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要注意猪水肿病的流行(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19)在《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文中研究指明猪水肿病是猪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危害性特别高,仔猪最容易发生。本文就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罗万禄[2](2019)在《猪场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及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文中研究指明在畜牧生产中,抗生素常常被用于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促进动物生长等,随之而来的是细菌的耐药性和抗生素被大量滥用等问题。因此,畜牧生产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养猪业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情况仍较普遍,这使得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猪源大肠杆菌已成为重要的耐药细菌贮存库,这些耐药菌株有可能通过污染的环境、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食物等在养殖场内传播。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仔猪腹泻、断奶仔猪腹泻及水肿病、母猪乳房炎、母猪尿路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因此,了解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并通过改善猪舍内环境,以降低耐药菌株和耐药基因的传播,进而降低大肠杆菌疾病的发生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粤东地区某大型规模化猪场为试验基地,选择怀孕90天左右的母猪40头,平均分成2组,20头/组,对照组母猪仍然生活在常规生产管理条件下的圈舍;实验组母猪则转移到距离较近的经过严格消毒的猪舍。采集产前一周对照组、实验组母猪粪便和母猪舍污水、出生后3~5天仔猪粪便,并分离其中的大肠杆菌,通过K-B法检测两组大肠杆菌,并对6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中的14种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肠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猪场消毒和正常的饲养管理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另外,研究进一步用PCR方法检测了猪场使用较多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大肠杆菌中PMQR基因的分布情况;最后对耐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通过ERIC-PCR分型,分析耐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的流行和分布。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麦康凯平板、16S-PCR方法共分离鉴定到261株大肠杆菌。通过对照组、实验组中母猪粪便、污水、仔猪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对相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结果对照组的耐药率趋势高于实验组,说明实验组母猪在转入新的栏舍后耐药性会相应的降低。2个组中母猪-污水-仔猪三者耐药率的平均值中,实验组氨基糖苷类药物中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这5种药物中对照组耐药率分别为53.82%、54.73%、49.58%、42.12%、46.15%;实验组耐药率分别为36.00%、40.59%、36.11%、30.29%、32.02%。(2)用PCR方法检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大肠杆菌中耐药基因(PMQR)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污水大肠杆菌中oqx AB、qnr S、aac(6’)-Ib-cr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4.62%(9/26)、7.69%(2/26)、38.46%(10/26);qnr B的阳性检出率中对照组和实验组仔猪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81%(5/86)和5.66%(3/53);qep A的阳性检出率中实验组污水检出阳性率最高,为5.26%(1/19);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耐药基因oqx AB、aac(6’)-Ib-cr都是对照组的污水检出率最高。(3)本研究对92株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杆菌进行ERIC-PCR分型分析,结果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型,其中有A-T的20种型是取相似度大于90%,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出现了菌株的水平传播和克隆传播,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的耐药菌株数出现水平和克隆传播小于对照组,说明环境的改变使母猪的体内耐药菌株减少,使污水中耐药菌株也相对减少,从而使仔猪从母猪体内生下来获得和接触母猪、污水中的耐药菌株概率减小,大大的降低了仔猪的耐药性和耐药菌株的传播。
杨振波[3](2017)在《东莞屠宰猪及屠宰环境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文中指出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导致动物和人腹泻、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尿道感染等症状。为了解东莞屠宰生猪病原性大肠杆菌病感染流行情况及其菌株致病性状况,采集了来自东莞市32个镇(街)屠宰场猪肝480份、屠场气溶胶152份、污水90份、用具拭子93份,经细菌培养、分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并选出其中6株病原性大肠杆菌进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本试验还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了荧光PCR检测和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并与分离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各试验结果如下。从815份样品中共分离到161株病原性大肠杆菌,阳性率为19.75%,其中猪肝分离到119株,阳性率为24.79%;环境样本分离到42株,阳性率为12.54%,环境样品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污水16.67%,器具15.05%,空气8.55%。在161株病原性大肠杆菌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88株,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43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22株,肠侵袭性大肠杆菌8株,阳性分离率分别为10.80%,5.28%,2.70%,0.98%。对分离到的猪病原性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O抗原血清型类型达15种之多,其中以O157、O9、O138、O8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分别占所鉴定分离菌株的54.66%、11.80%、8.07%、5.59%。在分离的161株猪病原性大肠杆菌选出6株进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用1 mL注射器将配置好浓度为3×108 CFU/ml注入小白鼠腹腔,注射后小白鼠在8 h内均出现典型症状和死亡,7 d内死亡数2只(及2只以上),有2、5号菌株,为强致病性大肠杆菌;7 d内死亡数在1只的1、4、6号菌株,为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症状,但没有死亡数的3号菌株,为低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照组小白鼠没有明显症状。用荧光PCR方法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阳性检出数为126份,阳性检出率为15.46%,其中猪肝阳性检出数为102份,阳性检出率为21.25%;环境样品检出数为24份,阳性检出率为7.16%。用该方法在猪体内或屠场环境中检出的阳性率均高于细菌分离鉴定。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对采集样品进行大肠杆菌O157:H7检测,阳性检出数为118份,阳性检出率为14.48%,其中猪肝阳性检出数为97份,阳性检出率为20.21%;环境样本阳性检出数为21份,阳性检出率为6.27%。阳性检出率高于分离鉴定结果,低于荧光PCR结果。结果表明,东莞屠宰猪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猪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感染,且屠宰周围环境如屠宰用具、空气、污水等大肠杆菌污染普遍存在。分离的6株大肠杆菌均具致病性,且致病性强弱各有不同,其中2号菌株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能否引起多种动物发病,值得进一步研究。荧光PCR、酶联免疫荧光试验和普通分离鉴定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敏感性依次为:荧光PCR、酶联免疫荧光法、普通分离鉴定。控制大肠杆菌在猪群发生和流行,需采取科学管理、定期监测、加强屠宰检疫、做好个人防护等综合性措施。
张洪岩[4](2017)在《河北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而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有很大差异,且不同地区分离株耐药性也存在显着差异。因此,围绕某一特定地区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因子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对控制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河北承德地区为例,对其部分养猪场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调查。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承德地区承德县、兴隆县以及平泉县三个区域范围内的564头疑似大肠杆菌感染仔猪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其中200头仔猪进行了病料采集,同时采集濒临死亡仔猪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共收集20份内容物样本,总计为220份病料,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140株大肠杆菌,其中109株O血清型可定型,占分离株的77.8%;未定型O血清型共31株,占比22.2%。根据对O血清型的分析发现,0101、020、0149和0107是主要血清型;占比最高的为0101,检出数量为27株,占总定型菌株比例24.8%;其余依次为020、0149和0107,分别占总定型菌株的17.4%、14.7%和 8.2%。对140株大肠杆菌进行毒力因子的检测,包括粘附素F4(fimbriae)、F18(fed A)、耐热肠毒素 a(Heat stable enterotoxin a,sta)、耐热肠毒素 b(Heat stable enterotoxin b,stb)、肠聚集性耐热肠毒素(enteroaggregative heat-stable enterotoxins,astA)、紧密素基因(Intimin,eaeA)、志贺毒素(shiga toxin 2e,Stx2e)、耐药性因子(sepA),携带毒力因子astA与eaeA的菌株数量相对较多,分别占总分离菌株57.14%和54.28%;其次为stx2e,占比42.86%;sta占比31.43%。检出率相对较低的毒力因子为stb,占比 18.57%。对140株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发现,其对所选取的15种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PEN)、利福平(RA)以及克拉霉素(CLR)的抗药性最强,均为100%;对其他抗菌素的耐药性强度依次为氨苄青霉素(AMP)、羧苄青霉素(CB)、氯霉素(CL)、阿莫西林(AMX)、环丙沙星(CIP)、卡那霉素(KAN)、庆大霉素(GM)、妥布霉素(TOB)、丁胺卡那(AN)、头孢氨苄(CEL)以及头孢拉定(RAD)。可以发现,大肠杆菌对大部分的抗菌素耐药性均较高,而对RAD的耐药性相对较低,仅有10.71%。对15种抗菌素的多重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耐药类型最多的为11耐,共检出25株,占比17.86%;其次为10耐,共检出22株,占比为15.71%;其余依次为9耐(11.44%)、8 耐(11.44%)、7 耐(10.00%)、4 耐(7.85%)、5 耐(7.14%)、6 耐(6.42%)、12 耐(3.57%)、3 耐(3.57%)、13 耐(2.86%)、14 耐(2.14%)。综上,本研究通过对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及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分析,较为系统地掌握了该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现状,并将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郭红炳,冯尚连,吕金辉[5](2012)在《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动向及防治对策》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也由于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近几年来我国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对疾病的控制也越来越难。由于疫病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造成养猪场的严重亏损和倒闭。本文就近年来国内猪病发生的流行特点、动向及对策进行分析,并对猪混合感染疫病的防制措施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王念[6](2011)在《仔猪腹泻的流行及诊治》文中研究说明在农村的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是临床症状,很多因素都可引发。在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10%15%。发病后患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7](2011)在《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不少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夏季。
董传岭[8](2010)在《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 ——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建国60年,华北农村服饰、饮食、住房、交通、婚丧、信仰、节日、文娱等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历史性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迁驶入“高速路”,变化日新月异。服饰变迁从传统到现代、从贫乏单调到丰富多彩,但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前30年,服饰演变迟缓,衣着简朴,贫乏单调,传统服饰依然赓续,服饰现代化水平低下,生活困难时期人们缺衣少穿;后30年,服饰现代化急剧加速,去朴从艳、趋新多变、异服纷呈,日趋时装化、多样化、个性化、后现代化。如今,服饰变迁速度越来越快,流行周期越来越短,人们自由搭配服饰,求美趋新、彰显个性。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不断追求自由、美观、舒适、保健是服饰变迁的趋势和指向。饮食变迁巨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的变化尤甚。新中国成立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前,人们粮食缺乏,生活艰苦,饮食清淡粗糙,勉强温饱;歉收之年,只好大量靠代食品充饥,甚至断炊、患水肿病、饿毙。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主、副食日渐丰富,人们饮食逐步改善,不仅吃饱,而且吃好,副食品比例增大,肉、蛋、奶消费量增多,讲究营养和健康,饮食由“粗放型”变为“营养型”。尽管人们饮食发生重大变迁,日益现代化,但传统饮食仍在延续,并没断裂。住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平房到楼房,从土木结构到砖石钢筋水泥结构,从阴暗、潮湿、狭窄到明亮、干净、宽敞,日益现代化、舒适化和人性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富裕起来的人们纷纷翻盖或建新房,农村出现“建房热”,过去的阴暗破旧的土平房,逐渐被明亮宽敞的浑砖房取代。近几年人们住房更加上档次,居住面积不断增加,宜居指数日益提高,农村住房向楼房化方向发展。农村交通变化迅速,从土路到碎石路,再到柏油路和村村通油路;从传统大车、小车、地排车到现代化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和汽车,从自行车到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和村村通客车。与此同时,人们出行习俗也发生重大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还基本承袭传统的交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变迁大提速,人们出行工具日益动力化、现代化,特别是近几年,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和公交,小轿车日益增多,交通空前便利,农村交通实现历史性跨越。历代相沿、约定俗成的婚丧礼俗不断嬗变,变迁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大力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婚丧从简。议婚、订婚、迎娶、婚宴、离婚、再婚与特殊婚姻等婚嫁习俗都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丧葬礼仪习俗也不断演变,特别是实行火化后,推行新丧制,禁止土葬和新起坟头,不准按旧式方式发丧,反对大操大办,几千年来的丧葬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但民间传统习俗力量巨大,婚丧习俗变革道路曲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婚丧习俗回潮,既崇尚现代元素,又操演传统礼仪,新旧杂陈,大操大办之风盛行。在人类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代沿袭的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祭灶日等传统节日习俗都发生巨大变迁。建国之初,民间传统节日习俗逐渐恢复,但后来大力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特别是“大跃进”、破“四旧”等运动对传统节日习俗造成严重冲击和破坏,节日习俗出现断裂。改革开放以后,传统节日复苏,节日内容逐渐丰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现实诉求更迭以及受西方节日影响等,许多源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节日民俗行为趋于消失。社会信仰纷繁庞杂,既有对种种鬼神的崇拜,也有对道教、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的信仰,也有的参加反动会道门和邪教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大搞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特别是“四清”和“文革”期间,大破“四旧”,农村封建迷信活动受到严重冲击,发生断裂;宗教信仰自由也受到限制,甚至陷于停顿。改革开放后,信仰自由政策恢复,被国家压倒“场面下”的民间封建迷信活动抬头,庙宇重建,天主教和基督教迅速发展,基督教的发展尤其迅猛,邪教也一度高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传统的戏剧、武术、狮子舞等文体娱乐活动逐渐发展起来,现代化的电影进入农村,成为人们新的娱乐方式和文艺宣传工具,文体娱乐活动不断丰富发展,1958年达到高潮。但“四清”和“文革”时期,大破“四旧”,许多传统娱乐活动被取缔,“文革”期间老百姓仅能看到8部样板戏。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体娱乐活动复归,文娱活动多样化,农民文化艺术节不断把农村文娱活动推向高潮。但如今,农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趋于单调,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们需要,文体娱乐建设亟待加强。传统与现代对立,又相互转换和融渗;国家与民间社会相互形塑和构建,构成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鲜活内容,也促推社会生活变迁。
孙景发,孙考取[9](2008)在《吉林省猪禽疫病情况调研》文中指出为推进生猪家禽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全面摸清猪禽疫病现状,分析流行规律和特点,我们组织开展了吉林省猪禽疫病调查,调查的期间为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在调查的同时,有重点地进行了点
陈永祥,胡仓云,杨永奎,卢光元,王兴桂[10](2007)在《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文中提出通过调查,总结了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二、当前要注意猪水肿病的流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要注意猪水肿病的流行(论文提纲范文)
(1)仔猪水肿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 |
2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 |
2.1 急性 |
2.2 亚急性 |
3 病死猪的检测 |
4 诊断 |
5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
5.1 治疗措施 |
5.2 预防措施 |
(2)猪场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及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猪场抗生素使用现状和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情况 |
1.2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与耐药机制 |
1.2.1 大肠杆菌概述 |
1.2.2 猪源大肠杆菌病的研究 |
1.2.2.1 新生仔猪腹泻 |
1.2.2.2 断奶仔猪腹泻及水肿病 |
1.2.2.3 母猪乳房炎 |
1.2.2.4 母猪尿路感染 |
1.3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
1.4 PMQR的耐药机制及流行情况 |
1.4.1 qnr的耐药机制及流行情况 |
1.4.2 aac(6’)-Ib-cr的耐药机制及流行情况 |
1.4.3 介导喹诺酮Oqx AB和 Qep A的作用机制及流行情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1.2 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准备 |
2.1.3 耐药性所选药敏纸片 |
2.1.4 培养基和试剂 |
2.1.5 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验方案 |
2.2.2 采样方法 |
2.2.3 大肠杆菌的分离 |
2.2.4 大肠杆菌的鉴定 |
2.2.5 大肠杆菌的保存 |
2.2.6 大肠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判定标准 |
2.2.7 药敏纸片法检测细菌耐药性 |
2.2.8 耐药基因的检测及鉴定 |
2.2.8.1 耐喹诺酮类药物菌株DNA模板的制备 |
2.2.8.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8.3 PCR反应运行参数及结果分析 |
2.2.9 ERIC-PCR分子分型 |
2.2.9.1 耐喹诺酮类药物菌株ERIC-PCR分子分型准备 |
2.2.9.2 ERIC-PCR分子分型具体方法 |
2.2.9.3 ERIC-PCR实验图像处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分离和鉴定 |
3.2 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药敏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来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 |
3.2.1.1 母猪分离到的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对比 |
3.2.1.2 污水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对比 |
3.2.1.3 仔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对比 |
3.2.1.4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耐药率对比 |
3.2.2 不同来源和分组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情况 |
3.3 大肠杆菌PMQR耐药基因的PCR扩增及检测结果 |
3.3.1 PMQR耐药基因的PCR结果 |
3.3.2 PMQR耐药基因的结果分析 |
3.3.2.1 不同来源大肠杆菌中PMQR分布情况 |
3.3.2.2 不同动物来源大肠杆菌中PMQR的组合分布 |
3.4 耐喹诺酮类药物菌株ERIC-PCR结果 |
4 讨论 |
4.1 猪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耐药性流行情况 |
4.2 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流行状况 |
4.3 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杆菌的ERIC-PCR分型结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东莞屠宰猪及屠宰环境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
1.1.1 病原性 |
1.1.2 易感性 |
1.1.3 季节性 |
1.1.4 传播途径 |
1.1.5 临床症状 |
1.1.6 病理变化 |
1.2 毒力因子研究 |
1.2.1 黏附素 |
1.2.2 内毒素 |
1.2.3 肠毒素 |
1.3 大肠杆菌检测技术 |
1.3.1 临床诊断 |
1.3.2 分离培养法 |
1.3.3 免疫血清学技术 |
1.3.4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4 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1.4.1 加强生产管理 |
1.4.2 做好预防控制 |
1.4.3 及时发现和治疗 |
1.5 猪大肠杆菌的流行及致病性情况 |
1.5.1 国外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 |
1.5.2 我国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采集方法 |
2.1.3 检测试剂 |
2.1.4 实验动物及耗材 |
2.1.5 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 |
2.2.2 细菌生化鉴定 |
2.2.3 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 |
2.2.4 大肠杆菌O_(157):H_7荧光PCR检测 |
2.2.5 大肠杆菌O_(157)酶联免疫分析系统检测 |
2.2.6 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落形态及镜检特征 |
3.2 生化鉴定结果 |
3.3 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 |
3.4 血清型鉴定 |
3.5 荧光PCR检测结果 |
3.6 酶联免疫分析系统检测 |
3.7 致病性试验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猪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
4.1.2 猪大肠杆菌致病性分析 |
4.1.3 大肠杆菌O_(157):H_7检测结果分析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河北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研究现状 |
1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 |
1.1 国外流行现状 |
1.2 国内流行现状 |
1.3 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2 大肠杆菌病原特性 |
3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
3.1 ETEC毒力因子 |
3.2 STEC毒力因子 |
4 仔猪常见大肠杆菌病 |
4.1 仔猪黄痢 |
4.2 仔猪白痢 |
4.3 仔猪水肿病 |
4.4 断奶仔猪腹泻 |
5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5.1 耐药性的产生 |
5.2 耐药性现状分析 |
5.3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应对途径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一章 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试剂和设备 |
1.3 细菌分离培养 |
1.4 革兰染色镜检 |
1.5 菌种的保存与O血清型的鉴定 |
2 结果 |
2.1 大肠杆菌分离培养 |
2.2 O血清型鉴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分离株毒力因子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
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仔猪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
2.2 仔猪大肠杆菌的耐药谱 |
2.3 仔猪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素药物的多重耐药情况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5)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动向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猪病流行特点 |
1.1 新出现和重新流行的传染病危害性增大 |
1.2 多病原混合感染增多, 使病情更加复杂化 |
1.3 病症非典型化, 隐性感染增多 |
1.4 猪呼吸道传染病日益突出 |
1.5 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普遍存在 |
1.6 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危害愈来愈严重 |
2 当前猪病发生的动向 |
2.1 猪瘟仍是头号杀手, 诊防不容忽视 |
2.2 猪圆环病毒病危害严重 |
2.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普遍发生, 防治困难 |
2.4 寄生虫病感染率高, 影响效益 |
2.5 附红细胞体病不容忽视 |
2.6 猪链球菌病可能会在局部地区零星散发 |
3 防治应对策略 |
3.1 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 做到全进全出 |
3.2 健全符合实际的综合防控措施并落实到位 |
3.3 高效免疫预防的实施 |
3.3.1 商品猪免疫程序 |
3.3.2 生产种公猪免疫程序 |
3.3.3 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
4 小结 |
(6)仔猪腹泻的流行及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 |
4 剖检变化 |
5 防治措施 |
(7)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
2 临床症状 |
3 剖检变化 |
4 预防措施 |
5 治疗方案 |
(8)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 ——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四、学术史回顾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梁山县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行政区划沿革 |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服饰变迁 |
第一节 20世纪50-70年代的服饰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服饰 |
小结 |
第三章 饮食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前的饮食 |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的饮食 |
小结 |
第四章 住房变迁 |
第一节 住房形式 |
第二节 房屋建筑 |
第三节 院落布局 |
第四节 室内陈设 |
第五节 村镇建设 |
小结 |
第五章 交通变迁 |
第一节 道路建设 |
第二节 交通工具 |
第三节 出行习俗 |
小结 |
第六章 婚丧习俗变迁 |
第一节 婚嫁习俗 |
第二节 丧葬习俗 |
小结 |
第七章 节日习俗变迁 |
第一节 春节习俗 |
第二节 其它节日习俗 |
小结 |
第八章 社会信仰变迁 |
第一节 迷信活动 |
第二节 庙宇祠堂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小结 |
第九章 文体娱乐变迁 |
第一节 戏曲演出 |
第二节 电影放映 |
第三节 文艺汇演与农民文化艺术节 |
第四节 村级活动场所文娱活动 |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第一节 社会生活变迁特点及原因 |
第二节 理论总结与启示 |
第三节 农村社会发展对策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当前要注意猪水肿病的流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仔猪水肿病的防治[J]. 王超. 甘肃畜牧兽医, 2019(09)
- [2]猪场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及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D]. 罗万禄.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3]东莞屠宰猪及屠宰环境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D]. 杨振波.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河北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D]. 张洪岩.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动向及防治对策[J]. 郭红炳,冯尚连,吕金辉.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2)
- [6]仔猪腹泻的流行及诊治[J]. 王念.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7)
- [7]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 [8]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 ——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D]. 董传岭. 南开大学, 2010(08)
- [9]吉林省猪禽疫病情况调研[J]. 孙景发,孙考取. 吉林畜牧兽医, 2008(10)
- [10]仔猪水肿病的防治[J]. 陈永祥,胡仓云,杨永奎,卢光元,王兴桂. 现代农业科技, 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