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换代与承袭——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改革与五六十年代教育再改革的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顾佳赟[1](2021)在《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柬埔寨在不同时期施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然而,不论其政治发展处于哪一个历史阶段,社会性质发生了何种变化,国家政治权力分配始终受到王权和教权的影响。只是在不同外部环境下,二者施加影响的形式、程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着差别。王权和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权力分配规律本身的诠释,也透射出柬埔寨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本文尝试从这个特定的视角管窥柬埔寨政治文化。柬埔寨古代权力系统依托印度教、佛教构建。政治精英借鉴外来宗教的理论规范和教阶制度构建政治认同。印度教在合法性层面为王权提供加持。石碑、寺院为古代王国圈画了领土范围,建立起初步的中央集权体制。佛教主要起着慰藉心灵,辅助恢复国力的作用,自古与印度教共存。当上座部佛教占据宗教支配地位后,“十王法”成为衡量王权合法与否的严格标准。无论如何,古代柬埔寨的信仰体系是包容性的,外来和本土信仰都是国家认同的组成部分。古代柬埔寨政治文化还呈现出教权从属王权的特点,但同时,二者又相互庇护,共同分享政治权力。然而,围绕宗教信仰建立的政治秩序存在着背离宗教伦理的行为逆流。在王位争夺时呈现出背离亲属关系、君臣伦理和宗教教义的心理取向。法国对柬埔寨的殖民入侵和社会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分配关系。土地私有化改革剥夺了国王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废除奴隶制度改革打破人身依附和人身自由限制关系,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殖民政府还尝试普及法式教育,并致力于扶植亲法国王。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王权和教权影响力。随着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柬埔寨民族主义与反殖民主义开始萌芽。殖民政府成立的佛教研究机构为民族主义觉醒创造了条件。佛学院成为培植民族主义的温室。这也使得柬埔寨民族主义在觉醒伊始就与佛教结合在一起。随着民族主义运动高涨,法国在柬埔寨独立问题上做出让步。柬埔寨在二战后颁布了首部宪法。然而,民主制度在柬埔寨落地之初,其形式就重过内容本身。冷战时期的柬埔寨经历着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政治精英虽然在形式上借鉴西方思想制度,但实践上则倾向于依照传统和实情制定政治规则。独立后,西哈努克延续佛教民族主义思路,提出促进社会发展的“二轮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佛教社会主义”思想,希望通过佛教宣教,将柬埔寨治理成为“大同社会”。基于佛教社会主义理论,西哈努克创建了极具包容性的政治组织——人民社会同盟,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秉持中立外交原则。然而,在内外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西哈努克的国内外政策最终失衡。朗诺集团推翻西哈努克政府,导致柬埔寨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政府的局面。从朗诺政权施行共和制度开始,柬埔寨君主制度被取缔。1993年《柬埔寨王国宪法》恢复了君主立宪制度,将政党政治确立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国王通过运用任命权和赦免权,与各大政党形成博弈。西哈莫尼国王与执政的人民党之间合作多于牵制。国王对人民党权力的加持帮助其成为柬埔寨“超级政党”。人民党在柬埔寨构建起一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并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起柬埔寨政府平等、独立和中立的外交形象。与此同时,新宪法重新确立佛教的国教地位,也赋予僧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僧侣通过参加政治和社会公益活动表达政治倾向。柬埔寨政治文化演进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驱动和作用。内部因素源自本土价值观念、庇护关系等传统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文化自我塑造、濡化或拒斥外来文化的能力。外部因素源自外来宗教、强权、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交织,通过王权与教权的互动,以及二者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演进产生作用。然而,无论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于政治文化,内部因素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王权与教权是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内核,二者对权力分配产生作用的方式决定着柬埔寨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柬埔寨从未摆脱过王权和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如今,随着宪政制度、政党制度深入人心,柬埔寨形成了王权、佛教、政党同时产生影响的格局。这样的格局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对政治权力分配起到关键作用。
高世伟[2](2021)在《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层治,则天下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保障。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独特的政治传统,延续性很强,留下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体味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治理思想,对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国家与豫北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具体体现。国家治理首先注重的是治理体系的构建。治理体系具有普遍性,豫北社会具有特殊性,所以,国家治理在豫北社会的实践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重特征。国家治理的指导方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有序。就清代民国时期的国家治理而言,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大统,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认同问题。清王朝继承儒家传统,构建起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认同,建立了以《圣谕广训》为指导思想的社会治理体系,并以“礼法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清王朝还通过军事和赋役制度来加强皇权,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提升治理效能。就豫北地区而言,清王朝还关注民生,治理黄河,引导宗教信仰,治理邪教,以此来巩固以“忠孝”为核心的国家价值观。近代以来,在外力的作用下,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加之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豫北地区开始了向近代国家的艰难转型。国家治理的“滞后性”使清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代之而起的是意识形态混乱的北洋军阀,豫北社会动荡不安。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涉及到土地改革等民众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践密不可分。国家非常重视地方官员的铨选,地方政府治理必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内,但又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清代豫北县官主要来源于科举制度,民国以后,县官群体中受新式教育及留学归国人员者逐渐增多。豫北县官员负责的事务包括水利工程的修建、仓储与灾荒防治、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还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彻国家主导的价值观。县官还负责征收赋税,清初有田赋、丁徭之征,“摊丁入亩”之后,田赋和丁徭合一。豫北县政府存留款主要用于县级各项行政支出。尽管里甲、保甲并不属于正规的官僚体系,但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里甲负责徭役,保甲负责社会治安、教化。豫北官员通过保甲建立了严密的社会治安体系。地方政府不但贯彻国家意志,还承载着来自基层社会的监督反馈。豫北县官不仅教化百姓,而且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治理基层社会。神的信仰只是一个载体,这种载体承担着国家意志,豫北汤阴为岳飞故里,崇祀岳飞是为了构建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的心理认同,倡导家国一体的忠孝价值观,这种观念在地方官员和地方精英的努力下延伸到基层社会,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传教士在豫北的发展经历了由排斥到融合的过程。晚清以来,豫北州县官员的频繁更换预示着原有治理体系的崩溃,豫北地区成为军阀混战的战场。民间社会的地方自治,必须融合国家与地方政府。所以,皇权并不止于州县,而是延伸到州县以下。宗族社会以血缘为纽带,豫北地区人口主要是明清山西移民的结果,宗族组织并不发达。士绅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包括社会救助、修桥补路等公共事务。乡里组织在基层发挥着完粮纳税、维持治安、清查户口的重要作用。保甲作为地方基层组织,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平讼等事宜。豫北地区河流众多,民间多崇祀水神和金龙四大王信仰,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征。豫北地区民间戏曲、小说等具有娱乐身心,调节情绪,繁荣民族民间艺术,促进商贸,繁荣市场,文化传承,精神依托等作用。晚清以来,豫北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联庄会、自卫团、会道门林立。民国时期,豫北地区帮派林立,民不聊生,爱国仁人志士深刻揭露旧道德的弊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豫北的传播。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维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千千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重心。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仅依赖国家层面的设计,民间社会是国家进行审视、改造、批判的对象,清王朝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帝国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说,清代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主导下的官民合治。豫北地区体现的是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不仅需要精英阶层的思想转变,更需要广大民众的观念转型。
王美[3](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陆旻红[4](2020)在《战后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今天,作为与中国关系最复杂的邻国,同时也是美国在东亚地区最大的同盟国,日本如何处理日美关系,如何看待美国,对于如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政治局势有着重要意义。在影响日美关系的因素中,除了政府层面的行为,国民感情的倾向性也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国民情感很大程度上基于国民对于他国形象的认识,而对于这种国家形象的建构,除了媒体宣传的影响外,历史教育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形象及其变迁进行探究,归纳日本民众对美认识的形成与变化,并从教科书中“美国”形象的叙述入手,反思日本对于本国历史与形象的认知,以及教科书中他国形象的塑造对国民他国认识与身份认同形成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由绪论、正文(第一至四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原因及意义、先行研究综述、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内容。正文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日本自主编写的24套教科书的梳理,从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至今三个时间段出发,对早期历史中的、国际关系中的和日美关系中的“美国”形象进行阐述,并分析不同时间段“美国”形象的变化。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首先探究“美国”形象的塑造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其次通过与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相对比来探究日本对其本国历史以及形象的认知。最后从国家关系、教育制度和自我建构的角度分析历史教科书中国家形象塑造的原因。结语则从国家认同的角度出发探究历史教育中国家形象塑造的意义,以及其对于公民身份认同形成的意义。历史教科书作为传递与构建国民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对国民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教科书中塑造的他国形象也将成为个人日后看待他国的感情底色,并最终化为国民意志的一部分影响国家决策。因此,客观公正地书写他国历史,不仅可以正确地激发公民对本国的热爱,也有助于培养适合全球化社会的具有责任意识与人文关怀的世界公民,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茹亚伟[5](2019)在《冷战前期美国对韩国的亲西方宣传政策研究(1945-1969)》文中研究表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陆军进驻朝鲜半岛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南地区,对朝鲜半岛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制度进行重建。历史上朝鲜半岛曾作为中国朝贡体系的一部分,1910年被日本殖民,儒家文化和日本殖民主义在朝鲜半岛盛行。美军最初的重建目标是根除殖民主义残留。但是随着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亚洲,美军在朝鲜半岛的政策开始发生转变,美国在重建南朝鲜政权的过程中,反共成为首要目标。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对韩国的改造主要继承了美国历史上一以贯之的手法,即发展科技进而改造思想的理念,美国希望对韩国进行科技援助遏制共产主义在韩国滋长。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打乱了美国对韩国的援助计划。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使用以行为科学为主导的宣传,争取韩国军人和普通群众的人心。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韩国的政策开始从战争状态逐渐过渡到经济发展状态。朝鲜半岛成为美苏生活方式面对面的竞争地区,整个世界特别是亚洲都在关注着这场竞争。韩国能否发展成功,成为亚洲自由世界以及第三世界评定西方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的关键依据。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对在韩国实践现代化理论抱持很大兴趣,认为发展方式的竞争已经成为东西方竞争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强第三世界国家走西方发展道路的信心,美国以西方发展模式为样板支援韩国建设,但是对经济发展的过分强调反而给韩国的发展带来阻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课题的源起、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难度和研究创新进行阐释。正文由四章组成,侧重把美国对韩国的宣传政策放在美国整体战略调整以及美国亚洲政策转变的历史语境下,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占领之初美国的重建工作。美国对南朝鲜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重建工作进行指导。但是重建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是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韩国建国后发展逐渐平稳,美国向韩国派遣了规模庞大的军事顾问团,他们一方面弥补了韩国技术人员不足,另一方面传播美式文化。在对普通群众的宣传中,美军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向南朝鲜群众放映大量美国电影,以求改变他们的思想以实现美国的利益诉求。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在朝鲜半岛开展的心理战。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发动心理战的经验大多源于二战。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对和平时期的宣传活动一直持保留态度。随着东西方冷战态势日益明朗化,和平时期的心理战宣传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朝鲜战争是心理战宣传转入和平时期后再次被应用于战场。尽管和平时期的心理战与战争时期的有所不同,但是两者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战争宣传成为验证和平时期宣传成效的极端手段。具体到韩国,美国将行为科学研究这一新兴的心理战研究成果应用到战场,对改变韩国人的心态产生重大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证了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对韩国援助的动机和具体内容。尽管韩国一直是美国在亚洲的坚定盟友,但是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却不是无偿的。随着亚洲格局的变动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美国对韩国从军事战略需求转移到经济发展需求,美国希望韩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以此来对抗中国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援助韩国的过程中,美国深感由于韩国技术专家奇缺,美国制定的政策不能被韩国方面理解和采纳。为了帮助韩国更加全面地理解美国的政策,美国开始在相关技术领域对韩国人进行培训,在文化领域对韩国大学进行资助。第四章,阐释了现代化理论与韩国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冷战格局变动的年代,中苏分裂以及中国在第三世界影响力增强对美国外交政策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谋求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如果美国不能对这一变革形势进行把控,那么这些国家很有可能走上共产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发展模式对亚洲国家的吸引使得美国不得不另辟蹊径,在韩国打造西方现代化发展的模板。但是,美国在韩国推进的现代化过分侧重经济,致使韩国的政治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结语部分主要希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美韩关系应该如何定位。美国一直认为韩国的军事价值不及其政治价值,尽管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美国涉足的第一场热战,但是从战争进程中美国的政策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意图在遏制中国且首选政策是从外部包围和进行政治施压。简而言之,美国在韩国的战略定位是实现政治上与中国对抗。其次,美国在制定政策时基于何种认知。美国对韩国政策的认知从模糊变得清晰,在此过程中美国用西方固有成见看待韩国社会,认为韩国社会弊病诸多,并且一直认为韩国的传统文化阻碍了其实现现代化,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主义”情结。在此过程中美国智识阶层成为影响华盛顿对不发达国家认知最重要的来源。最后,美国对韩国发展模式有何影响。美国从利己主义角度出发,将这种情结转换成援助韩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必然导致韩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美国强调技术注重速度的思维被韩国人接纳,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治问题视而不见,造成韩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
张家豪[6](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张洪滨[7](2019)在《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文中提出川滇黔交界地区主要包括今川南叙永、古蔺,贵州黔西北以及云南滇东北等地区,曾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对统一、封闭的地理单元。但自元代以来,该区域之政治、军事价值逐渐凸显,当地彝族势力(黑罗罗)成为王朝势力入主西南的最大阻碍。可以说,三省交界地区彝部土司的忠顺与否是决定三省社会长期稳定的风向标。明代以来,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掌控,中央王朝开始在三省改设流官,并推行移民实边之策,一步步推动对夷僚(獠)地区的深化改革。随着汉夷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奋进,西南地区的社会开发速率得到快速升级,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也因此迎来了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尤其是在明万历到清雍正的130年(1600-1730)之间,播州、永宁、水西、乌撒、东川、乌蒙等土司相继迎来了改流,其“内地化”进程相继拉开序幕,政区结构设置与调整也渐已成型。不得不说,中国近代西南边疆的形成,与明清以来持续不断地西南政治改革与社会经济开发有直接关系,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作为西南利益的核心区域无疑是决定整个西南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以往学者对于西南地区的研究多关注于较小区域的纵向梳理或较大地理空间尺度的短期剧烈变化,而往往忽视了不同政区地理单元具有相似特征的某些特定因素的异同变化。本文以明清时期川滇黔交界地区土司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转型为研究主旨,重在探讨夷汉两种不同文化体制间的对抗和消融现象,渐而阐释中国近代多民族西南边疆结构的成型过程。全文分上、下两编,共六章内容。上编主要讲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动乱与变革,下编讲明末至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现象。相比于上编,笔者在下编中将黔北遵义地区纳入重点研究范围,力图更加全面清晰地展现明末以来中央王朝势力在西南地区的步步深入趋势。同时,由于西南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是一个异常丰富、庞杂的课题,笔者无法以有限地篇幅进行梳理架构,故而只能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选择性探讨,并重点关注于社会转型的现象和结果,以示西南社会开发的剧烈变化。需要提及的是,由于当前西南边疆社会史在研究成果上的多元化和分散化,难免容易导致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上的单一性。本文虽只是较粗略地分析和展现西南核心区域的社会开发历程,但有意糅合各方家之长,在材料运用和研究方法方面以求有所突破。同时,借助于历史地理学在西南边疆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从而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侯玉婷[8](2018)在《日本大学教养教育的剖析 ——以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教养教育的概念是在通识教育这一主题的范畴之内的。日本教养教育诞生在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之下,其教育思想二战前与二战后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它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巨变,所以其内核也跟着发生了改变,由二战前面向精英的“教养教育”转变为面向平民阶层的“一般教育”。不过,无论是“教养教育”还是“一般教育”都是日本展开通识教育的形式。具体来说,战前的教养教育是培养精英的教育,学校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和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培养。而战后的教养教育则是面向普通民众的教育,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高度重视教养教育,希望培养出适应社会与时代要求的人才,并安排了为期两年时间的教养教育课程。目前日本存在两种非常有特色的教养教育,一种是由东京大学实施的自二战后就一直延续着的教养教育,一种是由早稻田大学自行设计的以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目标的教养教育。两种教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方式上各有侧重,体现了日本教育界对教养教育理念多样化的理解。教养教育自诞生起就是有其明确的目的,在二战前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为政府服务的,因此具有官僚化的特征,同时,战前日本的教育是从各个国家照搬过来的,因此又具有办学理念混乱的特征。总的来说,战后日本教养教育发展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经历了两次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导致了日本教养教育的发展一度出现混乱。因此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教养教育的特征又变成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完善的体系。回顾日本教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于其中日本走过的弯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同时中国教育界可以从中得出各式各样的结论与启示,这些结论与启示对于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发展通识教育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杨凯[9](2017)在《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界中的重要历史人物、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史家薮内清进行了专门的人物研究。近现代日本的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学界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和存在形态,薮内清的研究成果又具有尤其重要的指标意义和引领作用。因此,本研究对于新历史时期,以及对此后天文学史研究的继续深入和发展,将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旨在透过薮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首先达到以下目标:梳理京都大学独具特色的中国天文学史学派的崛起历程,并且要追溯薮内的学术本源所在。该学派受惠于京都大学“中国学”学派所给予的新史观和新立场,力图更加客观地考察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并利用天文历史年代学考证中国上古历史的真实性。新城新藏的先驱性工作,为后来的薮内清打下了基础,并启发薮内转向历法史研究。在历经波折后,薮内清成长为该学派的第二代核心。本文对战后以薮内为核心的京都大学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群体的主要活动情况也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将叙述薮内与同时代其他的研究者和团体间进行学术交流后,所做出的部分创新。另外,本文对薮内清及其学术团队的其他侧面也将有所介绍。本文在方法上,尝试从薮内清其人其事及其所在学派为切入点,剖析薮内学术思想的根源和基础。另外,本文将在薮内的历法史和天文算法的重新解读工作中,努力还原薮内的思想成熟历程。这一还原过程的要点:首先是梳理薮内在其几十年求学和工作生涯中,是如何具备了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各方面都能够加以思考能力的这一成长历程;其次是探讨薮内当时对各个已有成说加以修正并新创的个人见解,在今日来看是否依旧合理。其次,本文设法还原、厘清薮内清是如何运用西方学术和数理分析方法对部分中国历法术文进行整理的这一研究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梳理,有利于发掘薮内的研究思路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纰漏。在学术立场方面,薮内始终坚持以京都大学“中国学”派对中国独到的理解视野为依托,对中国传统天文历法进行了再解释,并且从各个方面努力对中国历法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进行了发掘。本文除绪言之外,共分九章。第二至四章主要以作为学者的薮内清与其身处学派及其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为论述中心;第五至八章则着眼于薮内清的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成果,并对其主要成果进行评述;第九章是有关结论与展望。第二至三章以薮内清的学术渊源为中心,论述薮内之学问的来源、学术成长过程、研究工作的条件和氛围。京都大学中国学学派是日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发源地和孕育母体,尤其是狩野直喜、内藤湖南与新城新藏是薮内研究的理论指导者和精神引领者。新城新藏素来有“东洋天文学史权威”之称,本文首先就对京都大学中国学与新城新藏的东洋天文学史进行了挖掘。从中可以发现薮内清的思想原点及其将东洋天文学史转换为中国天文学史乃至扩展至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学术动机和理论根据。此外,通过对薮内清人生境遇、学习历程以及其如何在本学派和科技史学界中历经波折、逐步成熟的人生经历加以分析,可以了解薮内的学术积累和思想成熟过程。薮内的一生证明:优秀学者的培养与学术自由、良好工作氛围,就如两镜相映、难分彼此。另外,以薮内清与中国的互动关系为主要探讨内容,论述日本从近代军国主义猖獗、战后在废墟上重建、直至今日和平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薮内清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之间复杂的关联和互动。军国主义时代,薮内所在学派的“中国学”研究成为了军国主义者手中一种宣扬侵略、鼓吹扩张、美化军国主义的工具。战后,在战时遭到胁迫的薮内主动进行了反省,转变了自己的学问宗旨。薮内从允许日本当局利用自己的研究来制造思想糟粕的沉默状态中觉醒过来,转而高举起以“维护中日和平、重新认识中国”为宗旨的研究观和学术观,对中国的态度也从麻木走向积极。总之,薮内清的学术观和中国观的转变历程,就是日本广大科学史学者从一个是非黑白完全颠倒的历史阶段走向一个致力于“重新认识中国”新阶段的缩影。因此,本文对于薮内的人生历程,重点选取了一些片段来加以阐述和分析,对这位学者的心路历程有所披露。第五至八章则主要论述了薮内清的中国历法史研究并对其结论进行了再检讨。尽管薮内使用了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分期法,但从其论述的主要内容来看,中国的历法史被其实际分成了四个阶段、两个大时期:即起源、定型、发展、式微四个阶段和上升以及下降两个时期(与同时代的西方相比较)。通过对薮内所梳理之历法史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确定,当时的薮内已经发掘出了“中国历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活动”——这一中国历法改革的特殊形态中之绝大部分内容。中西天文学有一定数量的共通性,但二者的风格迥异、走向不同。薮内清从两个路径切入这一比较研究中,首先是从二者源流和发展的比较中寻找二者的本质差异,以及为何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其次是薮内分析了印度天文学和伊斯兰天文学进入中国并被吸收融汇这一历史进程,进而阐释了明清之际东西天文学无法会通的原因。总之,薮内分析了中国天文历法从繁荣走向式微的路径,并且为后人提供了进行中国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现代意义。薮内清的历法史研究,着力于对中国历法的社会意义之发掘,是对传统中国天文学研究路径的颠覆和重新开拓。其研究思路和方法融会贯通了历史和数理两种传统,并希望以此来还原中国天文历法的历史原型。在践行这一研究路径时,薮内注意到要避免以数理化方法单纯地解释历法。同时薮内也努力驾驭思想史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防止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通过本文之梳理,可以发现:薮内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多可取之处。最后,以薮内清的数理天文学研究为中心,展示其四项重要的研究成果:首先是薮内对中国古代的天体坐标系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中国存在一种特殊坐标系”的观点。薮内还对古代星表进行了倒推和成立时代考证。其对中国的坐标转换计算也进行了解析。其次是薮内较早分析了隋唐历法中的日月运行位置计算法,并且揭示了中国古代定朔法计算模型。再者是薮内以中国的行星运动论变迁为切入点,对中国天文学是否有一种内在的、不为外人所知的行星运动理论的存在可能性进行了挖掘;最后是薮内以内插法为突破口,对中国古代天文算法进行了算法还原并赋予该算法以现代天文学意义。应该说,本文在梳理了上述薮内的研究成果后,发现薮内试图将中国古代的算法最终归宗于一种“科学的”非西方理论。但同时,在薮内笔下的该种理论又是一种可以与西方殊途同归的“科学”。薮内揭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某些理论因素,与西方相对应的理论因素具有某种可比拟性。由此,其开拓了科学思想史的某种新进路。但其这一思路究竟是否可行,依旧需要有待来日加以验证。
马培培[10](2017)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教育,对于培养社会精英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现代高等教育历史进程中的规模大扩张对精英教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在扩张之前的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全部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承载高深知识和养成健全心智的精英,而当扩张之后尤其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以后,精英教育萎缩成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极小的部分,而不再是全部。随之,平等主义的冲击对大学精英主义价值观造成威胁;与此同时,规模的急剧扩张瓦解了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总之,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面临被抛弃和被放逐的命运。为了在平等和优秀之间、规模与质量之间实现两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妥协成为一种权衡之策,虽然表面上看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实质上并非如此,新的问题由此产生。通过对现状的考察可以看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发国家中,出现了精英教育发展的多样化趋势,表现在精英教育培养类型的多样化、教育目的的多样化与实践形态的多样化三个方面。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与规模扩张相伴相生的必然现象,也作为精英内涵多样化的自然延伸,为缓解精英教育的危机,更好地发展精英教育指明了航向。但是,从更加深远和广阔的视角进行反思,可以发现多样化并不是精英教育发展最为理想的归宿,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应该遵循三个主要的发展理念。首先应在多样化的趋势下重新关照自身发展的整体性;其次,大众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应从妥协性的共存关系向共生关系发展;最后,精英教育的发展应遵循变革与传统相统一的观念。基于对先发型大众化国家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及出路的分析,反思我国的精英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考虑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出路:一是强化精英教育的意识、纠正对精英教育理解的误区;二是通过适度规划和自由竞争促进系统分层和功能分化;三是促进精英教育实践形态的多样化;四是加强实践形态之间的关联度,发挥精英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五是在关于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方面应具有基本共识。
二、换代与承袭——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改革与五六十年代教育再改革的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换代与承袭——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改革与五六十年代教育再改革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政治文化概念研究 |
二、关于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 |
三、关于王权与教权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 |
第五节 理论框架和基本结构 |
一、历史时期划分 |
二、王权和教权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文章基本结构 |
第一章 王权与教权结合初构柬埔寨政治文化 |
第一节 本土价值观念塑造柬埔寨政治文化底基 |
一、尊崇女性的性别观念 |
二、泛灵崇拜的本土信仰 |
第二节 印度宗教传入构建王权与教权关系 |
一、印度教中的王权与教权结合 |
二、佛教替代印度教占支配地位 |
第三节 王权与教权结合的政治文化特点 |
一、多元信仰体系建立思想认同 |
二、王权高于教权的政治秩序 |
三、宗教伦理秩序下的伦理背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殖民影响柬埔寨政治文化 |
第一节 法国殖民政府弱化王权和教权 |
一、推动制度改革削弱王权影响力 |
二、插手王位继承意图控制后继国王 |
三、控制教育淡化教权和王权影响力 |
第二节 法国殖民时期柬埔寨民族主义觉醒 |
一、“受阻的”民族意识发展 |
二、民族主义思想觉醒和传播 |
三、民族主义促成政党政治与宪政体制 |
第三节 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政治文化特点 |
一、王权适度调适回应外部压力 |
二、佛教民族主义思潮初现端倪 |
三、初建的民主制度形式大于内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政治思想制度冲击柬埔寨政治文化 |
第一节 西哈努克佛教社会主义理念与实践 |
一、从佛教民族主义到二轮理论 |
二、西哈努克佛教社会主义施政理念 |
三、佛教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政治实践 |
第二节 冷战漩涡中的柬埔寨政治 |
一、西哈努克中立外交政策失效 |
二、朗诺政权推动“双头政治”形成 |
第三节 共产主义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影响 |
一、极左政策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影响 |
二、延续社会主义路线与探求发展道路 |
第四节 东西方价值碰撞中的政治文化特点 |
一、柬埔寨政治受到西方思想制度形塑 |
二、王权衰降成就西哈努克个人影响力提升 |
三、柬埔寨佛教朝政治化方向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党政治主导柬埔寨政治文化 |
第一节 王权政治影响力的边界 |
一、受《柬埔寨王国宪法》制约的王权 |
二、西哈努克积极参政维护权威 |
三、西哈莫尼远离政治保持影响 |
第二节 政党政治推动政治发展 |
一、当代政党制度构建与发展 |
二、主要政治党派关系演变 |
三、从“多党”到“一党”政治演变 |
第三节 人民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影响 |
一、人民党主导柬埔寨政治发展 |
二、人民党自我调节适应发展需要 |
三、人民党塑造国家对外关系形象 |
第四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特点 |
一、柬埔寨确立多党选举制度 |
二、君主立宪制度下形成“强政党”政治 |
三、柬埔寨佛教政治化程度加深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演进 |
第一节 王权与教权并立中的庇护关系 |
一、庇护关系根植于本土价值观念 |
二、不平衡教俗并立中的庇护关系 |
三、现当代意义下的教俗并立关系 |
第二节 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演变 |
一、印度宗教文化的本土化演变 |
二、法国殖民文教系统的本土化演变 |
三、西方政治思想制度的本土化演变 |
第三节 王权与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的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 |
(2)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材料 |
五、理论方法 |
六、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豫北地理与治理关系格局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 历史地理 |
第三节 经济地理 |
第四节 人文地理 |
小结 |
第二章 协同共治—国家治理视域下的豫北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一节 认同培育—现实需求与文化建造 |
一、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构建 |
二、《圣谕广训》与清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构建 |
三、祭祀与国家认同的构建 |
四、祭祀、表彰与伦理道德思想的构建 |
五、国家认同的瓦解与重塑 |
第二节 礼法并重—礼法与社会秩序体系的构建 |
一、“礼法”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
二、教育教化引导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剿抚兼施—军事功能与治理体系的构建 |
一、威慑镇压的治理策略 |
二、军事信息渠道的构建 |
第四节 保障民生—公共事务治理体系的构建 |
一、税收保障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
二、黄河的治理与民生 |
三、社会救助及民生 |
第五节 信仰引导—宗教信仰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一、宗教信仰的治理功能 |
二、邪教信仰的社会治理 |
三、传教士问题治理思想的演变 |
小结 |
第三章 实践落实—县级政府领导下的豫北基层社会治理 |
第一节 牢筑根基—县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成 |
一、县官的铨选及职能 |
二、县级机构的组成及职能 |
第二节 建设格局—社会公共事务治理 |
一、水利治理实践 |
二、仓储制度与灾荒防治 |
三、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 |
第三节 基层组织—社会治安与赋税征收 |
一、保甲制度与权力渗透 |
二、赋税征收与民间社会 |
第四节 崇德重礼—教化体系与治理实践 |
一、学校教化机制 |
二、社会教化机制 |
第五节 敬天为民—官员祭祀与官民关系 |
一、地方官员祭祀 |
二、调解纠纷维护社会治安 |
三、传教士与豫北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民间自治—豫北民间社会中的自治机制 |
第一节 自治主体—基层社会的自治效能 |
一、士绅权威与基层社会 |
二、宗族制度的功能 |
三、会首的社会治理作用 |
四、乡村乡约自治 |
第二节 以农为本—乡村经济的发展 |
一、粮食生产与社会稳定 |
二、乡村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惯习—民间教化信仰的社会治理功能 |
一、社会教化机制 |
二、民间信仰活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战后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日本的美国形象研究 |
二、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他国研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60 年代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
第一节 早期建国史中的“美国”形象 |
一、美国独立:民主主义的象征 |
二、工业革命与南北战争:资本主义大国的建立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美国”形象 |
一、19世纪后半期:太平洋地区的帝国主义列强 |
二、一战:和平正义的倡导者与世界经济的支配者 |
三、二战:“富裕国家” |
四、冷战:国际政治的主导者与核武器竞赛的参与者 |
第三节 日美关系中的“美国”形象 |
一、日本开国:来自西方文明的压迫者 |
二、日俄战争到一战:“好意”的朋友 |
三、二战:日本开战的罪魁祸首与日本战败的直接原因 |
四、占领时期:战后日本的主导者 |
小结 |
第二章 20 世纪70-80 年代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
第一节 早期建国史中的“美国”形象 |
一、美国独立:印第安人的迫害者 |
二、工业革命与南北战争:资本主义大国的发展与种族歧视问题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美国”形象 |
一、19世纪后半期:满洲地区的帝国主义竞争者 |
二、一战: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反共对立的初现 |
三、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建立 |
四、冷战:国际政治影响力的削弱与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
第三节 日美关系中的“美国”形象 |
一、从日本开国到一战:从日本近代化的启蒙者到平等的帝国主义列强 |
二、二战:中国问题上的利益对立与对日本战时苦难的施加 |
三、占领时期:从战后日本的主导者到自由主义阵营的盟友 |
四、占领结束后:自由主义阵营的盟友与经济上的竞争者 |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到21 世纪初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
第一节 早期建国史中的“美国”形象 |
一、美国独立:民主主义的重归 |
二、工业革命与南北战争:资本主义大国的扩张与种族问题的弱化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美国”形象 |
一、19世纪后半期到一战:世界一体化与物质财富的象征 |
二、二战:贸易保护主义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 |
三、冷战及之后:从冷战两极到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 |
第三节 日美关系中的“美国”形象 |
一、从日本开国到一战:日本近代化的“榜样”与“检验标准” |
二、二战:贸易保护主义与对日本的经济打击 |
三、占领时期:战后日本主导者地位的相对下降 |
四、占领结束后:同盟地位的强化与经济摩擦的深化 |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形象塑造的表与里 |
第一节 “美国”形象塑造的特点与演变 |
一、民主自由象征的动摇 |
二、经济大国地位的增强 |
三、和平正义形象的颠覆 |
第二节 美国形象塑造及演变的原因探析 |
一、日美关系的发展 |
二、教科书审定制度与教育思想的演变 |
三、他国镜像与自我建构的需要 |
第三节 “美国”形象塑造背后对本国历史的认知 |
一、从殖民地到资本主义大国——一种克服危机的模式 |
二、从帝国主义列强到法西斯国家——战争的“受害”与“加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冷战前期美国对韩国的亲西方宣传政策研究(1945-196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战后初期美国在韩国的文化重建活动 |
第一节 战后初期南朝鲜严峻的文化形势 |
一、战后初期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政策定位 |
二、美占领军政府对南朝鲜的教育改造 |
第二节 美国在南朝鲜的宣传活动 |
一、美国在南朝鲜的电影宣传 |
二、美国在南朝鲜的广播宣传 |
第三节 美军撤离后对韩国的技术援助政策 |
一、现代化理念在亚洲实践的源起 |
二、技术援助与人心争夺 |
三、美国对韩国的军事技术援助 |
小结 |
第二章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宣传活动 |
第一节 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 |
一、战争初期美国的政策 |
二、中国出兵之后美国的政策 |
三、战争后期美国对亚洲战略的调整 |
第二节 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的心理战计划 |
一、美军战争中实施心理战的源起 |
二、军事单位参与和平时期的宣传活动 |
三、心理战重回战场 |
第三节 美国对韩国军民的宣传 |
一、以行为科学为指导的战术宣传 |
二、对韩国民众的宣传 |
小结 |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韩国的教育援助 |
第一节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的亚洲政策 |
一、美国亚洲政策转变的背景 |
二、美国在亚洲的政策调整 |
三、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对韩国的政策 |
第二节 美国政府对韩国的技术支援 |
一、美国向韩国提供技术援助的动机 |
二、国务院的教育交换项目 |
三、国际合作署的技术援助 |
四、美国对韩国农业的改造 |
第三节 亚洲基金会对韩国文化事业的资助 |
一、亚洲基金会成立的背景 |
二、亚洲基金会的英文教育项目 |
三、亚洲基金会国际会议项目 |
四、亚洲基金会的大学俱乐部项目 |
小结 |
第四章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与韩国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美国亚洲政策的调整 |
一、变动中的世界 |
二、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 |
三、六十年代美国对韩国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在韩国推广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理论的出现 |
二、国际研究中心的诞生 |
三、现代化理论与宣传的关系 |
四、美国向韩国推广的现代化内容 |
五、韩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 |
第三节 美国针对韩国青年的文化输出 |
一、对高校青年的学术指导 |
二、对韩国青少年的课外活动指导 |
三、美国政府向韩国派遣“和平队” |
小结 |
结语 |
一、冷战初期美国对韩国的战略价值的判断 |
二、冷战“东方主义”与“本土化”在韩国文化重建中的影响 |
三、美国冷战安全国家的构建 |
四、美国的文化输出对韩国现代化模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具体建校工作 |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
小结 |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
(一) 办学方针 |
(二) 营建方面 |
(三) 设备方面 |
(四) 院系建制 |
(五) 师资延聘 |
(六) 校务行政 |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
(四) 经济问题 |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
(四) 社会服务工作 |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
(四) 护校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
(二) 成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7)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2.理论运用及研究思路、方法 |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4.篇章结构 |
上编 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夷汉文化冲突 |
第一章 明初川滇黔交界政区地理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元代川滇湖广交界政区格局与民族分布 |
一、宣慰司设置始末及影响 |
二、三省交界地区的部族分布及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明王朝开辟西南 |
一、朱元璋平复云南的政治舆论攻势 |
二、平复云南的波折——由“和谈”到“武统” |
三、降服“蛮夷” |
第三节 明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构建 |
一、明廷重点经营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原因 |
二、贵州“西四卫”的设置与重庆道的畅通 |
三、奢香夫人与“龙场九驿” |
第四节 贵州建省与省界交错局面的形成 |
一、贵州设省的必要性 |
二、“犬牙交错”:贵州设省促使三省交界混杂分治局面的成形 |
三、驿传体系的完善与府卫混杂局面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卫所、土司与“生蛮”——新旧体制下的文化碰撞与社会转型 |
第一节 罗罗土司崛起与“都掌蛮”失势 |
一、土司崛起的原因——土司制度的本质与漏规 |
二、征讨和镇压:“生蛮”势力的削弱与演变 |
第二节 个案研究:奢氏土司的兴盛及领地扩张 |
一、考察缘起:川黔交界的黎民古镇 |
二、“自导自演”:永宁土司侵占毛坝 |
三、得陇望蜀:云安长官司消亡之谜 |
四、永宁土司的强盛及扩张的原因 |
第三节 移风易俗与夷汉有别:“汉化”政策在边疆的成效 |
一、明廷“以夏变夷”政策的效果体现 |
二、汉民的渗入与土司的应对 |
第四节 稳定的“旧制度”与特殊的新族群 |
一、稳固的罗罗社会:一条难以打破的婚姻法则 |
二、特殊族群的出现 |
小结 |
第三章 危机降临:土司社会的冲突与争斗 |
第一节 罗罗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变 |
一、明中后期流民的迁徙及土地开垦的高潮 |
二、领主制经济的逐渐衰落 |
第二节 土司贵族的内部矛盾与权力分化 |
一、芒部争袭与沙保之乱 |
二、东川土府争印案及阿堂之乱 |
三、乌撒、沾益“彼绝此继”与乌撒内乱 |
四、安尧臣冒袭镇雄土官与永宁争印之乱 |
第三节 土目势力的崛起与阶级对立的加重 |
一、土目势力的崛起 |
二、夷民的反抗与上下阶层的对立 |
第四节 罗罗土司与明廷的关系恶化 |
一、从“轻徭薄赋”到“广征重敛” |
二、皇木采伐带来的沉重负担 |
小结 |
下编 从“改流”到“转型”:西南边疆的“内地化”高潮 |
第四章 明清之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冲突与政治变革 |
第一节 “平播之役”:明末西南大动乱的开始 |
一、播州杨氏与中央王朝的矛盾由来及关系演变 |
二、“平播之役”:王朝衰弱的前兆 |
三、杨氏覆灭改变西南格局 |
第二节 播州“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初步影响 |
一、明廷为何对播州进行改流 |
二、播州改流的主要内容 |
三、播州改流的初步影响 |
第三节 “水蔺之变”:“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
一、“水蔺之变”爆发的几个原因 |
二、“水蔺之变”对播州改流造成的影响 |
三、永宁改流与“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
第四节 动荡与变迁:明末清初西南边疆的势力争斗 |
一、明末西南罹难与蜀民南迁 |
二、清初西南地区的抗清势力及社会危机 |
三、吴三桂经略滇黔与反叛清廷 |
小结 |
第五章 清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 |
第一节 清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冲突、变革与政区调整 |
一、平复滇黔交界强蛮始末 |
二、清初对黔西北地区的改流 |
三、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调整 |
第二节 雍正年间对滇东北地区的改流 |
一、改流缘起:土司制度的失效 |
二、滇东北改流及其波折 |
三、滇东北改流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个案研究: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转型——以川东威远卫的置废变革为例 |
一、初创:“双重政区”与土流之争 |
二、衰变:屯田受毁与土目失势 |
三、蜕变:人口集聚与社会转型 |
四、结语 |
小节 |
第六章 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转型 |
第一节 清代黔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与生态变迁 |
一、万里箐弯:清初黔北地区的林木园区 |
二 毁林转耕:箐林消退与山地开垦 |
三 桑竹之盛:技艺传播促黔北繁荣 |
四 对黔北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
第二节 厅的创置、演变及对川南社会的影响 |
一、叙永厅的设置与军粮供应 |
二、由“两省分治”到“事归一省”:直隶厅的演进成形 |
三、仁怀厅的设置及影响 |
第三节 黔西北地区的夷汉分布与民族关系变迁 |
一、黔西北早期移民的由来及特点 |
二、后期移民的不断迁入与汉夷关系的转变 |
第四节 滇东北的开发:铜矿引起的社会变迁 |
一、滇东北铜矿业的兴盛 |
二、滇铜外运与河道开发 |
三、夷民开化与汉夷交往 |
小节 |
结语 |
一、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近代西南边疆的成型 |
二、西南边疆的“内地化”:华夏“大一统”思想的最高形式 |
三、历史地理学与中国西南社会发展 |
附录一:川滇黔交界地区各土司世次状况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8)日本大学教养教育的剖析 ——以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教养教育在日本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教养教育的发展过程 |
一、二战前备受重视的教养教育 |
二、战后教育改革促进了教养教育的发展 |
三、九十年代第二次教育改革导致教养教育衰败 |
第二章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的个案研究——以东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教养教育为例 |
第一节 两校教养学部的简介 |
一、东京大学教养学部 |
二、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部 |
第二节 两校教养学部培养目标的比较 |
一、东大与早大教养学部的培养目标 |
二、两校教养学部培养目标的比较 |
第三节 两校教养学部课程的比较 |
一、东大:“先专后泛”的进行教养教育 |
二、早大:始终宽泛地进行教养教育 |
三、二者教养教育课程的比较 |
第四节 两校教养学部培养方案比较 |
一、早大:根据语言划分 |
二、东大:根据学生成绩自主选择 |
三、二者教养教育培养方案的比较 |
第三章 日本教养教育的评价 |
第一节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的特征 |
第二节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
一、教养教育的成就 |
二、教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给我国的启示 |
一、对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启示 |
二、对我国高校改革的启示 |
三、对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第三节 方法与思路 |
一 从更立体的人物研究视角来审视薮内清 |
二 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四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薮内清的学术渊源 |
第一节 日本的汉学、东洋学与中国学 |
一 “中国学”的思想来源 |
二 汉学、中国学与东洋学 |
第二节 京都的“中国学”学派 |
一 “中国学”研究机构的创立 |
二 “中国学”研究机构的学风 |
第三节 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诞生 |
一 学科诞生的背景 |
二 新城新藏所开拓的进路 |
第三章 薮内清的学术生涯 |
第一节 战前的青葱岁月 |
一 早年的求学阶段(1906-1929) |
二 学术研究第一阶段:中国天文学史领域的积累和研究阶段(1929~1945) |
第二节 战后的全面研究 |
一 学术研究第二阶段:主持对中国科技史的全面研究(1945~1969) |
二 学术研究第三阶段:成熟和整理时期 |
第三节 薮内清与中国 |
一 生活中的薮内清 |
二 薮内清的中国缘 |
三 薮内清的中国认知 |
第四章 薮内清的殷历和汉历研究 |
第一节 对上古历法的看法 |
一 关于殷历的争论 |
二 修正新城新藏的观点 |
第二节 对汉历的研究 |
一 《历术甲子篇》与《太初历》辨疑 |
二 《三统历》之制历背景和讨论 |
三 探讨音律学和《世经》 |
第五章 薮内清的汉唐历法改革研究 |
第一节 对隋唐历法改革的再检讨 |
一 探讨中国分裂时代的历法:以魏晋南北朝历法为例 |
二 薮内清的隋代历法改革探析 |
三 关于唐代历法改革的辨析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天文机构和天文学家 |
一 薮内清对中国天文机构规制的研究 |
二 天文学家和机构管理探析:以唐宋为例 |
第六章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文计算研究 |
第一节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和天文坐标系研究 |
一 关于中国的坐标系和天体观测的讨论 |
二 薮内清的汉代和宋代星表研究 |
第二节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体理论与推步方法的研究 |
一 薮内清的日月运动推算研究 |
二 薮内清的理论整理和算法挖掘 |
第七章 薮内清对中国天文学外来影响的探讨 |
第一节 薮内清的印度天文学研究 |
一 探讨西来的印度历法及其影响 |
二 关于西来占星术对中国影响之讨论 |
第二节 薮内清的伊斯兰天文学研究 |
一 关于伊斯兰天文学家的讨论 |
二 伊斯兰的天文书籍、星表和观测法 |
三 薮内清的伊斯兰历术研究 |
第八章 薮内清的中国天文历法“发展极限”论 |
第一节 对“中国科学传统”的检视 |
一 儒学笼罩下的“科学传统” |
二 中国的数理传统:薮内清的中国数学史观点 |
第二节 中国天文学式微原因的探讨 |
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存在发展局限 |
二 日本对中西天文学的取舍 |
三 中国对西方天文学“不顺遂”的学习 |
第九章 结语和后续研究规划 |
第一节 结语 |
一 薮内清及其时代 |
二 薮内清的学术创新 |
第二节 后续研究规划 |
一 下一步计划 |
二 思考 |
附录一.薮内清博士年表 |
附录二.薮内清博士主要着作目录 |
附录三.薮内清博士主要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的学术成绩 |
致谢 |
(10)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一) 规模扩张进程中发展精英教育具有必要性 |
(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遭遇发展危机 |
(三)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面临困境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精英教育内涵研究 |
(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
(三)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一) 精英 |
(二) 精英教育 |
(三)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主要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五、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演变 |
第一节 古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
一、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源起 |
二、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变迁 |
三、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特征 |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近代精英教育的变迁 |
一、大学:与生俱来的精英教育机构 |
二、近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变迁 |
三、近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特征 |
第三节 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
一、现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形态 |
二、美国、欧洲以及东亚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
三、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特征及其趋势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精英教育发展的危机 |
第一节 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
一、规模扩张对精英教育质量观的冲击 |
二、规模扩张对传统精英教育形式的挑战 |
三、规模扩张使精英教育地位逐渐式微 |
第二节 平等与优秀的冲突 |
一、优秀的获得与平等的牺牲 |
二、平等的承诺与优秀的丧失 |
三、规模扩张进程中两种价值观冲突导致的精英教育危机 |
第三节 精英与大众的妥协 |
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区隔 |
二、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妥协 |
三、妥协与精英教育的危机 |
四、重塑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精英内涵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
一、精英内涵的演变及类型的多样化 |
二、精英教育选拔对象的多样化:以美国为例 |
三、一个突出的个案:哈佛大学学生选拔类型的多样化 |
四、精英教育选拔对象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先发国家的普遍趋势 |
第二节 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
一、精英教育目的及其多样化 |
二、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以欧洲为例 |
三、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以美国为例 |
第三节 实践形态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
一、精英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 |
二、非独立机构的精英教育实践形态 |
三、一种精英教育实践形态发展的趋同化取向:从集中到分散 |
第四章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的反思 |
第一节 精英教育的发展应关照基于多样性之上的整体性 |
一、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多样化的必然性 |
二、多样性的利弊之争 |
三、精英教育的发展应重新关照整体 |
第二节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应从共存走向共生 |
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何以共存 |
二、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何以共生 |
三、启示 |
第三节 精英教育发展应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寻求平衡 |
一、传统之于精英教育 |
二、变革之于精英教育 |
三、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寻求平衡的可能性 |
四、传统与变革之间取得平衡的路径: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相统一 |
第五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
一、清末精英教育的肇始与存在的问题 |
二、民国时期精英教育变革的经验 |
三、建国后精英教育发展遭致双重断裂 |
四、改革开放后精英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第二节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精英教育意识的淡薄和观念的误区 |
二、高等教育机构的同质化导致精英教育的承担主体不明确 |
三、精英人才培养的异化 |
第三节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出路 |
一、强化精英教育的意识、纠正对精英教育理解的误区 |
二、通过适度规划和自由竞争促进系统分层和功能分化 |
三、促进精英教育实践形态的多样化 |
四、加强实践形态之间的关联度,发挥精英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
五、在关于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方面应具有基本共识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换代与承袭——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改革与五六十年代教育再改革的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D]. 顾佳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高世伟. 河北大学, 2021(09)
- [3]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战后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D]. 陆旻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冷战前期美国对韩国的亲西方宣传政策研究(1945-1969)[D]. 茹亚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7]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D]. 张洪滨. 暨南大学, 2019(03)
- [8]日本大学教养教育的剖析 ——以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为例[D]. 侯玉婷. 苏州大学, 2018(01)
- [9]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D]. 杨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10]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D]. 马培培.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