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小珠山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鸣[1](2019)在《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内涵及其建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建筑作为其物质社会中的重要一员,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其中,建筑的相似性问题愈发的严重。在当代,建筑的相似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重视,特别是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大型公共建筑,其是了解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一环,其相似性问题更是被建筑师们所关注,“地域性建筑”被提到了时代的前沿。在当代,能够体现地域性特色的建筑已然成为城市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公共建筑,其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性特色,成为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青岛的当代大型公共建筑是如何体现独特的“山、海、城”的城市新貌,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本文的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围绕着以下的三个关键问题展开:1)影响建筑地域性的影响因素;2)当代建筑地域性的表达发展;3)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内涵。其中,第三个问题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点,它以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公共建筑为主体,从物质性(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空间、建筑与材料、建筑与结构)、社会性(人与建筑、人与环境)、文化与时代性(建筑符号、与近代对比)等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对青岛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影响,进而总结归纳出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内涵。本文采用了调研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提出了青岛未来大型公共建筑的建构策略,以其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表现手法,并试图用这种建构策略来看待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演变过程,最终,希望通过运用这种建构策略来引导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设计,使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设计得到更好地发展。论文的研究思路是:1)分析地域性建筑在当代的重要性;2)通关查阅相关的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持;3)分析总结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特色表现的客观因素;4)分别从物质性、社会性、文化性、时代性四个方面分析总结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地域性特色的表现;5)提出建构策略;6)探索青岛未来建筑地域性的发展。
孙肖,胡秋媛,杨建磊,李萧,魏真真,马遵青,徐成龙[2](2019)在《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文中研究表明选取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野外地质踏勘系统研究了区内北西向断裂特征,并对典型断裂建立了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似性原理,首次在研究区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晚侏罗世-早始新世北西向断裂的发育演化进行反演恢复,取得了与实际地质情况较高的吻合度,为其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际变形支持。构造物理模拟结果显示,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的发育演化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和古新世-早始新世3个阶段,构造应力场强度经历了较强—强—弱的演化过程。其中,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是研究区大规模北东-南西向伸展的时期,北西向断裂多形成于此阶段。形成机制上,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与晚侏罗世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化存在密切的成生关系,其动力来源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及郯庐断裂带、沧东-兰聊断裂带的走滑活动等关键因素。
张劼[3](2018)在《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文中研究表明青岛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近现代城市景观着称,近现代园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建设发展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它立足于山海地域环境特色,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影响下,通过吸收与融合,形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特定的时代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青岛近现代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对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营造特征、演进特征、影响与启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提出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经过了德占日据时期“欧化与日化”背景下的“殖民输入”、民国时期“民族化与中西交汇”双重影响下的“二元互动”和新中国时期“多元化与新时代要求”多方因素影响下的“多元融合”等时空元素主导与交融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其次,在对典型园林实例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园林内容与功能、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园林造园要素、园林造景手法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着重提出了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主要表现为突出的山海迤逦地域景观特色,包容西方与本土、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多元造园风格及要素和充满异域风情的植物景观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青岛近现代园林创造了山海地域特色与多元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无比杰作,包含了人文与自然、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多元韵律。其三,从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的角度,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建设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形塑以及城市活力的提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重点探讨了1898年至1994年这一时段的历史发展演变对此后青岛园林造园风格及手法的发展、园林空间分布的扩展以及园林空间历史特色的延续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地影响,对当前及今后青岛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出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与“本地文化薄弱性”双重并存的特征,园林发展在具有多元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地域自主性的文化创新较薄弱,园林文化及风格的发展方向较盲目的局限性。因此,青岛园林未来发展必须清晰认识这一局限性,立足地域特色,提升地域自主性园林文化的创新能力,将是青岛园林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胡秋媛,马遵青,李萧,李理,黄赞,葛星,常海钦[4](2017)在《黄岛地区NW向断裂特征及其地质环境意义的探讨》文中认为黄岛地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与NE向断裂相比,NW向断裂规模较小,有关其分布、特征及性质等至今仍缺少系统的研究,研究相对薄弱。通过野外地质踏勘和地质制图,对黄岛地区NW向断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地质剖面分析,初步厘定了区内NW向断裂的活动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对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黄岛地区NW向断裂包括蒋家店子断裂、大楼村断裂和赵家河断裂,活动性质以正断层为主,并伴有左旋走滑特征。NW向断裂控制了黄岛地区的主体构造格局,尤其对当地山体聚落分布和房屋等建设群的展布方向有重要控制作用;同时,NW向断裂的展布与环胶州湾地区现代震中的分布趋势吻合较好,成为最可能的孕震和发震断裂。上述研究对黄岛地区城市规划及地质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彭甜明[5](2017)在《青岛小珠山晚中生代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珠山岩体为山东东部晚中生代由晚期碱性花岗岩和早期正长花岗岩构成的酸性岩体。本文为探明其成因,对其进行了岩相学分析、主量元素XRF、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ICP-MS测试。结果显示:碱性花岗岩含钠铁闪石碱性暗色矿物,高硅(SiO2=66.05-76.24%),富铁,贫钙、锶、磷,富Ga,高Zr+Nb+Ce+Y值、Ga/Al比值,稀土配分曲线呈海鸥型,锆石饱和温度高(843-905℃),为A1型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含普通角闪石,发育有二长质暗色包体,硅含量(SiO2=75.48-77.88%)更高,显着贫磷、铁、锆,较高分异指数,低Zr+Nb+Ce+Y值、Ga/Al比值,低Zr/Hf比值(13.28-22.78),Rb含量高,锆石饱和温度低(777-823℃),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暗色包体地化特征及花岗岩内斜长石环带电子探针分析CaO含量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时有基性岩浆注入。结合一系列不相容元素比值Bayes判别结果,认为该岩体经历了壳幔物质源区混合,而后分离结晶的成岩过程。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回转(Rollback)有关,可为区域构造环境演化提供一定依据。
丁正江[6](2014)在《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东地区地处古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横跨华北板块和苏鲁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尤其以燕山早期由被动陆缘转为活动陆缘为标志,该区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阶段以来,壳幔作用强烈,幔源流体上侵,成岩成矿作用显着。论文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以该区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为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重新厘定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背景;系统深入研究了各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时代,厘定了成因类型,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将胶东地区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系统划分为受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机制控制的2大成矿系列,包括5个成矿亚系列和15个矿床式。通过研究,明确指出该区中生代印支期末稀有金属铍成矿主要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有关,而燕山期以来的成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伊泽奈奇板块俯冲作用所控制。区内燕山期发生的5次主要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156.6Ma、137Ma、97Ma等3期增生期及其中间期。燕山早期(160155Ma),欧亚大陆东部由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伊泽奈奇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控制了邢家山式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燕山晚期135125Ma,伊泽奈奇板块的不断俯冲,岩石圈不断加厚,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控制了香夼式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矿床和王家庄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矿床;125115Ma,伊泽奈奇冷的洋壳的快速NWW向俯冲,引发地幔强烈对流,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幔源C-H-O流体涌入上地壳导致了巨量金的堆积,形成了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及胶莱盆地边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115110Ma,伊泽奈奇板块后撤式俯冲,胶东地区转为大陆弧环境,壳幔混熔型岩浆高位侵入,控制了冷家、尚家庄、南台等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10090Ma,伊泽奈奇-太平洋板块洋中脊俯冲消亡,上地幔物质强烈对流,岩石圈强烈伸展,形成了汤村店子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和杜家崖式(类)卡林型金矿。分别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岩体和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获得母岩幸福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57±2)Ma、辉钼矿成矿年龄为(158.7±2.5)Ma,将邢家山钼钨矿床形成时代厘定为燕山早期,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该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对比,提出并论证了胶东地区存在中生代燕山早期钼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并指出胶东地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60155Ma期间,填补了该期成矿作用研究的空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福山杜家崖金矿、荣成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床和荣成大疃刘家铍矿床之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等,分别确定了矿床成因,首次明确提出杜家崖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为斑岩型矿床、大疃刘家铍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并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伟德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母岩成岩年龄为(113.4±1.8)Ma和(114.2±2.1)Ma,指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15110Ma。杜家崖(类)卡林型金矿的研究与提出,为该区岩石圈存在强烈伸展期提供了矿床学证据,同时也填补了该期矿床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广泛发育于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中南部福山高疃-东厅地区粉子山群中的金矿(化)可能亦属此类型,已发现的杜家崖金矿和隆口金矿(微细浸染型)分别为该区的南、北界。大疃刘家铍矿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细粒羟硅铍石矿物出现的低温热液脉型独立铍矿床,提供了铍矿研究的一个新类型。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指出前三者同为受胶东西部地区中地壳不连续面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脆韧性平缓断裂构造控制,发生于岩石圈剧烈减薄,地壳应力松弛,但仍呈挤压状态,幔源C-H-O流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的H2O-CO2-NaCl流体,成矿作用发生于6.3212.55km,属中等深度条件。金牛山断裂带金矿为定位于早期张性陡倾断裂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控矿构造属开放空间,矿液不易集中,形成矿体规模较小,该成矿带缺少形成焦家式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对新发现的岔夼金锑矿床的研究显示,该矿床为一中偏低温热液型矿床,属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床,成矿时代与其他造山型金矿成矿期一致;由于矿床受剥蚀较少,保存较好,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金矿建立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为受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地幔强烈对流、幔源流体上升有关,与造山型金矿同期。蓬家夼式、宋家沟式和郭城式金矿是统一构造系统不同构造部位上发育的同类型金矿。该区新发现的铅锌矿化为后期叠生矿化,大致发育于晚白垩世早期,与杜家崖金矿形成大致同期,此期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化在胶东地区普遍存在。最后,论文系统总结了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包括2期贵金属成矿作用和4期多金属成矿作用,前者以125115Ma造山型金矿成矿为主,卡林型金矿成矿为辅;后者以分别发生于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之3期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为主,205Ma(?)的低温热液脉型铍成矿作用为辅。对胶东地区成矿区带重新进行了划分,即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并把胶东地区中生代成矿划分为金矿和多金属矿2个成矿系列,分5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
杨柳[7](2014)在《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金翅岭金矿位于招远—莱州金成矿带中北部,金矿体与复式岩体内部不同期次间的接触带空间关系密切,并伴生有多类脉岩产出。胶东地区绝大多数金矿床均见有类似的情况,金成矿与这些地质体在空间上的关联暗示了成矿与这些岩浆岩的形成可能有某些特殊关系。目前对于胶东地区岩浆岩与金成矿之间是否存有成因关联,争议较大。因此,为探讨金成矿是否受复式岩体内部各期次时空结构的制约、脉岩是否能对成矿产生直接贡献,以及上述现象背后的地质意义,本论文围绕金翅岭矿区从有关岩浆岩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联入手,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矿床地质剖析、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等手段,开展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对胶西北玲珑复式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玲珑型花岗岩及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均为该区中生代陆壳多次熔融(重熔)的结果,其形成可作为花岗岩成岩理论新说——花岗岩原地重熔学说的一个极好例证。玲珑型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重熔事件,而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则形成于早白垩世的重熔事件,两者之间的岩性差异与卷入重熔的源岩有关。对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重熔事件的内部关系进行了重建。提出晚侏罗世重熔事件至少可分为三期,在历经剥蚀后,第一期重熔界面底面出露于复式岩体南、北两端地势较高处,第三期重熔界面顶面则多集中于地势低洼处,第二期重熔界面位于两者之间。早白垩世重熔事件则至少存在四期,各期生成的重熔界面间同样整体显示出自上而下由老至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脉岩开展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及K-Ar法定年工作,整理了区内脉岩的成岩特点,提出区内脉岩具有种类宽泛、形成时间相对集中(120~104Ma)及具多来源特征。认为胶东地区这些广泛发育于花岗质岩体内的脉岩对于脉岩成因新概念——造山后脉岩组合而言是一个极好例证,应同样为多源区同时小规模熔融所致。对金翅岭金矿开展了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金翅岭金矿的初始成矿流体应源自岩浆体系,后期混合有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本区硫同位素的δS34范围与区内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相近,暗示硫源具有继承性,直接来源为花岗岩、间接来源为重熔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流体包裹体的类型、测温结果、盐度、群体成分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应源自岩浆体系,主成矿期可能历经流体混合或水岩反应,至成矿晚期演变为以大气降水为主体的贫C02、低盐度的低温流体。对花岗岩类及脉岩类与金成矿的时空关系,及岩浆岩成岩机制与金成矿机制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翅岭金矿成矿模式——陆壳在燕山期晚期的多次重熔,促使赋存于前寒武纪富金地层的金大规模活化、迁移并在合适断裂构造内富集成矿。其后,起源于多源区的脉岩成岩过程为来自于多圈层的成矿物质上行并于后期阶段在局部地区叠加成矿提供了可行机制。
刘得文[8](2014)在《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区构造变形特征与控矿构造研究》文中提出哈达门沟金矿田地处包头市西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区(Ⅰ)狼山-阴山陆块(Ⅱ)色尔腾山-太仆寺旗岩浆弧(Ⅲ)内,是华北北缘最大的金矿田。近年研究认为哈达门沟金矿可能经历了太古宙末-早元古代初,早元古代-中元古代,印支-燕山期三个成矿时期,其成因类型属于变质、变形、岩浆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华北克拉通区域地质具有明显特色,特别是25亿年前的重大地质事件对全球古板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乌拉山群构造变形可识别出四期,面理可划分两期,褶皱可划分三期,变质作用至少应划出四期,主要矿物线理均为A型线理。岩石的显微结构显示乌拉山群可识别的第一期变形发生于麻粒岩相变质高峰时期之后的麻粒岩相变质温压条件下。乌拉山群岩石中的黑云母击象现象的产生最可能介于太古宙末与元古宙初之间,麻粒岩相变质之后和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之前,伴随着韧性剪切带的形成而形成,其存在可能证明了太古宙麻粒岩带是地壳板块构造的产物。矿物反应关系显示出乌拉山群岩石经历了麻粒岩相进变质和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这样两个大的演化时期。绿帘角闪岩相的退变质很可能是二次升温作用引起。韧性剪切带是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因构造应力产生的高温构造岩带,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物质成分也较围岩发生明显变化,SiO2含量增加,TiO2、P2O5、CaO,Fe2O3和MnO含量增多,全碱含量也增多。矿脉位于继承在韧性剪切带上发育的脆性裂隙中,推测早期韧性剪切带不仅提供了热液运移的通道还提供了容矿空间。由此推断研究区内的高温-中低温韧性-韧脆性剪切变形带控制了金矿化的定位和矿体的产状。据实测构造地质剖面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可见,哈达门沟金矿床主要矿脉在南北向上具等距性,推测乌拉山体可能为逆冲推覆构造样式,而主断裂面很可能与呼包断裂和临集断裂两条大型断层的活动密切相关。
马常春[9](2013)在《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汛期降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并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与降雨和地质环境条件同时相关。本次以青岛地区为研究区,在对已发地质灾害及隐患点1:5万大比例尺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灾害资料进行分析,掌握研究区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地质灾害与降雨等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和引发机制,建立地质灾害预报信息系统。研究区存在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崂山、大泽山、小珠山、大珠山、铁镢山等山地丘陵区,在有采矿坑分布的准平原区也常有灾害发生。灾害发生的机理和诱因,既有自然因素条件,也有人为因素影响,汛期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作用更是十分显着。根据降雨资料统计、预报模型的计算及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得出地质灾害预报等级的降雨条件;地质灾害预报模型采用多因子综合评判模型。建立的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信息系统,由系统软件、系统硬件、数据库、监测系统、网络通讯系统构成;能够实现数据库管理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讯,获得预报等级达到2级以上的相关村、镇,生成灾害预报图和预警告知函。系统数据库主要有信息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2类11种,包含大量可供查询的信息。利用预报信息系统在研究区开展的灾害预报工作非常成功,预报了多起规模不等的地质灾害并提前设防。
吕京庆[10](2013)在《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作为齐长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齐鲁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许多聚落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它的形态已遭破坏甚至消失,使这一特殊的聚落类型的研究成为建筑聚落史研究中的缺失环节。对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研究,无论是从一种重要的建筑历史现象的补充、解读,抑或是为长城的整体保护而言,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将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军事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结合起来,同时运用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宏观综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和类比、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借鉴历史文献资料,结合现场调研及当代考古研究成果,对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然后,通过查阅、收集古籍历史文献资料和地方史志资料,借助于全国文物普查和考古资料成果,通过网络资源和现场调研,综合运用历史地图、GOOGLE地图等相关地图处理手段和方法,对齐长城沿线的军事重镇、堡寨和关隘等军事聚落的形成和历史演变、军事聚落的分类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军事聚落的形态和形制进行系统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对齐长城城体本身和沿线军事聚落相关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厘清了东周齐国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和防御设施的具体布局;揭示了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对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弥补其在图文与数据资料方面的不足;深入剖析并总结了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形态和形制特征。
二、青岛小珠山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小珠山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内涵及其建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域性传承的衰减 |
1.1.2 大型公共建筑的风格一致 |
1.1.3 青岛经济文化的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方法与依据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建筑地域性特色理论研究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文脉延续”理论 |
2.1.4 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
2.2.1 大型公共建筑物质性分析 |
2.2.2 大型公共建筑文化性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地域性特色的成因与表达发展 |
3.1 建筑地域性特色形成的原因 |
3.1.1 自然环境因素 |
3.1.2 地域文化因素 |
3.1.3 历史文化因素 |
3.1.4 社会经济因素 |
3.1.5 其他因素 |
3.2 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发展 |
3.2.1 地域气候特性对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发展的影响 |
3.2.2 地域地形、地貌特性对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发展的影响 |
3.2.3 地域文化特性对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发展的影响 |
3.3 建筑地域性的含义 |
3.4 小结 |
第4章 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物质性及其建构策略 |
4.1 建筑与环境 |
4.1.1 案例分析 |
4.1.2 环境对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
4.2 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空间 |
4.2.1 案例分析 |
4.2.2 空间形式对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
4.3 建筑与材料 |
4.3.1 案例分析 |
4.3.2 材料对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
4.4 建筑与结构 |
4.4.1 案例分析 |
4.4.2 结构对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
4.5 物质性的建构策略 |
4.6 小结 |
第5章 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社会性及其建构策略 |
5.1 人与建筑、人与环境 |
5.2 人对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
5.3 社会性的建构策略 |
5.4 小结 |
第6章 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文化性和时代性及其建构策略 |
6.1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与公共建筑 |
6.1.1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
6.1.2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公共建筑 |
6.1.3 历史文化对青岛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
6.2 文化对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影响的案例分析 |
6.2.1 青岛奥帆中心 |
6.2.2 青岛火车北站 |
6.2.3 青岛大剧院 |
6.2.4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客运中心 |
6.2.5 海尔全球创新模式研究中心 |
6.2.6 海航万邦中心 |
6.2.7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
6.3 文化对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
6.4 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建构策略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内涵的结论及其建构策略 |
7.1.1 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在物质性方面的内涵及其建构策略 |
7.1.2 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在社会性方面的内涵及其建构策略 |
7.1.3 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在文化性与时代性方面的内涵及其建构策略 |
7.2 青岛建筑地域性的未来与展望 |
7.2.1 树立正确的发展原则 |
7.2.2 青岛地区建筑地域性的塑造 |
7.2.3 青岛建筑地域性的展望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特征 |
3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3.1 实验原则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装置与模型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
3.2.4 实验过程与解译 |
(1) 物理模拟实验第一阶段 (0~25 min) 。 |
(2) 物理模拟实验第二阶段 (26~63 min) 。 |
(3) 物理模拟实验第三阶段 (64~75 min) 。 |
4 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形成机制 |
5 结论 |
(3)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成果综述和相关领域史料搜集 |
1.2.1 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研究的成果与趋势 |
1.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历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相关领域史料的搜集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环境及历史分期 |
2.1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 |
2.1.1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植被等自然环境 |
2.1.2 自然环境对园林形成发展的意义 |
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2.2.1 从海防要地到海滨名城 |
2.2.2 极具个性特色的城市建筑 |
2.2.3 兼容并包与开放的文化特色 |
2.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园林类型及特点 |
2.3.1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宗教园林 |
2.3.2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私家园林 |
2.3.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衙署园林 |
2.4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历史分期 |
2.5 小结 |
3 德占日据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发端(1898-1922) |
3.1 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与初扩 |
3.1.1 德制规划与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 |
3.1.2 日据时期青岛城市的扩张 |
3.2 德占时期以欧人区为主的公园绿地规划与建设 |
3.2.1 1898年首份城市规划中的公园绿地规划 |
3.2.2 1899年对首份规划修订中公园绿地的调整与补充 |
3.2.3 1901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4 1906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5 1913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6 代表性园林实例——督署公园、阿尔伯特大街公园和总督公园 |
3.3 德占时期郊外别墅区的园林景观建设 |
3.3.1 运动休闲区的规划与景观建设 |
3.3.2 森林公园(Forstgarten):兼具植物试验场与公园的双重功能 |
3.3.3 “胜利大道”(Siegesalle):街区的景观建设 |
3.4 日据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初拓 |
3.4.1 “旧城”园林绿地的续建与新建 |
3.4.2 “新城”园林绿地的辟建 |
3.4.3 代表性园林实例——新町公园、青岛神社 |
3.5 西式公共建筑庭院的兴建 |
3.5.1 西式公建庭院的建设背景 |
3.5.2 西式公建庭院的实例分析 |
3.5.3 西式公建庭院的特点 |
3.6 外人与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初兴 |
3.6.1 西式外人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
3.6.2 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
3.7 大规模造林绿化及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
3.7.1 德占时期大规模的造林绿化 |
3.7.2 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
3.8 园林管理制度与教育的创设 |
3.8.1 园林管理制度的初建 |
3.8.2 园林教育的初创 |
3.9 小结 |
4 民国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快速发展与衰退(1922-1949) |
4.1 伴随城市成长园林绿地的快速发展(1922-1937) |
4.1.1 主权回归后青岛近代园林快速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
4.1.2 伴随城市成长的公园绿地的快速发展 |
4.2 民族主义渐进下既有大中型公园的调整与扩充 |
4.2.1 传统民族文化意象的凝练 |
4.2.2 独具民族特色公园空间的开辟 |
4.2.3 培育民族主义精神的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 |
4.3 “前海三湾”一线公园的辟建 |
4.3.1 民族精神象征:青岛湾栈桥公园的历史变迁及建设特点 |
4.3.2 中西交汇公园:汇泉湾莱阳路海滨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
4.3.3 其他沿海公园的辟建 |
4.4 劳工居住区公园绿地的新辟 |
4.4.1 台东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东镇公园的辟建 |
4.4.2 台西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西镇公园的辟建 |
4.5 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的兴建 |
4.5.1 湛山寺的选址与用地 |
4.5.2 湛山寺的初建过程 |
4.5.3 湛山寺的空间环境特色 |
4.6 传统风景名胜园林的近代兴起 |
4.6.1 德占时期崂山郊游地的初兴 |
4.6.2 民国时期崂山风景名胜园林的勃兴 |
4.7 公共建筑庭院的多样化 |
4.7.1 从兵营到校园: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园建设及变迁 |
4.7.2 “外教披中衣”:青岛红十字会及其庭院的建设 |
4.8 别墅庭院及别墅群园林的快速发展 |
4.8.1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的形成 |
4.8.2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园林的主要景观特征 |
4.8.3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内风格多样的别墅庭院 |
4.9 行道树的快速发展 |
4.10 战争状态下青岛近代园林发展的衰退(1937-1949) |
4.10.1 既有大中型公园功能的日益杂糅 |
4.10.2 园林绿地遭受严重破坏 |
4.11 园林管理与规划 |
4.11.1 园林管理制度的完善 |
4.11.2 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中的园林规划 |
4.12 小结 |
5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岛近现代园林的曲折发展与全面逾越(1949-1994) |
5.1 五六十年代城市绿化的恢复与曲折发展 |
5.1.1 建国初期城市绿化的恢复 |
5.1.2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城市绿化的曲折发展 |
5.2 五六十年代城市既有公园绿地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
5.2.1 中山公园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
5.2.2 文化休息公园:第三公园的改造与功能调适 |
5.2.3 街头游园的恢复、新辟与改造 |
5.3 五六十年代大中型公园的新辟 |
5.3.1 海泊河公园 |
5.3.2 沧口公园 |
5.4 疗养区园林绿地的兴建 |
5.4.1 以八大关一带为主的休养区公园绿地建设 |
5.4.2 湛山一带疗养院及其庭院的兴建 |
5.5 文革时期园林绿地发展的几近停滞(1966-1976) |
5.6 改革开放后城市绿化的全面发展(1978-1994) |
5.7 改革开放后园林绿地的蓬勃发展(1978-1994) |
5.7.1 专类公园的建设 |
5.7.2 山头公园的大量兴建 |
5.7.3 纪念性园林的建设 |
5.7.4 大型广场绿地的兴建 |
5.8 园林管理与规划 |
5.8.1 园林绿化管理体系的演变与定型 |
5.8.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逐步成熟 |
5.8.3 风景名胜区规划步入正轨 |
5.9 小结 |
6 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 |
6.1 多重复合的园林内容与功能 |
6.1.1 社会承载之功能 |
6.1.2 政治教化之功能 |
6.1.3 改善生态与美化环境之功能 |
6.1.4 青岛近现代园林功能的特殊性 |
6.2 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 |
6.2.1 公园选址及空间布局 |
6.2.2 庭院平面布局及竖向处理 |
6.3 园林山石与水景营造 |
6.3.1 巧借山、海、礁石等自然要素 |
6.3.2 人工山石营造 |
6.3.3 人工水景营造 |
6.4 园林建筑营造 |
6.4.1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风格杂糅 |
6.4.2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注重对比变化 |
6.4.3 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科学价值 |
6.5 园林雕塑 |
6.6 园林植物与动物 |
6.6.1 树种选择以外来引进树种为主构建基调 |
6.6.2 植物配置形式因地制宜,营造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 |
6.6.3 从动物角到专类动物园的园林动物 |
6.7 园林造景手法特色 |
6.7.1 利用海岸线空间形态特点,营造具有标志性的园林景观 |
6.7.2 契合“地景”,营造“地”与“景”相互融合的园林空间 |
6.7.3 运用“对景”,营造广角度、多维度的园林景观集合 |
6.8 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 |
6.9 小结 |
7 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特征、动因及影响 |
7.1 与近现代其他沿海开埠城市园林发展之比较 |
7.1.1 比较对象的选择与分析——大连、上海、天津和广州 |
7.1.2 比较总结 |
7.2 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
7.2.1 德占日据时期:被动强制的“殖民输入” |
7.2.2 民国时期:主动感性的“二元互动” |
7.2.3 新中国时期:主动理性的“多元融合” |
7.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动因分析 |
7.3.1 不同政经条件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推动 |
7.3.2 不同文化及造园思想的移植、碰撞与融合 |
7.3.3 相关规划及制度的引导与管理 |
7.4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影响与启示 |
7.4.1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塑造的影响与意义 |
7.4.2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1994年以后青岛园林建设发展的影响 |
7.4.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的双重性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方向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分布图 |
附录二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调查表 |
附录三 青岛近现代主要庭院调查表 |
(4)黄岛地区NW向断裂特征及其地质环境意义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黄岛地区NW向断裂构造特征 |
2.1 NW向断裂展布特征 |
2.2 NW向断裂构造实测特征 |
2.2.1 蒋家店子断裂 (F1) |
2.2.2 大楼村断裂 (F2) |
2.2.3 赵家河断裂 (F3) |
3 NW向断裂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3.1 NW向断裂构造与工程地质环境 |
3.2 NW向断裂构造与地震地质环境 |
4 结论 |
(5)青岛小珠山晚中生代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工作量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单元特征 |
2.1.2 区域晚中生代应力场演化 |
2.2 区域前寒武纪变质岩及中生代榴辉岩特征 |
2.3 区域中生界地层特征 |
2.4 区域中生代岩浆岩特征 |
2.4.1 区域侵入岩特征 |
2.4.2 区域火山岩特征 |
第三章 小珠山侵入岩及暗色包体岩石学特征 |
3.1 小珠山侵入岩岩石学特征 |
3.2 小珠山暗色包体岩石学特征 |
第四章 小珠山侵入岩及暗色包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4.3 锆石饱和温度 |
4.4 花岗岩类型划分 |
第五章 小珠山岩体成因机理 |
5.1 小珠山岩体形成时代 |
5.2 暗色包体的形成机制 |
5.3 花岗岩成因 |
5.3.1 I型花岗岩成因 |
5.3.2 A型花岗岩成因 |
5.4 统计分析方法在判别岩浆源区中的应用 |
5.5 小珠山岩体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工作程度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显生宇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韧性剪切带 |
2.5.3 脆(韧)性断裂构造 |
2.6 区域地球物理 |
2.7 区域地球化学 |
2.8 区域莫霍面深度 |
2.9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9.1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
2.9.2 太平洋板块发展与中国东部构造运动的内在联系 |
2.9.3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10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中成矿床——以玲珑金矿床为例 |
3.1.2 浅成矿床——以岔夼金锑矿为例 |
3.1.3 胶东造山型金矿成矿模式 |
3.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
3.2.1 邢家山钨钼矿床 |
3.2.2 香夼铅锌铜矿床 |
3.2.3 冷家-南台铜钼矿床 |
3.3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3.3.1 大疃刘家铍矿床 |
3.3.2 王家庄铜锌矿床 |
3.3.3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 |
3.3.4 汤村店子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 |
3.3.5 杜家崖金矿床 |
第4章 区域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控矿条件 |
4.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4.1.3 区域重力场、莫霍面特征 |
4.1.4 地层条件 |
4.1.5 区域花岗岩 |
4.1.6 火山活动 |
4.1.7 脉岩条件 |
4.1.8 构造条件 |
4.2 区域成矿规律 |
4.2.1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2 成矿带的划分 |
4.2.3 成矿系列的划分 |
4.3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4.3.1 成矿潜力分析 |
4.3.2 找矿方向及方法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7)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简况 |
1.2.1 胶东金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研究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
1.2.2 花岗岩原地重熔 |
1.2.3 造山后脉岩组合 |
1.3 金翅岭矿区研究现状评述 |
1.3.1 金翅岭矿区勘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2 以往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格架 |
2.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2.2.1 华北陆核初始形成及陆壳增生阶段 |
2.2.2 华北克拉通发展阶段 |
2.2.3 华北克拉通活化(破坏)阶段 |
2.2.4 华北克拉通转变阶段 |
2.3 区域地质 |
2.3.1 区域地层 |
2.3.2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花岗岩类 |
2.4.2 脉岩 |
2.4.3 喷出岩类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2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胶东群 |
3.1.2 第四系 |
3.2 矿区构造特征 |
3.2.1 NNE向断裂 |
3.2.2 NE向断裂 |
3.2.3 近SN向断裂 |
3.2.4 SEE向断裂 |
3.2.5 NW向断裂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床地质特征 |
3.4.1 矿体形态特征 |
3.4.2 矿石特征 |
3.4.3 围岩蚀变 |
3.5 金的赋存状态 |
4 花岗岩研究 |
4.1 花岗岩地质特征 |
4.1.1 玲珑型花岗岩 |
4.1.2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常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4.2.3 稀土元素 |
4.3 花岗岩成岩年龄 |
4.4 花岗岩成因 |
4.4.1 玲珑型花岗岩成因 |
4.4.2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成因 |
4.4.3 花岗岩成岩背景 |
4.5 重熔事件及重熔界面的空间关系研究 |
4.5.1 晚侏罗世重熔事件空间结构 |
4.5.2 早白垩世重熔事件空间结构 |
4.5.3 两次重熔事件的空间关系 |
5 脉岩研究 |
5.1 脉岩岩石学特征 |
5.1.1 角闪正长斑岩类 |
5.1.2 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
5.1.3 正长斑岩类 |
5.1.4 花岗斑岩类 |
5.1.5 闪长玢岩类 |
5.1.6 煌斑岩类 |
5.1.7 辉长(辉绿)岩 |
5.1.8 矿化花岗闪长斑岩 |
5.2 脉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稀土元素特征 |
5.3 脉岩的成岩年代 |
5.4 脉岩成因 |
5.4.1 脉岩成岩特征 |
5.4.2 成岩物质来源 |
5.4.3 脉岩的成因 |
6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1 氢、氧同位素 |
6.1.1 分析方法 |
6.1.2 氢、氧同位素特征 |
6.2 硫同位素 |
6.2.1 分析方法 |
6.2.2 硫同位素特征 |
6.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3.1 样品采集、分析方法 |
6.3.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3.3 显微测温及参数估算 |
6.3.4 群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3.5 流体性质及成矿流体来源 |
7 成矿机制及成因模式 |
7.1 岩浆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1.1 花岗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1.2 脉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2 岩浆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2.1 区域金成矿年代 |
7.2.2 花岗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2.3 脉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3 花岗岩成岩机制与金成矿 |
7.3.1 成岩成矿间的物质关联 |
7.3.2 成岩机制与成矿作用 |
7.3.3 盖层类型与成矿特点 |
7.4 脉岩成岩机制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
7.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7.5.1 矿床成因 |
7.5.2 成矿模式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区构造变形特征与控矿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依托项目及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侵入岩 |
2.4 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
2.4.1 变质岩岩石类型和原岩恢复 |
2.4.2 变质作用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7 区域地质演化 |
附表 |
第三章 研究区宏观构造特征 |
3.1 面状构造特征 |
3.1.1 片麻理的产状特征 |
3.1.2 片麻理的分期 |
3.2 线状构造特征 |
3.2.1 石香肠构造 |
3.2.2 眼球状构造 |
3.2.3 矿物拉伸线理 |
3.2.4 鞘褶皱 |
3.3 褶皱 |
3.3.1 褶皱的分期 |
3.3.2 各期褶皱构造特征 |
3.4 节理 |
3.5 断层 |
3.6 构造演化 |
3.6.1 构造期次划分 |
3.6.2 反映构造演化的地质信息 |
3.6.3 构造演化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区显微构造特征 |
4.1 矿物塑性变形与岩石的变形条件 |
4.1.1 石英塑性变形特征 |
4.1.2 长石和黑云母的塑性变形特征 |
4.2 岩石变形条件 |
4.3 其他显微构造特征 |
4.3.1 眼球状构造 |
4.3.2 S-C组构 |
4.3.3 书斜构造 |
4.4 乌拉山群岩石变形与变质的关系 |
第五章 韧性剪切带特征 |
5.1 眼球状片麻岩和糜棱岩 |
5.2 眼球状片麻糜棱岩的显微特征 |
5.3 韧性剪切带的运动方向与形成机制 |
第六章 矿田地质特征与控矿规律研究 |
6.1 哈达门沟金矿一般地质特征 |
6.1.1 地层 |
6.1.2 岩桨岩 |
6.1.3 构造 |
6.2 矿体地质特征 |
6.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地球物理特征 |
6.3 区域矿产分布和找矿标志 |
6.4 山前钾化带 |
6.5 控矿规律研究 |
6.5.1 矿体就位与构造关系 |
6.5.2 矿区岩体与矿体形成时序 |
6.5.3 找矿标志 |
6.5.4 控矿规律与深部隐伏矿床预测 |
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研究意义、现状及主要内容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地质灾害预报概况 |
1.2.2 诱发灾害相关因素 |
1.2.3 降雨引发地质灾害 |
1.2.4 地质灾害预报模型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和主要成果 |
第2章 自然环境与地质背景 |
2.1 区位交通 |
2.2 自然地理环境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区域地壳稳定性 |
2.6 新构造运动 |
2.7 岩土体工程地质 |
2.8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 |
3.1 灾害统计概况 |
3.2 灾害实例分析 |
3.2.1 青山滑坡 |
3.2.2 所里头泥石流 |
3.3 灾害发育特征 |
3.4 灾害易发分区 |
第4章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机理 |
4.1 致灾营力作用 |
4.2 岩土体性质 |
4.3 汛期降雨因素 |
4.4 灾害发育机理 |
第5章 地质灾害预报信息系统 |
5.1 信息系统目标 |
5.1.1 总体目标 |
5.1.2 系统结构 |
5.2 预报模型 |
5.2.1 数据库功能 |
5.2.2 地质环境基本要素 |
5.2.3 地质环境动态要素 |
5.2.4 预报模型表达式 |
5.2.5 数据库信息 |
5.3 识别与校正 |
第6章 信息系统的应用及灾害预报 |
6.1 地质灾害预报过程 |
6.2 信息系统效果实例 |
6.3 地质灾害预报与防治 |
6.3.1 预报与防治分区 |
6.3.2 防治措施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当前传统文化的缺失 |
1.1.2 国家和地方省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重视 |
1.1.3 齐鲁文化的价值 |
1.1.4 齐长城及其沿线军事聚落的文化历史价值 |
1.1.5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长城及军事聚落的研究资料及成果 |
1.2.2 齐长城的研究资料及成果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齐长城与军事聚落 |
2.1 城邑的相关概念 |
2.1.1 有关城的文献记载 |
2.1.2 城和城市 |
2.1.3 邑的相关概念 |
2.2 长城的起源 |
2.2.1 长城的产生 |
2.2.2 长城起源的诸学说 |
2.3 齐长城概述 |
2.3.1 齐长城的建置缘起 |
2.3.2 齐长城的建筑年代 |
2.3.3 齐长城的走向 |
2.3.4 齐长城的建筑结构和构筑特点 |
2.4 聚落与军事聚落 |
2.4.1 聚落的产生及分类 |
2.4.2 军事聚落 |
2.4.3 堡寨聚落的相关概念 |
2.4.4 关隘的相关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防御体系 |
3.1 齐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疆域 |
3.1.1 齐地概况及其自然地理 |
3.1.2 齐国的疆域政区沿革 |
3.2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形势和军事制度 |
3.2.1 军事形势 |
3.2.2 军事制度 |
3.3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防御体系 |
3.3.1 利用自然屏障进行防御 |
3.3.2 线性防御——齐长城和关塞要津设防 |
3.3.3 点的防御——城池军事防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军事聚落分析(一)——军事重镇(城邑) |
4.1 齐鲁地区古方国的分布 |
4.1.1 夏商时期的山东古国 |
4.1.2 西周春秋时期的齐鲁古国 |
4.1.3 战国时期的齐鲁古国 |
4.1.4 齐鲁古国的分布 |
4.2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地区城邑分布 |
4.2.1 城邑的数量与类型 |
4.2.2 地方城邑的分布 |
4.3 齐长城沿线城邑的空间分布 |
4.3.1 城邑的地域分布 |
4.3.2 城邑的分布密度 |
4.4 齐长城沿线典型城邑分析 |
4.4.1 都城—齐临淄 |
4.4.2 历下城 |
4.4.3 莒 |
4.4.4 东平陵(章丘) |
4.4.5 盖邑(东安故城) |
4.5 齐长城沿线城邑的形态和形制特征 |
4.5.1 都城的形制特征 |
4.5.2 地方城邑的形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军事聚落分析(二)——堡寨与关隘聚落 |
5.1 齐长城沿线堡寨与关隘 |
5.2 堡寨聚落 |
5.2.1 齐长城沿线堡寨聚落统计 |
5.2.2 堡寨聚落分布 |
5.2.3 典型堡寨聚落分析 |
5.2.4 堡寨聚落形态与形制特征 |
5.3 关隘聚落 |
5.3.1 齐长城沿线关隘聚落统计 |
5.3.2 关隘聚落分布 |
5.3.3 典型关隘聚落分析 |
5.3.4 关隘聚落形态与形制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保护与利用 |
6.1 齐长城及沿线军事聚落的现状遗存及存在问题 |
6.1.1 齐长城的历史遗存 |
6.1.2 齐长城损毁原因分析 |
6.1.3 近几年对齐长城的开发利用和存在的问题 |
6.2 齐长城及沿线军事聚落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
6.2.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6.2.2 主要依据 |
6.2.3 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
6.3 保护与利用的具体实施 |
6.3.1 工作内容与程序 |
6.3.2 实施细则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语 |
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山东古国一览表(按地区分类) |
附录 2:春秋时期齐鲁地区战争年表 |
附录 3:战国时期齐鲁地区战争年表 |
附录 4:山东古城一览表(春秋战国时期) |
附录 5:山东古城一览表(齐长城沿线)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青岛小珠山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当代大型公共建筑地域性的内涵及其建构策略研究[D]. 赵鸣.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2]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J]. 孙肖,胡秋媛,杨建磊,李萧,魏真真,马遵青,徐成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13)
- [3]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D]. 张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4]黄岛地区NW向断裂特征及其地质环境意义的探讨[J]. 胡秋媛,马遵青,李萧,李理,黄赞,葛星,常海钦. 科技通报, 2017(06)
- [5]青岛小珠山晚中生代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D]. 彭甜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D]. 丁正江. 吉林大学, 2014(10)
- [7]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D]. 杨柳. 中南大学, 2014(02)
- [8]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区构造变形特征与控矿构造研究[D]. 刘得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6)
- [9]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D]. 马常春. 吉林大学, 2013(04)
- [10]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研究[D]. 吕京庆. 天津大学, 2013(12)