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电致发光数字钟表(论文文献综述)
王勃[1](2011)在《一种新型电致近紫外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电致近紫外发光材料在全色显示、信息存储、照明光源以及偏振光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制备电致有机近紫外发光材料,本研究借鉴了共轭高分子能带工程中的取代基修饰的思路,在共轭高分子主链上引入合适的取代基,不仅提高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而且通过调节取代基的立体结构及电子效应改变了聚合物的共轭平面,从而成功的控制聚合物的能带隙。本论文由分子设计出发,通过Suzuki金属催化偶联反应,使用不同的共聚单体合成了以聚苯为主链,三联苯衍生物为侧基的主链上侧基密度不同的单苯共聚物P1和双苯共聚物P2、P3。单体及聚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IR、NMR和元素分析得到确证。聚合物外观为灰白色粉状固体,室温下溶于CHCl3和THF等有机溶剂。通过核磁共振谱、凝胶渗透色谱法、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考察了三联苯衍生物侧基、不同键接方式及主链苯环密度对聚合物分子量、液晶性质及其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末端烷氧基的增加可以提高聚合物主链的立构规整性,改善聚合物的溶解性,提高聚合物的溶液荧光量子效率。聚合物P1旋涂膜的最大发射峰位置在400 nm,P2旋涂膜的最大发射峰位置在410 nm,P3旋涂膜的最大发射峰位置在416 nm。说明侧基密度增大,主链发生扭曲,共轭效应减弱,造成发射峰蓝移;侧基密度减小,主链平面性较好,发射峰发生红移。从而得出:增大分子的空间位阻,可以得到近紫外发光聚合物。另外,P3的酯键连接相比于P1、P2的醚键连接,在液晶态加热后,聚合物的最大荧光发射峰蓝移至393 nm,说明聚合物P3没有P1、P2的热稳定性好,聚合物P3的光学性质受热历史的影响比较大。最后,利用液晶基元在外力场下自发取向的特性,使用商业化的聚酰亚胺取向板研究了聚合物的取向能力。通过对比聚合物P1、P2和P3取向膜的偏振荧光光谱,发现液晶基元的取向对高分子主链的取向影响比较大,侧基密度大的聚合物更利于高分子主链的取向。
杨清[2](2009)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驱动电路研究》文中认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显示(OLED),是自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正负载流子注入有机半导体薄膜后复合产生发光。OLED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薄、低成本、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工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液晶显示器的技术。近年来,在强大的应用背景推动下,OLED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诸如发光亮度,发光效率使用寿命等方面均已接近和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主要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介绍了两种主要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有源驱动和无源驱动的主要原理以及各自的主要特点。根据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原理,利用解码模块和FPGA控制模块,设计OLED视频动态图像驱动电路介绍了如何采用FPGA实现OLED视频显示控制电路的方法分析了电路中各个模块的作用及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其中FPGA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来设计控制电路,最终实现256级灰度的全彩色OLED显示屏显示。最后,通过对本课题工作的总结,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将来的工作做了展望。
李璐[3](2008)在《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亦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OELDs),与无机发光二极管(LED)或液晶显示器件(LCD)、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相比,具有自发光、响应快、全固态、制备工艺简单、高效率、宽视角、超薄、耐高低温、成本低、柔性等优点,被誉为最理想和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和高效光源。但是,目前高的制造成本、有待于提高的发光效率、对发光和衰减机理认识的不足,大大影响了OLEDs器件的产业化进程。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在蓝光器件的制备工艺和高效白光有机发光器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应用基础性性的工作,具体包括:1.首先,简述了有关OLEDs的研究背景、发展历史和现状等,并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的相关原理,以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利用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BCP)的电子传输能力,制备了indium-tin-oxide(ITO)/N,N’-bis-(1-naphthyl)-N,N’-b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BCP/Mg:Ag结构简化的OLED器件。结果表明,由于BCP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器件的启亮电压为3.8 V,最大亮度为11,500 cd/cm2(电压为15 V),最大流明效率和电流效率分别达到1.2 lm/W和2.7 cd/A,器件Commissions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CIE)色坐标为(0.18,0.17),光谱位于433 nm处,为NPB的本征发光光谱,器件发出的蓝光不随电压的改变而变化。同时,为蓝光加黄光工艺制备白光器件作了铺垫。3.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调研,确定了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趋势和不足,并且根据得出的结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了白光器件:(a)基于磷光材料的单重掺杂发光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b)基于荧光材料的基激复合物和基激缔合物发光层的WOLED器件、(c)基于荧光材料的超薄发光层WOLED器件。(a)利用Ir配合物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Ir(acac)]作为磷光发光材料,结合掺杂工艺制备了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器件在3 V左右启亮,在16.5 V时,器件的最高亮度达到15,460 cd/m2;在4 V时,器件达到最大流明效率为7.5 lm/W,器件启亮后所发出的白光光谱在低电压时随电压变化有稍微的移动,但是都在白光范围内。在电压达到8 V后CIE色坐标为(0.33,0.32),并且光谱及色坐标稳定,不随电压变化而改变,与最佳的白光坐标(0.33,033)几乎重合。(b)利用基激复合物发光的特点,优化了复合功能层中poly(N-vinylcarbazole)(PVK)和NPB的质量比,在PVK:NPB为1:1时,器件的电致光谱图中,除了NPB的本征电致发光外,还观察到了一个位于640 nm处的由PVK和NPB产生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发光的谱峰。随着电压的增加,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强度增强。(c)使用了超薄发光层代替掺杂工艺的方法,制备了基于荧光材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的白光发光器件,在15 V的驱动电压下,器件达到最大的亮度为21,500 cd/m2。亮度为1000和10,000 cd/m2时,器件的流明效率分别高达2.5和1.6 lm/W。器件的发光谱峰分别位于429和560 nm,对应的CIE坐标为(0.32,0.33),且不随外加偏压的改变而变化。本论文为白光OLEDs在信息显示和高效光源领域的应用,在制备工艺和器件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
杜国华[4](2008)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显示领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被看作极富竞争力的未来平板显示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平板显示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视角宽、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发光亮度和效率高、能实现全色显示等优点,使其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虽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仍然是各国研究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本论文主要侧重于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特性及发光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有机电子发光器件的设计、制作和测试。首先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的原理,器件的组成、结构和材料。详细介绍了能带结构、载流子的注入和能量转移模型。其次,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作的工艺,仔细讨论了本实验中所用的OLED多功能镀膜系统,并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以聚合物[聚2—甲氧基—5—(2’—乙烯基—已氧基)对苯乙烯撑](MEH-PPV)为发光层,8-羟基喹啉铝(Alq3)为电子转输层,氧化铟锡(ITO)为阳极,铝(Al)为阴极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ITO/MEH-PPV/Al和ITO/MEHPPV/Alq3/Al。研究了由于电子传输层Alq3的引入,使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的复合数量大大提高,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性能。通过比较不同厚度的Alq3对器件的亮度以及发光效率的影响,确定Alq3的最佳厚度。并用能级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器件性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杨吉[5](2008)在《有机电致发光驱动电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显示器件发展初期,阴极射线管(CRT)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显示器件朝着高分辫率、高清晰度以及便于携带的方向不断发展,于是平板显示器应运而生并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拥有自发光、响应速度快、无视角限制、低功耗等特点的平板显示技术,成为当今研究、开发的一大热点,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的大量投入,并己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OLED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通信器材、计算机终端等领域。目前,OLED在研制高稳定性的器件方面以及在研究高质量、动态显示的驱动电路方面都己取得了一定发展,然而OLED的驱动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像素驱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芯片的选择和驱动电路的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结构,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以及有机电致发光的几种驱动方式的原理及特点。OLED向大屏幕高分辨率发展必须结合有源矩阵(Active Matrix, AM)驱动技术。根据有机电致发光的机理,选择合适的控制芯片提出一种有源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通过SAA7113H做输入信号A/D转换,运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编写了显示屏控制程序。FPGA进行前端仿真AM-OLED的实时视频显示,图像质量较好,以证实此种驱动电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后论文就OLED此种有源驱动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意见。整个项目按照自顶而下的方式设计,首先完成系统级的结构设计,然后完成各模块的结构设计,解决了从系统到模块的结构设计之后,才进入具体模块的实现阶段,利用FPGA工具进行必要的仿真分析,并作了合理的优化和创新。
王军[6](2008)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与高效磷光器件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与液晶显示、无机发光二极管或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亦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OELD),具有自发光、响应快、全固态、制备工艺简单、高效率、宽视角、超薄、耐高低温、柔性等优点,可用作信息显示和照明的终端,被誉为最理想和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但目前工艺不成熟导致器件制造成本较高,高性能发光材料缺乏导致器件性能待提高,发光和衰减机理认识不充分导致器件结构改善缺乏指导,这大大影响了OLED器件的产业化步伐,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在高分辨率无源矩阵(passive matrix)器件的关键制备技术、开发新的高效磷光材料及器件性能优化、改善有机器件结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具体包括:1.直流磁控溅射系统制备用于OLED的低阻高透的氧化铟锡(ITO)薄膜,考查溅射压强、氩氧比例、退火温度、退火时间、靶基距离、溅射功率、沉积温度、退火氛围八个因素对ITO薄膜性能影响。用正交试验方法安排试验大大提高实验的效率。采用了方阻、透过率、XRD、SEM、AFM、均匀性等参数对ITO薄膜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制备ITO薄膜的优化工艺参数:溅射压强为2 mTorr、氩氧比例为16∶0.5、退火温度为427℃、基板与靶材距离为15、退火时间为1 h、溅射功率为300 W、退火氛围为真空、沉积温度为127℃。制备出的ITO薄膜方阻达到17Ω/□,在可见光区域的平均透过率为86.13%。2.光刻制备了用于高分辨率(1.8英寸,128×3×160个像素)无源矩阵驱动OLED的多层基板图案。设计和加工了四层光掩膜图案,包括铬层、ITO层、绝缘层和隔离层图案。铬层图案和ITO层图案通过普通光刻工艺流程(匀胶、前烘、曝光、显影、坚膜、腐蚀、去胶)完成。绝缘层材料使用ZKPI-305聚酰亚胺,显影出图案后需进行亚胺化过程。隔离层图案采用负性光敏聚酰亚胺ZKPI-530和正性AZ5214光刻胶两种方法实现。其中正胶试验采用图形反转工艺实现了断面呈现上宽下窄的倒梯形形状,符合自动隔离金属的要求。提出用双条隔离器来取代常用的单条隔离器,降低隔离器的制备难度,提高制备OLED的良品率。3.提出用线形蒸发源(线源)替代当前有机材料蒸发的点蒸发源,对相对基板静止线源和相对基板运动线源的蒸发膜厚进行数学计算,线源蒸镀薄膜的材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膜厚度均匀性比点源有所改善。设计了线形蒸发源装置,此装置具有提高镀膜材料的有效利用率、增加蒸发速度和成膜均匀性、可实现多种材料的均匀掺杂等优点。4.合成了一种新型发出绿光的磷光材料(tpbi)2Ir(acac)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材料用于小分子和高分子OLED器件制备。小分子器件结构为:ITO/CuPc/NPB/CBP∶(tpbi)2Ir(acac)/BCP/Alq/LiF∶Al,器件约4.4 V启亮,最高亮度为13500 cd/m2,功率效率达12 lm/W,电流效率最高为22.9 cd/A,在5~40 V电压范围内稳定性良好,并且器件在低压下Ⅰ-Ⅴ特性符合热电子发射模型。制备的聚合物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VK/PFO+30 wt%PBD∶(tpbi)2Ir(acac)/Ba:Al,最高发光亮度为7841 cd/m2,电流效率最高为9.95 cd/A,器件发出稳定的绿光。5.合成了一种新型发出黄光的磷光材料(t-bt)2Ir(acac)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t-bt)2Ir(acac)掺杂在CBP主体材料中,制备了4层有机层结构的磷光器件。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随外加电压的增大,依次经过了欧姆电导区、陷阱电荷限制区和空间电荷限制区,电流机制与理论相符。质量掺杂浓度为5%的器件最高效率为9.3 lm/W,8%浓度掺杂的器件亮度最高为14360 cd/m2。制备的非掺杂结构器件具有低的效率衰减特性。用NPB作为主体材料制备了超低启亮电压的磷光器件,器件在2.5 V启亮,在3.25 V时器件亮度达到100 cd/m2,4.3 V时器件亮度为1000cd/m2,6.8 V时亮度为10000 cd/m2,掺杂材料的直接载流子捕获和主体材料的单电荷传输性是器件启亮电压降低的原因。6.采用蓝光荧光材料NPB结合发出黄光的磷光材料(t-bt)2Ir(acac)制备白光OLED器件,结构为:ITO/NPB/CBP∶(t-bt)2Ir(acac)/蓝色发光层/BCP/Alq/LiF∶Al。所作白光器件最高亮度为7430 cd/m2,最高功率效率为9.93 lm/W,色坐标为(0.34,0.33),接近理想白光点。用蓝光材料GDI691代替NPB材料,器件最高亮度达到了15460 ed/m2,功率效率最高为8.06 lm/W。器件在宽电压范围5~12V(亮度167~8150 cd/m2)的发光光谱较稳定,色坐标始终处于CIE1931色坐标图的白光范围内。
刘东阳[7](2007)在《双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低压驱动、高亮度、高效率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彩色显示等优点,成为当今电致发光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效率、稳定性及成本等原因,还不能满足大规模实用化的要求。对于大多数高效发光材料而言,提高电致发光效率的主要方法是如何改进其载流子的注入和传输能力,进而实现两种载流子在发光层中的高效复合。一种理想的设计方案是发光材料既能发出荧光同时自身又具有高的电子和空穴注入、平衡性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器件工艺的简单化,使其达到实用化的要求。稀土配合物作为发光物质具有窄带发射、发光效率高、修饰配体不影响发光颜色等优点,有望成为彩色平板显示器中理想的高色纯发光材料。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含有咔唑基团的羧酸中性配体,并分别与EuCl3、TbCl3、SmCl3、DyCl3反应生成四种新型稀土配合物,用红外、紫外、核磁、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体及四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GdL3配合物的磷光光谱计算出配体的三重态能级,并对配体三重态能级与Eu3+、Tb3+、Sm3+、Dy3+四种稀土离子最低振动能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TbL3和DyL3不能发射Tb3+、Dy3+的特征荧光而EuL3和SmL3发射很弱荧光的原因。由于其弱的发光,可望在有机光伏器件中找到应用。另一方面是磷光配合物Re(CO)3(dppz)Cl静电纺丝方面的研究。测定了Re(CO)3(dppz)Cl固体、纯PVP纤维及混有Re(CO)3(dppz)Cl的PVP纤维的红外谱图,结果发现,PVP和Re(CO)3(dppz)Cl配合物之间存在着很弱的相互作用,并测定了Re(CO)3(dppz)Cl在CH2Cl2溶液中的发光光谱,发现其发射峰在500nm,其可归属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磷光跃迁(MLCT)。
秦超[8](2007)在《含8-羟基喹啉基团配合物及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初探》文中提出8-羟基喹啉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而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领域,因此对8-羟基喹啉衍生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两类含8-羟基喹啉的配合物和一类含8-羟基喹啉的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制备了3,4,5-三(十二烷氧基)-1-氨基苯,将其与5-甲酰基-8-羟基喹啉反应制备了新型的席夫碱化合物;与8-羟基喹啉反应制备了新型偶氮化合物,再将两类化合物与Zn2+离子配位得到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13CNMR对两类化合物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TGA、DSC对两类配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结晶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用扫描电镜等观察了两类配合物的表面形貌,用偏光显微镜对化合物及配合物的液晶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化合物均能与金属离子配位,金属配合物在270℃前不分解,金属配合物易溶于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常规溶剂。在紫外光激发下,席夫碱配合物在430570 nm范围内发射较强的荧光,偶氮配合物在450780 nm范围内发射较强的荧光。得到的配合物具有液晶性。其次合成了5,7-二碘-8-(十二烷氧基)喹啉,在纳米铜粉催化下通过Ullmann反应聚合得到含喹啉基团的可溶性全共轭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TGA、DSC对其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对聚合物做了GPC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聚合物在380550 nm范围内有较强的荧光,聚合物在300℃前不分解,聚合物Mn=3.47×103 g/mol,Mw=3.97×103 g/mol,D=1.14。
王昕[9](2006)在《光电显示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光电显示技术作为光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研究了CRT器件技术的发展特征,综合分析了平板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场致发射显示(F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及数字光处理投影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新型微显技术———液晶硅显示和环保型电子纸技术的未来应用进行了探讨和说明.
段羽[10](2006)在《新结构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文中认为1.我们制备了结构为ITO/NPB/DPVBi : rubrene/Alq3/LiF/AL的白光器件,当rubrene掺杂浓度为0.8wt%,掺杂层厚度为20 nm的器件的外加工作电压从5V到18V变化时,相应的色坐标从(0.39, 0.41)变化至(0.30,0.27)。这个白光器件的开启电压为4V,在外加电压17V时,达到最大亮度16230 cd/m2,在外加6V工作电压时,功率效率和电流效率得到最大值,分别为3.1 lw/W和5.7 cd/A。为了进一步提高白光器件的亮度和效率,我们在器件中引入了另一种高荧光效率的蓝光材料BePP2取代DPVBi,并在ITO与NPB之间加入一种starbust型空穴注入材料m-MTDATA来增强器件的空穴注入。器件结构为ITO/m-MTDATA /NPB/ BePP2 :rubrene/Alq3/LiF/AL的白光器件,掺杂浓度为0.2wt%,掺杂厚度为30 nm的器件在亮度从100cd/m2(0.35,0.36)变化到1000cd/m2时的(0.32,0.34),色度坐标稳定,较接近白光等能点,且在工作电压为15V时亮度可以达到29010cd/m2,在7V的驱动电压下效率值达到最大为6.3cd/A.2.我们将一种新型的铼系磷光材料Butbpy) Re (CO) 3Cl作为敏化剂,制作了红光器件。这种器件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在国际上将红光染料DCJTB以超薄层的形式引入到磷光敏化器件的制作中,不但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可重复性;而且由于可以将DCJTB薄层置于适合的区域内,增加了三线态向单线态的能量转移,减少在激子阻挡层界面处由三线态浓度高引起三线态-三线态湮灭。器件的色度坐标(0.61,0.37),接近饱和红光(0.65,0.35),而且效率在6V时达到3.38 cd/A,亮度在17V时最高,接近5000cd/m2。3.我们采用对光谱加权求和的方法仔细计算了光谱与色品坐标的对应关系,针对我们所用的红,绿,蓝发光器件的光谱,得到OLED显示屏白平衡时三基色的亮度比例关系,为准确控制红、绿、蓝各发光像素在白平衡条件下的发光亮度比例提供了理论依据。4.我们对HSTP的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中,发现Alq3层的绿光和HSTP层与空穴传输材料NPB层界面处产生了激基复合物发光现象。通过改变空穴传输层材料消除了激基复合物的发光;我们还利用在HSTP层与Alq3层之间加入空穴阻挡层BCP的方法,抑制了Alq3层的绿光发射。为了进一步提高蓝光器件的亮度,在器件的ITO层与NPB层之间加入空穴注入材料m-MTDATA得到亮度较高的蓝光发射。
二、有机电致发光数字钟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电致发光数字钟表(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新型电致近紫外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概述 |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历史 |
1.2.2 有机电致发光机理 |
1.2.3 有机电致发光的应用前景 |
1.3 共轭高分子概述 |
1.3.1 共轭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
1.3.2 共轭高分子的电致发光 |
1.3.3 共轭高分子的能带工程 |
1.4 液晶简介 |
1.4.1 液晶的化学结构 |
1.4.2 高分子液晶 |
1.4.3 液晶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方面的应用 |
1.4.4 共轭液晶高分子 |
1.5 近紫外电致发光材料概述 |
1.6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原料试剂及其精制 |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1.2 溶剂的纯化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三章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3.1.1 1,4-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的合成 |
3.1.2 1,4-二碘-2,5-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的合成 |
3.1.3 1,4-二碘对苯二酚的合成 |
3.1.4 1-溴-4-己氧基苯、4-己氧基苯硼酸的合成 |
3.1.5 化合物6、7的合成 |
3.1.6 单体1的合成 |
3.1.7 化合物8的合成 |
3.1.8 单体2的合成 |
3.1.9 苯-1,4-二硼酸双丙二酯的合成 |
3.1.10 4,4’-双苯二硼酸双丙二酯的合成 |
3.2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1 聚合物P1的合成 |
3.2.2 聚合物P2的合成 |
3.2.3 聚合物P3的合成 |
第四章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分析 |
4.1 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分析 |
4.1.1 单体1与聚合物P1、P2的比较 |
4.1.2 单体2与聚合物P3的比较 |
4.1.3 聚合物P2与聚合物P3的比较 |
4.2 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
4.3 聚合物溶解性质的表征 |
4.4 聚合物液晶性质的表征 |
4.5 聚合物光学性质的研究 |
4.5.1 侧基密度对聚合物光学性质的影响 |
4.5.2 键接方式的不同对聚合物光学性质的影响 |
4.5.3 聚合物P1、P2和P3在不同状态下的紫外及荧光图谱研究 |
4.5.4 聚合物P1、P2和P3在聚酰胺取向板上的薄膜偏振荧光光谱研究 |
4.5.5 聚合物溶液的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
4.6 待续的工作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驱动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概况 |
1.1.1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概况 |
1.1.2 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发展优势与应用前景 |
1.2.1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发展优势 |
1.2.2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应用前景 |
1.2.3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主要工作 |
2.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结构和原理 |
2.1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结构 |
2.2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原理 |
2.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 |
2.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特性 |
2.3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 |
2.3.1 无源驱动技术 |
2.3.2 有源驱动技术 |
2.4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灰度控制研究 |
2.4.1 幅值控制法 |
2.4.2 空间灰度调制 |
2.4.3 时间灰度调制 |
3.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驱动电路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组成 |
3.1.1 OLED显示屏及外围电路 |
3.2 FPGA信号处理模块 |
3.2.1 FPGA的基本结构 |
3.2.2 EP1C20F400C8 |
3.2.3 EP1C20F400C8的配置 |
3.3 A/D视频解码模块 |
3.4 数据存储模块 |
3.5 行列驱动模块 |
3.5.1 行驱动芯片 |
3.5.2 列驱动芯片 |
3.6 电源电路设计 |
3.7 系统PCB设计 |
3.7.1 PCB设计的一般规则 |
3.7.2 PCB及电路抗干扰措施 |
3.7.3 PCB整板仿真 |
4.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的软件配置与调试 |
4.1 基于FPGA的功能实现 |
4.1.1 同步时序控制 |
4.1.2 图像数据处理 |
4.1.3 数据缓存处理 |
4.1.4 数据存储控制 |
4.1.5 I~2C接口控制 |
4.1.6 数字灰度方案 |
5.系统软硬件调试 |
5.1 硬件调试 |
5.1.1 电源调试 |
5.1.2 FPGA、A/D解码和行列驱动芯片的调试 |
5.1.3 SRAM调试 |
5.2 系统软件调试 |
5.3 系统成像 |
6.结束语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OLED的技术特点 |
1.2 OLED的技术发展 |
1.2.1 国外发展 |
1.2.2 国内方面 |
1.3 OLED的应用领域 |
1.4 市场前景颇为乐观 |
1.5 OLED的未来发展趋势 |
1.6 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相关理论 |
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机理 |
2.2 光物理和光化学的基本过程 |
2.2.1 分子基态和激发态 |
2.2.2 激发态的产生和衰减 |
2.2.3 激发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2.3 OLED的器件结构 |
2.3.1 单层器件 |
2.3.2 双层器件 |
2.3.3 三层和多层器件 |
2.3.4 掺杂层器件 |
第三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测试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3.2.1 基片的腐蚀 |
3.2.2 基片清洗与处理 |
3.2.3 膜层制备 |
3.3 器件测试 |
3.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
3.4.1 发光性能参数 |
3.4.2 电学性能参数 |
第四章 蓝色OLED器件的制备 |
4.1 蓝色OLED器件的研究背景 |
4.2 实验内容 |
4.3 基于常规蓝光材料NPB的OLED器件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白光OLED器件的制备和性能优化 |
5.1 白光OLED器件的研究进展 |
5.2 基于磷光材料的单重掺杂发光层WOLED的研究 |
5.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5.2.2 器件的制备 |
5.2.3 器件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 基于荧光材料的基激复合物发光层WOLED器件的研究 |
5.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5.3.2 器件的制备 |
5.3.3 器件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5.4 基于荧光材料的超薄发光层的WOLED研究 |
5.4.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4.2 器件的制备 |
5.4.3 器件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历史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现状 |
1.4 发展前景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及结构 |
2.1 有机电致发光的理论模型 |
2.1.1 能带理论 |
2.1.2 隧穿模型 |
2.1.3 氧化还原机理 |
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 |
2.2.1 载流子的注入 |
2.2.2 载流子的传输 |
2.2.3 载流子的复合发光 |
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2.3.1 单层器件结构 |
2.3.2 双层器件结构 |
2.3.3 三层器件结构 |
2.3.4 多层器件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和性能 |
3.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 |
3.1.1 电极材料 |
3.1.2 空穴注入材料 |
3.1.3 空穴传输材料 |
3.1.4 电子传输材料 |
3.1.5 发光材料 |
3.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
3.2.1 发射光谱 |
3.2.2 发光亮度 |
3.2.3 发光效率 |
3.2.4 发光色度 |
3.2.5 电流密度-电压曲线 |
3.2.6 亮度-电压曲线 |
3.2.7 器件的寿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器件制作系统的建立及制备工艺 |
4.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作的流程 |
4.2 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与仪器 |
4.3 器件的制作 |
4.3.1 电致发光器件规格的设计 |
4.3.2 对ITO 玻璃进行光刻 |
4.3.3 对ITO 玻璃进行清洗 |
4.3.4 旋涂有机发光材料 |
4.3.5 蒸镀有机小分子功能层 |
4.3.6 溅射阴极金属材料 |
4.3.7 封装 |
4.3.8 器件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OLED 的发光特性的分析 |
5.1 不同分子量的MEH-PPV 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光谱的测量 |
5.1.1 不同分子量的MEH-PPV 电致发光光谱的测量 |
5.1.2 不同分子量的MEH-PPV 电致发光光谱的测量 |
5.2 电子传输层的引入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5.2.1 两种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 |
5.2.2 两种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 |
5.2.3 两种器件的电压—亮度特性 |
5.2.4 两种器件的流明效率—电压特性 |
5.3 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有机电致发光驱动电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目前几种平板显示技术的比较 |
1.3 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状况 |
1.4 有机电致发光驱动电路研究的重要性 |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OLED 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 |
2.2.1 载流子的注入 |
2.2.2 载流子的传输 |
2.2.3 载流子的复合 |
2.2.4 激子的衰减与发光 |
2.3 小结 |
第3章 LCD与OLED 驱动方式 |
3.1 LCD 无源及有源阵列显示 |
3.1.1 LCD 无源阵列显示 |
3.1.2 LCD 有源阵列显示 |
3.2 LCD 驱动方式 |
3.2.1 静态驱动方式 |
3.2.2 动态驱动方式 |
3.2.3 有源矩阵方式 |
3.3 OLED 驱动方式 |
3.3.1 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 |
3.3.2 静态驱动和动态驱动 |
3.3.3 无源驱动和有源驱动 |
3.3.4 有源驱动与无源驱动的不同 |
3.3.5 电压驱动与电流驱动的不同 |
3.4 小结 |
第4章 AM-OLED 显示模块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方案规划 |
4.2 驱动电路设计 |
4.2.1 驱动IC 选择 |
4.2.2 模块功能描述 |
4.2.3 视频接口与数据处理模块 |
4.3 小结 |
第5章 FPGA 程序设计 |
5.1 FPGA 简介 |
5.2 主体程序框架 |
5.2.1 数据处理单元工作过程 |
5.2.2 内存控制器 |
5.2.3 状态机 |
5.3 设计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6)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与高效磷光器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
1.3 OLED器件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直流磁控溅射ITO薄膜 |
2.1 ITO薄膜的性质、应用和研究意义 |
2.1.1 ITO薄膜结构和性质 |
2.1.2 ITO薄膜的应用 |
2.1.3 研究意义 |
2.2 溅射镀膜方法 |
2.3 实验 |
2.3.1 实验设备 |
2.3.2 实验方法 |
2.3.2.1 正交实验法原理 |
2.3.2.2 正交实验设计 |
2.3.3 ITO膜的制备工艺流程 |
2.3.3.1 基片的清洗 |
2.3.3.2 基片的预溅射 |
2.3.3.3 溅射ITO膜 |
2.3.4 薄膜测试 |
2.4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溅射压强和氩氧比例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
2.4.1.1 溅射压强和氩氧比例对ITO薄膜方阻的影响 |
2.4.1.2 氩氧比例对ITO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2.4.1.3 溅射压强和氩氧比例对IT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
2.4.2 衬底温度和退火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
2.4.2.1 衬底温度和退火温度对薄膜方阻的影响 |
2.4.2.2 衬底温度和退火温度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
2.4.2.3 衬底温度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晶性的影响 |
2.4.3 其它因素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
2.4.3.1 退火时间和退火氛围对薄膜方阻的影响 |
2.4.3.2 溅射功率和靶基间距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
2.4.4 薄膜的均匀性 |
2.4.5 正交实验最佳工艺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分辨率OLED基板图案制备 |
3.1 光学光刻技术概述 |
3.1.1 光刻概念 |
3.1.2 光刻工艺 |
3.1.3 刻蚀工艺 |
3.2 光掩膜设计 |
3.2.1 选用芯片 |
3.2.2 图案设计 |
3.3 四层图案的制备 |
3.3.1 仪器和试剂 |
3.3.2 铬层、ITO层和绝缘层图案制备 |
3.3.3 隔离器层图案 |
3.3.3.1 光敏聚酰亚胺做隔离器 |
3.3.3.2 正胶AZ5214做隔离器 |
3.4 双隔离器技术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线形蒸发源的模拟和设计 |
4.1 点蒸发源的蒸发特性 |
4.2 线形蒸发源的模拟 |
4.2.1 基板静止时线源膜厚模拟 |
4.2.2 基板运动时线源膜厚模拟 |
4.3 线形蒸发源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磷光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1.1 磷光材料的优势 |
5.1.2 绿光磷光材料及器件的发展 |
5.2 掺杂结构中主客体能量转移 |
5.2.1 无辐射能量转移 |
5.2.2 库仑转移机理——F(o|¨)rster理论 |
5.2.3 交换转移机理——Dexter理论 |
5.2.4 F(o|¨)rster理论与Dexter理论的对比 |
5.3 磷光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
5.3.1 合成路线 |
5.3.2 材料的表征 |
5.3.2.1 吸收光谱和带隙 |
5.3.2.2 PL光谱和表面形貌 |
5.3.2.3 材料的能级 |
5.4 器件制备与性能表征 |
5.4.1 器件制备与测试 |
5.4.2 小分子器件 |
5.4.2.1 器件I-V性能 |
5.4.2.2 器件的L-V特性 |
5.4.2.3 器件的发光光谱 |
5.4.2.4 器件的效率 |
5.4.3 聚合物器件 |
5.4.3.1器件的J-V-L特性 |
5.4.3.2 器件的发光光谱 |
5.4.3.3 器件的效率 |
5.4.4 MOLED与PLED的性能比较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黄色磷光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
6.1 黄色磷光器件的发展 |
6.2 黄光磷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6.2.1 材料合成路线 |
6.2.2 材料的升华 |
6.2.3 材料的表征 |
6.3 器件制备与性能表征 |
6.3.1 器件制备与测试 |
6.3.2 器件结构和有机材料 |
6.3.3 有机器件的电学特性 |
6.3.4 不同发光层厚度的器件特性 |
6.3.4.1 器件的J-V特性 |
6.3.4.2 L-V特性 |
6.3.4.3 器件的光谱和效率 |
6.3.5 不同掺杂浓度器件 |
6.3.6 NPB为主体材料的磷光器件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有机白光器件的制备和表征 |
7.1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概述 |
7.1.1 有机白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
7.1.2 表征有机白光器件性能的几个重要参数 |
7.2 色度学原理与白色平衡 |
7.2.1 人眼的辨色机理 |
7.2.2 彩色显示技术中的三基色原理 |
7.2.3 三刺激值与色品坐标 |
7.3 白光器件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7.3.1 黄蓝光混合得到白光的依据 |
7.3.1.1 格拉斯曼定律 |
7.3.1.2 计算法 |
7.3.1.3 作图法 |
7.3.2 器件制备 |
7.3.3 以NPB为蓝色发光层的白光器件 |
7.3.3.1 J-V-L特性 |
7.3.3.2 器件的光谱和色坐标 |
7.3.3.3 器件的功率效率 |
7.3.4 以GDI691为蓝色发光层的白光器件 |
7.3.4.1 J-V-L特性 |
7.3.4.2 器件的效率 |
7.3.4.3 器件的光谱和色坐标 |
7.3.4.4 器件的寿命 |
7.4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双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历史 |
2.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2.2.1 电子传输材料 |
2.2.2 空穴传输材料 |
2.2.3 发光材料 |
2.2.4 电极材料 |
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 |
2.3.1 单层器件结构 |
2.3.2 双层器件结构 |
2.3.3 三层器件结构 |
2.3.4 多层器件结构 |
2.4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2.5 有机光伏效应 |
2.5.1 有机光伏的发展历史 |
2.5.2 光伏器件的工作原理 |
2.5.3 有机光伏器件的表征 |
2.5.4 有机光伏器件的进展 |
第三章 稀土有机配合物光电性能的研究 |
3.1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
3.2 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 |
3.3 实验部分 |
3.3.1 稀土金属氯化物的制备 |
3.3.2 有机配体及有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
3.3.3 实验步骤及表征 |
3.3.4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磷光配合物Re(CO)_3(dppz)Cl 静电纺丝的研究 |
4.1 静电纺丝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趋势 |
4.2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
4.3 磷光配合物 Re(CO)_3(dppz)Cl 静电纺丝的研究 |
结论 |
展望 |
1. 有机电致发光的展望 |
2. 有机光伏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含8-羟基喹啉基团配合物及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有机电致发光 |
1.3 金属配合物液晶研究概述 |
1.4 选题意义与路线 |
2 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中间体的合成 |
2.4 目标物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5,7-二碘-8-羟基喹啉通过Ullmann 反应聚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中间体的合成 |
3.4 目标产物的合成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光电显示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阴极射线管技术 (Cathode ray tube, CRT) |
2 平板显示技术 |
2.1 液晶显示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2-4] |
2.2 等离子显示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5-6] |
2.3 场致发射显示 (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 |
2.4 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8-9] |
2.5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OLED) [10-14] |
2.6 数字光处理投影技术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DLP) |
2.7 液晶硅显示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LCOS) [15-16] |
2.8 电子纸显示器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EPD) [17-19] |
3 结束语 |
(10)新结构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 |
1.1.1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的进展 |
1.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产业化发展 |
1.1.3 我国内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发展现状 |
1.2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技术特点与优势 |
1.2.2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性质 |
1.3.1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分子轨道理论 |
1.3.2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光理论 |
1.4 有机发光器件的原理和表征 |
1.4.1 电致发光原理 |
1.4.2 评价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重要参数 |
1.4.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 |
1.5 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和材料 |
1.5.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1.5.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主要材料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单发光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2.1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 |
2.2 激发态能量转移与载流子转移理论 |
2.3 实验 |
2.3.1 实验样品制备 |
2.3.2 实验及测试设备 |
2.4 采用4,48-bis(2,28-diphenylvinyl)-1,18-biphenyl 掺杂rubrene 作为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单发光层白光器件 |
2.4.1所 所用材料及结构 |
2.4.2电 电致发光性质 |
2.4.3掺 掺杂层厚度对白光发射光谱的影响 |
2.4.4 白光器件的电压-亮度-效率特性 |
2.5 Bis [2-(2-hydroxyphenyl)-pyridine]beryllium 掺杂rubrene 作为发光层的有机单发光层白光器件 |
2.5.1 所用材料及结构 |
2.5.2 电致发光性质 |
2.5.3 白光器件的光电性能 |
2.6 结论 |
第三章 铼系磷光材料作为敏化剂的有机电致红光器件 |
3.1 磷光与磷光材料的发展 |
3.2 三线态能量转移与磷光敏化原理 |
3.2.1 三线态能量转移 |
3.2.2 磷光敏化作用 |
3.3 基于铼系磷光材料Butbpy = 4, 4’-bi(tert-butyl)-2,2’-bipyridine的黄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3.3.1 器件结构 |
3.3.2 器件的光电性能 |
3.4 利用磷光敏化原理的有机电致红光器件 |
3.4.1 光致发光光谱 |
3.4.2 发光界面的确定 |
3.4.3 DCJTB 厚度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白平衡问题的研究 |
4.1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 |
4.2 彩色图像的重现原理 |
4.2.1 人眼的辨色机理 |
4.2.2 彩色显示技术中的三基色原理 |
4.3 彩色显示屏的色度计算 |
4.3.1 三刺激值与色品坐标 |
4.3.2 基色的转换计算 |
4.4 基色的转换在OLED 彩色屏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
4.4.1 OLED 器件三基色光谱 |
4.4.2 计算三基色的色品坐标 |
4.5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2,5,2',5'-TETRAKIS(4'-FLUOROSTYRYL)-BIPHENYL有机电致蓝光器件的特性分析 |
5.1 蓝光器件的发展 |
5.2 基于distyrylbenzene 衍生物的蓝光器件 |
5.3 采用HSTP 作发光层的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5.3.1 蓝光器件结构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摘要 |
ABSTRACT |
四、有机电致发光数字钟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新型电致近紫外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表征[D]. 王勃. 郑州大学, 2011(04)
- [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驱动电路研究[D]. 杨清.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3]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特性研究[D]. 李璐.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5)
- [4]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 杜国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04)
- [5]有机电致发光驱动电路的研究[D]. 杨吉.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6]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与高效磷光器件性能的研究[D]. 王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5)
- [7]双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D]. 刘东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8]含8-羟基喹啉基团配合物及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初探[D]. 秦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9]光电显示技术发展研究[J]. 王昕. 光电技术应用, 2006(03)
- [10]新结构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段羽. 吉林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