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与进行性或间变性肿瘤混淆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杨学军,江涛,陈忠平,于士柱[1](2021)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演变:1979-2021年》文中认为简要回顾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历史,重点介绍1979年(第一版)至2021年(第五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演变,包括肿瘤分类框架、类型/亚型和分级。本文讲述第一版至第四版以组织学为基础的分类,历经第四版修订版的尝试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子信息及实践方法联盟-非WHO官方组织的7次更新,发展到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简称新版肿瘤分类)中更多的由生物学和分子特征定义的肿瘤实体。儿童型弥漫性胶质瘤由于分子遗传学不同,从弥漫性胶质瘤中独立出来,也是新版肿瘤分类的重要变化之一。本文还以新版肿瘤分类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实体为线索,介绍各个类别肿瘤类型/亚型的演变,包括因何增加、删除或更改命名。新版肿瘤分类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方法力求为与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相一致,分级标准在组织学特征的基础上增加分子参数。新版肿瘤分类为临床诊疗设定了新标准,期待未来可以促进临床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
李飞,时雨,姚小红,冯华[2](2021)在《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分类解读》文中指出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简称新版肿瘤分类)将"局限性(circumscribed)"一词用于具有局限性生长特性的星形细胞胶质瘤的分类,至此,"弥漫性(diffuse)"和"局限性"这种定义生长方式的描述应用于胶质瘤的命名。本文解读新版肿瘤分类的局限性星形细胞瘤,介绍新增的有毛细胞样特征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和星形母细胞瘤,MN1变异型相关定义和临床特征,并总结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和分子病理学改变在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石竹砚[3](2021)在《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文中指出脑部疾病是发生在脑部的异质性神经和精神障碍。在各类脑部疾病中,以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为代表的脑部肿瘤、以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为代表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高,造成的后果严重,尤其受到关注。现有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由于游离药物在病灶/靶点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较低。具体而言,药物的血液循环半衰期较短,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程度较低,药物对目标部位的靶向能力较差,药物在靶点部位的可控释药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论文设计并构建了分别针对GBM、AD和PD的纳米输递体系用于药物和抗原的递送,并且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考察了体系的输递效率和治疗效果。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由聚(氨基酸)构建的微环境响应型的纳米输递体系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用于GBM的治疗(DOX@PLSPL)。该纳米体系不仅能够延长药物的血液循环半衰期,提高药物在肿瘤病灶部位的富集,而且可以在病灶部位实现可控释药。DOX@PLSPL为水力学粒径约127 nm、形貌较均一的球形胶束。体系具有较高的载药效率(32.5%)和ROS响应释药能力。相较于游离药物DOX,体系显着提高了细胞胞吞效率(药物入胞效率提高1.8倍)。同时,体系具有与游离DOX相似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和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相较于游离DOX,DOX@PLSPL的药物血液循环半衰期延长了 2.3倍,在肿瘤病灶部位的药物富集提高了 3.1倍,并且将药物抗肿瘤能力提升了 1.75倍。此外DOX@PLSPL还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安全性。(2)设计了一种靶向修饰的纳米输递体系包载抗原Tau多肽用于AD的免疫治疗(MPEG-Chol-MPLA-P)。该体系能够高效靶向抗原提呈细胞,有效刺激抗原提呈细胞成熟,激活免疫反应。MPEG-Chol-MPLA-P为水力学粒径约117nm的纳米颗粒。体系具有较高的抗原包载率(70.8%)和良好的抗原保护性。通过膜融合方式,体系显着提高了抗原的入胞效率(是游离抗原的3.2倍)。MPEG-Chol-MPLA-P能够有效刺激细胞成熟(CD40阳性表达提高了 3.7倍,MHCⅡ表达提高了 1.4倍),激活免疫反应。相较于游离抗原,MPEG-Chol-MPLA-P能够有效地诱导抗原提呈细胞迁移进入淋巴结,提高抗原在淋巴结的富集水平(是游离抗原的2.7倍)。此外,体系显着改善了 AD行为学水平:AD鼠体系治疗组的Morris水迷宫穿台次数提升4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例提升2倍。同时,MPEG-Chol-MPLA-P明显修复了 AD神经元损伤。(3)设计了一种具有ROS-酯酶双响应性的可示踪纳米杂化复合物负载基因-化学联合药物用于PD的协同治疗(GC-TRIO)。该纳米颗粒能够显着改善药物在脑部病灶的富集水平,并且具有在病灶部位可控释药的能力。GC-TRIO为水力学粒径约32 nm、形貌较均一的球形纳米颗粒。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siRNA负载能力和MRI灵敏性(弛豫率为对照组的2.1倍)。同时,体系表现出较好的血脑屏障跨越能力(神经元靶向效率提高1.6倍),明显提高了药物在胞内的内涵体逃逸能力和响应性释药能力,有效提升了病灶细胞的治疗效果(病灶细胞ROS水平下降15倍,线粒体功能恢复8.6倍,α-syn含量下降8.7倍)。此外,GC-TRIO在PD鼠表现出明显的脑部病灶药物富集作用和磁共振示踪能力。综上所述,论文根据GBM、AD和PD的治疗瓶颈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并且通过纳米输递体系将所包载的药物/抗原有效输送至目标部位,显着提高了靶点细胞的有效药物/抗原浓度,明显改善了疾病治疗的效果,为今后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康厚艺[4](2020)在《多参数MR灌注成像及放射组学在脑胶质瘤分子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及目的:胶质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占成人恶性原发性脑肿瘤的75%,五年总生存率不超过35%,仍然是最难治疗的肿瘤之一。胶质瘤的分子分型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预测患者预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胶质瘤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文献表明,病理分级联合分子分型对胶质瘤预后的判断更准确。近年来,利用分子病理特征对胶质瘤分型已在临床逐步开展并应用。例如,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基因和1号染色体短臂和19号染色体长臂(the short arm chromosome1 and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19,1p/19q)缺失状态被用于II-III级弥漫性胶质瘤的分型,其能较好反应化疗敏感性、预后及复发风险;IDH1也是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独立预后因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EGFR,p53,PI3K,Rb,RAF等可不同程度地预测胶质瘤的预后及药物应答反应。同时,这些分子分型也为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目前,胶质瘤恶性程度及分子分型的鉴别只能通过如手术或病理活检等手段,其具有侵袭性且不便实施。因此,探索并评价非侵袭性鉴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实,肿瘤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与侵袭能力相关。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测量局部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价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和血管通透性,在判断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来的研究表明,MRI在胶质瘤分子分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利用单个灌注成像参数评价胶质瘤分子分型不稳定,也不全面。磁共振灌注的多参数特点可较为全面地评价肿瘤微血管形态及功能特征,进而提高判断胶质瘤分子分型的准确性。此外,基于大数据的新一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给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以疾病为中心影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是把机器学习与放射组学有机组合,用影像展示基因变化,实现精准医学的目标。较低的空间分辨率限制了功能MRI的放射组学(Radiomics)的发展,随着AI软件的不断升级,功能MRI的放射组学特征逐渐被挖掘,更优化的模型亟待建立。本研究首先拟分析不同分子分型的脑胶质瘤MRI灌注及组织学微血管参数,研究多参数灌注成像的病理学基础及在鉴别胶质瘤不同分子亚型和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各项技术的优势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随后,我们将基于MR功能成像及生境成像建立评估胶质瘤IDH1分子分型的放射组学模型,致力于提高传统MRI序列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以期更准确地判断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多参数MR灌注成像评价脑胶质瘤微血管特征及其在分子分型中的应用(1)纳入胶质瘤疑似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行不同方法的MRI灌注扫描(包括常规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成像、血管管径成像(Vessel size imaging,VSI)及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成像中的一种或两种,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为24-72小时),并对术后确诊病例行IDH1突变、1p/19q联合缺失及MGMT甲基化的检测,共搜集到161例弥漫浸润型胶质瘤患者的影像及分子分型诊断的资料。(2)将同时接受常规DSC灌注扫描及VSI扫描的30例患者及29例接受DCE灌注扫描的患者石蜡标本制备成CD34染色切片,测量每位患者血管增殖丰富区域的微血管管径、微血管面积(Microvascular area,MVA)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3)由两位神经影像医师利用不同的工作站及后处理软件分析灌注扫描图像:用热点法测量患者的VSImax值,VSImean值;通过Extended Tofts双室模型计算DCE四个定量参数:Ktrans、Ve、Kep及Vp值;通过测量肿瘤区域的最大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值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BV值获得相对CBV(relative CBV,r CBV)值。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用于评估不同观察者测值间的一致性。(4)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各种灌注扫描参数(VSI,r CBV,Ktrans,Kep,Ve,Vp)与组织学微血管参数(微血管管径、MVA、MVD)的相关性,寻找各个灌注参数的病理学基础。(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6年分类,我们将胶质瘤患者分为弥漫浸润性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 grade glioma,LGG)和GBM两组进行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分析IDH1突变型及IDH1野生型胶质瘤间、1p/19q缺失及1p/19q完整胶质瘤间、MGMT甲基化和MGMT未甲基化的胶质瘤间的VSI值、DCE定量参数值及r CBV值的差异。(6)ROC分析用于检验灌注参数对胶质瘤分型的检验效能,以约登指数的最大值(敏感性+特异性-1)作为cutoff值,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临床及影像指标与IDH1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多参数MR灌注成像在LGG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1)回顾性分析并详细记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WHO IIIII级脑胶质瘤的MRI灌注扫描(VSI或DCE扫描)资料、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辅助治疗、切除程度、组织病理类型)、IDH1突变状态、1p/19q联合缺失状态、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2)将LGG分为VSI-high组和VSI-low组(利用鉴别IDH1分型的cutoff值进行分界)、WHOII级和WHOIII级组、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组,采用Kaplan-Mer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PFS和OS(随访时间为4年),差异行Log-rank检验。(3)单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用于评估患者PFS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辅助治疗、切除程度、组织病理类型、IDH1突变状态、1p/19q共缺失、VSI值和DCE各参数值。基于单因素Cox分析,我们建立了多因素Cox分析的四个模型,进一步寻找LGG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由于OS存在较多删失数据,我们没有对各因素的OS进行Cox生存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多参数MR放射组学及生境成像预测GBM的IDH分型(1)回顾性纳入经手术病理确诊为GBM的98例患者的术前影像资料及IDH1突变信息。(2)放射组学特征的提取: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不同序列图像的配准,将配准后的图像导入AKMITK Work软件(GE药业)进行图像标注,标注时,我们结合T2WI、T1平扫及增强扫描、FLAIR序列的图像,将肿瘤分为整体区域,增强区域及水肿区域分别进行图像标注,提取各标注区域在T2WI、CBV图及ADC图上的图像特征,包括Histogram,GLSZM,Formfactor,Haralick,GLCM,RLM在内的396个特征。(3)组学特征分析:m RMR和LASSO两种特征选择方法用于组学特征的降维及筛选,采用最小惩罚系数λ对应特征数进行标签构建。(4)建模及模型验证:基于勾画的不同区域的ROI,我们构建了四个模型:全肿瘤的T2WI模型,全肿瘤的CBV模型,全肿瘤的ADC模型,MRI多参数多区域联合模型,模型中均纳入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的临床因素分析。利用logistic regression构建模型,最后用ROC分析及Hosmer-Lemeshow检验来评价模型的表现。结果:第一部分:(1)VSImax和VSImean测值有很好的组间观察者一致性(ICC=0.955及0.923)。经Person相关分析得出,VSImean与微血管管径,VSImean与MVA,VSImax与微血管管径,VSImax与MVA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其中VSImean与微血管管径呈最相关(r=0.8432)。r CBV测值有良好的观察者间的一致性(ICC=0.862),r CBV与MVA呈最相关(r=0.6579)。VSI值及r CBV均与MVD无明显相关性。DCE各参数测值间有较好的观察者一致性(ICC值范围0.71-0.809)。Ktrans及Vp与MVA呈显着正相关(P<0.05),Ktran、Ve、Vp与微血管管径呈正相关(P<0.05),Ktrans、Ve、Vp与MVD呈正相关,其中,Vp与MVA呈最相关(r=0.89),其次为Vp与MVD(r=0.6386)及Ktrans与MVA(r=0.6013)。(2)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IDH1突变型LGG的VSImax和VSImean值比野生型LGG的VSImax和VSImean值均显着降低(P<0.01),IDH1突变型WHO II级胶质瘤的VSImax和VSImean值也显着低于WHO II级IDH1野生型胶质瘤的VSImax和VSImean值,而对于WHO III级胶质瘤,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此外,III级胶质瘤的VSImax和VSImean值明显高于II级胶质瘤的VSImax和VSImean值。IDH1野生型和突变型GBM的VSI值无显着差异。(3)ROC曲线得出VSImax鉴别IDH1突变LGG和IDH1野生型LGG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305,当cutoff值取112.8μm时,其鉴别二者的敏感性为62.79%,特异性82.35%;VSImean鉴别两者的AUC为0.7401,当cutoff值取78.5μm时,鉴别二者的敏感性为65.12%,特异性为82.3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VSImean值与IDH1相关,且三个值整合因素可将鉴别IDH1突变型及野生型LGG的AUC升高到0.7798,而VSImax不是IDH1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4)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1p/19q缺失IDH1突变型II级胶质瘤的VSImax及VSImean值比1p/19q完整IDH1突变型的II级胶质瘤VSI值均降低。LGG组及GBM组MGMT甲基化及未甲基化的患者VSI值无明显差异。(5)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IDH1野生型LGG的Ve值高于突变型(P=0.0486),而Ktrans,Kep,Vp在IDH1野生型及突变型LGG间无明显差异;IDH1野生型GBM的Ktrans值大于IDH1突变型GBM(P=0.015),而Kep,Ve,Vp值无明显差异;1p/19q缺失LGG和II级胶质瘤的Vp值高于1p/19q完整的对应组(P=0.0079,0.004);MGMT甲基化GBM的Kep值显着小于MGMT未甲基化组,MGMT甲基化GBM的Ve值、Vp值大于未甲基化组(P=0.008,0.05),而两组间的Ktrans值无明显差异。(6)IDH1野生型的GBM的r CBV大于IDH1突变型GBM,MGMT甲基化GBM的r CBV值稍小于未甲基化组的r CBV值,但两者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0.072)。第二部分:(1)经过四年以上的随访,随访到60例接受VSI灌注扫描的51例LGG的预后信息。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VSImax-High组和VSImean-High的平均OS分别明显短于VSImax-Low和VSImean-Low组,VSImax-High组及VSImean-High组平均PFS分别明显短于VSImax-Low组和VSImean-Low组。IDH1野生型LGG的PFS和OS也显着短于IDH1突变型。此外,WHO III级胶质瘤的OS和PFS短于WHO II级胶质瘤,但IDH1野生型WHO II级和WHO III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别。(2)单因素Cox分析发现,VSImax值、VSImean值、IDH1突变状态、WHO分级、年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和多发病灶或跨叶分布与PFS有关,但性别、组织病理学类型、1p/19共缺失、切除范围和PFS没有明显相关。根据单变量Cox分析的结果,我们建立了四个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并发现,多发病灶或跨叶分布、IDH1突变状态和VSImean值是不同模型中PFS的独立危险因素。(3)我们随访到47例接受DCE灌注扫描的22例LGG患者的预后信息,单因素Cox分析得出,Ktrans和Ve与PFS有关(P=0.0051和0.0047),HR值分别为39.607和8.9779。同时,Ktrans与OS相关(P=0.019),HR值为36.608。第三部分:(1)92例GBM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至训练集(n=66)以及验证集(n=26)。(2)不同观察者间的ICC值从0.81-0.92不等,表明观察者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经过Mann-Whitney U检验,临床指标中IDH1不同分组的患者之间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本课题中临床指标诊断效能均低于放射组学,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联合radscore构建多元逻辑回归。(3)经过LASSO分析在不同模型中得到最具预测能力的特征子集的个数为:T2WI肿瘤整体区域模型里5个,CBV肿瘤整体区域模型里6个,ADC肿瘤整体区域模型里2个,多参数多区域模型里5个。各个模型的IDH1野生型GBM及IDH1突变型GBM的Radscore有显着差异。(4)ROC分析显示CBV模型的radscore在训练组和测试组的AUC值高于T2WI模型和ADC模型,均为0.955。而多参数多区域模型的AUC在训练组达0.962,测试组达0.955,诊断效能高于单一参数模型。训练组和测试组的临床指标在各模型中的AUC值范围为0.773-0.864。(5)在T2WI模型中,联合组学特征及年龄指标,在预测IDH1突变的准确性最高(训练组0.84,测试组0.92)。CBV模型中,准确性最高的为放射组学模型(训练组为0.9375,测试组为0.923077)。ADC模型中,联合放射组学特征和临床指标预测有最高的准确性(训练组0.84,测试组0.85)。多参数多区域混合模型中,放射组学特征模型和联合临床指标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相同(训练组0.969,测试组0.923)。(6)Hosmer-Lemeshow检验得出各个模型验证集的AUC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我们建立的各个模型的拟合度良好。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多参数灌注扫描的各个参数对胶质瘤分子分型作用和对患者的预后评估,证实了VSI、DCE灌注及常规DSC灌注可不同程度地作为无创性指标预测胶质瘤IDH1突变、1p/19q缺失及MGMT甲基化状态,VSImean、Ktrans和Ve与LGG的预后相关,其中VSImean为LGG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CBV和VSI对GBM的分子分型的准确性有待提高,而基于CBV图的放射组学模型及基于多参数多区域的放射组学模型进一步优化了传统放射组学模型,在预测GBM的IDH1突变状态中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这些有可能为胶质瘤个性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进一步推动实现精准医学的目标。
裴晓音[5](2020)在《发生于儿童或年轻人群的少见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成人常见的NHL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及滤泡性淋巴瘤等。儿童和成人的NHL在生物学、发病率、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儿童或年轻人群中常见的NHL类型为Burkitt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等。而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Paediatric-type follicular lymphoma,PTFL)、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Paediatric 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PNMZL)及伴 IRF4 重排的大 B 细胞淋巴瘤(Large B-cell lymphoma with IRF4 rearrangement,IRF4+LBCL)则很少见,且预后较好。2016年WHO造血与淋巴系统肿瘤分类中明确提出这3种少见类型。三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重叠,且易与成人相应类型的淋巴瘤混淆,故鉴别诊断十分重要。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可供参考学习的资料有限,人们对这类疾病的认识还有待提升。本研究主要通过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这三种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这三种疾病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及过诊。方法1.收集整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断的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与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分为3组: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9例,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4例,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3例。2.收集3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疾病分期、治疗方法等。复习所有病例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9例PTFL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15岁,发病部位集中在头颈部区域淋巴结,9例患者均不伴有B症状,Ann Arbor分期8例为ⅠA期,1例为ⅡA期。PTFL组织学表现为滤泡性结构,大而不规则,这些滤泡套区变薄或消失,中心没有极向,星空现象明显,肿瘤细胞为大小比较一致的母细胞,胞浆少,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CD20及生发中心标记CD10与BCL6,大多数不表达BCL2,少数可弱表达,肿瘤细胞增殖指数较高。9例病例肿瘤细胞均存在Ig基因单克隆性重排;3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BCL2基因未见断裂。2例患者在病变切除后接受化疗,分别为R-CHOP方案2周期与Hyper-CVAD方案5周期,5例患者仅接受病变切除,目前均无病存活;2例失访。2.4例PNMZL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17岁,发病部位均位于头颈部淋巴结,4例患者均不伴有B症状,Ann Arbor分期均为IA期。PNMZL组织学常表现为滤泡间边缘区增宽,可见大的滤泡结构及似进行性转化生发中心,肿瘤细胞多呈单核样B细胞,胞浆丰富、浅染,核圆形或不规则,核仁不明显。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CD20,半数病例伴有CD43阳性表达,BCL2常阳性,生发中心标记CD10与BCL6多为阴性,肿瘤细胞增殖指数较低。4例病例肿瘤细胞均存在Ig基因单克隆性重排。1例患者仅接受单纯病变切除,目前无病存活;其余3例失访。3.3例IRF4+LBCL患者,2名女性,1名男性,中位发病年龄19岁,3例患者均不伴有B症状,Ann Arbor分期为ⅠA-ⅡA期。IRF4+LBCL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组织呈弥漫性或滤泡结节样生长,肿瘤细胞大小中等到大,胞浆较少,核稍不规则,部分可见嗜碱性小核仁。肿瘤细胞CD20均阳性,CD10与BCL6常阳性,MUM1均为强阳性,BCL2也可阳性,肿瘤细胞增殖指数较高。2例行FISH检测IRF4基因均可见断裂,且其中1例伴有BCL6基因断裂。2例患者在病变切除后接受R-CHOP方案化疗5-8周期,目前均存活;1例失访。结论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及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均为常发生于儿童或年轻人群的少见的成熟性B细胞淋巴瘤,均好发于头颈部区域,分期较早且预后较好。PTFL与PNMZL男性病例多见,常表现为头颈部孤立淋巴结病变,切除后观察随诊似乎是合适的治疗方法;IRF4+LBCL常发生于咽淋巴环与头颈部淋巴结,肿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MUM1,并伴IRF4基因重排,化疗后预后较好。应注意三者与成人对应类型疾病进行鉴别及三者之间鉴别诊断,避免漏诊、误诊、过诊及过度治疗。
杨粤龙[6](2020)在《灌注和弥散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BT-RADS 3类病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在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脑胶质瘤最为常见,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约占3/4。目前,高级别胶质瘤标准治疗方案为最大范围安全地手术切除肿瘤,然后辅以同步放化疗以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辅助化疗。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时,假性进展、放射性损伤等治疗后反应会表现为类似肿瘤复发的影像学改变,给临床及影像医师带来极大的困惑。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及时准确识别肿瘤是否复发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至关重要。脑肿瘤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he Brain Tumor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T-RADS)是脑肿瘤治疗后反应评估分类系统,BT-RADS分类系统将影像学上较前一次进展的病灶分为BT-RADS 3类,进一步根据肿瘤复发的不同可能性又分为3a、3b、3c亚类。然而,BT-RADS区分肿瘤复发与否的价值有待证实。功能MR成像如灌注加权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DSC 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能反映微环境血流状态和水分子的运动等病理生理信息,有助于鉴别肿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目的:研究BT-RADS在高级别胶质瘤治疗后反应评估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DSC PWI和DWI对BT-RADS区分肿瘤复发与非复发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获得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回顾性分析了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的BT-RADS分类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神经影像医师独自根据常规MRI资料在线评估(http://btrads.com/publications/),经再次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观察将病灶分为肿瘤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在病灶最大异常层面,测量每例病灶的最大相对血容量(maximal 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max)、平均相对血容量(mean 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mean)、平均表观弥散系数(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和最小表观弥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肿瘤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年龄、性别、强化灶直径、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首次手术方式、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异柠檬酸盐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基因状态、术后治疗至出现BT-RADS 3类病灶的时间间隔的差异。采用列联表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BT-RADS分类、rCBVmax、rCBVmean、ADCmean、ADCmin在肿瘤复发组与非复发组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不同参数组合鉴别肿瘤复发与非复发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比较不同组合诊断肿瘤复发的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结果:共纳入首次诊断的BT-RADS 3类病灶91例,其中3a类28例,3b类26例,3c类37例。肿瘤复发组有51例,肿瘤非复发组有40例。KPS评分、首次手术方式、术后治疗至出现BT-RADS 3类病灶的时间间隔在肿瘤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肿瘤复发组rCBVmax(2.34 vs 1.34)和rCBVmean(1.89 vs 1.13)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复发组ADCmean(0.81×10-3mm2/s vs 1.27×10-3mm2/s)和 ADCmin(0.78×10-3mm2/s vs 0.84×10-3mm2/s)低于非复发组,ADC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DCmin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T-RADS、BT-RADS+rCBVmax、BT-RADS+rCBVmean、BT-RADS+ADCmean、BT-RADS+rCBVmax+ADCmean、BT-RADS+rCBVmean+ADCmean鉴别肿瘤复发与非复发的AUC值分别为0.756、0.896、0.863、0.875、0.947 和 0.926。BT-RADS+rCBVmax+ADCmean 的准确度(92%)最大,其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85%。结论:BT-RADS对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具有中等程度预测效能,在BT-RADS中加入参数rCBVmax和ADCmean可显着提高鉴别肿瘤复发与非复发的诊断效能。
马娟[7](2020)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特点,为患儿的诊治和评估预后提供经验。方法:1)病例资料及相关分析因素:搜集2014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的4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对其电话随访其治疗后生存情况及无事件生存情况,掌握5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及5年累积生存率,以及根据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改善患儿预后,提高其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2)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21.0。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多因素生存分析用Cox回归,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例分型分别为淋巴母细胞瘤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例、间变大B细胞淋巴瘤10例、伯基特淋巴瘤21例、未分型1例;2)男女比例为4.5:1,中位发病年龄为8.1(0.9-13.9)岁;3)5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为62.7%,5年累积生存率为87.8%;4)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统计学分析乳酸脱氢酶的水平≥2倍的正常值水平、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增值抗原Ki67≥20%是预后不良因素,而一般基础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及肝脾、骨髓侵犯、巨大肿块、免疫相关分型对预后均无影响。结论:神经系统侵犯、乳酸脱氢酶水平≥2倍的正常值水平、增值抗原Ki67≥20%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王杨灵犀,孙凤娇,王翀,段德义,韩浩[8](2019)在《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10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0例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术前影像学诊断为室管膜肿瘤2例,小脑幕上7例(额叶2例,颞叶4例,顶叶1例);小脑幕下3例(延髓及颈髓1例,第四脑室1例,小脑半球1例)。磁共振MRI可见囊实性病变7例,实性病变3例。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4例(延髓及颈髓1例,颞叶1例,第四脑室1例,小脑半球1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3例,化疗治疗1例,联合治疗3例,未辅助治疗3例;随访至2019年6月复发6例,其中复发患者再次手术1例;目前存活4例,死亡6例。结论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属于高度恶性肿瘤,通常导致不良结局,其发生部位与影像学信号多变,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术前误诊率较高。对于间变性室管膜瘤位置较表浅、肿瘤体积小、手术完全切除以及术后适当的辅助治疗可能会提高一定的生存率。在未来,分子生物学对室管膜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其治疗指引了正确方向。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9](2019)在《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高利[10](2019)在《小脑疾病和震颤综合征》文中研究说明1简介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小脑结构和功能非常独特。犬猫的小脑约占脑实质的10%,主要负责高效、准确的协调运动功能。同时也参与行为、记忆、学习和疼痛的处理。了解小脑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有助于理解小脑病理变化对小脑功能的影响。小脑主要负责运动协调,而非运动形成。在本质上它是流动的,这可以更高效的协调机体各部分的运动。小脑有助于调节姿势、无意识本体感觉(即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肌张力,也会影响意识思维过程,如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解决空间和感知推理问题。
二、易与进行性或间变性肿瘤混淆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易与进行性或间变性肿瘤混淆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演变:1979-202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框架的演变 |
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类型(实体)及亚型(变型)的演变 |
1. 胶质瘤、胶质神经元肿瘤和神经元肿瘤 |
2. 脉络丛肿瘤 |
3. 胚胎性肿瘤 |
4. 松果体肿瘤 |
5. 颅神经和椎旁神经肿瘤 |
6. 脑膜瘤 |
7. 间叶性非脑膜皮肿瘤 |
8. 黑色素细胞肿瘤 |
9. 血液和淋巴肿瘤与组织细胞肿瘤 |
1 0. 生殖细胞肿瘤 |
1 1. 鞍区肿瘤 |
1 2.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 |
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 |
四、新版肿瘤分类和分级的临床实践意义 |
(2)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分类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的分类 |
二、原有“局限性”胶质瘤的新变化 |
三、新增有毛细胞样特征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
四、新增星形母细胞瘤,MN1变异型 |
五、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分类的意义与价值 |
1. 局限性并非意味低级别 |
2. 预后相对较好的前提是手术全切除肿瘤 |
3.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和分子病理学改变的价值 |
(3)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脑部疾病概述 |
1.2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 |
1.2.1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概述 |
1.2.2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现状 |
1.2.3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化学药物治疗的不足 |
1.2.4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纳米药物输递体系治疗 |
1.3 阿尔茨海默病(AD) |
1.3.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 |
1.3.2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现状 |
1.3.3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的不足 |
1.3.4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输递体系 |
1.4 帕金森病(PD) |
1.4.1 帕金森病(PD)的病理特征 |
1.4.2 帕金森病(PD)的治疗现状 |
1.4.3 帕金森病(PD)的药物治疗的不足 |
1.4.4 帕金森病(PD)的纳米药物输递体系治疗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5.1 立题依据 |
1.5.2 论文工作目标 |
第2章 聚合物纳米输递体系用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4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ROS响应性的表征 |
2.2.5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表征 |
2.2.6 具有ROS响应性并包载DOX的聚(赖氨酸-亮氨酸)纳米颗粒(DOX@PLSPL)的组装与表征 |
2.2.7 DOX@PLSPL的血清稳定性的考察 |
2.2.8 DOX@PLSPL的DOX载药效率检测 |
2.2.9 DOX@PLSPL的DOX响应性释放检测 |
2.2.10 DOX@PLSPL的体外评价 |
2.2.11 DOX@PLSPL的体内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3.2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ROS响应性的表征 |
2.3.3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表征 |
2.3.4 具有ROS响应性并包载DOX的聚(赖氨酸-亮氨酸)纳米颗粒(DOX@PLSPL)的组装与表征 |
2.3.5 DOX@PLSPL的血清稳定性的考察 |
2.3.6 DOX@PLSPL的DOX载药效率检测 |
2.3.7 DOX@PLSPL的DOX响应性释放检测 |
2.3.8 DOX@PLSPL的体外评价 |
2.3.9 DOX@PLSPL的体内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靶向脂质分子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甘露糖苷(DSPE-PEG-Man)的制备与表征 |
3.2.4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组装与表征 |
3.2.5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外评价 |
3.2.6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内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靶向脂质分子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甘露糖苷(DSPE-PEG-Man)的制备与表征 |
3.3.2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组装与表征 |
3.3.3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外评价 |
3.3.4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内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因-化药联合递送体系用于帕金森病的可示踪协同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
4.2.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5 纳米颗粒的表征 |
4.2.6 纳米颗粒的siRNA结合能力 |
4.2.7 体外模拟siRNA的ROS响应释放 |
4.2.8 GC-TRIO的质子缓冲效应 |
4.2.9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外评价 |
4.2.10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内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4.3.2 SPIONs的合成与亲水转相 |
4.3.3 siRNA的负载与表征 |
4.3.4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外评价 |
4.3.5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内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引言 |
5.2 主要结论 |
5.3 创新点总结 |
5.4 今后的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补充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多参数MR灌注成像及放射组学在脑胶质瘤分子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参数MR灌注成像评价脑胶质瘤微血管特征及其在分子分型中的应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参数MR灌注成像在LGG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多参数放射组学及生境成像预测GBM的 IDH分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文献综述 胶质瘤的分子诊断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发生于儿童或年轻人群的少见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发生于儿童的少见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灌注和弥散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BT-RADS 3类病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收集 |
2. 磁共振图像采集 |
2.1 扫描设备 |
2.2 扫描方法 |
2.3 DSC PWI图像后处理 |
2.4 DSC PWI和DWI图像的ROI选取 |
3. 肿瘤复发诊断 |
3.1 病理诊断 |
3.2 临床诊断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人口统计学特征 |
2. BT-RADS分类在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评估 |
3. 单一影像参数对肿瘤复发的诊断效能 |
4. DSC PWI和DWI对BT-RADS的价值 |
讨论 |
1. BT-RADS在胶质瘤随访中的应用 |
1.1 BT-RADS在胶质瘤随访中的可行性 |
1.2 BT-RADS在胶质瘤随访中的的价值 |
1.3 BT-RADS分类系统与其他胶质瘤治疗反应评价标准比较 |
2. DSC PWI和DWI在BT-RADS中的应用 |
2.1 胶质瘤治疗后反应 |
2.2 DSC PWI在BT-RADS中的价值 |
2.3 DWI在BT-RADS中的价值 |
2.4 DSC PWI和DWI在BT-RADS中的价值 |
2.5 BT-RADS的局限性与展望 |
研究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
致谢 |
(7)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治疗方法 |
2.3 评估指标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1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诊断 |
2.2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发生部位与影像学特点 |
2.3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治疗及预后情况 |
3 讨论 |
3.1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诊断 |
3.2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发生部位与影像学特点 |
3.3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治疗及预后情况 |
(9)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淋巴瘤的诊断 |
2.1临床表现 |
2.2体格检查 |
2.3实验室检查 |
2.4影像学检查 |
2.4.1 CT |
2.4.2 MRI |
2.4.3 PET-CT |
2.4.4超声 |
2.4.5同位素骨扫描 |
2.5其他针对性检查 |
2.6病理学检查 |
2.6.1形态学 |
2.6.2 IHC |
2.6.3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 ization,FISH)检测技术 |
2.6.4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技术 |
2.6.5其他 |
3淋巴瘤的分期 |
4淋巴瘤放射治疗 |
5淋巴瘤综合治疗总论 |
6淋巴瘤的中医药治疗 |
7常见淋巴瘤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 |
7.1霍奇金淋巴瘤(HL) |
7.1.1临床表现 |
7.1.2病理分类及诊断 |
7.1.3治疗原则 |
7.1.4 HL预后因素(见附件3.1) |
7.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
7.2.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7.2.2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 |
7.2.3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 |
7.2.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 |
7.2.5套细胞淋巴瘤(MCL) |
7.2.6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 |
7.2.7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 homa,LBL) |
7.2.8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 |
7.2.9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mycosis fung oi des/sézary syndrome,MF/SS) |
7.2.10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 |
5预后因素 |
四、易与进行性或间变性肿瘤混淆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演变:1979-2021年[J]. 杨学军,江涛,陈忠平,于士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09)
- [2]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分类解读[J]. 李飞,时雨,姚小红,冯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09)
- [3]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D]. 石竹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4]多参数MR灌注成像及放射组学在脑胶质瘤分子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D]. 康厚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5]发生于儿童或年轻人群的少见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D]. 裴晓音. 郑州大学, 2020(02)
- [6]灌注和弥散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BT-RADS 3类病灶中的应用研究[D]. 杨粤龙.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 马娟.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10例临床分析[J]. 王杨灵犀,孙凤娇,王翀,段德义,韩浩. 广东医学, 2019(21)
- [9]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J].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19(04)
- [10]小脑疾病和震颤综合征[A]. 高利. 2019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4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标签:肿瘤论文; 淋巴瘤论文; 神经胶质瘤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中枢神经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