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围堤治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亚平[1](2020)在《水下射流冲蚀沙床形成异重流流动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泥沙淤积问题是多泥沙河流上水库运行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自然条件和多水库联合调度来塑造异重流进行水库排沙清淤,受到自然条件与时空条件的限制,且处理沉积泥沙的能力有限。水力清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应用以来,因其高效和低成本而得到大力发展。本文研究利用射流冲蚀沙床的物理过程和机制,以及其形成异重流的流动规律,探讨应用射流冲蚀塑造异重流进行水库泥沙处理的可行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开展水下平面静止射流冲蚀沙床的试验研究,观测和分析了水下静止平面斜向射流在不同射流速度、射流角度及沙床坡度条件下冲蚀沙床的过程、冲坑形态、以及冲坑外浑水异重流流动特征。结果表明:二维冲坑剖面存在几何相似性,几何形态不对称,整体向下游发展;冲坑发展过程可分为初始、发展和稳定三个阶段,冲坑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呈对数关系增长,在冲坑深度达到最大深度一半时冲蚀速率最大;二维冲坑面积随射流角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关系变化,在45°时存在极小值;泥沙冲蚀量、坑外浑水异重流运动速度随着沙床坡度的增大而增加,而坡度大于10‰后冲蚀量增长趋势趋缓。其次,在水下静止射流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射流喷嘴移动速度和沙床坡度条件下的二维平面移动射流冲蚀沙床试验研究,研究了水下移动射流冲蚀效果和泥沙输移规律,分析了泥沙输移及异重流运动随射流喷嘴移动速度、沙床坡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异重流运动和泥沙淤积形态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水下移动射流冲蚀沙床能够形成异重流,可实现淤积泥沙的起动并输移一定距离。泥沙淤积轮廓剖面具有相似性,各工况平均输移距离近似相等,主要是输移量的不同,沿程累计泥沙相对输移量分布与泥沙粒径分布相似。泥沙相对输移量与射流喷嘴移动速度和沙床坡度呈正相关,但当沙床坡度大于10.00‰后,坡度影响不再显着。最后,根据异重流流动的基本特性与方程,建立了估算射流冲蚀产生浑水异重流相关运动参数以及射流冲蚀泥沙的冲蚀量的模型。试验工况的理查森数远小于1,射流因素是影响射流冲蚀沙床形成异重流流动的主要因素。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水下射流冲蚀形成的异重流具有较强的挟沙和输沙能力,冲蚀产生的泥沙量较大,在移动射流工况2下,异重流相对浓度达到30.3%,且利用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该方法可以形成人工异重流并具备实现水库高效清淤的能力。
戚阳艳,何冬梅,江浩,万欣,祝亚云[2](2019)在《徐州市沛县农田林网更新经济效益预测》文中提出该研究对徐州沛县农田林网更新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旨在为该区农田林网更新措施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经济评价指标,对其更新建设的投入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分析,预估了该研究在一个评价周期内产生的经济效益。预测结果表明,进行林带更新后,一方面水稻产量增加,在一个评价期内水稻收益现值可增加7. 61%,另一方面木材、坚果和景观树种等林产品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一个评价周期内,在不考虑时间成本的情况下,投入成本为654. 11万元,产生的总利润为343. 44万元,年均利润约为34. 34万元;在考虑时间成本的情况下,以年贷款利率作为贴现率进行分析得出,投资成本现值为515. 57万元,获得的年均利润现值为21. 98万元,净现值率达到42. 64%,内部收益率为6%,效益成本比为1. 43。
何冬梅,王磊,江浩,王火[3](2017)在《江苏苏北农田林网更新改造经济效益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对江苏苏北地区农田林网更新改造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主要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经济评价指标,对该地区农田林网更新的各项投入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分析,评估该项目在轮伐周期内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1个轮伐期内,不考虑时间成本的情况下,投入成本为536.62万元,年均利润为42.54万元。以年利率为贴现率进行分析得出,项目年均利润现值为34.29万元,净现值率达80.50%,效益成本比为1.80,内部收益率为10%。苏北农田林网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在兼顾景观性的情况下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黄蕊[4](2013)在《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资源与人口三大问题的挑战,而“水问题”则处其中最为严峻的位置。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流域大部分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严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矛盾进一步凸现,对水质、水量、水环境等领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利用,如何健全行政和法律体系建设,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和法学基本理论,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相统一的思想,解析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律管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问题、水权问题、水价问题、生态补偿问题与法律管理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地位权限不明,管理体系成多龙治水局面,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节水机制不明,配套法规不健全。流域管理中,立法是基础,机构设置是保证,合理规划是前提,经济与科技手段是支撑,利益方参与是要求。黄河流域应以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统一管理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控系统,赋予流域管理机构高度自主权和行政管理权,形成流域管理委员会为主体,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体制。(2)水权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需要,黄河初始水权分配不仅要明确到省区,而且要明确到各用水户,水权分配要考虑政府预留水量,分配方案的执行和监控要到位。黄河流域水权置换中,水权界定要明确,要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运作模式,建立第三方补偿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监督管理。(3)黄河流域水价标准偏低,水费不能全面按时征收。城市水价改革中,应建立科学水价核算体系和完备的水费征收机制。农业水价改革中,应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实行最高限价下的差别定价,稳步推进市场化,规范农村水费计收,积极发挥用水者协会作用,探索建立对国有水管工程补贴、群管工程补贴、农业用水户补贴的“三补贴机制”。黄河流域水价改革有必要,但要走出涨价依赖误区,提价为节水误区和亏损应提价误区。(4)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问题是:确定流域生态补偿领域时,向国家和省级层面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加大补偿力度;合理确定生态补偿的支付主体与受偿主体;建立生态保护成本标准、发展机会成本标准和生态服务价值标准三种补偿标准;保障补偿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加强区域间横向补偿;完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与补偿方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督。(5)建议制定《黄河法》,明确四大问题:实行流域管理为主,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流域特点和资源状况不同,水土保持重点不同;水资源市场化,水量与水质并重、开发与节约并举;明确侵害法定权利、不执行法定义务的赔偿与惩罚措施。黄河流域执法要探索建立权责明确、运行协调、相互配合的执法新机制,加大执法装备投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黄河流域管理监督方面,要改进权力机关监督,健全行政监督,完善司法监督,加强社会监督。
季平[5](2011)在《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文中认为王化云(1908-199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是人民治黄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在王化云40多年的治黄生涯中,他勤于学习和总结,勇于探索和实践,由一名非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名当之无愧的治黄专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治黄理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论述王化云在黄河治本之策上的艰辛探索,总结其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而从王化云的治河历程来展现新中国半个世纪来治理黄河波澜壮阔的历史。
田永兰,宣海龙[6](2010)在《试论三盛公水利枢纽沿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文中研究指明文章结合沙漠侵蚀和沙化影响,对当地工农牧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对三盛公水利枢纽沿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工程势在必行。
马广慧[7](2007)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文循环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呈现加剧趋势。例如: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引水灌溉以及跨流域调水等不仅改变了流域水文循环流路和物质输送以及能量交换途径,而且,使得流域下垫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植被覆盖率增大,土壤含水量增加,蒸散发作用加强,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多。以上改变日积月累,可能对局地甚至整个流域气候产生影响。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特征,以河流的水文要素为研究对象,从影响黄河流域水文循环格局变化的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入手。选取了河口镇-龙门(河龙)、龙门-三门峡(龙三)、三门峡-花园口(三花)三个区间的平均面雨量,天水、太原、延安、西安、榆林、郑州气象站的蒸发和气温资料分析流域气候因素变化情况;针对性地选取了黄河干流的唐乃亥、青铜峡、河口镇、龙门、三门峡、花园口、利津水文站的年鉴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径流量、输沙量、径流模数等的横向及纵向的变化研究。通过不同时代,不同断面的水文特征的变化研究,分析出流域内的气候响应及其变化原因。从生态流量的角度,探讨了黄河干流生态径流问题。以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计算法分别计算了黄河干流唐乃亥、头道拐和花园口站的最小生态径流和适宜生态径流。通过对以上三个断面的生态径流的计算,分析了各站的最小、适宜的生态径流过程,以便了解最大和最小值发生的时间和规律,从而了解黄河干流生态径流过程,以及黄河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地区生态径流的影响,以及黄河河口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影响。
孟秋莉[8](2007)在《我国水库旅游开发研究 ——以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生态型旅游开发为例》文中认为目前中国旅游业已成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富活力的重要因素,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为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积极作用,各地都努力开发本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等旅游资源,探索开拓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形态,来满足人们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的需要。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水库旅游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水库旅游主要是充分利用库区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物,努力挖掘和创造优美的水库工程环境和视觉景观,使人们在水库的休闲度假中体验自然风情和生活乐趣。因此如何将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融为一体,实现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相结合,成为水库旅游开发的目标和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库旅游开发的理论,水库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以丹江口库区生态型旅游开发为例,试图解决我国水库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库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并展望我国水库旅游开发的前景。
苗壮[9](2005)在《河套灌区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套灌区是全国最大的一首制灌区,灌溉面积八百多万亩,历史悠久,渠系配套,但是管理粗放,现代化程度不高。2002年灌区借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信息化建设试点的东风,全面展开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本文主要对项目技术设备选型中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针对本灌区的特点,对灌户的需求认真分析探讨后,认真对设备的特点、优势、劣势等结合灌区实际进行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力求使项目完成后既能满足灌区对信息化建设各项功能的要求又保证在尽可能的一段时间内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重点探讨研究了河套灌区如何引入3S系统为灌区服务。研究如何利用GPS定位功能、RS更新功能和GIS分析功能,来解决多维异构的信息数据、多方面知识、多种分析方法、多种模型和工具的综合集成应用,为灌区的管理决策提供及时、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如何利用3S技术为基础平台,将监视、传输、控制、会商、决策等功能集成在一起,使管理更直观,操作更方便。并探讨了如何对原有的900MHZ电台和1.5G微波进行改造使其与5.8G宽带微波系统接轨,进入通讯网络,使全灌区处于高速、大容量、稳定的无缝连接。同时系统专为QoS敏感的IP包预留高优先级信道,确保一致的往返延时,这样双管齐下使得系统对需要QoS要求高的传输如语音图像和GIS空间数据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网络。整个系统的所有基站都可使用GPS达到全同步,它即可用来消除系统内各模块的自干扰,也可消除同一区域的其他系统的干扰。 灌区信息化建设完成后水情信息采集系统由三级调度系统(总局、管理局、管理所)和一级现场监控系统(管理闸)组成,构成四级监控系统。采用MOSCAD RTU,通过MDLC(摩托罗拉SCADA系统协议)协议进行通讯。由MOSCAD RTU负责下发远程调度命令和上传各采集参数,负责报警处理和流量计量;可以充分利用RS和GPS的快速信息采集作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能力和网络分析能力,建立灌区灌溉排水管理决策支持,对灌区用水、配水决策及调度过程给予支持。具有在短时间内精确分析预报灌区供水需求及制定最优配水方案的能力。利用上游河段的来水量及本河段的数字河道、数字干堤进行仿真和虚拟实验,从而预测全河段的真实水位情况,从而提高暴雨、洪水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为河套灌区各级部门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为调控系统决策提供依据或参考。并可利用网络连接灌域各水质监测站,并利用不同时间的遥感影像数据对沿灌水渠道一带的工程、排污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可以进行模拟预测及环境评价,为防治污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利用遥感手段监测灌域坡地利用不合理、陡坡开垦、公路修渠造成陡壁秃坡、开矿废土石处理不当等人为因素及暴风雨自然因素造
张金良[10](2004)在《黄河水库水沙联合调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流是有生命的。河流的高程度开发利用,带来了灌溉、供水、发电、防洪等巨大经济效益,但是,天然洪水消失了,水库淤积了,河床抬高了,河道断流了……,这种现象在多泥沙河流上尤为严重。黄河的河流生命因其多沙而更为脆弱,人们在长期治黄实践探索中,提出了处理和利用泥沙的五项措施即“拦”、“排”、“放”、“调”、“挖”。“拦”,就是充分利用水土保持措施和干支流枢纽拦减泥沙;“排”,就是利用黄河下游河道尽可能多地排沙入海;“放”,就是利用黄河两岸合适的地形放淤;“挖”,简单地说就是人工挖河;“调”,就是调水调沙,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干支流水库的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适时蓄存或泄放,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使不适应的水沙过程尽可能协调,以便于输送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不淤或冲刷的效果。水库群(串、并联)调度技术是开发程度较高河流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多泥沙河流上水库群、河道水沙联合调度更是当前优化调度学科前沿课题,也是水库泥沙、河道泥沙、优化调度、洪水预报等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黄河两次调水调沙试验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水沙联合调度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从水沙预测、泥沙频率曲线建立、黄河中下游来水来沙特性、高含沙洪水运动特征分析、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水库泥沙淤积的相关分析与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模型建立、水库异重流调度、水库汛期浑水发电与优化调度、水沙联合调度实例分析及对下游河道的影响、水沙联合调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 提出了黄河水沙联合调度所涉及的环节和问题。2) 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和自相关-滑动平均模型对潼关站的月库水沙量进 行预测分析,提出建立泥沙频率曲线的构想,并对潼关水文站来水来沙 的频率进行了预测。3) 提出了高含沙洪水“揭河底”现象发生的河床边界条件的假定,即河床 质分层假定,并在实际观测中得到了验证。导出“揭河底”厚度的理论 公式,揭示了高含沙水流“揭河底”现象的基本机理,将渭河下游、小 北干流河段分别使用的“揭河底”计算公式统一在一起;最后,利用该 理论分段预测了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发生“揭河底”现象的可能性;2002 年 7 月 4 日高含沙洪水局部“揭河底”现象验证了该理论的合理性。4) 采用综合物理成因分析法及逐步线性、非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对汛期潼 关高程与各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度问题,做出了定量的研究和定性分析。 利用非汛期和汛期不同的淤积量影响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库区淤积量模<WP=4>糊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模型,采用非线性预测的方法对库区总体淤积量进 行即时模拟和快速预测。5) 简要分析了洪水期水库排沙特性,研究了水库明流、异重流输沙特点和 水库回水淤积、异重流淤积特点,对小浪底水库异重流形成(潜入)条 件、持续条件、持续时间、淤积量进行了研究,结合库区地形特点,根 据小浪底水库初期蓄水渗漏较大需尽快形成坝前泥沙淤积铺盖的要求, 设计了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异重流联合调度方案,达到了增加小浪底水 库坝前泥沙淤积铺盖的调度效果。6) 对黄河三门峡水库六年浑水发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汛期水库运用水位 控制指标、排沙流量级、排沙时间、枢纽泄流分流分沙对水轮机过流部 件减磨蚀影响、浑水发电时间、水量利用率、调沙库容的有效使用等方 面指标。分析几年的运用实践,认为“洪水排沙、平水发电”的运用原 则和方式,能比较好的解决了排沙与发电的关系,在减少过机含沙量、 改善机组工况,增加发电时间,提高水量利用率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增加了发电效益,每年汛期的发电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针对三门峡 水库汛期多目标综合化调度,将遗传优化算法与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淤积 量计算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计算模型。将遗传算法 和神经网络相结合来寻求在满足防洪限制水位的要求下发电与排沙的 协调关系。7) 提出了黄河水沙联合调度水库群等的多种基本联合模式和调度关键技 术路线。
二、浅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围堤治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围堤治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下射流冲蚀沙床形成异重流流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水库清淤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射流清淤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
1.2.3 异重流的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1 实验系统概况 |
2.1.2 实验系统的设计 |
2.1.3 电机的选型 |
2.1.4 水泵的选型 |
2.2 试验用沙 |
第三章 水下静止射流冲蚀沙床的试验研究 |
3.1 水下静止射流试验概况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冲坑形态与几何相似性 |
3.2.2 冲坑的形成过程 |
3.2.3 喷射角度的影响 |
3.2.4 沙床坡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下移动射流冲蚀沙床的试验研究 |
4.1 水下移动射流试验概况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移动射流的冲蚀过程 |
4.2.2 泥沙沉积形态特征 |
4.2.3 泥沙输移量和输移距离随沙床坡度和喷嘴移动速度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重流流动特性及射流冲蚀相关参数的计算 |
5.1 异重流的一般特性 |
5.2 理查森数对浑水异重流运动的影响 |
5.3 射流冲蚀塑造异重流相关参数的计算 |
5.4 水下移动射流冲蚀量的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徐州市沛县农田林网更新经济效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概况 |
1.2 林带更新情况 |
2 评价方法及指标 |
3 经济效益分析 |
3.1 成本分析 |
3.2 农田林网收益 |
3.3 经济效益评价 |
4 结论与讨论 |
(3)江苏苏北农田林网更新改造经济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概况 |
1.2 农田林网现状 |
2 研究方法 |
2.1 林带配置与树种更新 |
2.2 效益评价与指标选择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投入成本 |
3.2 农田林网收益 |
3.3 经济效益评价 |
4 结论与讨论 |
(4)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世界水资源态势 |
1.1.2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1.1.3 流域行政管理需要加强 |
1.1.4 流域法律管理需要加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水权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水价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2.5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2.1 黄河流域分区概况 |
2.1.1 上游 |
2.1.2 中游 |
2.1.3 下游 |
2.2 黄河干流主要水利工程 |
2.3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述 |
2.3.1 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况 |
2.3.2 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综述 |
2.3.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 |
2.4 黄河流域用水特点与趋势 |
2.4.1 黄河流域用水特点 |
2.4.2 黄河流域用水趋势 |
2.5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问题 |
3.1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类型 |
3.2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
3.3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足 |
3.4 国外流域管理体制概况 |
3.4.1 澳大利亚 |
3.4.2 美国 |
3.4.3 英国 |
3.4.4 日本 |
3.5 国外流域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四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权问题 |
4.1 水权与水权管理的概念 |
4.1.1 水权的概念与分类 |
4.1.2 水权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
4.2 黄河流域加强水权管理的必要性 |
4.2.1 水权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4.2.2 水权管理是促进灌区节水的需要 |
4.2.3 水权管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
4.3 初始水权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
4.4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分配现状 |
4.4.1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影响因素 |
4.4.2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现状 |
4.5 水权置换的概念与意义 |
4.6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4.6.1 水权界定存在法律缺失 |
4.6.2 水权交易机制不明 |
4.6.3 水权转让监管机制不明 |
4.7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改进 |
4.8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典范——宁夏段水权分配 |
4.8.1 宁夏水资源概况 |
4.8.2 宁夏水资源利用要求 |
4.8.3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 |
4.8.4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取得的成效 |
4.8.5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应完善之处 |
4.9 黄河流域水权置换的尝试——陕北水权置换 |
4.9.1 陕北水权置换问题的提出 |
4.9.2 陕北水资源需求预测 |
4.9.3 陕北水权置换的第一步——引汉济渭 |
4.9.4 陕北水权置换的第二步——黄河水入陕北 |
4.9.5 陕北水权置换中的重点问题 |
第五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价问题 |
5.1 黄河流域水价改革历程 |
5.2 水价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双刃剑作用 |
5.2.1 合理水价的积极作用 |
5.2.2 不合理水价的消极作用 |
5.3 黄河流域水价原则 |
5.4 水价运行机制与黄河流域水价制定依据 |
5.4.1 水价运行机制 |
5.4.2 黄河流域水价制定依据 |
5.5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与国际水价比较 |
5.5.1 水价结构比较 |
5.5.2 城市用水价格比较 |
5.6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存在的问题 |
5.7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的完善 |
5.8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改革尝试——河南南阳阶梯水价 |
5.8.1 河南省城市水价现状 |
5.8.2 南阳为试点实行阶梯水价 |
5.8.3 南阳阶梯水价评价 |
5.9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制度与国外农业水价制度比较 |
5.9.1 美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2 法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3 英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4 加拿大农业水价制度 |
5.9.5 其他国家水价制度 |
5.9.6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制度 |
5.10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存在的问题 |
5.11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的完善 |
5.12 农业水价管理与改革尝试——宝鸡峡引渭灌区 |
5.12.1 灌区概况 |
5.12.2 灌区水价调整情况 |
5.12.3 灌区农民水费负担情况 |
5.12.4 灌区水价计收方式改革 |
5.12.5 宝鸡峡灌区水价改革取得的成效 |
5.12.6 宝鸡峡灌区水价存在的问题 |
5.12.7 宝鸡峡灌区农业水价的改进 |
5.12.8 探索农业水价实行三补贴制度 |
5.13 黄河流域水价改革应走出的误区 |
第六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 |
6.1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 |
6.2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地位重要 |
6.3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特点 |
6.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障碍 |
6.5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尝试——河南省生态补偿 |
6.5.1 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 |
6.5.2 黄河流域河南省生态补偿取得的效果 |
6.5.3 黄河流域河南省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6.5.4 黄河流域河南生态生态补偿应改进之处 |
6.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生态补偿 |
6.6.1 背景(南水北调工程) |
6.6.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的提出 |
6.6.3 生态补偿研究区——陕南概况 |
6.6.4 陕南地区水源地现状考察 |
6.6.5 陕南地区水源地生态补偿建立的紧迫性 |
6.6.6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应明确的重点问题 |
6.6.7 陕南水源地生态补偿所需资金情况 |
6.6.8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 |
6.6.9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应改进之处 |
第七章 黄河流域法律管理问题 |
7.1 黄河流域立法问题 |
7.1.1 流域立法的内涵及地位 |
7.1.2 我国流域立法的发展历程 |
7.1.3 我国流域立法现状 |
7.1.4 黄河流域立法成效 |
7.1.5 黄河流域立法的主要问题 |
7.2 黄河流域执法问题 |
7.2.1 黄河流域环境问题的特点 |
7.2.2 黄河流域执法的特殊性 |
7.2.3 黄河流域执法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
7.2.4 黄河流域执法的障碍 |
7.3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问题 |
7.3.1 监督的内涵 |
7.3.2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的不足 |
第八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和法律管理的体系构建 |
8.1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 |
8.1.1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
8.1.2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
8.1.3 黄河流域管理体制的重心是水资源配置 |
8.1.4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构想 |
8.2 黄河流域水权的完善 |
8.2.1 水权制度改革的趋势 |
8.2.2 水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 |
8.2.3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设计框架 |
8.3 黄河流域水价的完善 |
8.3.1 合理水价的特点 |
8.3.2 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
8.3.3 黄河流域水价利益相关方改革方案 |
8.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完善 |
8.4.1 发展民生水利与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关系 |
8.4.2 流域生态补偿的经验 |
8.4.3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指导思想 |
8.4.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 |
8.4.5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 |
8.4.6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工作 |
8.5 黄河流域法律管理的完善 |
8.5.1 黄河流域立法的完善 |
8.5.2 黄河流域执法的完善 |
8.5.3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的完善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探索黄河治本之策的酝酿 |
第一节 应对大洪水威胁,采取宽河固堤的举措 |
第二节 探索黄河治本之策的准备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初步实施及受挫 |
第一节 提出蓄水拦沙方略,编制黄河综合规划 |
第二节 根治黄河的一次重大失误——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兴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再认识 |
第一节 上拦下排方略的提出及具体措施 |
第二节 上拦下排方略的发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成熟 |
第一节 黄河上中下游要统筹兼治 |
第二节 调水调沙方略的实施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王化云生涯系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试论三盛公水利枢纽沿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现状 |
2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应遵循的原则 |
(1) 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
(2) 坚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原则。 |
(3) 既要依靠人工治理, 还要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
(4) 实施分区防治的原则。 |
3 水土流失成因 |
4 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
4.1 工程建设布局 |
4.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 建设条件有利。 |
(2) 政策环境有利。 |
(3) 技术条件完善。 |
(4) 社会基础良好。 |
5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7)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文循环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 |
1.2.1 水文循环现象 |
1.2.2 水文循环的尺度 |
1.2.3 流域水量平衡 |
1.2.4 水循环与能量平衡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河流生命系统特征及黄河下游滩区问题研究 |
2.1 河流的水文地理及地貌特征 |
2.1.1 河流的水文特征 |
2.1.2 河流的地理特征 |
2.1.3 河流的地貌特征 |
2.2 河流的自然功能 |
2.2.1 河流的主要自然功能 |
2.2.2 人类活动对河流自然功能的影响 |
2.2.3 河流自然功能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
2.3 河流生态系统及水利工程对其影响 |
2.3.1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2 水利工程对河流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 |
2.4 黄河下游滩区问题研究 |
2.4.1 黄河下游滩区 |
2.4.2 调水调沙 |
2.4.3 水资源的合理调度 |
2.4.4 数字黄河 |
2.4.5 结语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研究 |
3.1 流域概况 |
3.1.1 流域的地形地貌和水系 |
3.1.2 流域的气候特征 |
3.1.3 水文水资源特征 |
3.1.4 主要自然灾害 |
3.2 影响黄河流域水文循环格局变化的因素 |
3.2.1 气象因素对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 |
3.2.2 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 |
3.3 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研究 |
3.3.1 站点选择及分析方法选择 |
3.3.2 年径流过程变化分析 |
3.3.3 月径流过程变化分析 |
3.3.4 日径流过程变化分析 |
3.4 流域水文过程的改变引起的泥沙输送过程的变化 |
3.4.1 泥沙年内分配的变化 |
3.4.2 空间上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干流生态径流计算和分析 |
4.1 生态径流的定义 |
4.1.1 最小生态径流 |
4.1.2 适宜生态径流 |
4.2 生态径流的分析计算方法 |
4.3 黄河干流不同断面生态径流计算 |
4.3.1 推荐最小生态径流计算 |
4.3.2 推荐适宜生态径流计算 |
4.3.3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
4.3.4 洪、枯水期的推荐生态径流量 |
4.3.5 结语 |
4.4 调水调沙对黄河生态径流的影响 |
4.5 水文过程的改变对黄河河口的演变及生态的影响 |
4.5.1 入海水沙量变化过程 |
4.5.2 黄河河口面临的生态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水库旅游开发研究 ——以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生态型旅游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 系统理论 |
(三) 生态学理论 |
(四) 比较经济学理论 |
(五) 旅游学专业理论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库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
一、水库概述 |
(一) 概念 |
(二) 类型 |
(三) 组成 |
(四) 功能 |
二、水库与旅游开发 |
(一) 水库旅游概述 |
(二) 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三) 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四) 开发的步骤与内容 |
三、国内外研究 |
第三章 我国水库旅游开发研究 |
一、我国水库旅游开发现状 |
(一) 三峡水库 |
(二) 南湾水库 |
(三) 红旗泡水库 |
(四) 十三陵水库 |
(五) 新安江水库 |
(六) 新丰江水库 |
(七) 松涛水库 |
二、我国水库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 资源开发程度低并缺乏特色 |
(二) 产品档次低、结构单一 |
(三) 水库环境恶化 |
(四)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五) 市场宣传不到位 |
(六) 旅游开发区域联合性差 |
(七) 政府干预过多 |
(八) 水库旅游开发理论缺乏 |
三、我国水库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案例——以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生态型旅游开发为例 |
(一) 库区概况 |
(二) 水库旅游环境评价 |
(三) 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
(四) 开发绿色旅游项目 |
(五) 开拓绿色旅游市场 |
(六)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七) 水源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
(八)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
第四章 我国水库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
(一) 正确把握规划前提和方向 |
(二) 统筹兼顾、合理开发 |
二、维护库区生态环境,重视库区生态建设 |
(一) 切实维护良好的水源水质 |
(二) 加强库区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
三、重视水库旅游环境的铸造 |
(一) 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创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
(二)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
四、坚持市场导向,正确市场定位 |
五、水库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
(一) 顺应潮流,大打生态牌 |
(二) 挖掘水库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
(三) 创特色品牌,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
(四) 拓展开发空间,全方位发挥资源优势 |
(五) 与其他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 |
(六) 旅游开发与旅游扶贫相结合 |
(七) 推动水库旅游开发区域合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河套灌区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灌区简介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
1.1 灌区综述 |
1.2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1.3 灌区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4 河套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要达到的目的 |
1.5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及实现的功能 |
第二章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2.1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 |
2.2 灌区信息化建设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三章 信息化建设水情信息自动采集方案研究 |
3.1 系统综述 |
3.2 闸门监控系统分项设计 |
3.3 闸门实时数据监控系统设备 |
第四章 信息化建设通信网络方案研究 |
4.1 通讯组网设计 |
4.2 该设计优势 |
4.3 设备配置安装 |
第五章 信息化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案研究 |
5.1 概述 |
5.2 需求分析 |
5.3 网络设计原则与要求 |
5.4 网络设计方案 |
5.5 主要应用技术介绍 |
5.6 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
5.8 服务器配置方案 |
第六章 信息化建设数据库系统方案研究 |
6.1 概述 |
6.2 数据库结构 |
第七章 信息化建设3S系统方案研究 |
7.1 概述 |
7.2 需求分析 |
7.3 总体设计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黄河水库水沙联合调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进行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来水来沙特性与预测分析 |
2.1 水库来水来沙泥沙历史情况分析 |
2.2 水文动力系统分析 |
2.3 中长期水沙预测分析 |
2.4 汛期洪峰沙峰的频率曲线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含沙洪水运动特征分析与揭河底机理探讨 |
3.1 高含沙洪水的一般特性 |
3.2 “揭河底”现象概述与基本物理要素分析 |
3.3 揭河底” 现象基本机理分析 |
3.4 揭河底厚度计算分析与验证 |
3.5 2003 年小北干流河段“揭河底”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库泥沙淤积的相关分析与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模型 |
4.1 汛期潼关高程与其相关因子的分析 |
4.2 非汛期潼关高程与三门峡水库运用关系分析 |
4.3 库区泥沙淤积总量的模糊神经网络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库排沙和异重流调度研究 |
5.1 水库洪水排沙特征分析 |
5.2 明流及异重流输沙特点 |
5.3 回水淤积与异重流淤积特点 |
5.4 水库异重流联合调度的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库汛期浑水发电与优化调度研究 |
6.1 汛期水库的运用方式 |
6.2 汛期发电效益分析 |
6.3 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沙联合调度及对下游河道的影响研究 |
7.1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概述 |
7.2 水沙联调的关键技术分析 |
7.3 洪水过程的模拟和预测 |
7.4 水沙联合调度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分析 |
7.5 水沙联合调度的综合评价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 谢 |
四、浅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围堤治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下射流冲蚀沙床形成异重流流动规律研究[D]. 高亚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2]徐州市沛县农田林网更新经济效益预测[J]. 戚阳艳,何冬梅,江浩,万欣,祝亚云. 江苏林业科技, 2019(06)
- [3]江苏苏北农田林网更新改造经济效益评估[J]. 何冬梅,王磊,江浩,王火. 江苏林业科技, 2017(06)
- [4]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D]. 黄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5]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D]. 季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6]试论三盛公水利枢纽沿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J]. 田永兰,宣海龙. 内蒙古水利, 2010(04)
- [7]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文循环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 马广慧. 河海大学, 2007(05)
- [8]我国水库旅游开发研究 ——以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生态型旅游开发为例[D]. 孟秋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07(05)
- [9]河套灌区信息化建设研究[D]. 苗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10]黄河水库水沙联合调度问题研究[D]. 张金良. 天津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