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穗澳两地科技合作的构想与建议——第13次粤澳关系研讨会主体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开茹[1](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将成为新时代推动我国进一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引擎。在“一国两制、三种法律体系、三个关税区和四个核心城市”的特殊背景下,城市政府间如何打破行政壁垒、弥合制度差异,深化内部分工与合作,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文献综述入手,廓清相关核心概念,阐明涉及到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细梳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历史演进逻辑和现实境况,并进一步结合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ICA)对这一跨境府际协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建构运行机理模型;再次,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现存的深层次问题及成因进行探析;最后,在借鉴国际三大湾区府际协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凝聚共识—互联互通—制度保障”三个维度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间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李军锋[2](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刘文戈[3](2013)在《特别行政区制度在中国特色大国治理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缘起于对特别行政区制度的作用进行的思考,特别行政区制度在实现国家统一的进程中,从具体和总体两个层面影响着中国特色大国治理,并成为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的重要创新机制。特别行政区制度对于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的作用,既包括对思维模式、指导思想和治理方式的总体作用,也包括对某一方面和某一具体结构的具体作用。本文的结构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提出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明本文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回顾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历史并提出了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分析框架。特别行政区制度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实现了表现形式从政策到法律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制度有机体”;“二元结构”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构成,也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分析框架;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功能由“国家统一”拓展到“社会融合”。第三部分概述治理理论,并分析了治理理论在特别行政区制度论域内的适用。同时以治理理论分析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提出特别行政区治理的概念。第四部分分析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对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结构的作用。特别行政区与地方政权单位、功能区均有诸多不同,丰富了我国的国家纵向权力结构;特别行政区制度与国家治理体制的各方面都有互动,对国家横向权力结构有一定影响;特别行政区制度强化了大国治理结构的“多体系”特征,并以法律的方式整合和统一“多体系”的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结构。第五部分以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四个断面为例探讨特别行政区制度下对中国特色大国治理模式的影响。基本法解释是中央处理与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法治模式;一国内地区间协议是大国治理的合作模式;公民参与机制使得公民参与中国特色大国治理;授权管辖可以实现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辐射作用。第六部分结合特别行政区制度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归纳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对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的作用机制,即总体作用和具体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大国治理在与特别行政区制度互动中走向“善治”。
姚展鹏[4](2011)在《香港回归前后重大项目规划政策比较 ——以机场及高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被英国占领155年后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在“一国两制”这个极具远见的创新政治制度下,迈进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区域走进了香港规划的视野,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考虑规划策略的环境因素,导致香港需要重新思考发展如何定位、如何避免被边缘化等重要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香港的重大项目规划政策作为切入点,探讨香港回归祖国前后在发展路上的机遇和挑战。论文的思路始于回顾香港重大项目走过最重要的一段历程,认真总结回归前后香港在重大项目规划事务上的经验。这部份首先综论重大项目和它在区域规划的角色作为理论基础,然后详细调查香港重大项目的建设历史和现状,对香港处理重大项目的规划体制和规划工作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文主体部份基于项目在回归前后在量性上、质性上和时间上的可比性,挑选了新机场及香港高铁两个案例作为研究对像。经过深入比较它们的规划策略、发展条件、项目过程和建设成果等主要方面后,研究发现除了21世纪全球化带来激烈的竞争环境之外,香港所在的大珠三角区域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特别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与区域的实力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情况而未能及时应对。论文对比和评析两个案例的规划政策和影响后,揭示了香港规划策略长期偏重国际性而忽略国内性的问题。论文更进一步探讨1997年后一连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包括公民参与意识日渐高涨、规划执行力下降导致香港人对规划前景深刻反思的前因后果。论文在完成案例比较后证明了祖国坚强的后盾支持和协调作用对香港的发展极为关键,它引导了香港重大项目规划政策产生了全面迈向区域融合的转向。论文的结论是香港规划环境在回归后起了根本性的变化,香港在配合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支持力量,而这一种力量正是推进香港继续参与全球化竞争必不可少的新条件。
林依琳[5](2009)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合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粤港澳三地同属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三地山水相连,历来有广州城、香港岛、澳门街的说法。正是源于一体的地缘条件,血浓于水的亲情人缘,高度互补的资源禀赋,共同支撑和推动着粤港澳经济关系向前发展,形成了带有浓厚区域色彩的经济融合模式,使三地之间的经贸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东与港澳同根同脉,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前的漫长岁月,三地间的交往和联系从未中断过。国家改革开放之后,粤港澳合作开启了新篇章。经过30年的合作历程,粤港澳三地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在“一国两制”下颇具特色的区域合作体,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广东通过与港澳的合作,不仅可以互惠互利,让港澳从繁荣稳定继续走向繁荣,还可以让广东及时补齐短板,建立新的比较优势,进而辐射泛珠三角地区,推动中国改革前行。粤港澳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展开更为有效的经济社会合作,探索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合作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证明中央对粤港澳合作十分重视,粤港澳合作应当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契机,利用中央给予的先行先试的权力,联手打造世界级的经济共同体,而且以此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党的十七大会议之后,我国又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把粤港澳合作引向深入以迎接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多次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世界眼光来谋划广东发展和粤港澳合作。用世界眼光来谋划粤港澳合作,就要求我们开辟新思路,力求新突破。粤港澳合作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对三地乃至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对未来粤港澳合作的科学谋划自然脱离不了特定的历史起点,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合作的发展历程进行认真回顾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观往知行,摸索经验,才能进一步理清思路,寻求出新的突破。
张仕荣[6](2006)在《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运用政治学的方法对21世纪初期台湾问题在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嬗变及其展望进行比较分析。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是台湾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中国的国际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冷战后美、日两国一直涉足台湾问题,成为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重要的外部障碍。后冷战时期,中美日三边关系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呈现相互依存、相互借重、相互防范的复杂态势,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中日关系则遭遇历史、领土等问题的困扰而处于停滞状态,而美日联手遏制中国的态势十分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台独”势力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步伐逐步加快,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也成为中美日三国安全博弈的焦点。针对当前中美日三边架构不平衡的现实状态,中国要通过积极推动建立有利于中国国家统一的中美日安全框架来遏制台湾的“法理独立”,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中美关系,通过“区分议题”推动两国在经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促使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边缘化,另一方面要理性处理中日关系,防止台湾问题衍生为中日诸多历史与现实冲突中的主要问题,有效地规避美日同盟介入台海局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要使中美日安全架构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形成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有效遏制。与此同时,要密切关注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一方面认清其形成的现实基础、战略目标、组织形式及其严重危害,另一方面认清由于美日台三方固有的内在矛盾导致同盟内部出现了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困境及其走向空洞化的基本趋势。中国要围绕台湾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内政、国防、外交政策(特别是对美、对日外交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对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统一的根本需要。在本文中,还尝试运用了博弈论对于中美日安全关系中台海局势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初步预测。此外,中国要准确评估美日之外的国际力量对于台湾问题的影响,从而利用各种积极因素,规避各种消极因素,有力地遏制“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在本文中,实现中国的国家统一目标要分两个阶段进行。通过构建中美日安
林广志[7](2006)在《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问题,通常为澳门史学界所忽略。本文基于丰富的史料并运用以史料重现史实的方法,首次对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由此将澳门史的研究从古代史延伸至近代史,从一般性的中葡关系史拓展至澳门本土的华人华商史。 本文主要涉及了鸦片战争后澳门华商崛起的背景,华商作为晚清澳门最大的商贸群体对澳门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与贡献,一批着名的华商家族的不同道路,华商组织的近代化进程与华人社会形态的变迁,华商崛起后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所导致的晚清澳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华商的伦理观及其行为对华人社会习俗的影响,华商在晚清政治漩涡中的态度和作为及其生存之道等重大问题。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一、鸦片战争之后,澳门所有经济领域都已被华商控制,华人经济已由早期的附庸型转变为主控型,澳门的经济命脉完全掌握在华人手中;二、1880年之后,随着华商担任澳葡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职务,早期清一色的澳门葡人政治已发生松动,华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其“政治表达”;三、华商组织从妈阁庙开始,在经历了若干阶段后,至澳门商会的成立,逐步完成了其近代化的进程;四、晚清澳门华人社会完成了从渔农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在氹仔、路环二岛,保甲组织仍长期作为澳葡政府城市治理的辅助力量。与此同时,华商阶层的伦理观及其行为对华人社会习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华商对澳门多元化文化局面的形成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五、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华商既加入葡籍,又捐官纳粟,并深度介入晚清中国政治风云,其“双重效忠”的心态和行为,成为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华商特有的生存之道。 根据上述研究和发现,本文认为,晚清澳门的经济就是华人的经济,澳葡政府制定的一整套的法规章程,都是围绕华人及其商业的需要而展开的;作为“澳门之魂”,华商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与贡献,推动了晚清澳门向近代化乃至现代化的过渡;华商之于晚清澳门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新的学术课题,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问题仍值得澳门史学界广泛关注和大力开拓。
秦学[8](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孙宝根[9](2004)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缉私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考察,目的是揭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局限性。 本文认为,战时走私不仅有助于日寇实现其“以战养战”之阴谋,而且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都给中国抗战带来巨大冲击,严重破坏了国统区的工农业经济,影响了国民政府财政税收,腐蚀了公务员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因此,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采取的缉私策略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文认为,为应对战时日趋猖獗的走私活动,国民政府首先自上而下地整顿海关行政,逐步健全海关缉私组织机构,组建关警队,加强海关缉私队伍建设,以保证各海关的缉私工作顺利进行;国民政府从修订海关章程条例入手,重申海上缉私主权,废除了“会讯”制度,颁行《海关缉私条例》和设立海关罚则评议会,恢复了中国海关的缉私主权和走私违章处分的管辖权,扭转了在外籍税务司制度下海关缉私形同虚设的反常现象,在国家法权思想和民族自主精神的基础上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全面调整缉私工作的整体格局,强化财政部缉私署 中文提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卜一一四45)的缉私职能,统一缉私机关,颁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缉私行为,明确缉私职责,切实加强反走私情报信息、工作,加强缉私警黔‘队伍的建设,初创针一对缉私人员的督察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战时缉私制度,取得了显着的缉私成效。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充分运用查禁走私与利用走私的策略,争取了大量战略物资,支持了抗战。 本文认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缉私策略和抬施基本适应战时日寇对华走私策略的擅变。但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处于进攻地位,国民政府整个经济抗战战略具有明显的应战意味,其缉私策略和措施始终处于被动的应对地位,因此,对国民政府缉私成效不应有过高的估计;同时,由于国民政府战时政治、经济、军事体制存在着根本性的制度缺陷,造成缉私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导致战时走私严重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澳门社会科学会)联合课题组[10](2001)在《推进穗澳两地科技合作的构想与建议——第13次粤澳关系研讨会主体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虼?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地区或行业,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均毫无例外地转向以科技为主导的发展战略c此同时,在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科技的支撑下,经济全球化正成为另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国际间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经济合作风起云涌?拈T与广州,分别作为具有特殊结构的国际微型经济体和国内重要的中心城市与
二、推进穗澳两地科技合作的构想与建议——第13次粤澳关系研讨会主体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穗澳两地科技合作的构想与建议——第13次粤澳关系研讨会主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及论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计划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粤港澳大湾区 |
二、跨境 |
三、府际协作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 |
二、元治理理论 |
三、合作治理理论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演进历程与现实境况 |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演进历程 |
一、缘起:粤港澳府际协作的起步阶段 |
二、拓展:粤港澳府际协作的成长阶段 |
三、深化:粤港澳府际协作的规范阶段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现状分析 |
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对比分析 |
二、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实践现状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推动因素 |
一、良好的地缘优势 |
二、深厚的合作基础 |
三、叠加的政策支持 |
四、共同的利益目标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阻碍因素 |
一、固有的合作风险 |
二、巨大的交易成本 |
三、既存的制度障碍 |
四、过度的城市竞争 |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问题与原因探析 |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问题分析 |
一、政治层面:制度差异与跨境行政壁垒 |
二、经济层面:城市间互补溢出效应不足 |
三、文化层面:认同差异阻碍湾区凝聚力 |
四、社会层面:资源要素跨境流动性障碍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问题的形成原因 |
一、固有传统文化观念:协作意识淡薄 |
二、属地竞争模式凸显:彼此利益矛盾阻隔 |
三、跨境府际制度缺失:政策配套不齐全 |
第六章 国际三大湾区府际协作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际三大湾区府际协作的实践经验 |
一、纽约湾区:非政府机构助力 |
二、旧金山:政府行政机构联合 |
三、东京湾区:跨区域协调机构组建 |
第二节 国际三大湾区府际协作实践经验的启示 |
一、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商委员会 |
二、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规范体系 |
三、设置粤港澳大湾区行政机构联合委员会 |
第七章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凝聚共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前提 |
一、建构跨境府际协作信任机制 |
二、完善湾区信息共享与协商制度 |
三、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元治理模式 |
第二节 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基础 |
一、建立资源要素跨境流动的制度协同机制 |
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要素整合机制 |
三、建构湾区层面的合作治理模式 |
第三节 制度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的关键 |
一、建立健全激励与监督约束制度 |
二、制定区域性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3)特别行政区制度在中国特色大国治理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2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变迁与分析框架 |
2.1 从政策到法律:特别行政区制度表现形式的变迁 |
2.1.1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萌芽期(1949-1979) |
2.1.2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形成期(1979-1990) |
2.1.3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成熟期(1990-2003) |
2.1.4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发展期(2003-) |
2.1.5 “制度有机体”: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特征 |
2.2 二元结构: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构成与分析框架 |
2.2.1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构成与二元化的制度结构 |
2.2.2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二元结构及其理论价值 |
2.2.3 特别行政区制度二元结构分析框架的实践意义 |
2.3 从“国家统一”到“社会融合”:特别行政区制度功能的拓展 |
3 治理理论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治理转向” |
3.1 治理理论概述 |
3.2 治理理论在特别行政区制度论域的适用性 |
3.3 特别行政区治理的概念生成 |
3.3.1 “特别行政区治理”的制度基础 |
3.3.2 “特别行政区治理”的定位 |
3.3.3 “特别行政区治理”的功能 |
3.3.4 “特别行政区治理”的工具 |
4 特别行政区制度与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的结构形成 |
4.1 原则的具体化:不同法律渊源对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规范 |
4.1.1 宪法上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
4.1.2 宪法相关法及其对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具体化 |
4.1.3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施的法律对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具体化 |
4.1.4 一国内地区间协议与特别行政区制度法律渊源的创新 |
4.2 特别行政区制度与国家纵向权力结构的形成 |
4.2.1 “单一制-联邦制”在特别行政区制度论域内解释力的局限 |
4.2.2 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比较 |
4.2.3 特别行政区与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改革试验区的比较 |
4.3 特别行政区制度与国家横向权力结构的互动 |
4.3.1 特别行政区内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概述 |
4.3.2 特别行政区行政体制与国家横向权力结构的互动 |
4.3.3 特别行政区立法体制与国家横向权力结构的互动 |
4.3.4 特别行政区司法体制与国家横向权力结构的互动 |
4.4 特别行政区制度与“多体系”大国治理结构的形成 |
5 特别行政区制度与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的模式创新 |
5.1 基本法解释:中央处理与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法治模式 |
5.1.1 《基本法》解释体制概述 |
5.1.2 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的实践 |
5.1.3 基本法解释作为中央处理与特别行政区关系法治模式的评价 |
5.2 一国内地区间协议:大国治理的合作模式 |
5.2.1 一国内地区间协议的性质 |
5.2.2 一国内地区间协议的体系 |
5.2.3 一国内地区间协议的实施程序 |
5.2.4 一国内地区间协议的实施机制 |
5.3 特别行政区制度与公民参与:大国治理的公民参与机制 |
5.3.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特别行政区公民政治参与机制 |
5.3.2 跨域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机制 |
5.4 授权管辖:中央对特别行政区权力空间效力的调节机制 |
5.4.1 “一地两检”:深圳湾口岸港方口岸区的授权管辖 |
5.4.2 “一岛两制”: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的授权管辖 |
5.4.3 通过授权管辖实现特别行政区制度辐射作用的可行性分析 |
6 特别行政区制度与中国特色大国善治的实现 |
6.1 从原则到具体:特别行政区制度对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的作用机制 |
6.2 特别行政区制度“治理转向”与中国特色大国善治的实现 |
附录 |
参考文献 |
(4)香港回归前后重大项目规划政策比较 ——以机场及高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香港规划何去何从? |
1.1.1 全球化开启了新时代 |
1.1.2 “一国两制”下的新规划 |
1.1.3 香港在 21 世纪面临的挑战 |
1.1.4 香港出了什么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关于“一国两制”中的跨界融合 |
1.2.2 关于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贡献位置和方式 |
1.2.3 关于香港规划政策及区域跨界规划理论 |
1.2.4 关于香港第四次创业的方向:与国家并肩前进 |
1.3 研究目标 |
1.3.1 探讨香港规划的新问题 |
1.3.2 建议香港规划的新政策 |
1.3.3 分析香港规划的优劣势 |
1.4 研究方法 |
1.4.1 个案比较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深度访谈法 |
1.4.4 实地调查法 |
1.4.5 归纳结论 |
1.5 论文结构 |
第1部份 重大项目规划的理论及研究 |
第2章 理论结构 |
2.1 重大项目时代的来临 |
2.1.1 项目界定:体大思精、无与伦比 |
2.1.2 不巧地标的的兴起 |
2.1.3 项目形态:空间与科技 |
2.1.4 重大项目为何瞩目? |
2.2 重大项目规划的考虑和运作 |
2.2.1 混合“计划”和“市场”的思想 |
2.2.2 因子分析与反馈综合的系统 |
2.2.3 多层次与多方面的规划过程 |
2.2.4 非一般项目带来非一般的挑战 |
2.2.5 各级规划政策与重大项目的互动关系 |
2.3 小结 |
第3章 重大项目与区域空间规划的关系 |
3.1 区域空间规划概说 |
3.1.1 区域空间规划经典理论再探 |
3.1.2 区域空间规划目标的演进 |
3.1.3 区域融合的要义 |
3.2 重大项目在区域空间规划中的角色 |
3.2.1 整构空间的缔造者 |
3.2.3 长远发展的支持者 |
3.2.4 两层功能的推动者 |
3.3 重大项目在区域规划中的意义 |
3.3.1 左右区域经济的成败 |
3.3.2 促进和加速城市的兴衰 |
3.3.3 区域政治的重要宣示 |
3.3.4 区域社会的共有资产 |
3.4 小结 |
第2部份 香港重大项目研究 |
第4章 香港重大项目的概况及规划 |
4.1 香港重大项目概述 |
4.1.1 沧海桑田的见证 |
4.1.2 项目种类的偏向性 |
4.1.3 项目性质的特殊性 |
4.2 香港重大项目的规划目标及体制 |
4.2.1 两层规划架构:决策和执行 |
4.2.2 规划体制特点的变化 |
4.2.3 成功的关键:跨境协调机制 |
4.2.4 五个规划目标的演进 |
4.2.5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的新方向 |
4.3 小结 |
第5章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5.1 政府研究工作及成果的累积 |
5.1.1 香港总体发展蓝图制定工作的过去与未来 |
5.1.2 解决特殊问题的专题性研究 |
5.2 非政府研究工作及成果的累积 |
5.2.1 研究焦点(一):区域融合 |
5.2.2 研究焦点(二):交通基建 |
5.3 小结 |
第3部份 香港重大项目的规划案例 |
第6章 案例研究的基本考虑 |
6.1 挑选案例的原则:可比、可研及可议 |
6.1.1 可比性基于份量、内容及时间的对称性 |
6.1.2 可研性基于资料的开放性 |
6.1.3 可议性基于观点的不一致性 |
6.2 挑选案例的方法与过程 |
6.2.1 可选案例的调查 |
6.2.2 可选案例的筛选 |
第7章 香港国际机场规划案例研究 |
7.1 香港航空基础建设概述 |
7.1.1 从沙田浅滩到赤鱲角跑道:香港飞过的一个世纪 |
7.1.2 新世纪新机场 |
7.2 香港国际机场的规划研究 |
7.2.1 本地与内地环境揭示的问题 |
7.2.2 规划目标的两面 |
7.2.3 漫长规划 50 年 |
7.2.4 10 大机场核心计划项目 |
7.2.5 规划政策透析回归前的规划状况 |
7.2.6 新机场规划的成果与缺失 |
7.3 小结 |
第8章 香港高速铁路规划案例研究 |
8.1 香港铁路基础建设概述 |
8.1.1 香港铁路百年: 连系各区、接通内外 |
8.1.2 境内及跨境铁路网现况 |
8.2 香港高速铁路的规划研究 |
8.2.1 香港小背景与内地大背景的分析 |
8.2.2 关于全国及区域的两层规划目标 |
8.2.3 迟来的决策及曲折的过程:香港高铁规划的3个阶段 |
8.2.4 香港高铁宏图的规划内容 |
8.2.5 规划政策透析回归后的规划状况 |
8.2.6 香港高铁的预期成果与缺失 |
8.3 小结 |
第4部份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政策的回顾与前瞻 |
第9章 香港国际机场与高速铁路规划政策的比较分析 |
9.1 规划背景比较分析 |
9.1.1 规划及政治环境的比较 |
9.2 回归前后规划策略的比较分析 |
9.2.1 规划目标的调整:从“独赢”到“共赢” |
9.2.2 规划方法的调整:从“主动”到“被动” |
9.3 回归前后规划条件的比较分析 |
9.3.1 国际环境追求交通速度的因素 |
9.3.2 内地环境促成 4 个规划视野层次的因素 |
9.3.3 本地环境争取平衡政治、社会及经济利益的因素 |
9.3.4 新机场及香港高铁实例的综合比较 |
9.4 回归前后规划政策比较的启示 |
9.4.1 回归及“一国两制”为香港带来独特的发展机遇 |
9.4.2 香港从侧重“国际”到“国际”“国内”并重的区域角色转变 |
9.4.3 协调机制是“一国两制”下规划政策的关键操作平台 |
9.4.4 保持弱界线作用有利“一国两制”下的区域融合 |
9.5 小结 |
第10章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政策方向的建议 |
10.1 香港对祖国建设事业的可能贡献 |
10.1.1 第一层次贡献:保持香港社会繁荣、民生安定 |
10.1.2 第二层次贡献:促进祖国建设事业 |
10.1.3 第三层次贡献: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化大环境 |
10.2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目标的新方向 |
10.2.1 五个层次的规划目标策略 |
10.2.2 建立更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 |
10.2.3 创新的经济主导形态跨界规划 |
10.2.4 坚持可持续发展规划战略 |
第11章 结论 |
11.1 案例比较的结论 |
11.1.1 香港政府重视规划的政策在回归前后基本不变,但民主化进程使规划执行面对更复杂的挑战 |
11.1.2 回归使香港城市规划需要承担国家责任的新使命 |
11.1.3 发展目标的国际性和国内性不平衡是香港回归后被边缘化的主因 |
11.1.4 区域性重大项目的规划合作是香港在全球化竞争和区域协调中的突破策略 |
11.1.5 香港需要利用回归后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应对全球化竞争及地区发展的挑战 |
11.2 论文的贡献 |
11.2.1 政治方面:两层“实践”和“检验” |
11.2.2 理论方面: 研究参考价值、归纳、解释及补充 |
11.2.3 规划方面:针对“国内境外”状况的可行方法 |
11.2.4 应用方面:对决策和实践的参考价值 |
11.3 论文的创新点 |
11.3.1 题目创新: 香港重大项目及其规划历史的新探索 |
11.3.2 角度创新:以回归前后规划案例比较研究解构香港深层次矛盾问题 |
11.3.3 方法创新:利用“一轴两点”作为案例分析框架 |
11.3.4 建议创新: 经济主导跨界规划方式 |
11.4 论文成果的意义 |
11.4.1 沟通“两制”及支持祖国建设事业的意义 |
11.4.2 帮助香港反思过去及开辟未来的意义 |
11.5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序言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观点 |
(三) 本文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二、“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合作与发展的历程 |
(一) 回归之前的粤港澳合作 |
(二) 回归以来的粤港澳合作 |
三、粤港澳三地合作的领域与重点 |
(一) 合作初期从贸易和工业加工生产投资领域起步 |
(二) 合作发展期向多层次、宽领域纵深发展 |
(三) 合作成熟期走向全方位合作 |
四、粤港澳合作模式的演变 |
(一) 民间合作模式 |
(二)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 |
(三) CEPA(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模式 |
(四)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模式 |
(五) 政府主导、民间合作并重的紧密合作模式 |
五、粤港澳合作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一) 粤港澳合作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中央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
(二) 粤港澳合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为务实顺利推进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粤港澳合作实践证明,粤港澳三地互补性很强,粤港澳合作逐步形成了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
(四) 要切实把粤港澳合作推向深入,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
(五) 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粤港澳合作,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港澳同胞人心回归,确保“一国两制”的贯彻落实 |
(六) 粤港澳合作已融入世界区域合作大潮,今后的合作发展必须站在世界的高度,谋划新的篇章 |
六、新时期创新粤港澳合作模式,深化粤港澳合作的思路与对策 |
(一) 原有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创新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 |
(三) 主要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选题说明及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写作指导思想、写作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写作创新点、难点及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
第一章 后冷战时期中美日安全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转换对中美日安全关系的影响 |
一、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单极+多极”转换 |
二、中美日三国综合国力此消彼长 |
三、中美日安全关系的重新定义 |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中美日安全战略及相互安全政策的调整 |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及对华、对日安全政策的调整 |
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及对美、对日安全政策的调整 |
三、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及对美、对华安全政策的调整 |
第三节 21 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的基本特征 |
一、三国在传统安全上敌友难分、相互合作、相互防范 |
二、三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相互依存、相互借重、摩擦依旧 |
三、21 世纪初中美日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台湾问题对中美日安全关系影响的嬗变 |
第一节 台湾问题是21 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
一、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二、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形成与完善 |
三、20 世纪90 年代后“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日益猖獗 |
四、台湾问题在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框架中日益“核心化” |
第二节 美国在台湾的综合安全利益突出 |
一、冷战前后台湾在美国全球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波动 |
二、台湾是美国式民主制度在亚洲推行的样板 |
三、冷战后美国“对台军售”与美国军工复合体利益莜关 |
四、“不统、不武、不独”——美国的台海政策解读 |
第三节 日本的“台湾情结”归因于日本在台湾的根本安全利益 |
一、日本对台湾的侵略历史形成了日本的“台湾情结” |
二、台湾问题是日本成为世界大国的第一“支撑点” |
三、台湾问题维系日本根本的地缘安全利益 |
四、台湾海峡局势关系到日本的经济安全 |
第四节 21 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博弈的焦点集中在台湾 |
一、台湾经济在中美日的经济博弈中占据重要位置 |
二、台湾问题在中美日安全关系中日益“重心化” |
三、两岸互动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催化 |
四、在中美日安全架构中主导未来台海局势的几条基本规律 |
第三章 中美日安全框架的构建及其对中国国家统一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中美日三国共享“和平红利”制约“台独”势力“以武拒统” |
一、中美日三国共同享受“和平红利” |
二、“台独”势力制造战争的行径危及台海地区的和平局势 |
三、美国重视中国的安全关切并约束“制造麻烦”的台湾 |
四、日本政府明确反对台湾独立及台湾扩充军备 |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美日经济安全关系有助于台湾问题的边缘化 |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走向 |
二、中美日经济合作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
三、中美日经济合作圈中台湾经济地位的下降及“次重要化” |
四、两岸经济合作将有助于遏制“台独”,最终实现统一 |
第三节 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中,中美日的协调、磋商机制有利于中国的“遏独促统” |
一、“反恐”成为中美日安全合作的基本支点 |
二、中美日安全合作中“反恐”与反“台独”分裂活动的综合考量 |
三、中美日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互动压制“台独”势力进行“法理独立” |
第四节 中美日安全框架的合理构建将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 |
一、合理构建中美日三国安全框架的具体目标 |
二、中美日安全框架构建中针对台湾问题的利益分解 |
三、在遏制“台独”的背景下合理构建中美日安全框架 |
第五节 美、日之外反对“台独”的国际阵营日益壮大 |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尤其俄罗斯明确支持中国维护国家统一 |
二、澳大利亚对台湾问题的表态转为“不协防美国出兵台湾” |
三、韩国淡出美日韩围堵中国的包围圈 |
四、东盟、印度等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组织反对“台独”的态度日益明朗 |
五、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基本共识. |
第四章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成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 |
第一节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形成及其认知根源与现实基础 |
一、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逐渐形成 |
二、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形成的建构主义视角:中美日三国的认知错位 |
三、美日台安全同盟形成的现实基础:美日台三方利益诉求的交汇 |
第二节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战略目标、组织形式、运行机制 |
一、“以台制华”是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战略目标 |
二、“美国主导,日本辅助,以台湾为前沿”是三方同盟的组织形式 |
三、“军事合作为主,政治合作、经贸交流为辅”是三方同盟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内在矛盾、结构性困境及基本走势 |
一、美日台安全同盟的内在矛盾导致同盟内基本互助功能的缺失 |
二、“同盟”内三方安全上受益不均衡导致同盟面临结构性困境 |
三、从隐蔽化到机制化再到空洞化是三方同盟的基本走势 |
第四节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对于中国国家统一的负面影响 |
一、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催生“台独”势力的顽固性、冒险性 |
二、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加深了中美日安全关系的脆弱性 |
三、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对于中国国家统一的整体国际环境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
四、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对中国国家安全态势形成严峻的考验 |
第五章 “三国四方”安全博弈的走势及中国相关对策的调整 |
第一节 中美日安全架构的理性构建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致性 |
一、中美日安全框架理性构建的外延与内涵 |
二、中美日安全框架的理性构建提供了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可能性 |
三、台湾问题是否和平解决取决于中美日三国在框架内的“矢量合成” |
第二节 中美日安全关系的错位与“台独”势力的失控及其引发台海战争的可能性 |
一、“台独”势力“法理独立”的时机选择 |
二、美国介入台海战争的现实性与局限性 |
三、日本介入台海战争的冒险性与投机性 |
第三节 中国围绕国家统一可能进行的对美、对日外交政策的深层次调整 |
一、中国对美外交应加强在反恐、经贸领域里的伙伴关系 |
二、中国对日外交要消弭历史宿怨、分解日台联盟 |
三、中国要在全方位外交背景下化解美日台同盟的整合态势 |
第四节 中国大陆反“台独”活动的斗争及国家安全战略上的调整 |
一、中国政府要针对“台独”活动开展有力的政治、经济、外交斗争 |
二、中国针对“台独”在军事上的积极备战与战略上的有效威慑 |
三、中国要逐步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
第五节 中美日三国在台湾问题上博弈的基本模型与未来走势 |
一、“博弈论”为诠释“中美日——台湾”的安全架构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
二、分别以中美、中日关系对于台湾问题的影响建立两个三方博弈的模型 |
三、中美日三边架构中台海局势的未来走势 |
结束语 中国的国家统一进程:大势所趋任重道远 |
一、民族国家最终实现统一是世界历史演进中不可逆转的进步潮流 |
二、对于历史上中国国家统一与分裂的经验教训的抽象思考 |
三、中国的发展质量是解决台湾问题及构建稳定的中美日安全架构的前提和基础 |
四、围绕解决台湾问题构建中美日安全架构必须清醒把握中美、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 |
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晚清澳门华商的创业历程——不该忽略的历史片段 |
一、选题动机与研究史回顾 |
二、晚清澳门华商概念的界定 |
三、征用史料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澳门华人的商业活动 |
第一节 清初以前的居澳中国商人 |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的居澳中国商人 |
一、禁海时期澳门的华夷贸易 |
二、清政府对澳门华夷贸易的管理 |
三、沈天爵——一位华商的成长及其启示 |
四、早期华商代表:买办、行商和绅商 |
五、三街会馆——早期华商涉足的行业及其组织 |
第三节 十三行商人与澳门贸易 |
一、十三行商人与澳葡的关系 |
二、十三行商人“下澳”贸易 |
第四节 鸦片走私贸易与澳门的经济转型 |
一、持续衰落的澳门经济 |
二、华商与鸦片走私贸易 |
三、华商与清代澳门的经济转型 |
第二章 鸦片战争后澳门华商崛起的背景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澳门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 |
一、香港开埠后澳门经济的彻底衰落 |
二、葡萄牙人终于夺得了澳门的管治权 |
三、大批华人涌入澳门带来的商业转机 |
第二节 华商崛起的制度因素——澳葡政府对商业与市政的管理 |
一、商业管理机构的设立和作用 |
二、商业法规与章程的陆续颁布 |
三、市政建设与管理及其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商业垄断:专营制度的有效实施与作用 |
一、专营制度的有效实施 |
二、专营制度与华人商业寡头 |
三、对专营制度利弊的初步分析 |
第三章 华商的崛起:华商与澳门经济的近代化(一) |
第一节 华商参与的鸦片与苦力贸易 |
第二节 华商对博彩业的推动与控制 |
第三节 华商投资房地产业与澳门城市的发展 |
第四节 以华商为主导的澳门对外贸易 |
第四章 华商的崛起——华商与澳门经济的近代化(二) |
第一节 华人的金融与典当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华商与澳门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旅游城市的雏形——华商与澳门近代旅游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完全由华商控制的澳门渔业 |
第五节 军火贸易——“卖枪之店皆是华人” |
第五章 华商的崛起:澳门最大的业主 |
第一节 纳钞最多的是华人 |
第二节 华商:澳门最大的业主 |
一、华人商铺遍及澳门与离岛 |
二、华商拥有的土地 |
三、华商拥有的物业——“澳门人的房子都卖给了华人” |
第三节 澳门之魂——华商的社会地位及其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
第六章 华商的不同道路——华商家族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王禄家族——咸同年间的大业主 |
第二节 何连旺家族——亦商亦政的华人领袖 |
第三节 卢九家族——纵横省澳的赌博世家 |
第四节 其他着名华商家族——是谁“一个小时买下洋威酒店” |
一、曹有家族 |
二、冯成家族 |
三、陈六家族 |
四、柯六家族 |
五、林莲家族 |
六、陈芳家族 |
七、萧瀛洲家族 |
八、李镜荃家族 |
第七章 华商组织与华人社会 |
第一节 晚清澳门华人社会形态的变迁 |
一、渔农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 |
二、从保甲之民到近代城市居民的过渡 |
三、商人阶层的形成及其社会作用 |
第二节 华商组织的发展及其特点 |
一、神缘性组织——宗教热情掩映下的华商聚所 |
二、业缘性组织——行会的建立与作用 |
三、慈善性组织——世俗化的商人团体 |
四、联谊性组织——华商俱乐部的琴韵 |
五、政商性组织——澳门商会成立的背景 |
第三节 华商价值观及其行为与华人社会风俗 |
一、以商人为主流的华人加入葡籍问题 |
二、华商与《澳门华人习俗之条例》 |
三、忠孝义善——华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与传承 |
第八章 晚清政治旋涡中的澳门华商及其生存之道 |
第一节 从几起事件看澳门华商与清政府的关系 |
一、“以商制夷”事件中华商与广东政府的合作 |
二、从经元善案看华商的政治取向 |
三、卢九之死与广东政治形势 |
第二节 华商与革命党和维新派的过从 |
一、孙中山欲在镜湖医院寻觅“热心同志” |
二、何廷光的人品及其与保皇会的关系 |
第三节 双重效忠——晚清澳门华商的生存之道 |
一、华商对葡人治权的隐忍默认 |
二、“天朝赤子”的情感归依与保身祈财的折冲 |
结语 |
附录一 《民夷交易章程》 |
附录二 何连旺像 |
附录三 卢九像 |
附录四 卢廉若像 |
附录五 孙中山在卢园春草堂前门廊与镜湖医院值理合影 |
附录六 卢廉若墓园 |
附录七 清咸丰年间澳门地形图 |
附录八 澳葡政府商业管理章程选录(选自《澳门宪报》) |
澳门及所属地方各华人行铺生意公钞及点街灯公钞章程 |
澳门娼寮章程 |
澳门屋宇建造工程管理章程 |
集股有限公司章程 |
附录九 何桂、冯成、何连旺、卢九、胡衮臣与公物会签定的鸦片、番摊、猪肉生意承充合同 |
附录十 何连旺创办之粤和昌缫丝厂地基图(1884年)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 关境与关税 |
二、 走私 |
三、 缉私 |
第三节 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
一、 文献资料 |
二、 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架构 |
第五节 创新性研究成果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战前中国海关缉私体制 |
第一节 中国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一、 晚清海关缉私体制的衰败 |
二、 中国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第二节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体制 |
一、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组织 |
二、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规章 |
三、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体制评价 |
第二章 猖獗的战时走私活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 |
一、 国民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关税税率 |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前走私概况 |
一、 华北走私 |
二、 华中走私 |
三、 华南走私 |
第二节 七七事变至抗战胜利前夕走私概况 |
一、 走私规模与数量 |
二、 走私路线和方式 |
三、 走私货物及种类 |
第三节 走私猖獗的原因 |
一、 日本方面 |
二、 中国方面 |
第四节 走私的影响 |
一、 经济方面 |
二、 政治与社会方面 |
三、 军事方面 |
第三章 战时缉私组织机构之演进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整饬海关行政 |
一、 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 |
二、 国民政府整饬海关行政 |
三、 国民政府全面控制海关 |
第二节 海关缉私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
一、 海关创立专门缉私机关 |
二、 防止路运走私总稽查处 |
三、 防止公路内河私运稽查处 |
第三节 海关缉私工作陷于困顿 |
一、 沦陷区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二、 海关缉私线分崩离析 |
第四节 战时层层叠叠的查缉走私机构 |
一、 战区货运稽查处 |
二、 财政部重整海关机构 |
三、 运输统制局监察处(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 |
四、 对敌经济封锁委员会 |
五、 国民党各战区经济委员会(战区经济作战处) |
六、 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特检处(军事委员会办公厅邮航检查处) |
第五节 全国性统一缉私机构的组建 |
一、 统一缉私机构的建立 |
二、 规范缉私署和省缉私处组织工作 |
第六节 抗战结束前缉私机构的调整 |
一、 裁并缉私署内分支机构及缉私部队 |
二、 裁撤缉私署 |
三、 裁撤海关监督和海关内地磁卡 |
第七节 简评 |
第四章 战时缉私规章制度之变迁 |
第一节 《海关缉私条例》 |
一、 国民政府意图恢复中国海关缉私主权 |
二、 《会讯船货入官章程》的终结 |
三、 颁行《海关缉私条例》与设立海关罚则评议会 |
四、 评《海关缉私条例》 |
第二节 颁行一系列打击走私的新规章 |
一、 关于进出口船只及货物管理和检验的规定 |
二、 关于处罚走私偷漏关税行为的规定 |
三、 有关海关缉私奖励的规定 |
四、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统一缉私政令 |
一、 应对战时环境的各项查缉走私的法令法规 |
二、 各项查缉走私法令法规的施行 |
三、 统一缉私政令 |
第四节 简评 |
第五章 战时缉私队伍之建设 |
第一节 海关缉私警察制度 |
一、 关警队的组建 |
二、 关警队的发展 |
三、 全面抗战期间的关警队 |
第二节 缉私署税务缉私警察制度 |
一、 税务缉私警察制度 |
二、 税务缉私警察管理 |
三、 财政部税警总团 |
第三节 国民政府经济游击队 |
一、 经济游击队的组建 |
二、 经济游击队的缉私工作 |
三、 经济游击队的裁撤 |
第四节 国家总动员会议经济检查队 |
一、 组建 |
二、 组织与分工 |
三、 缉私与抢购 |
第五节 财政部查缉人员干部训练班(简称查干班) |
一、 组建情况 |
二、 训练内容 |
三、 班期沿革 |
四、 学员招募与分发 |
五、 内部控制 |
第六节 简评 |
第六章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策略之嬗变 |
第一节 1931年9月到1937年6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民众呼吁国民政府加强缉私 |
二、 国民政府防止白银走私的努力 |
三、 由妥协退让向强硬政策的转变 |
四、 强化海关缉私制度的建设 |
第二节 1937年7月至1943年3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国民政府经济抗战的战略调整 |
二、 加强金融方面的缉私 |
三、 提高查禁走私的效能 |
第三节 1943年4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国民政府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
二、 走私活动对战时物资供需的作用 |
三、 国民政府战时利用走私的策略 |
四、 财政部货运管理局的抢购与缉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成效评估 |
第一节 海关缉私成效评估 |
第二节 缉私署缉私成效评估 |
结语 |
第一节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的积极作用 |
一、 对维持国民政府战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二、 战时确立的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第二节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存在的问题 |
一、 决策者的认识问题 |
二、 政府部门的腐败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推进穗澳两地科技合作的构想与建议——第13次粤澳关系研讨会主体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府际协作机制研究[D]. 王开茹.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6)
- [2]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特别行政区制度在中国特色大国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 刘文戈. 武汉大学, 2013(07)
- [4]香港回归前后重大项目规划政策比较 ——以机场及高铁为例[D]. 姚展鹏. 清华大学, 2011(11)
- [5]“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合作模式研究[D]. 林依琳. 兰州大学, 2009(S1)
- [6]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 张仕荣.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7]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D]. 林广志. 暨南大学, 2006(06)
- [8]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 孙宝根. 苏州大学, 2004(01)
- [10]推进穗澳两地科技合作的构想与建议——第13次粤澳关系研讨会主体报告[A]. 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澳门社会科学会)联合课题组. 推广穗澳两地科技合作的构想与建议第十三次粤澳关系研讨会主题报告,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