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橡胶》特约通讯员2001年上稿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姚路嘉[1](2020)在《中国登山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登山是极具社会影响、经济价值与象征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登山起源于远古先民“山岳有灵”观念下的为祭祀而登的祭山传统,此后又发展出为获得审美体验而登、为修行而登、为休闲娱乐而登的各种登山形态。近代面对新的变局,中国登山积极吸收西方现代登山运动发展成果,融入时代潮流,衍生出了为救国而登、为育人而登、为文明而登的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后奥运时代,登山又以为“站起来”而登、为“富起来”而登、为“强起来”而登的新面貌发挥着自身的积极影响。登山与中国古代封天祀地、山水寄情、登高抒怀、隐逸修行等种种文化元素产生关联,又在近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社会、民生交织共进,承载着远超自身体量的符号象征和意义。当前关于中国登山的系统性的历史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本文以中国登山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调研与系统分析、逻辑分析法,通过史料整理,结合相关访谈与实物资料,系统研究登山运动发展的史实脉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登山观念与登山实践,阐发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进而明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传承民族攀登精神,为登山事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与智力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登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山岳崇拜活动。出现了祭祀登山、登山赏景、入山修行等形式。古代山岳攀登呈现出寓“家国”于登山、寓“进取”于登山、寓“修身”于登山的特征;第二,近代登山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教育过程以及一种现代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登山在中国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其价值和功能逐步被人们所体认,为此后登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登山运动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登山运动首先经历了“为站起来而登”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入,登山走向“为富起来而登”,为创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贡献力量。在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时期,登山成为建设体育强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现代中国登山的发展,体现出“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三大时代特征;第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登山事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新的跨越;第五,登山运动是传统文化与国家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起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积极作用;第六,攀登精神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最后,登山事业是兼容并包、功能多元的社会活动,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未来中国登山将与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精准扶贫、边疆治理等事业深度对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
李姣[2](2020)在《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6年资源委员会发展工矿企业的三年计划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以下简称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便在此三年计划之中。1936年7月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以恽震为主任委员。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一面采用借助他山之计,与欧美厂家洽订技术合作合同,并派青年工程师出国实习;一面勘定设厂地点。经勘定以湖南湘潭附近的下摄司为厂址,购地千亩,兴工建筑厂房。不料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揭幕,运输困难,筹备工作进行迟缓。1938年10月汉口沦陷,湘潭逼近前方,感受到威胁,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一部分迁桂林,一部分迁昆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1939年7月1日结束筹备工作,正式成立。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负责遵照政府工业复员方策,接办收复区敌伪电工事业。同时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也进行了调整、改组与增设。1947年7月1日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并改名为中央电工器材厂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该厂实现了从旧有的工厂组织形式向现代公司制的转变。本文将采用企业史的研究模式,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及战争迁移、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演变、战后调整改制三个主要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抗战初期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发展情况做简要的论述,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成立的原因,理清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沿革,并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情况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材料购入管理、出品情况、营业方式、业务方针、历年营业概况进行论述,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的先进性,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是如何应对各分厂分散、人员众多的管理问题,如何改进出品品质、增加产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生产问题,如何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形预定生产方针、决定年度生产计划等问题。第三部分,通过研究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厂训、厂刊、厂歌、工余生活等,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的办企特色;也深入剖析中央电工器材厂在中国电器业的行业地位;以及从中央电工器材厂对资源委员会的作用,重新认识它们之间的厂、会关系。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将从企业特色、行业地位、新的厂会关系等方面,重新给中央电工器材厂更为确切的历史定位。第四部分是结束语,主要考察了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抗战军兴的大时代背景下,其出品价格受到国民政府的管制等方面的影响,不能随市场波动而作出适时调整。以及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被接管后的历史命运和恽震为新中国人民政府的电工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央电工器材厂作为一个国营事业单位,在资源委员会创办的电工行业内,以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规模最大,供应最广。中央电工器材厂本是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建立,其历年的出品数量直接支援和增强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其次中央电工器材厂在致力于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资源委员会的一些制度方针、管理措施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厂、会关系。此外,中央电工器材厂人才云集,设备精良,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该厂是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摇篮,众多的发明创造将中国的电工器材制造行业在历史中推动一大步,对整个中国电工器材业也有重要的贡献。
经先静[3](2017)在《战争时期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1937-1945)》文中认为战争时期,上海女工集中的纺织业与烟草行业既经历过“畸形”的繁荣发展,也遭遇过萧条萎缩。受此影响,资本市场对女工的需求也曾大起大落。但无论是市场波动,还是上海沦陷,都挡不住大批农村女孩到上海来做工的脚步。上海女工多半来自江浙及上海附近农村,她们大多数缺少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女孩们进厂的动机各不相同,“吃饱饭”和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则是她们最一致的诉求。因此,面对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待遇低以及不人道的管理和盘剥,她们往往都会极力忍受。至于压迫、盘剥者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她们最初也不十分在意。作为来自农村的女孩,她们很容易受到上海这座极具现代气息的大城市的生活方式的诱惑,而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也不可避免地使她们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意识和追求时尚的渴望。中日战争的大环境并没有阻止她们像她们的前辈工友那样,开始向城里人看齐。包括对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理解,也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与她们父母不同的,趋向现代观念的改变。从阶级的观点看问题,工人一旦将劳动力出卖给了资方,也就意味着其劳动期间必须要面临资本权力的规训。但是处于工人与女性两种身份的叠加之下,她们不仅受制于工厂内苛刻的规章制度,忍受着男性管理者语言及身体上的暴力,还遭遇了以性骚扰、性侵害为主的性别控制。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传统的父权制与资本制共同建构了日常工作空间内对女工身体的规训,力图将其变成驯服且有生产能力的劳动力。也正是这种长期共同的经历,促使女工们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权利意识,推动了她们会在工作中寻求一切可能机会进行抗争。长期大量的类似行动的聚集,自然也使她们容易向阶级意识靠拢,开始认识到工人和资方利益的不同,进而开始认同集体抗争的作用。就战时上海女工整体而言,大多数女工民族意识固然淡薄,但在战争初期,受到举国抗战舆论高涨的环境影响,她们也很容易受到民族主义情绪的感染。随着战场日渐远离,上海处于社会底层的女工及其家人,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劳资之间的对立、工人所遭受的不公待遇,以及性别上的歧视与压迫,但民族抗争的意识和行动,却明显地减少了。从战时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女工受制于工人身份所形成的体验,对资方的压榨感受较深,更受制于女性身份所形成的体验,在性别认同上又往往有消极的认识。这是导致战争时期上海女工的民族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通过尽管是零星的案例,我们也可以发现,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包括各种政治力量的秘密工作,部分女工也仍旧可能参加到抗日的民族斗争中来。
钟声[4](2014)在《新加坡华文报《新国民日报》研究:(1919-1928年)》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华文报《新国民日报》(1919年-1928年)十年间的文本梳理,分析透视当时中国与南洋华社的互动及相互影响。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中国并没有就此进入宪政,更没有进入和平、稳定与发展。袁世凯称帝失败,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各大军阀拥兵自重,为了争夺最高权力,纷纷投靠帝国主义,中国大地军阀混战连年。以孙中山为中心的革命派也未曾停歇,在军阀斗争中,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断努力。革命派与军阀、革命派内部、各大军阀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就实力而言,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来说,最弱的都是孙派革命党人。为了壮大革命力量,孙中山再一次将目光放在了近代革命的传统后方——南洋。在南洋,革命党人首先做的是进行革命的宣传,《新国民日报》便是其在南洋进行革命宣传的机关喉舌。本文正是要通过这份华文报对当时中国与南洋之间的关系,相互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本文第一章对新加坡华文报的发展史进行了简单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华文报的兴起、发展及滥觞。新加坡华文报经历了宗教性报纸、政治性报纸、商业性报纸的转变。政治性报纸的创办,正是近代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南洋角逐的产物,它们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中国近代此起彼伏的政治斗争。政治性报纸转为商业性报纸,是应时代所趋,既是中国国内政治发展的影响,也是新加坡华社社会变迁的反映。到了现代,华文报发展一度示弱(这也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有关),但是到了当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海外华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声音需要更多的平台传递,新加坡华文报进入大发展期。第二章对《新国民日报》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介绍。第一节介绍该报的前身后续。版面形式的介绍使我们对这份报纸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然后深入了解它的创办宗旨,发行范围、发行量及经营状况。第二节详细介绍了该报的同仁。一份报的思想通过该报的报人来体现、传递,所以要想了解一份报纸必须深刻了解活跃在它上面的报人。《新国民日报》的经理、主编、主要撰稿群体基本向我们传递了该报的思想倾向。第三节整体评价了该报的新闻与评论内容和特征,同时介绍了该报代表性的副刊《新国民杂志》及广告。第三章阐述《新国民日报》与南洋华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中国民主革命思想早在19世纪末已经在南洋播种并生根发芽,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内的革命思潮不断发展演进,通过《新国民日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革命思想在南洋华社的发展。第四章阐述《新国民日报》与南洋华社民族主义情绪的加强。首先介绍了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的概况,对南洋华侨民族主义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它的发展,探究了它的成因。然后总结归纳了该报对南洋华侨民族主义加强所作的工作与努力。最后阐述了在民族主义强化下,南洋华社对祖国的认同。第五章阐述《新国民日报》与南洋华社女性解放运动的勃兴。该报对中国及南洋女性问题极为关注,女性问题成为在该报上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问题。女性解放一直伴随中国的政治社会革命,南洋女性解放运动其实也是中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一个反映与延伸。通过《新国民日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南洋华社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轨迹,女性解放运动的理论演进,实际行动与成效。通过对《新国民日报》内容形式上的梳理,我们对新加坡这份近代华文报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三、四、五章具体问题的详细阐述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与南洋华社之间的互动及相互影响。报纸是活的历史资料库,历史远去,但是我们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可以尽量客观的还原历史,藉以指导今天的社会发展。
王保红[5](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提出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着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姜燕[6](2012)在《消费、欲望与社会生活—1920年代《广州民国日报》广告研究》文中提出广州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鸦片战争后,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1920年代,市政制度的实施、信息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以及社会风俗改良运动,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带动了消费观念的革新。本文以报刊广告为切入点,结合城市发展史料,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广州市民日常生活消费图景和社会风貌,并探讨了广告传播、消费文化与社会生活三者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已经广泛渗透到衣食住行、游乐消闲等社会领域,洋服、西餐、汽车、电影、舞会成为时尚,而赌博、色情、迷信等畸形消费在市民生活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广州城市消费文化呈现出“中西交融、善恶并立”的特征。同时,在国贫民弱、政局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下,广告借助“消费国货、讲究卫生、爱护身体就是爱国”等叙述逻辑,实现了商品的销售和消费观念的构建,也消解了爱国主义的神圣性。
施茜[7](2012)在《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第一部分对民国设计师所处时代进行研究。满清王朝覆灭与中华民国诞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知识分子从追逐科举中第,转而争相出国深造,从而造就了一批制造时尚的新型知识分子阶层;《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包括上海在内的五口通商,英、法、美、日租界为上海带来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元素,现代城市的产生同时带来了现代市民阶层;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受教育群体扩大,为时尚的现代文化制造了受众,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会产生一批时尚设计师。万籁鸣及他周围的设计师大多数出生、成长于这个变化的时代,探究他们的时代背景,有助于追索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原因。本章同时探讨了中国现代设计萌芽于土山湾,传教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第二部分对万籁鸣早期在商务印书馆的文化圈进行研究。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在当时拥有中国最先进的印刷及彩色印刷设备,他的影戏部是中国最早的中资电影机构,万籁鸣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带领他的兄弟拍出了中国最早的动画广告片。商务广告部在当时中国的设计界也是赫赫有名,中国早期月份牌广告画家,绝大多数都有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经历,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为中国早期艺术设计领域培训了第一批人才。同时,商务印书馆也是一个文学大师云集的地方,他们对万籁鸣以及其他设计师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第三部分对《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进行研究。《良友》是中国第一份睁眼看世界、睁眼看中国的时尚生活杂志。它在推动中国时代进步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良友》,它绝对不仅仅是一份休闲娱乐杂志。万籁鸣在《良友》的成熟期入主美术编辑工作,将他的设计思想带入《良友》,同时也深受围绕在《良友》周围的文化名人的影响。本文第四部分以《大闹天宫》为线索,对影视动漫圈的人和事进行研究。万籁鸣三兄弟创造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直至中国动漫高峰《大闹天宫》的拍摄,这中间的艰苦历程中,一直闪现着万氏兄弟、张氏兄弟、以及中国早期若干设计师的艰苦奋斗的身影。他们为中国影视动漫做出了贡献。
陈旺兴[8](2005)在《资源、能力、治理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能力演进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能力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中唯一可以恒久和主动把握的东西。对产业能力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系统建构了产业能力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提出了产业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分析了产业能力的本质和基本属性,并建构一个基于组织能力的产业能力演进模型,对建国五十年来的产业能力生成和演进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揭示了治理结构对于产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产业能力演进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和知识整合问题以及他们对于公共治理提出的新挑战。本文认为,产业能力是一种基于组织能力又超越组织能力之上的系统能力,包括了知识和技术两个层次的内容,从长远看,需要从单纯技术层次的产业能力获取转向包含更多的知识层次的产业能力获取,以分享更多的知识产业化价值增殖。产业能力的生成演进是在一定的治理结构之下通过构建资源—能力—战略(机会)的三方互动架构之中来实现,知识层次的产业能力是组织内生的,在创业和创新推动的企业成长过程中实现。企业成长需要重点解决商业机会(创业和创新项目)(需要相应的资源和能力与之匹配)和既有的资源基础、知识基础之间的差距,这个过程是通过资源和知识整合来实现的。企业的资源整合和知识整合除了运用市场机制和科层体制外,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围绕资源整合与知识整合,需要妥善的出企业治理和公共治理之间的关系针对资源整合中的问题,本文主张以动态的资源观为指导,构建有利于有形和无形资源互动整合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畅通资源整合渠道,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现代物流,鼓励人才、知识和技术流动;针对知识整合中的问题,主张把“培育和提升产业能力”作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建立以“知识”为管理单元和作用对象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框架,以解决宏观产业发展政策的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的问题。
范文[9](2004)在《求真务实 竭诚服务——第五届理事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文中提出
本刊编辑部[10](2002)在《《中国橡胶》特约通讯员2001年上稿统计》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国橡胶》特约通讯员2001年上稿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橡胶》特约通讯员2001年上稿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登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以“事件”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二、以“地域”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三、以“人物”、“人群”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逻辑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登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
第一节 山岳有灵: 为祭祀而登 |
一、崇山观念的孕育与产生 |
二、作为神秘仪式的祭山与封禅 |
第二节 山川宜赏: 为审美而登 |
一、山岳审美价值的发掘 |
二、登山赏景与登高抒怀 |
第三节 山中宜修: 为修行而登 |
一、“山中宜修”观念的由来 |
二、道士入山修行与僧人登山行脚 |
第四节 山水之乐: 为享乐而登 |
一、宋明以来社会观念的转变 |
二、作为休闲生活的山岳攀登 |
第五节 中国古代登山的历史特征分析 |
一、登高小天下: 寓“家国”于登山 |
二、山高人为峰: 寓“进取”于登山 |
三、山中有真意: 寓“修身”于登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对西方登山运动的借鉴与自我探索 |
第一节 “不容外族探险”: 为救国而登 |
一、对西方探险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
二、近代中国登山探险家的探索 |
第二节 培育“体国经野之心”: 为育人而登 |
一、对户外教育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
二、近代中国户外教育的探索 |
第三节 倡行“新风尚”: 为文明而登 |
一、对“文明”的崇尚与学习 |
二、近代休闲登山在中国的实践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登山的特征分析 |
一、倡导体育救国,融入时代洪流 |
二、注重登山育人,融入教育过程 |
三、提倡文明观念,促进健康休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只为国旗飘扬: 为“站起来”而登 |
一、“为国攀登”的登山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 |
二、两次珠峰攀登的历史壮举 |
第二节 参与“两个文明”建设: 为“富起来”而登 |
一、改革开放事业引领下的登山运动新思路 |
二、山峰对外开放、商业登山与驴友论坛的初兴 |
第三节 走向伟大复兴: 为“强起来”而登 |
一、新时期的登山运动发展观 |
二、特殊时期的珠峰攀登与户外产业的新超越 |
第四节 现代中国登山发展特征分析 |
一、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 |
二、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 |
三、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登山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创新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创新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创新发展为内核,实现登山事业动能新旧转换 |
第二节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协调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协调发展为网络,挖掘登山经济社会效益 |
第三节 绿色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绿色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绿色发展为灵魂,打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
第四节 开放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开放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开放发展为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推进路带建设 |
第五节 共享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共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共享发展为主旨,依托山岳空间实现共建共享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本研究搜集的旧刊物中的相关登山史料 |
A1 《爬山运动在欧洲》 |
A2 《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涉水》 |
A3 《幽山莫梯纪游》 |
A4 《各种不同的旅行》 |
A5 《伟大的祖国山河》 |
A6 《黄山之游》 |
A7 《识得庐山面目真》 |
A8 《龙潭山》 |
附录B 本研究搜集的旧书籍中的相关史料 |
B1 《埃菲尔士峰探险记》 |
B2 《西北的探检事业》 |
B3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一) |
B4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二) |
B5 《世界最高峰的探险——科学没有战胜自然》 |
附录C 本研究访谈过程中收集的口述资料 |
C1 和进海先生 |
C2 尹逊平先生 |
C3 扎西次仁先生 |
C4 林伟宁女士 |
附录D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搜集的档案文献材料一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与发展演变 |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 |
一、资源委员会的电器事业 |
二、中国电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恽震 |
三、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 |
一、湘潭各厂的内迁与发展 |
二、分厂的设立与发展 |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的革新 |
一、各分厂抗战胜利后的迅速扩张 |
二、公司制改革 |
第二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经营模式与出品情况 |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体制 |
一、人事管理 |
二、文书管理 |
三、生产管理 |
第二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经营机制 |
一、营业方式与业务方针 |
二、历年营业概况 |
第三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材料与出品情况 |
一、材料管理 |
二、出品情况 |
第三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企业特色 |
第一节 厂、会关系 |
一、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领导 |
二、会属企业的一般特征 |
第二节 企业文化 |
一、忠信敏确 |
二、企业刊物 |
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业余生活 |
第三节 行业地位 |
一、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自主谋划 |
二、发起组织“中国电工社” |
三、设立电器工业经济研究委员会 |
结语 |
参考资料 |
附录 |
致谢 |
(3)战争时期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意识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理论方法 |
四、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 |
五、研究资料 |
第一章 战争背景 |
第一节 战争背景下对女工的需求 |
一、战前对女工的需求 |
二、孤岛时期女工需求的猛增 |
三、全面沦陷后女工需求的萎缩 |
第二节 战争对日常生活的冲击 |
一、轰炸、逃难 |
二、轧户口米 |
结语 |
第二章 工作 |
第一节 战争爆发前女工的工作 |
一、为找个吃饱饭的地方进厂 |
二、进厂之后的工作生活 |
三、相对稳定的工资待遇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孤岛时期女工的工作 |
一、进厂之前农村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化 |
二、新兴的进厂方式 |
三、繁重的工厂生活 |
四、差异化的工资待遇与生活状况 |
第三节 全面沦陷时期女工的工作 |
一、女工来源中城市贫民的增加 |
二、工作时间严重不足的工厂生活 |
三、低微的工资待遇与每况愈下的生活状况 |
结语 |
第三章 日常消费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一、服饰上的追求 |
二、食住行的变化 |
第二节 休闲活动 |
一、娱乐型活动 |
二、学习型活动 |
结语 |
第四章 家庭生活 |
第一节 终身大事谁做主 |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二、自主婚姻 |
三、晚婚以至不婚 |
第二节 为人女、妻、母 |
一、孝顺的女儿 |
二、新家庭中的妻子 |
三、子女的养育 |
结语 |
第五章 抗争 |
第一节 规训与抗争 |
一、规章与暴力 |
二、性骚扰与性侵害 |
三、日常的抗争 |
第二节 劳资纠纷 |
一、劳资纠纷的特点 |
二、政治力量介入下的劳资纠纷 |
三、女工的感受 |
结语 |
第六章 民族意识 |
第一节 女工与抗日活动 |
一、上海工人中的抗日活动 |
二、女工与工人中的抗日活动 |
第二节 在日本人工厂中的女工 |
一、战争时期日本人工厂的发展情况 |
二、日本人工厂中的管理 |
三、不同的声音 |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新加坡华文报《新国民日报》研究:(1919-192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设想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加坡华文报概况 |
第一节 新加坡华文报业的兴起 |
一、传教士创办的华文刊物 |
二、早期华人创办的华文报 |
第二节 新加坡华文报业的发展 |
一、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时期 |
二、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日本投降前的商业化时期 |
三、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
第三节 新加坡华文报的滥觞 |
一、华侨办报到华人办报的转型期 |
二、新的大发展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国民日报》概况 |
第一节《新国民日报》的创办 |
一、《新国民日报》的前身后续 |
二、《新国民日报》的宗旨及版面形式 |
三、新国民日报》的发行范围和发行量 |
第二节《新国民日报》的同仁 |
一、《新国民日报》经理 |
二、《新国民日报》主笔张叔耐 |
三、《新国民日报》主要撰稿群体 |
第三节《新国民日报》概貌 |
一、新闻与评论内容 |
二、新闻与评论风格特征 |
三、《新国民杂志》 |
四、广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国民日报》与南洋华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新国民日报》与南洋社会反专制思想 |
一、揭露北洋政府的腐败内政 |
二、鞭挞北洋政府的无能外交 |
三、《新国民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学界 |
第二节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一、鼓吹资产阶级革命 |
二、维护民主共和——与《叻报》的论战 |
三、提倡社会革命 |
第三节 对共产主义思潮态度的演变 |
一、初期的碰撞 |
二、接纳中的合作 |
三、合作中的容忍、背叛与清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国民日报》与南洋华侨民族主义情绪的加强 |
第一节 南洋华侨民族主义概况 |
一、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的界定 |
二、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的发展 |
三、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的成因 |
第二节《新国民日报》对于南洋华侨民族主义情绪的促进 |
一、关注华侨经济利益 |
二、批判殖民地政府对南洋华侨的不公 |
三、辛亥纪念与南洋华侨民族主义情绪的加强 |
第三节 南洋华侨社会对祖国的认同 |
一、华侨对祖国革命的支持 |
二、华侨对国内灾难的赈济 |
三、华侨对祖国的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国民日报》与南洋华社女性解放运动的勃兴 |
第一节 南洋华侨女性问题的概况 |
一、女性出洋 |
二、娼妓问题 |
三、普通女性的生存状态 |
四、沉舟侧畔的新式女性 |
第二节 南洋华侨女性解放运动及其发展 |
一、南洋华侨女性解放运动的狂飙突进 |
二、女性解放运动下南洋华侨婚恋观的嬗变 |
第三节 新加坡华侨女子教育 |
一、新加坡女子教育体系 |
二、新加坡华侨女子教育的发展 |
三、女子的新监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5 结论与启示 |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
1.3.1 资料来源 |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1 NATURE的综述 |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1 SCIENCE的综述 |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消费、欲望与社会生活—1920年代《广州民国日报》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商业文化与城市消费概况 |
第一节 广州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消费品价格分析 |
第三节 职业、收入与消费分层 |
第二章 饮食消费:城市符号与生活态度 |
第一节 20 年代酒楼茶肆经营状况 |
第二节 食在广州,名不虚传 |
第三章 日常生活消费的多元选择 |
第一节 百货公司与消费时空的拓展 |
第二节 交通消费方式的革新 |
第三节 文化娱乐消费 |
第四节 畸形消费与社会风俗 |
第四章 产品、广告与认同 |
第一节 国货广告与民族认同 |
第二节 消费品与卫生观念的嬗变 |
第三节 身体消费与性别认同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7)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导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研究的视角 |
3. 研究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概念的界定 |
6.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7.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二、 王朝的覆灭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发端 |
(一) 科举之路的终结——新哲学观出现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 |
1. 科举制度废除与新型知识分子诞生 |
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 |
(二) 新旧体制的更迭——民族资产阶级涌现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
1. 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
2. 新经济体制与新型资产阶级 |
(三) 上海开埠——新印刷技术与新设计技艺的传播 |
1. 土山湾孤儿工艺场的西洋技艺 |
2. 传教士带来的先进印刷工艺与中国近代刊物 |
(四) 本章结论 |
三、 万籁鸣与商务印书馆的时尚文化圈 |
(一) 对设计艺术的慷慨解囊——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理念 |
1. 商务印书馆的精神支柱和经营视野 |
2.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成立机缘 |
(二) 中国首批设计师的聚集——万籁鸣和商务印书馆的同事们 |
1. 幼年万籁鸣的生活 |
2. 考入商务印书馆的 1919 年 |
3. 商务印书馆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设计师 |
(三) 面向市民阶层与精英阶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端 |
1. 鲁迅与未名社、北新书局的装帧设计师 |
2. 着名书店与书局里的装帧设计师们 |
3. 比亚兹莱与中国装帧设计风格 |
4. 逐渐发展的产品包装设计 |
5. 印染工艺与展示设计 |
6. 形式多样的广告设计 |
(四) 竞争与互助的业务关系——与商务印书馆同时代的设计机构 |
1. 广告公司风起云涌 |
2. 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的精英们 |
3. 商务的人才流失促成“穉英画室”的成就 |
(五) 本章结论 |
四、 万籁鸣与《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 |
(一) 丰富庞杂,与时代并行——《良友》的办刊宗旨与理念 |
1. 从《少年良友》到《良友》——伍联德的创刊历程 |
2. 睿智的目光——《良友》的编辑视野与经营方式 |
3. 剧增的影响力——倍受名人青睐的《良友》 |
(二) 商务印书馆设计师的再集结——万籁鸣主编《良友》前后的设计师们 |
1. 与万籁鸣同时代的时尚生活设计圈 |
2. 着名的设计师兄弟们 |
3. 鼎盛时期担任《良友》美术主编的万籁鸣 |
4. 追求时尚的社会名流与《良友》的文化名人 |
(三) 变化微妙的出版风格——伍联德之后四任主编 |
1. 充满朝气的上升时期——从周瘦鹃到梁得所 |
2. 有惊无险的主编更换——从梁得所到马国亮 |
3. 一波三折的人事变动——从马国亮到张沅恒 |
(四) 摩登的风向标——与《良友》同时期的艺术刊物与设计 |
1. 利润丰厚的出版事业和层出不穷的画报 |
2. 投资艺术杂志的慈善家邵洵美 |
(五) 本章结论 |
五、 万籁鸣与影视动漫设计圈的艺术家 |
(一) 风靡中国的美国动画——中国动画电影的艰难起步 |
1. 国际动画电影业风生水起 |
2.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业的艰难起步 |
(二) 青涩的处女作——万氏兄弟与中国本土动画的诞生 |
1. 万氏四兄弟齐聚上海 |
2. 多方筹措——从无到有的设备、原料和技术 |
3. 保密核心技术——万氏兄弟与民国其他动画制作者 |
4. 前赴后继——早期其他形式的动画片 |
(三) 《白雪公主》与《铁扇公主》——万氏兄弟动画设计风格 |
1. 从模仿到创造——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
2. 对传统文化的融汇——剪纸动画片的诞生 |
3. 难以调和的人际关系——万超尘与木偶片的诞生经过 |
(四) 《大闹天宫》的辉煌——实现创作中国风格动画的人生梦想 |
1. 艰难的历程——《大闹天宫》的多舛命运 |
2. 时尚兄弟连——万氏兄弟和张氏兄弟再次合作 |
3. “孙悟空”与“阿童木”——《大闹天宫》的艺术成就 |
(五) 本章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8)资源、能力、治理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能力演进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为什么需要研究产业能力 |
1.1.2 产业能力概念是必要的以及合适的吗? |
1.2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2.1 本文的研究重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概要和分析框架 |
第2章 产业能力:概念、内涵、属性 |
2.1 产业能力的基本概念 |
2.2 产业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 |
2.3 产业能力的本质和属性 |
第3章 国家产业能力的形成与获取 |
3.1 国家产业能力的形成与知识产业链的构建 |
3.2 产业能力获取: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
3.3 对产业能力形成与获取的综合考察:一个思想实验 |
第4章 知识整合文献综述 |
4.1 知识整合的定义 |
4.2 知识整合中的“知识”和认识论基础 |
4.3 知识整合的层次 |
4.4 知识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 |
4.5 技术创新与知识整合 |
4.6 个人与团队知识整合 |
4.7 知识整合与组织学习 |
4.8 知识整合与组织知识创造 |
4.9 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知识整合 |
4.10 并购与知识整合 |
4.11 知识整合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基于组织能力的产业能力动态演进模型构建与理论分析 |
5.1 基于组织能力的产业能力动态演进模型构建 |
5.2 模型分析 I: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能力和产业能力 |
5.2.1 “计划者创业”与新中国产业能力形成 |
5.2.2 “计划者治理”:改革开放前中国产业能力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
5.3 模型分析 II:转轨时代的中国产业能力演进 |
5.3.1 对80 年代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 |
5.3.2 改革开放后不同类型企业的治理及其对中国产业能力的贡献.. |
5.3.3 企业治理和公共治理 |
5.4 模型分析 III: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业与产业能力演进 |
5.4.1 创业与产业能力的形成 |
5.4.2 产业能力提升与创业和创新推动的企业成长 |
5.4.3 整合视角的企业构建与创业企业组织能力演进 |
5.5 模型分析 IV: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演进、企业成长与产业能力演进 |
5.5.1 产业演进与企业并购 |
5.5.2 企业成长战略与模式选择 |
5.5.3 企业成长之谜 |
5.5.4 总结:产业能力:资源整合与知识整合 |
5.6 对本章的总结与思考 |
第6章 案例I:中国电子工业发展-产业能力演进的视角 |
6.1 新中国电子行业技术引进和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6.2 江苏电子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 |
6.3 对电子工业产业发展的分析:产业能力演进的视角 |
第7章 案例II:一个经济落后地区的创业和产业观察 |
7.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7.1.1 有关江西省石城县的情况介绍 |
7.1.2 研究说明 |
7.2 石城县农民的“企业家”思维和社会关系网络——以桐树坑的传统经济活动为例 |
7.3 农民创办企业——“机会、资源和能力”的三向互动模型 |
7.3.1 桐树坑为什么长时间没有企业 |
7.3.2 桐树坑的企业生成 |
7.4 石城县的矿山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
7.4.1 产业集群发现和研究的背景介绍 |
7.4.2 矿产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基本概况 |
7.4.3 石城矿山设备的产品类型 |
7.4.4 石城县矿山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兴起的历史脉络 |
7.4.5 矿山设备制造业集群的问题与前景 |
7.4.6 总体分析与理论总结—“机会、资源、能力”三向互动模型再探讨 |
7.5 本章总结与理论思考 |
第8章 公共治理与产业发展(一):理解整合 |
8.1 整合与网络 |
8.2 扩展的网络与整合:旧平衡的打破与新平衡的建立 |
8.3 整合的要素与类型 |
8.3.1 什么是“整合” |
8.3.2 整合的基本要素 |
8.3.3 整合的类型及其对公共治理的挑战 |
第9章 公共治理与产业发展(二):资源整合的视角 |
9.1 两种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及其对公共治理的要求 |
9.2 中国产业能力演进过程中资源整合中的基本问题和对策 |
第10章 公共治理与产业发展(三):知识整合的视角 |
10.1 知识整合的基本要素与一个有关知识基础论的总结 |
10.1.1 知识整合的要素 |
10.1.2 一个有关知识基础论的总结 |
10.2 知识整合的宏观政策体系: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 |
10.2.1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10.2.2 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集群 |
10.2.3 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和我国现有产业政策的评价 |
10.3 知识整合——产业能力——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
10.3.1 对知识整合与产业能力关系的系统透视 |
10.3.2 以产业能力提升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
第11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中国橡胶》特约通讯员2001年上稿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登山史研究[D]. 姚路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 [2]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D]. 李姣. 西南大学, 2020(01)
- [3]战争时期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1937-1945)[D]. 经先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4]新加坡华文报《新国民日报》研究:(1919-1928年)[D]. 钟声.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6)
- [5]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6]消费、欲望与社会生活—1920年代《广州民国日报》广告研究[D]. 姜燕. 暨南大学, 2012(10)
- [7]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D]. 施茜. 苏州大学, 2012(09)
- [8]资源、能力、治理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能力演进理论分析[D]. 陈旺兴. 清华大学, 2005(08)
- [9]求真务实 竭诚服务——第五届理事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J]. 范文. 中国橡胶, 2004(15)
- [10]《中国橡胶》特约通讯员2001年上稿统计[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橡胶,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