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强[1](2021)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SCORAD评分及其子评分的影响,进而评估其疗效指数;2.研究患者体内肠道菌群与炎症因子IL-4、IFN-γ的相关性;3.观察参苓白术散对炎症因子IL-4、IFN-γ、Ig E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治疗效果;4.观察参苓白术散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采取随机、平行、对照以及对患者实施盲法的试验方法,把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两组患者均使用临床常规外用药物进行基础治疗,试验组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颗粒剂冲服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与参苓白术散相仿的安慰剂冲服进行对照。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SCORAD评分、检测血清中IL-4、IFN-γ、Ig E的含量以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的含量,通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和比较。同时在研究试验期间对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结果:1.基线比较,本次研究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病例中,在年龄、病程、SCORAD评分及其子评分上、血清IL-4、IFN-γ、Ig E的含量,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比较。2.愈显率比较:试验组愈显率达76.7%,对照组愈显率为46.7%,试验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经治疗,在SCORAD评分上以及SCORAD评分的子评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下降,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均可有效下调患者血清中IL-4、IFN-γ、Ig E的含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试验组在下调肠道内大肠杆菌方面优于对照组,上调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方面优于对照组,提示参苓白术散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肠道菌群平衡。6.特应性皮炎患者体内血清IL-4与大肠杆菌成正相关性,与双歧杆菌、乳酸菌城负相关性;而IFN-γ与大肠杆菌则成负相关性,与双歧杆菌、乳酸菌成负相关性。7.课题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研究中所有病例未出现脱落和剔除,说明两组患者在用药上无毒副作用。结论:1.在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参苓白术散可以更为有效的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并显着下调患者患者血清中IL-4、IF-γ、Ig E炎症因子的含量以及调节患者体内的肠道菌群平衡。2.患者体内肠道菌群变化与特应性皮炎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患者体内炎症因子与菌群的联系,并且可以推断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会导致Th1/Th2分化异常,进而对特应性皮炎产生影响。
邹坤[2](2020)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的微生态学机制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验证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基于舌苔菌群的结构变化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的微生态学机制。方法 选取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的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辩证论治后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4周,然后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治疗效果。选取有治疗效果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提取服用中药前后的舌苔样本,并将舌苔样本分为Before组和After组。另取正常体检者的舌苔样本作为健康对照组,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来分析舌苔菌群的变化。结果 本次研究共有19例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完成为期4周的中药治疗,其中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21%;最终观察组纳入治疗有效的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15例,健康对照组纳入12例健康体检者,共获得了 42例合格舌苔样本;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从样品稀释性曲线可以看出曲线逐渐趋于平缓,表明每个样品的测序量足够: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After组和Before组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有差异;差异显着性分析显示在属水平上,与Before组相比,After组舌苔菌群的奇异菌属(Atopobium)、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Saccharimonadaceae的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Before组相比,After组与HC组舌苔菌群的奇异菌属(Atopobium)的丰度显着降低(P<0.05),且在After组与HC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疗效确切;参苓白术散加减能够改变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舌苔菌群结构;与Before组相比,After组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均有相应的舌苔菌群具有显着性差异;奇异菌属(Atopobium)可能是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机制的标志舌苔菌群。
赵慧杰[3](2020)在《化瘀止咳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肺脾气虚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自拟化瘀止咳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和参苓白术散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观察自拟化瘀止咳方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的优越性,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支原体肺炎(肺脾气虚型)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化瘀止咳方口服,同时给予静点注射用阿奇霉素10-15mg/kg,每日1次静点。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口服,同时给予静点注射用阿奇霉素10-15mg/kg,每日1次静点。治疗组、对照组治疗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分,根据所得积分,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两组患儿在治疗结束后,均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30例,其中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其中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经秩和检验P<0.05(P值为0.000),治疗组比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显着。治疗组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要优于对照组。自拟化瘀止咳方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提供了新方法。结论:自拟化瘀止咳方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肺脾气虚型)临床效果显着,参苓白术散虽作为培土生金法的代表方剂,补小儿脾胃之气,兼补小儿肺气,主治食少纳呆,大便溏,气短咳嗽或肺虚久咳。但自拟化瘀止咳方在改善小儿咳嗽、发热、患儿的饮食情况、二便情况、胸部DR等方面的疗效要优于参苓白术散,安全性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黄圣[4](2020)在《中医小儿肺炎相关论文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医杂志》上的三篇中医小儿肺炎喘嗽相关的论文。三篇论文原文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Rong et al.,2018),从湿热论治小儿肺炎喘嗽(Sun et al.,2017)和从肺热论治小儿肺炎喘嗽研究概况(Wang&Zhao,2015),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小儿肺炎喘嗽的辨证和治疗经验进行阐述。本翻译实践报告旨在探讨中医论文翻译中的常见难点及处理方法。考虑到文本类型,译者将目标群体定位为可理解中医基本知识的学者。考虑到文本特点和目的语语境,译者很大程度上遵循了西医医学翻译原则,即贴近译语、语言标准化及忠实医学内容。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译文的逻辑流畅和内容准确。在翻译中,译者充分学习与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及总结,并结合了相关文献的建议及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在案例分析部分,就术语翻译层面,译者采用了规定、借用、释义三种翻译策略;就句法层面,译者充分使用了名词化处理、内容重组及转化、句内合译、长句分译、减译、增译等翻译方法。译文由中医双语专家进行审校以确保翻译质量。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首次发现并提出了隐性逻辑中的“混合”逻辑关系。多数情况下,术语内的“混合”逻辑关系需让步于句内术语间的“混合”逻辑关系。中医论文翻译要求译者须具备中西医知识背景,以更好地将中医知识融入西医语言世界。通过本翻译实践,译者意识到在目标语言体系中形成中医话语体系的重要性,而且译者的互动性参与也非常重要。
郭淳[5](2020)在《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评价中药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用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作用并探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开展体外抑菌试验及动物体内试验进行研究。一、体外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勒马回注射液作用于6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标准株及临床株在两种不同菌液浓度下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研究勒马回注射液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二、体内试验通过建立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小鼠氨水引咳模型、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大鼠肛温的影响、对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对小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明确勒马回注射液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的药效学作用。此外,对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大鼠及氨水引咳模型小鼠进行药效学研究的同时,应用ELISA技术,检测动物体内细胞因子表达:以大鼠血清IL-6、TNF-αα、IL-1β含量、下丘脑中PGE2含量为观察目标,以小鼠血清中IL-10含量为观察目标,探究勒马回注射液解热及镇咳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一、体外试验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81.25~562.5μg/ml,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281.25~1125μg/ml,且在1.0×104与1.0×105两种菌悬液浓度下,MIC值随菌悬液的浓度升高而升高;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与标准株测定的MIC值相差不大,二者结果相等或相差一个稀释度。2.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未表现出明显抑菌效应。二、体内试验1.对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的影响(1)通过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能够成功复制大鼠发热模型,其热势存在典型的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体温高峰平台期,于造模后7h达到最高升温幅度。造模后每小时测定大鼠肛温,观测共10小时的体温变化。在造模后第3h、第4h两个体温测定点,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相比,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体温差值显着降低(P<0.05),第4h的发热抑制率高达197.56%。但10小时体温反应指数(TRI10)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2)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血清中1L-1β、IL-6和TNF-α含量及下丘脑中PGE2含量检测后发现: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1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有降低1L-1β含量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③勒马回注射液各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较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的影响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中,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极显着低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P<0.01),耳肿胀抑制率达29.35%;中、低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小鼠氨水引咳模型的影响(1)在减少咳嗽次数方面: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咳嗽次数均少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高、低剂量组对比模型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高、低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显着减少氨水致咳小鼠咳嗽次数。②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小鼠咳嗽次数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勒马回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的咳嗽次数高于阳性药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的76.97%、77.27%,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减少咳嗽次数上的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2)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①模型组一与模型组二分别为雾化盐水及灌胃盐水给药,雾化盐水组较灌胃盐水组的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二者差异显着(P<0.01);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但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雾化吸入方式本身具有良好的镇咳作用。②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阳性药组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药物活性达阳性药的137.72%。表明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③勒马回注射液中、低剂量组小鼠咳嗽潜伏期与阳性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的101.77%、96.94%。表明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镇咳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3)IL-10含量测定: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10含量均较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显着增加(P<0.01,P<0.05,P<0.01),较阳性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剂量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均可显着增加氨水致咳小鼠血清中IL-10的表达。4.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的影响勒马回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均较模型组显着(P<0.05、P<0.01)升高,较阳性药组(雾化氨溴索注射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勒马回注射液低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高、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结论: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受细菌接种量影响。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明显抑制作用。2.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一定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降低发热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有关。3.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减轻急性炎症反应。4.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显着镇咳作用,在减少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且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总体镇咳效果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其镇咳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L-10水平有关。5.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能够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
许飞,赵芳昭,马少华,王静茹,韦光红[6](2020)在《经方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该文通过广泛查阅、整理近期参苓白术散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参苓白术散在临床广泛运用于消化科、呼吸科、儿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中医特色。
罗晓琼[7](2019)在《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然而,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现象。中医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简、便、廉、效的优势和特色,培土生金法是中医肺脾同治的常用治疗原则。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来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运用情况;其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培土生金法指导下的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后通过观察性研究来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为临床医生制定和优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循证医学中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评价培土生金法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奠定基础。方法:1.制定文献的检索词、检索策略、文献的纳排标准。2.在国内外生物医学类数据库中,全面搜索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体现中医培土生金法的中药治疗。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CBM等。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4.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脱机时间等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分析。5.计数资料用风险比(RR)来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标准均数差(SMD)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结果:1.有效率:共23篇研究文献对有效率进行了报道,总病例数2142例,试验组1086例,对照组1056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5篇文献进行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总例数404例,试验组203例,对照组201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中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PCT:6篇文献对PCT进行了观察,总例数554例,试验组278例,对照组276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PCT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CRP:4篇文献对CRP进行了分析,总例数350例,试验组175例,对照组175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患者CRP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5.CPIS评分:2篇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病例数1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1例。合并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CPIS评分方面具有优势。6.脱机时间:2篇文献分析了脱机时间,总病例数18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91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缩短脱机时间方面也具有优势。7.安全性:6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试验组77例次,对照组130例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中药在改善常规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提高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CT、CRP、CPIS评分,缩短脱机时间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可能减少西医抗感染治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二)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为耐药菌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耐药菌肺炎患者6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100ml tid po,疗程14天。观察各组的中医症状评分、CPIS评分、血常规、CRP、PCT、免疫指标、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和疗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生命体征、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胃脘胀满、腹胀、少气懒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发热、气短、自汗等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CPIS积分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4)炎性指标:WBC、N、CRP、PCT等炎性指标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未显示出明显差异。(5)免疫指标:试验组在改善CD4+、Ig M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6)血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均明显改善,治疗7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3.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呼吸、血压和肝肾功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改善耐药菌肺炎患者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腹胀、少气懒言等临床症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三)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比情况,以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肺炎诊断并进行了痰培养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痰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等数据,并录入Epidata软件进行管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48例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59.8±16.5岁)。2.合并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者占84.5%,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者超过50%,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合并疾病为主。3.炎性指标:WBC异常的比例仅34.46%,异常率从低到高依次为:WBC<N<PCT<N%<CRP,CRP异常的比例最高(62.84%)。4.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以氧分压降低为主。5.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3%)、肺炎克雷伯菌(15.4%)、鲍曼不动杆菌(14.8%)、流感嗜血菌(7.4%)、大肠埃希菌(5.6%)。6.耐药性:(1)在头孢类抗生素中,几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均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达到88.9%,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相对较低。(2)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高,主要以大肠埃希菌(77.8%)和鲍曼不动杆菌(58.3%)为主。(3)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3%和36%,对厄他培南暂未发现耐药菌株。(4)几种病原菌对哌拉西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相对较低。(5)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也较好。7.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和是否使用侵入性操作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住院天数>10天的风险是年龄<60岁患者的3.116倍,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是没有侵入性操作的9.553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与住院时间也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结论:肺炎患者不一定有血象升高,各炎性指标中,CRP异常率最高,可见其敏感性较高。导致肺炎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厄他培南、替加环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选用以上抗生素。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
卿龙丽[8](2019)在《泄泻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泄泻现代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泄泻病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以及泄泻病的中医证治规律,以期揭示泄泻病的中医证治体系与中医学治疗泄泻病的优势和特点,完善泄泻临床证型,为现代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首先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1998-2018年收录有关中医或中西结合治疗泄泻的现代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提取泄泻患者的中医相关的证候、证型、辨证要素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中医理论知识进行概括、分析。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文献274篇,小儿泄泻64篇与成人泄泻210篇。成人泄泻文献使用辨证标准有44种,小儿泄泻文献共使用诊断辨证标准18种。标准种类多,应用不统一。对本次纳入的成人与小儿泄泻文献的地区分别是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和中国23个省级行政区域。高等医学院校是研究泄泻病的主力军,其次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2.本次纳入成人泄泻文献中共有124个证名,经规范后为13个证名,最常见的5个证型是肝气乘脾证、脾肾阳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虚证与湿热蕴脾证。小儿泄泻文献中共出现47个证名,规范后证名归纳为10个证名,湿热蕴脾证、食滞胃肠证、脾虚证、寒湿困脾证、脾胃虚弱证是小儿泄泻最常见的5个证型。3.成人泄泻证素的分布规律,主要病位证素是脾肝肾三脏,其次胃、小肠/大肠、心和肺;最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气虚、阳虚、湿与热,涉及食积,血瘀、阴虚和血虚。小儿泄泻证素的分布规律,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胃、肠,其次肾和肝;湿、热、气虚、寒和食积为常见病性证素,同时涉及外风、阳虚、暑、气滞。小儿泄泻病以脾为主要病位,湿为主要病性证素,小儿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泄泻证素共2种组合形式,三证素组合形式是泄泻最常见的组合。结论:成人泄泻主要病位证素是脾肝肾三脏,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气虚、阳虚、湿与热。小儿泄泻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胃、肠,湿、热、气虚、寒和食积为常见病性证素。由于成人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不同,所以在病位与病性证素亦存在差别。通过对泄泻证素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泄泻是多个病因共同作用导致,致病机制较为复杂。泄泻的中医辨证方法较为繁多,涉及的证候类型名称不统一、不规范,证候分布离散性大。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方法提取的证候要素涵盖了辨证所需的病变部位、病性性质的大部分信息,而且直观、简便,利于规范化研究。因此,从证素入手,对泄泻的规范化研究有积极地作用。
李元[9](2018)在《基于脑肠肽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及中药疗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脑肠肽相关性研究,探讨功能性腹泻(FDr)脾虚证以及健脾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本病的生物学机制,探寻疾病治疗靶点,进一步完善中医脾虚证理论。方法理论研究方面:(1)全面整理功能性腹泻临床文献,对出现频次较高的中医证型及其症状表现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本病的核心症状,并对临床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有效方剂及中药进行梳理,探讨该病的中医证治规律。(2)结合研究结果,对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综合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客观化分析有效治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实验研究方面:(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构建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进行评价。运用“高乳糖饲料喂养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复合因素造模,观察大鼠功能性指标(一般体征、体重、饮食情况、腹泻指数),并采用生物学指标(血清淀粉酶、D-木糖和乳酸含量)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2)在模型成功建立的基础上,运用Elisa、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血清及下丘脑中的脑肠肽指标(Ghrelin、CCK、VIP)进行检测,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生物学机制;(3)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干预模型大鼠,西药蒙脱石散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研究期间观察记录大鼠一般体征、饮食情况、腹泻指数,并采用生物学指标(血清淀粉酶、D-木糖和乳酸含量)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价;(4)使用Elisa、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血清及下丘脑中的脑肠肽指标(Ghrelin、CCK、VIP)进行检测,探讨参苓白术散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治疗机制。结果理论研究方面,整理并分析功能性腹泻临床文献,结果显示:(1)功能性腹泻临床出现频次较高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脾肾两虚、肝郁脾虚、寒热夹杂、脾虚湿阻等,共有症状为“腹泻(次数增多,性质清稀或溏薄)”,病位涉及脾、胃、肝、肾,主要责之于脾。该病主要由于脾虚不化,湿浊内蕴,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痰、饮、水、湿等致病因素停蓄腹内而成。(2)在临床治疗方剂中,以补气健脾、理气化湿等功效中药为主,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组合与《方剂学》参苓白术散配伍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参苓白术散可以作为本病的主方,也从治疗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功能性腹泻与脾虚证的相关性。(3)对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腹泻的RCT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发现,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综合疗效显着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能进一步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使用“高乳糖饲料喂养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复合因素构建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腹泻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并出现神疲乏力、皮毛不泽、饮食减少等体征,生物学指标检测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含量明显降低,而血清乳酸含量明显增高,符合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标准。(2)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模型大鼠生物学指标方面,脑肠肽Ghrelin、CCK在下丘脑中的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循环血中表达也高于正常组,而VIP在下丘脑和循环血中表达均低于正常组,推测脑肠肽激素水平的紊乱有可能是功能性腹泻的病理机制所在,从而引发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发生“脾失健运”的泄泻。(3)对模型大鼠进行药物干预,研究发现,健脾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腹泻指数,改善功能性腹泻大鼠“腹泻(次数增多,性质清稀或溏薄)”主症,增加饮食量,并对神疲乏力、皮毛不泽等脾虚表现也有改善作用。健脾中药治疗能够显着提高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含量,改善胃肠道功能,同时降低乳酸含量,缓解脾虚症状。证实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4)脑肠肽指标方面,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能够降低模型大鼠Ghrelin、CCK在下丘脑和外周血的表达,同时升高VIP在下丘脑和外周血的表达,表明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肽的表达,进而改善相关症状,因此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疗效机制有可能与调控脑肠肽的表达有关。结论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功能性腹泻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与脾虚证密切相关,参苓白术散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剂,与西药治疗相比具有显着疗效。实验研究证实,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能明显改善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的症状体征、减少排便次数、改变大便性状、改善消化吸收能力,缓解疲劳状态。生物学机制研究表明,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及外周血中Ghrelin、CCK表达上调、VIP表达下调,表明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可能为脑肠肽表达异常诱发肠道稳态失衡,胃肠功能紊乱。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干预后,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下丘脑及外周血中Ghrelin、CCK、VIP表达趋于正常,说明健脾方剂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调节脑肠肽的表达,从而维持神经-内分泌网络稳态,调控胃肠功能发挥治疗作用,也证实Ghrelin、CCK、VIP有可能是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生物学特异性指标及有效治疗靶点。
刘翠英,黄娟,施旭光[10](2016)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证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泄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脾病湿盛是其主要病机,运脾化湿为其治疗大法。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化湿止泻的作用,是治疗泄泻脾虚湿盛证的有效方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另外,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的机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对其机理及应用进行综述。
二、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脱落和中止标准 |
1.7 医学伦理原则 |
2.临床研究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不良事件发生的处理 |
2.5 数据处理 |
2.6 标本检测方法 |
3.结果分析 |
3.1 病例基本情况比较 |
3.2 观察疗效及指标比较 |
3.3 安全性分析和脱落病例处理 |
4.讨论 |
4.1 立论依据 |
4.2 肠道菌群与特应性皮炎的机制 |
4.3 通过肠道菌群治疗特应性皮炎 |
4.4 中医从“脾”论治特应性皮炎 |
4.5 从中医“脾虚”调节肠道菌群 |
4.6 参苓白术散的作用机制 |
4.7 特应性皮炎与IL-4、Ig E、IFN-γ的关系 |
4.8 对照组用药的选择依据 |
4.9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2)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的微生态学机制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参苓白术散对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 |
1 参苓白术散的由来 |
2 方义及药物组成 |
3 临床文献研究 |
第二节 舌苔与舌苔菌群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舌苔菌群研究相关技术 |
第四节 文献研究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剔除、脱落及终止试验标准 |
7 观察指标 |
8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9 技术路线图 |
10 测序实验步骤 |
11 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临床疗效及一般资料比较 |
2 物种组成分析 |
3 Alpha多样性分析 |
4 Beta多样性分析 |
5 样品组间显着性差异分析 |
6 结果总述 |
第三节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胃癌术后患者调查表 |
附表2 Karnofsky (KPS)评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化瘀止咳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肺脾气虚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传统医学研究概况 |
1.1 病名探究 |
1.2 病因与病机 |
1.2.1 病因探源 |
1.2.2 病机阐释 |
1.3 传统医学中的辨证分型 |
1.4 传统医学对肺炎喘嗽的治疗 |
1.4.1 内治法 |
1.4.2 外治法 |
1.5 中西医结合对肺炎喘嗽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2.1 病原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检查方法 |
2.5 治疗方法 |
3 小结 |
疗效观察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入选标准 |
2.2.2 课题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脱落、终止临床观察标准 |
2.2.5 脱落患儿的处理 |
2.2.6 实验过程中的对症处理 |
2.2.7 病情的判定 |
2.2.8 病情程度的分级 |
2.2.9 病例来源 |
2.2.10 治疗方法 |
2.2.11 疗效的判定 |
2.2.12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
3 结果分析 |
3.1 一般资料的分析 |
3.1.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性别构成分析 |
3.1.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年龄构成分析 |
3.1.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前病情的分析 |
3.1.4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 |
3.2 治疗后的数据分析 |
3.2.1 治疗后整体疗效的分析 |
3.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分析 |
3.2.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症积分的分析 |
3.2.4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次症积分的分析 |
3.2.5 治疗结束后1 个月随访统计分析 |
讨论 |
1 试验选题的背景 |
2 组方用药 |
2.1 组方思想 |
2.2 组方的药物构成 |
2.3 组方的方解 |
2.4 组方用药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
2.5 西药的用药原因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治疗后总疗效分析 |
3.2 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析 |
3.3 治疗后主要症候积分分析 |
3.4 治疗后次要症候积分分析 |
3.5 随访时复发率比较分析 |
4 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中医小儿肺炎相关论文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ask Description |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Translation |
1.3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
2.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3 Translation and Post-translation Work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TCM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1.1 Prescriptive Translation |
3.1.2 Paraphrasing Translation |
3.1.3 Borrowing Translation |
3.1.4 Implicit Logic Relation |
3.2 TCM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3.2.1 Division of Long Sentences |
3.2.2 Nominalization |
3.2.3 Combination Within a Sentence |
3.2.4 Addition and Omission |
3.2.5 Content Conversion |
3.2.6 Logical Flow of Content |
3.3 Other Issu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Feelings of the Translation |
4.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
4.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CM Translat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1:Glossary for TCM |
Appendix2:Glossary for Modern Medicine |
Appendix3:Glossary for TCM Medicinals |
Appendix4:Source Text1 |
Appendix5:Target Text1 |
Appendix6:Source Text2 |
Appendix7:Target Text2 |
Appendix8:Source Text3 |
Appendix9:Target Text3 |
Appendix10:List of Publication |
Acknowledgements |
(5)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
一. 中医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二. 中医药治疗进展 |
(一) 内治法 |
1 中药汤剂治疗 |
1.1 诊疗思路 |
1.1.1 辨疾病分期治疗 |
1.1.2 辨证分型治疗 |
1.1.3 其他诊治思路 |
1.2 对不同病原体的治疗 |
1.2.1 对病毒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2.2 对细菌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2.3 对支原体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3 对特殊发病人群的治疗 |
1.3.1 对老年人的治疗 |
1.3.2 对小儿的治疗 |
2 口服中成药治疗 |
3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
(二) 外治法 |
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
2 中药外敷治疗 |
3 中药雾化治疗 |
4 经皮给药治疗 |
5 TDP仪照射治疗 |
6 推拿疗法 |
7 拔罐疗法 |
(三) 中医内外合治(综合治疗) |
(四) 重大传染病的防治 |
三.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试验一 勒马回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种 |
1.1.2 试验药物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MIC的测定 |
1.2.2 药液制备 |
1.2.3 细菌的复活及纯化 |
1.2.4 细菌悬菌液的制备 |
1.2.5 操作步骤 |
1.2.6 结果判读 |
1.2.7 注意事项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试验药物 |
1.1.3 试剂与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
1.2.1.1 动物分组 |
1.2.1.2 给药方法 |
1.2.1.3 酵母混悬液的制备 |
1.2.1.4 造模 |
1.2.1.5 体温测定 |
1.2.1.6 标本采集与检测 |
1.2.1.7 统计分析 |
1.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
1.2.2.1 动物分组 |
1.2.2.2 给药方法 |
1.2.2.3 造模及取材 |
1.2.2.4 检测指标 |
1.2.2.5 统计分析 |
1.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
1.2.3.1 引咳初筛与动物分组 |
1.2.3.2 给药方法 |
1.2.3.3 造模及取材 |
1.2.3.4 检测指标 |
1.2.3.5 统计分析 |
1.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1.2.4.1 动物分组 |
1.2.4.2 给药方法 |
1.2.4.3 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4.4 造模及取材 |
1.2.4.5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
2.1.1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
2.1.2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反应指数的影响 |
2.1.3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发热抑制率的影响 |
2.1.4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血清中1L-1β、1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
2.1.5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的影响 |
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
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
2.3.1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 |
2.3.2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咳嗽小鼠血清中IL-10的影响 |
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2.4.1 酚红的标准曲线 |
2.4.2 勒马回注射液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经方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方药组成及作用 |
2 参苓白术散的现代药理作用 |
3 临床应用 |
3.1 消化科疾病 |
3.2 呼吸科疾病 |
3.3 儿科疾病 |
4 小结 |
(7)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 |
1.1 目的 |
1.2 技术路线图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文献检索的范围及策略 |
1.5.1 检索数据库 |
1.5.2 检索词 |
1.5.3 检索时间及检索策略 |
1.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7 结果 |
1.7.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1.7.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7.3 Meta分析结果 |
1.8 讨论 |
1.8.1 Meta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
1.8.2 本部分研究的选题思路 |
1.8.3 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
1.9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案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研究设计 |
2.3.3 研究对象 |
2.3.4 治疗方案 |
2.3.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
2.3.6 疗效判定 |
2.3.7 不良反应的观察 |
2.3.8 质量控制 |
2.3.9 统计分析 |
2.3.10 伦理学原则 |
2.4 研究结果 |
2.4.1 研究完成情况 |
2.4.2 基线统计结果 |
2.4.3 疗效评价 |
2.4.4 安全性评价 |
2.5 讨论 |
2.5.1 培土生金法的历史渊源 |
2.5.2 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的理论依据 |
2.5.3 研究药物组方分析 |
2.5.4 现代药理研究 |
2.5.5 研究结果分析 |
2.5.6 导师治疗耐药菌肺炎的经验概要 |
2.6 小结 |
第三章 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 |
3.1 课题来源 |
3.2 研究目的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4.1 纳入标准 |
3.4.2 排除标准 |
3.4.3 研究方法 |
3.4.4 观察指标 |
3.4.5 统计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一般资料 |
3.5.2 患者吸烟情况 |
3.5.3 合并疾病情况 |
3.5.4 炎性指标分析 |
3.5.5 血气分析情况 |
3.5.6 病原菌分布情况 |
3.5.7 病原菌药敏结果 |
3.5.8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
3.5.9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6 讨论 |
3.6.1 一般情况和合并疾病分析 |
3.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
3.6.3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3.6.4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3.7 小结 |
结论 |
创新性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
综述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概况及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1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性概况 |
4.1.1 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
4.1.2 病原学研究现状 |
4.1.3 治疗进展 |
4.2 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2.1 中医对肺炎的认识 |
4.2.2 中医病因病机 |
4.2.3 中医对肺炎的治疗情况 |
4.2.4 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 |
4.2.5 培土生金法的临床运用 |
4.2.6 参苓白术散的研究进展 |
4.2.7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
4.2.8 中医药在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 |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泄泻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学对泄泻的认识 |
1.1 泄泻病因 |
1.2 泄泻的病名的提出 |
1.3 泄泻病机 |
1.4 辨证分型 |
1.5 泄泻治则 |
1.6 辨证论治 |
1.7 其他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泄泻现代文献研究 |
1.本研究的目标 |
2.本研究主要内容 |
2.1 研究泄泻证候分布规律 |
2.2 探讨泄泻证素分布与组合特点 |
2.3 总结泄泻证治规律 |
3.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来源 |
3.2 文献检索方法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研究方法 |
4.本研究结果 |
4.1 文献筛选结果 |
4.2 成人泄泻篇 |
4.3 小儿泄泻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本课题的基本信息 |
2.证名规范与证型分布特点 |
3.证素分布特点与分布规律 |
3.1 成人篇 |
3.2 小儿篇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脑肠肽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及中药疗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功能性腹泻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
1. 功能性腹泻发病机制 |
2. 功能性腹泻治疗方法 |
3. 功能性腹泻相关脑肠肽研究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泄泻中医源流研究综述 |
1. 秦汉时期 |
2. 晋唐两宋时期 |
3. 金元时期 |
4. 明代时期 |
5. 清代及民国时期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参苓白术散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现代研究概述 |
1. 治疗机理研究 |
2. 临床应用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研究一 功能性腹泻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腹泻综合疗效的Meta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
实验一 相关脑肠肽在大鼠血清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PCR法检测脑肠肽相关基因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三 Western blot法检测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四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健脾方剂参苓白术散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治疗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治疗机制研究 |
实验一 相关脑肠肽在大鼠血清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PCR法检测相关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三 Western blot法检测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四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研究 |
1.1 保护肠粘膜 |
1.2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1.3其他作用 |
2 临床应用 |
2.1 治疗慢性腹泻 |
2.2 治疗并发腹泻 |
2.3 治疗肠炎 |
2.3.1 慢性肠炎 |
2.3.2 放射性肠炎 |
2.3.3 溃疡性结肠炎 |
3 小结与讨论 |
四、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D]. 刘明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的微生态学机制初步探讨[D]. 邹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化瘀止咳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肺脾气虚型疗效观察[D]. 赵慧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中医小儿肺炎相关论文英译实践报告[D]. 黄圣.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5]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D]. 郭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经方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许飞,赵芳昭,马少华,王静茹,韦光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0(07)
- [7]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D]. 罗晓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泄泻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D]. 卿龙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基于脑肠肽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及中药疗效机制[D]. 李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10]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证的研究进展[J]. 刘翠英,黄娟,施旭光. 江西中医药,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