qRT-PCR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水环境Cr的来源及国内外污染现状 |
1.3 水环境Pb的来源及国内外污染现状 |
1.4 水环境中Cr(Ⅳ)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 |
1.5 水环境中Pb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 |
1.6 两栖类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作用 |
1.7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剂及配置 |
2.2.3 慢性暴露试验 |
2.2.4 形态学分析 |
2.2.5 甲状腺组织结构分析 |
2.2.6 骨骼染色 |
2.2.7 RNA提取及RT-qPCR |
2.2.8 实验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甲状腺发育的影响 |
2.3.3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骨骼发育的影响 |
2.3.4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骨骼骨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肠道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剂及配置 |
3.2.3 慢性暴露试验 |
3.2.4 形态学和肠道组织结构分析 |
3.2.5 消化酶活性测定 |
3.2.6 DNA提取、PCR扩增及Illumina Mi Seq测序 |
3.2.7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Gs38 期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2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Gs38 期蝌蚪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3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Gs38 期蝌蚪消化酶的影响 |
3.3.4 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Gs38期蝌蚪肠道菌群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中国林蛙蝌蚪肠道对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的响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剂及配置 |
4.2.3 慢性暴露试验 |
4.2.4 总RNA的提取和c DNA文库的构建 |
4.2.5 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
4.2.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3 结果 |
4.3.1 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
4.3.2 差异表达基因的统计与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3.3 与脂肪消化吸收相关的基因表达谱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凹耳臭蛙不同生活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发育特征及分子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脊椎动物肌肉组织研究概述 |
1.1 脊椎动物肌肉发育模式 |
1.2 脊椎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的分类 |
1.3 骨骼肌发育调控有关的主要基因家族 |
1.4 调节骨骼肌形成的信号通路 |
1.5 肌肉内脂的发育 |
1.6 DNA甲基化对肌肉发育的调控研究 |
2 两栖动物两性异形及后肢肌肉研究概述 |
2.1 两性异形及其进化假说 |
2.2 最佳运动表现与雄性繁殖适合度 |
2.3 两栖动物后肢肌肉研究概况 |
3 凹耳臭蛙研究概况及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3.1 凹耳臭蛙研究概况 |
3.2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凹耳臭蛙体型形态生长规律研究 |
1 实验动物样本获取 |
1.1 饲养方法 |
1.2 成体蛙样本获取 |
2 实验方法 |
2.1 形态数据的测量方法 |
2.2 性别的鉴定方法 |
2.3 骨龄鉴定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凹耳臭蛙的饲养结果 |
3.2 性别的鉴定结果 |
3.3 年龄鉴定结果 |
3.4 凹耳臭蛙不同发育时期的体型指标生长规律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凹耳臭蛙不同发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组织特征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样品 |
2 实验方法 |
2.1 肌肉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 |
2.2 蝌蚪期运动特征观测方法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凹耳臭蛙不同发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组织形态特征 |
3.2 蝌蚪期到幼蛙的运动特征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发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mRNA表达谱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数据库及在线分析平台 |
1.4 实验样品 |
1.5 mRNA测序文库构建 |
1.6 mRNA测序结果质量评估 |
1.7 mRNA测序结果组装与注释 |
1.8 基因表达水平和不同发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mRNA差异表达谱分析 |
1.9 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RNA样品质量检测 |
2.2 mRNA测序质量评估 |
2.3 基因组装结果 |
2.4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
2.5 不同样本基因总体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
2.6 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趋势聚类分析 |
2.7 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2.8 差异基因表达富集分析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发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DNA甲基化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样品 |
1.4 减容代表亚硫酸氢盐(RRBS)测序文库构建 |
1.5 上机测序与测序数据质量优化 |
1.6 无参考基因组RRBS数据分析 |
1.7 甲基化位点检测及分析 |
1.8 全基因组平均甲基化水平 |
1.9 差异甲基化和DMR-mRNA整合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样品检测结果 |
2.2 原始数据质量评估 |
2.3 对构建的参考基因组的评估与校正 |
2.4 数据比对分析 |
2.5 测序深度5X时C位点的覆盖度统计 |
2.6 甲基化位点检测及分析 |
2.7 全基因组平均甲基化水平 |
2.8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主成分分析和在不同基因功能元件上的分布 |
2.9 甲基化时间趋势分析 |
2.10 差异甲基化分析 |
2.11 基因甲基化和差异表达基因联合分析 |
3 讨论 |
本章小节 |
创新点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5)多壁碳纳米管对热带爪蛙的生长和繁殖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NTS概述 |
1.2 CNTS研究现状 |
1.2.1 CNTS的特性及应用 |
1.2.2 CNTS的污染现状 |
1.3 CNTS的毒性效应 |
1.3.1 CNTS对藻类微生物毒性效应 |
1.3.2 CNTS对植物毒性效应 |
1.3.3 CNTS对动物毒性效应 |
1.4 CNTS的毒性效应机制 |
1.5 热带爪蛙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意义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受试对象与暴露液制备 |
2.3.1 胚胎 |
2.3.2 蝌蚪 |
2.3.3 成蛙 |
2.3.4 MWCNTS悬液制备 |
2.4 MWCNTS理化特性的测定 |
2.4.1 MWCNTS的扫描电镜观察 |
2.4.2 MWCNTS的透射电镜观察 |
2.4.3 MWCNTS的显微拉曼测定 |
2.4.4 MWCNTS的沉降行为测定 |
2.4.5 MWCNTs的 Zeta电位测定 |
2.5 MWCNTS对热带爪蛙胚胎急性毒性实验 |
2.5.1 胚胎的发育评估 |
2.5.2 胚胎体内拉曼光谱测定 |
2.6 MWCNTS对热带爪蛙蝌蚪急性毒性实验 |
2.7 MWCNTS对性成熟热带爪蛙慢性毒性实验 |
2.7.1 热带爪蛙传代与解剖实验 |
2.7.2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 |
2.7.3 经暴露后热带爪蛙肺的拉曼光谱测定 |
2.7.4 肝脏酶活性测定 |
2.7.5 经暴露后热带爪蛙肠道的高通量测序 |
第三章 MWCNTS的形貌表征及理化性质 |
3.1 MWCNTS扫描电镜图 |
3.2 MWCNTS透射电镜图 |
3.3 MWCNTS拉曼光谱分析 |
3.4 MWNCTS的沉降行为 |
3.5 MWCNTs的 Zeta电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WCNTS对热带爪蛙胚胎生长发育的毒性 |
4.1 MWCNTS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死亡率的影响 |
4.2 MWCNTS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孵化率的影响 |
4.3 MWCNTS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畸形率的影响 |
4.4 MWCNTS对胚胎畸形类型及其概率的影响 |
4.5 MWCNTS对胚胎心率和体长的影响 |
4.6 MWCNTS在胚胎体内的拉曼光谱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WCNTS对热带爪蛙蝌蚪的富积毒性效应 |
5.1 MWCNTS对热带爪蛙蝌蚪死亡率的影响 |
5.2 MWCNTS对热带爪蛙蝌蚪心率的影响 |
5.3 MWCNTS在热带爪蛙蝌蚪体内的富集效应 |
5.4 MWCNTS对热带爪蛙蝌蚪恢复能力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WCNTS对热带爪蛙的发育影响及潜在生殖毒性 |
6.1 MWCNTS对热带爪蛙体重及各器官质量的影响 |
6.2 MWCNTS对热带爪蛙组织病变的影响 |
6.3 MWCNTS在热带爪蛙肺中的富集效应 |
6.4 MWCNTS对热带爪蛙肠道群落结构的影响 |
6.5 MWCNTS对热带爪蛙胚胎的潜在遗传毒性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峨眉髭蟾蝌蚪自然生长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两栖类的发育 |
1.2 无尾目的一般发育模式 |
1.2.1 整体外形 |
1.2.2 口部 |
1.2.3 消化道 |
1.2.4 性腺 |
1.3 无尾目发育的相关研究 |
1.3.1 发育时长差异的研究 |
1.3.2 两栖类性腺发育研究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地点和实验材料 |
2.2 野外数据收集 |
2.2.1 峨眉髭蟾窝卵数统计 |
2.2.2 关键时期发育时长统计 |
2.2.3 各时期体形数据收集 |
2.2.4 食性及活动节律性观察 |
2.3 室内实验数据收集 |
2.3.1 口部外形特征观察 |
2.3.2 消化道发育 |
2.3.3 脂肪体发育 |
2.3.4 性腺组织发育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野外观测分析结果 |
3.1.1 窝卵数统计结果 |
3.1.2 关键时期发育时长结果 |
3.1.3 体形特征测量结果 |
3.1.4 食性和活动节律性观察结果 |
3.2 解剖与切片实验结果 |
3.2.1 口部外形特征 |
3.2.2 消化道发育 |
3.2.3 脂肪体发育 |
3.2.4 性腺发育 |
3.2.5 性腺切片结果 |
4 讨论和展望 |
4.1 峨眉髭蟾蝌蚪的发育时长 |
4.2 口部外形结构 |
4.3 峨眉髭蟾蝌蚪性腺发育模式 |
4.4 影响峨眉髭蟾生长发育的因素 |
4.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碳轴双手性中心农药异丙甲草胺的分离分析及高效安全的立体选择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手性农药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1.2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
1.1.3 手性农药的绝对构型表征 |
1.2 酰胺类农药效应毒性研究进展 |
1.3 双手性中心农药的研究进展 |
1.3.1 碳碳双手性中心农药 |
1.3.2 碳磷双手性中心农药 |
1.3.3 碳硫双手性中心农药 |
1.3.4 碳轴双手性中心农药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手性农药对映体的分离制备和绝对构型表征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方法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 |
2.2.4 电子圆二色谱的实测及计算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手性农药的半制备分离 |
2.3.2 手性农药的绝对构型表征 |
2.3.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手性农药对映体在合相色谱上的分离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合相色谱手性分离方法 |
3.2.4 分子对接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快速筛选 |
3.3.2 其他色谱条件优化 |
3.3.3 分子对接与分离机理 |
3.3.4 最佳拆分条件 |
3.3.5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异丙甲草胺的选择性除草活性及机制 |
4.1 研究背景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异丙甲草胺选择性除草活性 |
4.3.2 异丙甲草胺选择性除草活性机制 |
4.3.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酰胺类农药由性激素受体介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
5.1 研究背景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酰胺类农药的细胞毒性 |
5.3.2 酰胺类农药的类雌激素效应和抗雌激素效应 |
5.3.3 酰胺类农药的类雄激素效应和抗雄激素效应 |
5.3.4 酰胺类农药的类孕激素效应和抗孕激素效应 |
5.3.5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计 |
1.2.1 饲料制备 |
1.2.2 试验分组及饲养 |
1.3 镇海林蛙蝌蚪和幼蛙形态测定 |
1.4 镇海林蛙幼蛙跳跃距离的测定 |
1.5 幼蛙肝脏酶活测定 |
1.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蝌蚪发育中期的历期和形态的影响 |
2.2 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 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幼蛙形态和运动的影响 |
2.4 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幼蛙肝脏酶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蝌蚪中期发育的历期和形态的影响 |
3.2 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 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幼蛙运动性能的影响 |
3.4 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幼蛙肝脏酶活的影响 |
(9)饲料中添加天蚕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抗菌肽 |
1.1 抗菌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 |
1.2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1.3 临床医药方面 |
1.4 农业生产方面应用 |
2 β-胡萝卜素 |
2.1 β-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和结构 |
2.2 类胡萝卜素吸收机制 |
2.3 农业生产方面应用 |
3 维生素E |
3.1 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 |
3.2 维生素E吸收机制 |
3.3 维生素E在生产方面应用 |
4 镇海林蛙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饲料中添加天蚕素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镇海林蛙蝌蚪形态测定 |
1.4 镇海林蛙幼蛙形态与运动能力的测定 |
1.5 SOD酶活力的测定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天蚕素对镇海林蛙蝌蚪中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天蚕素对镇海林蛙蝌蚪变态时间与个体大小及跳跃能力的影响 |
2.3 天蚕素对镇海林蛙变态后幼蛙超氧化物歧化酶活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计 |
1.3 镇海林蛙蝌蚪和幼蛙形态测定 |
1.4 镇海林蛙幼蛙跳跃距离的测定 |
1.5 幼蛙肝脏酶活测定 |
1.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蝌蚪中期历期和形态的影响 |
2.2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幼蛙形态和运动的影响 |
2.4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幼蛙肝脏酶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蝌蚪中期历期和形态的影响 |
3.2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幼蛙运动性能的影响 |
3.4 β-胡萝卜素对镇海林蛙幼蛙肝脏酶活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章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计 |
1.3 镇海林蛙蝌蚪和幼蛙形态测定 |
1.4 镇海林蛙幼蛙跳跃距离的测定 |
1.5 镇海林蛙幼蛙肝脏的酶活测定 |
1.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蝌蚪中期历期和形态的影响 |
2.2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幼蛙形态和运动的影响 |
2.4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幼蛙肝脏酶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蝌蚪中期的发育历期和形态的影响 |
3.2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幼蛙形态和运动的影响 |
3.4 维生素E对镇海林蛙幼蛙肝脏酶活的影响 |
4 结论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基本信息 |
教育背景 |
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蝌蚪加服甲状腺激素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水对斑马鱼幼鱼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J]. 杨瑞泉,叶婷,冯雪,肖洁美,李冕,杨大星,李灿.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2
- [2]虎纹蛙表型变异的温度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影响及性腺转录组学分析[D]. 唐韵.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Cr、Pb单一及复合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理效应研究[D]. 杨依婕. 长安大学, 2021
- [4]凹耳臭蛙不同生活史阶段后肢大腿肌肉发育特征及分子调控[D]. 疏义林. 安徽师范大学, 2020
- [5]多壁碳纳米管对热带爪蛙的生长和繁殖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 赵建彬.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6]峨眉髭蟾蝌蚪自然生长发育的研究[D]. 林小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碳轴双手性中心农药异丙甲草胺的分离分析及高效安全的立体选择性[D]. 赵璐. 浙江大学, 2020(01)
- [8]饲料β-胡萝卜素水平对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王海燕,樊晓丽,林植华. 淡水渔业, 2020(01)
- [9]饲料中添加天蚕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镇海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D]. 王海燕.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10]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无尾两栖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刘蕊,刘春晓,刁金玲,周志强. 农药学学报, 201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