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培育出可预防糖尿病的马铃薯(论文文献综述)
王正贤[1](2021)在《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广西玉林市引进西瓜芭乐品种番石榴,发现田间果实上黑斑病发生严重,果实采后放置2-3 d又发现4种病害,分别为焦腐病、炭疽病、环斑病与褐腐病。由于西瓜芭乐为新引进番石榴品种,病害鲜见报道,为了有效防治番石榴果实病害,本文开展广西玉林市西瓜芭乐品种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番石榴黑斑病果实上出现黑色病斑,病斑上有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具有一根附属丝,病原菌的ITS、ACT与EF-1α序列和首都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ACT与EF-1α序列和首都叶点霉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首都叶点霉,这是在我国大陆首次报道首都叶点霉引起番石榴黑斑病。番石榴焦腐病果实上出现褐色病斑,病斑边缘软腐有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近梭形,病原菌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葡萄座腔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焦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葡萄座腔菌,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葡萄座腔菌引起番石榴焦腐病。番石榴炭疽病果实上出现红褐色病斑,病斑上有桔红色粘液;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圆柱形,两端钝圆或稍尖,病原菌的ITS、GAPDH与β-Tub序列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的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GAPDH与β-Tub序列和暹罗炭疽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暹罗炭疽菌,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暹罗炭疽菌引起番石榴炭疽病。番石榴环斑病果实上出现褐色软腐状凹陷病斑,病斑边缘有一圈黄褐色环斑,病斑中心有大量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近梭形,病原菌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腐生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saprophytica)、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等真菌的同源性高于98%,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腐生新拟盘多毛孢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环斑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腐生新拟盘多毛孢,这是首次报道腐生新拟盘多毛孢引起番石榴环斑病。番石榴褐腐病果实出现褐色水渍状软腐病斑,病斑上有大量黑色小点;病原菌α分生孢子为椭圆形,β分生孢子为弯线形,病原菌的ITS与EF-1α序列和瓜类间座菌(Diaporthe melonis)及间座壳属无性阶段的拟茎点霉属真菌Phomopsis phaseoli和Phomopsis longicolla等真菌的同源性高于9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与EF-1α序列和瓜类间座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褐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瓜类间座菌,这是首次报道瓜类间座菌引起番石榴褐腐病。在番石榴的不同健康组织中均分离到首都叶点霉,说明首都叶点霉潜伏侵染在番石榴组织中,在番石榴果实近成熟时引起番石榴黑斑病。通过对首都叶点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2℃,光照可促进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脯氨酸。在供试的四种培养基(番石榴煎汁琼脂-G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低营养琼脂-SNA和燕麦琼脂-OA)上,首都叶点霉在G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慢。
陈晓莉[2](2021)在《陕北旱区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和水肥高效利用品种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护中国粮食安全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然而当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过度施肥现象,不仅加大了生产投入,也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大大阻碍了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合陕北旱区的实际种植条件,开展两部分试验。化肥减施增效试验选用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勤教授团队培育的黄玫瑰3号、紫玫瑰5号和红玫瑰5号三个彩色马铃薯品种,设置平作滴灌、平作干旱、垄作滴灌和垄作干旱4种栽培方式以及0倍肥、0.5倍肥、1倍肥、1.5倍肥和2倍肥5个肥力水平,通过田间考种获取产量数据,探索化肥减施辅以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分析供试25个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出适合榆林干旱地区现有种植模式下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为榆林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类型的选择提供依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4个品种在四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均可保证在减施化肥用量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产量表现。克新1号和黄玫瑰3号在垄作滴灌栽培方式下,可减施50%化肥保持较高产量;紫玫瑰5号在平作滴灌栽培方式下,可减施50%化肥保持较高产量;红玫瑰5号在平作干旱栽培方式下,可减施50%化肥保持较高产量。(2)4种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增加潜力由大到小为:垄作滴灌>平作滴灌>垄作干旱>平作干旱。滴灌有利于马铃薯对肥料的利用,进而使产量增加;干旱条件下,肥料增产效果不显着。(3)品种筛选试验以夏波蒂1号为对照,筛选出产量和品质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的9个品种:W2紫玫瑰5号、红玫瑰5号、黑玫瑰5号、黄玫瑰4号、紫玫瑰2号、黄玫瑰6号、黄玫瑰3号、红玫瑰8号和W55-Mini紫玫瑰7号。(4)W55-Mini紫玫瑰7号淀粉含量最高,达20.13%,干物质含量为24.85%。黄玫瑰6号、W55-Mini紫玫瑰7号的淀粉含量较高,适宜全粉加工;黄玫瑰4号的干物质含量较高且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宜休闲食品加工;红玫瑰8号、黄玫瑰3号、紫玫瑰2号和红玫瑰5号的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较高且淀粉含量适中,适宜鲜食;W2紫玫瑰5号、黑玫瑰5号的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均较高,可用作功能食品开发原料。
郭会会[3](2021)在《一种新培育高直链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及低升糖指数饼干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富含抗性淀粉,实验证明,抗性淀粉(RS)不仅可显着降低食品升糖指数,长期食用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缓解疾病症状。由于高直链玉米种质资源缺乏,目前我国高直链玉米淀粉以进口为主,成本较高,而且对国内高直链玉米淀粉基础性质和应用研究不足。本论文对自培育的高直链品种玉米淀粉进行提取,检测其结构和理化性质,研究焙烤加工方式下的高温热处理对淀粉性质、结构以及消化性能的影响,探索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添加对酥性饼干感官特性的影响,通过对配方进行优化,制作低升糖指数饼干。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测定了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水分含量、颗粒大小等基本成分及理化性质。该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为52.93%,属于高直链玉米淀粉,水分含量为13.6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少,分别为0.26%和0.76%。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形貌大多为近似椭圆形或圆形、少数呈细长条,没有明显的棱角,颗粒表面较光滑,伴有较多的乳状突起,少数颗粒的表面有孔洞;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发现,高直链玉米淀粉具有明显的偏光十字现象;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淀粉在衍射角2θ为17.3°、20.0°和22.0°和24.0°时有衍射峰,为典型的B型结晶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测定得出,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TO)为69.14℃,峰值糊化温度(TP)为74.22℃,终止糊化温度(TC)为86.42℃。通过快速粘度分析仪得出,高直链玉米淀粉在95℃下发生了明显的糊化现象,峰值粘度为212.00 c P,谷值粘度为190.24 c P,终止粘度为247.09 c P;通过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得出,高直链玉米淀粉的颗粒粒径范围为3.55-35.33μm;通过GPC-MALLS联用法测定得出,该淀粉的数均分子量Mn为5.08×107g/mol;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消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快速消化淀粉含量为21.25%,慢消化淀粉含量为47.01%、抗性淀粉含量为31.97%。(2)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进行模拟焙烤加工方式下的高温热处理,测定了高温热处理后淀粉的结构、形态和理化性质。在120℃、150℃和180℃条件下,分别处理0.5 h、1.0 h、1.5 h,以天然高直链玉米淀粉作为对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热处理后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形貌变化较大,颗粒表面不光滑,出现凹坑,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淀粉颗粒形貌变化越大;通过X-射线衍射得知,热处理后,淀粉的特征衍射峰有一部分融合,但仍为B型结晶结构,淀粉的结晶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而降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得出,热处理使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焓值降低,在最高温度和最长时间热处理条件下,糊化温度和焓值的变化最大;通过RVA测定得出,经过热处理后,淀粉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和最终粘度均呈下降趋势,糊化温度降低;通过GPC-MALLS联用法测定得出,经过热处理后,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分子量减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热处理前后淀粉的特征峰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随热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加,A1045/1022的比值变小,淀粉的结晶度变小;对淀粉的体外消化率进行测定得出:经过热处理的淀粉的快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减少,慢消化淀粉含量增加。(3)通过单因素以及响应面试验对低升糖指数酥性饼干配方进行优化,结果如下:当饼干配方中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添加量为40.01%、植物油的添加量为25.15%、麦芽糖醇的添加量为24.65%、菊粉的添加量为6%、膨松剂的添加量为0.7%时,酥性饼干的感官评分较高,可达91.08,经临床测定血糖指数为48.28,属于低升糖指数食品。制作的饼干外形完好,表面花纹清晰,口感酥脆,易于被大众接受。
阿茹娜[4](2020)在《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规范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南澳洲教育证书的中学课程体系包含较为严密的学业评价制度,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研究南澳洲的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可为我国当前生物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式与命题提供借鉴。选择澳大利亚南澳洲教育证书(South Austral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SACE)课程体系及生物学课程学业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作为研究手段,通过翻译SACE生物学课程学科大纲、近三年生物学考试试卷、成绩报告以及其他生物学科学业评价材料,并查阅相关官方网站,充分了解南澳洲教育证书制度、SACE高中课程体系、生物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等,与我国进行多维比较分析,包括高中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高中生物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生物学考试试卷。总结出其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的特点:SACE课程体系覆盖多领域学科,注重生活实际与学生职业发展;设置学前指导类课程,帮助学生有规划地实施选课;生物学科以能力发展为宗旨,关注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对传染病、遗传进化内容的学习提出更高要求;大纲呈现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利用性强;学业评价多元化、规范化,“校内+校外”多维度检测学生学业成就;命题情境聚焦生命科学史和生物发展史,服务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主观题以问答题的形式注重考核归纳概括和创造性思维水平;成绩报告信息丰富,深入分析学生学业发展症结。
杨秋萍[5](2019)在《葛类作物种植与利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地笋苗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葛,是豆科葛属多年生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故而,能星罗棋布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葛类作物全身是宝,在中国历史上曾因人们全方位的驯化和利用而光芒四射、大放异彩,历史上人们对该作物的每一个部位都可谓做到了物尽其用。在历史的长河中,葛类作物的种植技术与利用方式随着文化类型的不断变迁而变迁,以致于该作物从人工栽培降为“野生草芥”,从物尽其用沦为“百无一用”,甚至被人们曲解为有毒植物。这是跨文化制衡消长导致的文化变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结果。当今时期,一些民族地区还具有葛类作物种植与利用的相关本土知识,但却将该作物视为“野生”植物,因此较少种植和利用。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下,规模化的葛类产业开始发展起来,为该作物的价值复兴提供了契机。文章以地笋苗寨为例,通过挖掘当地植葛用葛的本土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指导下植葛产业中种与用的知识,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植葛与用葛知识,来呈现该作物种植与利用的文化变迁。同时发现,现代科学技术指导下的植葛产业在某些种植技术上并非“科学”,在利用方式上也较为单一。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若能充分认识和利用该作物,研究植葛与用葛的文化变迁,不仅能为当代植葛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与教训,还能为葛类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提供参考作用。
公艳[6](2018)在《马铃薯挂面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我国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添加到挂面、馒头、米饭等日常主食中,使之成为继稻谷、玉米、小麦之外的第四大主粮。由于马铃薯不含面筋蛋白,在挂面加工和蒸煮过程中存在马铃薯添加量低,挂面难成型、易浑汤等问题。本论文充分利用含有丰富果胶的豆腐柴,将其汁液作为天然绿色的胶凝剂添加到马铃薯挂面中,拟提升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增强挂面感官、蒸煮、质构和营养保健价值,为马铃薯高含量高品质挂面生产工业化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响应面和主成分分析法优化马铃薯挂面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第1至第3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10%,足以描述马铃薯挂面质构、感官、烹调损失率和干物质吸水率综合反应的挂面品质。以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规范化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回归效果显着,拟合度较好(p<0.0001,R2=0.9699)。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预测马铃薯挂面最佳工艺配方为:马铃薯全粉添加量31%,豆腐柴叶汁液添加量9%,醒发时间31 min,醒发温度25℃,理论综合评分值达到0.9194,该条件下马铃薯挂面规范化综合评分达0.911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该条件下制得的马铃薯挂面口感爽滑,有弹性,其断条率为0。(2)对最优工艺配方条件下加工的马铃薯挂面进行烘干工艺研究。烘干温度对马铃薯挂面的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温度在40℃60℃时,马铃薯挂面干物质吸水率呈下降趋势,60℃90℃范围内,干物质吸水率随烘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40℃60℃范围内,马铃薯挂面的硬度、回复性、咀嚼性、粘性和弹性均随烘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60℃90℃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当烘干温度在60℃左右时,马铃薯挂面面筋蛋白网格结构、筋力较好,硬度较高,且烹调损失率较低,为2.257%,综合来看,此时马铃薯挂面具有较好的品质。(3)对添加和未添加豆腐柴叶汁液的马铃薯全粉-小麦粉混合粉的湿面筋含量、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及扫描电镜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全粉-小麦粉混合粉湿面筋含量逐渐减少,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着下降(p<0.05),弱化度逐渐增大;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在030%范围内,添加豆腐柴叶汁液后对马铃薯全粉-小麦粉混合粉的稳定时间有一定延长作用,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在30%时,稳定时间从1.34min延长至1.41min,弱化度从233.22FU降至214.85FU。未添加豆腐柴叶汁液的马铃薯全粉-小麦粉混合粉峰值黏度、保持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均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添加豆腐柴叶汁液后的保持黏度、最终黏度,都有所上升。通过扫描电镜图片发现,马铃薯面团添加9%豆腐柴叶汁液后,裸露淀粉颗粒减少,面筋网格结构改善。豆腐柴叶汁液对混合粉面团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最优工艺配方下的马铃薯挂面与普通挂面比较发现:马铃薯挂面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和感官评分极显着增加(p<0.01),经体外模拟消化后的马铃薯挂面总还原力、ABST+·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都显着升高(p<0.05),模拟口腔阶段ABST+·清除能力最高,达到82.95%,显着高于普通挂面(76.57%),马铃薯挂面的FRAP值在模拟口腔阶段时,达到0.22 mmol/L,是普通白面条的1.83倍。对马铃薯挂面和普通挂面营养成分分析,马铃薯挂面膳食纤维比普通面条多37%,且脂肪含量较低,马铃薯挂面营养保健价值高于普通挂面。
郭新梅[7](2007)在《利用RNAi技术沉默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Ⅰ,sbe Ⅱb)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直链淀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生物降解薄膜、胶卷、高级包装材料、工业酒精以及作为纺织加浆的原料。直链淀粉属于抗消化淀粉,食用后人体血糖水平不易升高,可用于制作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胆结石等病人的保健食品。从普通玉米淀粉中提取直链淀粉的成本很高,只有高直链玉米淀粉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高直链玉米淀粉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商品化,我国还没有高直链玉米淀粉品种规模化商业种植。我国工业所需要的直链淀粉主要从美国进口,进口原料价格比普通玉米淀粉高10倍。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将含有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Ⅰ、sheⅡb目标序列的反向重复序列的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转化玉米愈伤组织,沉默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Ⅰ、sheⅡb ,降低玉米支链淀粉合成,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研究了RNAi沉默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技术路线、方法及遗传效应,探讨了RNAi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为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或杂交种的培育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网络数据库http://jura.wi.mit.edu/bioc/siRNAext/,确定了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Ⅰ和sheⅡb的部分序列作为RNAi的目标序列,通过RT-PCR方法从玉米自交系综31中成功克隆到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Ⅰ和sheⅡb的部分序列。通过PCR方法从玉米自交系综31中成功克隆到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Ⅰ和sheⅡb的启动子序列,并从大肠杆菌中成功克隆了木糖异构酶基因xylA。构建了含有35S驱动的木糖异构酶基因和sbeⅠ启动子驱动的含有sbeⅠ目标序列的反向重复序列的表达载体pBAC418;构建了含有35S驱动的木糖异构酶基因和sbeⅡb启动子驱动的含有sbeⅡb目标序列的反向重复序列的表达载体pBAC413。2.以19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和愈伤诱导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培养特性的影响。其中B73、黄C、478、综31、178、501等8个自交系具有较好的幼胚培养特性和植株再生特性,适宜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此外,幼胚在附加4mg/L 2,4-D且去掉水解酪蛋白和L-脯氨酸的N6改良培养基上出愈率高、愈伤组织质地好,并大大减少了幼胚的自发性芽分化的趋势,有利于保持愈伤组织胚性、提高再生植株频率。3.以178、478、黄C等玉米自交系的幼胚作为受体材料,将构建好的RNAi表达载体作成基因枪微弹轰击玉米愈伤组织。在含有不同筛选剂的诱导培养基上筛选后,转入分化培养基上继续筛选,分化的绿苗经过壮苗后移栽到大田。在利用木糖异构酶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的转化体系中,不同浓度的木糖筛选培养基上均可分化出玉米转基因再生植株,其中50%和100%木糖浓度的筛选培养基上玉米愈伤的筛选和再生情况较好。共得到68株转基因再生植株。但木糖筛选效率主要受玉米基因型的影响。通过xylA、FAD2 intron的DNA点杂交、PCR及PCR-Southern检测表明,外源筛选标记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该木糖异构酶筛选体系摒弃了抗生素和除草剂,利用木糖异构酶的活性进行筛选,是一种安全的筛选标记,可以提高玉米遗传转化自交系改良的成功率和生物安全性。4.对24株海南移栽成活的再生株系进行xylA和FAD2 intron的DNA点杂交、PCR、PCR-Southern检测。分子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14株再生玉米植株的基因组中,其中5株为转化pBAC418的阳性再生玉米植株,9株为转化pBAC413的阳性再生玉米植株。5.海南移栽成活的24株再生玉米植株经过自交、返祖雄结实等方式,共19株结实。经过检测的阳性再生植株有11株获得了结实种子。利用1255 Food﹠Feed Analyzer对转基因玉米株系的籽粒蛋白、油脂及总淀粉含量进行测定。阳性再生玉米株系的油脂含量高于受体对照,蛋白含量略低于受体对照的蛋白含量,总淀粉含量比受体对照的总淀粉含量稍低。采用农业标准数据库《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GB7648-87),对其中9个株系的籽粒进行了直链淀粉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转化pBAC418的再生玉米株系的直链淀粉提高幅度为3%~10.4%,转化pBAC413的再生玉米株系的直链淀粉提高幅度为0~15.6%。
韩嘉义[8](2006)在《蔬菜与健康》文中认为
余建坤[9](2006)在《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生物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生物技术来支撑,如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规范和引导生物技术的发展,从而找到一个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农业的有效结合点,这是本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1.系统阐述了各类型农业生物技术的内涵、研究进展和成效。现代生物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群,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蛋白质)工程等4大工程技术。对农业4大生物工程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以转基因作物类型为重点),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为构建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2.根据农业生物技术的生态安全性的要求,建立了其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1)水平基因转移。评价了GMOs(转基因生物)在自然环境中水平基因转移的可能途径及其研究方法;(2)非靶标效应。阐述了转基因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通过食物链产生的间接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鸟类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有害生物抗性的产生与发展。重点阐述了对Bt的抗性及治理策略;(4)转基因植物的入侵能力。阐述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生物群体的自身繁衍与扩散和通过基因渗入向野生种群扩散;(5)目的基因的重组与稳定性。主要是目的基因特别是病毒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位移、重组和稳定性产生的影响;(6)对哺乳动物的影响。主要是转基因植物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和转基因食品中的过敏原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进行潜在风险总体评估和人体安全专项评估,分析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上述指标主要为定性指标,对具体的生物技术产品,组织针对这六个方面的试验,只要其中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即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则不考虑对其进行进一步综合评估和应用推广。同时,结合典型事例,对农业生物技术生态安全性评价各指标进行了分述。 3.构建了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以转基因作物为对象,借鉴国内外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方法,本着简明、实用和可操作性原则,从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构建一个能够比较科学的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评价是在农业生物技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业生物技术
刘经伟[10](2004)在《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带来风险。虽然在实验室条件下人们可以非常精确地对DNA进行剪接,但一个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后,对整个植物基因组的影响人们尚不能完全预测和控制。植物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命系统,以我们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还不能完全控制和支配植物的遗传。基因工程可能导致我们无法预测植物性状改变,有时这种改变在短时期内甚至难以觉察,但却可能给环境、生态系统、人身健康带来巨大的风险。由于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及这种风险的长期性、不可预测性,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当前植物基因工程生产的转基因植物主要应用于农业(含林业)和医药领域。农业领域主要是向植物转入各种有用基因,特别是抗害、抗逆、性状改良基因等。医药领域主要是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及医用蛋白等。植物基因工程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和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其中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植物杂草化和基因漂移;抗虫转基因植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病毒寄主范围扩大与病毒重组;转基因植物的积累和级联效应等。健康风险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毒素或过敏源,对人体产生危害;基因工程导致植物的某些营养成分或营养质量发生变化,引起人体的某些症状;标记基因传递可能导致的风险等。 本文探讨了风险及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性评价的目的、程序、方法、原则、等级划分及其不足。构建了新的植物基因工程三维递进风险评估法。即在传统的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基于转基因植物本身的风险评估、基于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估、基于社会层面的风险评估的三维风险评估体系对植物基因工程的安全性及其风险进行评价。引入效益—费用分析法和风险补偿率分析法,综合评价植物基因工程项目的风险。 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早己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论文分别考察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我国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引入植物基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最优化控制和总体风险控制机制。构建植物基因工程风险控制因子解释结构模型,用C语言编制计算机计算程序,解矩阵,求得风险控制因子分级递阶结构,并给出科学的风险控制建议。结合我国植物基因工程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的不足,提出加强我国植物基因工程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的对策。
二、加培育出可预防糖尿病的马铃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培育出可预防糖尿病的马铃薯(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番石榴概述 |
1.1.1 番石榴的分布及种植 |
1.1.2 番石榴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
1.2 番石榴病害概述 |
1.2.1 国外番石榴病害报道 |
1.2.2 国内番石榴病害报道 |
1.3 病原真菌的鉴定 |
1.3.1 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 |
1.3.2 病原真菌的分子鉴定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样品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主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
2.2.2 番石榴样品中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3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2.2.4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
2.2.5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分子鉴定 |
2.2.5.1 病原菌代表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5.2 病原菌代表菌株目的基因的PCR扩增与测序 |
2.2.5.3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PCR产物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2.6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2.2.7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2.2.7.1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7.2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7.3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7.4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7.5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番石榴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情况 |
3.2 番石榴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
3.2.1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2.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3.2.3 菌株YLWB01 的形态特征 |
3.2.4 菌株YLWB01的ITS、ACT与 EF-1α序列分析 |
3.3 番石榴焦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
3.3.1 番石榴焦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3.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3.3.3 菌株YLWB-BD01的形态特征 |
3.3.4 菌株YLWB-BD01的ITS、EF-1α与 β-Tub序列分析 |
3.4 番石榴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
3.4.1 番石榴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4.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3.4.3 菌株YLWB-CS01 的形态特征 |
3.4.4 菌株YLWB-CS01的ITS、GAPDH与β-Tub序列分析 |
3.5 番石榴环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
3.5.1 番石榴环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5.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3.5.3 菌株YLWB-FBR01 的形态特征 |
3.5.4 菌株YLWB-FBR01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分析 |
3.6 番石榴褐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
3.6.1 番石榴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6.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3.6.3 菌株YLWB-DM01的形态特征 |
3.6.4 菌株YLWB-DM01的ITS与EF-1α序列分析 |
3.7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特异性引物 |
3.8 番石榴健康组织样品中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 |
3.9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3.9.1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9.2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9.3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9.4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9.5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2)陕北旱区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和水肥高效利用品种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马铃薯概述 |
1.1.1 马铃薯的起源、生产与分布 |
1.1.2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
1.2 马铃薯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
1.2.1 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2.2 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因素 |
1.3 国内外马铃薯栽培研究进展 |
1.3.1 马铃薯传统种植技术 |
1.3.2 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种植技术 |
1.4 旱区马铃薯品种筛选研究 |
1.5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试验地土壤养分含量 |
2.5.2 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5.3 马铃薯营养品质分析 |
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肥力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3.1 不同栽培方式和肥力水平下的马铃薯产量 |
3.1.1 平作滴灌栽培方式下各肥力水平的马铃薯产量 |
3.1.2 平作干旱栽培方式下各肥力水平的马铃薯产量 |
3.1.3 垄作滴灌栽培方式下各肥力水平的马铃薯产量 |
3.1.4 垄作干旱栽培方式下各肥力水平的马铃薯产量 |
3.2 不同栽培方式和肥力水平下的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 |
3.2.1 个数商品薯率 |
3.2.2 质量商品薯率 |
3.3 不同品种的最优栽培方式和化肥减施水平 |
3.3.1 克新1 号的最优栽培方式和化肥减施水平 |
3.3.2 黄玫瑰3 号的最优栽培方式和化肥减施水平 |
3.3.3 紫玫瑰5 号的最优栽培方式和化肥减施水平 |
3.3.4 红玫瑰5 号的最优栽培方式和化肥减施水平 |
3.4 各肥力梯度下彩色马铃薯与K1 产量对照 |
3.4.1 在F0.5 肥力下彩色马铃薯与K1 的产量对照 |
3.4.2 在F1.0 肥力下彩色马铃薯与K1 的产量对照 |
3.4.3 在F1.5 肥力下彩色马铃薯与K1 的产量对照 |
3.4.4 在F2.0 肥力下彩色马铃薯与K1 的产量对照 |
第四章 水肥高效利用品种筛选比较 |
4.1 品种筛选区25 个品种的马铃薯产量 |
4.2 品种筛选区25 个品种的马铃薯营养品质 |
4.2.1 干物质 |
4.2.2 淀粉 |
4.2.3 还原性糖 |
4.2.4 可溶性蛋白 |
4.2.5 维生素C |
4.2.6 花青素 |
4.2.7 总酚 |
第五章 结论 |
5.1 化肥减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5.2 水肥高效利用品种筛选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一种新培育高直链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及低升糖指数饼干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直链玉米淀粉概述 |
1.1.1 高直链玉米淀粉形貌 |
1.1.2 高直链玉米淀粉粒度分布 |
1.1.3 高直链玉米淀粉晶体结构 |
1.1.4 高直链玉米淀粉偏光十字特性 |
1.1.5 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化特性 |
1.1.6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应用 |
1.1.6.1 食品添加剂 |
1.1.6.2 低脂食品 |
1.1.6.3 功能性食品 |
1.1.6.4 食品包装材料 |
1.1.6.5 生物降解塑料 |
1.1.6.6 抗性淀粉 |
1.1.6.7 药物载体 |
1.1.7 高直链玉米品种培育现状 |
1.2 加工方式对淀粉性质的影响 |
1.3 低升糖指数饼干 |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高直链玉米淀粉提取 |
2.3.2 高温淀粉样品的制备 |
2.3.3 低升糖指数饼干配方研究 |
2.3.3.1 饼干的制作 |
2.3.3.2 饼干配方实验 |
2.3.4 高直链玉米淀粉结构与理化性质分析 |
2.3.4.1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2.3.4.2 水分含量测定 |
2.3.4.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4.4 脂肪含量测定 |
2.3.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6 偏振光显微镜(PLM) |
2.3.4.7 X-射线衍射分析 |
2.3.4.8 差示扫描量热仪 |
2.3.4.9 快速粘度测定仪(RVA) |
2.3.4.10 淀粉颗粒粒度分析 |
2.3.4.11 淀粉分子量测定 |
2.3.4.12 体外消化率测定 |
2.3.4.1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5 饼干感官评定 |
2.3.6 饼干基本指标的测定 |
2.3.7 临床法血糖指数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直链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研究 |
3.1.1 高直链玉米淀粉组分含量测定结果 |
3.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1.3 偏振光显微镜(PLM) |
3.1.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1.5 淀粉热力学性质分析 |
3.1.6 糊化特性分析 |
3.1.7 淀粉颗粒粒径分析 |
3.1.8 淀粉分子量测定 |
3.1.9 淀粉体外消化率测定 |
3.2 热处理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结构以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热处理对淀粉颗粒形貌的影响 |
3.2.2 热处理对淀粉结晶结构的影响 |
3.2.3 热处理对淀粉热性能的影响 |
3.2.4 热处理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2.5 热处理对淀粉分子量的影响 |
3.2.6 热处理对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 |
3.2.7 热处理对淀粉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3.3 低升糖指数饼干的制作 |
3.3.1 高直链玉米淀粉添加量的确定 |
3.3.2 单因素实验 |
3.3.2.1 高直链玉米淀粉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3.3.2.2 植物油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3.3.2.3 麦芽糖醇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3.3.2.4 菊粉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3.3.2.5 膨松剂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3.3.3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
3.3.3.1 响应面实验设计 |
3.3.3.2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4 低升糖指数饼干最优配方的验证 |
3.3.4.1 饼干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3.3.4.2 饼干血糖指数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澳大利亚高中毕业证书与南澳洲教育证书 |
第一节 澳大利亚高中毕业证书概述 |
第二节 南澳洲教育证书概述 |
第二章 南澳洲教育证书课程体系 |
第一节 SACE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测 |
第二节 SACE课程体系特点阐析 |
第三章 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学科大纲 |
第一节 生物学学科能力与学业要求 |
第二节 SACE生物学科课程内容阐析 |
第四章 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学业评价体系 |
第一节 SACE生物学课程第一阶段学业评价 |
第二节 SACE生物学课程第二阶段学业评价 |
第三节 SACE生物学课程学业评价体系特点阐析 |
第五章 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科外部考试 |
第一节 SACE生物学科外部考试试卷结构阐析 |
第二节 SACE生物学科外部考试考查内容阐析 |
第三节 SACE生物学科外部考试命题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附录1 校内评价案例 |
附录2 校内评价案例 |
附录3 校内评价案例 |
附录4 SACE2019 年生物学考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葛类作物种植与利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地笋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五节 田野点选择依据 |
第二章 地笋苗寨概述 |
第一节 地笋苗寨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 地笋苗寨的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地笋苗寨的民族文化 |
第三章 地笋苗寨本土知识中的植葛与用葛 |
第一节 地笋苗寨葛之分布 |
第二节 本土知识中的植葛 |
第三节 本土知识中的用葛 |
第四章 地笋苗寨现代产业指导下的植葛与用葛 |
第一节 产业指导下的植葛 |
第二节 产业指导下的用葛 |
第三节 现代产业技术与本土知识的差异 |
第五章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植葛与用葛 |
第一节 历史上的规范植葛 |
第二节 历史上的广泛用葛 |
第三节 现代产业技术与历史知识的差异 |
第六章 葛类作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 |
第一节 创新利用葛类作物是时势所然 |
第二节 生态治理与生态维护的先锋 |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生计选择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马铃薯挂面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马铃薯研究进展 |
1.1.1 马铃薯概况 |
1.1.2 国内外马铃薯研究现状 |
1.1.3 马铃薯发展趋势 |
1.2 挂面研究进展 |
1.2.1 挂面的发展与存在问题 |
1.2.2 挂面品质评价方法 |
1.2.3 挂面的发展趋势 |
1.3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挂面加工工艺流程 |
2.2.2 马铃薯挂面配方工艺优化实验 |
2.2.3 马铃薯挂面烘干温度对马铃薯挂面品质的影响 |
2.2.4 马铃薯挂面品质评价方法 |
2.2.5 豆腐柴叶汁液对混合粉面团物理特性的研究 |
2.2.6 体外模拟消化后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7 马铃薯挂面和普通挂面品质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马铃薯挂面工艺配方 |
3.1.1 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马铃薯挂面品质的影响 |
3.1.2 豆腐柴添加量对马铃薯挂面品质的影响 |
3.1.3 食盐添加量马铃薯挂面品质的影响 |
3.1.4 醒发温度对马铃薯挂面品质的影响 |
3.1.5 醒发时间对马铃薯挂面品质的影响 |
3.1.6 马铃薯挂面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结果 |
3.1.7 马铃薯挂面烘干温度对马铃薯挂面品质的影响 |
3.2 豆腐柴叶汁液对马铃薯全粉-小麦粉混合粉物理特性的研究 |
3.2.1 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混合粉水分含量影响分析 |
3.2.2 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混合粉湿面筋含量影响分析 |
3.2.3 豆腐柴汁液对马铃薯全粉-小麦粉混合粉粉质特性的影响 |
3.2.4 豆腐柴汁液对马铃薯全粉-小麦粉混合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3 混合粉面团扫描电镜微观分析 |
3.4 马铃薯挂面体外模拟消化后抗氧化活性研究 |
3.5 马铃薯挂面和普通挂面品质比较 |
3.5.1 物理特性比较 |
3.5.2 马铃薯全粉和面粉及其制品营养成分对比 |
4 全文结论及创新性说明 |
4.1 结论 |
4.2 创新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利用RNAi技术沉默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Ⅰ,sbe Ⅱb)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玉米遗传改良的研究 |
1.1.1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兴起与发展 |
1.1.2 玉米转基因实验技术研究概况 |
1.1.2.1 玉米遗传转化的几种主要方法 |
1.1.2.2 玉米转化受体的选择 |
1.1.2.3 标记基因的研究概况 |
1.1.2.4 遗传转化中组成型启动子的研究概况 |
1.1.2.5 外源基因在后代的遗传规律 |
1.2 玉米直链淀粉的应用及研究概况 |
1.2.1 玉米淀粉在食品等各领域的应用 |
1.2.2 玉米高直链淀粉改良的研究概况 |
1.2.2.1 玉米淀粉的分类及直链淀粉的定义、特性 |
1.2.2.2 直链淀粉在食品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
1.2.2.3 高直链玉米研究现状 |
1.2.3 淀粉合成的生物学基础 |
1.2.3.1 淀粉的生物合成 |
1.2.3.2 淀粉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
1.2.3.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淀粉改良的研究概况 |
1.3 RNAI 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1 RNAi 干涉的机制 |
1.3.2 主要实验技术 |
1.3.3 RNAi 技术的优越性 |
1.3.4 RNAi 技术在植物改良中的应用 |
1.4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研究概况 |
1.4.1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 |
1.4.2 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性问题 |
1.4.3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
1.5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基本材料及仪器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和质粒 |
2.1.3 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常用溶液及BUFFER 的配制 |
2.2.1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2.2.2 常用溶液的配制 |
2.2.3 常用Buffer 的配制 |
2.3 基本方法 |
2.3.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2.3.3 质粒DNA 的提取 |
2.3.3.1 溶液配制 |
2.3.3.2 基本方法(碱裂解法) |
2.3.3.3 质粒DNA 浓度及纯度检测 |
2.3.4 玉米总DNA 的提取 |
2.3.4.1 溶液的配制 |
2.3.4.2 基本方法(CTAB 改良法) |
2.3.4.3 玉米总DNA 的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
2.3.4.4 玉米总DNA 的保存 |
2.3.5 玉米籽粒总RNA 的提取 |
2.3.5.1 试剂与溶液 |
2.3.5.2 基本方法(酚-SDS 和LiCl 沉淀结合改良法) |
2.3.5.3 玉米RNA 的样品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
第三章 SBEⅠ、SBEⅡB 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 PCR 扩增引物 |
3.1.2.2 sbeⅠ、sbeⅡb 基因的RT-PCR 扩增 |
3.1.2.3 XylA 基因的PCR 扩增 |
3.1.2.4 sbeⅡb 启动子的PCR 扩增 |
3.1.2.5 sbeⅠ启动子的PCR 扩增 |
3.1.2.6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与连接反应 |
3.1.2.7 连接产物的转化 |
3.1.2.8 重组质粒的扩繁 |
3.1.2.9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1.1 sbeⅠ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1.2 sbeⅡb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1.3 xylA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1.4 sbeⅡb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1.5 sbeⅠ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2 玉米SBEⅠ、SBEⅡb 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1 SBEⅠ 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2 SBEⅡb 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3 淀粉分支酶基因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流程 |
3.2.2.4 四种淀粉分支酶基因RNAi 表达载体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培养基 |
4.1.3 愈伤组织的培养 |
4.1.4 幼胚培养及植物再生与移栽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因型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2 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3 不同杂种优势类群自交系玉米幼胚培养特性的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玉米基因枪转化及筛选体系的建立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各类筛选培养基的配制 |
5.1.3 转化载体的制备及纯化 |
5.1.4 金粉制备 |
5.1.5 微粒子弹的准备 |
5.1.6 基因枪的轰击 |
5.1.7 转化愈伤组织的筛选和植株的再生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化pBAC411 和pBAC417 的愈伤组织的筛选 |
5.2.2 转化pBAC413 的愈伤组织的筛选 |
5.2.3 pBAC418,pBAC411 与pBAC418 和pBAC413 与pBAC417 共转化后愈伤组织的筛选 |
5.2.4 转基因玉米植株的分化、移栽 |
5.3 讨论 |
第六章 转基因玉米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6.1.2 实验方法 |
6.1.2.1 转基因后代植株基因组DNA 的提取 |
6.1.2.2 转基因后代植株的点杂交检测 |
6.1.2.3 转基因植株的PCR 鉴定 |
6.1.2.4 转基因玉米FAD2 intron 和xylA 基因的PCR-Southern 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基因玉米叶片DNA 的提取 |
6.2.2 两类探针活性的检测 |
6.2.3 转基因玉米后代植株xylA 基因的检测结果 |
6.2.3.1 玉米转化植株的xylA 基因的DNA 点杂交和PCR 检测 |
6.2.3.2 转基因玉米的xylA 基因PCR-Southern 杂交检测 |
6.2.4 转基因玉米后代植株FAD2 intron 基因的检测结果 |
6.2.4.1 玉米转化植株的FAD2 intron 基因的DNA 点杂交和PCR 检测 |
6.2.4.2 转基因玉米FAD2 intron 基因的PCR-Southern 杂交检测 |
6.3 讨论 |
第七章 转基因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检测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7.1.2 实验方法 |
7.1.2.1 玉米籽粒的蛋白、油脂和总淀粉含量的测定 |
7.1.2.2 玉米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再生玉米株系籽粒的蛋白、油脂和总淀粉含量的测定 |
7.2.2 玉米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第九章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1.2.2 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
1.2.3 调节经济、科技与资源、环境良性关系的需要 |
1.2.4 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需要 |
1.3 研究概况 |
1.3.1 “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前沿 |
1.3.2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概况 |
1.3.3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类型和研究进展 |
2.1 基因工程 |
2.1.1 转基因植物 |
2.1.1.1 转基因水稻 |
2.1.1.2 转基因小麦 |
2.1.1.3 转基因玉米 |
2.1.1.4 转基因大豆 |
2.1.1.5 转基因棉花 |
2.1.1.6 转基因烟草 |
2.1.1.7 转基因马铃薯 |
2.1.1.8 转基因油菜 |
2.1.1.9 转基因蔬菜 |
2.1.1.10 转基因果树 |
2.1.1.11 转基因花卉 |
2.1.1.12 转基因牧草 |
2.1.2 转基因动物 |
2.1.2.1 转基因鼠 |
2.1.2.2 转基因兔、猪和羊 |
2.1.2.3 转基因牛 |
2.1.2.4 转基因鸡 |
2.1.2.5 转基因鱼 |
2.2 细胞工程 |
2.2.1 植物细胞工程 |
2.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研究应用 |
2.2.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
2.2.2 动物细胞工程 |
2.2.2.1 动物细胞培养 |
2.2.2.2 试管动物 |
2.2.2.3 胚胎移植 |
2.2.2.4 克隆 |
2.3 微生物工程 |
2.3.1 微生物农药 |
2.3.1.1 微生物农药的种类及其应用现状 |
2.3.1.2 微生物农药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
2.3.2 微生物肥料 |
2.3.2.1 微生物肥料开发利用的现状 |
2.3.2.2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
2.3.2.3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
2.3.3 饲料微生物 |
2.3.3.1 具有生产重要性的饲料微生物 |
2.3.3.2 微生物饲料的生产与发展 |
2.3.4 环境微生物 |
2.3.4.1 “三废”的生物处理 |
2.3.4.2 生物修复 |
2.3.4.3 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开发研究 |
2.3.4.4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
2.4 酶(蛋白质)工程 |
2.4.1 酶工程与农产品加工 |
2.4.1.1 制糖工业 |
2.4.1.2 啤酒发酵 |
2.4.1.3 蛋白制品加工 |
2.4.1.4 果蔬加工 |
2.4.1.5 稻米深加工 |
2.4.1.6 乳品工业 |
2.4.1.7 食品保藏 |
2.4.2 酶工程与饲料加工 |
2.4.2.1 饲料用酶的主要种类及作用特点 |
2.4.2.2 酶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
2.4.3 分子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
2.4.3.1 酶的基因克隆和异源表达 |
2.4.3.2 酶分子的定向改造和进化 |
2.4.3.3 融合蛋白与融合酶 |
2.4.3.4 酶的人工模拟 |
2.4.3.5 端粒酶 |
2.4.4 蛋白质工程 |
第三章 农业生物技术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
3.1 水平基因转移 |
3.1.1 自然转化介导的植物向微生物的水平基因转移 |
3.1.1.1 裸露的重组DNA的存活期 |
3.1.1.2 自然条件下的感受态 |
3.1.1.3 异源DNA在细菌中的稳定性 |
3.1.1.4 异源DNA在细菌中的表达 |
3.1.1.5 细菌转化子的筛选 |
3.1.2 植物向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 |
3.1.2.1 DNA序列比对 |
3.1.2.2 从试验样品中筛选转化子 |
3.1.2.3 水平基因转移直接的试验证据——模式系统 |
3.1.3 植物向其它相关生物的水平基因转移 |
3.1.4 其它条件下植物向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 |
3.1.4.1 昆虫肠道 |
3.1.4.2 哺乳动物肠道 |
3.2 非靶标效应 |
3.2.1 概述 |
3.2.2 转基因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3.2.2.1 粉媒生物 |
3.2.2.2 观赏或经济昆虫 |
3.2.3 转基因植物通过食物链产生的间接影响 |
3.2.3.1 对天敌的影响 |
3.2.3.2 表达Bt毒素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
3.2.3.3 表达蛋白酶抑制剂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
3.2.3.4 表达凝集素转基因植物对天敌的影响 |
3.2.4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2.4.1 Bt毒素在土壤中的存活期 |
3.2.4.2 植物性状的未预期变化 |
3.2.4.3 对土壤中降解有关生物的影响 |
3.2.4.4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2.5 转基因植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
3.2.6 转基因植物对鸟类的影响 |
3.2.7 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3 转基因植物的入侵能力 |
3.3.1 生物入侵概述 |
3.3.2 花粉扩散与基因流 |
3.3.2.1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扩散距离 |
3.3.2.2 杂交后代的形成 |
3.3.3 存活能力 |
3.3.3.1 转基因油菜的存活能力 |
3.3.3.2 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存活能力 |
3.4 有害生物抗性的产生与发展 |
3.4.1 抗性的产生 |
3.4.2 昆虫对Bt的抗性 |
3.4.2.1 转基因植物种植后对Bt抗性产生的风险 |
3.4.2.2 对Bt毒素和Bt生物杀虫剂的抗性 |
3.4.2.3 昆虫对表达Bt基因植物的抗性 |
3.4.2.4 对其它生物中Bt毒素的抗性 |
3.4.2.5 昆虫对Bt抗性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食物链因素 |
3.4.2.6 对Bt抗性的治理策略 |
3.4.3 对其它转基因植物的抗性 |
3.5 目的基因的重组与稳定性 |
3.5.1 目的基因在目标植物中的稳定性 |
3.5.2 转基因植物中病毒的重组 |
3.5.2.1 病毒与目的基因重组的风险 |
3.5.2.2 病毒/目的基因交换外壳蛋白 |
3.5.2.3 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的重组 |
3.6 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
3.6.1 概论 |
3.6.2 直接影响 |
3.6.2.1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3.6.2.2 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
3.6.2.3 植物有毒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 |
3.6.2.4 转基因植物目的基因在肠道中的代谢 |
3.6.2.5 哺乳动物肠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移 |
3.6.3 间接影响 |
3.6.3.1 劳动保护 |
3.6.3.2 过敏原 |
第四章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4.1 国内外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
4.2 评价的内容、原则及方法 |
4.2.1 评价内容 |
4.2.2 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 |
4.2.2.1 整体性原则 |
4.2.2.2 可操作性原则 |
4.2.2.3 针对性原则 |
4.2.2.4 动态性原则 |
4.2.2.5 简明性原则 |
4.2.3 评价方法 |
4.2.3.1 离差法 |
4.2.3.2 系统分析法 |
4.2.3.3 简明综合法 |
4.3 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对象及系统范围 |
4.3.2 指标准则层 |
4.3.2.1 生态准则层 |
4.3.2.2 经济准则层 |
4.3.2.3 社会准则层 |
4.3.3 指标的构建与分析 |
4.3.3.1 指标的构建 |
4.3.3.2 指标的分析 |
4.3.4 指标的计算方法 |
4.3.4.1 简明综合法 |
4.3.4.2 层次分析法 |
第五章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及对策 |
5.1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
5.1.1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概念 |
5.1.2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原则 |
5.1.3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
5.1.4 案例评析——以转基因棉花为例 |
5.2 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管理政策研究现状及问题 |
5.2.1 生物安全管理政策 |
5.2.2 食品安全管理政策 |
5.2.3 投资管理政策 |
5.2.4 对外贸易政策 |
5.3 对策和措施 |
5.3.1 健全完善法规体系 |
5.3.2 明确发展方向 |
5.3.2.1 要大力优先发展的领域和类型 |
5.3.2.2 要注意规避某些问题的类型 |
5.3.2.3 必须限制发展的类型 |
5.3.3 建立技术层面与政治层面协同的管理体制 |
5.3.4 在重视研发与应用的同时,加强风险评测和监督约束 |
5.3.5 促进纵深发展 |
5.3.5.1 与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 |
5.3.5.2 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 |
5.3.5.3 促进海峡两岸的农业生物技术合作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 |
1.1 基因与基因工程 |
1.1.1 基因 |
1.1.2 基因工程 |
1.2 植物基因工程 |
1.2.1 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 |
1.2.2 转基因植物的分类 |
1.2.2.1 抗虫转基因植物 |
1.2.2.2 抗病转基因植物 |
1.2.2.3 抗环境胁迫的转基因植物 |
1.2.2.4 植物发育调节转基因植物 |
1.2.2.5 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 |
1.2.2.6 医药领域中的转基因植物 |
2 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性 |
2.1 植物基因工程导致的生态风险 |
2.1.1 抗虫转基因植物带来的风险 |
2.1.1.1 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
2.1.1.2 使害虫对Bt产生抗性的风险 |
2.1.2 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带来的风险 |
2.1.2.1 产生新病毒的风险 |
2.1.2.2 加速病毒发展的风险 |
2.1.2.3 病毒寄主范围扩大的风险 |
2.1.3 转基因植物杂草化风险及其对近缘物种的潜在威胁 |
2.1.3.1 转基因植物杂草化风险 |
2.1.3.2 转基因植物对近缘物种的潜在威胁 |
2.1.3.3 转基因植物对野生种带来的潜在影响 |
2.1.3.4 产生超级杂草的风险 |
2.1.4 转基因植物导致的其它生态风险 |
2.1.4.1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2.1.4.2 转基因植物的积累和级联效应 |
2.2 转基因植物导致的毒理学等方面的风险 |
2.2.1 标记基因传递导致的风险 |
2.2.2 转基因编码产物导致的风险 |
2.2.3 转基因植物及其制品可能带来的毒性问题 |
2.2.4 植物基因工程可能导致的伦理风险 |
2.3 植物基因工程风险产生的机制 |
3 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评估 |
3.1 风险与风险分析 |
3.1.1 风险的内涵及其特征 |
3.1.1.1 风险的科学内涵 |
3.1.1.2 风险的特征 |
3.1.2 风险分析 |
3.1.2.1 风险分析的概念 |
3.1.2.2 风险分析的目的 |
3.1.2.3 风险分析的原则 |
3.1.2.4 国内外风险分析技术的发展 |
3.1.2.5 风险分析的流程 |
3.2 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评估 |
3.2.1 传统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性评价及其不足 |
3.2.1.1 传统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性评价 |
3.2.1.2 传统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性评价的不足 |
3.2.2 科学的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评估 |
3.2.2.1 植物基因工程风险的识别 |
3.2.2.2 植物基因工程风险的评估 |
4 植物基因工程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
4.1 国外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
4.1.1 美国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
4.1.2 英国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
4.1.3 日本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
4.1.4 澳大利亚的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
4.2 我国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
4.2.1 管理部门 |
4.2.2 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等级和安全性评价 |
4.2.3 植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安全性评价 |
4.2.4 申报和审批 |
4.2.5 安全控制措施 |
4.2.6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营 |
4.2.7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口与出口 |
4.2.8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
4.2.9 我国植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
4.3 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 |
4.3.1 我国植物基因工程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 |
4.3.2 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 |
4.3.2.1 植物基因工程项目的风险分布与风险控制的最优化管理 |
4.3.2.2 植物基因工程的总体风险控制结构与启示 |
4.3.3 对策 |
4.3.3.1 风险预防 |
4.3.3.2 风险转移 |
4.3.3.3 风险控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培育出可预防糖尿病的马铃薯(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正贤. 广西大学, 2021(12)
- [2]陕北旱区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和水肥高效利用品种筛选研究[D]. 陈晓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一种新培育高直链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及低升糖指数饼干研制[D]. 郭会会.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研究[D]. 阿茹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葛类作物种植与利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地笋苗寨为例[D]. 杨秋萍. 吉首大学, 2019(02)
- [6]马铃薯挂面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D]. 公艳. 西南科技大学, 2018(10)
- [7]利用RNAi技术沉默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Ⅰ,sbe Ⅱb)表达的研究[D]. 郭新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1)
- [8]蔬菜与健康[J]. 韩嘉义. 云南科技管理, 2006(02)
- [9]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 余建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
- [10]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D]. 刘经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