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目标与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柳斌,张海莹[1](2016)在《我国农地发展权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土地的分区控制和用途管制,土地发展权尤其是农地发展权的缺位导致农地保护成效差、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农地发展权逐渐被社会各利益主体所认识和重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农地发展权的涵义、农地发展权的归属以及常用的农地发展权价值评估方法与补偿等问题进行了总结评述,以期为农地发展权理论的拓展提供参考。
赵杭莉[2](2013)在《转型期中国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机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型期的中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对农地资源需求的增加与农地资源供给缺乏弹性"的矛盾,而且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矛盾将越来越尖锐。而优化农地资源的配置,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量化农地资源优化的目标,从农地特性出发建立多层次农地产权制度,在计划调配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体系则是优化农地资源,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保障。
梁珊珊[3](2011)在《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意味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遵从自然规律,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形成人、社会、经济及自然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我国农民对自然环境则有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条件的双重依赖,农村环境更是全国人民生活的源泉和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但是农村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农村环境监管这一领域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此,为了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制度已刻不容缓。为加强农村环境的监管,本研究在借鉴相关国家农村环境监管经验介绍的基础上,以法学为主要视角,并辅之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本研究首先对农村环境监管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法学方面运用了农民环境权理论、环境法治论与调整论;经济学方面运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及政府失灵理论。基于法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农村环境监管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为研究我国当前农村环境监管法律对策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监管历史考察与现状考量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根源:我国农村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环境监管对象繁杂、农村环境监管主体缺位、农村环境监管效率低下及农村环境监管成本高、效益低。我国农村环境现存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宏观层面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束缚、中观层面上农村环境法制不健全和微观层面上农村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晰等等。再次,考察相关国家农村环境监管法律制度。通过考察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环境监管现状,对不同国家的农村环境监管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的农村环境监管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得出以下借鉴结论:完善农村环境监管运行机制、注重利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手段提高农村环境监管效率、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环境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实施公众参与式的环境监管,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环保教育等。最后,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中首先应确立我国农村环境监管的理念,在选择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模式时,应针对农村环境的特点,构筑“四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即发挥主导性力量作用的基层政府、发挥基础性力量作用的村民委员会、发挥自律性力量作用的农民和企业及发挥辅助性力量作用的社会环保组织。我国农村环境监管具体法律制度构建主要包括:监管主体法律制度、监管市场法律制度、监管责任法律制度和监管救济法律制度。同时从明晰农村环境资源产权和扩大农村环境资金投入的角度完善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制度运行保障。本论文希望能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立法和执法的参考,以确保农村环境健康、持续的发展。
丁曦宇[4](2010)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农电企业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采用绘制战略地图的方法,分析了农电企业“新农村,新农电,新服务”的三新发展战略,明确了农电企业“满足农村用户的电力需要,提供优质电力服务”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客户、内部业务、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层面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平衡计分卡的总卡。在总卡的基础上,以内蒙古阿旗农电局为例,建立了平衡计分卡的分卡,结合算例演示,验证了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解决农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了该平衡计分卡具有可推广性。
刘玉凤[5](2009)在《改革开放以来农地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农地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引起了广大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农地制度、农地资源经营方式和配置方式、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展开,本文在介绍和评价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地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韩冰华[6](2005)在《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研究的着力点,以资源配置的三大理论为支撑,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系统分析了农地制度对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了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一般分析框架。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现有农地制度下我国农地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我国农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归因分析,提出了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原则以及以农地制度的创新和农地配置机制的完善来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由七章构成。 第一部分对本研究的背景及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发,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 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因素,简要说明了本研究四个研究动因、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可能的创新。重点评述了围绕农地制度变迁与农地资源配置利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土地问题历来是决定民心向背的关键问题,而农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又是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根本性前提。 第二章对经济学的永恒主题——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一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诠释。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三大资源配置理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与指导意义,评判了各自的理论局限以及有待进一步廓清的问题。 第三章构建了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首先,论述了农地的多种特性决定了人类要合理配置利用农地资源。其次,概括了农地资源的多种配置利用方式及配置利用多元化的必然性。再者,提出了农地资源配置的三大主体概念,并考量了各自配置农地资源的影响因素。最后,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对中国农地资源配置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 第四章对我国建国后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农地资源的配置绩效进行了评判。一是简要分析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动因、农地制度变迁的成本、两种主要的农地制度。变迁方式及其特征、农地制度变迁与农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过程。二是对土地
唐勇刚[7](2004)在《论中国农地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的内在缺陷和深层次矛盾日渐显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地制度的再次改革势在必行。最近几年来,农地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地区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农地使用权制度创新模式。本文首先借鉴和分析了中外学者对中国农地制度的研究理论,阐述了农地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规范的分析方法以及实证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成因及其发展、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指出:中国目前的农地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应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再次,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地区出现的农地制度使用权创新模式以及导致现有农地制度差异的原因。最后,设计了农地制度下一步改革的具体操作模式,提出了完善中国农地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农地所有制与农业发达程度并无必然联系,农地制度的创新应建立在各地区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第二,中国的农地制度创新是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国家强制性制度创新相结合的结果。第三,不同地区农地需求的制约因素不一样导致了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的差异。第四,农地制度的创新应建立在现有农地制度的基础上,培育农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选择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土地经营模式,形成促进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第五,各地区在农地制度的改革初期,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落后地区侧重于农地收益权的稳定和农地使用权的完善,发达地区则侧重于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加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建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农地制度创新形式的多样化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为今后中国农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
付梅臣,朱永明,姚会武,冯枫[8](2002)在《浅议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目标与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我国农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资源配置目标和相应配置机制
张普选[9](2001)在《浅议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成效与改革对策》文中研究说明
二、浅议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目标与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目标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地发展权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地发展权的内涵 |
二、农地发展权的归属 |
三、农地发展权的价值评估方法 |
(一)涵义定价法 |
(二)市场销售法 |
(三)陈述偏好法 |
四、农地发展权补偿研究 |
五、农产品主产区农地发展权受限补偿研究 |
六、小结 |
(2)转型期中国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转型期我国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的机制分析:研究的框架 |
(一) 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农地的特征 |
(二) 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市场与计划 |
1、市场对农地资源配置。 |
2. 计划对农地资源的配置。 |
三、转型期我国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机制的建立:现实与历史 |
(一) 转型期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的现状 |
(二) 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的路径依赖 |
五、转型期优化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的措施 |
(一) 明确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二) 改革完善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 |
(三)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 |
(四)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强化法制环境建设 |
(3)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
1.3 研究设计与逻辑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难点 |
2 农村环境监管的基础理论 |
2.1 农村环境监管概述 |
2.2 农村环境监管的理论基础 |
2.2.1 法学理论 |
2.2.2 经济学理论 |
3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考量 |
3.1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的历史沿革 |
3.1.1 孕育与探索期:1949~1977年 |
3.1.2 改革与发展期:1978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
3.1.3 规范与稳定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3.2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的现状考量 |
3.2.1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现存的主要问题 |
3.2.1.1 农村环境监管对象繁杂 |
3.2.1.2 农村环境监管主体缺位 |
3.2.1.3 农村环境监管效率低下 |
3.2.1.4 农村环境监管成本高、效益低 |
3.2.2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现存问题的根源探究 |
3.2.2.1 宏观层面: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束缚 |
3.2.2.2 中观层面:农村环境法制不健全 |
3.2.2.3 微观层面:农村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晰 |
4 国外农村环境监管经验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4.1 发达国家农村环境监管经验介绍 |
4.1.1 美国农村环境监管经验分析 |
4.1.2 法国农村环境监管经验分析 |
4.1.3 日本农村环境监管经验分析 |
4.2 发展中国家农村环境监管经验介绍 |
4.2.1 印度农村环境监管经验分析 |
4.2.2 巴西农村环境监管经验分析 |
4.3 国外农村环境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4.3.1 完善农村环境监管运行机制 |
4.3.2 注重利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手段提高农村环境监管效率 |
4.3.3 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环境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
4.3.4 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环保教育,实施公众参与式的环境管理 |
5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 |
5.1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体系遵循的理念 |
5.1.1 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理念 |
5.1.2 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理念 |
5.1.3 环境安全与环境效率统一理念 |
5.2 我国"四位一体"农村环境监管模式选择 |
5.2.1 主导性主体:发挥主导性力量作用的基层政府 |
5.2.2 基础性主体:发挥基础性力量作用的村民委员会 |
5.2.3 自律性主体:发挥自律性力量作用的农民、企业 |
5.2.4 辅助性主体:发挥辅助性力量作用的社会环保组织 |
5.3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具体法律制度完善 |
5.3.1 农村环境监管主体法律制度 |
5.3.2 农村环境监管市场法律制度 |
5.3.3 农村环境监管责任法律制度 |
5.3.4 农村环境监管救济法律制度 |
5.4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制度运行保障 |
5.4.1 明晰农村环境资源产权—监管实施的前提条件 |
5.4.2 扩大农村环境资金投入—监管执行的必要保障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农电企业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
1.2.2 绩效管理模式比较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预期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农电企业现状分析 |
2.1 我国农电企业的发展背景 |
2.1.1 农电企业的战略地位 |
2.1.2 农电企业的发展历程 |
2.2 我国农电企业的管理现状 |
2.2.1 农电企业管理体制 |
2.2.2 当前农电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在农电企业管理中的引入 |
3.1 平衡积分卡的原理与方法 |
3.1.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 |
3.1.2 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 |
3.1.3 战略地图 |
3.1.4 平衡计分卡在公共事业组织中的应用 |
3.2 平衡计分卡在农电企业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 |
3.2.2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条件 |
3.2.3 平衡计分卡在农电企业的应用分析 |
第四章 平衡计分卡总卡的建立 |
4.1 农电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4.1.1 企业的愿景使命 |
4.1.2 农电发展战略目标 |
4.1.3 战略地图的构建 |
4.2 平衡计分卡指标卡的构建 |
4.2.1 客户层面 |
4.2.2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 |
4.2.3 学习与成长层面 |
4.2.4 财务层面 |
第五章 平衡计分卡分卡的建立 |
5.1 阿旗农电局管理现状 |
5.1.1 阿旗农电局概况 |
5.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3 总体规划目标 |
5.2 阿旗农电局平衡计分卡的构建 |
5.2.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绩效考核体系算例演示 |
5.2.3 绩效考核体系评价结果的反馈 |
5.2.4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意义 |
5.3 平衡计分卡分卡的推广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改革开放以来农地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地制度与农地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
1. 农地产权制度影响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
2. 稳定地权制度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二、农地资源经营方式和配置方式研究 |
1. 针对农地资源的经营方式, 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
2. 农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研究 |
三、农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
四、已有文献讨论及研究展望 |
1. 已有文献对农民在农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关注较少 |
2. 已有文献对不同地区农地资源配置的不同状况比较研究不够 |
3. 已有文献尚未把农地资源系统从农地制度层面的影响上加以重视 |
(6)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农地资源配置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动机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动机考量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意义 |
(一)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五、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学的永恒主题—资源优化配置 |
一、相关概念诠释 |
(一) 农地、农村地产、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 制度、制度变迁、制度创新 |
(三) 资源、资源配置、农地资源配置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 |
(一) 对资源的稀缺性及资源配置概念的诠释 |
(二) 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制约作用 |
(三) 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机制 |
(四) 不同社会的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
(五) 地租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
(六) 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作用及意义 |
(七) 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欠缺 |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 |
(一) 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 |
(二) 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的变革与创新 |
(三) 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的综合评述 |
四、制度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 |
(一) 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
(二) 新制度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 |
(三) 新制度经济资源配置理论综合评述 |
第三章 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一、农地的多种特性决定了人类要合理配置利用农地资源 |
(一) 农地价值的特征 |
(二) 农地的供求特征 |
(三) 农地的功能特征 |
(四) 农地自然察赋的地域差异性 |
(五) 农地产权形式的多样性 |
二、农地资源配置方式及其多元化 |
(一) 资源配置的四种方式 |
(二) 农地资源配置的多元论 |
三 农地资源的配置主体及其配置因素考量 |
(一) 宏观主体的主导作用、目标、决策方式及调控手段 |
(二) 中观主体的主导作用、目标、决策方式及调控手段 |
(三) 微观主体的主导作用、目标、决策方式及调控手段 |
(四) 不同农地配置主体配置农地资源的因素考量 |
四、农地资源配置规范分析 |
五、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一) 农地资源配置的主体及不同表现形式 |
(二) 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非制度性环境分析 |
(三) 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性环境分析 |
第二部分 中国农地资源配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四章 建国后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农地资源配置绩效评判 |
一、建国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式及特征 |
(一) 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含义 |
(二)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及其特征 |
二、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径及绩效评判 |
(一) 土地改革及其绩效评判(1949-1952) |
(二) 合作化运动及其绩效评判(1953-1957) |
(三) 集体统一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及其绩效评判 |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绩效评判 |
第五章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 |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
(一) 问卷设计 |
(二) 调查方法 |
二、样本点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 样本所在小组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 |
(三) 样本所在小组劳动力流动情况 |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资源配置的分析研究 |
(一) 土地发包权的变化 |
(二) 土地承包权及承包方式的变化 |
(三) 土地调整一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利用争议最多的话题 |
(四) 农地产权交易—农地流转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五) 地权稳定性与农地投入及产出分析 |
第六章 我国农地资源配置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
一、我国农地资源配置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 农地资源稀缺性认识不足,配置利用的劣势越来越突出 |
(二) 三大农地配置主体协调性不强,计划性配置与市场性配置吻合度差 |
(三) 农地资源配置利用公平与效率矛盾的激化 |
二、我国农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带来的负面效应 |
(一) 农地数量损失过快 |
(二) 农地的碎化程度近20年来有加剧的趋势 |
(三) 农地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的徘徊低迷 |
(四) 生态效益下降,农地资源退化破坏严重 |
(五) 农地利用不合理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 |
三、农地配置利用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
(一) 现行农地制度缺陷对农地资源配置的障碍性影响 |
(二) 非制度性环境缺陷对农地资源配置的障碍性影响 |
第七章 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完善与制度创新 |
一、我国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优化 |
(一) 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目标优化的内涵 |
(二) 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二、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一) 效率优先原则 |
(二) 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
三、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技术流程的完善 |
(一) 农地利用分区 |
(二) 农地利用的系统分析 |
(三) 质量评价 |
(四)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农地资源时空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
(五) 我国农地利用系统的生态优化设计 |
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完善 |
(一) 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弥补农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 |
(二) 完善农地配置的市场机制,弥补农地配置政府失灵 |
(三) 以制度创新促进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
致谢 |
(7)论中国农地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 本文的创新 |
2 中国农地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
2.1 中国农地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 中国农地制度理论研究的贡献及局限性 |
3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 |
3.1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成因 |
3.2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 |
3.3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 |
4 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 |
4.2 中国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5 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地制度创新 |
5.2 经济落后地区的农地制度创新 |
6 完善中国农地制度的政策建议 |
6.1 完善中国农地制度的基本原则 |
6.2 完善中国农地制度的方向 |
6.3 完善中国农地制度的主要内容 |
6.4 其他辅助性政策建议 |
7 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8)浅议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目标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农地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农地资源状况 |
1.2 农地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
2 农地资源配置目标 |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地资源配置机制 |
3.1 农地资源配置的行政机制 |
3.1.1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
3.1.2 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权制度 |
3.1.3 完善土地登记制度 |
3.1.4 制定合理税费, 提高农地转变用途补偿标准 |
3.2 农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 |
4 农地资源重组与配置效率的提高 |
(9)浅议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成效与改革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迁的成效回顾 |
二、当前农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1.土地所有权主体含糊,集体管理弱化。 |
2.土地经营规模太小,产出效益下滑。 |
3.土地使用权创新不够,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
4.农业投入不足,耕地生产力停滞。 |
三、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四、浅议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目标与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地发展权研究综述[J]. 柳斌,张海莹. 农业考古, 2016(06)
- [2]转型期中国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机制分析[J]. 赵杭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3]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梁珊珊.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农电企业绩效管理研究[D]. 丁曦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10)
- [5]改革开放以来农地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综述[J]. 刘玉凤.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 [6]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 韩冰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7]论中国农地制度的完善[D]. 唐勇刚. 西北大学, 2004(04)
- [8]浅议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目标与机制[J]. 付梅臣,朱永明,姚会武,冯枫.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4)
- [9]浅议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成效与改革对策[J]. 张普选. 甘肃农业, 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