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狮舞——延安“鲁艺”生活回忆片断(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玥[1](2021)在《“声辞”的张显——延安新秧歌是怎样“唱”起来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演唱、道白等"声辞"元素在延安新秧歌形式改造中的张显切入,探讨新秧歌如何让一种以"声音参与"推动工农兵"政治行动参与"的文化实践成为可能。人民群众的"喜闻乐唱",是新秧歌成为《讲话》后主流听觉文化生产范型的关键突破。追溯新旧秧歌从"舞"到"剧"的视听错动,"声辞"从弱到强、反客为主的形式变革表明,不是革命文化政治发现、挪用了民间形式,而恰恰是革命文化政治发明、打造了民间形式。新秧歌"唱"起来的过程,关涉到"人声"表意空间的扩容、舞台上"有声的农民"形象的政治赋权,也见证了一个以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为核心的听觉文化政治的实践历程。
刘媛媛[2](2019)在《《草叶》杂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叶》是延安时期享有盛誉的一本纯文学刊物,它由鲁艺文学系“草叶社”编辑出版,主要发表鲁艺师生的文学作品。以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界,延安鲁艺作家的文学观念、创作心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化,《草叶》的办刊风格与前期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改变,这是受当时文艺政策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结果。因此,本文以《草叶》为对象,采用文本细读与史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究了延安文艺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整风前后知识分子的创作心理以及《草叶》前后期不同的特点等内容。本文主要分三部分对《草叶》杂志展开了具体研究。引言部分全面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草叶》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目的在于通过对《草叶》进行专门、系统的解读,丰富延安文艺的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野。正文部分又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草叶》的创刊背景,包括当时延安乃至全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背景以及延安时期的文艺环境。然后分析了《草叶》的创刊缘起及其整体风貌,指出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聚集延安,以及鲁迅艺术学院与鲁艺文学系的成立,为《草叶》的创刊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二章通过对《草叶》前后期作品的阅读分析,可以窥见《草叶》前后期的刊物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草叶》前期由精英化的作家队伍构成,此时他们的创作倾向是一种个人化纯文学书写。《草叶》后期,作家们的社会思想观念与文学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由知识分子个人化的文学书写开始转向民族化大众化的书写。第三章首先分析了《草叶》杂志所具有的特点:一是由鲁艺的师生构成了高素质的创作队伍;二是始终坚持歌颂光明的文学主张;三是以精英化的文学创作为主导的文学风貌。然后分析了《草叶》作为鲁艺师生发表文学作品的园地,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延安文艺及当代文学提供了文学创作的范式,也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最后指明在战时延安的文化语境下,依然能够秉持精英知识分子纯文学性的艺术主张,这是《草叶》最重要的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升华。
丛云成[3](2018)在《认同与重构: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延安回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经历了十年“文革”动乱,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都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知识分子地位的一落千丈自不待言。此时,整个社会面临着十分巨大的转变,一方面,“文革”期间的错误路线得以修正,新时代的国家建设在全力进行;另一方面,以往的思想禁锢被不断打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自我身份的重新认同开始进行。他们纷纷回忆延安往事,追溯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作风和传统,并以此确立个人与时代新的动态关系。知识分子回忆延安的文章,数量庞大、时间集中,构成了 1980年代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在此时,“延安回忆”成为了革命历史传统的载体。表面上看来,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整体背景下,延安的传统无须再提,因为一定程度上后来屡次的文化、政治批判运动都来源于延安。而且,1980年代的中国力主接轨国际,倡导文化沟通,但四十年代的延安并不具备开放的特性,甚至可以说当时的延安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下,是一块封闭的“高地”。仔细研究延安知识分子回忆性文本的内容和所采取的策略时,可以发现“延安回忆”的涌现有其必然性。首先“延安回忆”是知识分子寻求个人身份定位的工具,通过回忆延安他们安定了经历恐慌后的自我,用历史、回忆、书写再次确立了个体;其次,“延安回忆”与1980年代的时代变动紧密相关,延安知识分子们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这时出现的一些负面社会现象也促使他们开始反思改革;最后,1980年代的文艺发展之繁荣、迅猛难得一见,其间当然有不少让延安知识分子无法接受的东西。而他们重回延安,追溯延安时期的文艺生活,目的在于总结反思过往的文艺思想,在对历史进行回忆和评析的基础上,建构他们所认同的文艺理想。本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一、绪论。绪论整理了延安文艺和“延安回忆”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场的延安文艺已经得到了充分和详实的研究,而之后的“延安回忆”,尤其是可以作为文学现象的1980年代“延安回忆”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其次,将研究对象“延安回忆”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内容和范围;最后申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二、正文。本论文正文分为三章。首先,理清了“回忆”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了知识分子回忆延安的文本内容和书写“延安回忆”的回忆侧重和叙述策略,还原了八十年代知识分子渴望参与国家建设的思想动态;其次,以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与追溯延安传统的对话关系为切入点,探明了知识分子回忆中的“延安”的存在状态,并阐述“延安”的多重面向,认为核心之处在于延安知识分子们几乎都对延安时期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予以了肯定。“延安精神”自然地被召出;最后,研究了“延安回忆”中的延安文艺,认为通过回忆延安,延安知识分子们试图接续延安文艺、重塑延安传统。并且探究了四十年代延安文艺与八十年代文艺之间的深度联系,揭示出延安文艺传统的重塑之路。三、结语。结语部分主要点明了 1980年代“延安回忆”研究的意义所在,并进一步说明了“回忆”在文学研究中所具有的价值。四、附录。附录分为两个部分,附录一为后来编辑出版的有关“延安回忆”的书籍整理;附录二收集整理了知识分子们1980年代关于延安的回忆性文章,共一百余篇。由于时间关系,在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难免会有一些遗漏,这有待于研究者继续补充。
惠子[4](2018)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上半叶,在不断更迭的社会环境中,在重新建构的舞蹈体系里,在时代思潮的感召引领下,中国民间舞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文艺之先声,在新生态中孕育出新的传统。在社会思潮、文艺政策与舞蹈体系的影响下,中国民间舞由乡村牧野进入到剧场之中,从原生形态发展为舞台艺术,在20世纪上半叶,遵循着“从民间而来、为人民而舞”的艺术道路,形成了独具一格、与时俱进的创作思潮。本论文一方面对20世纪上半叶建立在社会思潮、文艺思潮、舞蹈思潮基础上的中国民间舞美学倾向、艺术观点、创作实绩等历史沿革进行分析论证,针对那一时期民间舞的创作趋势和艺术作品进行客观的、历史的的概括与总结,从社会文艺发展的共识性和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历史性两个维度去探研;另一方面,在客观现象的推演进程中对中国民间舞思潮的内涵与外延给出更精确的限定,对其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作出思考,以此观照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思潮的“根”与“源”,“流”与“变”。运用历史及当下的两重视角去探求那一阶段的民间舞创作思潮对本学科的研究价值和对整体社会文艺推进的广泛影响。
许洁[5](2016)在《延安新秧歌剧研究》文中提出延安新秧歌剧是我国现代革命文艺发展进程中,具有深远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的一种文化现象。延安新秧歌剧的发生也是当年延安文学艺术工作者为贯彻落实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而进行的一项艺术实践,是延安根据地艺术职业教育的一次全新的尝试。秧歌、秧歌舞、秧歌戏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广阔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歌舞戏曲形式,植根于这片文化土壤的延安秧歌剧,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活跃于陕甘宁边区的劳动生活与战斗生活中,一直传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音乐戏剧界同仁在研究歌舞剧、歌剧发展途径的讨论中,经常会涉及到延安新秧歌剧所属体裁品种类型、延安新秧歌剧的文化属性以及延安新秧歌剧与歌剧的关系等三个既交叉又相叠的问题,并展开过激烈的争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从传统秧歌、秧歌舞和秧歌戏说到延安新秧歌剧在内容、形式、表演手段、服务对象等多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延安秧歌剧崛起的历史、社会原因,从而给延安歌剧以其在音乐史中应有的地位。延安新秧歌剧本质上不是西方“歌剧”概念中的民族歌剧,也不是借鉴西方歌剧意义上的“民族歌舞剧”,而是延安时期在民间歌舞型传统秧歌戏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新戏剧品种”。新秧歌剧运动不是某种观点认定的一场农民的文化运动,而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惟其如此,延安新秧歌剧艺术并不是单纯的农民艺术,而是具有新民主主义文化特质的民族的、大众的、革命的艺术。延安新秧歌剧传播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的文化建设铺设了路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延安新秧歌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文化发展的成果,它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戏剧史上闪光的篇章。它使我们认识到革命文艺对民族战争和人民解放事业所起到的巨大鼓舞和促进作用。体会到,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引下,艺术作品的宣传鼓动作用和审美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一种精神武器,它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和热力,激励着人们去创造新的业绩,夺取新的成果。
雷慧园[6](2013)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验话剧研究》文中认为话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世界艺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启迪民众、宣传教育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多集中于小说、诗歌、散文领域,对话剧的关注相对较少,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角度来讲,加强对话剧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目前的中国现当代话剧研究多关注现代着名戏剧大师及其作品,对当代话剧关注不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实验话剧。它在中国话剧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对于建设当下话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80年代以来实验话剧一直活跃在话剧界,它在话剧处于危机的时候积极探索话剧的出路,使话剧走出了危机;在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它摆脱了传统戏剧的束缚,确定了新的符合时代的戏剧观念;它借鉴各种现代主义的形式,重新阐释了话剧的假定性及剧场性,丰富了戏剧的舞台艺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80年代的实验话剧存在着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忽视本民族文化心理、对西方戏剧生搬硬套的现象,但此时实验话剧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话剧创作经验,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王兵[7](2012)在《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西方“四色文明”碰撞、交融,南北夏夷八方诸族文化汇聚、共生,共同孕育形成了时空二维交汇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以“闯关东”为主体人群而行成的“海南丢”文化,虽然文本文化的积淀厚度相对单薄贫弱,但却拥有并创造了属于“海南丢”文化人群所特有的丰富、多姿、多彩的口传音乐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艰难的“海南丢”们,在大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四色文明”时空二维场域之中,变艰辛为安适,化苦痛为力量,以微笑面对苦难,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使得儒家礼乐文化濡染、浸润、教化下而蛰伏的音乐性(“缪斯的本能”),被滋养着、哺育着,被唤醒,焕发出审美超越的光芒,彰显出人性复归的原始生命魅力,凝结成大连人“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审美理想,形成了对审美人生的自觉追求,完成对物质和生命的有限性的审美超越和复归的统一。在大连这方视听文化和口传文化肥沃丰厚的土地上,在“现在”、“现成”的审美时空场域之中,审美主体感知“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之“显现真实”的在场之美,使得精神得到了解放,情绪得到了渲泄,情感得到了高扬,感受“华奕照耀”,体验“动人无际”的音乐艺术审美。优良的口传文化视听艺术氛围,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形成了大连良好的音乐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群众社会艺术氛围,为孕育、培养与造就铁源、秦咏诚、谷建芬、徐沛东、潘兆和与郑冰等优秀大连作曲家以及大批的演唱家和演奏家奠定了最初的音乐文化基因生态环境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了“艺术重镇”和孕育音乐家的摇篮。大连场域之外广阔的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环境所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濡化,是使这些大连音乐“雏鹰”逐渐蜕变,化蛹成蝶,并最终成长为展翅翱翔天宇的音乐“雄鹰”的充分的外部环境。
李岩松[8](2012)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文中指出中国近代以来,西乐东渐。在接受西方音乐的同时,中国音乐家也向往着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宣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示掌握西方音乐艺术的优异成绩,这是我国近代音乐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参加历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下简称联欢节)开始逐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正值“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开始对峙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通过“联欢节”开展外交纵横,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而社会主义新中国也通过“联欢节”这个国际化的舞台,走向了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封锁。“联欢节”由“世界民主青年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DemocraticYouth)组织,早期每两年一届,轮流在东欧和北欧诸国举办。联欢节的主要的内容是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演、展示和竞赛。其中音乐活动是最为主要的部分。我国负责参加“联欢节”活动的领导机构是共青团中央、文化部、外交部、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有关部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史学课题。新中国在1949~1962年间,连续参加了七届联欢节,历时十四年。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由于1957年后我国“左”的错误的不断发展,直至“文革”的影响,致使有关联欢节的研究成为一个禁区,无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人们已经陌生甚至将它淡忘。从国际上看,上世纪受1989年东欧剧变的影响,国际上也很少有人研究联欢节。至今,国内外关于联欢节的专着尚付阙如。因此,本题研究难度较大,写作这篇论文是具有开拓性的劳动。本人在导师陶亚兵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本文的研究与写作。在广泛搜集并占有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联欢节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揭示并阐述了一系列的创新点。本文阐述了联欢节由来发展及潮起潮落的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厘清了其历史发展及其所呈现的阶段性,并据此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历史分期;对新中国参加联欢节以及后来又退出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并对其初期参加、走向高潮和高潮回落进行了分阶段的研究与论述,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光辉而难忘的历史。本文着重探讨并阐述了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及发展的推进和影响;以及联欢节所给予的我国音乐艺术对外交流的规律性的启示及其基本经验。联欢节是新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和强有力的推动。每届联欢节举办前的筹备时间为一年,节后巡演时间也是一年,即“两年一届、一届两年”,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十四年间的七届联欢节的相关工作从未间断,因此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的推动是一个持续不断而有力的过程。这种推动是全面的、具体的、有效的:发现并培养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经典作品,构建了中国特色的音乐体系;以联欢节获奖者为骨干力量,陆续组建了国家级音乐院团;通过联欢节,独具魅力的中国音乐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流传,我国艺术家的足迹遍及东欧、北欧、西亚,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艺术再度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参加联欢节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拓展和深化中西音乐交流史的研究,对于我国在新时期扩大对外交流的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文化,增强我国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阿庚[9](2005)在《怀念冀中思故人》文中研究说明冀中,虽不是我的诞生之地,却是我的第二故 乡。1946年,我作为一名16岁的中学生,从国统区 的天津秘密投奔冀中解放区,在那里工作、生活了 多年,直至天津解放后随军进城。 那些年在冀中结识了几位热诚的老师、挚友, 也认识了许多善良质朴的老乡亲。如今,我已是皓 首银须古稀之年,但有时回眸往程,忆起冀中的一 些人和事,乃至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含情孕泪、 难抑激情。
肖梅[10](2004)在《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在中西方文化广泛交流、持续冲撞的20世纪,一部分中国音乐家致力于音乐创作;另一部分人则全力投入对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宝藏的收集、记录、整理和研究活动。这一活动,既是对此前三千余年民间“采风”传统的合理继承,同时,又不断受到20世纪新的文化潮流和诸多“新学”的深刻影响。笔者将此总称为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考察”。本文即以20世纪前66年的“实地考察”为对象,采用“编年史”和“个案”剖析相结合的方法,分绪论及上下两篇共七章,对1949年以前非音乐界、外国学者、音乐界人士,以及1949年—1966年期间大陆音乐界所进行的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活动的背景、理论、方法、成果、经验、问题等逐一追述、分析、解读、审视,力图初步清理出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的脉络,并为它在新世纪的巩固和推进提供某些可资参照的思路。 本论文力图将这段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的历史,置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变革的背景中,进而认识中国民族新音乐的建设与现代民族国家进程的关系,以及其与民间社会的关系。 笔者认为,20世纪前半叶延安音乐家群体对陕北民间音乐的发掘整理,1950年代以来对一系列传统音乐瑰宝的深入考察,对于本学科的成长具有奠基性意义,而早期歌谣学界、社会人类学界、外国学者等拓荒者之所为,同样令后来者钦佩。 笔者毫不怀疑,20世纪的“实地考察”,已成为建立民族音乐学的一个牢固的基石。
二、狮舞——延安“鲁艺”生活回忆片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狮舞——延安“鲁艺”生活回忆片断(论文提纲范文)
(2)《草叶》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草叶》的创刊背景及其基本情况 |
(一)延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
(二)延安时期的文艺环境 |
(三)《草叶》的创刊缘起及其整体风貌 |
二、《草叶》及其前后期风格的变化 |
(一)《草叶》办刊前期的刊物风格 |
(二)《草叶》办刊后期的刊物风格 |
三、《草叶》的特点及其文学价值与意义 |
(一)《草叶》的特点 |
(二)《草叶》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认同与重构: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延安回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章 身份认同:“延安回忆”的侧重与目的 |
1.1 历史身份的确立:知识分子在“延安” |
1.2 当下时代中的个人:“延安回忆”与自我认同 |
第2章 构建“延安”:80年代的“延安”召唤 |
2.1 “延安”的多重面向 |
2.2 延安精神的营构 |
2.3 延安精神的当下性 |
第3章 重塑传统:延安文艺的“回忆”形成 |
3.1 “延安回忆”中的延安文艺 |
3.2 1980年代延安文艺传统的重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产生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思潮 |
一、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迁和思想转型 |
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思潮的特点 |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文艺思潮 |
一、中国文艺思潮的历史发展观 |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建构 |
三、文艺政策影响下的民间舞创作思潮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的萌芽 |
第一节 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的新格局 |
一、中国民间舞创作的新生态 |
二、中国民间舞创作的新传统 |
第二节 中国民间舞“三化”的创作思潮 |
一、新旧交替的“革命化”思潮 |
二、继承创新的“民族化”思潮 |
三、搜集、整理、加工的“典范化”思潮 |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民间舞“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潮 |
一、“现实主义”创作思潮的思想体系和艺术范式 |
二、主流审美——“现实主义”的舞蹈创作 |
第二节 中国民间舞“两结合”的创作思潮 |
一、“两结合”创作思潮的文化结构和审美价值 |
二、舞艺新境——“两结合”的舞蹈创作 |
结语 |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的特征——活跃、多样、共存 |
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的演进——古今、雅俗、中西 |
三、世济其美、以舞载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5)延安新秧歌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关于延安新秧歌剧的研究文献梳理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难点和突破点 |
第一章 延安新秧歌剧概述 |
第一节 延安新秧歌剧概念的提出和讨论 |
第二节 从旧秧歌戏到新秧歌剧 |
第三节 延安新秧歌剧活动的时间与分期 |
第四节 延安新秧歌剧的体裁属性 |
第二章 延安新秧歌剧在内容上焕然一新 |
第一节 延安新秧歌剧的题材选择 |
第二节 延安新秧歌剧的人物定位 |
第三节 延安新秧歌剧的主题风貌 |
第三章 延安新秧歌剧在形式上推陈出新 |
第一节 形态呈现上的出新 |
第二节 唱腔曲调上的出新 |
第三节 语汇和表演上的出新 |
第四章 延安新秧歌剧在演出上的有益实践 |
第一节 服务对象的扩展 |
第二节 延安新秧歌剧的表演宣传 |
第三节 活动范围的展开 |
第五章 延安革命知识分子与新秧歌剧 |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鲁艺 |
第二节 “走出去”的鲁艺与“走进来”的秧歌 |
第三节 对知识分子在秧歌剧运动中作用的评估 |
第六章 新秧歌剧与新歌剧的关系 |
第一节 秧歌、秧歌戏、新秧歌剧和新歌剧 |
第二节 关于新歌剧《白毛女》 |
第三节 对从新秧歌剧到新歌剧的形式衍展的认识 |
结语 |
第一节 弥足珍贵的“延安精神” |
第二节 战斗岁月中“雪中送炭” |
第三节 贯彻执行毛泽东“讲话”精神的光辉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延安新秧歌剧产生与发展简略年表 |
后记 |
作者简介 |
(6)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验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80 年代实验话剧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 |
(一) 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主的世界性实验戏剧潮流 |
(二) 现代主义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 |
二、 80 年代实验话剧的戏剧理论及实践 |
(一) 戏剧观 |
(二) 话剧舞台艺术 |
1、 舞台效果的包容性 |
2、 舞台语汇的多样性 |
3、 舞台空间的自由性 |
(三) 在实践中的探索 |
1、 单纯形式的探索 |
2、 形式和内容的结合 |
三、 80 年代实验话剧的得失与未来前景 |
(一) 80 年代实验话剧的得与失 |
1、 话剧走出了危机但是又陷入了危机 |
2、 实验话剧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
(二) 实验话剧未来前景 |
四、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五、本论文希望得到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大连自然环境与人文素描 |
第一节 大连自然环境素描 |
第二节 大连文化与城市精神速写 |
第三节 大连音乐文化素描 |
第二章 大连历史与文化精神认知解读 |
第一节 大连历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大连文化类型 |
一、四色文明 |
二、军旅文化 |
第三节 大连文化特征概略 |
第四节 大连音乐文化生态成因概论 |
第三章 “海南丢”文化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海南丢”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
一、“海南丢”的形成 |
二、“海南丢”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海南丢”境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不甚丰富的文本文化 |
二、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
第三节 “海南丢”音乐文化中“黄色文明”音乐基因的投射 |
一、铁源 |
二、郑建春 |
三、穆传永 |
第四章 海洋性文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概略与民族性格及其文艺精神 |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
二、古希腊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
第二节 海洋性文明影响下的大连文艺精神 |
一、大连自然区位及其历史角色的变换 |
二、海洋化文明影响塑造的大连艺术精神 |
第三节 1945年以前大连音乐文化受容生态 |
第四节 1945年以来大连的音乐文化生态 |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一节 审美活动时空二维性 |
第二节 客观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东北地域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东北地域文化构成 |
二、东北地域文化成因及其特征 |
三、东北地域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六章 民族音乐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理论认知解读 |
第二节 “人、乐、场、器、文、语”理论中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三节 海洋文化场域中的大连音乐生态文化 |
一、作为大连音乐“场”中的大海 |
二、大连作曲家视域下的大海 |
第七章 音乐教育视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大连社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活动 |
一、东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在大连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
二、旅大公安部队文工团时期铁源的音乐学习 |
三、大连歌舞团 |
四、大连市少年宫 |
第二节 大连学校音乐教育 |
一、大连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概述 |
二、艺校音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郑冰 |
第三节 大连群众音乐文化生态 |
一、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
二、群众音乐文化机构和团体 |
三、群众音乐文艺创作 |
第八章 审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音乐是感情直陈的口传文化 |
一、音乐是口传文化 |
二、音乐是语言表现的直觉艺术 |
三、禅理儒学中的口传文化 |
第二节 蛰伏与唤醒 |
第三节 审美在场 一触即觉 |
一、审美活动是体验 |
二、现量的三重意义 |
三、审美活动是现量 |
第九章 作茧成蛹 化蛹成蝶 |
第一节 心理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认知与解读 |
一、听觉规律下的音乐认知 |
二、音乐是音响与听觉的艺术 |
三、谷建芬的艺术生平与音乐创作特征 |
第二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大连音乐人文生态 |
一、文化生态学 |
二、音乐文化生态 |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徐沛东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文化遗传学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一、遗传基因 |
二、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 |
三、化蛹成蝶:从雏鹰到雄鹰 |
结语 |
附录一:1949年以来大连音乐获奖名录(国家级以上奖励/项) |
附录二:大连合唱团与乐团 |
附录三:日占时期的大连文艺组织(1905年—1945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一)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称谓的提出与演变 |
(二) 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内涵及历史发展的概况 |
(三) 参加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
二、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由来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由来 |
(一) 联欢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和平运动的产物 |
(二)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发起举办联欢节 |
(三) 世界各国青年热烈响应踊跃参加联欢节 |
(四) 世界进步力量对联欢节的支持 |
(五) 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阻挡不住和平的潮流 |
二、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及其潮起潮落的原因 |
(一) 联欢节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
(二) 由一种历史分期引出的分期标准问题的探讨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 |
(四) 联欢节潮起潮落的原因解析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及特征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 |
(二) 联欢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三) 联欢节的光荣传统 |
第二章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连续参加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1949年第二届~1962年第八届) |
一、 精彩的亮相光辉的纪元(1949年8月~1951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二届布达佩斯联欢节(1949年8月14日~28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三届东柏林联欢节(1951 年 8 月 5 日~19 日) |
二、 高潮迭起快速发展(1953年8月~1957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四届布加勒斯特联欢节(1953 年 8 月 2 日~16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华沙联欢节(1955年7月31日~8月14日) |
(三)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六届莫斯科联欢节(1957 年 7 月 28 日~8 月 11 日) |
三、 风云突变高潮回落(1959 年 7 月~1962 年 8 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七届维也纳联欢节(1959 年 7 月 26 日~8 月 4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八届赫尔辛基联欢节(1962 年 7 月 28 日~8 月 6 日) |
第三章 联欢节有力推动了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一、 新中国音乐史上的丰碑 |
(一) 中国是联欢节上的获奖大国 |
(二) 累累硕果铸就历史的丰碑 |
(三) 获奖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二、 联欢节培养造就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和领军人 |
(一) 为国争光的青年艺术家 |
(二) “十年浩劫”中的守望者 |
(三) 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舞台的领军人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建立发展和全国性音乐活动的开展 |
(一) 旧中国的音乐“家底”和联欢节给予的启示 |
(二) 创建国家级专业艺术院团的实践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全国性音乐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
四、 联欢节打造、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经典曲目体系 |
(一) 组织遴选,摸底淘宝,打造精品 |
(二) 精品建设的国际标准 |
(三) 执行标准,认真选拔 |
(四) 联欢节精品节目的鲜明特色 |
五、 联欢节为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一) 打开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大门 |
(二) 开通了对外音乐交流的渠道 |
(三) 登上了各种世界级音乐艺术大赛的舞台 |
结论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联欢节的启示 |
一、 积极开展对外音乐艺术交流是加快音乐事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
二、 “以我为主”、“三个三分之一”是开展对外交流的根本指导方针 |
三、 让中国音乐在对外交流中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四性”原则 |
四、 将对外交流与国内建设相结合才能切实推进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 |
五、 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决定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状态和效果 |
六、 加强音乐艺术对外交流可以推进民间外交促成国家对外关系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注释 |
附录1 《中国参加联欢节获奖一览表(1949~1962年)》 |
附录2 《联欢节举办一览表(1947~2010年)》 |
附录3 联欢节相关照片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大陆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问题 |
上篇 (1900--1949) |
第一章 古代“采风”的历史回顾 |
第二章 非音乐界人士的最初介入 |
第一节 北大歌谣运动(1918--1936) |
第二节 凌纯声等学者与少数民族(1929--1936) |
第三节 其他学者的作业(1926--1944) |
第三章 外国探险者、传教士、文化学者的几次考察 |
第四章 音乐界人士的初步努力(1916-1949) |
第一节 记录--乐谱与唱片 |
第二节 个体--刘天华与杨荫浏 |
第三节 群体--延安的音乐家们 |
下篇 (1950--1966) |
第五章 建设新中国与实地考察的新环境 |
第六章 学术重镇--音乐研究所的作为 |
第一节 音乐考察理想图的初步实现 |
第二节 河曲之行--重点考察的尝试 |
第三节 湖南普查及其它 |
第四节 涉入新天地-少数民族音乐考察 |
第七章 《中国民歌集成》与《民族音乐概论》--整合资源的尝试与学术研究的第一个硕果 |
不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1 、 20世纪(部分)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大事记 |
2 、 20世纪部分实地考察报告目录 |
中文摘要 |
附录二 |
1 、 杨荫浏《锣鼓谱》书影 |
2 、 刘炽个人档案表 |
3 、 河曲采访手稿书影 |
4 、 湖南普查记录书影 |
5 、 刘天华整理梅兰芳唱腔谱书影 |
6 、 安波《陕北说书》书影 |
7 、 凌纯声《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乐谱书影 |
四、狮舞——延安“鲁艺”生活回忆片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声辞”的张显——延安新秧歌是怎样“唱”起来的[J]. 刘欣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01)
- [2]《草叶》杂志研究[D]. 刘媛媛. 延安大学, 2019(10)
- [3]认同与重构: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延安回忆”研究[D]. 丛云成.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舞创作思潮研究[D]. 惠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5]延安新秧歌剧研究[D]. 许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4)
- [6]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验话剧研究[D]. 雷慧园. 延安大学, 2013(02)
- [7]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 王兵.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8]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D]. 李岩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9]怀念冀中思故人[J]. 阿庚. 文史精华, 2005(S1)
- [10]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D]. 肖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